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特色教学模式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数学知识的 传授者为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研究者,在课堂教学中构建
1
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自主探索学习的空间。一年来,我校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进行 了“问题——探索——交流”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已初步构建了自己的教学 模式,并立项为“十五”市级重点研究课题。
⑵ 研究材料的准备。例如,教学“梯形面积”时,可以让学生准备好一个上 底、下底和高都是整厘米数的梯形学具,考虑学生探索梯形面积时,会用到拼、 剪、割、补等方法,因此上课前要让学生准备好直尺、剪刀和纸张。
⑶ 情感情境的准备。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切入点, 创设蕴涵所学的知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使他们情趣盎然地投入到探 索活动中去。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⑴甲已 两杯水都是 100 克,甲杯水放入 21 克糖,已杯水放入 11 克糖,请你说说哪杯水 甜?为什么?⑵甲杯水 20 克,放入糖 3 克,已杯水 25 克,放入糖 4 克,现在哪 杯水更甜些?对于第⑴题,学生很快得出结果,可对第⑵题,就不容易很快作出 判断,从而产生一种急切的探索动机,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一节课的探索。
6
的同学还拿一个小长方体给大家证明它是由六个面围成的,还有一些同学把学习 成果装在软盘里,通过电脑给大家演示。自然,有些同学还像老师一样出些题考 考大家。
3、组织交流组织交流是学生探索后的必然。在交流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思考 分析,学会讨论,学会评价,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尤其要学会借鉴别人的学习 经验。在交流过程中通过比较和筛选,对数学问题达成共识,形成数学问题结论。 坚决摒弃把教师的认识或众多学生的认识强加给每一个学生。
“问题——探索——交流”教学模式,强调以“人的发展”教育理念为指导,树 立“生活——数学”、“数学——生活”观念,将学生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体验 数学、理解数学、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策略得到最 大限度地发展。探寻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创 造性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策略。
思维, 空间,促进合作互动,
主动
主动探究
探究,并注意分层指导 ⑵借助现代化的直观教学
或实验 ⑶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
手段或
等,启迪思维,突破难点
3
其他特殊方式,启发学 ⑶掌握学习的方法,内化
生思
知识
维,突破思维难点
组 5、形成 ⑴启发联想、想象、猜
⑴充分展开联想、想象、
织交流 共识
想等进
猜想、
主体
行广泛的交流。
在学习成果展示课上,同学们展示了一张张图文并茂的小报,用自己做的长 方形、正方形演示了各种不同的验证方法。演示过程中学生们自觉地折一折、量 一量、数一数,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有许多小报设计合理,制作精美,属于艺术 型;还有许多小报见解独到,属于创新型。同学们主动地到生活中去寻找长方形、 正方形,能够找到长方形、正方形的异同(这是书上没有,必须自己思考才能得 到的),有的同学能把长方体和正方体也画出来与长方形、正方形进行比较,有
① 复习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用两个数公有质因数乘以短 除式中剩下的因数)。
②教师问:“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会求了,那三个数呢?”
③同学讨论出结果:“用三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乘以短除式中剩下的因数”。
④通过验证,发现猜测错误。
⑤深入研究三个数最小公倍数与质因数的关系,得出第二次推测。(用三个 数的公有质因数乘以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再乘以剩下的因数)
四、模式的实施
4
1、准备阶段,即学生探索活动前的准备
⑴ 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准备。例如,探索梯形面积时,需要用到长 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知识,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收集这 些几何形体,通过整理复习,掌握其形体的特征,做好准备。同时用回忆或查书 的形式思考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做好数学思想方 法的准备。
实施“问题——探索——交流”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教学,既重视数学知识的教 学,更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课堂上学生变“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过程”
7
为“主动获取数学知识过程”,变“学会数学知识为主的过程”为“运用数学知识解 决实际数学问题为主的过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实践能力和创 新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教师致力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 的多种途径,点燃了学生的创新火种,激活了创造力和表现力。学生在学习数学 中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
教师活动要求
学生活动要求
2
准 1、创设
情境 备
⑴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⑴做好学习数学思想、方
法的准备 ⑵导入新课的情境氛围
主体准
⑵做好研究材料准备
备 ⑶萌动对新知识的向往
阶 2、目标 段 导向
⑴检测预习,培养习惯 ⑴明确认知目标,产生求
知兴趣 ⑵提出目标,有激励性、
主体 导
⑵在新旧知识的转化上引
调动
二、模式的教学过程
“问题——探索——交流”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探索 阶段→组织交流”。“准备阶段”即学生探索活动前的准备,主要指教师对主体的 激发,它包含了师生双方情感的调动,进入“教”和“学”的准备。“探索阶段”即根 据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索,主要指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并 通过合作互动来探索寻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组织交流”即主体的充分 展现、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应用,指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 展示个性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交流活动中让学生达成共识,形成数学 问题结论。
一、模式的概念
“问题——探索——交流”的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数学知识为载 体,创设问题产生情境,调动学生情、知、意、能各种感官,使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并在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研究探索、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 题的途径,从中感悟知识,体验成功,获得创造性活动的经验和方法,实现其智 力情感及其它方面的全面发展。
5 厘米长的铁丝。(同学们都能画出)
50 厘米长的铁丝。(在本上不能画出,但在黑板上可以画出)。
5
学校的塑胶跑道长 110 米,宽 8 米。(同学们都不能画出)。
怎么办呢?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与实际要求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一下子就 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了积极的思考状态.
© “!"——#$”¤%&'()01234567¤89@AB¤C4 DEFGH“I PQ¤RSTUQ”VWHXY`a
2、探索阶段,即根据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索
这一阶段,学生面对实际问题,首先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或猜想, 得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或者从多种假设中选择一种合理 的,或者对假设进行验证(有时也可不进行验证),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⑴ 在探索过程中,溯本求源,让学生体验科学家的创新历程。例如,教学 比例尺时,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画物体的长度(三人在黑板画,其他同学在本上 画)
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得
发展
到发 ⑵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用学到

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⑵学会运用知识和方法解
决实际 ⑶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
教育和
问题,学会思考,学会学
习 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创造
⑶充分感受成功喜悦,达
能力的培养
到身心
陶冶
¡¢£¤¥¦§¨
我们提出的“问题——探索——交流”教学模式,是以“人的发展”教育理念为 指导,树立“生活——数学”、“数学——生活”观念,将学生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 时空中去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最大限度地发 挥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要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 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策略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在“问题——探索——交流” 教学模式下,探寻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 性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策略。
⑥通过验证,证明第二次推测正确。
⑶ 在探索过程中,给学生自主的时空,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例如, 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前,教师可以这样布置学习任务:下周我们学习长 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老师不讲,看看谁能自己想办法学会?到哪里去学有关长 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呢?自己动脑筋想一想。把学到的知识办成小报,我们举办 一次“自己也能学”的比赛活动。看看谁能自己学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有关知识。
本文主要从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模式的教学过程、模式的现实意义和模式 的实施几个方面对“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了阐述。
“问题——探索——交流”教学模式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调 动学生情、知、意、能各种感官,使学生敢于发现、提出问题,积极参与学习过 程,研究探索、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感悟知识,体验成功,实现其 智力情感及其它方面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包含五个基本教学环节。即:1、创设情境,主体准备; 2、目标导向,主体调动;3、质疑问难,主体参与;4、引导探索,合作互动;5、 形成共识,主体发展。
这三个阶段与五个环节的联系,各环节有哪些要求,可列表反映如下“问题 ——探索——交流”教学过程
阶 教学基 段 本环节
合作互动式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特色教学模式初探
——“问题—探索—交流”式教学
崧泽学校 陈春苗
提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 与者、研究者,力求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自主探索学习的空间。一年来,我校 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进行了“问题——探索——交流”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已初 步构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并立项为“十五”市级重点研究课题。
向性
发学习
动机
探 3、质疑 问难
⑴创设学生质疑情境 ⑵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⑴主体参与,发现问题 ⑵敢于提出问题,启发思
主体 参与
⑶因学施教
考 ⑶明确目标,并投入解疑
实践
索 4、引导 阶段 探究
⑴巧妙引导,启发思维 ⑴小组合作,集体交流,
多层次, ⑵提供主体参与、实践、
合作 思维的
多角度,交互信息,启迪
Baidu Nhomakorabea
互动
例如,学习梯形面积时,学生探索出的方法多种多样:
方法一:S=ah÷2+bh÷2
方法二:S=(a+b)×h÷2
方法三:S=(a+b)×(h÷2)
方法四:S=(a+b)÷2×h
方法五:S=ah+(b-a)×h÷2
方法六:S=bh-(b-a)×h÷2
……
在计算梯形面积时,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愿意怎么计算就怎么计算, 只要会计算就行。然后,让学生在多种方法中筛选出最优的方法。方法五和方法 六计算繁杂,自然首先被淘汰;学生根据已有的计算经验能够把方法三和方法四 统一到方法二之中;方法二和方法一能否统一到一个计算公式中呢?随着学生年 龄的增长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自然的就会知道方法一是方法二的变形, 用方法二计算梯形面积比较简单,并自觉地进行运用。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