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震波的基本特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震知识与预防ppt

地震知识与预防ppt
提供物质支持
为受灾者提供必要的物资和住所,确保他们 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促进社区参与
加强社区内部的互助合作,共同应对地震带 来的挑战和困难。
组织志愿活动
鼓励和组织志愿者参与灾后重建工作,为受 灾者提供帮助和支持。
提供就业和教育培训机会
为受灾者提供就业和教育培训机会,帮助他 们重新融入社会和经济生活。
地震波与地震烈度
地震波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两大类,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面波主要包括瑞雷波和 洛夫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面波在特定条件下传播最慢。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的影响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不 同烈度下对建筑物和生命的影响不同。
02 地震的危害
直接灾害
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警原理
地震预警系统通过利用地震波传 播速度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提前检测到地震波并发出预警, 为公众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逃生
时间。
地震预警技术
地震预警系统主要依靠地震监测 站网和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实时 处理地震数据,快速确定地震参
数并发出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发布
地震预警信息通过电视、广播、 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发
01
02
03
04
提供安全感
通过稳定和安慰的话语,让受 灾者感到安全和被关注。
倾听和支持
耐心倾听受灾者的感受和经历 ,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理
解。
教授应对技巧
教授受灾者应对心理创伤的技 巧,如放松训练、认知重构等

提供信息和资源
向受灾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资 源,帮助他们了解灾后重建的
过程和政策。
社会支持与灾后重建

地震安全知识ppt课件

地震安全知识ppt课件
加强房屋各部分的连接和 支撑,确保房屋在地震作 用下不发生散架和倒塌。
城市建筑抗震加固方法
增设抗震支撑
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增设 抗震支撑,提高建筑物的 整体稳定性。
加固结构构件
采用加大截面、粘贴钢板 、碳纤维加固等方法,对 结构构件进行加固处理, 提高构件的抗震能力。
加强隔震减震措施
采用隔震支座、阻尼器等 隔震减震措施,减小地震 作用对建筑物的影响。
在救治过程中,要及时将伤员转运送医。用担架等物品将伤员 转运至安全地点,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05
建筑物抗震设防要求
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
地震烈度与设防等级
根据地震烈度区划图,确 定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

抗震设防分类
按照建筑物的重要性和使 用功能,将建筑物划分为 甲、乙、丙、丁四类,分 别采取不同的抗震设防措
地震成因
地震的主要成因包括地壳板块运动、火山活动、塌陷和人为因素等。其中,地 壳板块运动是地震最主要的成因,由于地球内部的地幔对流和板块相互作用, 导致地壳应力不断积累,最终引发地震。
地震分类与特点
地震分类
根据震源深度、震级大小和地震序列等特点,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 和人工地震等。
预警信息发布途径
广播、电视
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公众发布地 震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紧急避震 措施。
手机短信、APP推送
通过手机短信、APP推送等方式向用 户发送地震预警信息,确保信息覆盖 范围广、传播速度快。
03
地震应急避险措施
家庭防震准备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明确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联系方式 、集结地点和逃生路线。
地震活动规律
地震活动具有时间上的不均匀性、空间上的集中性和强度上的差异性等特点。通 过对历史地震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某些地区的地震活动存在周期性、迁移

关于地震ppt课件

关于地震ppt课件

快速响应机制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地 震发生后迅速启动救援行动。
资源整合与调配
整合各方资源,包括人力、物 资、设备等,并根据救援需要 合理调配。
信息共享与沟通
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确 保各方及时获取准确信息,协
同应对。
救援装备与技术
01
02
03
高科技救援装备
采用高科技救援装备,如 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 移动照明等,提高救援效 率。
地震的分类与成因
总结词
地震可根据成因和规模进行分类,其成因主要与地壳运动有关。
详细描述
根据成因,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等。其中,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应力累积到一定程度 后,岩层突然断裂而产生的。火山地震则与火山活动有关,而塌陷地震则是由地下空洞或采空区塌陷引起的。此 外,根据规模,地震可分为微震、有感地震和破坏性地震等。
度的差异,提前对可能受影响的 地区发出预警。
预警时间
预警时间取决于地震震源深度、地 表地质等因素,通常预警时间较短 ,但可以为人们提供宝贵的逃生时 间。
预警信息的发布
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 ,向公众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提醒 公众采取应急措施。
预警信息的发布与接收
信息发布流程
地震监测系统检测到地震信号后 ,迅速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预 警级别和受影响区域,通过预警 信息发布系统向公众传递预警信
近年典型地震案例
玉树地震
2010年青海玉树市发生7.1级地震,造成约3000 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雅安地震
2013年四川雅安市发生7级地震,造成约20人死 亡,数百人受伤。
鲁甸地震
2014年云南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造成约600人 死亡,数千人受伤。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ppt 人教版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ppt 人教版
高一 -- 必修一 -- 第一章 第四节
课题: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 质组成的关系
难点名称: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 质组成的关系
1
目录
CONTENTS
导入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小节
2
导入
活动一:
1.地震波的 分类
纵波(P波)传播速度 快 ,通
过 固体 、 液体 、气体传播。
横波
较慢 较快固Biblioteka 液、气莫霍界面完全消失
明显增加 下降
说明物质状态可能发生了变化
活动三:
1.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地震波波速突然发生了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据此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 可能是什么状态?
地幔: 横、纵波都能通过, 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 地核: 横波消失,物质状 态可能是液态
不连续 深度

(km)
特征
大陆地壳 地
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平均17 2.厚度不均,大陆部分厚
壳 大洋地壳 莫霍界面 33
(平均33 km ),大洋部分 薄(平均6 km )。
上地幔 软流层

幔 下地幔
地 外核 核
古登堡界面 2900
内核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 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 要源地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 大,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 主要原因。
课堂练习
了解: 地壳厚度不均,陆地地
壳厚,海洋地壳薄。在陆 地上,高原、山地地壳厚, 平原、盆地地壳薄。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C以上为__地__壳____,C、D之间为___地__幔___,
D以内为___地__核___ (由E__外__核____和F___内__核____组 成)。

地震波ppt课件

地震波ppt课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将发展更加先进的地震波观测技术和数据处理方 法,提高地震波研究的精度和可靠性。
未来地震波研究将更加注重应用实践,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的地震监 测、预警和抗震减灾工作中,为人类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
海啸预警
在地震引起的海啸预警中,地震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地震波数据,可以快速判断是否可能发 生海啸,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减少灾害损失。
04
地震波的挑战与未来发 展
地震波数据解析的挑战
数据处理难度大
地震波数据量大、复杂度高,需要高效、准确的处理方法才能提 取有用的信息。
噪声干扰严重
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如何有效去除噪声、 提取真实信号是一大挑战。
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地震波为人类服务
建立和完善地震监测网络,提 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为灾害防范提供有力支持。
利用地震波数据开展工程抗震 设计和评估,提高建筑物和基 础设施的抗震能力。
通过研究地震波揭示地球内部 结构和性质,推动地球科学的 发展和人类对地球的认识。
对未来地震波研究的展望
未来地震波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综合运用物理学、数学、地质 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深入揭示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地球内部结构。
分辨率和精度要求高
地震波数据需要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解析,才能准确描述地层结构 和地质构造。
地震波探测技术的未来发展
智能化数据处理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 实现地震波数据的自动识别、分
类和解析。
多源信息融合
将不同来源的地震波数据融合,提 高探测精度和分辨率,为地质勘探 和资源开发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提高地热能利用率
通过地震波探测技术了解地热田 的热传导特性和地温场分布,为 地热能的合理利用和提高利用率

地震防震主题班会PPT课件

地震防震主题班会PPT课件

地震急救知识
学校应定期开展地震应急和救援培训,让师生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在地震中能互帮互助。
社区地震防护知识
社区应急预案
社区应制定完善的地震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响应流程。定期组织演练,提高社区应对地震的能力。
避难场所设置
社区应指定安全的避难场所,如广场、公园等,并设立明显标识,确保灾时居民能够快速避难。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措施
保持冷静
不要惊慌失措,保持冷静思考,这是自救的首要前提。
迅速寻找掩护
立即寻找身边的桌子、床铺等坚固物体,迅速伏在下面以防被坠落物砸中。
远离易坠物
远离窗户、家具等易坠落物,避免被砸伤。即使在户外,也要远离高大建筑物。
切断危险电源
尽快切断电源,防止发生火灾或触电事故。外出时要关闭煤气总阀。
准备好必需的急救用品、食物、饮用水等,随时待命。在地震来临时可以快速带上逃生包离开。
寻找安全避难所
掌握附近的安全避难所位置,如广场、公园等开敞地带,避免留在高层建筑或靠近危险物品的地方。
地震应急预案编制
1
风险评估
分析可能发生的地震情况和风险
2
预案编制
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响应方案
3
组织协调
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协同机制
救援物资储备
社区应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如干粮、饮用水、医疗用品等,确保地震发生时居民能及时获得必需品。
安全隐患排查
社区应定期排查公共建筑、道路、管线等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和加固,提高防震能力。
地震逃生常识
熟悉逃生路线
提前了解办公室、家中及学校的紧急逃生路线和出口位置,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迅速逃离。
准备逃生包
1
制定全面性政策法规

chapter1地震波理论基础PPT课件

chapter1地震波理论基础PPT课件

4、惠更斯(Huyaens)原理:
介质中波所传到的各点,都可以看成新的波源 叫子波源,可以认为每个子波源都向各方向发 出微弱的波,叫子波。子波是以所在点处的波 速传播的。利用惠更斯原理导出反射定律。
5、地震折射波: 当 V2 > V1
当入射角 c 时,发生全反射,产生滑行波,没有 透射波,滑行波传播又引起另外的效应,由于两种介质 互相密接,滑行波在传播过程中也会反过来影响第一种 介质,并在第一种介质中激发新的波,这种由滑行波引 起的波,在地震勘探中叫“折射波”。
在大多数情况下,σ=0.25。E的大小 和岩石的成分、结构有关,随着岩石的密 度ρ增加,E比ρ增加的级次较高,所以当 ρ↑—>Vs、Vp↑。同一介质中,纵波、 横波速度比。
Vp/Vs= 2(1 )
1 2
因为σ ≈0.25 Vp/Vs= ≈31.73
㈡ 按波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路径:直达波, 反射波,折射波,透射波。
S(I p 1 ) N S(I s 1 ) N S(I p 2 ) N S(I s 2 ) . N . . S .( . I p ) . i N S(I s ) i N P
V p 1
V s 1
V p 2
V s 2
V pi
V si
P:射线系数
3、费马(Fermat)原理:
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路线满足所用时间为 最短的条件。
外力下,是弹是塑,取决于: 是否在弹性限度之内即三个方面: 外力大 小、作用时间长短、物体本身的性质
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既可显弹,也可显塑
地震勘探,震源是脉冲式的,作用时间很短(持续十几~几十毫秒),岩土受 到的作用力很小,可把岩、土介质看作弹性介质,用弹性波理论来研究地震波。

防震科普知识课件PPT

防震科普知识课件PPT

加强防震减灾科 普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防震意识是防震减 灾工作的重要环节。建议加 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地震知 识和防震减灾技能,提高公 众的防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 力。
完善应急救援体 系
应急救援是减轻地震灾害损 失的关键环节。建议完善应 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救援 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 力和效率。同时,加强应急 物资储备和调配,确保救援 工作的顺利进行。
01
通过课堂教育、宣传栏、演练等多种形式,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提高师生员工的防震意识。
紧急疏散演练
02
定期组织紧急疏散演练,让师生员工熟悉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
,提高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估
03
对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建筑物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及时加固改造
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
个人自救互救技能培养
地震次生灾害及其危害
次生灾害类型
包括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
危害
地震次生灾害可能加重地震直接灾害的损失,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火灾会烧毁房屋和财 产,造成人员伤亡;水灾会冲毁道路、桥梁和农田等;毒气泄漏和瘟疫则可能引发公共卫生危机。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
通过分析历史地震资料,评估 未来地震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
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 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地震保险制度
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为制 定科学合理的防震减灾策略提供依据。
建立地震保险制度,为受灾群众提供经济 补偿和重建支持。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应急指挥体系
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条块结合的应急指挥体系,确保地震应

地震ppt课件免费

地震ppt课件免费
叫方法等。
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自救技能
学习在地震发生时如何快速躲避、保护自己,以 及被困时如何保持生存。
互救技能
了解在地震发生后如何进行互救、救援,包括正 确使用救援工具、救援注意事项等。
心理调适
提供地震灾害后的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受灾者缓 解心理压力、重建可能发生的地震。
地震预警系统
01
02
03
地震监测网络
利用大量地震监测仪器, 实时监测地壳运动。
数据处理中心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快速 处理,分析出地震发生的 时间、地点和震级等信息 。
预警发布系统
将分析结果通过广播、电 视、手机短信等方式快速 传递给公众,以便及时采 取避震措施。
地震预防措施
建筑抗震设计
塌陷地震
总结词
由地下空洞或矿井塌陷引起的地震。
详细描述
塌陷地震是由于地下空洞或矿井塌陷而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通常发生在矿井开 采或地下工程较为发达的地区,如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人工地震
总结词
由人为活动如地下核爆炸、大规模爆 炸等引起的地震。
详细描述
人工地震是由于人为活动如地下核爆 炸、大规模爆炸等引起的地下震动。 这种地震通常发生在人类活动较为密 集的地区,如城市、工业区等。
地震 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
• 地震的基本知识 • 地震的形成原因 • 地震的预测与预防 • 地震的危害与影响 • 地震的救援与重建 • 地震的安全教育
01
地震的基本知识
地震的定义
地震
地球内部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 发生突然破裂,释放出集聚的能
量,形成地面的震动和变形。
地震波
地震发生时,会以震源为中心向四 周传播的弹性波,分为体波和面波 两类。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面波 为在地表传播的波。

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该法规定了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预防措施、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内容, 是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法律依据。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解读
该预案明确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的级别、组织体系、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内容,是国家层 面应对地震灾害的指导性文件。
地方政府相关法规政策解读
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防震减灾法规和政策,如抗震设防标准、地 震应急救援预案等,这些法规政策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化地震应急响应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实现地震应急响应的智能化和自 动化,提高救援效率和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烈度较高的地区。
剪力墙结构
利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承受竖向 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具 有很强的抗震能力,适用于高层
建筑和重要建筑。
建筑物抗震设计要点
选择合理的结构类型
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高度和地 震烈度等因素,选择具有良好抗
震性能的结构类型。
优化结构布置
合理布置建筑物的承重墙、柱、 梁等构件,使结构受力均匀,减 少应力集中现象。
震级
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 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
地震活动分布规律
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海岭 地震带等。
地震活动周期性
地震活动迁移性
大地震发生后,余震往往沿着发震构 造的某一特定方向延伸,且随着时间 的推移,余震有向主震震中迁移的趋 势。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具有不均匀 性,存在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 现象。
社会力量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和意义 社会力量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可以发挥专业优势,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同时也可以发挥资源优势, 提供物资和资金支持;此外,社会力量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志愿服务等方式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和能力。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防震科普地震常识 课件(共35张PPT)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防震科普地震常识 课件(共35张PPT)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 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 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震后自救要点
2.震后自救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01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02
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03
地震基本知识
不同场所避震方法
10.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11.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 滚石、泥石流等
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 防地裂,滑坡等。
地震基本知识
震后自救要点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预警现象
➢ 地光明亮而恐怖。 ➢ 地声强烈而怪异。 ➢ 地面和房屋的上下颠动及水平晃动。
家庭防震准备
抓住时机 科学避震
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 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 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 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 式和避震4 震 后 自 救 要 点
05 震 后 救 灾 措 施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2]在震中 区,地震波直接入射地面, 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
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地震基本知识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防震科普,携手同行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2]在震中区,地震波直接 入射地面, 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地震常识及应对措施》培训PPT课件(含完整内容)

《地震常识及应对措施》培训PPT课件(含完整内容)
04
逃生十大法则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逃生十大法则6.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逃生十大法则
7.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8.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逃生十大法则
9.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10、等情况稳定后,亲一定记得利用各种条件去告知家人自己是安全的!
逃生十大法则
谢谢大家的观看
介绍著名
02
5.12汶川大地震
名称:5.12汶川大地震时间:20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地理位置:震中心为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震中经纬度:约北纬30度,东经103度震级:里氏震级8.0级,矩震级7.9级地震类型:构造地震
伤亡人数
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伤亡人数
地震成因
地震现象
地震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
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建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震裂缝
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 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
电磁异常
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级别越大。地震烈度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同。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

地震与地震波-教育版PPT课件

地震与地震波-教育版PPT课件
一、地震 一种机械运动的传布,产生于地球介质的弹性。它的性质和声
波很接近,因此又称地声波。但普通的声波在流体中传播,而 地震波是在地球介质中传播,所以要复杂得多,在计算上地震 波和光波有些相似之处。波动光学在短波的情况下可以过渡到 几何光学,从而简化了计算;同样地,在一定条件下地震波的概 念可以用地震射线来代替而形成了几何地震学。不过光波只是 横波,地震波却纵、横两部分都有,所以在具体的计算中,地 震波要复杂得多。
22
授课:XXX
2021/3/9
地震波的概念
地下岩层断裂错位伴随产生大量的能 量释放,造成周围弹性介质的强烈振 动,这种振动以波的方式向外传播, 即为地震弹性波
23
授课:XXX
2021/3/9
地震波的种类
按波的本质形式大体可分为纵波和横 波
按波的传播区域大体可分为体波和面 波
24
授课:XXX
2021/3/9
震级 震源深度 震中距 场地条件 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 建筑物质量 发生地震的时间
16
授课:XXX
2021/3/9
地理分布——地震 带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 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 活跃的地震带。全世界主要有三个地震带:
9
授课:XXX
2021/3/9
地震分类
◢ M<1级 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 1≤M<3级 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 3≤M<4.5级 的称为有感地震 ◢ 4.5≤M<6级 的称为中强震 ◢ 6≤M<7级 的称为强震 ◢ 7≤M<8级 的称为大地震 ◢ 8≤M级 的称为巨大地震。
10
授课:XXX

地震波

地震波
• 《中国地震信息网》 • 《中国地震局》 • 《中国抗震救灾官方网站》 • 《人民日报》 • 《科普图库》 • 《达州新闻网》

体波和面波
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 称为体波,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
面波:地震体波到达岩层界面或 地表时,会产生沿界面或地表传播 的振幅很大的波,称为面波。由于 体波到达岩石界面或地表,能量背 起捕获,所以面波只能延着界面或 地表传播。
要点一:波速
地震纵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5·5~7千 米/秒 ,横波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 /秒。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同时产生于震源, 由于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所以纵波 首先抵达地表之后,横波才会尾随而来。 地震时人总是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再感觉 到左右晃动。
纵波是物体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 的传播方向同轴的波。
如敲锣时,锣的振动方向与波的 传播方向就是一致的。
在震中区,人们对纵波的感觉是 上下颠动。
横波(Secondary wave)
横波是物体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 向垂直的波
比如甩绳时绳上的每一个质点的震动方向 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在震中区人们对横波的感觉是左右晃动
重塑性:地震通过剧烈的复杂的 升降作用对地形地貌进行迅速重塑。
地光
当地震快发生时,由于地下岩石发生破裂、 错断,岩石间产生相对摩擦滑动等而产生 一种电磁效应作用,从而造成一个较大范 围的放电现象,并沿着断裂缝隙通向大气 层,在低空引起大气电离和发光的现象。
地震波对地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目标
1. 地震波的概念 2. 地震波有哪些种类?特点有哪些? 3. 地震波对地表物体的影响
地震波的概念
发生于震源并在地球表面和内部 传播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 地震 波也就是由地震产生的弹性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反射极性:当反射界面下介质波阻抗大于入射介质波阻抗时, R>0,反射波与入射波的相位相同,称为正极性反射;反之亦然。
第一章
第一节 地震波的基本特征 一、波的类型 二、地震波的特征
第一节 地震波的 基本特征
1、地震波的性质
二、地震波的 特征
爆炸点尖脉冲
弹性波
非简谐波
形成地震子波
遵循关于波的一般运动规律
图1 与地震勘探有关的几种波
第一节 地震波的 基本特征
一、波的类型
入射角不大时,转换波的强度很小。垂直入射时,不产生转 换波,且反射波振幅与入射波振幅和分界面两边介质的波阻抗有 如下关系:
反射波的振幅:
A反22VV22
1V1 1V1
A入
反射系数: RA反2V21V1 A入 2V21V1
震资料 处理流程
一 2、、地震地剖震面剖的显面示 的一般概念
(2)变面积剖面: 用梯形面积的大小和边缘的陡缓表示地震波能量的强弱 特点:能够反映界面的形态,直观性强,外形与地质剖面接近。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一 1、、地震地剖震面剖的种面类 的一般概念
地震模型的水平叠加剖面
塔东2
偏移剖面
波阻抗剖面
第二节 地震剖面 特点与地震资料 处理流程
一 2、、地震地剖震面剖的显面示 的一般概念
(1)波形剖面: 用振动图形表示地震记录的波形
特点:比较全面反映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细节 ( 如振幅、频率和相位等 ),反映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第一章
第一节 地震波的基本特征 一、波的类型 二、地震波的特征
第一节 地震波的 基本特征
质点振动方向:纵波、横波;
横波(S波)
一、波的类型
纵波(P波)
第一节 地震波的 基本特征
波传播空间:体波、面波;
一、波的类型
Rayleigh波传播时,质点在沿着波传播方向的垂直的平面做逆时针的 椭圆运动,波到来时,地面的运动和水面上的波浪运动一样。
第二节 地震剖面 特点与地震资料 处理流程
一 1、、地震地剖震面剖的种面类 的一般概念
时间剖面
水平叠加剖面
速度差地区水平剖面质量更好
偏移剖面
构造解释直观清晰
速度剖面(叠加速度、均方根速度、速度剖面等)

三瞬剖面(瞬时振幅、瞬时频率、瞬时相位剖面等)
反射系数剖面
波阻抗剖面
等等
第二节 地震剖面 特点与地震资料 处理流程
上式说明,波阻抗界面才是反射界面,速度界面不一定是反 射界面。
第一节 地震波的 基本特征
一、波的类型
关于反射波的几点重要认识:
1、反射波形成的条件:存在波阻抗差异;
2、反射波强度:波阻抗差越大,反射系数越大,反射波越强; 同时随波阻抗之和增加而减弱。
由于一般地层的波阻抗随深度增加而加大,浅层反射界面与深层 反射界面具有相同的波阻抗差时,深层反射界面反射系数相对变 小,反射波强度减弱;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第一节 地震波的 基本特征
二、地震波的 特征
2、振动曲线和波剖面
振动曲线:一个质点在振动过程中的位移随 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
波形曲线:描述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
位置的曲线。
在地震勘探中,通常把沿着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叫“波剖面”。
在波剖面中,最大正向位移叫波峰,最大负向位移叫波 谷,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视波长:
系数
地震记录
记录道
反射1 反射2 反射3
反射4
界 面 1- 负 反 射 界面2 - 正反射 界 面 3- 负 反 射
界 面 4- 正 反 射
反射5 反射6
界 面 5- 负 反 射 界 面 6- 正 反 射
地震记录道由多个界面反射波(强反射波)迭加而成
第二节 地震剖面 特点与地震资料 处理流程
一、地震剖面 的一般概念
T1; vf 或 TV
f
T
第一章
第一节 地震波的基本特征 一、波的类型 二、地震波的特征
第二节 地震剖面特点与地震资料处理流程 一、地震剖面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地震剖面 特点与地震资料
一、地震剖面 的一般概念
处理流程
岩 性 密度 速度 波阻抗
反射
单个反射界面的
地震
剖 面 (P) (V) ( Z )
第一节 地震波的 基本特征
一、波的类型
质点振动方向:纵波、横波;
波传播空间:体波、面波;
传播路径:入射波、反射波、直 达波、透射波、折射波、滑行波等
一般来说,当地震波入射到反 射界面时,既产生反射纵波和反射 横波,又产生透射纵波和透射横波。 与入射波类型相同的反射波和透射 波成为同类波;改变了类型的反射 波和透射波称为转换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