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中药饮片防霉、防潮、防虫措施

合集下载

浅谈中药饮片质变现象及贮存养护方法

浅谈中药饮片质变现象及贮存养护方法

浅谈中药饮片质变现象及贮存养护方法中药饮片是中医药临床应用重要的剂型之一,其质量对于中医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中药饮片的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变现象,如虫蛀、霉变、潮解等,严重影响了中药饮片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了解中药饮片的质变现象及其贮存养护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中药饮片质变现象1. 虫蛀:中药饮片中含有大量的有效成分和养分,很容易吸引害虫。

害虫侵袭后,会在饮片中留下虫害痕迹和排泄物,导致饮片出现虫蛀现象。

2. 霉变:在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中药饮片容易发生霉变。

霉菌会分泌毒素并破坏饮片中的有效成分,导致饮片品质下降。

3. 潮解:中药饮片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的各种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很容易受潮而发生潮解现象。

潮解后的中药饮片失去了其应有的药效,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 色泽变化:中药饮片在长时间的贮存过程中,有可能因受光、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色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质量下降的信号。

二、中药饮片贮存养护方法1. 贮存环境:中药饮片应该选择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进行贮存,避免受潮、日晒和高温等因素的影响。

2. 包装方式:中药饮片的包装应该选择密封性好、抗压、防潮的包装材料,避免让外界湿气和空气接触到中药饮片。

3. 定期检查:在贮存中,定期检查中药饮片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虫蛀、霉变等现象,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4. 防虫防霉:可以在中药饮片的贮存环境中放置一些防虫、防霉的药剂或者植物,以减少害虫和霉菌的侵袭。

5. 合理使用:中药饮片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避免湿手接触中药饮片,以免引起潮解和霉变。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定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定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定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定:1易生虫中药材或中药饮片:1.1易生虫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品种很多~所含成份为淀粉、脂肪、蛋白质、糖类和挥发油等。

由于这类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形状、质地和成份不同~适合于很多不同类、不同习性和生活习惯的害虫生活与栖息~各种害虫对其的危害程度也不尽同~如党参、陈皮、柏子、枸杞、赤小豆等。

在储存场所潮湿~药材吸潮变软后~才易生虫~如白果、白扁豆、赤芍、青风藤等。

1.2易生虫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养护中1.2.1日常在库检查工作:每周检查时应按堆放次序~逐个进行。

首先检查堆垛周围和上面以及垛底是否有虫丝或蛀粉等~然后对易生虫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重点品种进行开箱拆包检查。

检查时~如不易从外观上判断是否生虫的~也可采取剖开、折断、打碎、摇晃等方法进行~此外~对大垛中药材或中药饮片~首先注意货垛所处的环境~因每个角、每个面、上中下层所接触的温度不同~可以用抽查方法~及时掌握温湿度的变化情况~以防止吸潮后发霉生虫。

1.2.2杜绝害虫来源:1.2.2.1首先要选择干燥通风的库房~库内地面潮湿的~应加强通风~并在地面上铺放生石灰等进行吸潮~使药中药材或中药饮片保持经常的干燥。

1.2.2.2保持库内外清洁。

1.2.2.3合理安排出库~按照“先产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使容易生虫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先出库。

; T- 1.2.2.4每年5-10月间~是害虫活动繁殖最旺盛的危害药材最严重的时期~应积极地进行防治。

6 W c @2 a, 1.2.2.5采取密封、对抗、冷藏、干燥等养护措施。

2易泛油、发霉中药材或中药饮片: p&2.1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泛油主要是指某些含油质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所含的油质产生的酸败现象~及某些含粘性糖质的~因受潮发热而在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的变色现象。

9 l* O) p, `8 w+ D X2.2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发霉是指药材上寄生和繁殖了霉菌。

中药材的储存条件如何避免变质

中药材的储存条件如何避免变质

中药材的储存条件如何避免变质中药材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和患者的健康。

然而,中药材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容易发生变质现象,从而影响其药效和安全性。

因此,了解中药材的储存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变质,对于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温度对中药材储存的影响及控制温度是影响中药材储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中药材的变质。

一般来说,大多数中药材适宜在常温(15℃25℃)下储存。

高温会加速中药材的化学反应,促进有效成分的分解和挥发,还容易导致虫蛀、霉变等现象的发生。

例如,含挥发油的中药材,如薄荷、藿香等,在高温环境下容易挥发散失香气;而一些含糖质较多的中药材,如熟地、黄精等,高温会使其变软、粘连,甚至发酵变质。

相反,过低的温度也可能对某些中药材造成损害。

例如,某些含有水分较多的中药材,在低温环境下可能会结冰,破坏细胞结构,影响药效。

此外,温度的剧烈波动也不利于中药材的储存,容易导致药材内部产生应力,从而影响其质量。

为了控制温度,保持中药材的储存环境稳定,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合适的储存地点:中药材仓库应选择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靠近热源。

2、安装空调或恒温设备:对于一些对温度要求较高的中药材,可以在储存仓库内安装空调或恒温设备,将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3、合理堆码:在储存中药材时,应注意合理堆码,避免堆积过高过密,以利于空气流通和温度均匀分布。

二、湿度对中药材储存的影响及控制湿度也是影响中药材储存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药材通常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如果储存环境湿度过高,中药材会吸收过多的水分,导致发霉、变质、变软、粘连等问题。

例如,一些根茎类中药材,如白术、山药等,在高湿度环境下容易生霉;而一些动物类中药材,如地龙、全蝎等,高湿度会使其变质发臭。

相反,如果储存环境湿度过低,中药材则容易失去水分,导致干裂、破碎,影响药效。

种常用中药材 中药饮片储存条件与养护要求

种常用中药材 中药饮片储存条件与养护要求

黄精 干燥根茎
易吸潮发霉、泛油、虫蛀
阴凉
干燥
阴凉 阴凉 阴凉 阴凉 阴凉
干燥 干燥 80%~85% 干燥 干燥
阴凉
75%以下
阴凉(密封
冷藏尤宜) 干燥
常温
干燥
密封,防潮、防热、防 风,必须保持干燥
通风,控制甘草贮存的湿 度和温度极为重要
若生霉可平铺摊晒,趁热擦去 霉迹 梅雨季节前应放烈日下曝晒1 ~2天后装袋。生虫后危害蔓 延十分迅速,必须拣出或立即 火烘,
常温 常温 常温
干燥 干燥 干燥
常温
干燥
阴凉
干燥
储存要求
通风、避光处,密封
不宜久存,避免重压 严防受潮,严防鼠害,密 封
密封
严防受潮,密封 避免重压,气调密闭储存 尤宜
严防受潮,防挤压 通风,严防受潮或雨淋, 避免重压 安全水分10%~15%,宜采 用石灰干燥法保存 通风,严防受潮,安全水 分14% 严防受潮,安全水分10% 通风,避光,防热,防 尘,密闭 通风 通风 通风,密闭,注意防潮, 避免挤压或重摔 固封压实,不使透风,安 全水分为10%~12%
干燥根
热亦会走油
易受潮、发霉,气味易挥散走
干燥全草
失,亦会生虫
茎叶易压碎,久晒变色、气味
干燥地上部分 散失,遇热易走油
桑叶
菊花
柴胡 葛根
干燥叶
淋雨或喷水后会变色
极易生虫,极易受潮,变色,
干燥头状花序 变味,透风易散瓣
夏季受潮后最易发霉,生虫,
干燥根
变色
干燥块根
易虫蛀,易吸潮生霉
石膏 知母 芦根
硫酸盐类 干燥根茎 干燥根茎
桔梗 干燥根
易虫蛀,易吸湿还潮、发软

中药材养护管理规范

中药材养护管理规范

中药材养护管理规范1. 存放环境:中药材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防潮、防蛀、避异味的地方。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防止霉变。

2. 包装规范:中药材应该采用透气性好、密封性好的包装材料,如纸袋、塑料袋等。

在包装过程中应该避免受潮、受污染。

3. 清洁卫生:存放中药材的场所应该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扫消毒,避免飞虫、蚁蚂等害虫的侵扰。

4. 分类存放:中药材应该根据性味功效等属性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不同药材相互混合造成混乱和变质。

5. 定期检查:对存放的中药材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避免出现腐烂、霉变等情况。

6. 控制湿度:中药材的储存室应该控制适当的湿度,一般保持在60%以下,避免过湿导致霉变,也避免过干导致药材变质。

7. 防虫防蛀:采用适当的防蛀、防霉等措施,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对于中药材的养护管理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以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对于中药材的使用和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抱歉,我目前无法提供超过300个字的响应。

这篇文章的长度限制可能需要分几次来完成。

在这段文字中,我们已经提到了中药材的存放环境、包装规范、清洁卫生、分类存放、定期检查、控制湿度、防虫防蛀等方面。

为了使文章内容更加全面,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和不同中药材的特殊养护技巧。

让我们探讨以下内容。

8. 质量标准: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气味、味道、性状、湿度、含杂、含砂、含杂质、化学成分等多个方面。

对于不同种类的中药材,有相应的质量标准,供应商和买家需要按照这些标准来进行采购和检验,确保中药材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9. 特殊养护技巧:不同种类的中药材可能会有各自特殊的养护要求。

例如,一些中药材可能需要进行特殊的晒干处理,如藏红花、黄芪等;有些中药材在存放过程中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如川芎、桂皮等可能需要防虫防蛀。

因此,在养护管理中需要对不同种类的中药材有着专门的处理和管理方式。

10. 养护记录:对中药材的养护过程应该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收购日期、库存数量、养护环境、检查结果等,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溯源查找,同时也为质量追溯提供了依据。

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注意事项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常用剂型之一,储存与养护好中药饮片可以保持其药效的稳定和质量的保持,对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的注意事项:1.温度:中药饮片的储存温度通常应控制在15-25摄氏度之间,避免高温、低温或剧烈波动的环境。

因为高温会导致饮片中的有效成分易挥发或降解,降低药效;而低温或剧烈波动则会影响药材的形态和含量。

2.湿度:中药饮片的储存湿度要保持在相对湿度40%-60%的范围内。

湿度过高会导致饮片受潮发霉,湿度过低则容易使饮片变干形成裂纹。

3.光照:中药饮片应远离阳光直射,光照会影响饮片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药效。

因此,饮片的包装容器应为不透明的,以防止光线照射。

4.通风:选择储存中药饮片的地方要确保空气流通,避免密封存放,以防止饮片受潮发霉。

5.防虫:中药饮片容易受到虫害的侵扰,特别是一些含糖较高的饮片更易受虫害。

因此,需要采取一些防虫的措施,如在储存处放置防虫剂、定期清洁和检查饮片等。

6.防霉:中药饮片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受潮发霉,为此需要保持储存地的干燥和清洁。

当发现饮片有霉斑时,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其他饮片的质量。

7.防氧化:一些中药饮片中含有易氧化的成分,如醛、酮等化合物,容易受到氧气的影响而失去药效。

因此,在储存过程中需要使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等。

8.包装:中药饮片的包装要使用防潮、防氧、密封良好的容器,以防止水分、空气等因素进入影响饮片的质量。

9.正确使用:使用中药饮片时应严格按照医生或中医药师指导的剂量和方法使用,避免超量或错量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药效不彰。

总之,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需要注意温度、湿度、光照、通风、防虫、防霉、防氧化等方面。

只有妥善地储存与养护,才能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药效。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方法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方法

中药材、中药饮⽚的养护⽅法中药材、中药饮⽚的养护为了做好养护⼯作,必须掌握各种药材的性质和变异特点。

下⾯将药材分为易⽣⾍,易泛油发霉、易变⾊⾛味、易融化怕热、易潮解风化和失油,等⼏种类型。

⼀易⽣⾍药材1、质地松软、含糖类、脂肪较多的党参、⽪、柏⼦仁、枸杞⼦等2、含脂肪蛋⽩质较多的⿅茸、刺猬⽪、蜈蚣等3、质地坚实,含淀粉较多的⾚⼩⾖、皂⾓、薏苡仁、芡实等4、质地松散,含芳⾹挥发油较多的玫瑰花、款冬花和菊花等⼆易⽣⾍药材的查看1、⾸先检查垛的上⾯以及垛底是否有⾍丝或蛀粉等,对易⽣⾍的药材的重点品种进⾏开包检查。

保管易⽣⾍药材不仅要勤加检查外,必须从杜绝害⾍来源,控制其传播途径等⽅⾯⼊⼿。

⾸先库房必须⼲燥通风,库清洁卫⽣。

此外要合理安排出库,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使易⽣⾍的药材先出库。

三易泛油、发霉药材1、含脂肪油、挥发油和粘性糖质的某些药材易泛油。

含油脂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含粘性糖多的易受湿度的影响。

2、当药材本⾝含⽔量在15%,空⽓中相对湿度超过70%,温度在20—35摄适度时,易发霉。

3、对已泛油、发霉的药材的治理(1)撞刷:发霉不严重的药材,经“⽇晒或烘烤”⼲透后,可放⼊⿇袋或布袋来回摇晃,通过撞击摩擦,可将霉去掉。

⾄于条根或⽚状药材,不易使⽤此⽅法,可⽤刷⼦将霉刷掉。

(2)发霉后不易撞刷的药材,可⽤淘洗的⽅法除霉。

淘洗时可将药材放在缸或盒,搓洗或刷洗,去霉后捞出晒⼲即可。

(3)沸⽔喷洗:发霉后不易⽔洗的药材,可以⽤开⽔喷洗。

具体⽅法是:将发霉药材滩在席⼦或⼲净的地⾯上,⽤沸⽔喷洒,并随喷随翻,喷湿后将其堆在⼀起,要⽤⿇袋盖上闷润约1⼩时,再⽤少量的硫磺熏蒸,然后取出晒⼲即可。

(4)醋洗:不能沾⽔的药材,如⼭茱萸、五味⼦等发霉后,可⽤醋喷洗,每100公⽄⽤醋10-12公⽄。

具体⽅法与⽔洗相同。

(5)油擦:不能见⽔见热的药材,如各种附⽚发霉后,可⽤油擦的⽅法。

具体操作⽅法是⽤布沾⽆异味的⾷⽤植物油,在药材上反复搓擦,即可除去霉迹。

中药材常用贮藏方法

中药材常用贮藏方法

中药材常用贮藏方法
中药材常用的贮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干燥储存法:将中草药晾干至去除多余水分后放入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储存,避免阳光直射。

2. 密闭储存法:将中草药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最好使用密封袋或密封罐进行储存,以减少空气、水分等因素对其影响。

3. 冷藏储存法:一些需要保持清新度的中草药,可以储存在冰箱中。

但是需要注意冷藏药材的时间不要过长,最好在1-3个月的时间内使用完。

4. 防虫储存法:使用一些天然的防虫剂,如樟脑丸、苏打粉等,储存在密封袋或容器中,防止虫害。

5. 特殊药材的特殊处理:如人参、熊掌、鹿茸等药物,需放置到零下五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杀死药材中的虫卵,防止霉菌生长;花叶类药物应贮藏在暗处及陶瓷容器、有色玻璃瓶中,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此外,无论采用哪种储存方法,都需要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储存环境,避免药材变质或受潮发霉。

另外,建议收集、使用药材前,可咨询专业的中药师或中医师。

中药饮片养护重点标准操作专题规程

中药饮片养护重点标准操作专题规程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原则操作规程目旳: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原则操作规程,规范中药饮片旳养护,保证中药材、中药饮片旳质量。

范畴:本原则操作合用于对我司所有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

职责:物料部、仓库管理员严格按本原则进行中药材、中药饮片旳养护。

内容:1.仓库规定:1.1仓库须备有防虫、防鼠、通风、防火设施,在仓库内侧放置挡鼠板、库内放置粘鼠板、鼠夹等,库防门口安装灭蝇灯以防昆虫进入。

1.2中药材、中药饮片旳储存保管1.2.1中药材、中药饮片仓库旳性能规定:符合一般仓库旳规定外,还应注意如下几点规定:1.2.2仓库旳地板和墙壁应是隔热旳,以保持室内旳干燥,并减少库内旳温度旳变化。

1.2.3通风性能良好,经散发中药材、中药饮片自身产生和热量,又是保持干燥旳重要条件。

1.2.4密闭性好,避免流通而影响库内旳温、湿度,同步对防治害虫也有重要作用。

1.2.5建筑材料能抵御昆虫、鼠旳侵蚀。

1.2.6避直射阳光旳照射。

1.2.7建有净料库、阴凉库和液体原料库。

1.2.8应具有某些必要旳现代仓贮设备、控调设备、装卸搬运设备、防毒与灭火消防设备等。

1.3中药材、中药饮片旳分类储存:其目旳是把性质相似、变化相似旳中药物种归为一类,选择合适旳贮存处所,采用针对性较强旳保管措施,以保证药物旳质量。

1.3.1植物类药材1.3.1.1重点养护旳品种:指最容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旳品种,应贮存在建筑构造好、干燥、凉爽、四周整洁、温湿度管理严格旳库房内。

1.3.1.2花类品种:应储存在干燥防潮、湿度严格控制旳库房内,还应具有必要旳固定吸潮容器进行吸潮,或采用小件排氧充氮措施进行保管。

1.3.1.3全草及地上部分品种: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防潮旳库房内。

1.3.1.4动物类药材:应储存在干燥、密封、四周整洁、无虫无鼠具有药剂熏蒸条件旳和设备旳库房内。

1.3.1.5贵细药材:应专柜寄存、严格管理。

1.4中药材、中药饮片入库后根据气候状况和特殊品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旳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减少损失和避免蔓延。

中药存放的注意事项

中药存放的注意事项

中药存放的注意事项
中药存放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低温储存:对于一些易受温度影响的中药材,如人参、鹿茸等,应将其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 避光保存:对于一些花叶类中药材,如金银花、菊花等,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影响药效。

3. 分类保管:根据中药材的特点和性质,应分类保管。

例如,易生虫的肉质、甜香的药材应放在熏库;易霉变的药材应注意通风、日晒。

4. 密闭密封:对于一些容易挥发、风化或易受潮的中药材,如冰片、芒硝等,应密闭保存,以防止有效成分的损失。

5. 药对合藏:将某些具有特殊气味的中药材与具有吸附性的药物一起存放,如花椒与有腥味的动物类药材一起存放,可防止药材虫蛀变质。

总之,中药存放应注意防潮、防虫、防霉变等,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同时,对于不同种类的中药材,应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保存方法。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储存养护管理规定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储存养护管理规定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储存
养护管理规定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云南XXX药业有限公司文件
目的:为了加强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经营质量管理,严把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储存养护关,确保人民群众的有药安全有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2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适应范围:储运部门
内容:
1、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中药材与中药饮片也应分库存放,并按药
材的自然分类或药用部位分开整齐排列摆放,并有明显标识。

2、中药仓库应有防尘、防潮、防霉、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鸟、防鼠的设施设备,并有阴
凉储藏的的设施或设备,尤其对含有糖份、蛋白质或油脂成份、芳香性易挥发的中药材应加强阴凉干燥存放;对含淀粉质多的或易蛀的品种可进行药材的对抗储藏;对易潮易霉变的药材或采取石灰缸干燥储存等办法。

3、每季度应对全部库存进行“三三四”制检查养护,并根据药材的不同特性,必要时需
进行挑拣筛选,翻晒或烘烤、熏蒸等养护措施,并按规范要求做好养护记录。

4、对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麻醉药材、易生虫、霉变、走油、吸潮的药材应列入重点
养护,重点养护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每月都要进行检查养护,并做好重点养护记录。

5、仓库储存的中药应无灰尘、无蛛网、无污垢、无鼠咬等现象,保持整洁、卫生、干
净。

中药饮片贮藏与养护

中药饮片贮藏与养护

中药饮片贮藏与养护为保证中药饮片科学、规范管理和正确、合理贮藏,保证中药饮片贮藏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一、中药品种繁多,加工炮制方法不同,制成的饮片形态也各不相同,有些饮片除了本身成分外,还含有不同的炮制辅料,所以中药饮片的保管工作相当重要。

中药饮片仓库应具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等条件及设施,应定期进行中药饮片养护检查,并做好记录。

贮存中药饮片的常用方法有:1.药材切制成不同规格的饮片后,由于截面积增加,与外界空气接触面扩大,吸湿及污染的机会也增多,因此应将饮片的水分控制在7%-13%之间,且根据饮片及辅料的性质,选用适当的容器贮存。

2.饮片库房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室温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

3.饮片的贮藏容器必须合适,一般可贮藏于木箱、纤维纸箱中,最好置严密封口的铁罐、铁桶中,以防止湿气的侵入。

有些则可置于陶瓷罐、缸或瓮中,并加入石灰或硅胶等干燥剂。

4.对于含不同性质化学成分或用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的饮片,可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贮存方法。

①.含淀粉多、挥发油多、糖分及黏液多的中药饮片应贮于通风干燥处;②.种子类、加酒炮制、盐炙、蜜炙、矿物类饮片应密闭贮藏,并置通风干燥处;③.少数贵重饮片应与一般饮片分开贮藏,专人管理,并注意防虫、防霉,置阴凉、通风、干燥处贮藏。

④毒性中药应严格按照有关的管理规定办理,设专人负责管理,切不可与一般饮片混贮,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⑤.易燃的硫磺、火硝等,必须按照消防管理要求,贮存在安全地点。

夏天还要防止自燃。

⑥.容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的植物类药材应尽力防潮,应采取隔湿措施,控制潮解。

动物类药材主要有皮、骨、甲、蛇虫躯体,它们易生虫和泛油,并且有腥臭气味。

应密封保存,四周无鼠洞,并有通风设备,阴凉贮存。

二、中药饮片应定期做好贮存养护工作,并根据不同季节及饮片的不同特性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对饮片实施分类保管养护。

中药饮片养护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养护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养护管理制度
中药房工作人员负责所购进中药饮片的日常养护工作,每月对所保管的饮片进行质量养护,对发现的问题,有记录可查。

中药饮片养护应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储存药品的仓库应阴凉、干燥、通风;有安全、防霉、防蛀、防鼠、防虫、防潮、防污染等设施,库内保持清洁卫生。

中药房工作人员须认真检查中药房的温、湿度是否符合药品储存要求,每日上、下午定时做好二次记录,有异常情况即采取相应措施,如:开窗通风、闭窗防湿;电扇、空调机降温;干石灰或除湿机吸潮降湿等,并记录采取措施后的温湿度。

中药房组长每月对库存中药饮片进行质量抽查,及时了解库存药品质量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对新进品种、易变质药品、近效期药品、曾发生质量问题的相邻批号的品种以及滞销、贮存日久的品种应加强重点养护。

库存养护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暂停发货和使用,并尽快通知质量管理组织予以处理。

药品养护实行专人负责。

养护范围包括:
养护设施的检查维护。

温湿度管理:温湿度的记实,超标后采取措施后的观查、记实。

药品养护工作,重点对包装质量、外观性状、有效期等检查。

易霉变、经常发生质量问题的品种要加强检查,并做好养护记实。

一样平常养护方法:枯燥(晒干、烘干、阴凉处晾干等);对易质变的饮片在黄梅季节要进行重点养护。

如实记录检查结果,内容:日期、品名、规格、剂型、供货单位、批号、有效期、数量、质量状况、处理意见、检查人等。

【最新版】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标准操作规程

【最新版】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标准操作程序,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贮存质量,防止中药材、中药饮片因养护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管理。

职责:中药材仓管员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术语:虫蛀:虫蛀是指昆虫侵入中药材内部所引起的破坏作用。

药材经害虫危害虫蛀后,有的形成空洞、破碎,有的被毁成粉,有的被害虫排泄物污染,破坏性极强,严重影响中药材质量。

发霉:大气中存在大量的霉菌孢子,散落在药材表面,在适当的温度(25℃左右)、湿度(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或药材含水率超过15%)、适宜的环境(如阴凉不通风的场所)、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为菌丝,分泌酵素,溶蚀药材的内部组织,促使腐败,失去药效。

变色:各种药材都有固定的色泽,受温湿度及空气的影响,使药材内部发生变化,表面颜色发生变异。

泛油:指某些含油脂、挥发油、粘液质、糖类较多的药材,在温湿度较高时出现的油润、发软、发粘、颜色变鲜、产生“哈喇味”。

气味散失:中药材具有的正常气味,因久存或养护不当、储存过程中出现发霉、酸败等化学反应均可导致气味散失。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SR-SOP-08-00 第 2 页共 7 页中药材、饮片养护流程图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应根据中药材特性、季节气候变化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对特殊药材采取重点养护,做到安全储存,科学养护,保证质量,降低损耗。

6.中药材、中药饮片分类为了便于分别养护,将在库中药材、中药饮片按其特性划分为易霉变、虫蛀、变色、泛油、挥发等类型。

中药材、饮片分类、产生质量变异原因、危害及防治原则7.中药材、饮片的日常在库检查根据药材的特性,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法:易虫蛀药材的检查:该类品种主要有:白术、、甘草、葛根、党参、当归、知母、山楂、广山楂、大黄、川贝母、平贝母、板蓝根、桔梗、黄芪、川芎等。

检查可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

一般夏秋季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害虫生长发育,需5-7天检查一次;冬春季,温湿度低,不利于害虫生长,可每10-15天检查一次。

中药材常见的变质现象及防治方法

中药材常见的变质现象及防治方法

中药材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材的质量对于药效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中药材的储存和加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变质现象,影响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了解中药材常见的变质现象及防治方法对于保证药材质量和发挥药效具有重要意义。

1. 潮湿霉变潮湿霉变是常见的中药材变质现象之一。

在潮湿的环境下,中药材容易受到霉菌的侵袭,导致霉变。

霉变的中药材会出现异味、发霉等现象,严重影响药材的质量。

为防止潮湿霉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将中药材存放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受潮。

- 定期检查和清理储存中的中药材,及时发现和处理发霉的药材。

- 可以使用防霉剂进行预防处理,减少霉菌的生长。

2. 虫蛀虫蛀是另一个常见的中药材变质现象。

一些中药材在采摘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虫蛀,导致药材的损坏和质量下降。

为防止虫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对采摘回来的中药材进行晒干或熏蒸处理,消灭药材中的虫卵和幼虫。

- 存放中药材时,注意封闭环境,避免虫蛀的侵袭。

- 定期检查中药材,及时发现虫害并进行处理。

3. 霉菌污染除了霉变外,中药材还容易受到霉菌的污染。

霉菌污染会导致中药材发生变质,影响药效。

为防止霉菌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中药材的采收卫生管理,避免采集腐烂、污染的药材。

- 在中药材的储存和加工过程中,注意卫生防护,避免受到霉菌污染。

- 对储存环境进行消毒和清洁处理,减少霉菌的滋生。

4. 防虫防霉处理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可以采取一些防虫防霉的处理方法,如对中药材进行晾晒、熏蒸、晒干等处理,消灭药材中的虫卵和霉菌,减少变质的可能性。

总结和回顾:中药材的变质现象包括潮湿霉变、虫蛀、霉菌污染等,这些变质现象会严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为了防止中药材的变质,我们可以注意储存环境、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检查处理虫害和霉菌污染,以及进行防虫防霉的处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进而确保中药疗效的发挥。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中药材的保质保量是中医药事业的基础之一。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知识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知识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知识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储存与养护对于保证药品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

以下是影响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以及中药储存的变质与防治方法。

影响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空气、温度、湿度、日光和时间是影响中药变质的主要自然因素。

其中,空气中的水分、氧气、灰尘和微生物都会对中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在保管中需要根据季节和药品性质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

温度在16~35℃时一般害虫容易生长繁殖,在25~28℃时最适合霉菌的生长。

温度在35℃以上时,挥发性的药物成分会加速挥发,花、叶之类容易香气走失与变色,含油脂的药物易出现走油,树脂类药品易出现软化与熔化而发生粘连现象。

湿度与温度是影响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两方面。

一般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

日光对于中药有干燥、防霉和杀虫杀菌作用。

但其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成分的氧化、还原、分解以及促使药物挥发、变色失性等。

时间方面,一般储存5年以上,“先进先出,___先出”原则。

中药储存的变质与防治中药饮片容易受到虫蛀害,害虫侵入药物内部引起组织破坏的现象。

常见的害虫有谷象、米象、大谷盗、药谷盗、锯谷盗、日本标本虫、印度谷螟、粉满等。

害虫的来源有多种,如从产地采收时受到污染,饮片加工未彻底杀灭害虫及卵,由运输工具、包装材料或仓储和用具等潜伏的害虫,害虫本能的传播(成虫传播),空仓未经彻底灭虫,较小的虫害和满类(随动物、风力传播)等。

药的性质与虫蛀的关系密切,含多量淀粉、含糖粉高、含蛋白质多、含脂肪油大的药物易虫蛀。

而含辛辣、苦味成分一般不易虫蛀。

药物的质地也会影响虫蛀情况,柔润的药物在潮湿状况容易生虫,而坚硬致密的药物则不易受到虫蛀。

药物的完整度也会影响虫蛀情况,原药材外表面有保护组织的药物害虫不易侵入。

药物的加工炮制也会影响虫蛀情况。

害虫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消耗药品,造成浪费等。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需要注意以上因素,同时在包装上标注批号和负责期,遵循“先进先出,陈货先出”原则,对于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药材五谷杂粮防潮防霉小常识

药材五谷杂粮防潮防霉小常识

药材五谷杂粮防潮防霉小常识珍贵中药材防潮篇:在大陆,很多人都买有中药回家进补药膳的习惯,中药大多被拿来补五脏、补气、补体质,不论是人参、灵芝、燕窝、白木耳、东草夏草和鹿茸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进步药材,但这些药材该如何保存你知道吗?尤其是在华南地区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不当的保存方式会影响药材本身的药效,吃了不当无法养还伤身!1.发霉:空气中存在很多的真菌孢子,当这些孢子在药材上,并在温度25℃、相对湿度85%以上的环境,或是药材含水量超过15%,就很容易使霉菌生长,使药材完全变质,吃下肚更可能会有中毒的现象。

2.变色:药材是色泽是品质标志之一,若色泽出现变化,例如由深变浅,都意味着药材可能已经产生质变,保存时要多注意。

3.虫蛀:害虫入侵药材而产生孔洞或蛀粉,害虫会把药材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淀粉等当做他的生长食材,破坏药材本身的形状,也会使药效减弱,一般来说温度15-35℃,湿度60%RH以上,或是药材含水量超过10%,都是害虫喜爱的生长环境。

4.泛油:又称[走油],有些药材会因为高温或潮湿的环境,使药材表面泛出油样物质,表示药材已变质,有效成分以挥发,不宜再使用。

5.气味散失:通常出现再含有挥发油成分的药材,因高温,日晒或存放过久所产生的气味变淡或消失的现象,使营养成分流失或减低疗效。

不同的药材有其不同的保存方式,但下列三点为药材保存一定要注意事项:1.防潮:药材适当的保存湿度在相对湿度30%以下,可将药材放进电子防潮箱里保存。

2.防霉:一般的情况下,药材只要做好防潮工作就不容易发霉,取出药材后应尽快存好,减少药材接触空气的机会。

3.防蛀虫:药材之所以会长虫,是因为本身就有残存的虫卵,待温度到达适当的生长环境就有可能卵化,因此防虫的关键就是保存前的处理,高温烘炒能有效消减虫卵,不能烘炒的药材最放进-5℃以下的环境保存。

当药材发现虫蛀,内部可能已被严重的破坏,建议不要再食用。

五谷杂粮防潮篇:营养师提醒,个人维生素B1、B2摄食不足,饮食蔬果类、全谷类、奶类摄取不足,空热量食物,总脂肪摄取增加、肉鱼豆蛋类也摄取过量,根据卫生署新版国民饮食指南草案,三餐应以全谷为主食,至少应有三分之一为糙米、胚芽米或杂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中药饮片防霉、防潮、防虫措施
(一)曝晒:选择晴朗万里无云的天气,将药材摊开在水泥地板上曝晒,温度可达45~50℃,一般可使真菌和害虫杀死。

但对某些曝晒后容易变色、走油、走味的药材不可采用此法。

(二)摊晾阴干:将药材置于通风阴凉处,借空气流动,吹去水分而干燥,此法适用于芳香性和怕变色、融化等药材。

(三)石灰干燥:凡不宜曝晒或烘干的药材,可用陶瓷缸、坛等容器,器底放生石灰。

生石灰的用量为容器高度的1/5~1/6,药材放入后,将缸口密盖即可。

(四)烘烤:凡经高温不变质的药材,可利用烘箱或烤房烘烤,温度控制在50~75℃,经30~60min高温杀虫即可,高温易变质的药材,可置真空干燥器内干燥。

(五)低温强冻:少量药材或贵细药材可放在冰箱里强冻,把虫、卵冻死即可。

低温储存药材是防霉、防潮、防虫的常用重要措施。

(六)化学药品灭虫:
(1)硫黄熏蒸法:按药材重量每50吨用硫黄200~250g,或按硫黄熏蒸室容积200~300g/m3计算用量。

熏蒸时,可将硫黄总量分2~3次在1~2天内烧完;熏后,可将药材留在熏蒸室内3~7天后取出。

此法千万不能过量使用硫黄熏蒸!(2)氯化苦熏蒸法:氯化苦化学名为三氯硝基甲烷,极毒。

用量:空仓按10g/m3,实仓按30g/m3计算。

熏蒸时,操作人员带好防毒面具,乳胶手套,由里向外将药物喷撒在麻袋上或置盘内,室温最好在20℃以上,相对湿度不宜高于70%,密闭门窗48~72h;熏完后,通风散毒5天。

(3)磷化铝熏蒸法:磷化铝为一种高效熏蒸剂,剧毒,常与氨基甲酸按压制成片。

实仓按3~6片/m3,空仓用1~3片/m3计算,选择室温在15~20℃时进行。

熏蒸前应将门窗隙缝封好,清除地面可燃物,操作人员做好防护措施,将药片均匀
撒在地面,密闭门窗3~5天,通风散毒5天。

注意:使用不当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六)少量药材防虫:可在贮藏中药的密闭容器中(缸、坛),滴加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用量为1ml/m3,密封容器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