综合管廊设计介绍
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7afe3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1.png)
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地下管线密集布设,给城市建设和维护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并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标与原则1. 设计目标- 解决地下管线布设密集、维护不便的问题;- 提高城市交通、通信、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布设效率;- 降低管线维护成本;- 提高城市环境美观度。
2. 设计原则- 综合利用地下空间,高效布设各类管线;- 合理规划管廊结构,确保可靠性和安全性;- 确保管廊的可维护性,方便日常维护和修复;-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美观度。
三、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要点1. 布局规划- 根据城市规划和各类管线布设需要,合理规划地下综合管廊的走向和布局;- 考虑地下管线交叉、分布密集的地区,采用交叉互通的设计方案;- 划定不同功能区域,如通信区域、供水区域、电力区域等,确保各类管线布设有序。
2. 结构设计- 采用合适的结构材料和技术,确保管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地下管线的种类和规模,确定管廊的截面尺寸和结构形式;- 考虑地下水位、土壤条件等因素,进行相应的加固设计。
3. 维护与管理- 设计合理的人孔、入口、出口等设施,方便维护和检修;- 确定管廊的维护责任,建立管廊管理机制;- 配备先进的监控设备,实时监测管廊运行状况;- 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确保管廊的正常运行。
四、地下综合管廊的应用案例1. 案例一:XX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方案- 布局规划:根据城市特点,规划出三个主要的地下综合管廊走向,在重要交叉点设置互通节点。
- 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管线规模确定合适的截面尺寸,加固设计考虑地下水位因素。
- 维护与管理:设置合理的人孔和维护出入口,建立维护责任清单和巡查制度。
2. 案例二:XX城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方案- 布局规划:根据城市的交通、供水、通信等管线布设需求,分区域规划地下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工程设计方案
![综合管廊工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00664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a.png)
综合管廊工程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目的:本设计方案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进行设计,目的在于合理规划和布局地下管道,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一、综合管廊基本概念综合管廊是指一种集输电、供水、排水、通信、热力、交通等多种管线于一体的综合通道。
综合管廊的建设旨在减少地表开挖,降低管线敷设成本,优化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保护和管理水平。
二、综合管廊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综合管廊设计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保障地下管线运行的安全可靠。
2. 环保性原则:设计需考虑降低地下水位受到污染的可能性,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
3.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管线运行正常的前提下,设计需尽可能减少工程投资,提高设施利用率。
4. 可持续性原则:综合管廊设计需考虑城市未来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5. 城市规划一体化原则:设计需与城市规划相协调,保证管廊与地面建筑的和谐性。
三、综合管廊设计内容1. 布局设计:根据城市规划和地下管线布设情况,设计合理的管廊布局,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表开挖。
2. 结构设计:根据地质勘探资料,采用适当的管廊结构形式,满足管线敷设和维护的需求。
3. 排水设计: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防止管廊内部积水,保障管线正常运行。
4. 供电设计:合理布设供电系统,确保整个管廊内的设施正常运行。
5. 通风设计:考虑管廊内的通风情况,确保管廊内空气流通,便于维护和管理。
6. 火灾防护设计:考虑火灾情况下管廊内部设施和人员的安全问题,设置合适的防火设施。
7. 安全监测设计:设计管廊安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管廊内的环境和设施运行情况。
8. 管廊管理设计:设计管廊管理系统,便于对管廊内各种设施和管线进行管理和维护。
四、综合管廊建设实施1. 前期准备:进行地质勘探和地下管线勘察,制定详细的管廊建设方案。
2. 设计编制:根据前期勘探结果,编制详细的管廊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
3.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需求,采购各种管线和管廊结构的建设材料。
地下综合管廊设计
![地下综合管廊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2156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2.png)
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各类管线及设备的布置和维护任务。
其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功能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求。
本文将以地下综合管廊设计为主题,介绍其设计原则、布局规划、施工技术等相关内容。
一、设计原则1.功能性:地下综合管廊的主要功能是集中布置各类管线,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
设计时应考虑各管线的布置顺序、距离和互相之间的干扰等因素,确保各项管线能够独立运行、互不干扰。
2.安全性: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确保管廊的结构安全、防火性能良好,并采取合适的防水、防潮措施。
另外,应考虑紧急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等的设置,确保人员安全。
3.可维护性:管廊内的管线需要定期检修和维护,因此设计时应考虑易于维修和更换的通道,设立适当的检修孔和维修通道,以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工作。
4.经济性: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应尽可能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合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空间资源,避免浪费。
二、布局规划1.管廊布置:地下综合管廊的布置应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各项管线的布局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
可以采用分段布置或网格布置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管道的长度、宽度、深度等参数。
2.进出口设置:地下综合管廊需要设置进出口,方便管线的进出和维护。
进出口应尽可能沿着主要道路或地铁线路布置,方便运输和维护工作。
3.通风与透光:地下综合管廊内空气流通和采光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可以采取自然通风和人工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合适的通风口和采光窗,确保管廊内空气流通良好且有足够的自然光线。
4.配套设施:地下综合管廊通常还需要设置相关的配套设施,如控制中心、监控系统、消防设施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应满足功能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的要求。
三、施工技术1.地质勘察: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土壤质量等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设计和施工。
综合管廊方案
![综合管廊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05374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0.png)
综合管廊方案1. 引言综合管廊是指在地下建设的一种管线系统,用于集成各类公用管线,如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等。
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管线管理效率,减少地面管线的破坏和维修工作,同时也能为城市的美观和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介绍综合管廊的设计方案及施工流程。
2. 设计方案2.1 综合管廊布局综合管廊的布局应根据城市的地形、土壤条件、现有管线分布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一般情况下,综合管廊的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避免与地下障碍物(如地铁、地下水源等)发生冲突;•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地下空间,减少对地面的开挖;•根据不同管线的特点,合理安排管道的位置和深度。
2.2 管廊结构设计综合管廊的结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跨越河流、道路等特殊地形的管道,需要进行特殊的支护和固定措施;•管道的防水和防腐涂层要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管道的通风和排水系统要考虑通风和排水的效果,避免管道内出现积水和异味。
2.3 管道材料选择综合管廊中使用的管道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耐腐蚀性能好,能够长期抗性能损失;•强度高,能够承受外力冲击和挤压;•施工方便,能够满足加工、连接的要求;•抗渗透性好,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气体的渗透。
2.4 安全监测系统设计综合管廊的安全监测系统应包括以下内容:•管廊内部的监控系统,用于监测管道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管廊周边的安全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地质灾害、地下水位变化等情况;•火灾预警系统,用于监测管道的温度变化,及时发出警报。
3. 施工流程3.1 前期准备•调查设计:针对建设地点进行详细的勘测和调查,了解地下管线的情况和地质条件;•安全预警: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安全预警方案;•合同签订:与设计、施工方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责。
3.2 施工准备•地面清理:施工前清理地面杂物,确保施工道路畅通;•建立工地临时设施:建立施工场地,包括临时办公室、仓库等;•材料准备: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各类材料和设备。
综合管廊设计介绍
![综合管廊设计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846d14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d.png)
• 电力线缆支架间距按照 规范统一定为0.3m
• 其他间距管线及其附件 的安装、维修等功能
• 根据供热管道要求,通 道不小于最大管径两侧 各10cm;同时满足电缆隧 道要求,不得小于1m。
3.3综合管沟平纵横
4、横断面 为集约化利用管沟空间,多层布设。一般将大管径管道置于底层,线缆置于顶层,
其余管道置于中间层。
3 检查口兼做火灾逃生出口,应确保检查口盖可以从内部轻易打开,外部可以防盗 。
济宁新区地下管廊
青青岛岛市市市市政政工工程程设设计计研研究究院院
3.4附属工程设计
1、防火分区 划分防火分区对于控制火灾的蔓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
设计规范,地下综合管沟防火分区如何划分,尚无章可循。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及《电力工程电缆设计
规范》相关规定,借鉴其它地下综合管沟经验,可将每个防火分区面积控制在 2000m2左右,其长度不宜超过200m。应根据道路交叉路口的位置、支沟的设置情 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尽量使各防火分区均等,防火分区两端设置防火墙。
3.3综合管沟平纵横
2、最小覆土 综合管沟最小覆土应考虑雨水支管、燃气管线(支管)等自综合管沟上方穿越的
情况,以及绿化种植等要求,控制最小覆土不小于1.5米。结构设计中需充分 考虑覆土厚度。
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3.3综合管沟平纵横
3、纵断 综合管沟纵断基本与道路纵断一致,以减少土方量。同时综合管沟在纵坡变化处
3.4附属工程设计
1、防火分区 综合管廊内每隔200m应设置防火墙、甲级防火门、阻火包等进行防火分隔。在综
合管廊的人员出入口处,应设置手提式灭火器、黄沙箱等一般灭火器材。
综合管廊设计
![综合管廊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09acb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1.png)
根据工程要求、荷载情况和环境 因素,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如 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 结构等。
荷载分析
外部荷载
考虑土压力、水压力、地面车辆荷载等外部作用力对管廊结 构的影响。
内部荷载
分析管道及设备重量、运行时产生的动态荷载等对结构的影 响。
结构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根据荷载组合,计算结构的承载能力,确保结构安全。
气体灭火系统
对于不宜用水灭火的场所,可采用气体灭火系统,如二氧化碳或氟 代烃气体灭火系统。
消防水炮系统
对于大型管廊或关键区域,可设置消防水炮系统,通过远程控制进 行灭火。
灭火器配置
根据管廊内的设施和危险等级 ,选择合适的灭火器类型,如 干粉、泡沫或水灭火器。
合理配置灭火器的数量和位置 ,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 取用并进行灭火。
交通枢纽
交通枢纽地区人流、车流量大,道 路反复开挖对交通影响较大,综合 管廊可以有效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源
综合管廊最早起源于欧洲 ,主要用于军事设施和工 业设施的管线敷设。
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 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综 合管廊逐渐在城市中被广 泛应用。
现状
目前,综合管廊已经成为 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的 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在 我国得到推广和应用。
资源循环利用
采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减少废 弃物的产生和排放。
环境适应性
提高管廊对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 的适应性,确保安全稳定运行。
人文关怀设计
人性化设计
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感受,提供舒适、便捷的使 用体验。
文化传承
将地域文化和历史元素融入设计中,体现文化特色和 历史底蕴。
综合管廊设计介绍精编版
![综合管廊设计介绍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f0867bfab069dc5122011a.png)
3.1入沟管线选择
• 管线敷设方式的选择 区域管线综合规划—管沟系统方面 前期阶段论证—管沟与直埋比较
青岛高新区主次干道管线综合规划--综合管沟布局
2010年世博会管沟布局
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3.1入沟管线选择
电力电缆 通信电缆 给水管线 供热管线 排水管线 燃气管线
具有可变形、灵活布置、 不易受到断面变化限制、
• 综合管沟类型
• 综合管沟适用范围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和《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 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二、综合管沟优缺点
• 综合管沟和直埋敷设的比较
敷设 方式
直埋
综合管沟
现代化 程度
低
高
管线使便捷
运行 费用
低
高
工程 造价
低
高
施工难度
平面位置相协调。如遇有桥梁墩柱处,需在平面采取避让措施。对于曲线段,可 将综合管沟划分为直折沟,但应考虑其转折角必须符合各类管线平面弯折角要求, 以使管线敷设、安装方便。为减小管道运行中的水头损失,建议尽量控制折角小 于45d,结合管道安装设计。
3.3综合管沟平纵横
2、最小覆土 综合管沟最小覆土应考虑雨水支管、燃气管线(支管)等自综合管沟上方穿越的
3.4附属工程设计
6、照明、动力系统
3.4附属工程设计
7、监控、报警系统
3.4附属工程设计
8、标志、标识系统
3.5重要节点设计
综合管沟的节点处理是设计及施工的重点,某种意义上的管线立交。 与道路相交口以及间隔一定距离(考虑道路间地块的需求,约200米)设置出线井,
将各种管线进行衔接,以发挥管线网络系统的功能。出线井的形式需结合现状地 下管线及障碍物的覆土厚度,决定出线形式和断面。
城市综合管廊设计规范
![城市综合管廊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33e99f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c.png)
城市综合管廊设计规范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建设中,统筹规划、设计建设的一种地下、地上多层管道和设备,用于集中布置城市公用设施和各类管线,实现各种功能的综合系统。
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布置与定位城市综合管廊的布置应考虑以下因素:1.各类管线的需求:根据城市规划和交通、供水、排水、燃气、通信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在合适的位置布置综合管廊。
2.地下空间利用:尽量利用地下空间,减少地上设施的占用面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3.管线通道的长度:合理安排综合管廊的长度,减少管线的延伸长度。
二、设计与施工1.综合管廊的结构:根据城市地质、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如隧道、地下室等。
2.通道宽度和高度:根据各类管线的需要,确定综合管廊的通道宽度和高度,保证各类管道能够顺利安装和维修。
3.通道间隔:合理设置不同层管道之间的间隔,便于维修和安全操作。
4.消防安全:设计综合管廊时,应考虑消防安全,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和设备,确保灭火和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三、设备与管道布置1.管道布局:合理布置各类管道,避免交叉和干扰,保证各类管道能够互不干扰地进行维修和改造。
2.管道标识:对各类管道设置标识牌,标明管道类型、用途和所属单位,方便管理和维护。
3.附属设备: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附属设备,如泵站、电缆井、风井等,为管道运行提供支撑和保障。
四、管理与维护1.管理机构:设立综合管廊管理机构,负责综合管廊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明确各类管线的责任单位。
2.巡检与维修:建立管线巡检和定期维修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线故障,确保综合管廊的正常运行。
3.更新与改造:根据城市发展和管道使用情况,及时进行管道的更新和改造,提高综合管廊的服务水平和安全性。
4.安全与环保:建立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确保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行和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综合管廊的设计规范对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
![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49e36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2.png)
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应运而生。
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综合利用空间,集中布置城市地下综合管线、设施和设备的地下空间系统。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城市综合管廊的重要性、设计原则和实施步骤。
一、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的重要性1. 解决城市地下空间混乱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管线、设施和设备的布设也日益复杂,导致地下空间混乱,给城市管理和维护带来了巨大困难。
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可以统一规划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布局管线和设施,提高地下空间利用效率。
2. 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城市交通拥堵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难题,而地下综合管廊可以为城市交通系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通过规划设计,可以合理布置地下交通设施,优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行效率,缓解交通压力。
3.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还可以有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纳入综合管廊系统,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整体生态环境。
二、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的原则1. 综合性原则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需求,实现管线、设施和设备的集中布置,形成综合管廊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
2. 环保原则规划设计应该注重环保理念,采用绿色、环保的建设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3. 安全原则规划设计应该注重安全性,合理布局管线和设施,确保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保障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4. 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设计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合理规划管廊系统的扩展空间,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三、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的实施步骤1. 调研分析阶段在规划设计之初,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了解城市地下空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明确规划设计的目标和任务,为后续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综合管廊设计规范
![综合管廊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b22f0e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8.png)
综合管廊设计规范综合管廊是指在地下或高架架空的现有城市区域内,专为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路灯、监控、安防、消防等多种公共设施的埋设,以及电缆、光缆、排水管等多种公用配套设施的布置而建设的一种城市地下综合设施。
综合管廊设计规范是指在设计和建设综合管廊时需要遵循的技术标准和规定,旨在确保综合管廊的设计符合安全、经济、合理、可操作、易维修、环保等要求,达到高标准、高质量的设计效果。
以下是综合管廊设计规范常见的内容:1. 综合管廊规划与设计:包括综合管廊的布置与层次、截面形式、埋深等要求。
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道路、管线、建筑物等相关要素,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确保综合管廊与城市景观协调。
2. 综合管廊材料选用: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钢筋、管道、电缆、光缆等材料,以确保综合管廊的结构稳定、耐久性好、耐腐蚀能力强。
3. 综合管廊结构设计:包括综合管廊的截面形式、支撑结构、防水设计等。
综合管廊的结构设计要合理布置支撑柱、梁、板等,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 综合管廊通风设计:综合管廊应考虑通风系统的设计,以确保管廊内空气的流通和排除有害气体,提高管廊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5. 综合管廊安全设计:包括设计综合管廊的安全出口、防火措施、防雷击措施、防洪措施等。
综合管廊的安全设计要考虑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6. 综合管廊布线设计:综合管廊内的电缆、光缆等设施的布置要符合相关标准,确保电缆的敷设和连接质量,保证公用设施正常运行。
7. 综合管廊施工图设计:综合管廊的施工图设计需要详细标明各种设施的具体尺寸、材料、敷设方式等,确保施工能够按图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
总之,综合管廊设计规范是综合管廊建设的重要依据,通过遵循规范的要求,可以提高综合管廊的质量、安全、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综合管廊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综合管廊的设计与施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31450b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6.png)
综合管廊的设计与施工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中各类地下公用设施和管线也呈现出激增的趋势。
这些管线的存在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维修和改造的困难、环境污染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综合管廊的建设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综合管廊是指在地下固定区域内,将各类公用设施和管线整合在一起,通过系统化布置、统一管理和维护,实现了管线的互通互联、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
下面将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介绍综合管廊的重要要点。
一、设计要点1. 综合规划:在设计综合管廊时,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规划,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需要以及各类管线的特点和需求。
综合规划应包括管线的类型、布置方案、容量需求、设备选型等内容,确保设计的综合管廊能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
2. 智能化设计:综合管廊应采用智能化设计,包括信息化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紧急应急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管线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故障,并能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从而提高综合管廊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 环境保护设计:综合管廊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隔离和防护设计,减少地下水源受到污染的可能性;采用节能环保设备,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合理设置通风和排污系统,保持管廊内的空气质量等。
二、施工要点1. 建设前勘测:在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勘测工作,包括地下管线、地形地貌、地质结构等的调查和测量。
勘测数据能够为后续的管线布置和基础建设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避免施工中的各类问题和风险。
2. 管线布置:在管线的布置中,应考虑到管线类型和功能的不同需求。
对于电力、通信等敏感管线,应与其他管线隔离布置,减少互相干扰;对于污水、排水管线,应考虑到排水的倾斜和流速的合理设计,确保水流顺畅。
3. 施工安全:综合管廊的施工涉及到各类设备、机械和材料,安全问题必须放在首位。
施工现场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及时处理和消除施工中发生的安全隐患。
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及运行管理
![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及运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c1e402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d.png)
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及运行管理综合管廊是指在一个城市中,为了解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集中布置、开放、统一管理和运营城市公共设施的一种有机整合的地下性工程体系。
综合管廊包括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等不同类型的管线,也可以包括交通线路和其他城市设施。
1.规划和设计阶段:在综合管廊的规划和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确定需求:明确各种管线在城市发展中的需求和作用,根据不同管线的需求确定综合管廊的尺寸、布局和设计标准。
(2)整合设计:将各种管线整合到综合管廊中,避免重复开挖和交叉施工,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和运维效率。
(3)安全设计:在综合管廊的设计中,要考虑管线的安全因素,如消防和安全通道的设置,确保综合管廊的安全性。
(4)灵活性设计: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综合管廊的扩展和改造问题,提高综合管廊的使用寿命和适应性。
2.运行管理阶段:在综合管廊的运行管理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设施建设:根据规划和设计阶段确定的布局和标准,进行综合管廊的建设和设施安装。
建设过程要注意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防止对现有管线和地下设施造成损害。
(2)设备运行和维护:综合管廊需要进行设备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包括定期巡检、设备保养、故障处理等。
要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资产管理:建立管线资产管理系统,对综合管廊的管线设施进行登记、标识、巡查和维修。
同时要进行设施的定期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
(4)协调管理:综合管廊需要协调各个管线的运行和管理,加强各个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同时要加强对综合管廊的监管,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推动综合管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及运行管理对于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效率,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才能实现综合管廊的最大效益和运行安全。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62cccc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b.png)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技术规范一、概述城市综合管廊是指为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矛盾、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而设计和建造的一种基础设施工程。
它通过将各类城市管线(如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等)集中布置于地下管廊中,使得城市管线的建设和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二、设计原则1.综合性原则:综合管廊的设计应考虑各类管线需求,确保综合管廊能够容纳并运行各类管线设备。
2.安全性原则:综合管廊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确保在设计、建造和运行过程中,管廊及其周围环境安全可靠。
3.可持续性原则:综合管廊的设计应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步骤1.需求分析:在设计综合管廊之前,应对城市的基础设施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明确所需容纳的各类管线及其布置要求。
2.管廊布置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管廊布置方案,包括各类管道的位置、布线方式以及布置深度等。
3.管廊尺寸设计:根据待容纳的管线尺寸和数量,设计出合适的管廊截面尺寸,满足管线的布置要求。
4.进出口设计:根据需要进出综合管廊的设备和人员,设计管廊的进出口位置和规模,保证进出管廊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5.防水、防火设计:对综合管廊进行防水、防火设计,确保管廊在不同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的安全运行。
6.通风、排烟设计:设计合理的通风、排烟系统,保证综合管廊内空气的畅通和烟气的排放。
7.监控、管理系统设计:设计综合管廊的监控、管理系统,对管廊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
四、设计要求1.结构设计要求:综合管廊的结构设计应满足承载管线设备和运行负荷的要求,确保其抗震、抗风、抗冻等性能良好。
2.材料选用要求:综合管廊的材料选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材料的抗腐蚀、防水、防火等性能。
3.施工要求:综合管廊的施工应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包括管道埋设、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
4.运行管理要求:综合管廊的运行管理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责任机制,确保管廊设备和管线的正常运行。
综合管廊设计方案
![综合管廊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21434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d.png)
综合管廊设计方案综合管廊设计方案是针对城市建设中建造综合管线的一种设计方案。
综合管廊是一种集合电力、通信、水务、燃气等多种管线于一体的地下管廊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地下管线混乱、维护困难等问题,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管理水平。
下面是一个综合管廊设计方案的简要描述:1. 方案背景:由于城市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城市地下管线越来越复杂,维护和管理成本也日益增加。
因此,建造一个综合管廊系统来整合各种管线,提高管理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2. 设计目标:a) 综合管廊系统应能容纳电力、通信、水务、燃气等多种管线,确保各种管线的畅通无阻。
b) 综合管廊系统应具有良好的防水、防火、防爆等安全性能,确保人员和管线的安全。
c) 综合管廊系统应具有便于维护、管理和升级的特点,降低维护成本并延长使用寿命。
d) 综合管廊系统的建造过程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减少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
3. 设计方案:a) 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避免占用施工区域过大,同时方便各种管线的接入。
b) 采用模块化设计,确保各种管线能够在同一管廊系统中并行布置,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扩展。
c) 采用防水、防火、防爆等材料和技术,确保综合管廊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d) 设计合理的通风、照明等系统,确保综合管廊系统内部的环境质量。
e) 设计适当的维护通道和维修设施,方便维护和管理人员进行维护工作。
f) 使用先进的监测和管理技术,实时监控管线的运行状态,及时处理故障。
g) 进行完善的环境评估和社会影响评估,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地下管线混乱、维护困难等问题,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管理水平。
综合管廊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将极大地方便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并具有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dacf8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8.png)
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方案1. 引言地下综合管廊是近年来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广泛应用的一项重要根底设施。
它将城市中的各类管线〔如电力、通信、自来水、燃气等〕集中于一个管廊系统中,实现了管线维护、管理和效劳的集中化。
本文将以设计方案的形式介绍地下综合管廊的根本构造和设计要点。
2. 构造设计地下综合管廊的构造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管廊布置管廊的布置应尽可能地贴近地表,减少地上空间的占用。
根据地形、土质和管线的需求进行合理布置,通常采用矩形或圆形的截面形式。
在布置时,应考虑到可行性、施工便利性和维护管理的要求。
2.2 结构形式地下综合管廊的结构形式应满足承受地面荷载和地下水压力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
常用的结构形式有拱形、方形和圆形等,根据地下水位、土层稳定性和管线布置情况灵巧选择。
2.3 材料选择地下综合管廊的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腐蚀性。
常用的材料有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玻璃钢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考虑到本钱、施工工艺和环境因素。
3. 设计要点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要点如下:地下综合管廊的排水系统设计是确保管廊畅通和防止水损害的重要环节。
设计时应合理设置排水沟和排水管,并根据地下水位和水质选择适当的排水设施。
同时,排水系统应具备检修和清理的便利性。
3.2 通风系统设计地下综合管廊的通风系统设计是确保管廊内空气流通和防止气体积聚的关键。
设计时应合理设置通风口和风管,并考虑到火灾和有害气体泄漏等情况的平安性。
通风系统能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根据具体情况灵巧运用。
3.3 施工施工管理设计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管理设计是确保施工过程平安、高效进行的关键。
设计时应考虑到施工的顺序、材料的供给和施工现场的管理等因素。
此外,应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平安防范。
地下综合管廊的维护管理设计是确保管廊长期运行和有效效劳的关键。
设计时应合理设置检修井和通道,并考虑到维护设施的可达性和维护活动的平安性。
另外,需制定维护方案和应急预案,及时处理管线故障和灾害事故。
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实例讲解
![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实例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8a44ee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c.png)
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实例讲解概述地下综合管廊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系统,用于集中管理城市地下的各种设施,如电力、通信、给排水等。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设计实例,介绍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要点和步骤。
设计实例我们选取了一个城市的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实例来进行讲解。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地下设施的分散管理问题,并提高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设计要点在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重要的要点需要考虑:1. 项目需求分析:在开始设计之前,需要对项目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城市规划、设施布局、设备要求等。
只有充分了解项目需求,才能设计出满足需求的地下综合管廊。
2. 空间规划与布局:根据项目需求和现有地下设施的分布情况,进行综合管廊的空间规划与布局设计。
需要考虑布局的合理性、管线的连接性和可维护性等因素。
3. 结构设计:地下综合管廊的结构设计包括管道的材料选择、尺寸计算、支撑结构设计等。
要充分考虑地下环境的特点和管道的功能需求,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设备选型与安装: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设备的布局和安装。
需要考虑设备的功率、维护要求和安全性等因素。
5. 管线布置与维护:进行管线的布置设计,保证各种管线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需要考虑布置的合理性、管线的交叉与分离等因素。
设计步骤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项目需求分析:明确项目的需求和目标。
2. 空间规划与布局设计:制定地下综合管廊的空间规划和布局方案。
3. 结构设计:设计综合管廊的结构,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支撑结构。
4. 设备选型与安装设计: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布局和安装设计。
5. 管线布置与维护设计:进行管线的布置和维护设计。
总结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项目需求、空间规划、结构设计、设备选型和管线布置等因素。
通过本文档中的设计实例讲解,希望能够对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实际项目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综合管廊设计概述
![综合管廊设计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ac0a6f450e2524de4187e09.png)
1.概述地下综合管廊也称共同沟,即把市政管线中的电力、通信、燃气、给水、排水等各种管线中2种以上集于一体,在城市道路下方建造一个集约化的市政公用设施,实施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被视为21世纪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与传统的管线埋设方式相比,以共同沟方式设置管线,有如下优点:节约工程造价;减少道路的反复开挖,有利于城市路网的畅通;有利于满足各种市政管网对通道、路径的需求,有效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电力、燃气、通信、给水、排水逐步增长的需求;方便管线维护,降低施工事故;避免或减少城市的灰尘污染及噪声;有利于城市管线的灵活配置,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管线通过综合管廊敷设和直埋敷设各有优劣,主要表现在管线的施工、运营、管线对道路的影响以及建设投资等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前期修建的直埋管线在运营期间出现问题进行修复,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正常通行。
管线修复对道路的二次开挖不但增加了项目投资而且破坏了道路路基路面的完整性,严重影响道路路基路面的正常使用寿命。
管线直埋和综合管廊优缺点比较表管廊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减少了架空管线与绿化的矛盾,使城区更加整齐和美观。
(3)可有效利用道路下的空间,节约城市用地,(4)提高了城市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2)必须正确预测远景发展规划,避免造成浪费。
(3)在现有道路下建设时,现状管线与规划新建管线交叉造成施工上的困难,增加工程费用。
双舱型综合管廊三舱型综合管廊双舱型综合管廊入廊管线为给水、燃气、电力、通信管线,雨污水管道需直埋敷设,三舱型综合管廊入廊管线为雨水、污水、给水、燃气、电力、通信管线。
2.综合管廊方案2.1设计原则综合管廊的设计宗旨是安全、经济、合理,并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1)综合管廊的平面线形基本与所在道路的平面线形平行,如需转折则平面线形的转折角必须符合各类管线平面弯折的转弯半径要求。
2)综合管廊的最小埋设深度根据施工工艺,必要的覆土厚度以及横向埋管的安全空间等因素确定。
《综合管廊设计》课件
![《综合管廊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b24b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7.png)
《综合管廊设计》PPT课 件
这个PPT课件介绍了综合管廊设计的重要性、步骤、技术要点,同时通过案 例分析展示了典型的综合管廊设计项目。我们还会讨论综合管廊设计的优势 与挑战。
综合管廊设计的定义
1 解决城市建设挑战
2 综合地下 管线密集和交通拥堵问题的综合化方案。
1
需求分析
明确综合管廊设计的目标、功能和要求,为后续设计提供基础。
2
方案设计
制定设计方案,包括各种管线的布置、通行要求等。
3
细化设计
根据方案设计细化各个管线的细节设计,确定施工方案。
综合管廊设计的技术要点
结构稳固性
综合管廊设计应确保结构稳定,具备承载能力和地震安全性。
通风与排水
综合管廊设计需要考虑合理的通风与排水系统,确保良好的室内环境。
施工和维护便捷性
综合管廊设计应便于施工和维护,减少不必要的工程难题。
案例分析:典型综合管廊设计项目
上海地下管廊
上海地下管廊项目成功解决了 城市交通拥堵和地下管线交叉 问题,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 支持。
智慧城市管廊
绿色城市管廊
智慧城市管廊项目通过应用物 联网技术,实现了城市各类管 线的智能集成和远程监控管理。
绿色城市管廊项目利用可再生 能源为各类管线提供供能,实 现了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综合管廊设计的优势与挑战
1 优势
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降低维护成本,规范城市建设。
2 挑战
设计难度大,工期长,需应对不同管线的交叉和冲突。
总结和展望
综合管廊设计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方向之一,随着技术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 快,综合管廊设计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它包括地下管线、通信、电力、给排水等 多种情况,通过合理的设计集成于一个结 构体系中。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4fc4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6.png)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与设计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城市的建设与更新日新月异。
城市的各种设施以及基础设施的更新也变得愈加重要。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便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它有着广泛的用途,涵盖了城市内的各种管线、电缆、通信线路以及排水管道等。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概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一个相对新的概念,它是指在城市的地下区域中铺设一条或多条综合管廊,将城市内的各种管线、电缆、通信线路以及排水管道等综合到一起。
在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中,地下综合管廊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规划阶段和设计阶段。
在规划阶段,主要考虑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估。
在设计阶段,则需要具体制定综合管廊的具体设计参数和建设方案。
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城市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人口密度、用地规划等。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还需要考虑到城市内不同的管线、电缆、通信线路和排水管道的位置和布局等问题。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中,还需要考虑到未来城市的发展情况。
因为城市的发展不断变化,建设规划也需要不断调整。
在规划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时,需要充分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便在未来进行扩展和调整。
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因素。
首先,需要确定综合管廊的尺寸。
综合管廊的尺寸需要根据城市内各种管线、电缆、通信线路和排水管道等的大小来确定。
其次,需要确定综合管廊的深度。
综合管廊的深度需要考虑到未来地下建设的扩展和调整空间,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地下水位和地质因素等。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安全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防水、防火、防盗等。
如果需要在综合管廊内进行安装设备,那么这些设备的安全性也需要考虑到。
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需要遵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建设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到地下管线、电缆、通信线路和排水管道等的安全性,同时要保证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3.3综合管沟平纵横
4、横断面 依据各专业规划确定的管线容量,从而确定横断面尺寸。综合管沟断面由管线安
装空间和检修通行空间组成。其中管线安装空间由管线容量以及其附件决定, 该空间是不可压缩的。检修通行空间是保证人员正常通行,同时满足管径最大 的管道和管件具备更换的操作空间。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世博会园区综合管沟建设标准(地方标准)》 《共同沟设计指针》(日本) 《共同管道工程》(台湾)
2、相关规范、图集
a.《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b.《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
c.《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 34—2002)
(3)检查口兼做火灾逃生出口,应确保检查口盖可以从内部轻易打开,外部可以防 盗。
济宁新区地下管廊
三、设计注意事项以及安全措施
(1)管理和维修人员进入管沟工作前,应进行安全问题系统培训,明确火灾时的逃 生路线以及防排烟设备的控制方式和手动控制按钮位置等安全措施。
(2)管理和维修人员须取得管沟管理部门的许可后方可进入沟内工作,下沟前应开 启通风设施高速排风,在确定温度、含氧量、有毒气体等因素均满足工作要求后, 方可进入沟内,且施工时,应采取措施确保消防和通风安全。
各市政(公用设施)管线对道路依存程度极高,且近年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使 得地下管线需求扩充迫切。传统的直埋敷设方式难以满足需求,超量的地 下管线未进行规划,同时十字路口处错综复杂,从而造成施工期间,断水 断电等,对生活产生相当大的干扰。为此有必要考虑于重要路段设置综合 管沟,供各管线单位使用。
综合管沟代表着市政管线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开发与建设对城市基础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次涉及到大系 统、大投资的决策行为,具有不可逆性。
3.3综合管沟平纵横
• 电力线缆支架间距按照 规范统一定为0.3m
• 其他间距管线及其附件 的安装、维修等功能
• 根据供热管道要求,通 道不小于最大管径两侧 各10cm;同时满足电缆 隧道要求,不得小于1m。
3.3综合管沟平纵横
4、横断面 为集约化利用管沟空间,多层布设。一般将大管径管道置于底层,线缆置于顶层,
穿墙防水构造的做法。
3.6其他相关设计
2、预埋件 为避免管线安装时对结构本体以及防水层造成破坏,因此,在进行土建工程实施过
程中预留预埋件。结合工艺设计,施工中在相应位置预留预埋件,未安装前需采 取防腐保护等措施。
3.6其他相关设计
2、预埋件
3.6其他相关设计
2、预埋件
3.6其他相关设计
3、相关要求 a.敷设的供电电缆采用阻燃型电缆 b.通信电缆尽量采用光缆 c.潜水泵采用高效节能产品,以保证其使用寿命 d.通风设备采用能耗低、噪音低的环保型设备
综合管沟设计介绍
——工艺设计
主要内容
一、综合管沟定义 二、综合管沟的优缺点 三、综合管沟的主要设计内容 四、设计注意事项以及安全措施
一、综合管沟定义
• 综合管沟
所谓综合管沟,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 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 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 建设和管理。
机
自
械
然
通
通
风
风
口
口
3.4附属工程设计
5、排水沟、集水坑 排水沟:用于输送管沟内运行管道的跑、冒、滴、漏至集水坑。 集水坑:用于输送和收集沟内检修时泄水,通过自流或压力排至室外。在每个防火
分区的低点处设置集水坑,一般按不小于2m3的有效容积设计,长×宽一般设计 为1.2×1.2m,深度应大于1.6m。由于潜水泵更换方便,可库房备用,以减小土 建规模。
方主管部门要求,电力沟人孔最大间距不宜大于75m,出入口直径按Φ800mm设 计。《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通行管沟应设事故人孔。设有蒸汽管道的通 行管沟,事故人孔间距不应大于100m;热水管道的通行管沟,事故人孔间距不 应大于400m。”
60m
67m
63m
3.4附属工程设计
3、投料口 为方便管沟内材料进出,需设置投料口,按照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一个,一般间
距为200m;《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中:“安装孔宽度不应小于0.6m,且应大 于管沟内最大一根管道的外径加0.1m,其长度应保证6m长的管子进入管沟。 ” 因此,投料口长度为7m,宽度根据管径确定。
3.4附属工程设计
4、通风口 为保证沟内的正常温度和新鲜风量,每个防火分区两端分别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
每个风口处设电动防烟防火调节阀,平时常开,一般选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 相结合的方式。 日常通风时,风机低速运行,满足通风要求,根据管沟内温度自动启停该区风机, 当沟内温度超过40℃时,开启风机进行沟内通风,低于27℃时,关闭风机,且 日常运行时管沟换气次数不小于2~4次/h。管理和维修人员进入管沟工作前, 风机高速运行,在确定温度、含氧量、有毒气体等因素均满足工作要求后,方 可进入沟内,且施工时,应采取措施确保消防和通风安全。
其余管道置于中间层。
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3.4附属工程设计
1、防火分区 划分防火分区对于控制火灾的蔓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
设计规范,地下综合管沟防火分区如何划分,尚无章可循。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及《电力工程电缆设计
规范》相关规定,借鉴其它地下综合管沟经验,可将每个防火分区面积控制在 2000m2左右,其长度不宜超过200m。应根据道路交叉路口的位置、支沟的设置 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尽量使各防火分区均等,防火分区两端设置防火墙。
随时穿缆的优点
可克服漏水问题,避免 爆管引起的交通问题
增加维护管理 成本,地方要 求不允许入沟
增加管沟埋深,产生有毒、 易爆气体,投资增大
延长管道使用寿命,避 免管线扩容引起的问题
预留管线
考虑为产业用地预留
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3.1入沟管线选择
3.2相关基础资料
1、相关图纸 a.道路设计图 b.批复的管线综合规划图 c.现状地形图 d.地勘资料
平面位置相协调。如遇有桥梁墩柱处,需在平面采取避让措施。对于曲线段,可 将综合管沟划分为直折沟,但应考虑其转折角必须符合各类管线平面弯折角要求, 以使管线敷设、安装方便。为减小管道运行中的水头损失,建议尽量控制折角小 于45d,结合管道安装设计。
3.3综合管沟平纵横
2、最小覆土 综合管沟最小覆土应考虑雨水支管、燃气管线(支管)等自综合管沟上方穿越的
d.《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f.《01S305小型潜水排污泵选用及安装》
g.《03S402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
h.《02S404防水套管》
3.3综合管沟平纵横
1、平面 综合管沟平面线形与道路平面线形一致,应考虑与现状或规划建筑物(构筑物)的
3.4附属工程设计
6、照明、动力系统
3.4附属工程设计
7、监控、报警系统
3.4附属工程设计
8、标志、标识系统
3.5重要节点设计
综合管沟的节点处理是设计及施工的重点,某种意义上的管线立交。 与道路相交口以及间隔一定距离(考虑道路间地块的需求,约200米)设置出线井,
将各种管线进行衔接,以发挥管线网络系统的功能。出线井的形式需结合现状地 下管线及障碍物的覆土厚度,决定出线形式和断面。
小 大
责任 权属
易分
不易分
• 高新区使用综合管沟的优势
1)在管线建设条件方面,项目周边为盐田;
2)在沿线地质条件方面,具有典型的滨海软土特征,具有腐蚀性;
3)在对道路交通影响方面,近期该区域刚开始发展,避免了多次直埋管线对交通和出
行造成影响。
三、综合管沟主要设计内容
• 入沟管线选择 • 相关基础资料 • 综合管沟平纵横 • 附属工程设计 • 重要节点设计 • 其他相关设计
3.1入沟管线选择
• 管线敷设方式的选择 区域管线综合规划—管沟系统方面 前期阶段论证—管沟与直埋比较
青岛高新区主次干道管线综合规划--综合管沟布局
2010年世博会管沟布局
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3.1入沟管线选择
电力电缆 通信电缆 给水管线 供热管线 排水管线 燃气管线
具有可变形、灵活布置、 不易受到断面变化限制、
情况,以及绿化种植等要求,控制最小覆土不小于1.5米。结构设计中需充分 考虑覆土厚度。
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3.3综合管沟平纵横
3、纵断 综合管沟纵断基本与道路纵断一致,以减少土方量。同时综合管沟在纵坡变化处
应满足各类管线折角的需要。在穿越路口处,为避让重力流管线,采取局部下 卧或上穿的措施通过。 综合管沟的纵断应考虑管沟内管道检修时自流排水需求,其最小纵坡应不小于 0.2%;最大纵坡应考虑各类管线敷设、运输方便,一般控制在10%以内。
交叉出线
直埋出线
3.5重要节点设计
出线原则:1)支线沟让主线沟 2)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3)各种管线统一考虑、相互协调
3.6其他相关设计
1、预留孔洞 根据管线综合规划,确定从管沟引入、引出管线的位置、管径,确定预留套管和穿
墙孔洞尺寸。 给水、热力:按照图集选用防水套管。 电力、电信:穿孔较为密集,可采用专用的防水套管,或借鉴建筑专业中有关群管
• 综合管沟类型
• 综合管沟适用范围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和《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 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二、综合管沟优缺点
• 综合管沟和直埋敷设的比较
敷设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