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地球上的大气运动解析

合集下载

2.1.2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课件(中图版必修1)

2.1.2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课件(中图版必修1)

例1
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
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思路点拨】判读以上环流不同部位、不同时间的风向时,
关键是抓住地面的热力差异。A图的判断主要是结合海陆热力 性质的差异,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白天陆地比海 洋热,垂直方向上空气上升,故A错。B图表示的是夜晚,山 谷比山顶热,空气上升。C项市区由于人为排放大量的热量,
表现为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则该地的气温低,即“凸高
为低”。
(3)在等压面图中,由于在垂直方向上气压随高度的增加 而降低,所以离地面越远的等压面气压越低。若等压面向气 压低的地方 (直观表现为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则该地的 气压高,即“凸低为高”。 若等压面向气压高的地方(直观 表现为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则该地的气压低,即“凸高 为低”。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
(3)近地面,空气做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 的合力方向(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6.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图表示______(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图,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2)此风是在__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______。
(3)图中的a表示______,b表示______,c表示______,d表 示______。
提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地
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两类风向的画法 依据气压差异状况和所在半球,若不考虑摩擦力(高空中的 风),所画风向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偏转 90°(北半球向 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与等压线平行;若考虑摩擦力(近

2.1.2热力环流优秀教学案例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2.1.2热力环流优秀教学案例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2.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为什么冬季北方寒冷、南方温暖?热力环流对气候形成有什么影响?”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小组合作
1.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探讨热力环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热力环流在气候形成、天气预报、航空航海等方面有哪些应用?”
2.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热力环流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5.教学内容的深入与拓展:通过详细的讲解、示例和图解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热力环流的概念、成因及其在地球上的应用。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和分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2.问题导向: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热力环流的成因、现象及其在地球上的应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探讨热力环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小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知识和经验的共享。
2.教师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意的问题,如数据处理、图表绘制等。
3.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通过观察教室内的空气流动和多媒体展示地球上的热力环流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热力环流的现象,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1.2热力环流

2.1.2热力环流
太 阳 大气上界 …………………………………………… 辐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反射 射 大
大 气 吸 收
三个过程 两个热源 两种作用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地面反射
气 辐 射
太 阳 辐 射
大气吸收、散射
地 面 辐 射
大 气 逆 辐 射
地面增温
地面
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什么? 2.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相同吗? 3.地表受热不均会引起大气如何变化?
近地面受热不均
空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热力环流
⑤A地近地面是低压,高空A′是高压,哪一 个地方气压更高? ⑥等压面是否还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
【对点练习】
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00 1005 1010 1015
等压面
10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阅读课本P30,思考以下问题:
①A、B、C三地受热不均后,三地的大气会发 生什么变化? ②三地的近地面、高空的空气密度分别有什 么变化? ③此时,同一水平面上(近地面、高空)的 空气密度是否还相同?这种差异会导致气压 如何变化? ④水平方向上空气将怎样运动?
2.1 热力环流
学习目标:
绘制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的形成。
气压: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力。
从数值上看,
越靠近地面,气压值越 大 , 离地面越远,气压值越 小 。
等压面:空间中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等压面的气压值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高中地理 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十二页,共44页。
【拓展延伸】风向的逆向应用 (1)等压线值的变化规律: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 (2)判断南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 (3)判断近地面(dìmiàn)和高空(高空忽略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关 系:斜交——近地面(dìmiàn);平行——高空。
第二十三页,共44页。
第二十页,共44页。
(3)(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 作用(zuòyòng):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第二十一页,共44页。
【警示】 (1)对于运动着的物体来说,判断其所受的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应顺着物体运动的方向分左右。 (2)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 则夹角愈小。 (3)风向与半球位置(wèi zhi)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空 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 球,向左偏的处于南半球。
第三十六页,共44页。
2.陆地表面和海洋表面的摩擦力。 二者不同,地面摩擦力大,海洋表面摩擦力小,所以在相同的气压条件下 ,陆地表面的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大,风速小;海洋表面的风与等压线之间 的夹角小,风速大。 3.风斜穿等压线的意义。 风斜穿等压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风本身进行着大气热量的输送,风 斜穿等压线吹,就会把高压区的大气向低压(dīyā)区输送,它直接影响着 高低压(dīyā)的兴衰状况。高低压(dīyā)的兴衰又导致气流的变化,所以 气压系统与大气运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千变万化的大气活动舞台 。
第十六页,共44页。
风的形成(xíngchéng) 1.影响风的三种力: 风的形成(xíngchéng)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种力的 共同作用,三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对风速、风向的影响各不相同,具

(完整版)必修一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最全面)

(完整版)必修一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最全面)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2.1.1、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两个来源)(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和反射。

3.受热过程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被加热并以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增温4.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5.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6.大气逆辐射并不只在晚上存在。

7.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吸收地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全球变暖(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

【昼夜温差的比较】晴天温差大于阴天,陆地温差大于海洋。

2.1.2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2.形成过程地面间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特别提醒】(1)气压高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而言的。

(2)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尔减小。

(3)大气的垂直运动是地面冷热不均造成的,并非由气压差异造成的。

(4)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总是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3、热力环流的应用海陆风使海冰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巴山夜雨”、逆温】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2.1.2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学案(含答案)

2.1.2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学案(含答案)

2.1.2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学案(含答案)第第22课时课时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风学习目标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如城市风。

2.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掌握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形成及特点。

3.掌握等压线图和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及应用。

一.热力环流1.概念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过程1垂直运动A地受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A形成高气压B.C两地冷却,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B.C形成低气压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产生差异2水平运动高空空气从A向B.C两地扩散近地面空气由B.C流向A地热力环流形成3.常见形式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判断1.上图中A的气压高于A。

2.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

3.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也越低。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北半球1.风形成的过程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风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表受热不均。

3.低空风和高空风的成因以北半球为例类型受力示意图风向高空风F为水平气压梯度力;P为地转偏向力;v为风向,平行于等压线低空风F为水平气压梯度力,P为地转偏向力,f为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判断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2.摩擦力与风向相反,使风速减小。

3.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4.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探究点一热力环流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

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

孔明制成会漂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1诸葛孔明发明的如此简陋的天灯是怎么升空的2孔明灯里面蕴涵着什么样的大气原理3在下图中绘制热力环流,将A.B.C.D四点按气压和气温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排序,并说明判断过程。

2.1.2 热力环流

2.1.2 热力环流

陆地: 陆地:增温快
海洋 陆地
海洋: 海洋:增温慢
热源
冷源
夜晚吹的是陆风 夜晚吹的是陆风
城市风
城市风下沉距离
上升气流
乙 气温低
郊区

气温高 市区
气温低 郊区
会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布局在乙处 乙处。 会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布局在乙处。大气污染严重的 思考:在城市规划时, 思考:在城市规划时,会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布局在图 工业应该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下沉距离之外, 工业应该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下沉距离之外,避免污染 中甲处还是乙处?为什么? 中甲处还是乙处?为什么? 物从近地面流向市区,而加重市中心的空气污染。 物从近地面流向市区,而加重市中心的空气污染。
地面 C A B
气压的高 低是对同 一水平面 而言的
2、热力环流过程
地面受热不均


等压面上 凸为高压, 凸为高压, 下凹为低 低 压。
密 度 减 小 , 高 度 升 高 , 度 减 小 ,
高空
1020hpa
1060hpa
1100hpa
地面

冷却
B

受热
A

冷却
C
2、热力环流过程
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根本原因 形成结 果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热力环流
1、几个常用概念 、
A、 气压:单位面积承受的上方空气柱的总重量。 、 气压:单位面积承受的上方空气柱的总重量。
就同一地方而言, 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降低 。就同一地方而言, 高 近地面的气压总比其高空的气压较___。 近地面的气压总比其高空的气压较 。

2.1.2热力环流

2.1.2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模拟小实验.wmv
活 动 一
2.1.2热力环流
香束
烟雾飘散路径(玻璃缸内)
热水
冰块
2.1.2热力环流
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
热力环流
地面冷热不均 空气环流现象
等压面
空气气压相等 的点组成的面
大气压 强是随 着高度 增加而 减小
活 动 二
等压面
1)①②③④⑤处, 气压值最大的是 ⑤ 气压值最小的是 ① 气压值相同的点是 ②③ ④ 。 2)等压线下凹,表示 低压区域; 等压值上凸,表示高 压区域。
2.1.2热力环流
小结:
类型
海陆风 海陆性质差 异
山谷风 地形海拔
三圈环流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在纬度间分布不均导致地面冷 热不均(重点、难点)
2.1.2热力环流(总结)
1、热力环流的含义: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 引起的空气环流现象。它是大气运动最简 单的形式。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 却---引 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垂直运动---导致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大气的垂直、水平运动构成热力环流 (难点) 3、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太阳辐射在纬度间分 布 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重点、难点)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李贤 222009318011152 地理科学学院2009级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地 面 吸 收
大气吸收
大 气 辐 射
大 气 吸 收
射向地面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地面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核心:地面是大气最主要的直接热源

教学设计5: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

教学设计5: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

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

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

3.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3.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1.大气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

3.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讲义及补充材料●课时安排 2课时第2课时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板书)三、大气的水平运动师: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呢?生: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水平气压梯度。

师:很好。

气压的高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的。

那么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生:只要在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会产生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

(投影)北半球水平气压梯度力示意图师: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由谁决定?生: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取决于气压梯度,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反之越小。

师: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该是怎样的?生: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师:很好。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原动力)。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_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_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的根本能量来源:太阳(短板)辐射。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长波)辐射。

3、大气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少部分,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地面增温。

(2)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部分,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增温。

(3)大气辐射:大气辐射中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中大部分向下,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4、应用: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吸收地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

二、热力环流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1)高气压、低气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

(2)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和高空气压高低相反;等压面上凸是高气压,下凹是低气压。

3、三种常见的热力环流:环山谷风、城市风、海陆风(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原因: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风向:风的来向。

高压→ 低压。

高空中的风:受水平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成夹角。

(1)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2)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可以减小风速。

2、风速:等压线密集,风速大。

2.2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1、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由高低纬度热量差异、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2、单圈环流:由于高低纬度热量差异形成。

3、三圈环流:由于高低纬度热量差异、地转偏向力形成。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

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学习目标定位,1.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

2.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3.能够利用气压分布图及有关条件判断近地面及高空的风向及风速。

知识体系导引,1.风形成的过程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做水平运动⇒风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3.三种作用力(北半球)(1)A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其特征是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气压区指向低气压区。

(2)B是摩擦力,其作用是使风速减小,其特征是始终与风向相反。

(3)C是地转偏向力,其特征是始终与风向垂直。

4.力的作用效果(1)若只受A作用: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气压区指向低气压区。

(2)若只受A和C的作用,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出现在高空。

(3)当A、B、C三力共同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出现在近地面。

判断(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越来越小。

(√)(3)高空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4)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气压梯度:指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学法指导]借助手势快速判断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用右手定则,南半球用左手定则,手心向着自己,四个手指头伸直的方向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拇指伸直的方向代表地转偏向力的方向,食指偏向大拇指的方向就代表风向。

重点一大气的水平运动【探究活动】材料一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材料二下面是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风向及受力分析比较表。

风受力作用图示风向高空风受两力作用(F1、F2)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受三力作用(F1、F2、F3)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123(2)影响风力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什么?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的是哪个力?该力与风向的关系是怎样的?(3)高空风风向和近地面风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有何不同?为什么?(4)在下图中分别画出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的风的形成过程,并分别分析受力状况和最终风向。

(完整版)《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强。

所以,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散射作用: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所以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是明亮的。

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保持热量,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睛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导致昼夜温差大。

因此,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有睛朗的夜里。

(2)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二、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注: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①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气温高则气压低),高空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冷却,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气温低则气压高),高空则形成低压。

②在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③同一水平面,高压区等压面上凸,低压区等压面下凹(凸高凹低)实例:气压值B=C=E气压值A>B, E>D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气压值A>D。

4.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白天海风,夜晚陆风)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2.1.2大气运动(热力环流)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2.1.2大气运动(热力环流)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B
冷却
D
C
受热
1.热力环流 地面冷热不均
高空
800hpa
900hpa
1000hpa
地面
F
A
受热
E
B
冷却
D
C
受热
1.热力环流 地面冷热不均
高高低低原则,高压凸向高处,低压凸向低处
高空
800hpa
F
E
900hpa
1000hpa
地面
A
受热
B
冷却
D
C
受热
1.热力环流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一种最简 单的形成
城市风 低压
高压
高压 郊区
低压 市区
低压
①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地 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 向大气传送的热量也多 ②此外,城市中心区人口密 集,产业发达,汽车数量多, 人们生活、生产向大气释放 的废热较多
高压
郊区
2.热力环流的应用
城市风
应用:一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 厂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A
C
1.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基础知识
②高压、低压:在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大的为高压,气压值小为低压; ③水平方向: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高空
高压 C
低压 B
1000m
地面
D
A
1.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基础知识
④等压面与等压线:压力值相等的面称为等压面,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
点连成的线为等压线。
考点一 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
知识点2 常见热力环流(重点)

学案2:2.1.2大气的水平运动

学案2:2.1.2大气的水平运动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课时)有一则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尝试探究:该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呢?形成它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提示: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了解风形成的直接原因和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

掌握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应用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

大气的水平运动1.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

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2.大气的水平运动叫做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3.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4.促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离的力,叫做地转偏向力。

5.(1)高空风:作用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近地面风:作用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思考:空气的流动,就是风。

这种说法对吗?提示:不对。

空气的水平运动是风。

1.教材P31“图2.5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的风向”提示:该图显示只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与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垂直于等压线。

2.教材P31“图2.6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北半球高空)”提示:该图显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这种情况一般只出现在高空。

在北半球高空,地转偏向力是向右偏转的,在南半球偏转方向相反。

3.教材P32“图2.7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北半球近地面)”提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这种情况一般只出现在近地面,最终三力达到平衡,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而且地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夹角也越大。

大气的水平运动今年第24号超强台风“宝霞”的中心2012年12月2日08时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大约2 050千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6.2度,东经137.6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6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20百帕。

学案5: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

学案5: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2【学习目标】1.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2.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比较风力大小。

【重点难点】1.大气水平运动的三个力的作用及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点的风向。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2.形成风的三个力:3.不同大气层中的风:(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一1.作出风向:2.读“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正确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3.下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地区11月某日等压线分布”(单位:百帕)。

据此在虚线两侧分别用箭头符号表示出有摩擦力时的风向。

4. 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

读图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

课堂训练:一、选择题下图示意“2015年10月12日18时的某区域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两地气压差值不可能是()A.18百帕B.25百帕C.14百帕D.15百帕2.乙地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读图,完成3~4题。

3.N地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4.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A.M地B.N地C.P地D.Q地下图表示“500百帕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

据此回答5~6题。

5.与M点同高度的地点相比较,N点气压()A.较高B.较低C.相等D.不确定6.若图示为北半球,则图中P点的风向可能是()A.东北风B.南风C.西风D.北风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

读图,回答7~8题。

7.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8.下图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A.①B.②C.③D.④9.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A.顺风飞行B.逆风飞行C.风从北侧吹来D.风从南侧吹来10.下图为“某地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海域风浪大于M海域B.P地吹偏北风C.Q地吹东南风D.K地多为阴雨天气11.下图中V代表P地某时的风向,M为经过P地的等压线,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P地位于南半球B.P地位于高空C.P地北部气压比南部高D.P地位于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

教学设计11: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

教学设计11: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

第二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入新课】电视剧《三国演义》第76集“火熄上方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在上方谷设伏兵,安排大将魏延诱敌深入。

当司马懿等人追进上方谷时,山上士兵即投下石块堵塞谷口,同时引燃谷内干柴。

刹那间,上方谷硝烟弥漫,火海一片。

正当司马懿父子以为必死无疑时,天空竟然乌云密布,接着就下起大雨,司马懿感谢苍天保佑,趁机逃脱。

该战十分惨烈,打扫战场时发现四周山顶都覆盖着未烧尽的衣服和草木灰。

诸葛亮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火熄上方谷与热力环流有关,什么是热力环流?【讲授新课】热胀冷缩是大气十分显著的物理特性,地球表面高低纬度间的大气存在着热量和温度的差异,必然引起大气的运动。

因此各地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大气运动能输送大气中的热量和水汽,引起各种天气变化。

(板书)二、热力环流[教师精讲]师:下面我们分组做一个实验。

(活动)P32活动2实验用品的准备: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 cm,宽30 cm,高40 cm左右),塑料薄膜,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火柴等。

(投影)活动步骤:(1)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

(2)用平整的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

(3)在塑料薄膜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

(4)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

(同时投影)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由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引导学生提炼此实验过程和结论,从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生:香的烟雾先下沉,从装冰块的盆向装有热水的盆飘动,然后在装有热水的盆向上升起,最后飘向装冰块的盆的上方,形成一个循环。

结论是:地面冷热不均带来空气环流。

师:非常好。

请大家看投影(引导学生分析,完成热力环流形成的简图)(投影)生:(1)如果A地受热,近地面大气膨胀上升,上空空气密度加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2)同时,A地受热,近地面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加大,形成高气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沙漠与森林之间的热力环流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沙漠地区增温强烈,气温高,空气上升,在 高空形成高气压,在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林区升温慢,气温相对较 低,空气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于是在近地面风 由林区吹向沙漠地区,在高空风由沙漠地区吹向林区;夜间,沙漠地 区降温强烈,近地面气温低,林区降温慢,气温相对较高,在近地面, 沙漠地区形成高气压,林区形成低气压,风从沙漠地区吹向林区,高 空风从林区吹向沙漠地区。
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 气候的产生。1、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
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 B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
A.风力减弱
B.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
D
C.气温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
山谷风
山谷或盆地地区 多夜雨
上升气流,若水汽充足,往往 形成降水
三、焚风(出现在山区)
沿着山坡向下吹的炎热而干燥的风。
利弊: 有利的方面: 1、初春促使积雪消融。 2、夏末促使粮食和水 果早熟。 不利的方面:
强大的焚风易造成北 方小麦空瘪粒现象,在 林区易造成森林火灾。
四、峡谷风
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狭窄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 减小,由于空气质量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 进,从而形成强风,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 大气运动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 热力环流 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先想一想:
太阳高度越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 多

说明不同的地区,地面受热程度 不均匀

一天气温中午高于早晨的原因?
太阳高度小 ——经过的大气路程长 ——大气削弱多
太阳高度大 ——经过的大气路程短 ——大气削弱少
城1、城市市热热岛岛环流环对市流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有哪些影响?
22、、我水们泥在城厂市应建建设在中应A如处何还避是免B这处种?影响?
A
B
郊区
气 流 上 升

市区
郊区
(2)海陆风 在沿海地区发生的昼夜间有风向转换现象的风,称为海陆风。白 天地表受热后,陆地增温比海面快,陆地上的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 气压下降;海洋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上升,出现由海洋指向陆地的 气压梯度,在下层形成由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入夜后,陆地表面辐 射冷却比海面快,使陆面气温低于海面,出现与日间相反的热力环流, 下层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低5 1
3
高 4
2
等压面
地面


(1)图中1、2、3、4、5气压相等是 1,2,3 ;
(2)1、2、3、4、5中气压最高的是 4

气压最低的是 5

(3)用“→”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诗歌欣赏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句中的“巴山夜雨”是怎样形成的?
本区位于四川盆地,每到秋天就会下起夜雨,等到 天亮雨就会慢慢停了。


低 高
观察现象:
A
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分析 (1)城市风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 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释放 出大量的人为热。因而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一个温 暖的岛屿,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 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区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区与郊区 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
高空 B
A 地面
气压是单位面积上空气柱 所产生的压力,以百帕 (hPa)为单位。
Pa>pb,A点压强包括B点
结论一:同一地点,海拔 越高,气压越低。
西藏压强小
有若A、A受B、热C,三B地、,C冷受却热,温度同相一同海的拔情高况度下气。压值还会相 等吗?大气将怎样运动呢?
高空 b低
a高
低 等压面
结论四:同一个水如平果,空气气流地里运面面动压含是强有高>水压高汽流空和向压低强压 尘埃物质充足,请问A、B、
气压由大到C小三:地B天>气A状>态a>下弯。
B高
A低
A阴天;B、C晴高天 等压面
地面
冷结却论二:高压、低受压热指同一水平面而冷言却。
结B论三:高结空论和六近:地A地面面气热压为状低况压正、好冷C相为反高。压
结论:
结论一: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结论二:高压低压指同一水平面而言。 结论三:高空和近地面气压状况正好相反。 结论四:等压面高压向上弯,低压向下弯 结论五:一般而言,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 结论六:地面热为低压、冷为高压
大 气 上 界
太阳辐射 在纬度间 分布不均
地区间 冷热差 异
大气的 垂直运 动
同一水平 面的气压 差异
思考
热力环流
大气的 水平运 动
①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太阳辐射 ②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冷热不均 ③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气压差异
观察现象:
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 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本区云层密布,到了夜晚,云层上部迅速冷却,下 部还比较暖和,所以就发生了对流,形成了夜雨。
水的比热容比陆地上沙石比热容大
海陆风
海风
陆风
第三节 地方性风
一、海陆风(出现在沿海地区或岛屿上)
成因:海陆昼夜热力差异。 白天 近地面气流:海洋 陆地 海风
夜间 近地面气流:陆地 海洋 陆风


教材 P31 活动题
(3)山谷风 在山区,白天地面风常从谷地吹向山坡,晚上地面风常从山坡吹 向谷地,这就是山谷风。山谷风是由山地热力因子形成的,白天因坡 上的空气比同高度上的自由大气增热强烈,空气受热膨胀,暖空气沿 坡上升,成为谷风;夜间由于辐射冷却,邻近坡面的空气迅速变冷, 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成为山风。
D.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
下图为北半球高空等压线图,思考回答:
P1 ● 高

P2

A
低 P3


高P4
B
等压线 2000 米
地 面
思 考
(1)比较P1、P2、P3、P4气压的高低? ( P2 > P1 = P4 > P3 )
(2)A、B哪处受热,哪处受冷?
( A 受热、B 受冷 )
练一练
100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