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故宫博物院》PPT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故宫博物院》PPT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故宫博物院》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ee364bf18583d048645931.png)
三大殿和“后三宫”的建筑有什么不同?
作比较 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 后三宫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 彩画图案变化:前三殿的图案以龙
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
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 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乾清宫 处理日常政务 交泰殿 坤宁宫 皇后结婚的地方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
11 故宫博物院
手
引入新课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游故宫真遗憾!
故宫也称“紫禁城”,距今约600年 历史。这里曾住过24个明清两代的皇帝, 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多音字
jiǎo jué
角 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角色
nán
难 这次修复遇到了一个很大难题。
奇
总结规律,仿写句子。
列数字
例 句: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
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解 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写出太和殿的大 和高的特点,表达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仿 写:我家前面的大树10米高,2米粗,两个人手拉手 都围不过来。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太
保
和
中和殿 和
1.借登临景山( 俯瞰 )故宫全景…… 2.春天来了,我登山(远眺),远处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真美! 3.我们荡舟漓江,( 观赏 )这如画的美景。 4.清明节,我们来到烈士陵园,( 瞻仰 )烈士纪念碑。
双重否定句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反问句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难道不令人惊叹吗? 感叹句
比较句子,看看哪个更好,为什么?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故宫博物院》优质课件(共61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故宫博物院》优质课件(共6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3565dcd4d8d15abe234e91.png)
yú
逾越
词语解释 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 井然有序):有条理、有秩序的样子。 ( 玲珑奇巧 ):形容小而灵巧、精致、奇特。 ( 矗立 ):高耸地立着。 ( 肃穆 ):(气氛、表情等)严肃而恭敬。 ( 迥然不同 ):形容差别很大,很不相同。 ( 矫健 ):强壮有力。
整体感知
本篇课文比较特殊,由四则材料构成,每则 材料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11* 故宫博物院
字词识记
chù
矗立
fānɡ
额枋
liú
镏金
读一读
chī
螭首
pán
蟠龙
yōnɡ
雍正
luán
金銮殿
qìnɡ
击磬
fēi
后妃
liú
琉璃
cuán
攒着
mù
肃穆
jiǒnɡ
迥然不同
xiè
水榭
zhēn zhāo
坚贞 昭德门
wǔ
南庑
kuí
双奎
zhēnɡ
正月
lòu
雕镂
wéi xiào
惟妙惟肖
wěi
真伪
2.很不相同。
( 迥然不同 )
3.形容整齐有条理的样子。
( 井然有序 )
4.毫无顾忌地大量花钱。
( 大肆挥霍 )
思考
说明文的基本顺序有哪些?
时间顺序:一般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空间顺序:要特点注意写清建筑物的结构、空间的 位置,和事物的表里、大小、前后、左右、东南 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逻辑顺序:常用以说明事理,以推理过程体现事理 的内部联系。
总:故宫博物院位置、价值、规模和 建筑特点 太和殿
前朝三大殿 中和殿
分
最新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学课件
![最新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1344b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3.png)
课堂演练
一、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打比方 ) 2.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 作比较) 3.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 旦等,都在这里接受朝贺。( 举例子 )
二、选词填空
环绕
围绕
缭绕
1.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有汉白玉栏杆( 围绕 )着。
太和门
午门
材料三、材料四中的资料都是 2016年的,我们在规划路线时还可以 查找最新资料,丰富自己的参观内容。
任务2
➢ 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 讲解。
我选择的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探究交流
材料中关于太和殿的内容最为丰富,如
果想把太和殿介绍得清楚、有趣,应该怎样
读材料、怎样讲解?
位置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
再见
据说,在烧制这块琉璃砖时,工匠们不小心把这 块砖烧坏了。皇家制造一般都是按件烧制,哪块被弄 坏了,都不可能有多余的替代。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 时候,一位工匠急中生智,连夜用一块楠木雕刻成龙 腹的形状,代替琉璃构件安装到白龙腹部,然后再刷 上白色的油漆。结果,肉眼看上去居然与白色的琉璃 一模一样,工匠们也因此躲过了一场杀身之祸。随着 岁月的侵蚀,木料上的油漆纷纷剥落了,人们才发现 这里原来是由一块木料制成的。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1*2 * 故宫博物院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这四则材料各讲了哪些内容?
材料一:故宫主体建筑 材料二:有关太和门的故事 材料三: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部分内容 材料四: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
我会读
chù
fāng pán yōng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故宫博物院》ppt课件【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故宫博物院》ppt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0a225a844769eae109ed2a.png)
从台基、栏杆、排水管道等方 面介绍了三大殿的概况。
三大殿 的特点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外
内
太和殿
蟠龙金柱 金漆雕龙宝座 雕龙屏
藻井 雕金蟠龙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比较句子,看看哪个更好,为什么?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
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2.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又高又大,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二、选词填空。
精细 精密 精美 优美 精致 1. 这是一座亭子形大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 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镏金宝顶,轮廓非常 ( 优美 )。 2.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 精美 ),布局统一, 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三、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第2和第16自然段互相呼应。 B.课文按照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介绍故宫博物院。 C.课文以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作为重点,详细介绍了 它的方位、外观、内部装饰以及功能。 D.最后一个自然段,借登临景山俯瞰御花园全景, 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
学习材料二
写了太和殿重建的经过。 2.太和殿修复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难题?
时间紧迫,又值天寒地冻。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学习材料三 阅读“材料三”,完成下列填空。
1.故宫被定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
2.故宫参观方案: 参观入口( 午门 )
参观出口( 神武门)
位置
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 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 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 近六百年历史了。
地位 历史
部编统编六上语文11 故宫博物院 (共49张PPT)公开课教案课件
![部编统编六上语文11 故宫博物院 (共49张PPT)公开课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eaec7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5.png)
11 故宫博物院
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充句子。
环绕
围绕
缭绕
1.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 围绕 )着
。
2.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
雾( 缭绕 )。
3.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 环绕 )着
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11 故宫博物院
三、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11 故宫博物院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合称“后三宫”。布 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 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 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后三宫和前三 殿作比较,鲜明地写出后三宫的特点。
11 故宫博物院
“三大殿”和“后三宫”的建筑有什么异同?
奇
11 故宫博物院
外
内
太和殿
蟠龙金柱 金漆雕龙宝座 雕龙屏
藻井 雕金蟠龙
11 故宫博物院
比较句子,看看哪个更好,为什么?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 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又高又大,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第一句好,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写出太和 殿的大和高。
11 故宫博物院
拓展延伸
故宫九龙壁
九龙壁从东边数 第三条白龙的肚子上 不是用琉璃,而是用 木头充数的。这究竟 是怎么回事呢?
11 故宫博物院
据说,在烧制这块琉璃砖时,工匠们不小心把这 块砖烧坏了。皇家制造一般都是按件烧制,哪块被弄 坏了,都不可能有多余的替代。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 时候,一位工匠急中生智,连夜用一块楠木雕刻成龙 腹的形状,代替琉璃构件安装到白龙腹部,然后再刷 上白色的油漆。结果,肉眼看上去居然与白色的琉璃 一模一样,工匠们也因此躲过了一场杀身之祸。随着 岁月的侵蚀,木料上的油漆纷纷剥落了,人们才发现 这里原来是由一块木料制成的。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故宫博物院》教学课件PPT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故宫博物院》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00cf42d8e9951e79b8927de.png)
→ →
天安门 (入口)→ 端门 → 午门 → 汉白玉石桥 → 太和门
乾清宫
太和殿
→
→
→
御花园 交泰殿 后三宫 小广场 中和殿 前三殿
坤宁宫
保和殿
顺贞门 → 神武门 (出口)
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 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 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 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近600 多年的历史,在这前后六百余年中,共有24位 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对国家实行统治。
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规 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紫禁城木结构宫殿 建筑群。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参观的顺序是自南向北,午门为入口, 神武门为出口。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一、三、四和梳理的 方位图画出故宫参观路线图,用箭头标注。
阅读了材料一、二后,你们有什么感 受呢?你最喜欢哪一景点?
建筑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物——精致美观 建筑布局——整齐统一
如果让你介绍故宫博物院,你还能从 材料三中提取什么可用的信息呢?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 家宫殿。
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价值很高——它既是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世界文化遗产。
总结: 祖国有着壮丽的河山,有着世界文明
的历史文化遗产,等待着我们去领略其风 采。当阅读文字材料时,要带着阅读目的,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提取有效的信息, 让所见所闻真正成为自己的阅历。
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 讲解。(材料一、二、三)
材料一按照什么样的顺序,为我们介 绍了故宫的哪些主要建筑?
午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御花园 坤宁宫
部编版(五四)(2018)六年级上册第11课《故宫博物院》【教案 课件13张PPT】
![部编版(五四)(2018)六年级上册第11课《故宫博物院》【教案 课件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81fc2279563c1ec5da7167.png)
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研读课文:
全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分说时,又按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
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桥→太和门→三大殿(
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
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
课文小结
课文紧紧词:
攒 宏大 精美 布局 边缘 湛蓝 矫健 肃
玲珑奇巧
龙凤呈祥
迥然不同
井然有
理解词语:
宏大:巨大;宏伟。
矫健:强壮有力;英勇威武。
玲珑奇巧:形容小而奇巧,
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
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 。
梳理结构:
第一段(1—2):总述故宫概况。(位置、历史、规模 第二段(3—15):分述故宫宫殿建筑。
第三段(16):纵览故宫,照应前文。
理清说明顺序:
1.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观察故
平面图。
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 ……”“走进……”“进了……就到……”“从……出
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
北”……
研读课文:
思考: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故宫博物
2、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
第三单元 · 第11课
故宫博物院
课文导入:
课文导入:
11.故宫博物院
资料宝袋: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 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 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14年竣工,迄 今已有500 多年的历史。 1925 年改名为故宫博 物院,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 产”。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1《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1《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9a59b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2.png)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1《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故宫博物院》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介绍了故宫的历史、建筑、文物等方面的知识。
课文语言优美,条理清晰,图片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文中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和历史文化背景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故宫的认知主要来源于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实地参观故宫的经验较少,因此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文物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护文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故宫的历史、建筑、文物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文中一些专业术语和历史文化背景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直观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故宫建筑、文物等图片资料。
2.视频:关于故宫的纪录片或介绍视频。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
4.作业:设计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故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宫的美丽建筑和丰富文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故宫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关于故宫的纪录片或介绍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和文物。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故宫博物院》精品PPT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故宫博物院》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f5bf62f7ec4afe04a1df5a.png)
课文主题
本文采用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介绍 了故宫的悠久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主要建筑及 其布局和功用,展现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 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故 宫的热爱与赞颂之情,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 智慧和伟大创造力。
拓展发散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美轮美奂 雕梁画栋 古色古香
玉宇琼楼 金碧辉煌 亭台楼阁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太和殿是 故宫里最大的殿堂。
从色彩方面具体描写了太和殿外观的辉煌。
外观
色彩鲜明 雄伟壮丽
金黄色的琉璃瓦 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红色大圆柱 金琐窗 朱漆门
太和殿内的装饰有什么特点?
内部装饰
辉煌雄伟 艳丽奇特
金漆雕龙宝座 雕龙屏 蟠龙金柱 雕金蟠龙(中央藻井)
双龙戏珠 单龙翔舞 彩画
11* 故宫博物院字词识记Fra bibliotekchù矗立
fānɡ
额枋
liú
镏金
读一读
áo
鳌头
pán
蟠龙
yōnɡ
雍正
luán
金銮殿
qìnɡ
击磬
fēi
后妃
liú
琉璃
cuán
攒着
mù
肃穆
jiǒnɡ
迥然不同
xiè
zhēn zhāo
水榭 坚贞 昭德门
wǔ
南庑
kuí
双奎
zhēnɡ
正月
lòu
雕镂
wéi xiào
惟妙惟肖
wěi
损失 惨重
消防器材不全 灭火水源不足
整个太和殿南庑被烧 大火烧了两天
为了临时修复“三门”,工匠们采用了什么 方法?
方法:请扎彩棚的能工巧匠按原建筑面貌复制。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故宫博物院》教学课件PPT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故宫博物院》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a852bd856a561252d36fe1.png)
西华门
北 神武门
御花园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乾清门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故宫的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 从南到北
太和门 金水桥
南 午门
东华门
课文重点介绍了哪个宫殿?
太和殿
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人民大会堂的北翼是宴会厅,面临长安街。从人民大会堂北门进去, 穿过大理石柱廊、风门厅、衣帽厅,就进入宴会厅底层大厅。这是宴前 休息的场所。往前走,是五组六十二级的汉白玉大台阶,迎面墙壁上
镶嵌着以毛主席《沁园春•雪》为主题的巨幅国画。画的一边是一片白 茫茫的江山,“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画的另一边,在云海苍茫中旭 日东升,照耀着大地,显得“江山如此多娇”。从这里经过东西两侧的 走马廊,就进入宴会厅。
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屋顶的一种屋脊。
鸣,撞击;钟,本义是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击,敲 打;磬,古代的一种乐器,击之而鸣。简单说就是演奏 乐器的意思。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
形容小而奇巧,精致奇特,现在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 面面俱到。
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 后来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理解词语
【额枋】 【中轴线】 【鸣钟击磬】 【垂脊】 【迥然不同】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统率全局的轴线。
额,牌匾。枋,两柱之间起连接作用的方形横木。是中 国古代建筑中柱子上端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
《故宫博物院》教案(通用)ppt
![《故宫博物院》教案(通用)ppt](https://img.taocdn.com/s3/m/ca89fa6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6.png)
改进与建议
改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 ,增加更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让学生 更全面地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内涵。
建议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 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同时 ,可以组织实地参观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故宫博物院的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和理解。
《故宫博物院》教案( 通用)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01
知识目标
了解故宫的历史、建 筑特色和珍贵文物。
掌握与故宫相关的历 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掌握故宫的主要建筑 和布局,包括午门、 太和殿、乾清宫等。
作业布置
05
作业一:故宫博物院参观体验
总结词
实地感受故宫文化
详细描述
组织学生参观故宫博物院,亲身 体验故宫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 氛围,并记录参观感受。
作业二:故宫博物院资料整理
总结词 整理学习资料
详细描述
学生收集关于故宫博物院的资料,包 括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藏品展示等 ,整理成笔记,以便课堂交流。
在《故宫博物院》的教案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 论,探讨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价值、历史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04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故宫博物院的照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故宫博物 院的特色和价值。
讲授新课
总结词:系统讲解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总结词
阐述故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故宫博物院》优质课件(共72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故宫博物院》优质课件(共7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9b583b6294dd88d1d26b1c.png)
默读材料一,画出表示方位的关键词吧!
南边午门,北边神武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 从天安门往里走……就到了午门的前面。……桥的北面是 太和门…… 进了太和门,就来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 三大殿建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
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个长方形小广场。…… 广场以南……叫“前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 廷”……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 西六宫。
“后三宫”在介绍时与前三殿进行了比较,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前三殿用龙来突出皇权的威严;“后三宫” 因为是日常起居的地方,所以彩绘中凤凰逐渐 增加,与前三殿的整体风格进行了区别。
课文说明பைடு நூலகம்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物有怎样的 特点?表达了什么?
规建 风 布 模筑 格 局 宏精 独 统 大美 特 一
表达了作者对故宫博物院建筑和对古代劳动 人民智慧的赞美。
组成小组,带着第二个 任务读一读相关材料吧!
(2)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 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阅读材料一第5、6、8自然段,看一看太和殿的 整体情况吧!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 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 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 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面。正面是十二 根红色大圆柱,金锁门,朱漆门,同台基上的白色栏杆 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互动课堂
快速浏览材料,根据不同 的任务选择材料吧!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 介绍了什么?
材料一介绍了故宫的建筑位置、布局及功用; 材料二介绍了太和门历史上的一场火灾; 材料三介绍了故宫的历史、地位及参观顺序; 材料四介绍了故宫的平面图及开放区域。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课件(共34张PPT)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802d11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2.png)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2.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这是本文的中心句,
概括了故宫建筑的整 体特点。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3.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内金水河 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
物
院
内廷(12-15)
总(16)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
空 间 顺 序(南——北)
规 模 宏布 大局
统 建一 筑 精 美
第三节
深入探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1.材料一 1.读第1、2自然段,写了什么?
(1)第一段介绍了故宫 的位置及历史意义。 (2)运用列数字的说 明方法突出了紫禁城的 占地面积之广、建筑数 量之多。
大殿落成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3.材料三
阅读材料三,思考游览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参观方案:自南向北单向参观。 2.入口:午门。观众一律从午门进入故宫。 3.出口:神武门(北门)、东华门(东门)。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4.材料四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品味语言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 不令人惊叹。
“宏伟”“和谐统一”“令人惊叹”等词既呼应 本文的中心句,又写出了参观者由衷的赞叹──精 美的建筑文物,智慧的劳动人民,这些都使人充满 了民族自豪感。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1 故宫博物院人教(部编版) (共72张PPT)精选PPT教学课件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1 故宫博物院人教(部编版) (共72张PPT)精选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cfe84f5ef7ba0d4a733bf9.png)
【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 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废墟】城镇、市街或房舍遭破坏或灾害后变成 的荒凉地方。 【严丝合缝】指缝隙严密闭合。也用来形容言行 周密,没有一点儿漏洞。
词语对对碰
近义词
宏大——宏伟
矗立——屹立
湛蓝——蔚蓝
矫健——强健
“面积不很大”却拥有“二十多座”大小建筑, 并且“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可见御花园设计 的精巧别致。
神武门
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了紫禁城的北门—— 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据说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 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 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 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又井 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 不能不令人惊叹。
凤凰牡丹等图案。
进行对比。
材料中关于“前朝”和“内廷”的介绍有哪些不同之处?
(1)位置上,“前朝”在“长方形小广场”以南,更接 近正门午门;“内廷”在“长方形小广场”以北,更靠近 休憩场所“御花园”。
(2)功能上,“前朝”具有重要的政治作用;“内廷” 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
(3)气氛上,“前朝”极其庄严肃穆,“内廷”这种气 氛略微减少。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 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都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 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 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 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 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 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 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 有行龙、升龙、降龙,多 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 着流云火焰。
材料一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1《故宫博物院》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1《故宫博物院》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bead9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f.png)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1《故宫博物院》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故宫博物院》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对故宫博物院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辉煌,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文语言优美,图片生动,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本文还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和谐共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说明性文本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欣赏语言风格等方面,仍需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拓宽视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欣赏课文语言风格,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音乐、音频资料等。
3.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故宫博物院的图片,配以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学生欣赏祖国的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故宫博物院有什么了解?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随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 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修建,永乐 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至今已有近六百 年的历史了。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 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在当时社会 条件下,能建筑这样高大雄伟的建筑群, 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 造才能,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金水河——汉白玉石桥——太和门
24
三大殿(紫禁城中心)外观、规模(4段)
太和殿◆外形
(5段)
◆内景
(6段)
◆位置
(7段)
◆用途
(8段)
中和殿: 概貌、用途 (9段)
保和殿:用途 (10段)
“前朝”“内廷”通道(分界地带) (11段)
25
乾清宫:用途 (12段)
后三宫 交泰殿: (13段)
坤宁宫:用途 (13段)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拓展
• 口头介绍本校觉有特色的一个建筑物
43
44
45
46
47
48
20
思考:
•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故宫有什 么特点?
• 2.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
• 1.故宫概况(位置、历史、价值), 全貌,建筑布局(三大殿、后三宫、 御花园);特点:规模宏大、形体壮 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 2.空间顺序
21
说明顺序: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照故宫 的空间顺序来安排说明顺序的。也 就是说作者的参观路线,是按照故 宫的建筑顺序来参观的,故宫的建 筑顺序是由南向北,作者的参观路 线基本上也是沿着由南向北的中轴 线前进的。
22
文章结构
• 第一部分:概括说明故宫的称属、历史及 现状。(1段)
• 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概括了故宫博 物院的历史、现状、规模、布局特色。(2— 16段)
23
文章结构
• a.简介故宫总体布局及建筑特色。(2段) • b.紫禁城正门(午门)内外(3段) 天安门——端门——午门(五凤楼)——庭院—
(与前三殿比较)写后三宫特点(14 段)
御花园(园林特色)
(15段)
• c.从景山鸟瞰故宫
(16段)
26
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 大殿,为什么?
• 太和殿 • 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
示皇威的地方 • 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
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
27
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 宫,为什么?
• 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 • 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龙的图
案 • 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权的象
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帝的尊严。
30
“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 同?
• “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 凤朝阳、龙风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 丹等图案。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 减少了。
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1
2
3
写读一篇说明文应掌握的基本程序
• 确定说明对象的特点;(最核心的) • 确定说明事物的内容;(详略) • 确定说明的顺序及结构;(空间;总分) •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 注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
矗立:高耸的直立。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迥:远,差得远。
鳌头:指皇宫大殿前石阶 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 的人可以踏上。独占鳌 头比喻取得第一名。
5
磬 攒 鳌头 琉璃 藻井 蟠龙 金銮殿 额枋 鎏金 矗立 迥然不同
6
金銮(luán)殿 蟠(páan)龙 鎏(liú)金 玉玺(xǐ) 妃嫔(Pín) 湛(zhàn)蓝 上谕(yù) 傀儡(kuǐ lěi) 翊(yì)坤宫 修缮(shàn) 击罄(qìng) 诏(zhào)书
7
8
9
10
11
12
這里收 藏著二 十五方 代表皇 權的印 璽, 用金盒 盛 裝, 黃綢覆 蓋。
16
皇后的寢 宮。 圖 為 坤寧宮東 側 室, 是 皇帝大婚 時 的 洞 房。 大婚時皇 后只在此 居 住 三 日, 然后回到 各自所住 的 宮 內。
17
18
19
• 乾清宫 • 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
28
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按什
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 立足点是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 • 按空间顺序介绍的,按空间顺序写的文字,
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 立方位
29
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 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