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学龄前儿童动作的发展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龄前儿童动作的发展特点

学龄前儿童动作的发展主要包括先天性反射动作、大动作的发展和精细动作的发展。首先是先天反射性动作。先天性反射性动作是婴儿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不学而会的。正常的新生儿都具有完善的非条件反射。这其中一些关于维持生命和保护神经的反射会终身存在(如吞咽反射、瞳孔反射等),还有一些特殊的神经反射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渐消失。比如,将新生儿俯卧在水里,其双手会出现非常协调的游泳动作。此反射出生即有,出生后4~6个月逐渐消失。大动作的发展过程而言,首先是头部和躯干部的基本自主控制能力,随后是爬、走等自主位移动作的发展,最后才发展到起跑、跳以及其他技巧性的粗大动作技能。在婴儿期,2~3个月的婴儿开始趴在床上或地面上,拾头,手肘撑地,渐渐尝试翻身,5个月的婴儿可以靠坐,6个月可以独坐,这是婴儿脊椎发育逐渐成熟的表现。7~ 10个月的婴儿开始用爬行的方式拓宽自己的世界,10~12个月的婴儿则开始扶物前行。3岁之前,随着身体各个部位的不断成熟,婴儿完成了基本动作的发展。3~6岁的婴幼儿则开始了基本运动技能的锻炼,如稳步走、跑、跳、跨等。在基本运动技能锻炼的同时,平衡能力、力量、耐力也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个体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对于处于发展早期的儿童而言,他们面临多种发展任务(如写字、画画和抓握物体等),精细动作能力既是这些活动的重要基础,也是评价儿童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在能够靠坐之前,婴儿的双手得不到解放。此时的婴儿还意识不到5个指头的存在,因此手部的动作还局限在满把抓的阶段,此时的婴儿也仍然不能够将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开,只能处于同一方向。7个月左右的婴儿在拿东西的时候,五指分工动作已经逐渐灵活,并且逐渐能够双手配合、摆弄物体、重复连续动作。3岁之前的婴儿的手部动作主要是以满足生活需要为主,而3~6岁则可以有目的地开始创作,同时养成正确的技能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