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植物病害流行的预测

合集下载

7 第七章 病害预测

7 第七章 病害预测

(四)寄主方面
从寄主方面考虑寄主品种的抗性,寄主植物 从寄主方面考虑寄主品种的抗性, 的生育期, 的生育期,以及植株的生长状况是病害流行发展 的重要因素,也即是病害预测不可缺少的依据。 的重要因素,也即是病害预测不可缺少的依据。 (五)栽培条件 主要肥水管理的情况; 主要肥水管理的情况; (六)物候 物候是指自然界各种生物现象出现的季节规 律性, 律性,植物病害的发生流行同样存在这种季节规 如浙江省永康县病虫测报站1974-1979年面容, 年面容, 律。如浙江省永康县病虫测报站 年面容 每年3月 日每株小麦的禾缢管蚜数量 日每株小麦的禾缢管蚜数量, 每年 月31日每株小麦的禾缢管蚜数量,与当年小 麦赤霉病流行程度成一定的反相关。 麦赤霉病流行程度成一定的反相关。
(七)流行因素的综合作用及主导因素 √ 许多病害的流行常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许多病害的流行常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这些病害的预测常必须以多项因素作为依据。 这些病害的预测常必须以多项因素作为依据。 如稻瘟病的预测必须同时以品种的抗病性、 如稻瘟病的预测必须同时以品种的抗病性、田 间病情、 间病情、水稻生育期和生长状况及多项气象因素 作为依据。 作为依据。 √ 但各种因素对于病害的作用并不是平等的,其 但各种因素对于病害的作用并不是平等的, 中有些是主导因素,有些是次要因素。 中有些是主导因素,有些是次要因素。 √ 病害的预测依据的确定需要进行主导因素的分 主导因素的分析常用到多种统计方法, 析。主导因素的分析常用到多种统计方法,如主 因子筛选,符合筛选法,相关分析法,标准回归 因子筛选,符合筛选法,相关分析法, 系数法,偏回归平方和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系数法,偏回归平方和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第七章 植物害流行预测
第一节 预测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一、理论基础 植物病害预测的理论基础是病害流行的规律, 植物病害预测的理论基础是病害流行的规律, 包括植物病害流行因素对病害流行的作用和病害随 时间、空间的变化规律。 时间、空间的变化规律。 首先必须进行流行规律的研究, 首先必须进行流行规律的研究,了解该病害的 流行学类型,即积年流行病还是单年流行病, 流行学类型,即积年流行病还是单年流行病,然后 了解病害侵染过程的特点, 了解病害侵染过程的特点,病害的季节和年度流行 的变化,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及其相关参数。 的变化,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及其相关参数。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ppt课件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ppt课件

• 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 / (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 × 100%
12
13
2、病害的季节流行: 在一个生长季节里, 病害的发生率和病情指数是随 着时间而增长或衰退的, 也就是存在病害的流行的 时间动态。 3、季节流行曲线: 在一个季节中若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发病数量 为纵坐标,绘制成发病数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 该曲线被称为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 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的位置为病害始发期,斜线 反映了流行速率,曲线最高点表明流行程度。


物冠层附近的地面气流或水平风力。 中程传播:几百米 ~几千米;动力是湍流或上升气 流; 远程传播:数十千米~数百千米以外;动力上升气流、旋 风及高空气流、锋面雨或重力作用。
• “一次传播距离”、“一代传播距离”
11
五、病害的季节流行和季节流行曲线
1、病害的计量方法: • 发病率 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株数X100% 严重度=分级法(如下页图示)用各级代表值或发 病面积百分率表示。
因子。
• 病害流行因时、因地而异, 地区之间和年份之间
有差异和变化,当其他因子相对稳定, 而某个因 子剧烈变化引起病害流行的变化,这个因子为主 导因子(教材329页)。
• 地区流行程度和差异:病害常发区、易发区和偶发区。 • 年际波动:大流行、中度流行、轻度流行和不流行。
4
三、病害的流行学类型
• 植物病害的流行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衰退的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1
一、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病害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严重 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称为病害的流行。 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群体发病的现象。 二、植物病害流行和预测:是依据流行学原理和方法估计病害 发生时期和数量,指导病害防治或病害管理。 三、植物病害流行学(botanical epidemiology):在群体水 平上研究植物病害发生规律、病害预测和病害管理的综合性学 科。也是植物病理学的分支学科。

植物病害的预测和防治

植物病害的预测和防治

植物病害的预测和防治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因此,预测和防治植物病害变得至关重要。

一、植物病害的预测植物病害预测是指在植物某一生长阶段,通过分析气象、土质和植物病害历史数据等因素,预测植物将可能受到哪些病害侵袭,制订出相应的预防或控制措施。

1.1 气象因素的分析气象因素是影响植物病害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气温和湿度可以促进病害的发生,而全日照和风可以减轻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在植物病害预测中,气象因素的分析显得极为重要。

常见的气象要素包括气温、降雨、风速等。

1.2 土质因素的分析土壤对植物病害的影响不容忽视。

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养分含量,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

适宜的土壤条件可以降低植物病害的发生可能性,而过于干旱或过于湿润的土壤,则不利于植物健康生长。

因此,在病害预测中,分析土质因素同样至关重要。

1.3 植物病害历史数据的分析植物病害的发生和传播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病害的高发期和流行趋势,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此外,还可以对不同病害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探索植物病害发生机制,为有效地预测和防治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二、植物病害的防治植物病害防治是减少病害危害和损失的重要方法。

它包括预防、治疗和控制三个方面。

2.1 预防预防是植物病害防治的首要措施。

它主要包括植物品种选择、土壤管理、农业生产管理、环境调控等多方面。

例如,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合理配置种植密度,保持地力充足,严格控制病害源、中间宿主和病原菌等,都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2.2 治疗治疗是指在植物受到病害侵袭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目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化学药剂、生物制品、物理治疗等。

但是,使用药物治疗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药害残留、环境污染等,因此治疗药剂的使用应该谨慎。

2.3 控制控制是指在植物受到病害侵袭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降低病害危害和损失。

第七章植物病害的流行和测报

第七章植物病害的流行和测报

5:发病面积比或损失率在11%~15%; 6:发病面积比或损失率在16%~25%; 7:发病面积比或损失率在26%~50%; 8:发病面积比或损失率在51%~75%; 9:发病面积比或损失率在76%~100%. 有时用0,1,3,5,7,9;甚至用0,1,5,9.当然相 应 的分级标准做一定的调整,如6级法,0;5%以下; 6% ~10%;11% ~25%; 26~50%;51%以上. 以上是典型坏死,腐烂病害的严重程度或损失率,一些 病毒病如TMV,CMV引起的病害可参照级别数按严重 程度来划分.
病害(或侵染)梯度disease gradient (infectiogradient) 愈靠近接种体源病害数量愈高,并随着离开接种体 源的距离增加而病害数量减少,呈明显的梯度现象. 一般梯度曲线呈双曲线型
梯度愈缓有效传播距离愈远,梯度愈陡有效传播距离愈近 *
五,病害的流行因素
1.寄主与病原物的互作群体 病原物群体对大面积的寄主群体有较强的毒力(感 病品种的存在,单一作物或单一类品种连片种植,对上述 作物强毒力基因频率高). 2.病原物接种体数量大和寄主的感病生育期 3.有利的外界环境条件 气象条件---温度,水分和湿度,日照, 病原物侵染繁殖,作物的抗性表达 土壤条件---土壤理化性质,肥力,土壤微生物 栽培条件---管理水平,肥水及对田间小气候,土壤的改变 4.人的干扰 耕作制度,作物相分布,栽培条件的控制,经济活动
一,病害流行的概念
1概念 群体学的观点——在环境条件和人为干预下,植物与病原 物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结果,使植物群体发生病害的现象. 经济学的观点——植物病害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严重 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 流行学的观点——植物群体的病害数量在一定时间和空间 的增长. 2研究植物病害流行的意义 植物病害的流行导致了农业生产的重大损失.植物病害 的控制就是根据植物病害流行的规律,采取相应措施减少 初始菌量或者降低流行速度,达到控制病害流行的目的. *

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及预测

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及预测

• 二、种群消长类型
(一)种群密度的季节性消长类型 昆虫与螨的种群密度随着自然界季 节的演替而有起伏波动。种群的这 种波动在一定的空间条件下,往往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形成了种 群季节性消长型
1、斜坡型
2、阶梯上升型
3、马鞍型 4、抛物线型
• 三、种群的生长型
(一)指数生长模型 (二)逻辑斯谛模型 (三)种群数量动态基本模型
• 四、种群的数量变动
• 五、昆虫与生物群落
(一)群落的概念 是在一定空间或一定生态环境中各 种生物种群相互松散结合的一种单 元
• 五、昆虫与生物群落
(二)群落的结构 (三)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四)群落的发展和演替
• 第四节植物病虫害预测• 一、病虫害的调查方法
(一)、病虫害的空间格局 由于种群栖息地内生物和非生物的 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因而造成 种群在一定空间内个体扩散分布的 一定形式,这种形式称为种群的 “空间分布型”
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流行) 规律及预测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 害循环 一、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第一节
指一种病原物与寄主植物感病部位 接触之后,在适宜条件下引发病害 的全过程
一、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 (一)侵入前期(亦称接触期) • 是指病原物在侵入以前与寄主植物 的相互关系。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 或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 的根围和叶围后,开始向侵入部位 运动,并形成某种侵入机构为止。
(一)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
三、植物病害的流行动态
(二)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 1、病害在田间的扩展和分布形式。 (1)中心传播
三、植物病害的流行动态
(二)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 1、病害在田间的扩展和分布形式。 (2)弥散式传播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43页PPT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43页PPT
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方法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方法1.天气因素预测天气因素是影响植物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降雨量有助于病虫害的繁殖与传播。

因此,通过监测和分析天气因素,可以进行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常用的方法包括气象站数据收集与分析、卫星遥感技术以及气象模型模拟等。

2.病虫害历史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和分析过去几年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可以总结出其发生的规律和趋势,对未来的预测提供参考。

通过建立病虫害数据库,可以更好地对病虫害的预测进行模型建立和数据分析。

3.生物学特性研究病虫害的传播与繁殖与其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

通过对病原体或虫害昆虫的生命周期、繁殖特点以及环境适宜性等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预测其发生情况。

这可以通过实验室研究、田间观察等方式进行。

二、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应用1.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通过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农民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例如,在知道某种病虫害易发生的年份,农民可以提前购买相应的农药,并进行预防性喷洒,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优化农药使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还可以帮助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的过量使用。

通过预测可知,某种病虫害今年发生的可能性较低,农民可以相应减少农药购买量,从而节约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

3.农业保险及金融支持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于农业保险和金融支持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预测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可以帮助农业保险公司合理制定保险费率和赔付标准,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

同时,预测预报也能帮助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进行风险评估,保障金融支持的稳健发展。

三、结论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通过准确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农民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第七章植物病害流行预测

第七章植物病害流行预测

(3) 预测是概率性的。其本质是将未来事件或者说 可能性空间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只是对某一尚 不确知的病害事件作出相对准确的表述;
(4) 目的:是为了现在,在可能预见的前景和后果 面前,决定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正确防治决策。
第二节 植物病害预测的原理
预测是可能的。
“承认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外部自然界的 规律并且认为人完全可以认识这个世界和这些 规律”(《列宁全集》14卷,194页)。
数据资料则是开展定量研究的客观依据。 现代通讯设备和信息系统将提供许多方便。
三、科学合理的数学方法
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是建立良好预测模型的 前提: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回归和逐步回归、模糊 和灰色算法等
在预测研究诸要素中,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 是至关重要的。
具体的预测方法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代替实 质的分析。
第七章 植物病害流行的预测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植物病害预测的概念 第二节 植物病害预测的原理 第三节 植物病害预测的要素 第四节 植物病害流行预测的依据 第五节 植物病害预测的方法
第一节 植物病害预测的概念
1.预测的由来、发展和意义
古代预言家、占卜者、星相学家 气象学中的物候预测法:
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 水缸出汗蛤蟆叫,必有大雨到。
一、植物病害预测要素:
病害发生规律:客观事物的基本特性。 历史资料:根据客观事物的过去的已知状态和
变化过程,来分析和研究预测规律, 实时资料:已经得到的与预测事件有关的当前信息。 未来资料:从当前时间至预测事件期间所需要
的有关资料。
一、经验思考和病害系统结构模型
经验思考:是指参与预测人员的经验、有关植 物病理学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它们是预测的 首要基础。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预测预报的重要性
减少经济损失
保护生态环境
及时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可以采取有效 的防治措施,减少农作物损失,保障农业 生产的经济效益。
通过预测预报,可以合理使用农药,减少 农药使用量和残留,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产 品质量安全。
提高防治效果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准确的预测预报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 依据,提高防治效果,减少防治成本。
实践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预测预报,如田间调查、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 等,确保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践效果
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应用,提高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 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成功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地区水稻稻瘟病的预测预报。通过对该地区历年稻瘟病发生情况和环境因子的分析,预测了当年稻瘟病的发生趋势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经过实践验证,该预测结果准确可靠,有效控制了稻瘟病的危害。
,推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的发展。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 2
数据获取与处理难度大
植物病虫害的监测数据获取和处理难度较大,需 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数据共享,提高数据质量和可 用性。
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不足
目前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和应用相对滞后, 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3
跨部门合作与协调不足
03
预测预报方法
经验判断法
01
02
03
观察症状
通过观察植物的症状,如 叶片变色、枯萎、长斑等 ,初步判断可能发生的病 虫害。
经验积累
根据长期实践经验,总结 出不同季节、不同环境条 件下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种 类和时间。
专家咨询
向农业专家咨询,了解病 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 法。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单循环病害(积年流行病害)
单循环病害: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无再 侵染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
特点:无再侵染或有,但作用小,多为种传或土传的全株性或 系统性病害,其自然传播距离较近,传播效能较小。病原物可 产生抗逆性强的休眠体越冬,越冬率较高,较稳定。流行程度 主要取决于初始菌量。 寄主的感病期较短.在病原物侵入阶段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一 但侵入成功,则当年的病害数量基本已成定局,受环境条件的 影响较小。此类病害在—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虽然不大, 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致较大的流行,因 而也称为“积年流行病害”。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一、预测的种类
(一)、按预测内容和预报量不同可分为流行程度预 测、发生期预测和损失预测等。 1、 流行程度预测是最常见的预测种类,预测结果 可用具体的发病数量(发病率、严重度、病性指数 等)作定量的表达。 也可用流行级别作定性的表达,流行级别多分为大 流行、中度流行(中度偏低、中等、中度偏重)、轻 度流行和不流行,具体分级标准根据发病数量或损 失率确定,因病害而异。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严重度:表示植株或器官的病面积所占 的比率,如叶片上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 积的比率。严重度用分级法表示,如小 麦条锈病严重度分级。 病情指数: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 者的综合指标。若以叶片为单位,当严 重度用分级代表值表示,计算公式为: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3、短期预报的时限在一周之内,有的只有几天,主要根据天 气要素和菌源情况作出,预测结果用以确定防治适期。侵染 预测就是一种短期预测。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二、预测的依据
1、根据菌量预测 单循环病害的侵染概率较为稳定,受环 境条件影响较小,可以根据越冬菌量预测发病数量。 如小麦腥黑穗病、谷子黑粉病等种传病害,可以检查种子 表面带有的厚垣孢子数量,用以预测次年田间发病率。 麦类散黑穗病则可检查种胚内行菌情况,确定种子带菌率和 翌年病穗率。 菌量也用于麦类赤霉病预测,为此需检查稻桩或田间玉米残 秆上子囊壳数量和子囊孢成熟度,或者用孢子捕捉器捕捉空 中孢产。 多循环病害有时也利用菌量作预测因子。例如,水稻白叶枯 病病原细菌大量繁殖后,其噬菌体数量激增,可以测定水田 中噬菌体数量,用以代表病原细菌菌量。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
❖ 感病的寄主植物、具有致病性的病原物和 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构成病害三角形的三个 边,三角形的高度或面积代表病害严重度, 各边的长度也会影响三角形的面积。
病害锥体(disease pyramid)
❖ 由于流行离不开速度,速度又包含时间, 所以在病害流行中应增加时间要素,这就 形成了如下的病害锥体图。 易感病的 寄主、具有强致病力的病原物、有利于发 病的环境条件同时并存并持续一定时间是 侵染性病害发生、流行的必要因素。以上 四因素都是病害发生流行的原因。
态和管理;1989年,遗传、抗病性和管理。 ❖ 6.坎贝尔:1990年,植物病害流行学导论; ❖ 7.曾士迈、杨演:1986《植病流行学》; ❖ 8.曾士迈等:1996《植保系统工程导论》。
(四)学科的基本特点
❖ (四)学科的基本特点 ❖ 1.群体和群体水平的科学 ❖ 2.采有了生态学观点和系统论的方法,注
协生作用和拮抗作用
❖ 协生作用:指病原物接种体在高密度下, 相互协助,促进侵染,侵染概率提高,曲 线的斜率增大。
❖ 拮抗作用:有些病原物在接种体过大时, 孢子间相互抑制,侵染概率下降。
(五)潜育期、产孢量测定
❖ 1.潜育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寄主开始 表现症状所经过的时间。 实查:从接种到 表现症状的时间。在病害流行中是一个重 要参数。
(三)季节流行动态的基本模型
❖ 1、指数增长模型 (1)模型的形式: Xt=X0 ert X0—初始病情;Xt-t时刻的 病情;r-流行速度。 (2)模型的条件: A. 只考虑新生病斑的发生,不考虑老病斑 的消亡和报废; B. 可供侵染的寄主组织是 无限的; C. 环境条件是稳定的,增长率不 随时间而改变。
(三)病害流行的遗传学基础
❖ 寄主-病原物互作中的遗传关系 ❖ (1)基因对基因假说(Flor,1956):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 决定抗病性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一、名词解释1 植物病害流行指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且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2 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指研究病害数量随时间而增长的发展过程。

3 植物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是指病害的传播发展的过程,研究病害由点到面的发展变化。

反映了病害在空间的发展规律。

4 积年流行病害:指病原物需要经过连续几年的菌量积累,才能流行成灾的病害。

又称单循环病害、单利病害。

5当年流行病害: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能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

又称多循环病害、复利病害。

6中间型病害:有许多病害介于上述两类病害之间,或兼有上述两类病害的特点,故称之为中间型号病害,如油菜菌核病、土传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纹枯、小麦纹枯、玉米纹枯病等。

7定向选择:抗病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后,相应的毒性小种便会大量繁殖增多,形成优势小种,最终导致品种抗病性丧失。

8稳定化选择:感病品种面积扩大时,强毒性小种适应性差,竞争不过无毒性或弱毒性小种而使频率降低,无毒性或弱毒性小种频率升高,不能形成优势小种。

9 S形曲线:S形曲线指病害发生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初始病情很低,其后病情随着时间不断上升直至饱和点而病情不再增长的病害曲线,如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

10指数增长期:由开始发病到发病数量(发病率或病情指数)达到0.05(5%)为止,此期经历的时间较长,病情增长的绝对数量不大,但增长速率很高。

11 逻辑斯蒂增长期:由发病数量0.05开始到达0.95(95%)或转向水平渐近线,从而停止增长的日期为止。

在这一阶段,植物发病部位已相当多,病原菌接种体只有着落在未发病的剩余部位才能有效地侵染,因而病情增长受到自我抑制。

随着发病部位逐渐增多,这种自我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大,病情增长渐趋停止。

逻辑斯蒂增长期经历的时间不长,病害增长的幅度最大,但增长速率下降。

12 基因对基因学说: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
▪(1)近程传播 ▪(2)中程传播 ▪(3)远程传播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
(1)近程传播
▪ 传播动力主要是植物冠层中或 贴近冠层的地面气流或水平风 力。
▪ 一次传播距离在百米以下。 ▪ 所造成的病害在空间上是连续
的或基本连续的,有明显的梯 度现象。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
(2)中程传播
▪ 被湍流或上升气流从植物冠层抬升到 冠层以上数米高度,再由近地面的风 力运送到一定距离后再落到植物冠层 中。
▪ (2)土传病害: ▪ 受田间耕作、灌溉、线虫
活动影响,自然传播距离较 小。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
1、病害的传播特点:因病原物 种类及其传播方式而异
▪ (3)虫传病害:传播距离和 效能取决于传病昆虫介体的 种群数量、活动能力、病原 物与介体昆虫之间的相互关 系。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
2、病害的传播距离:有很大的 差异,可区分为: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
1、大量的感病寄主植物:
▪ (1)作物品种的感病性 ▪ (2)作物感病品种的栽培面积
和分布 ▪ (3)野生寄主和转主寄主的数
量及品种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
(1)作物品种的感病性:
▪ 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先 决条件,在感病品种上病害潜育期短、 病原形成繁殖体量大、病害循环周转 率快(对于多循环病害),只要环境 条件适宜,病害容易流行。
▪ 传播距离近十几公里、上千公里, 如小麦锈病。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
3、多循环病害流行的 田间格局:
▪气流传播的多循环病害 ▪昆虫传播的多循环病害 ▪土壤传播的多循环病害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
气传病害 ▪中心式 ▪弥散式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
(1)中心式
▪ 初侵染菌源是本田的越冬菌源 ▪ 初始菌量小,发病初期在田间常

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预报

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预报
麦角酸二乙酰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 )
•流产;手脚指头刺疼,暴怒,高烧至神经错乱或死亡,有 时还导致组织腐烂,脚趾头从脚上脱落,脚从脚踝脱落,手 指从手脱落,手从手臂脱落,有时患者还会产生难于置信的
幻觉,竭斯底里症,并全身痉挛而死 . •AD 857 莱茵河流域, 数千人死亡, Holy fire
《普通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预报
植物病害的流行的概念
病害流行(epidemic, epiphytotic, epizootic)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大量发生,
造成不同程度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Pandemic,Endemic
•病害流行学(epidemiology)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植 物病害发生规律、机理和病害管理的综合性学科,
在老病区成为常发病 Pandemic
在一定环境条件下 可以流行
传入新区
多循环病害流行阶段划分 S型流行曲线是多循环病害季节性流行的
基本形式
1.00 0.95
病 情 0.50
0.05 0 指数增长期 始发期
逻辑斯蒂期 盛发期
衰退期
病害始发期是预测预报和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
多循环病害流行曲线特例
• 马鞍型流行曲线:在S型曲线的基础上,当发病后 期因寄主成株抗病性增强,或气象条件不利于病害 继续发展,但寄主仍继续生长,以至新生枝叶发病 轻,流行曲线呈马鞍型。如甜菜褐斑病、大白菜白 斑病等。
分类依据特点
流行病类型
病原物繁殖对策 单利病害(稻曲病)
菌量积累速度
积年流行病害
是否有再侵染
单循环病害 (monocyclic)
(1)病原物繁殖率低, 无再侵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资料:根据客观事物的过去的已知状态和
变化过程,来分析和研究预测规律,

实时资料:已经得到的与预测事件有关的当前信息。 未来资料:从当前时间至预测事件期间所需要 的有关资料。
一、经验思考和病害系统结构模型

经验思考:是指参与预测人员的经验、有关植 物病理学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它们是预测的 首要基础。
强人的作用,科学的预测方法有助于提高人对事
物的预测能力。
一、植物病害预测方法的类型
依不同角度,预测方法曾采用的分类方式:
① 按预测期限划分:
为短期、中期、长期和超长期(若干年)预测;
② 按预测内容划分:
发生期、发生量、损失量、防治效果、防治效益预测;
一、植物病害预测方法的类型
③ 按预测依据的因素划分:
生,而又必然发生的现象。(夏禹龙等 (1982)《软科学》)
预测的概念:

科学的预测:是依据已知的科学事实、
科学理论、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揭示
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推测未来必然或
可能发生的现象。马海平等(1987)《新
兴科学概要》
冯之浚等(1987) 为预测作出以下定义:

科学的预测,指的是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在自 觉地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科学预测的 技术和方法,对大量信息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揭

惯性定理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X 1 X 0 r1dt 1 X 2 X 1 r 2 dt 2
其中X0、X1、X2分别表示病害的初始状态、现实状
态和未来状态;t为时间;∫为积分符号;r1和r2分 别表示过去和未来的变化速率。

类推原则:基于自然存在的因果关系和/
或协同(或同步)变化现象。
列表和处理四个阶段。
2.因素选择

预测因子选择不当,是不可能预测准确的。

通常选择因子的方法:

直接选择法


符合度比较法
相关分析法 主因素选择法 通径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等。。。
(1)直接选择法

根据病害流行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直接从中选
出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作为预测因子。

例:在小麦赤霉病扬花期的雨量或雨日数是影

好的数学模型应该是客观规律的代表,其参
数又是系统特性的代表。
四、预测研究的一般步骤
(1) 明确预测主题:预测对象、范围,预测期限、
项目和精确度;
(2) 收集背景资料。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预测病
害系统的结构模型;
(3) 选择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
四、预测研究的一般步骤
(4) 预测和检验:评价各种模型的优劣;

植物病害预测是在认识病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 上利用已知客观规律展望未来的思维活动。

在认识的多层次体系中,预测学着重研究信息的
提取、传递和加工,以上升为预测规律,而对植 物病害系统结构的分析和建立一定的模型是预测 研究的核心。
植物病害预测概念的归纳:
(1) 植物病害预测是人对病害发展趋势或未来状况 的推测和判断,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种活动, 属于软科学;
预测的主要因子,然后再选择第二、第三个等次
要的预测因子。
(3)相关分析法

计算初步选出的数个预测因子与预测对象之间的
单相关系数,将相关系数最大的因子作为预测的
主要因子。

如表中几个预测因素(降雨量、雨日数、露日数、
温度)与预测对象r值之间的单相关系数依次为;
0.8453、0.6071、0.3390和0.4794。

通径分析又称为相关的分解,亦称为标准化 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可以把一个 相关系数,根据其成因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 使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各因素对效应因素直 接地和间接地发生影响的程度。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
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
示出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冯之浚等(1987) 为预测作出以下定义:

他们还特别指出预测的概率性,即:预测分析是
对未来事件或现在的事件的未来后果作出估计, 将未来事件或者说可能性空间缩小到一定的程度, 以利于人类的活动。
预测的实质:
掌握变化的原因; 了解变化的状态; 从量的变化中找出因果关系;
的一门学科,即预测学(Forecasting
Science)

60年代,预测学从纯理论转向实际应用,研究
领域从社会科学转向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
从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即指预测,“立”即指成功。
预测的概念:

科学发展的预测阶段是在揭示客观事物发
展规律的基础上,展望未来,预测尚未发

龟背潮,下雨兆;泥鳅静,天气晴。 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 柳树发芽暖洋洋,冷天不会有几长。 荷花开,秧正栽;菊花黄,种麦忙。

桐子树开花,霜雪不再落。
预测的概念与预测学:

1943年,德国政治学教授费勒希特海姆创
用了“未来学”(The future study),它包
括未来预测和未来研究两方面。形成独立
4.拟合度检验

拟合度检验是对已制作好的预测模型进行检
建 模 步 骤
总体设计、数据收集
模型组建 模型检验 灵敏度分析 模型使用
1.资料收集

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使它能够
真正反应在某些情况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预测资料可以包括病、虫害的发生量、发生期、
发生过程资料和影响病、虫害发生的生物和非生
物因素资料。

预测资料的整理过程一般包括资料的采集、分析、
植物病害预测概念的归纳:
(2) 病害预测是在认识病害客观动态规律的基础上 展望未来。而这种认识又是对大量病害流行事
实所表露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和系统分析的过
程,有关生物学、病理学、生态学等科学理论、
科学思想和科学模式则是现有认识的结晶,也
是预测的依据;
(3) 预测是概率性的。其本质是将未来事件或者说
响病菌侵染的主要因素,所以用此时的雨量或
雨日数作为病害的预测因子一般可以收到较好
的效果。
(2)符合度比较法

将初步选择的数个预测因子与预测对象进行列表
比较,不需要进行计算,直接观察各预测因子与
预测对象的波动关系。

凡是与预测对象的波动状态符合程度最高(正相
关)或者不符合程度最高(负相关)的因子就是
往往与将来实际发生的结果有一定偏差。
预测的特点:
局限性:

对预测对象的认识常受知识、经验、观察和
分析能力限制,又掌握资料和信息不够准确
完整,或建模时简化等,导致预测的分析不
够全面。
我国病虫害预测预报研究与发展:

我国的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始于本世纪50年代。

1955年农业部颁布了“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方
从变化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未来进行
判断。
预测的作用:
减少对未来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 是决策的前提,科学预测是正确决策的
依据。
预测的特点:
科学性:

根据统计资料和目前信息,运用一定程序、
方法和模型,分析预测对象与相关因素的相
互联系,而揭示预测对象特性和变化规律。
预测的特点:
近似性:

受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事前预测的结果,
病害;

越是发生时间、发生频率、发生程度、发生范
围变化大的病害,其预测的意义也越大,应优
先列入预测对象的名单。

预测研究可以归结为寻找预测规律和利用预测
规律两方面。

在寻找预测规律时所需要的条件即成为预测的
基础,而进行预测所必备的条件则成为预测要
素。
一、植物病害预测要素:


病害发生规律:客观事物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 植物病害预测的原理

预测的一般原理是建立在一般系统论的结
构模型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列宁指出:“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 本质之间的关系”。

预测分析就是根据客观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已 知状态和变化过程,来分析和研究预测规律, 再应用预测规律来进行科学预测。

植物物病理学、微生物学、生态学、气象学、

数据资料则是开展定量研究的客观依据。 现代通讯设备和信息系统将提供许多方便。
三、科学合理的数学方法

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是建立良好预测模型的
前提: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回归和逐步回归、模糊
和灰色算法等

在预测研究诸要素中,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
是至关重要的。

具体的预测方法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代替实 质的分析。
(5) 实际应用:在生产中进一步检验预测模型和不
断改进。
在上述程序中,还要不断反馈。通过多次
循环往复才能形成比较合理的预测方案。
第四节 植物病害流行预测的依据

预测依据:植物病害流行预测的预测因子 应根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在寄主植物、病 原物和环境因素中选取。
第四节 植物病害流行预测者根据已有的经验思考可以构建预测对
象的系统结构模型(或称物理模型)。能够
体现预测者对预测对象的总体认识。

建立一个稳定的预测机构和提高预测者的素
质是搞好预测工作的首要基础。
二、情报资料和数学模型

情报资料是预测的重要基础之一,是预测信 息的载体。

情报资料包括观念和数据,观念可以理解为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在农田生态系统或更大的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