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xhawk的无人机室内通道自主避障研究
无人机领域无人机避障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无人机领域无人机避障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作为一种无人驾驶的飞行器,近年来在农业、航拍、物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无人驾驶的特性,往往难以准确感知周围环境,导致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无人机领域的研究人员们一直致力于开发无人机避障技术。
本文将介绍无人机避障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在无人机中,传感器技术是实现避障的基础。
传感器可以帮助无人机感知周围环境,通过获取环境信息来规划飞行路径。
目前,无人机领域主要使用了以下几种传感器技术:1.1 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来帮助无人机避障。
常见的距离传感器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和激光雷达。
这些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无人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测量结果调整飞行方向,避免碰撞。
1.2 视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可以利用摄像头、红外线相机等设备来捕捉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
通过图像处理和算法分析,无人机可以识别出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进而实现避障操作。
这种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许多无人机都配备了高清摄像头和先进的视觉算法。
1.3 惯性传感器惯性传感器主要通过测量加速度和角速度等物理量来感知无人机的运动状态和姿态。
通过对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无人机可以及时调整飞行路径,避开障碍物。
惯性传感器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机避障系统中。
二、机器学习算法的发展除了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机器学习算法也在无人机避障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使无人机具备智能化的避障能力。
以下是目前无人机避障领域主要应用的机器学习算法:2.1 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一种基于生物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模型,通过模拟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信息传递来实现学习和识别任务。
在无人机避障中,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对图像和传感器数据进行训练,从而实现对障碍物的识别和避障控制。
基于Pixahwk的多旋翼无人机避障飞行系统研发
基于Pixahwk的多旋翼无人机避障飞行系统研发
赵航;王立峰
【期刊名称】《动力系统与控制》
【年(卷),期】2017(006)003
【摘要】飞行器的自主避障是顺利完成飞行任务的重要保证,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飞行器的智能性和安全性。
本文以Pixhawk开源飞控系统为基础,以“X”型四旋翼飞行器为平台,对多旋翼飞行器自主避障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出一款简单高效避障系统。
飞行试验表明该避障系统可实现飞行器避障飞行。
【总页数】12页(P98-108)
【作者】赵航;王立峰
【作者单位】[1]北方工业大学现场总线技术及自动化实验室,北京;;[1]北方工业大学现场总线技术及自动化实验室,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7
【相关文献】
1.基于超声波测距的多旋翼无人机避障算法 [J], 邵芳
2.基于激光雷达的多旋翼无人机室内定位与避障研究 [J], 路朝阳;王奉冲;周君;安树怀;肖文军;林柏桦
3.基于PX4飞控无人机的避障飞行系统设计 [J], 万宇楼;张琳琳;路淑贞;徐佳;陈娉婷
4.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多旋翼无人机避障技术研究 [J], 潘枭; 王伟; 华锡焱; 房德国
5.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输电线路树障清除装置研发与应用 [J], 纪硕磊; 黎立; 凌焕乔; 阙兴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人飞行器中的自主飞行与避障算法研究
无人飞行器中的自主飞行与避障算法研究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飞行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无人机)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无人机的自主飞行和避障算法研究是使其能够实现高效、安全、稳定地完成任务的关键。
自主飞行是指无人机能够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根据周围环境和预设任务,自主完成飞行操作。
在无人机自主飞行的研究中,路径规划和轨迹跟踪是两个关键的问题。
路径规划是指无人机根据任务需求和环境条件,确定最优的航迹。
常见的路径规划算法包括最短路径算法、最小生成树算法、遗传算法等。
最短路径算法能够找到从起始点到目标点的最短路径,但对于避障问题处理能力较弱。
最小生成树算法能够找到连接所有点的最小生成树,但在存在障碍物时需要进行额外处理。
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复杂情况下的路径规划问题。
无人机的路径规划算法需要结合任务需求和环境情况,选择适当的算法来完成规划。
轨迹跟踪是指无人机在规划好的路径上实时跟踪,并做出相应的控制。
为了实现高效的轨迹跟踪,需要将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与控制理论相结合。
常见的轨迹跟踪算法包括经典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和现代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经典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如PID控制器,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控制无人机的姿态;而自适应控制方法则可以根据无人机动态特性调整控制策略,以适应不同的飞行条件。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根据任务需求和无人机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轨迹跟踪算法。
避障算法是无人机自主飞行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周围环境检测到的障碍物,并做出相应的规避动作,以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常见的避障算法包括视觉感知算法、激光雷达算法、超声波算法等。
视觉感知算法是利用摄像头等视觉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信息,根据图像处理和目标检测等算法实现障碍物的检测和定位。
激光雷达算法利用激光雷达扫描周围环境,通过测量与障碍物的距离和角度,实现障碍物的检测和定位。
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自主导航与障碍物避免技术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自主导航与障碍物避免技术研究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无人机被用于各种任务和应用场景中。
然而,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面临着很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导航和障碍物避免。
为了提高无人机的自主性和安全性,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自主导航与障碍物避免技术便应运而生。
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自主导航与障碍物避免技术是指利用机器视觉系统来感知和理解无人机周围的环境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来做出决策和规划路径,以实现无人机的自主导航和避免与障碍物的碰撞。
这项技术有助于提高无人机的飞行安全性,降低事故风险,同时也能够扩大无人机的应用领域。
首先,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自主导航技术主要依赖于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算法。
通过安装摄像头,无人机可以实时获取周围的视野,然后将获取到的图像传输到地面控制站或者嵌入式系统进行处理。
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利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和分类等技术,对图像进行解析和分析,从而提取出场景中的物体、地标、障碍物等信息。
其次,根据图像处理得到的环境信息,无人机可以自主地进行路径规划和导航。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构建场景地图,将无人机当前的位置和目标位置标示在地图上,并利用路径规划算法,比如A*算法,D*算法等来找到一条安全且有效的路径。
在路径规划的过程中,无人机还需要考虑地形、风力、速度限制等因素,以确保飞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重要的是,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导航技术还需要能够识别和避开障碍物。
当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需要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跟踪障碍物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并及时调整飞行路径,避开障碍物。
这就需要在图像处理算法中加入目标检测和跟踪的功能,以实现对障碍物的实时监测和跟踪。
同时,还需要设计合理的避障策略和算法,比如基于强化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来帮助无人机做出更精确和及时的避障决策。
除了上述的技术挑战,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自主导航与障碍物避免技术还需要解决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在无人机的飞行过程中,需要确保无人机和地面控制站之间的通信安全,防止黑客入侵和干扰。
基于机器学习的无人机自主避障技术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无人机自主避障技术研究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在商业和民用领域得到应用。
然而,在无人机运行过程中,如何确保其安全性,尤其是在复杂的环境下进行自主避障成为一个挑战。
为此,基于机器学习的无人机自主避障技术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关注。
一、无人机自主避障技术的现状目前,无人机自主避障技术常见的方法包括基于视觉感知的避障技术、基于激光雷达的避障技术、基于超声波的避障技术等。
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但是都存在固有的局限性。
基于视觉感知的避障技术受限于光照条件、天气、环境等因素,容易出现漏报或误报,同时在高速运动中的准确度也相对较低。
而基于激光雷达的避障技术虽然准确度高,但是价格昂贵,同时对于复杂环境的处理能力还不够强。
基于超声波的避障技术适用于近距离避障,但是随着距离的增加精度下降。
因此,基于机器学习的避障技术被提出作为下一代无人机自主避障技术的发展方向。
二、基于机器学习的无人机自主避障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无人机自主避障技术是指通过先前学习得到的模型,让无人机根据当前所处环境来做出智能化的避障动作。
具体来说,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采集:对于无人机所处环境进行数据采集,包括图像、激光雷达、超声波等数据信息。
这部分数据集越大越全,训练效果越好。
2.特征提取:将数据采集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即将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形式,抽象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这一步是机器学习的关键。
3.模型训练:将特征提取得到的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已有的数据进行训练,通过反复迭代,不断优化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模型测试:将训练得到的模型应用于新的数据集中,验证模型的准确度和泛化能力。
如果测试结果令人满意,就可以将模型部署到无人机中,实现自主避障功能。
三、基于机器学习的无人机自主避障技术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避障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无人机自主避障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高度智能化:通过训练模型,让无人机能够根据环境条件做出自主的避障动作,具有高度智能化,更加快捷和高效。
基于Pixhawk的多旋翼无人机避障 飞行系统研发
Dynamical Systems and Control 动力系统与控制, 2017, 6(3), 98-108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7 in Hans. /journal/dsc https:///10.12677/dsc.2017.63013文章引用: 赵航, 王立峰. 基于pixahwk 的多旋翼无人机避障飞行系统研发[J]. 动力系统与控制, 2017, 6(3): 98-108.Study on Obstacle Avoidance Flight System of Multi-Rotor UAV Based on PixhawkHang Zhao, Lifeng WangField Bus Technology & Automation Lab,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Received: May 2nd , 2017; accepted: Jun. 10th , 2017; published: Jun. 13th, 2017AbstractAutonomous obstacle avoidance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mission, and it reflects the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of the aircraft. This article aims to study the obstacle avoidance technology of multi-rotor UAV based on the cross type quadrotor and Pixhawkwhich is the open source flight control system. A simple and efficient obstacle avoidance system is developed. The flight test shows that the obstacle avoidance system can realize the obstacle avoidance of UAV.KeywordsPixhawk, Quadrotor, Obstacle Avoidance基于Pixhawk 的多旋翼无人机避障 飞行系统研发赵 航,王立峰北方工业大学现场总线技术及自动化实验室,北京收稿日期:2017年5月2日;录用日期:2017年6月10日;发布日期:2017年6月13日摘 要飞行器的自主避障是顺利完成飞行任务的重要保证,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飞行器的智能性和安全性。
基于PIXHAWK和IAPF法桥检无人机避障
基于PIXHAWK和IAPF法桥检无人机避障
袁栋;陈旭芳;郁乐乐
【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
【年(卷),期】2017(039)002
【摘要】基于PIXHAWK和改进人工势场法(IAPF),文中提出了适用于桥梁检测的无人机自动避障路径规划和实现.首先,理论上阐述传统的人工势场法及其优缺点,并根据桥梁结构自身的特点,改进了传统的人工势场法.其次,引入基于PIXHAWK的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方法和避障控制.最后,进行仿真测试和实际飞行功能测试.经测试,该基于PIXHAWK和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桥梁检测UAV自动避障路径规划满足桥梁检测的要求.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袁栋;陈旭芳;郁乐乐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310058;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310058;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31005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45.2
【相关文献】
1.PIXHAWK开源飞控的多旋翼无人机避障技术研究 [J], 王亭岭;芦杜洋;马跃涛
2.基于Pixhawk的无人机室内通道自主避障研究 [J], 杨旗;崔玉博;陈杰;王家楠
3.基于Pixhawk的无人机室内通道自主避障研究 [J], 杨旗; 崔玉博; 陈杰; 王家楠
4.基于改进的速度障碍法的有人/无人机协同系统三维实时避障方法 [J], 李樾; 韩维; 陈清阳; 张勇
5.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无人机室内自主避障 [J], 王伟;黄海洲;李润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pixhawk的多旋翼无人机避障飞行系统研发
基于pixhawk的多旋翼无人机避障飞行系统研发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的航空器,正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农业、测绘、物流等。
然而,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障碍物,如建筑物、电线、树木等,这些障碍物可能会对无人机的飞行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基于pixhawk的多旋翼无人机避障飞行系统研发显得尤为重要。
Pixhawk是一种开源的飞控系统,具有高性能、稳定可靠的特点,并且可以与多种传感器进行集成。
因此,选择pixhawk作为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器是十分合适的。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首先对pixhawk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掌握了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接着,我们结合无人机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套完整的避障飞行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传感器模块、避障算法、控制器和执行器。
传感器模块主要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用于感知周围环境中的障碍物。
避障算法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对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障碍物的识别和避障决策。
控制器负责根据避障算法的输出,调整无人机的姿态和飞行轨迹,确保无人机能够安全地避开障碍物。
执行器则负责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控制无人机的电机进行相应的转速调整。
在系统的实现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稳定性和实用性的需求。
通过对传感器数据的优化和滤波处理,降低了数据的噪声和误差,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我们还对避障算法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使其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和判断障碍物,并做出相应的飞行决策。
经过多次实验和测试,我们的基于pixhawk的多旋翼无人机避障飞行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无人机能够在遇到障碍物时及时做出反应,并成功避开障碍物,保证了飞行的安全性。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还将探索更多的传感器和算法,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避障需求。
总之,基于pixhawk的多旋翼无人机避障飞行系统的研发,为无人机的飞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自动导航与避障技术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自动导航与避障技术研究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技术,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无人机的自动导航和避障技术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自动导航与避障技术的研究,旨在提高无人机的自主飞行能力和避开障碍物的能力,以确保无人机的飞行安全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自动导航与避障技术主要依赖机器视觉系统的感知和处理能力。
机器视觉系统通过摄像头或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并通过图像处理、目标检测和跟踪等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无人机的自动导航和避障。
下面将从无人机自动导航和无人机避障两个方面来具体讨论基于机器视觉的技术研究。
首先,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自动导航技术是实现无人机自主飞行的关键。
通过机器视觉系统获取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结合通信、定位和路径规划等相关算法,无人机可以在没有人为操控的情况下完成任务。
在机器视觉系统中,图像处理和目标检测是无人机自动导航的基础。
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对图像进行滤波、增强和分割等操作,提取关键信息。
目标检测算法可以识别出图像中的目标物体,并给出其位置和姿态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进一步用于路径规划和飞行控制。
其次,在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避障技术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使无人机能够在飞行过程中避开障碍物,确保飞行的安全性。
无人机避障技术也依赖于机器视觉系统的感知和处理能力。
无人机通过摄像头或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的图像或深度信息,并利用图像处理和目标检测算法来识别并跟踪障碍物。
同时,无人机还需具备路径规划和避障决策的能力,根据障碍物的位置和运动状态,选择合适的避障策略,如绕行、飞越或避让等,以确保无人机的安全飞行。
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自动导航与避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图像处理和目标检测算法需要具备较高的实时性,以适应无人机快速变化的环境。
基于机器视觉的自主无人飞行器导航与障碍物避难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的自主无人飞行器导航与障碍物避难研究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自主无人飞行器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基于机器视觉的自主导航与障碍物避难。
本文将探讨该研究领域的背景、挑战和最新研究成果。
在自主飞行器导航和障碍物避难方面,机器视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机器视觉是模拟人眼视觉功能的技术,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使无人飞行器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
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无人飞行器可以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从而保证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然而,基于机器视觉的自主无人飞行器导航和障碍物避难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无人飞行器需要具备对环境进行实时感知和识别的能力。
这涉及到对图像和视频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分析。
其次,无人飞行器还需要能够准确地定位和建立环境模型,以便规划最优的飞行路径。
同时,无人飞行器还需要具备快速、精准地避开障碍物的能力,以防发生碰撞事故。
最后,无人飞行器还需要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复杂的飞行任务,以实现多样化的应用需求。
为解决上述挑战,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创新的方法和技术。
其中之一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对环境的感知和识别。
深度学习能够从大量标注数据中学习特征,并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对图像和视频数据的准确分类和目标检测。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无人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中的识别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
此外,研究人员还提出了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法来改善无人飞行器的导航精度和稳定性。
传感器融合就是将不同种类的传感器数据进行集成和融合,以提供更全面、准确的环境信息。
通过融合惯性测量单元(IMU)、全局定位系统(GPS)和视觉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数据,无人飞行器能够同时实现绝对位置的定位和相对位置的感知,从而提高导航的精度和鲁棒性。
此外,无人飞行器还可以通过利用实时地图和路径规划算法来提高导航的效果。
实时地图可以将飞行器当前位姿与环境特征进行匹配,从而提供更具体的导航指引。
无人机自主避障与精确目标跟踪技术专利分析
无人机自主避障与精确目标跟踪技术专利分析随着无人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自主避障与精确目标跟踪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对相关专利进行分析,以探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创新点。
一、专利一:无人机自主避障技术该专利涉及一种无人机自主避障技术,通过利用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实时监测前方障碍物信息,并通过飞控系统对无人机进行避障路径规划。
该专利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对障碍物信息的融合处理以及避障路径规划算法的优化。
首先,该专利通过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提高了对障碍物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激光雷达主要用于测量距离和障碍物形状,而摄像头则用于获取障碍物的视觉特征。
融合这两种信息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障碍物的位置、尺寸和形状,从而更好地进行避障路径规划。
其次,该专利还优化了避障路径规划算法,提高了无人机的避障效果。
传统的避障路径规划算法往往只考虑无人机与障碍物的距离,而该专利考虑了更多的因素,如无人机的速度、机动性能、航线计划等。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无人机可以更合理、更高效地避开障碍物,实现自主飞行。
二、专利二:无人机精确目标跟踪技术该专利涉及一种无人机精确目标跟踪技术,通过利用视觉传感器和目标检测算法实现对目标物的实时跟踪。
该专利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目标识别和跟踪算法的提升,以及相机控制系统的优化。
首先,该专利通过引入深度学习和卷积神经网络等技术,提高了目标识别和跟踪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传统的目标识别算法往往依赖于手工设计的特征提取方法,而深度学习算法可以自动学习到更具代表性的特征。
通过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目标识别,无人机可以更准确地追踪目标物,实现精确的跟踪。
其次,该专利还对相机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
传统的相机控制系统往往只考虑到目标物的位置,而该专利考虑了更多的因素,如目标物的速度和方向。
通过动态调整相机参数,如曝光时间和焦距,可以更好地捕捉目标物的图像,提高目标跟踪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无人机室内避障、巡航与热源跟踪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无人机室内避障、巡航与热源跟踪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技术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无人机的功能不断拓展,其中室内避障、巡航与热源跟踪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人机室内避障、巡航与热源跟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二、系统设计概述本系统设计旨在实现无人机在室内环境下的自主飞行、避障以及热源跟踪功能。
系统主要由飞行控制模块、避障模块、巡航模块和热源跟踪模块组成。
各模块协同工作,确保无人机在复杂室内环境中安全、高效地完成任务。
三、硬件设计1. 飞行控制模块:采用高性能的飞行控制器,具备高精度、低延时的飞行控制能力。
通过GPS和惯性测量单元(IMU)实现无人机的定位和姿态控制。
2. 避障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检测近距离障碍物,视觉传感器则用于识别远距离障碍物,并将检测到的障碍物信息传输至飞行控制模块。
3. 巡航模块:通过设置航点、航线等方式,实现无人机的自主巡航功能。
同时,可通过遥控器或手机APP进行实时控制。
4. 热源跟踪模块:采用红外热像仪,实时检测室内热源,并通过算法实现热源的自动跟踪。
四、软件实现1. 飞行控制算法:采用基于PID控制的飞行控制算法,实现对无人机的精确控制。
同时,通过融合GPS和IMU数据,实现无人机的自主定位和姿态调整。
2. 避障算法:采用基于传感器融合的避障算法,将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的数据融合,实现障碍物的准确检测和避障。
当检测到障碍物时,飞行控制模块会调整无人机的飞行轨迹,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3. 巡航算法:通过设置航点和航线,实现无人机的自主巡航。
同时,结合地图数据和传感器数据,实现室内外环境的无缝切换。
4. 热源跟踪算法:采用基于红外热像仪的热源检测算法,实时检测室内热源。
通过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实现热源的自动跟踪。
当热源移动时,无人机将自动调整飞行轨迹,保持对热源的持续跟踪。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无人机避障技术研究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无人机避障技术研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无人机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代表性技术之一。
然而,无人机的自动避障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复杂和困难的问题。
对于机体自身的避障技术,主要是基于自身传感器、遥感等来实现,但一旦无人机进入更加复杂的未知环境,便会面临许多不可预测的挑战,从而可能导致这种自动避障技术的失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靠计算机视觉技术来弥补自身传感器的不足,以实现自动避障。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拓展,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无人机的设计和制造。
我们可以将计算机视觉技术看作是人类视觉系统的模拟,从而实现无人机对于三维环境的实时感知,最终实现自动化避障。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程序设定需要结合机体的传感器技术和遥感技术。
其中遥感技术可以用来获取更加详细的地表数据,而传感器的主要作用则是为计算机视觉提供特征参数。
计算机视觉的过程是很复杂的,需要对三维环境中的不同物体进行识别和分类,因此我们需要提供更加详细的特征值,使程序能够正确地对物体进行识别。
同时,也可以通过算法优化,提高识别的准确率和速度。
考虑到避障过程中的实时性和智能性,我们可以使用神经网络模型来优化计算机视觉技术。
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可以获取更加准确的特征,提高避障系统的鲁棒性和智能性。
针对不同环境,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对于环境信息特征进行了不同的适应和优化。
当然,计算机视觉技术对于无人机的避障还有一些瓶颈存在,例如风沙、雨雪等天气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
此外,计算机视觉技术还需要迅速地响应和处理当下信息的能力,否则会对避障产生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计算机视觉算法的改进和扩展等方面。
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提高技术稳定性和实时性,如何应对多变和未知环境等具体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无人机避障技术研究,将在未来的无人机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避障与自主控制技术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避障与自主控制技术研究无人机避障与自主控制技术是当前无人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无人机的避障与自主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避障与自主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首先,无人机避障是指通过感知和识别周围环境中的障碍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实现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的安全飞行。
传统的无人机避障技术主要基于传感器数据的处理和特征提取,但在复杂场景下,这种方法往往难以实现准确的障碍物识别和路径规划。
而深度学习能够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神经网络来实现对各种目标的高效识别和分类,因此在无人机避障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避障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深度学习技术在目标检测方面的应用使得无人机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跟踪各种障碍物,包括建筑物、树木、电线等。
通过训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无人机可以实时地感知周围环境并生成相应的避障策略。
其次,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避障技术还包括路径规划和避障决策。
通过将深度学习模型与强化学习算法相结合,无人机可以学习在避障过程中如何选择最优的路径和动作。
这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主决策方法可以使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更加灵活和智能地避开障碍物,并找到最短、最安全的飞行路径。
此外,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避障技术还可以通过传感器融合的方式提高避障效果。
无人机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等,通过将这些传感器的数据融合,在实时避障过程中提供更加准确和完整的环境感知信息,从而提高无人机的飞行安全性。
未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避障与自主控制技术仍将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深度学习算法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进行训练,而在无人机避障领域很难获取大规模的标注数据。
因此,如何解决数据不足的问题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其次,深度学习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对硬件设备的要求较高,如何在保证计算效率的前提下提高避障算法的准确性也是一个难题。
无人机自主导航与避障技术研究
无人机自主导航与避障技术研究无人机自主导航与避障技术是近年来无人机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
其主要目的是使无人机能够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根据环境和任务要求自主决策、规划路径并避开障碍物。
这项技术的发展将对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带来重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无人机自主导航与避障技术的研究进展、相关算法和应用领域。
首先,无人机自主导航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测量单元(IMU)和其它传感器,无人机可以获取自身状态和周围环境信息。
传感器的精确性和姿态估计算法的改进,使得无人机在室内和复杂环境下的定位和导航能力得到了提高。
此外,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为无人机的自主导航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无人机可以学习识别各种环境中的特征和障碍物,进而做出智能决策。
其次,无人机避障技术是实现自主导航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室外和室内环境中,无人机可能面临各种障碍物,如建筑物、树木、电线等。
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和任务顺利完成,无人机需要预测和避开这些障碍物。
常用的避障算法包括:基于传感器融合的障碍物检测与跟踪、路径规划与规避、路径跟踪与控制等。
其中,传感器融合技术能够将多种传感器的信息进行融合,从而提高障碍物检测和跟踪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路径规划和控制算法则能够根据环境和任务需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路径。
无人机自主导航与避障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在救援和灾害应对中,无人机可以用于搜索和救援受困人员、监测灾害区域,并提供实时图像和数据。
其次,农业领域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精准农业作业,如植保、灌溉和施肥等,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
此外,无人机自主导航与避障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物流和交通领域,实现无人机快递和城市空中交通管控。
这些应用领域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无人机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然而,无人机自主导航与避障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精确的环境感知和模型构建是实现自主导航与避障的关键。
由于环境复杂性、传感器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可能存在误差,需要通过算法对其进行处理和滤波。
《基于视觉的植保无人机避障研究》
《基于视觉的植保无人机避障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植保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如何确保植保无人机安全、高效地执行任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避障技术作为植保无人机安全飞行的重要保障,对于提高无人机的应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视觉技术,对植保无人机避障进行研究,以期为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二、视觉避障技术概述视觉避障技术是一种通过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算法实现无人机避障的技术。
该技术利用摄像头等视觉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信息,经过图像处理和计算,实现对障碍物的检测、识别和跟踪,从而为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提供依据。
视觉避障技术具有成本低、实时性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植保无人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植保无人机视觉避障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植保无人机视觉避障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摄像头、图像处理单元和控制器等部分。
摄像头负责获取周围环境信息,图像处理单元对摄像头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和计算,控制器则根据处理结果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动作。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视觉避障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障碍物检测与识别、避障策略制定和执行等部分。
图像预处理主要是对获取的图像进行滤波、增强等处理,以提高图像质量;障碍物检测与识别则是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实现对障碍物的检测和识别;避障策略制定和执行则是根据检测和识别的结果,制定合理的避障策略并控制无人机执行相应的动作。
四、植保无人机视觉避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 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学者在植保无人机视觉避障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通过采用不同的图像处理算法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了对不同类型障碍物的检测和识别。
同时,针对不同环境下的飞行需求,制定了多种避障策略,提高了植保无人机的安全性和作业效率。
2. 应用场景植保无人机视觉避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在农业生产中,可用于农田巡检、作物监测、病虫害防治等任务;在林业领域,可用于森林防火、树木监测等任务;在城市管理中,可用于城市环境监测、垃圾清理等任务。
无人机图像处理中的避障算法研究
无人机图像处理中的避障算法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无人机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了多个领域的重要工具,比如农业、测绘、交通监测、环境监测、消防救援等等。
在所有这些领域中,无人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同时,由于无人机本身具有的高速、高空等特点,其在飞行过程中需要保证安全,如何有效避免障碍物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此,无人机图像处理中的避障算法研究应运而生。
一、避障算法的概念避障算法指的是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依靠图像处理技术实现避免障碍物的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不会因为与障碍物相撞而导致事故发生。
二、避障算法的研究现状目前,对于无人机图像处理中的避障算法已经有了不少的研究。
常见的避障算法主要包括视觉检测、飞行控制、目标跟踪、路径规划等多个方面。
这些算法的应用不仅可以保证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同时也可以保证其高效的完成任务。
三、基于视觉检测的避障算法视觉检测是避障算法中最常被使用的技术手段。
通过无人机搭载的摄像头等设备采集前方物体的图像,并通过算法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
针对分析后的结果,无人机可以做出避开障碍物的判断和动作。
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以是通过变换航向、上升或下降等方式来避免与物体相撞。
四、基于飞行控制的避障算法除了基于视觉检测的避障算法外,基于飞行控制的算法也广泛应用于避障中。
这类算法实现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自主调整飞行姿态等参数,从而避开障碍物。
通过与传感器的配合和数据的采集,无人机可以通过调整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等参数有效避免与障碍物相撞。
五、基于目标跟踪的避障算法除了单纯的避开前方障碍物外,目标跟踪也成为了一种避障方式。
针对前方障碍物的运动轨迹,通过无人机设备搭载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跟踪。
通过与飞行控制技术的配合,无人机可以在避开障碍物的同时也锁定目标,并对其进行实时跟踪。
六、基于路径规划的避障算法基于路径规划的避障算法可以先进行地图建模、生成地图的路径,然后再根据地图路径进行航线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引言近年来,自主导航无人机以其低廉的成本、无人员伤亡风险、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势,在高危作业、灾害航拍、抢险布控、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目前小型自主导航飞行无人机避障仍然是小型四旋翼无人机的发展和突破的关键技术。
结构简单,又能有效的避障通过系统是现在小型无人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就是以Pixhawk 作为无人机飞控,由树莓派3B +运行MAVROS 以及避障程序,通过串口连接,使用MAVLINK 通讯协议,来给处于离线控制模式(offboard 模式)的无人机飞控发送飞行航点指令,完成室内通道的避障穿越。
1系统总体结构基于Pixhawk 飞控的无人机避障系统包括,搭载Pixhawk 的无人机和使用MAVROS 树莓派。
无人机避障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四旋翼无人机包括飞行控制系统,和MAVLINK 指令接收系统,飞行控制系统需要运行在Pixhawk 飞控上的PX4飞控源码,其中PX4源码主要包括uorb 、姿态解算、姿态控制、位置解算、位置控制、navigator 、commander 等。
飞控根据接收到的外载计算机发出的期望位置和飞行模式来进行避障飞行。
树莓派3B+上主要运行MAVROS 、避障航点解算以及连接超声波传感器。
2010年,Willowgarage 公司发布了开源机器人操作系统ROS (Robot Operating System )[2]。
MAVROS 是ROS 的一个软件包,允许通过mavlink 协议在计算机和飞控板以及地面站之间通讯。
通过左侧,前方,右侧三个方向超声波传感器来估计自身位置,由避障程序来计算安全飞行路径,通过MAVROS 把指令发送给无人机进行避障飞行。
无人机机体结构:人机整体结构包括外形支架结构,控制面板以及起降辅助系统等。
无人机外形支架结构的坠落预防机制和处理机制需要从材料商选择是考虑结构耐摔、耐压、耐磨损等因素[2]。
无人机的机架不光要承担Pixhawk 飞控,树莓派3B+,超声波传感器以外,还要配置合适的电机和桨叶,以及对电机进行调速的电调,最后还需要供给能源的电池。
同时,无人机的外形要尽可能符合空气动力学,尽可能降低风阻,质量分布均匀,保持飞机的稳定。
无人机的试飞环境尽可能有一定的空间,防止发生坠机事故造成较大损失。
具体无人机的硬件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
Pixhawk 无人机飞控板上集成了加速度计,气压计,陀螺仪磁力计等飞行常用传感器,还可外接GPS 、无线通讯器的外置信息交互处理硬件。
芯片采用STM32F427Cortex M4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而且还在飞控板上添加一个32bit STM32F103芯片作为协处理器,在主处理器发生故障或出现死机的情况下,由协处理器继续运行PX4源码,保证飞行安全,进一步增加了稳定性[4]。
树莓派3B+上接入了三个GY-US42超声波传感器,GY-US42超声波传感器的测量距离为0.2-7.5m ,读取超声波传感器的信息方式为首先在一个引脚设置发出“低高基于Pixhawk 的无人机室内通道自主避障研究Research on Autonomous Obstacle Avoidance of Indoor Channel of UAV Based on Pixhawk杨旗YANG Qi ;崔玉博CUI Yu-bo ;陈杰CHEN Jie ;王家楠WANG Jia-nan(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摘要:针对目前的无人机自主避障研究,以及无人机穿越的需求,提出了一套能完成避障穿越的四旋翼无人机避障系统。
其中采用了Pixhawk 作为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器,树莓派3B+上来运行MAVROS 和避障算法,以及连接超声波传感器,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来判断无人机当前位置,通过MAVLINK 发布安全航点给无人机,进行避障穿越飞行。
Abstract:Aiming at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autonomous obstacle avoidance of UAVs and the demand for UAV crossing,a set of four-rotor UAV obstacle avoidance systems capable of completing obstacle avoidance crossing is proposed.The Pixhawk is used as the flight controller of the drone,the Raspberry Pi 3B+is used to run the MAVROS and obstacle avoidance algorithms,and the ultrasonic sensor is connected.The ultrasonic sensor is used to judge the current position of the drone,and the safe waypoint is issued to the unmanned via MAVLINK machine to carry out obstacle avoidance flight.关键词:无人机避障;室内飞行;通道穿越;MAVROS ;超声波测距Key words:drone obstacle avoidance ;indoor flight ;channel crossing ;MAVROS ;ultrasonic ranging———————————————————————基金项目:本项目受辽宁省科技厅基金资助(基于TRIZ 理论的多无人机协同多视角场景人体行为识别研究,项目编号20170060)。
作者简介:杨旗(1976-),男,辽宁沈阳人,副教授,博士。
图1无人机避障控制系统结构图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arts低”三种电频信号,由另一个引脚进行记录,当电平信号为高时,记录系统时间为t 1,为超声波发出时刻,继续监听当电平信号为低时,记录系统时间为t 2为超声波回来的时刻。
通过L=(t 2-t 1)*340/2,来计算距离信息,单位为米。
2无人机避障系统软件设计无人机避障系统的软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运行于Pixhawk 上的PX4源码,二是,运行在树莓派3B+上的MAVROS ,以及通过MAVROS 给无人机发送飞行指令的避障程序。
2.1PX4源码PX4源码是运行在Pixhawk 上的一套开源飞控源码,其飞行控制功能强大,代码运行较为稳定,且采用模块化编程,还设计了一套Uorb 的内部通讯手段,具体内部运行图如图3所示。
Px4源码运行首先用户手动设置飞行模式,以及解锁,其次由位置解算模块获取无人机的GPS ,加速度计等传感器数据,解算出当前无人机的位置,并发送给位置控制模块以及姿态解算模块和navigator 模块。
经navigator模块确定任务类型、地理围栏、失效保护、把位置航点发送给位置控制器等。
同时姿态解算模块和位置控制模块会计算出满足下一次飞行的无人机姿态,并发送给姿态控制模块中,最后混控阵矩阵来计算出各轴的实际转速,通过电调来改变电机转速来完成一次飞行节点的任务。
2.2MAVROS 以及避障程序设计MAVROS 是ROS 机器人操作系统MAVLINK 可拓展的通信节点与UDP 的一个代理地面站。
MAVLINK 通讯协议,其是一个为微形飞行器设计的非常轻巧的、只由头文件构成的信息编组库。
他可以通过串口非常高效地封装C 结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包发送至地面控制站[2]。
本课题中主要采用MAVROS 支持的一些订阅发送服务。
避障程序的设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判断无人机当前的飞行状态是否处于需要避障的位置;另一个方面是如果无人机处于避障位置,如何躲避障碍穿过要求的路径。
其中判断无人机当前的飞行状态主要通过三个超声波传感器dis 1、dis 2、dis 3,分别为左侧,前方,右侧来判断自身的位置,具体飞行流程为首先判断自身当前航点位置是否安全,即传感器数值没低于设定的阈值,则改变飞机飞行模式为正常飞行模式,给出向前飞行的期望航点,若传感器数据有低于阈值判断为当前航点为危险航点。
改变飞行模式为避障飞行模式。
然后开始检测传感器的数值,如果是dis 2小于阈值,则判断为前方障碍,然后改为向侧面飞行,给出期望航点0,如果不是前方遇到障碍则判断dis 1是否小于阈值,如果是,则为左侧障碍,改变飞行方向为右侧,给出避障期望航点1,否则即为右侧障碍给出避障飞行航点2,然后将期望航点发送给通过MAVROS 转化成MAVLINK 信号发送给无人机,并且发送给无人机,然后开始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和GPS 来计算当前位置与期望位置的误差,如果计算误差小于0.1M 并且持续100次,则判断当前飞行位置为期望航点位置。
继续进行避障飞行。
具体逻辑控制图如图4所示。
具体操作流程为,开启无人机电源,手动切入飞行模式(飞行任务设置在飞行模式中),飞机回通过MAVROS执行避障程序初始的进入offboard 离线飞行模式,然后解锁无人机准备起飞,起飞至设置好的定值高度,然后进入主循环开始避障飞行[5]。
3飞行实验小型无人机的自主导航飞行实验通常采用真机实飞或者仿真飞行。
本实验采用改进的无人机烧录程序来模拟无人机的实际飞行情况来验证无人机在实际避障穿越飞行可靠性。
飞行测试为linux 系统下的gazebo 仿真软件,并且通过rqt 插件来跟踪飞行航点坐标来判断飞行轨迹是否满足预期路线。
具体实验步骤为先打开MAVROS 节点,打开模拟的Pixhawk 飞控,和gazebo 仿真软件,通过tcp 协议来连接飞控和MAVROS 如图5所示。
然后打开飞行避障程序,然后在commander 里面输入飞行模式(本人设置ACRO 模式为任图2无人机的硬件控制系统结构图图3内部控制系统流程图图7无人机开始避障表1飞行速度与航点对飞行惯性的影响飞行速度m/s航点距离m有无碰撞方案1方案2方案30.050.050.10.10.20.1无无有图4避障逻辑控制图务飞行模式),然后避障程序接收到ACRO 模式后,开始正式启动运行,切入offboard 模式,解锁,起飞等。
如图6所示。
在起飞至初始航点2M 高度后,开使执行避障飞行任务,检测自身位置是否安全,进行穿越飞行。
在飞行实验中,对飞行的测试内容包括起飞,降落,数据通讯及规避障碍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