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业的体制改革与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中国电影体质改革30年回顾

中国电影体质改革30年回顾

唐榕,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副研究员,博士后。

1978~2008年,中国电影业的体制改革已经历了30年的探索历程。

中国电影业的机制改革在与产业革命配套进行的过程中,在动态化的重新组合中,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30年电影体制改革历程回顾回顾30年电影体制改革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8年12月至1979年底,这一时期可被称为“转折期的中国电影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电影业开始摆脱极“左”思潮的影响、突破旧有创作模式,并通过对“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反思逐步焕发生机。

第二个阶段,1980~1993年,这一时期可被称为“修补式的改良时期”。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的电影体制改革,主要围绕着按拷贝如何结算,制片、发行、放映之间三方利润如何平衡的矛盾问题而展开,这其中,曾经历了三个改革阶段。

一是,依据国发[1979]198号文件,通过调整发行收入分成比例,增加了用于发行放映事业的生产基金。

“二•八”政策的执行,对修整中的放映业有利,但制片厂的利润却显得较少。

①(因为按照规定,制片厂所生产的影片由中影公司按统一价格90万元购买,每部影片的全部所得一律是这90万元,中影公司所获得的发行收入与制片厂无关。

该文件的“二•八”优惠政策不包括制片厂,该文件甚至还明确规定,所留利润“不得用于电影制片厂的基本建设”。

制片厂的利润与发行放映公司相差悬殊,以致形成相互之间巨大的矛盾。

旧有体制的弊端第一次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面前暴露出来。

)为解决这一矛盾,文化部于1980年以第1588号文件的形式规定,中影公司根据发行需要所印制的拷贝量按一定单价与制片厂结算,且规定了按拷贝基数上下浮动10%的结算办法。

这样,制片厂的产品销售可以说是多少与市场有点挂钩了。

①(这个结算办法是根据全国历史平均值规定发行公司所购国产故事片拷贝在99~120个之间时,按每个拷贝9000元结算,而在此限之外,则统一按每部影片99万元结算。

从市场化转型到工业化探索——中国电影制片业三十年的历史流变(1993—2023年)

从市场化转型到工业化探索——中国电影制片业三十年的历史流变(1993—2023年)

从市场化转型到工业化探索——中国电影制片业三十年的历史流变(1993—2023年)从市场化转型到工业化探索——中国电影制片业三十年的历史流变(1993—2023年)引言: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对于国家的社会文化发展和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电影制片业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从市场化转型到工业化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从1993年至2023年,回顾中国电影制片业的历史流变,探讨其市场化和工业化的转型路径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市场化转型的初期(1993-2003)中国电影制片业市场化转型的开始可以追溯到1993年,这一年被视为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开始复苏的节点。

在这个时期,中国电影面临着市场化的巨大挑战。

电影票房逐渐成为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电影公司开始注重商业运作。

然而,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国内电影市场对外国电影的侵占,中国电影制片业在竞争中陷入低谷。

为了转型,引进外资成为一种对资本、技术和市场的补充方式,通过与海外影视公司合作进行电影制作,提高了中国影片的质量和数量。

二、市场化转型的深化(2004-2014)2004年至2014年是中国电影制片业市场化转型的深化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票房的快速增加。

中国内地2012年电影票房首次突破100亿元,到2019年已经突破600亿元。

在市场繁荣的推动下,中国电影制片业开始壮大,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实力的企业集团。

同时,中国电影产业也开始走出国门,展开了对外输出的步伐,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三、工业化探索的开展(2015至今)自2015年至今,中国电影制片业进入了工业化探索的新阶段。

在经过市场化转型的基础上,中国电影 began为提高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加大资本投入,发展多元化的合作模式。

行业凭借的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崛起,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姓名学号:周坤龙N*****所在院系:文学院学科专业:戏剧影视文学目录一行业简介1定义2大电影产业链包含的主体与收入构成3电影产业三个环节:制片、发行和放映4中国电影的票房分账二行业生命周期分析1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2产品的技术水品发展3总结三行业市场结构分析1供需关系2行业竞争者3市场集中度四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格局2供应链分析3产业格局的发展五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1行业的发展环境2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势3中国电影行业的投资机会4其他可能存在的风险5典型企业的分析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影视行业的监管体制正在由单一计划经济的监管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

作为文化娱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剧市场连续多年保持持续增长,各类社会资本逐渐进入影视制作行业,除原有的国有资本主导的影视剧制作市场外,民营资本、外资也相继进入影视制作行业,一方面促进了影视行业的良性发展,一方面加剧了影视行业的市场竞争。

2009年随着广电总局逐渐加大对外资影视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开放力度,并陆续出台《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等政策,资本市场尤其是国外资本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关注极大程度的缓解了中国电影产业资金匮乏的问题,为充满巨大活力的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一、行业简介1、定义:电影产业链是指在市场经济时代和产业格局下,以电影产品为核心,以其形成到最终消费所指涉的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各个功能主体的集合。

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产业链是指包括电影创作(制片)、发行、放映(简称“制-发-放“)的一体化流程。

而广义的电影产业链即“大电影产业链”,则在原有产业链前后端进行延伸,前端加入电影投融资,后端加入电影衍生产品(如音像制品、广告、游戏)和拓展其他放映渠道(如在有线电视、MP4、网络等媒介播放)。

广义的电影产业链突破了影院的空间,使电影经济超越了传统的票房经济并在明星经济、广告业、唱片业、游戏业等相关行业里辐射出持续的经济能量。

达摩克利斯之剑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达摩克利斯之剑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达摩克利斯之剑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电影产业体制的改革阵痛中国电影的”体制改革”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的,电影业在市场压力下逐渐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这一过渡首先是制片方式的转变。

电影制作机构的增扩,电影出品权的逐渐放开,部分地分散了电影生产的垄断性,为电影作为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可能性。

因而,10多年来,不仅国家或者电影企业投资生产影片,而且还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国营和民营、电影企业与非电影企业、大陆与港台、中国与外国联合拍摄的影片,各种社会资金注入电影企业,使国产影片的投资规模年增长幅度从90年代以来达到了10%以上,国产电影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这些资金所代表的运作机制、文化观念、以及市场竞争意识,这为提高电影的创作、制作水平和艺术、技术质量提供了经济前提。

其次是发行方式的转变。

90年代初期,一直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电影发行体制解体,多种机制、多种形式的发行放映模式并存,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制作、发行、放映业的积极性;扩大引进发行外国电影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引进世界”流行”影片,在刺激电影市场的同时也影响到本土电影的制作策略和影片风格。

近年来电影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发行业和制片业的相互渗透和参与趋势仍在增加,许多地区和机构已经建立或者正在酝酿建立制作、发行甚至放映”流水线”联合,过去的电影发行公司中国电影公司投资拍摄了《银幕恋情》;以发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在《离开雷锋的日子》以后投资完成了《甲方乙方》、”大制作”影片《红色恋人》和《背起爸爸上学》,而这三部影片在北京1998年的国产影片票房收入中分别占据了第1、2、8的位置。

上海永乐公司也仍然继续发挥其生产发行合一的体制优势。

应该说,这些向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民族电影注入了生产力,一方面强化了市场因素对于电影的推动,出现了少量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国产影片,同时也使得电影产品的平均技术质量和艺术质量得到了基本保证。

我国电影行业概况及企业运营模式

我国电影行业概况及企业运营模式

我国电影行业概况及企业运营模式目录(一)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二)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7)(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2)(四)行业主要特点 (14)(五)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16)1、主要产品或服务及其用途 (16)2、主要产品或服务的流程图 (16)(六)主营业务模式 (21)1、院线经营模式 (21)2、分账模式 (22)3、采购模式 (23)4、销售模式 (23)5、公司的主要市场推广模式 (25)6、公司的管理模式 (26)7、公司拓展模式 (27)(一)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我国电影行业发展概况近年来,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整个电影文化与产业环境持续改善。

作为文化娱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市场已连续多年实现电影票房的快速增长,同时,吸引了各类社会资本(国有、民营、外资)积极进军电影业,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电影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国家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市票房收入达到101.72亿元人民币,较2009年增长63.9%,位居全球电影票房市场的前十名。

2011年度,我国城市票房收入达到131.15亿元,同比增长28.93%。

中国电影院线制改革10年以来,城市票房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与改革之初的2002年相比,全国城市电影票房增长了将近13倍。

2012 年,我国城市票房收入达到 170.73 亿元,同比增长 30.18%。

其中,国产影片票房82.73亿元,占全国城市票房收入的48.46%。

2013 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 217.69 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 127.67 亿元,进口影片票房收入90.02亿元。

数据来源:广电总局、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与2007年以来相对温和的增长相比,2012年全年故事影片产量突飞猛进,达到653部,比2011年的558部增长17.03%。

2013年,全年故事片产量相对保持稳定,为638部。

中国电影业的体制改革与发展趋势

中国电影业的体制改革与发展趋势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中国电影业的体制改革与发展趋势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中国电影业的体制改革与发展趋势一、改革之初1993年1月5日,广电部《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

这一被电影行业称之为“三号文件”的基本精神在于: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等企业必须适应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变四十年来计划经济下电影的“统购统销”,调整由此形成的制片、发行、放映三者之间经济分配上的不合理状况。

1993年的改革主要是:一、将国产故事片由中影公司统一发行改由各制片单位直接与地方发行单位见面(进口影片仍统一由中影公司向各省、市、自治区公司发行);二、电影票价要原则上放开,具体由各地政府掌握。

改革之初,拥有了独立发行自己影片权力的制片厂,收益较过去有明显提高。

北京电影制片厂与香港合拍的影片《狮王争霸》,在直接同上海新成立的全国第一家电影股份制公司——上海永乐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的交易中,破天荒地从上海电影市场上获得了近百万元的票房收入,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此时,另一个问题出现了:按照“三号文件”精神,尽管中影公司国产影片的全国垄断经营被打破了,但是各省级公司在自己的行政区域内独家经营、垄断发行以及中间环节过多的局面仍然普遍存在。

过去制片厂面对中影一个一个垄断经营者,而现在要面对32家地方垄断经营者。

制片厂与发行公司的谈判仍然是“一对一”,仍然处在不平等的状态。

为此,1994年8月1日,广电部电影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电影行业称之为348号文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定》精神,348号文件明确影片(著作权)发行权拥有单位可以直接向北京等21家省、市(11家老、少、边、穷省区除外)的各级发行、放映单位发行。

中国电影产业政策汇总

中国电影产业政策汇总

中国电影产业政策汇总1. 中国电影产业的背景与意义中国电影产业的制定与实施是为了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同时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国家形象的提升。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2. 《关于促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是国家在2014年发布的一项重要文件。

该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文化产业支持力度,推动文化创新创造和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该文件中明确提到要加大对电影产业支持力度,并鼓励优秀国内外作品在中国放映。

3. 《关于加强对中外合拍片拍摄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对中外合拍片拍摄管理工作指导意见》是2015年发布的一项重要指导性文件。

该文件规定了中外合拍片拍摄的管理要求和流程,并对中外合拍片的拍摄、制作、发行等环节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和指导。

这一为中外合拍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了中外电影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 电影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相关部门设立了电影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这一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电影创作、制作、推广等环节,促进中国电影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同发展。

通过对优秀电影项目进行资助和扶持,相关部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创作成本,提升了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5. 《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总局关于继续深化放映机构改革加强放映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总局关于继续深化放映机构改革加强放映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是2016年发布的文件。

该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放映市场管理工作,推动放映机构改革与创新。

通过优化放映市场环境,提高放映设备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观影体验和电影放映质量。

6. 《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影市场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影市场管理的通知》是2017年发布的一项重要文件。

该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对电影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电影、盗版行为和票房造假等违法行为。

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历程引言:中国影视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十年来经历了快速发展和巨大变革。

本文将从中国影视行业的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技术进步与创新、国际影响力和未来展望等方面,全面分析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初创时期的困难与尝试中国影视行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

当时,由于政治因素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中国的电影制作和发行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然而,中国电影人凭借着对电影艺术的热情和创新精神,坚持不懈地推动着中国电影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如《小兵张嘎》、《武训传》等。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市场化与国际化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开始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并逐步放开了对影视行业的限制。

这为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电影人开始尝试引进国外优秀电影作品和先进的制作技术,同时也积极与国外电影公司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产量和票房收入不断增长,中国电影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如《霸王别姬》、《卧虎藏龙》等作品的问世,使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三、技术进步与创新: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国影视行业也逐渐迈入了数字化时代。

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电影制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丰富的观影体验。

中国电影人开始利用新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如在电影特效、3D技术、虚拟现实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也为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四、国际影响力:中国电影的崛起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国际影视市场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中国电影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频率不断提高,中国电影人也逐渐成为国际电影界的重要力量。

中国电影市场的迅速增长和海外市场的开拓,使得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同时,中国电影人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加强与国际电影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电影发展状况

中国电影发展状况
一:中国电影院线制如何诞生 1993年之前的中国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是“计划”色彩无比鲜明的统购统销(新中国成立后照搬的前苏联模式,计划经济的印记非常清晰)。全国16家电影制片厂生产的影片都由中影公司独家垄断发行,但中影公司独家垄断发行,统购包销。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无论每部影片的制作成本是多少,中影收购价都保持一致(在八九十年代,收购价逐渐由七八十万上涨到最高峰的120万)。然后中影将购入的影片按照一定的“收入留成”比例交由各地省一级电影公司安排放映,无论影片票房好坏,是赚是赔,遵循“多退少不补”的原则,都跟制片厂没有关系——尽管那个票价只是三五毛钱的年代也产生过《少林寺》、《神秘的大佛》、《周恩来》等多部票房过亿的电影。 1993年,中影公司的独家经营权被中央中止,制片厂可以直接和代表了全国影院的各省级电影公司接触,但各省级电影公司的国营经营思路在地方上依然独家垄断着播映权,其利益分配体制也依然畸形,并且,在作为社会主要文娱形式的中国电影业受到电视、盗版音像等“新形式”的极大冲击而日趋萎靡的前提下,各地国营影院普遍偷漏瞒报票房收入的“行业行为”更促成了恶性循环。甚至到21世纪时,中国电影市场市场彻底跌入谷底,甚至几乎已经萎缩到了崩溃的边缘,票房总额从80年代末的约30亿下跌到了2001年的不足9亿元。中央在2002年明确规定了院线制改革,启动院线制改革,是当时中国电影业触底反弹的根本动力。 2002年院线制改革,就是在原有的各省级市级电影公司的基础之上,创办了旨在打破地域垄断的市场化运作的电影放映院线。电影院线是以若干家影院为依托,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由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电影院组合形成,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放映机制。中国现有的所有影院,都必须加盟某一院线才能获得放映资格,而片方需要直接与院线洽谈票房分成。多条跨省院线的陆续建立,逐渐让门可罗雀的旧式礼堂型单厅影院恢复

电影行业的问题分析与改革建议

电影行业的问题分析与改革建议

电影行业的问题分析与改革建议一、背景介绍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逐渐发展壮大,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发展速度的加快,电影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二、问题分析1. 产量过高,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电影产量迅速增长。

然而,部分电影企业只注重数量,并忽视了质量的提升。

这导致了大量平庸或低水平作品的涌现,消耗了资源以及观众对优质电影的期待。

2. 缺乏创新和多元化在创作方面,许多电影更注重商业利益而非社会价值。

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使得中国电影市场相对缺乏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作品。

观众需要更多不同类型、不同风格和不同主题的电影作品。

3. 艺术审查存在局限性目前中国电影仍然受到严格的艺术审查限制,对于涉及敏感话题、国际化主题以及大胆实验的作品有一定压制或禁止。

这限制了电影创作者的创作自由,并且阻碍了中国电影行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

4. 行业规范亟需改善电影行业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问题,例如偷逃税款、盗版传播等。

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电影市场生态环境,也使得合法从事电影产业的企业和个人面临竞争压力与财务损失。

三、改革建议1. 提倡优质内容和艺术创新为了提高电影质量,我们应该倡导创作者注重内容和情节的精心打磨。

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质量电影项目,鼓励文艺片、独立片等类型的拍摄和推广,以提供观众更为深入、丰富并有价值的观影体验。

2. 加强产业链管理与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电影产业链各环节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管机构,在票房统计、税收打击、侵权问题等方面加强执法,保持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同时,应提高行业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伦理意识,加强自律与规范化管理。

3. 提高电影教育质量加强对电影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推动电影教育体系改革和发展。

鼓励高校开设更多与电影相关的专业课程,并与行业进行密切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在各类电影节、论坛等平台上增加举办交流活动,促进行业内外人士的深入合作。

中国电影体制改革30年产业化发展历程与展望

中国电影体制改革30年产业化发展历程与展望

中国电影体制改革30年产业化发展历程与展望中国电影体制改革30年产业化发展历程与展望近30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和蓬勃发展。

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电影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培育有竞争力的电影企业,并推动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进程。

本文将回顾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历程,并展望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

一、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起点1.内外因素的推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电影作为传媒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重视。

国内观众对电影的需求逐渐增加,同时国外大片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渐渐引起了对本土电影产业的关注和思考。

2.电影制片厂改制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制片厂改革成为了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

通过改制为企业的形式,电影制片厂得以获得更多的市场操作自主权,提升电影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化水平。

改革后的电影制片厂开始以商业角度运作,创作并引进了一批优秀电影作品。

3.市场化和技术升级为了推动电影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扶持电影企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电影技术也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电影制作更为便捷和高效,提高了中国电影的质量和竞争力。

二、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1.中国电影业的复兴改革后的中国电影业开始恢复元气和信心,一大批优秀电影作品涌现出来。

电影市场逐渐活跃起来,观众数量不断增加,票房收入大幅增长。

中国电影开始获得国际上的认可,一些作品荣获国际电影节的重要奖项,国际电影市场的份额也逐步增加。

2.电影制作机构的崛起随着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力的电影制作机构崭露头角。

这些制作机构致力于创作独特的电影作品,涉及各类题材和风格,充分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这些制作机构也走出国门,与国际电影界开展合作交流,推动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进程。

3.电影产业链的完善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中国电影的产业链逐渐完善,包括电影制作、发行、放映、营销等各个环节。

中国影视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影视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影视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影视产业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领域里,中国影视产业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它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影视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其中的因素,以期揭示中国影视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中国影视产业的现状中国影视产业起步较晚,在上世纪90年代才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此后,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一直呈井喷式增长,随之带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优秀影视作品。

目前,中国影视产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

影视产业的主体是市场,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中国自1994年开始放开影视市场后,引入了外资,国内制片人也开始独立制作影视作品。

随着影视产业的市场化和商业化趋势加强,人们对影视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改变,人们对影视作品内容的关注点也在发生着变化。

现在的中国影视市场,电影制作依旧占据主要地位,电视剧、网络剧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从影片类型来看,爆笑喜剧、家庭伦理题材等大众题材影片拍摄数量较多,而犯罪题材、艺术影片等具有挑战性的电影制作难度较大。

同样,影视的频道也更加多元,电影、电视台、网络等多种平台供大众选择。

二、影响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因素影视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文化氛围等。

1.社会环境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需要放松心情,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来寻找快乐,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和劳累。

这种需求带来了对于影视产业的大量投资,也带来了生产力的增长。

同时,是影视人要不断掌握社会发展的脉搏,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潮流拍摄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传递社会价值观和文化,对于社会的改变和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政策环境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支持,可以推动中国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放开影视市场、提供财税支持、鼓励文化创意类企业集群等。

中国电影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电影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电影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在过去几年,中国电影行业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娱乐市场也因为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而变得更加繁荣。

中国电影行业创下了多项记录,比如2018年的总票房收入已经达到了609.8亿人民币,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

但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崛起同样带来了一些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电影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电影市场现状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速度远超预期。

每年新增约1500家电影院,每年新建约800家数字放映厅,影院总数达到了超过4万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

同时,在电影制作方面,中国的电影产业也极具活力。

近年来,中国电影制作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时期,每年制作出的电影数量逐年增长。

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21年,中国的电影制作数量将会达到1000部以上。

但是,中国电影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商业片的数量远大于艺术片。

影院的数量迅速增长,但是艺术之美仍为众人所忽略,人们更倾向于观看高科技特效的商业大片。

其次,虚假票房数据的出现也有损中国电影市场的声誉。

最近,一些国内的电影院、影片发行方等多个机构和个人,被曝出在票房数据和排片数据上存在造假行为,这使得整个电影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备受质疑。

二、中国电影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尽管中国电影市场存在一些挑战,但是未来的发展仍然十分光明。

以下是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1. 更多的合作模式:中国电影行业将许多巨头公司合作,这些公司都是媒体巨头、电影制作公司和影院运营商,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钉钉电影、万达电影、中影集团等等。

现在,这些媒体公司正在探索如何在不同领域进行合作,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2. 更多的国际交流: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电影制片公司将开始面向国际市场推出更多的影片。

同时,中国电影公司也开始与国外电影公司合作,如与好莱坞的迪士尼公司和环球公司。

在未来的五到十年,中国将会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力。

中国电影产业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电影产业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电影产业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电影产业的演变及其特点随着电影的诞生和发展,中国电影产业也经历了从初创阶段到现代化阶段的演变过程。

本文将从1700字的范围内简要介绍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特点。

中国电影产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中国的电影制作主要由外国公司掌控,他们引入了电影技术和电影制作理念。

但在此期间,中国电影的制作和发展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政权开始重视电影制作,大力支持和推动中国电影的繁荣。

这一时期,以《晚春》、《小兵张嘎》等代表作品为标志,中国电影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然而,中国电影产业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此时期,电影制片厂停工,电影院关闭,整个产业陷入停滞状态。

直到1970年代中期,才逐渐从混乱中恢复过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产业开始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

中国政府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将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加以发展。

近几十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制作水平、票房成绩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中国电影产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电影产业在国内拥有广大的市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庞大的观众基础。

中国观众也越来越喜欢观看本土电影,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

其次,中国电影产业注重大片制作。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崛起,中国电影制作公司开始投资大规模的商业大片。

这些影片在制作质量上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进入全球市场。

再次,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着严峻的商业竞争。

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也吸引了众多国际电影公司的注意,许多国际大片在中国上映,与中国电影进行竞争。

这对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最后,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着审查和限制。

中国有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所以中国电影制作必须符合政府的相关要求。

这导致一些敏感和政治问题无法在中国电影中直接表达。

改革开放前后电影的发展历程课件

改革开放前后电影的发展历程课件
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
吸引外国电影升中国电影的品质和竞争力。
电影类型的多样化
类型片的繁荣
随着市场的开放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中国电影开始涌现出各种类型,如剧情片 、喜剧片、动作片、爱情片等,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口味。
独立制片和艺术电影的支持
鼓励独立制片的发展,为艺术电影和小众题材的电影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和展示 平台。
电影制作与发行体系的建立
中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电影制作与发行体系,促进了电影产业的繁 荣。
优秀作品涌现
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批反映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的优秀电 影作品,如《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
“文革”时期的电影状况
1 2
文化大革命对电影业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影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许 多电影制作机构被解散,优秀电影人才流失严重 。
数字技术的普及
01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制作和放映技术得到了显著提
升,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清晰、逼真的观影体验。
3D技术的兴起
02
3D电影技术在21世纪初逐渐兴起,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沉浸式的
观影体验,进一步提升了电影的观赏价值。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
03
VR和AR技术为电影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创作和观影模式,丰富了
电影的表现形式和观赏体验。
电影院线的扩张与升级
01
02
03
电影院数量增加
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 ,电影院数量逐渐增多, 覆盖范围更广,为观众提 供了更多的观影选择。
影院设施升级
电影院在硬件设施上不断 升级,包括座椅、音响、 灯光等方面的改善,提高 了观众的观影舒适度。
多元化经营模式
电影院逐渐引入多元化经 营模式,如开设咖啡厅、 餐厅、游戏厅等,提供一 站式休闲娱乐服务。

【略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体制改革

【略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体制改革

【略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体制改革中国电影体制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了30多年的探索,为恢复“文革”期间被破坏的电影业采取了多种举措,解放了影视艺术,引导电影业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主动对外开放,以全新的姿态应对来自市场经济的冲击与挑战,在动态化的重组与调整中,使中国电影业的组织方式、经营格局、供需情况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推动了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在各阶段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一、1978至1979年:中国电影业的转折期1978至1979可看作是中国电影业的转折期,为恢复“文革”期间被破坏的电影业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电影业摆脱了左倾错误的影响,走出原有的创作模式,给电影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这一时期的重点是进行电影体制改革,重整电影发行放映事业。

1979年8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的请示报告》,该文件的实施迅速恢复了遭到破坏的电影发行放映网,为电影业迎来了良好的市场,再加上解禁了大量的影片,使很多电影院出现场场爆满的局面。

同时也调整了电影的摄制机构,在一些省市自行投资建立了制片厂。

另外,在创作上走出了概念化的模式,涌现出一些好影片,比如《大河奔流》、《小花》、《红高粱》、《老井》等,其中《红高粱》、《老井》等影片还获得了国际大奖。

二、1980至1993年:中国电影业的修补式改良期这一时期进行的电影体制改革,其焦点在于按拷贝量如何结算,如何解决制片、发行、放映三者之间的利润均衡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三次改革:一是按原有的“二·八”政策分成,对修整中的放映业有利,但对制片厂来讲利润太小。

为保障制片厂的利益,1980年文化部发文规定,中国电影公司要按照发行所需的拷贝量以一定单价与制片厂结算,并且制定出拷贝基数,结算按照山下浮动10%的做法。

如此一来,制片厂的利润开始与市场挂钩。

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化历程与类型分析

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化历程与类型分析

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化历程与类型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度推行,中国商业电影行业经历了瞬息万变的进步历程。

从最初的规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主导型电影制片厂到如今市场导向型的商业化电影产业链,中国商业电影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进步迅速,涌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电影作品。

一、中国商业电影市场化的历程1. 改革开放初期的商业电影市场化探究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正式开启,商业电影开始逐步引入市场机制。

此阶段的商业电影市场化探究主要表现为国家与省级、地市级电影制片厂合作制作电影,逐渐放松对作品内容和产业链控制。

1984年,中国推出了第一部票房很好的商业电影《小花》。

观众们开始意识到商业电影的娱乐价值,有了付费观影的观点。

随着观众人数的增加,商业电影市场化的步伐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2. 市场化关键点的触发1994年,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商业电影行业也受到推动。

抛弃了原有的集体经济体制,开始引进外资,加速市场化进程。

此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也为商业电影市场化进步提供了机遇。

2001年,中国电影市场逐渐与国际接轨,通过宽松的进口电影政策,引入了大量好莱坞电影,进一步丰富了电影市场内容。

3. 商业电影市场化全面推行2002年起,中国政府开始乐观推动电影市场化,对商业电影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放开电影制片厂产权,推行市场主体制制度改革,引入资本主义机制来推动电影产业链的市场化。

同时,中国也加大了对电影院线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增加院线数量,提高电影播放率。

国内外投资方纷纷涌入,推动了电影行业的商业化进程。

4. 市场失败与调整随着商业电影市场化的深度进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票房虚报、电影片酬不合理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加强了对电影市场的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照实施票房审核制度,规范票房报表;加大对电影盗版的打击力度。

二、中国商业电影的类型分析1. 动作片动作片是中国商业电影中最受欢迎的类型之一。

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

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

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摘要:随着中国电影产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

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电影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影片"灵魂"缺失、明星演员成本过大、现行分账制度的缺陷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电影产业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升影片"灵魂"、理性对待明星演员的作用、调整分账制度等发展对策。

关键字:中国电影电影产业分账制度票房发展前景一、电影的现状2012年,中国诸多社会事件对电影创作的题材取向、电影市场与产业发展都产生了不同层面的影响。

总体来看,无论是就产业发展、票房业绩,还是从艺术审美视角审视,中国电影都攀上一个新的高度。

与此同时,困扰电影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在 2012年得到继续改善,金融资本与电影产业对接成为年度最突出亮点。

相较于之前,2012年影片投资生产出现转型,影片投资数量增长开始放缓,多主体合作与探索适合于国内市场环境的类型化,成为影片投资的共识。

自1993 年开始,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电影业也开始进行市场化探索,中国电影直到2003 年真正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2005 年,借助于2002 年以来电影发展的趋势,加上中国电影百年华诞、抗战胜利60 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 周年这些年度契机,中国电影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电影产量(260 部) 打破2004 年创下的记录(212 部)[1 ] ;电影票房收入再创新高,并且连续第3 年超越进口大片;电影投资和融资市场空前活跃;国产影片放映份额和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国产电影参加国际影展的数量和获奖数都超过历史水平;国产影片的海外交易情况令人欣喜;大电影产业收入持续增加;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快速增长;数字电影取得突破性进展;电影逐渐成为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的中心话题。

一方面,从这些成果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电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影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状况

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状况

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和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相比,中国的电视电影只有10年的历史。

虽然只是短暂瞬间,但这毕竟是电视电影开创性的10年,在这10年中,中国的电视电影走过了一段不断突破和创新的道路。

(可参见曾楚雄导演的电影《我的师父黑无常》)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自1996年1月1日开播以来,每年播出上千部影片。

一方面,随着事业的发展,电影频道中心面临必须从简单提供节目到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制作节目的转变;另一方面,随着电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影频道肩负着成为影视合流龙头的重任。

同时,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电影产量不断下滑,电影频道节目编排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从1998年开始,电影频道开始尝试自己制作一些节目,并拍摄故事片,由此掀开了中国拍摄电视电影的序幕。

在最初的尝试中,“第一次吃螃蟹”的电视电影人把重点放在独立拍摄影片上,主要参照电影的叙事结构、人物的刻画与镜头的运用等,强调电影化的表现手法,并且根据电视播出的特点,为了达到小、周期短、见效快、降低成本的目的,尽量选择场面小、情节比较紧凑、人物相对较少的题材。

第一部拍摄完成的电视电影是杨亚洲导演的《别了,冬天》,其主演为喜剧明星牛振华,女主演是陶红。

影片故事类似日本的《寅次郎的故事》,对于后来的电视电影的创作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由于缺少理论定位和创作经验,早期的电视电影普遍存在不可避免的艺术质量不高的问题,如剧本的容量不够、内容单薄,剧情简单、雷同,人物概念化、性格不鲜明;创作的科技含量不够,电影作品看上去更像是电视剧等等。

1999年4月,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正式成立了电视电影部,正式铺开了电视电影的创作道路。

2000年伊始,电影频道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及《当代电影》编辑部召开了关于电视电影的研讨会。

在认真研讨和了电视电影的创作规律、艺术特点和制作经验之后,电影频道决定部分电视电影用16毫米胶片拍摄,目的是提高电视电影的艺术质量,用优秀的作品打造电视电影品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影业的体制改革与发展趋势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毛羽一、改革之初中国电影业的体制,是上个世纪50年代模仿前苏联建立的,其基本特点是电影生产和发行放映政企合一、按指令性计划指标生产和发行放映电影。

中央设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地方有一级政府就设立一级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形成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的发行放映体制。

又由于地方发行放映公司又都由所在地政府行政管理,所以,构成典型的“条块结合”模式。

条块结合是计划经济年代确保经济利益之外实行全国普及放映的条件,有利于各司其职,保障供应。

由于中影公司是全国唯一的一家有独立发行权的公司,制片厂影片发行全部交由由中影公司统购统销。

此种行政性和非市场化的运营机制,经过了计划经济年代在全国实行普及放映的辉煌后,其弊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也逐渐显现出来。

具体表现为由于行政“割据”的局面,电影企业等级分明,缺乏横向联合,难以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

同时,电影制片企业没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出品的影片不能直接面向市场;各省级公司也没有自购影片地方发行权的权力。

尽管1991年全国放映收入接近24亿,创下了新中国电影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但制片和各省级电影公司与统购统销影片的中影公司的矛盾日益突出起来:制片企业因为不能直接面向市场,加之发行环节过多,其收入已经不能维持生产。

而省级公司要求实行地方自购发行权,使省级公司真正实现“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呼声日益高涨。

因此种状况的影响,电影业的几项重要业务指标开始下降:1992年,观众人次从1991年的144亿猛降至105亿,发行收入和放映收入较前一年分别减少17.9%和15.7%。

而制片与发行放映之间利益的分配仍然极不合理:1992年全国放映收入19.9亿元,而制片的收入只有1.68亿,不足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制片难以为继。

1993年1月5日,广电部《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

这一被电影行业称之为“三号文件”的基本精神在于: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等企业必须适应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变四十年来计划经济下电影的“统购统销”,调整由此形成的制片、发行、放映三者之间经济分配上的不合理状况。

1993年的改革主要是:一、将国产故事片由中影公司统一发行改由各制片单位直接与地方发行单位见面(进口影片仍统一由中影公司向各省、市、自治区公司发行);二、电影票价要原则上放开,具体由各地政府掌握。

改革之初,拥有了独立发行自己影片权力的制片厂,收益较过去有明显提高。

北京电影制片厂与香港合拍的影片《狮王争霸》,在直接同上海新成立的全国第一家电影股份制公司——上海永乐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的交易中,破天荒地从上海电影市场上获得了近百万元的票房收入,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此时,另一个问题出现了:按照“三号文件”精神,尽管中影公司国产影片的全国垄断经营被打破了,但是各省级公司在自己的行政区域内独家经营、垄断发行以及中间环节过多的局面仍然普遍存在。

过去制片厂面对中影一个一个垄断经营者,而现在要面对32家地方垄断经营者。

制片厂与发行公司的谈判仍然是“一对一”,仍然处在不平等的状态。

为此,1994年8月1日,广电部电影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电影行业称之为348号文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定》精神,348号文件明确影片(著作权)发行权拥有单位可以直接向北京等21家省、市(11家老、少、边、穷省区除外)的各级发行、放映单位发行。

这一指导思想使得电影全行业所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政策上、理论上得到认可,市场多主体的形成成为可能。

348号文件下发后,关于改革的争论基本得以平息。

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成为每个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按照广电部的要求,中影公司开始了积极引进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最新成就的影片的工作。

在启动、活跃市场的同时,中影公司与全国各发行公司和放映单位一起,开始探索并研究新的经营模式,在落实现代企业制度、广泛谋求联合、扩大经营规模、探究院线制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电影市场出现复兴势头,境内境外资金对电影的投资出现热潮,表明了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信心增强。

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利益的调整、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的形成,使制片厂得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影片。

可以说,电影市场的生命在于影片的质量。

随着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制片业也必须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尽快启动机制转换的步伐。

同样,制片业的出路也在于树立市场观念、培养竞争意识、增强风险承担能力。

为此,制片厂必须主动迎接挑战。

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今天已经整整二十年了。

二十年来,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与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密不可分。

就电影行业的机制改革来说也是如此。

可喜的是,近些年来,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改革迈出了对城市电影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的步子。

1993年,广电部3号文件明确了县级电影公司购买农村16毫米拷贝的权力,充分给予了县级公司经营自主权。

一些县级公司改革过去等、靠、要及官商作风,迎接市场挑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比如河南中牟、新密等县,16毫米影片发行收入每年都超过100万元。

但仍有很多公司没有紧迫感。

1995年,广电部474号文件进一步放开农村16毫米拷贝经营权。

强调任何一级公司和集体、个体的放映单位都可以自由购买,每个16毫米拷贝均含有全国放映权。

在此之后每年的全国农村电影工作会议都强调了这一规定。

因为它符合中国农村电影市场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抓好大的,放活小的”的精神,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村放映员的积极性。

然而,这一政策在很多地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原因是农村放映员自己购买拷贝会危及县级电影公司的垄断地位。

因此,全国一些地方出现了放映员购买拷贝后被没收、被罚款甚至放映员被扣留的现象。

广电部、电影局一再强调:县级公司应该通过更新观念、转变机制来成为16毫米经营主体,而不是通过行政手段赋予。

河南省郑州市郊区出现的农民放映员自筹资金、自购拷贝并成立股份制放映联合体的做法,得到了电影局的肯定。

这是农村电影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这一新生事物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伴随着观念之争。

要感谢那些勇敢的农民放映员们,是他们在逆境中的坚持、是他们创造的所辖区域内电影市场的兴旺说服了越来越多的人们。

1998年5月6日,管辖着中国最大农村电影市场的河南省文化厅在全国率先改变观念,他们向全省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发文,积极鼓励、支持农村电影发行行业实现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及经营形式多样化;鼓励、支持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探索,并推动其逐步完善。

如果说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体制的改革对城市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的话,那么以下几点是极有意味的:首先,明确了放映单位的主体地位,赋予了他们购买拷贝的权力;其次,由于放映单位直接面对影片发行权拥有者,直接面对观众,环节单纯、渠道畅通,因而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大大加强;再次,放映单位之间的股份制联合,具有了城市里的院线功能。

二、改革中期由于我国电影行业的发行放映企业是配套出来的划地为牢的企业,每个企业有自己规定的活动区域,在这个区域每个企业都受到保护,可以舒服地也可以惨淡地活着;你不能去别人的区域,别人也休想来你的领地。

因此十四大以来的电影行业机制改革,就是在试图寻找一条削弱这种“条块分割经济”弊端从而达到减少环节、拓宽渠道的道路。

一个地区成立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发行公司,对打破独家垄断、形成平等公平竞争市场格局是有利的。

这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目标的基础。

1995年1月1日348号文件正式生效后,市场因为潜在的竞争主体的出现一度活跃起来。

地市电影公司和影院作为企业法人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希望直接面对制片厂和中影公司以便影片更直接地与观众见面。

这一段时间市场看似动荡,实则是重组所必须经历的阶段。

即使在改革之后市场控制得较好、票房一直保持在全国前列的福建也出现了以福州等几个城市电影公司组成的海峡公司,渴望凭借自己的能力与省级公司一搏的局面。

几乎是同时,上海出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组建的第二条院线即东方院线;四川、山西等地的第二发行渠道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但是,制片厂看到的曙光很快就暗淡下去,主要原因在于中影公司独家掌握着进口影片的发行大权,而这批影片对市场的重要性是国内任何一家制片厂所不能比的。

因此,中影公司的独家发行大权实际上是掌握着下面两条渠道的生死大权。

几家公司里有的没有得到中影公司的影片而夭折,有的因中影或者制片厂挑动两家公司恶性竞价后伤了元气。

这种模式没有走通。

当电影行业在旧的体制下并没有多少改变地运营着的时候,一些省级公司在面对市场时也感到了力不从心。

一方面,对于制片厂和中影公司的影片,因为害怕被地市突破而都要投入资金购买,另一方面地市公司在当地保护下可以只要影片不交片租。

省级公司被拖得不堪重负,终于意识到要想发展必须有所放弃。

这样,新一轮的两条发行渠道之争在1997年又开始出现。

不过市场的放开并没有出现喜人的情景。

以陕西为例可以看到悲剧的重演。

1997年底,陕西省电影公司上报文化厅一份《关于全省35毫米影片经营的改革意见》,其核心是影片发行市场全方位放开,凡有条件的地市电影公司都可以申办全省影片发行许可证,面向全省发行,不受行政区域限制;同时,电影放映市场也全方位放开,放映单位可以自由选择有省厅发的影片发行许可证发行方,不受区域限制。

1998年新年伊始,陕西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改革我省35毫米影片发行办法的通知》,陕西电影市场放开。

这是陕西省电影公司艰难地维持了几年后,不得已而作出的选择。

他们体会到,传统的经营方式,不能调动各地市公司法人承担35毫米影片的经营责任,而省公司又无法直接面对市场,造成所发行的影片未能紧贴市场,票房一再下降。

而地市欠款不断增加,购片资金严重不足,节目、拷贝短缺,形成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

只有通过放开,动员全行业内有能力的公司都来购片,都来投资改造影院,引进新技术,才能达到加大投入的目的。

另外,放开后谁购片,谁直接对放映单位经营,不仅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而且以单片为经营单位,更有利于把每部影片相对应的观众群体请到电影院。

陕西省公司还提出了以后购片应有“资本运营”的观念。

不求购买多少影片、要把有限的资本放在追求效益上,买一部影片,就要使这部影片产出最大的效益。

这些良好的想法具体操作起来后,省、市公司的矛盾又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

竞争中陕西省公司处于不利位置,原因是近几年省公司没有抓自己的院线建设,而西安市公司拥有直属影院8家,发行收入几乎占全省三分之二。

因此,西安市获得了独立购买影片和在全省发行影片的权力后,购片积极性很高,并把这看成是西安公司死生存亡的关键。

1998年初,西安市电影公司在与省公司竞价中影公司的一批影片时,以高出过去几十万的价格获得了这批影片的全省发行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