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井躺井规律分析及防范对策
剖析躺井原因探寻控躺井对策
![剖析躺井原因探寻控躺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6f1863acfc789eb162dc804.png)
2014年第7期内蒙古石油化工41剖析躺井原因探寻控躺井对策李建民(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临盘采油厂,山东济南251619)摘要:躺井控制管理是基础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躺井不仅直接影响原油产量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造成原油生产成本的增加,所以加大技术投入和强化过程管理,已成为控躺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商河油田油井躺井原因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提出了一些控躺井的措施。
关键词:躺井;偏磨;腐蚀中图分类号:T E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81(2014)07一0041一02商河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油井井筒状况恶化,偏磨、出砂、腐蚀现象严重,造成躺井增加。
2012年商河油田油井躺井252井次,躺井率为4.4%,影响原油产量4350t。
躺井造成油田开发成本上升,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因此降低油井躺井率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油田概况商河油田位于山东省商河县境内,地跨多个自然村,油水井分布比较分散。
所辖开发区属于非均质程度高、多断层、小断块集合的复杂断块油田。
油藏类型以中高渗、低渗油藏为主,另外有少量的生物灰岩及火成岩。
至2012年底动用含油面积55.6km2,地质储量6342X10‘t,注水储量占动用储量的72.9%,可采储量1708X10‘t,标定采收率26.9%。
油井总井数536口,开井数481口,日液水平5452t/d,日油水平907t/d,综合含水83.37%,平均动液面1224m,采油速度0.52%。
采出程度20.78%,数据处理,该方法设计简单,实现容易,通过封装便于调用,为测井解释处理提供了方便。
[参考文献][1]雍世和,张超谟.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E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E2]北京石大油软技术有限公司,FO R W A R D--N E T操作手册E z3.286~314.可采储量采出程度77.1%,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8.72%,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
油水井“躺井”统计分析及对策
![油水井“躺井”统计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f6504e2336c1eb91a375db2.png)
8石油化工一、石油生产现场概述在石油生产现场,最基础的生产管理,就是油水井管理。
油井生产过程中,通过各种采油的技术措施, 将油流开采到地面上来,经过集输管线进行输送,然后经过油田联合站的分离处理,再经过油气水的彻底分离,得到合格的产品进行外输。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注水井的生产任务,是按照配注的要求,完成注水量,得到水驱的开发效果。
保证油水井处于正常生产的状态,是油田生产管理的最基本的要求。
江苏油田采油二厂油田开发已进入中后期,地层出沙、结垢、腐蚀、蠕变、堵塞等多种因素交互影响,导致油水井不能正常生产,“躺井”现象也已屡见不鲜。
二、石油生产现场“躺井”因素分析对2016年至2018年,周期小于600天抽油机油井“躺井”原因进行了统计,统计如下:结果显示,2018年比上年增加了35井次,集中在杆断脱、腐蚀结垢、泵故障、偏磨因素影响,占比83.79%。
“躺井”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人的因素;施工质量、日常维护性管理。
如杆断脱,即杆断主要为电热杆故障,因清蜡不及时电热杆载荷突变所导致。
此外施工人员没有按操作规程上紧电热杆丝扣等。
二是材料的因素:材料质量缺陷。
如泵故障,表现在抽油泵凡尔漏,凡尔球座材质缺陷等。
三是地层因素:尤其是地层注水开发之后,地层能量、压力、温度、岩性、流体液相成分均产生了变化,原来的平衡状态被打破。
腐蚀、结垢、出砂、蠕变、堵塞等不确定因素呈现,导致井筒管、杆、泵不能有效工作。
四是“狗腿度”因素:近年来,开窗侧钻井增多,井身轨迹“狗腿度”发生变化。
总之,“躺井”显现出复杂的成因,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复合的,加强对地层因素综合研判显得尤为重要。
1.地层影响---腐蚀、结垢不同地质区块的油井结垢机理不同,通过采样化验分析,认为油井腐蚀结垢的主要成因:一是油井采出液含有较高的成垢离子;二是采出液由于温度、压力等条件发生变化,部分成垢离子结晶析出而结垢;三是采出液中含有较高的CO2、H2S和SRB菌,其腐蚀产物形成结垢。
躺井分析及控制措施
![躺井分析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49fb82c4b35eefdc8d33352.png)
曩 种 技 2 1年第3 工 02 期
躺 井分析 及控制措施
荆、 超
胜 利 石 油 管 理 局 孤 东 采 油 厂 采 油三 矿 2 7 3 山 东 东 营 52 7
摘 要 因管杆老化和水质 变差使 管 、杆 、泵造成躺井的 比例逐年增 大 ,给控 制躺井工作带 来了很 大困难 ,这成 为制 约原油生产
和延长油井免修期的瓶颈。本文就 目前躺 井问题 ,提 出了控制躺 井、延长 油井免修期的建议。 关键词 躺井 免修期 参数优化 防砂 1 采油5 队油井生产 现状调查
采油5 目前油井有 9 ,开井7 E ,其 中抽油机 井6 E ,平均 队 1l E 2 l 41 冲程31 、冲次6 次 ,泵挂8 9 ,动液面5 5 ,检泵周期7 3 , . 米 . 2 2米 6米 4天 泵效 7 . 4 %。躺井控 制工 作的好坏及油 井免修期的长短 ,直接反映一 4 个队 的管理水平 。 2 1年 采油5 01 队共躺井2 H,其 中免修期在9 天以内的有5 , 5 0 口 免 修期 在9 ~ 8 天之间 的有4 010 H,免修期 在1 0 3 0 8 ~ 6 天之 间的有9 口,合 计免 修期 在一年之内的有1 1 ,占躺井数 的7%,免修期较短 的现 象 81 2 2 普遍存在 。
孤东 油田是典 型的疏 松砂岩 油藏 ,经过长 期高效 强注 强采 ,原油 物性发生变化 ,油 井含水逐年升 高,地层流体 流速加 大 , 土矿物膨 粘 胀 、剥落 、分散 、 运移严重 , 地层骨架砂遭 到破坏 ,出砂 1益加 剧。 3 在开发过程 中发现 ,因管杆老化腐蚀和 水质变 差使 管 、 、泵造 成躺 杆 井 的比例逐年增 大,给控制躺井工作带来 了很 大困难 ,这 成为制 约原 油生产和延 长油 井免修期的瓶颈 。 躺井解 剖的主要原因是抽油杆 、油管设计不合理 ,偏磨导致 的抽 油杆断 、 、 塞上凡尔罩断以及泵本体漏 、油管漏等。 脱 活 井下 工具质量差导致油井检 泵周期缩短 。主要是脱节 器和泵质量 问题 ,由于质量问题导 致躺井5 井次 , 均检 泵周期为1 0 平 4 天。大泵生
油井躺井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油井躺井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e5dcc7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6.png)
油井躺井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摘要:偏磨腐蚀、抽油井工况不合理,井底出砂、结蜡、结垢、油稠是造成抽油井躺井的主要原因。
本文将详细分析躺井原因机理,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油井躺井率,延长油井免修期,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油井躺井;原因分析;治理措施1主要躺井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表1 主要躺井原因分类统计表如表1所示,主要躺井原因是:(1)结垢、偏磨、腐蚀是造成躺井的主要原因;(2)鄂南工区普遍存在结垢现象,不同区块、不同井区及层位结垢程度不同;(3)采油管理六区长2层产出液腐蚀严重,红河工区延安组油层产出液腐蚀严重。
1.1结垢导致躺井1.1.1结垢躺井情况表2 结垢躺井按层位分布统计表(1)结垢躺井中由于长期停抽复产时躺井6井次,占结垢躺井20%导致结垢躺井比例较高;(2)长8、延安组结垢严重;(3)目前结垢井主要采用加阻垢剂进行化学阻垢,具有一定效果,但药剂单一针对性不强,不同井区、不同层位结垢机理及结垢程度不同。
1.1.2结垢分析表3 各层位结垢阴阳离子含量统计表(1)不同层位、井区油井所含结垢阴阳离子种类及含量相差较大。
(2)延安组产出液与延长组产出液不配伍,极易产生溶解度较低的硫酸钡垢。
(3)单一药剂无法起到防垢效果,需要具有协同效应药剂。
解决方案:(1)柱塞扶正:拉杆上接头装扶正器扶正柱塞,同时防止垢渣落入泵筒。
(2)调整泵筒长度:采用4.5m泵筒,保证柱塞过盈,防止垢渣落入泵筒。
加药化学防腐。
1.2腐蚀导致躺井1.2.1腐蚀躺井情况表4 腐蚀躺井按层位分布统计表(1)腐蚀集中发生在长2层(定边区块)和延9层(红河区块);(2)目前腐蚀井主要采用加缓蚀剂和防腐抽油杆进行化学和物理防腐,具有一定效果,但药剂单一针对性不强;1.2.2腐蚀分析(1)长2层:氯化钙水型,氯根58000mg/L,加速腐蚀速率。
(2)延9层为碳酸氢钠水型,产生小阳极大阴极的C02腐蚀,其次是CL-极化后穿透性作用及由硫酸盐还原菌(SRB)产生的腐蚀作用,引起的局部腐蚀和全面腐蚀。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108ec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f.png)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摘要:抽油井是石油勘探开发中的重要设备,躺井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石油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深入分析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并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抽油井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一、引言抽油井是石油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其作用是将地下油层的原油采出送到地面。
由于地下地质结构、油层性质以及设备自身原因等因素,抽油井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躺井现象,即抽油井出现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
躺井率高不仅会影响石油勘探开发的进度和生产效率,还会增加维护成本和安全风险。
降低抽油井躺井率,提高抽油井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主要因素(一)地下地质结构影响地下地质结构是影响抽油井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地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抽油井的钻井难度增加,例如地下地层的坚硬程度、裂缝的存在、地层对井口的承载能力等,都会对抽油井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油层性质不均匀不同地区的油层性质各异,有的油层密度大、粘度高,有的油层多孔多裂、产量较高。
而对于抽油井来说,这些不同的油层性质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井下的油液提升和回注过程,导致井的躺井率增加。
(三)设备自身原因抽油井作为重要设备,如果在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必然会对抽油井的运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井上设备的故障频发、泵体结构设计不合理等都会导致抽油井的躺井率增加。
(四)操作和维护不当抽油井的操作和维护环节对抽油井的稳定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或不规范,甚至忽视了设备的正常维护保养,都会增加抽油井的躺井率。
三、改进抽油井稳定性的措施(一)加强地下勘探和地质预测对于地下的地质结构和油层性质,需要进行充分的勘探和分析,并进行合理的地质预测。
通过了解地下地层的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调整抽油井的运行方案,减少因地质条件变化导致的躺井率增加。
(二)选用适合油层性质的抽油工艺针对油层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抽油井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油层特性选择合适的抽油工艺。
油井躺井现状分析及对策
![油井躺井现状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72894595727a5e9856a61ce.png)
油井躺井现状分析及对策众所周知,油井躺井是油井生产中必然存在的故障之一,通过修井作业扶活躺井,是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同时也给孤二区带来了巨大的作业成本投入,如何尽可能地减少躺井数量,延长油井生产周期,降低作业成本,提升了效益水平,成为孤二区面临的一个研究课题。
因此只有全面掌握孤二区当前造成油井躺井的原因,抓住要因,才能制定有效对策,减少油井躺井数量才会成为可能。
一、油井躺井原因分析对2012年6月-2013年2月期间1429口原井带抽油泵井的躺井进行躺井原因分析,泵问题、出砂、油管脱漏、抽油杆断脱、油稠五项原因,是造成躺井的主要因素,分别占总数的35.4%、17.6%、13.2%、13.0%、9.7%,这五项共占总数的88.9%,其中泵问题所占比例最高。
同时对泵问题、出砂、油管脱漏、抽油杆断脱、油稠五项主要油井躺井原因按月度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
在泵问题方面,主要是受维护工作量下降,措施工作量增多的影响,总体上泵问题造成的躺井并没有改善,在本月度躺井总量中仍占较高比例。
在出砂躺井方面,与措施作业增多有关;在油管脱漏和抽油杆断脱方面,基本持小幅波动,说明管杆在投入方面没有大的变化;在油稠躺井方面,冬季因油稠造成的躺井比例比夏季要高。
下面对泵问题造成的躺井进行展开分析:1、抽油泵问题总体来说泵的损坏与管式泵的基材、结构、产出液流体性质、井下工作环境、泵使用时间等因素有关。
从造成泵损坏的部位分析:管式泵主要是固定凡尓漏、柱塞外壁损坏以及柱塞的上下游动凡尓损坏;螺杆泵主要是定子胶皮损坏。
下面就泵损坏的部位进行分析:(1)固定凡尓漏。
282口,占泵原因的55.7%。
胜岛机械厂生产的管式泵,其固定凡尔材质为不锈钢,具体阀球材料为9Cr18Mo,硬度58HRC~65HRC,阀座材料为6Cr18Mo,硬度52HRC~56HRC,阀球的硬度要大于阀座,性能上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抗磨损性,从材质选择上,该材料目前国内广泛应用于抽油泵阀球及阀座;在有效使用时间方面,平均在一年左右,2013年1-2月份躺井统计中,固定凡尔最短失效井为KXK71-123井,仅生产16天后泵漏,起出发现固定凡尔阀球上出现许多麻点;从现场看,由于受产出液流体性质及恶劣的井下工作环境影响,在液气流(含砂)的交变压力及腐蚀造成的,特别是高含水、含聚合物、高矿化度的情况下,损坏加剧。
抽油井躺井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抽油井躺井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9aee293f61fb7360b4c65d5.png)
抽油井躺井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摘要:本文分类统计了孤岛采油厂孤一油藏经营管理区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抽油井躺井情况,对抽油井躺井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切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了预防对策,对今年抽油井躺井控制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关键词:抽油井躺井原因分析预防对策0 引言抽油井主要躺井因素是抽油杆断脱、油管漏等因素,控制好抽油杆断脱、油管漏引起的躺井,就能够控制躺井总数,降低躺井率,减少躺井引起的产量损失。
1 抽油井躺井因素调查2012年1月-2013年10月孤一油藏经营管理区抽油井共躺井129井次,抽油井主要躺井原因是杆断脱和油管漏(表1)。
从调查表中看出,虽然油管漏和抽油杆断脱受多种因素影响,但造成油管漏和抽油食杆断的主要原因是组合不当、杆管偏磨和杆管质量三个因素。
2 抽油井躺井原因分析2.1 杆管组合不当(1)作业时新旧油管、抽油杆混用,同样规格管柱能够承受的应力强度不一样。
(2)长时间频繁使用,油管、抽油杆强度下降,发现和更换不及时。
(3)检测力度不够。
目前只是对出现问题的油管和抽油杆进行检测,已经受到伤害的杆管重复下入井中使用。
(4)工艺设计现执行的管杆标准是以新管杆的应力强度去进行组合,而现场所使用的一般为旧管杆和修复管杆,应力强度无法达到新管杆标准。
(5)目前下井抽油杆90%上是∮22mm的一级组合。
2.2 杆管偏磨(1)杆管使用时间长,在井下受交变载荷的影响,材质受到严重影响,性能严重下降,导致强度和韧度下降,造成管杆弯曲;(2)油稠粘度大,抽油杆下行时受阻力增大,致使抽油杆弯曲。
为测定下行阻力,进行∮70mm双作用泵的模拟实验,根据压力差推算出和面积推算出在不同原油粘度下行阻力值(表2)。
当原油粘度达到1000 mPa.s,下行阻力产生突变,原油粘度越高,下行阻力越大。
(3)封隔器在坐封时,作业时未严格按坐封吨位标准进行操作,致使坐封后管柱弯曲。
(4)管柱伸缩,抽油杆在管柱中上下抽动时代动管柱微弯曲,造成偏磨,抽油杆由于受到各种作用力的影响柱塞与泵筒之间的半干摩擦力、抽油杆受到的浮力、液流通过游动凡尔向上排出时抽油杆受到的力。
抽油机井躺井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
![抽油机井躺井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ef8ee956137ee06eef9184f.png)
抽油机井躺井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作者:李雪峰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2期【摘要】抽油机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躺井,给原油生产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一方面造成油井开井时率降低,从而影响了油井产童,另一方面躺井会造成原油生产成本的大幅增加。
本文分类统计了广利采油管理区2016年抽油机井躺井情况,对抽油机井躺井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找出了抽油机井躺井的特点、规律,有针对性的制定了预防对策,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抽油机井;躺井规律;预防对策一、抽油机井躺井调查与原因分析1.1 躺井原因的调查。
对广利采油管理区2016年以来的122口躺井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杆管原因造成的躺井为32%,出砂造成的躺井为30.7%,地层能量差供液不足造成的躺井为10.7%,抽油泵失效造成的躺井为12.8%.电泵机组烧(掉、漏)造成的躺井为9.1%,其它原因(包括油稠、蜡卡等原因)造成的躺井为4.7%。
1.2 抽油机井躺井原因分析。
对造成躺井的主要原因杆管、出砂、地层能量差供液不足、抽油泵失效等原因进行了分析。
1.2.1杆管组合不当。
(1)作业时新旧油管、抽油杆混用,同样规格管柱能够承受的应力强度不一样。
(2)长时间频繁使用,油管、抽油杆强度下降,发现和更换不及时。
(3)检测力度不够。
目前只是对出现问题的油管和抽油杆进行检测,已经受到伤害的杆管重复下入井中使用。
(4)工艺设计现执行的管杆标准是以新管杆的应力强度去进行组合,而现场所使用的一般为旧管杆和修复管杆,应力强度无法达到新管杆标准。
1.2.2动载疲劳。
由于受惯性载荷与振动载荷的共同效应的影响,抽油杆柱在上或下冲程中所承受载荷始终是变化的,载荷变化的存在就会产生疲劳,我们称其为动载疲劳。
以上分析可知冲次与杆柱运行速度越大则动载荷越大,动载疲劳就越大。
1.2.3杆管偏磨。
(1)杆管使用时间长,在井下受交变载荷的影响,材质受到严重影响,性能严重下降,导致强度和韧度下降,造成管杆弯曲;(2)油稠粘度大,抽油杆下行时受阻力增大,致使抽油杆弯曲。
采油躺井原因工况分析与对策
![采油躺井原因工况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8dfe3273968011ca2009101.png)
采油躺井原因工况分析与对策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躺井是影响稳产的主要因素的问题,分析了造成油井躺井的工况原因,制定了加强生产单元的综合调整,改善地下生产环境,积极协调专项治理资金的投入,减少油井的多轮次维护作业等切合实际的提出了治理措施,提高了油井的采油时率。
关键词躺井;油井治理滨南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采出液高含水、高矿化度对井下设备的腐蚀,以及井筒技术状况日益恶化,虽然近两年采油矿在躺井扶井和躺井预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躺井仍是影响原油产量的重要因素。
1造成躺井增加的工程原因分析躺井最直接的原因体现在设备上,统计2009年1-9月份躺井情况,主要原因是杆柱问题、油管问题、泵问题,三类躺井占总躺井的66.6%。
1.1井下设备技术状况成为油井正常生产的重要因素1)杆管超期服役现象严重,引起杆管断造成躺井。
普通钢质D级抽油杆存在疲劳极限周期,超出使用周期极易损坏。
由于成本紧张,抽油杆更新率低(只有新井是新抽油杆),旧抽油杆带伤及疲劳重复使用,造成杆断脱频繁躺井。
2009年1-9月份杆断躺井3井次,占总躺井的33.3%,不包括1-10月份因捞杆、对口扶井成功5井次。
2)冲次高,载荷重,惯性载荷大,活塞凡尔罩断造成躺井。
一方面高冲次,交变载荷、惯性载荷增加,抽油杆杆柱弹性变形频率增加,特别是杆柱两端(即光杆和活塞);另一方面又因为冲次高,活塞“液击力”增加;由于以上两种因素,致使活塞凡尔罩疲劳断裂造成躺井。
3)迫于产量压力,部分大泵深抽井运行参数较高,交变载荷、惯性载荷疲劳损坏。
大泵深抽小冲次解决了提液问题,迫于产量压力,部分井冲次较高。
在抽油杆组合、油井产出液性质相同的情况下,小泵径大参数比大泵径小参数的载荷低,大泵深抽冲次较高后,交变载荷、惯性载荷增加,部分井出现了振动载荷,使杆柱承受载荷骤增,大大增加杆断躺井几率。
1.2地面抽油设备与油藏特点不匹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压低渗复杂断块单元增多,地面设备老化严重,无法与油藏地层相匹配的现象增加。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363e4e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67.png)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抽油井在油田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抽油井躺井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油田的开采效益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对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及其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1. 地质条件:地震活动、地下水和受力状态的变化等因素会导致井筒形变、支撑失稳等情况,从而增加了躺井的风险。
2. 技术原因:抽油井的设计、施工工艺和完井方式等因素会影响井筒的稳定性,如井壁支撑不够、套管破损、油管折断等情况,都会导致井筒结构的破坏,从而增加躺井的风险。
3. 生产操作:不当的生产操作,如频繁地调整油井间距、变更生产条件、使用不合适的抽油机,都会导致井筒的不稳定和破坏,从而增加躺井的风险。
4. 环境因素: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井筒的不稳定和破坏,从而增加躺井的风险。
二、改进措施1. 优化设计:在设计抽油井时,应考虑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井筒材料、施工技术和完井方式,充分保证井筒的稳定性。
2. 加强管理:对井筒的维修、检测、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以及加强生产安全和操作规范的培训和管理。
3.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对抽油井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井筒的状况和设备的使用情况,强化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4.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根据生产实际需求,采用新的井筒材料、修井工艺等,以及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
5. 建立预警机制:建立抽油井躺井的预警机制,定期对井场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原因有多种,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生产安全和效率。
因此,需要加强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引进新技术和材料、建立预警机制等。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抽油井躺井问题,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996c8c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2.png)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抽油井的运行稳定性成为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
目前,许多油田出现了抽油井躺井率高的现象,给采油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1. 井底沉积物堆积在抽油井运行过程中,井底沉积物会随着油的提取被吸入油管内部,导致钻杆受到卡住的影响,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并且很容易导致躺井。
此时需要对抽油井进行清洗,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2. 立管过长立管过长也是导致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之一。
当立管过长时,抽油压力会下降,油的提取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躺井。
此时应考虑缩短立管长度或加大立管直径。
油管内壁沉积物的堆积会导致摩擦系数增大,直接影响抽油井的泵效率。
此时应进行定期清洗。
4. 采油液中含杂质采油液中含杂质的情况也会导致抽油井躺井率高。
油井补水在用来冷却设备之前,在采水井中必须要进行过过滤。
如果采油液中有杂质则容易导致设备维护量增加,直接影响生产效率。
改进措施1. 定期清洗抽油井抽油井内部的清洗应该定期进行,以保证其内部不积累杂质和沉积物,有效防止躺井问题的发生。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缩短抽油井立管长度,提高提油效率,减少油的压力损失,从而降低躺井风险。
3. 采用特殊的清洗技术针对油管内壁沉积物堆积的情况,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清洗技术,例如高压水洗、气枪冲击等,以清除管道内的污垢,保证抽油井的正常运转。
4. 采用高效过滤器针对采油液中含杂质的情况,可以采用高效的过滤器,将杂质过滤,确保抽油井产生的采油液纯净,有效避免停机维护,保持生产量稳定。
总之,针对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可以通过定期清洗抽油井、缩短立管长度、采用特殊的清洗技术以及采用高效过滤器等多种措施加以改善和解决,以保证抽油井的正常运转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5453d8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d.png)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之一。
而抽油井是石油开采中的重要设备,它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石油生产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抽油井躺井率居高不下,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本文将探讨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 设备质量不良抽油井作为石油生产的关键设备,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由于一些厂家为了追求利润,生产出来的抽油井存在质量不良的情况。
通常表现为抽油井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密封不严、零部件磨损严重等问题,从而导致躺井率居高不下。
2. 操作不规范抽油井的运行涉及到众多操作环节,如果操作过程中存在疏忽、粗心大意等情况,就会直接影响到抽油井的运行性能。
操作人员在维修抽油井时不按规定操作,导致了更多的故障;或者在日常运行中未按时清洗抽油井,导致积尘、杂质等对抽油井的影响,都是导致抽油井躺井率升高的重要因素。
3. 环境因素抽油井作为重要的设备,其运行状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恶劣的天气条件、温度的变化、粉尘、湿气等都会对抽油井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些环境因素也是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4. 维护保养不到位抽油井作为机械设备,需要定期的维护保养才能保证其正常的运行。
一些生产单位并不重视抽油井的维护保养工作,导致抽油井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进而影响其运行状态,增加了躺井率。
二、改进措施1. 选用优质设备为了降低抽油井躺井率,首先要选用质量可靠的抽油井设备。
对于一些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考察和评估,尽量选用具备良好信誉的厂家生产的设备。
这样可以从根源上解决抽油井质量不良的问题,降低躺井率的可能性。
2. 规范操作流程为了规范操作流程,降低操作不当带来的隐患,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加强对操作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不当的现象,保证抽油井的正常运行。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11407c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0.png)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对于抽油井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抽油井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躺井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抽油井的正常运行,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
对于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提高抽油井的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不合理抽油井的设计与选用的材料不当是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若井筒不够坚固,很容易出现变形或塌陷的情况,从而导致井筒失稳,造成躺井。
2. 钻井过程中的问题在钻井过程中,如果保障措施不到位,操作不规范,就容易造成井筒的破损或油层的污染,导致抽油井躺井的概率大大增加。
3. 巡检不及时由于抽油井经常处于高温、高压等恶劣工作环境中,如果工作人员的巡检不及时或不够细致,就会造成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从而增加了抽油井躺井的风险。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可将抽油井躺井率控制在较低水平:1. 完善设计方案在抽油井的设计方案上,应充分考虑井筒的坚固性和稳定性,选用合适的材料,并注重局部加固,以保障抽油井的长期稳定性。
2. 强化对钻井过程的管理在钻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保障措施得到有效执行,以减少井筒的损坏和油层的污染,并降低躺井的风险。
3. 加强巡检力度对抽油井的巡检工作应加强力度,确保各种设备和工艺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隐患,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修复和改进,降低抽油井躺井的概率。
4. 提升技术水平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等方式,提升抽油井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其对抽油井工作的认识和责任心,以保障抽油井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包括设计不合理、钻井过程中的问题和巡检不及时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完善抽油井的设计方案、加强对钻井过程的管理、强化巡检力度和提升技术水平,从而降低抽油井躺井的概率,保障抽油井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抽油井的躺井率一定会得到有效地控制和降低。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a439c0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2.png)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抽油井是石油勘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存在对于石油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抽油井躺井率较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 地质因素影响地质因素是影响抽油井躺井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勘探油田时往往需要钻探地层进行勘探。
不同的地层的硬度、厚度、稳定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井筒的稳定性。
如果在固井时没有选对合适的胶凝材料或者粘结剂,会导致产生塌陷、开裂等问题,从而导致井筒的失稳。
改进措施:在钻孔时应该对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了解,综合考虑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
在固井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地层情况选择合适的胶凝材料或粘结剂,确保井筒的稳定性。
抽油井的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设备失效或者运行不当,也会导致抽油井躺井率高。
例如,井下设备损坏或使用寿命到期、管材连接不严等都会给井筒的安全运行带来威胁。
改进措施:在设备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厂家制定的规定操作。
如对井下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对管材进行定期更换和检查等。
管理因素也是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原因之一。
如果对井筒的日常管理不到位,也容易导致躺井情况的发生,例如,井筒清理不及时、沉积物清理不彻底等都会加速井筒的损坏。
改进措施:建立完善的技术档案,并对技术工人进行科学和规范的培训,提高井下管理水平。
实行严格的班组交接班制度,确保班组人员对管道和设备的质量情况进行仔细的检查。
除上述几点因素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井筒的稳定性。
例如,天气条件对井筒的影响、钻井过程中对井筒进行修补的情况、生产量增加对井筒的影响等。
改进措施:对于不可预测的因素,如天气条件对井筒的影响等,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
增加生产量的情况下应将井筒的规格等重要参数进行计算,并对井筒加速衰老的情况进行检查。
总的来说,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原因较为复杂,但只要我们针对其各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改进和管理,才能更好地保护抽油井的稳定性,从而挖掘更多的石油资源。
躺井现场分析及治理措施
![躺井现场分析及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86c333ba32d7375a417805e.png)
据油井及水井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制度,偏磨一直是躺井治理的难点,到目前也一直
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包括双向保护接箍、旋转井口、扶正器等一些井内工具,只能 延长偏磨腐蚀的周切期而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腐蚀治理是躺井控制的重点,而 合理的加药制度和合理的日常管理以及合理的工作制度是控制腐蚀的重点,从根本上 来说,躺井控制就是责任心(现场经验、理论基础、油井的特性、井筒状况了解清楚, 以往的长寿状况等)的问题,责任心到了躺井就能控制下来。
躺井现场分析及 治理措施
一、躺井原因
油井躺井原因主要集中在管、杆、泵及卡,
其中管、杆、泵因素躺井居多,卡的因素
主要是砂、结蜡、稠油、气体影响、异物 卡、
二、躺井现场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一)、杆断井的现场判断
一是听抽油机的电机声音和正常比异常(主要是上下冲程的抽油机载荷差
异大所致);二是光杆发黑,手触摸光杆烫手;三是停下抽油机,用管钳
二、躺井现场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一)、杆断井的现场判断
一是听抽油机的电机声音和正常比异常(主要是上下冲程的抽油机载荷差
异大所致);二是光杆发黑,手触摸光杆烫手;三是停下抽油机,用管钳
顺时针旋转光杆,很轻松的能转动,且不反弹,可判断是杆断,若是光杆 下部断或上面的一两根抽油杆断,有可能导致光杆下不去,无法测功图; 还有可以在抽油机的平衡块旋转到最上面时,停下抽油机如果是杆断脱, 平衡块会很快的的旋转下来,然后在下面来回摆动(主要是抽油机平衡变 化,中上部杆断明显,尤其是上部更为明显),如果是拉杆断或最下面的 抽油杆断,用管钳旋转可能不明显,可以借助示功图分析判断,另外还可 以通过测电流来判断,如果上下行电流和平常比差距过大,严重不平衡 (排除砂、蜡、盐卡等因素影响),可判断为杆断脱。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de1fd5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7.png)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一、人为因素:1.操作不规范:抽油井的操作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操作人员缺乏经验或者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容易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从而导致躺井率升高。
改进措施是加强油田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2.人员疏漏:抽油井的操作需要多个环节的协调和配合,如果某一个环节的操作人员出现疏漏,就会影响整个操作过程,从而导致躺井率增加。
改进措施是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加强沟通和协调。
3.安全意识不强:抽油井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如果操作人员对安全意识不强,不遵守操作规程,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导致躺井率升高。
改进措施是加大对安全教育的力度,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二、设备因素:1.设备老化:抽油井的设备经过长期使用,容易出现老化和故障,从而影响正常的抽油操作,导致躺井率升高。
改进措施是及时检修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备质量差:抽油井的设备质量不过关,容易出现故障和损坏,从而导致躺井率升高。
改进措施是选购质量可靠的设备,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和维护。
三、环境因素:1.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条件对于抽油井的操作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地质条件复杂,如地层不稳定、井口塌陷等,容易导致躺井风险增加。
改进措施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井口稳定性。
2.气候因素:气候条件对抽油井的操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恶劣的气候条件(如寒冷、多雨等)容易导致操作困难和安全隐患,从而增加躺井风险。
改进措施是加强对气候条件的监测,并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减少抽油井躺井率的关键在于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加大对安全教育的力度、及时检修设备、选购质量可靠的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和维护、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加强对气候条件的监测,并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只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抽油井躺井率,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油井躺井因素分析与治理对策
![油井躺井因素分析与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1bd1ec80c22590102029dcc.png)
浅谈油井躺井因素分析与治理对策[摘要]河口采油厂所辖区块已进入开发中后期,躺井率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了油田的生产。
其原因主要在于各类生产设备进入加速淘汰期、精细管理程度不够、生产参数高,油管和抽油杆磨蚀加剧等因素,必须加强油田单元的综合调整,强化技术推广应用,加大专项治理的资金投入,建立躺井预警机制,才能有效控制躺井率,增强稳产基础,实现老油田生产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油田;躺井;精细管理;治理对策中图分类号:te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1-0044-01前言随着油田开发程度的深入,尤其是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以后,躺井居高不下,已经严重影响了原油的稳产。
究其原因一是老油田地层能量逐年下降,井筒技术状况日益恶化;二是难动用储量开发与疑难生产井比例逐年增高,油井躺井频繁;三是油井产出液中含水上升,生产参数高,油管和抽油杆磨蚀加剧。
2011年油井的月躺井数占正常生产井的5%左右,油井躺井后所花费作业成本,最低限度的检泵约3-8万元,。
本文通过探索油井躺井的原因,寻找有效治理途径,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一、防范措施管理不到位,杆管更换资金不足(1)对结蜡井、出砂井的治理与防范管理措施不到位。
很多作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结蜡、砂卡等问题重复出现。
从源头治理与防范结蜡井、出砂井的思想意识还不强,优化设计没有成为生产中首要的考虑因素,部分井生产参数不合理,没有针对实际对躺井泵径、泵深、生产参数进行合理匹配。
(2)施工过程中不按程序操作,设备破坏程度高。
(3)油井防偏磨技术不过关。
防偏磨工艺也存在问题,旋转井口可使油管偏磨均匀,相对延长了油井免修期,但无法从根本上防止管杆偏磨;各种防偏磨节箍,材质达不到要求,防偏磨效果不理想;加重杆只适用于偏磨不严重的油井;自动扶正抽油杆、连续杆代替抽油杆的方法有效,但价格昂贵;使用油管锚可缓解油管弯曲,却加重了抽油杆弯曲,影响防偏磨作用的发挥。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82c92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6.png)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随着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抽油井作为油田开发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油田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抽油井躺井现象时有发生,给油田生产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隐患。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主要包括油层特性、设备运行状况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提高抽油井的稳定生产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油层特性1. 地质构造复杂:地质构造复杂是导致抽油井躺井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油田地质构造复杂、脆弱带多或者存在大量的天然裂缝时,会导致井下产量不均匀,油水混产情况严重,造成抽油井躺井的风险增加。
2. 油层含水量高:油层的高含水量会引起抽油井产液量变化频繁,增加了井下设备的运行负荷,容易导致设备寿命减短和出现故障,进而引发抽油井躺井。
针对油层特性所带来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地质勘探:在油田开发初期,加强对地质构造的勘探工作,提前了解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及裂缝的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抽油井布局,减少躺井风险。
2. 优化注水工艺:对于含水量较高的油层,可采取加强注水工艺,降低含水量,提高油层稠度,减少抽油井波动,降低躺井风险。
二、设备运行状况1. 抽油机性能不稳定:由于抽油机长期运行容易导致设备磨损,性能不稳定,进而导致抽油井波动,容易引发躺井。
2. 泥浆环流异常:油井在施工和作业过程中,若出现泥浆环流异常,如泥浆丢失或过量泵出等情况,会导致油井承压不稳定,引起抽油井躺井。
改进措施:1. 定期检修设备:抽油机作为抽油设备的核心部件,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运行稳定性,减少因设备性能不稳定带来的躺井风险。
2. 加强泥浆环流管理:在油井施工和作业过程中,加强泥浆环流的管理,严格控制泥浆的流出量和质量,预防异常情况的发生,降低躺井风险。
三、操作管理1. 操作技术水平较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抽油井的稳定生产。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ed3331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a.png)
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因素分析与改进措施抽油井是油田开采的重要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于油田的产量和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抽油井躺井率高是目前油田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下面我们从技术、管理和设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造成抽油井躺井率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技术方面的问题:1. 井控技术不完善。
井控是指通过管柱压力控制井底压力和井底流体高度,保持井眼稳定。
井控技术不完善,容易导致油井躺井。
在钻井过程中井眼不稳定,地层破裂导致油井失控。
2. 给水井不合理。
给水井是为了保持井口产能而建立的一种注水井,它能够通过给井水来弥补油井产能的不足。
给水井的不合理设计容易导致油井躺井。
给水井注水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油井产能产生负面影响。
二、管理方面的问题:1. 操作人员技能不足。
操作人员技能不足会导致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增加了油井躺井的风险。
操作不当导致油井井眼附近出现突然变形或者错位。
2. 设备管理不到位。
设备管理不到位会导致设备磨损加剧,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而增加了油井躺井的风险。
三、设备方面的问题:1. 设备老化。
油田开采过程中使用的抽油井设备长期使用容易出现老化,导致设备损坏率增加,油井躺井率也会相应增加。
2. 设备质量不过关。
设备质量不过关会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缩短,提高设备的故障率,进而增加了油井躺井的风险。
基于以上因素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技术方面的改进:加强井控技术研究,提高控制井底压力和井底流体高度的能力,保持井眼稳定。
优化给水井设计,合理控制给井水注入量,确保油井产能稳定。
2. 管理方面的改进: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减少操作失误。
加强设备管理,定期检查设备状况,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设备方面的改进: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老化对油井的影响。
严格控制设备质量,选择具有高品质的设备,减少设备故障率。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抽油井躺井率,提高油田开采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油井躺井规律分析及防范对策
摘要:抽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躺井,躺井是难以避免的,但是躺井过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一方面造成油井开井时率降低,从而影响了油井产童,另一方面躺井会造成原油生产成本的大幅增加。
同时躺井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职工的劳动工作量。
因此,为了降低躺井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导致躺井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找出了抽油井躺井的特点、规律,并对减少躺井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油井躺井规律防范措施
1 抽油井躺井规律分析
1.1躺井原因的调查
对孤岛油田孤一区2011年的122口躺井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杆管原因造成的躺井为32%,出砂造成的躺井为30.7%,地层能量差供液不足造成的躺井为10.7%,抽油泵失效造成的躺井为12.8%.电泵机组烧(掉、漏)造成的躺井为9.1%,其它原因(包括油稠、蜡卡等原因)造成的躺井为4.7%。
1.2 抽油井躺井原因分析
对造成躺井的主要原因杆管、出砂、地层能量差供液不足、抽油泵失效等原因进行了分析。
1.2.1杆管原因造成躺井的原因分析
(1)抽油杆受力疲劳断脱
在抽油杆的工作过程中,抽油杆的断脱并非都是在最大拉应力下产生的,而往往受疲劳而发生破坏。
把疲劳分为循环不对称疲劳、动载疲劳、循环频次疲劳、本体受损疲劳,杆柱疲劳是这四类疲劳的综合效应。
(2)循环不对称疲劳
抽油杆柱上下冲程所受的载荷为交变载荷,具有不对称性。
由交变载荷所产生的疲劳称为循环不对称疲劳。
表达循环不对称疲劳程度的技术参数之一为折算应力
σc:σc≤σ_1/k
σc=(σa·σmax)1/2
σa=(σmax-σmin)/2=(pmax-pmin)/2fr
σ_1/k--许用应力σa--循环应力的应力
技术参数之二是应力范围比
pl:pl2.2 开井管理提质量
在开井前,孤一区对设备保养、流程、电路、平衡匹配等问题进行一次性整改,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准备工作不充分造成二次停井。
同时,对作业资料的录取分析进行跟踪检查落实,强化开井后的管理,确保一次开井成功。
在生产过程当中,不间断地进行工况分析和检查,推广油井单井管理制度,及时进行调整管理措施,努力实现油水井的稳定生产。
2.3日常维护提效率
为提高扶井积极性和成功率,孤一区明确规定躺井必须做针对性扶井,20根以内抽油杆断脱的必须捞杆。
3月15日,油井gdgb1x010c 抽油杆上部断脱。
技术人员与采油队人员密切配合,利用对扣器、打捞筒、钢绳套等工具,经过3个多小时突击,成功扶井,节约了近两万元的作业成本。
同时,积极积极开展躺井预分析工作,对躺井分析符合率进行考核,极大地提高了躺井分析和对不正常井的认定水平。
2.4 减少冲次过快造成躺井
为减少冲次过快造成杆管断脱、管漏、泵漏导致的躺井,对油井的生产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冲次对油井的免修期影响非常大,但在油井产量一定的条件下,降低冲次,须泵径升级。
采用泵径升级的方式又可导致另一问题:泵径升级增大液柱载荷,是否可能增大最大载荷与杆管循环不对称疲劳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区别对待。
2.5减少供液不足造成躺井
对于供液不足造成的躺井,我们采取观察动液面恢复情况,摸索出油井能量恢复规律,实施间开管理,制订出油井间开制度,这样可以提高油井的利用率和开井时率,增加了产量,同时也节约了电费和减少了躺井。
2.6制定有效的防砂措施
对于解决出砂造成躺井,最主要的就是制定有效的防砂措施。
从2008年封隔高压一次充填防砂技术在孤一区推广应用以来,该技术
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已日近成熟。
该技术己经替代了其它防砂技术,成为了我区防砂的主要技术,该技术能不仅有效的解决我区油井出砂问题,还使我区油井的防砂成功率和有效率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到2012年10月底为止,孤一区共计躺井112井次,与去年同期相比躺井减少了67井次。
由于躺井减少,开井时率提高,累计增油1250吨,生产参数优化累计增油1560吨。
3 认识与结论
(1)由于冲次过快是造成杆管断脱、管漏、泵漏的主要原因和重要原因,因此通过对抽汲参数组合进行优化设计,降低冲次对减少由于杆管断脱、管漏、泵漏造成的躺井是非常有效的。
(2)封隔高压一次充填防砂技术能有效的解决我区油井出砂问题.但是与之配套的抽稠工艺技术、合理的生产参数以及较高的管理水平对减少躺井也是非常重要的。
(3)对于供液不足的油井实施间开管理,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躺井,同时也可节约大量的电费。
参考文献
[1]刘建刚杨建华.抽油井管杆偏磨分析与防治技术《油田节能》2001 第4期
[2]史晓贞陈宾雁尚素芹抽油井躺井预警系统的研制与应用《断块油气田》 2001 第2期
作者简介:李志刚(1973.06-),男,采油技师,1994.07毕业于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现为孤岛采油厂孤一油藏经营管理区注采管理107站采油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