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胃溃疡中药方剂

合集下载

胃溃疡反复发作,中医2个方剂合用,益气健脾,修复胃黏膜

胃溃疡反复发作,中医2个方剂合用,益气健脾,修复胃黏膜

胃溃疡反复发作,中医2个方剂合用,益气健脾,修复胃黏膜一、什么是胃溃疡?胃溃疡是一种消化性溃疡,指发生在胃内壁的溃疡。

胃溃疡与胃炎的本质区别在于对胃壁黏膜损伤的深度不同,胃炎一般只损伤到了胃壁的黏膜层,而胃溃疡则损伤至胃壁的黏膜肌层,甚至更深层次。

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胃黏膜局部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等参与黏膜和黏膜下层的侵袭和防御作用有关。

胃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

长期反复发作还会引起贫血、消瘦、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如果发展为消化性溃疡,可能会出现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疼痛。

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这时可能会有呕血、黑便、血便等症状。

二、胃溃疡的病因胃溃疡的病因比较复杂,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以下是常见病因:1.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以引起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导致胃黏膜受损。

2. 饮食因素:长期饮用酒精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等药物,容易导致胃溃疡的发生。

此外,饮食不规律、饥饿过度、长时间禁食等也会引起胃溃疡。

3. 心理因素:长期心理压力大、情绪波动大的人容易出现胃溃疡,可能与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过多有关。

4. 药物因素:非甾体消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等药物都可能引发胃溃疡。

5. 其他因素:遗传因素、慢性胃炎、十二指肠-胃反流等也可能引起胃溃疡。

三、中医对胃溃疡的看法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多与脾胃功能失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

具体如下:1. 饮食不节饮食不节是胃溃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从而为胃溃疡的发生埋下隐患。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会使脾胃功能受损,导致气机升降失调,胃气失和,从而引起胃溃疡。

对于饮食不节引起的胃溃疡,中医治疗的原则是健脾和胃、消食化积。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处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处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处方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中药作为传统的治疗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下面,本文将介绍几种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处方,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一、炙黄连胃颗粒【处方】炙黄连30g、洋金花30g、黄芩30g、泽泻15g、苦参15g、南星12g、黄柏15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粗末,加入适量蜂蜜拌匀制成胃颗粒,每次10g,餐后温开水送服。

【功效与作用】此处方通过清热、解毒、凉血、生津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胃溃疡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促进溃疡的愈合。

二、杜仲大方【处方】杜仲15g、黄芩15g、南星9g、当归9g、丹参12g、白薇12g、山药15g、白术9g、甘草6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滤去渣留汤。

每日2次,每次服用250ml的药汤,饭前后30分钟服用。

【功效与作用】此处方具有益气养血、滋阴润燥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胃溃疡患者的胃痛、饱胀等症状,并促进胃部溃疡的修复。

三、黄连保肝汤【处方】黄连30g、黄芩30g、泽泻15g、当归18g、白芍15g、茯苓15g、山药20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40分钟,滤去渣留汤备用。

每日3次,每次饭前后30分钟服用。

【功效与作用】此处方具有清热解毒、保肝养胃的作用,能够舒缓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促进溃疡的愈合。

四、黄芩杏仁饮【处方】黄芩15g、杏仁15g、黄连6g、白芍15g、泽泻9g、白术12g、炒谷芽15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细末,加水煎煮20分钟,滤去渣留汤。

每日2次,每次500ml,分早晚饭前后服用。

【功效与作用】此处方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溃疡患者的胃痛、恶心等症状,并有助于溃疡的修复。

中药治疗胃溃疡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使用时也需注意以下事项:1. 在服用中药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咖啡等。

2. 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作息规律。

【医案】汉方治疗胃溃疡,常用这几个方剂

【医案】汉方治疗胃溃疡,常用这几个方剂

【医案】汉方治疗胃溃疡,常用这几个方剂大建中汤治胃下垂兼胃溃疡症验案(藤平健治验)22 岁未婚女子,约 1 年前,胃消化不良,食后吞酸,肠鸣,继而下利,仅 1 年间体重下降 19kg,现只有 36kg。

全身倦怠严重,终日卧床,诸治疗无效,自己认为如此下去,活不到半年将死。

身体消瘦,如皮包骨,颜面苍白,完全不思饮食,虽勉强进粥,即停食不下,口吐酸水,严重不适。

肠鸣剧烈,常常自觉蠕动亢进,腹力极弱,足冷甚。

大便 2 日 1 行,均为下利便。

闭经已数月。

脉沉弱;舌尖灰色,根部褐色,苔厚而干燥。

腹力软弱,腹壁薄,心窝部略有抵抗压痛。

与大建中汤 96 日,诸症好转,体重增加 15kg 而愈。

(《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患者的症状繁多,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整体的体质虚弱,二是消化道的局部症状,三是舌、脉、腹诊的客观表现。

其中,“肠鸣剧烈,常常自觉蠕动亢进”应该是使用大建中汤的眼目所在。

“食后吞酸,肠鸣,继而下利”,很容易想到生姜泻心汤证;“心窝部略有抵抗压痛”更像是“心下痞硬”,但患者的体质虚弱,而适合生姜泻心汤的人较之壮实。

《皇汉医学》把生姜泻心汤归在少阳病里,大建中汤归在太阴病中。

“少阳病” “太阴病”不仅仅是病证的分类,更应该暗含体质的强弱。

大建中汤条文说:“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是肠型或胃蠕动波,为肠蠕动亢进的表现,只不过属于逆蠕动。

但患者在蠕动的程度上没有条文描述的那样严重,既没有“出见有头足”,也不存在“不可触近”,推测可能是患者体质极度衰弱,对疾病的反应不够强烈。

该病人没有呕吐,可能与进食比较少有关,但口吐酸水可以视为呕吐的变异。

单味甘草治胃溃疡验案(矢数道明治验)43 岁妇女,约自20 日前食欲不振,心下部胀满痛苦,绞痛,嗳气,烧心,恶心,同时有肩酸、腰痛,全身倦怠已极,不能食米饭,能吃辛辣味面条。

调治老胃溃疡的首选:“黄芪建中汤”

调治老胃溃疡的首选:“黄芪建中汤”

调治老胃溃疡的首选:“黄芪建中汤”作者:中医博士罗大伦现代人脾胃虚弱,尤其是精神压力大,加上饮食不节,很容易引起胃溃疡。

对于这种情况,应该疏肝、温胃,可以服用中医的经典方子——“黄芪建中汤”,两者兼顾。

有一次,我在上海某大学讲课,有所大学的办公室的老师向我求助,说她母亲已经胃痛两个月了,胃部阵阵作痛,不论时间。

去医院治疗没有明显的效果,自己用的中成药也没有效,正好我在,于是就见面帮助她分析了一下。

当时正好是冬天,老人整个人看上去精神萎靡不振。

我诊脉,脉弦,这在中医里叫“肝木横逆克脾土”,又正逢天冷,北方人到南方受不了没有暖气的阴冷,所以胃会出现虚寒之症。

当时我犹豫了一下到底是先给她疏肝,还是温胃,因为这里面有个轻重缓急的问题,多少比例要拿捏。

最后,我建议她服用中医的经典方子“黄芪建中汤”,两者兼顾。

结果几天后她母亲胃部就不痛了,反馈效果不错。

在我遇到虚寒性胃病的患者时,“黄芪建中汤”是我的首选,这是我当年在东北和老中医学习抄方的时候,攒下的经验,尤其对胃溃疡,效果非常好。

我们的医圣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面,开首第一个方子,就是“桂枝汤”,这个方子非常简单,是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张仲景用“桂枝汤”,调理表虚寒证,也就是当患者正气不足,外寒来侵袭,桂枝汤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

此时患者的症状是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我们一直把“桂枝汤”当作是辛温解表、调和营卫的方剂,其实,我认为它是补脾胃、疏通营卫之气的通道。

《黄帝内经》认为:“营出中焦,卫出下焦”,这指的是营卫之气的来源和出行口径,当患者脾胃之气不足的时候,营卫之气就会出问题,所以用“桂枝汤”启动脾胃功能,使得营卫之气的通道畅通,可以抵御外邪。

“桂枝汤”是补脾胃、疏通营卫之气运行通道的。

张仲景把这个方子放在《伤寒论》第一个方子的位置,我想他是有这样的想法:正气是关键,有了正气,才能去除邪气。

中医治胃溃疡有什么处方

中医治胃溃疡有什么处方

中医治胃溃疡有什么处方其实,对于一些有慢性胃溃疡病的病人,一旦还有胃出血史的时候,那么折后死后病人的肠胃往往比较弱的了。

需要认认真真的护理的了。

一旦病人过度疲劳的时候,或者有抽烟喝酒的问题的时候,那么往往比较容易有胃溃疡的问题和胃出血的问题。

那么到底中医治胃溃疡有什么处方?根据患者致病原因和症状,采用温通胃阳,消瘀止血的方剂进行治疗。

处方:侧柏叶三钱,炮干姜二钱,艾叶二钱,浓煎取计,兑童便60毫升,连服10剂。

二诊:血止,神安欲寐,知饥思食,并转矢气,脉两寸微,关尺沉弱,舌质淡无苔,此乃气弱血虚之象,但在大失血之后,脉证相符为吉,治宜温运脾阳,并养荣血,佐以消瘀,主以理中汤。

加归、芍补血,佐以三七消瘀。

服后微有头晕耳鸣,脉细数,此为虚热上冲所致,于前方内加入地骨皮二钱,藕节三钱,浓煎取汁,仍兑童便60毫升续服。

三诊:诸证悉平,脉亦缓和,纳谷增加,但转矢气而无大便,继宜益气补血,养阴润燥兼消瘀之剂,处方:白人参三钱,柏子仁二钱,肉苁蓉四钱,火麻仁四钱(打)甜当归二钱,藕节五钱,新会皮一钱,山檀肉一钱,浓煎取汁,清阿胶四钱(烊化)和童便6O毫升内入,分四次温服。

服后宿粪渐下,食眠俱佳,大便检查潜血阴性,嘱其停药,以饮食调养,逐渐恢复健康。

随访半年无复发。

按语:本例旧有胃损之症,素不饮酒,骤因受寒饮酒,寒热相攻,致血上溢,非热极吐血可比,故主以温降之法,采用侧枯叶汤。

柏叶轻清,气香味甘,能清热止血,佐以姜、艾辛温,合以童便咸寒隆逆消瘀,温通清降并行,故服血即渐止。

服后微见头晕耳鸣,知其虚热上冲,则佐以地骨皮凉血不滞,藕节通络消瘀,使以童便降火,服后诸证悉平,脉和睡安。

中医治胃溃疡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而且需要进一步的吃一些有益气补血的食物,那么这时候可以吃一下瘦肉丝的了。

而且需要多吃一些莲藕等滋阴润燥而善其后。

治疗此病的时候,需要保持情绪的稳定。

胃炎、胃溃疡相关方剂配伍

胃炎、胃溃疡相关方剂配伍

胃食管反流1.柴芍六君汤:疏肝理气,与胃降逆主治:胃食管反流配伍:柴胡10,炒白芍15,陈皮6,半夏12,党参30,白术10,茯苓10,炙甘草3,生姜10,红枣10。

加减:烧灼感,泛酸严重:加黄芩10,栀子10,海螵蛸12,牡蛎粉30;上腹痛疼不适:加良姜10,干姜10,川楝子10,延胡索10;上腹部胀气闷甚:加神曲、山楂、鸡内金、砂仁各10。

2.与胃汤:疏肝与胃,理气降逆,益气养阴主治:胃食管反流配伍:旋复花、代赭石、陈皮、半夏、黄连、枳壳、厚朴皮、吴茱萸肉、白芍各10。

3.黄芪建中汤:益气建中行气止痛主治:胃食管反流配伍:黄芪15,白芍30,桂枝9,炙甘草15,高良姜6,木香6,砂仁6,丹参9,海螵蛸30,生姜9,大枣4。

4.与胃涤痰汤:降逆、行气、化痰配伍:半夏10,旋复花包10,白术10,浙贝母10,海浮石15,夏枯草15,全瓜蒌20,白芥子6,厚朴10,茯苓15。

加减:脾胃虚寒:去夏枯草,加干姜、砂仁;胃阴不足:去白芥子,半夏减量,加石斛、芦根各10;思虑过渡,劳心伤脾:加合欢皮10、远志10;肝郁气滞:加预知子15、广郁金10;久病入络,瘀血阻络:加丹参15、红花6。

急性胃炎1.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理气配伍:柴胡15,白芍、香附、枳壳各10,陈皮15,川芎5,白术15,茯苓10,木香5,砂仁10,甘草5。

加减:口干、舌苔黄:加沙参、黄连各10;呕吐:加竹茹15、旋覆花10;大便不畅:加大黄10;胃痛:加延胡索10。

2.小柴胡汤加减:解郁与中,辟秽去浊配伍:柴胡8,半夏10,黄芩10,枳壳10,延胡索10,川楝子10,藿香6,生姜10,生甘草3。

加减:积滞重者:加大黄10;气虚:加党参10。

3,清胃饮:清热燥湿,理气止痛配伍:黄连、黄芩、栀子10,甘草8,石膏50,蒲公英30,延胡索、枳壳、青皮、香附各12。

加减:胃阴虚:加沙参、麦冬;呕吐:加半夏。

慢性浅表性胃炎1.胃活通络散:化湿导滞,理气与中配伍:黄芪20,延胡索15,五灵脂10,白芍10,三七粉6,枳壳6,茯苓10,炙甘草6,乳香6,没药10,黄连6。

治胃溃疡的中医名方

治胃溃疡的中医名方

治胃溃疡的中医名方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能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为补气剂,具有补气健脾、和胃渗湿的功用,重在健脾,其次益气,药性中和,甘温而不燥不热,淡润而不腻不寒。

对治疗脾虚腹胀、饮食不消、呕吐泄泻、胸脘满闷,功效尤为显著。

(网络配图)本方常用于治疗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清稀量多等病属脾虚湿盛者。

脾虚湿盛者多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以下为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胃溃疡典型病案,供读者参考。

患者,男性,35岁。

主诉胃脘隐痛时作3年,加重1周。

患者素爱喝酒,近3年来,常在餐后半小时胃脘部开始疼痛,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现上述节律。

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底、胃体散发性溃疡”,并查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给予“三联疗法”,服用后症状基本消失。

因喝酒又死灰复燃,仍用“三联疗法”,病情得以控制,但不注意饮食,胃痛常犯。

(网络配图)一周前与朋友聚会,因喝酒而导致复发,胃脘疼痛加重来诊。

症见神疲乏力,短气懒言,胃脘疼痛,喜按喜温,时呕吐清水涎沫,反酸,食欲不振,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弱。

胃镜示:胃底、胃体散在点状溃疡,周围黏膜充血水肿。

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辨证为脾虚湿盛,治宜益气健脾、和胃渗湿,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味。

处方:红参、炙甘草、桔梗、砂仁各10克,莲子肉、山药、炒扁豆、薏苡仁各30克,陈皮12克,炒白术、茯苓、元胡、海螵蛸、姜半夏各15克。

每日1剂,水煎两次,共取药汁600毫升,分早中晚温服,15日为1个疗程,嘱其饮食清淡易消化,忌食油腻、辛辣、过饱、酸性、生冷硬食,戒除烟酒。

二诊:服药2周后,胃痛好转,呕吐、反酸消失,仍以上方再服一个疗程。

三诊:患者服药后,诸证悉除,饮食增加,给予香砂养胃丸以善后。

四诊:半月后患者前来复诊,自我感觉良好,复查胃镜显示溃疡愈合,临床治愈。

嘱其节制饮食,以免复发。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药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药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药方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药有许多药方被用来治疗胃溃疡。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药方:
1. 保胃汤
- 复方黄连素片:10克
- 木香:6克
- 砂仁:6克
- 生姜:10克
- 玄胡索:10克
- 炙甘草:10克
- 甘草:10克
- 黄连:10克
- 大黄:10克
- 石菖蒲:6克
- 当归:10克
- 白术:10克
- 黄连素:10克
- 枳实:10克
- 牡丹皮:10克- 甘遂:10克
2. 益气养血汤- 熟地黄:15克- 当归:15克- 白芍药:15克- 人参:10克- 大枣:10克- 陈皮:10克- 川芎:10克- 炙甘草:6克
3. 胃苦汤
- 丹参:10克- 白术:10克- 泽泻:10克- 川穹:10克- 茯苓:10克- 白芍药:10克
- 木香:10克
- 制附子:6克
- 法半夏:5克
请注意,在使用这些中药药方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在疗程中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如果症状加重或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以上仅供参考,具体用药和剂量应咨询医生或中药师。

治疗胃溃疡中药方

治疗胃溃疡中药方

治疗胃溃疡中药方
川贝母粉:每次一袋每袋1.5g相当于饮片1g 金银花:每次一袋每袋1.5g相当于饮片10g
生姜:每次一袋每袋0.5g相当于饮片3g
枸杞子:每次一袋每袋3.0g相当于饮片10g
蒲公英:每次一袋每袋0.9g相当于饮片10g
海螵鞘:每次一袋每袋0.5g相当于饮片10g
百合:每次一袋每袋1.0g相当于饮片10g
煅瓦楞子:每次一袋每袋0.5g相当于饮片1.5g 吴茱萸:每次一袋每袋0.5g相当于饮片3g
共计九味药每次各一袋,每天一次
西药
克拉霉素胶囊每日两次每次一粒
阿莫西林胶囊每日三次每次两粒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每日早空腹一粒
藏药十五味黑药胶囊每次四粒每日两次
中西药结合,疗程一个月。

中医治疗胃溃疡中药处方

中医治疗胃溃疡中药处方

中医治疗胃溃疡中药处方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胃不和。

【治法】疏肝和胃,行滞镇痛。

【方名】两和镇痛饮。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5克,枳壳12克,厚朴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炒建曲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枢燮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肝郁乘脾,胃阴不足。

【治法】滋养胃阴,平肝补中。

【方名】养阴平肝消炎汤。

【组成】沙参9克,当归9克,石斛9克,白术6克,鸡内金6克,黄连6克,陈皮
6克,枳壳6克,麦冬6克,山药12克,焦三仙各10克,川牛膝10克,白蔻5克,半夏
5克,白芍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王庆冬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脾胃虚弱,气滞血瘀。

【治法】健脾益气,活血止痛,制酸止血。

【方名】芪芍芨草汤。

【组成】黄芪30克,海螵蛸20克,白芍15克,白芨12克,甘松12克,鹿角胶12
克冲,元胡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蒋森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医各科秘方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秘方

中医各科秘方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秘方

中医各科秘方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秘方行之医话13篇原创内容公众号16。

鹿茸益胃散石玉书(组成及用法) 炙黄芪20g 茯苓20g 木香15g 槟榔15g 干姜9g 焦白术20g 当归25g 砂仁18g 石斛20g 黄连9g 炙甘草9g 党参20g 炒杜仲15g 紫苏梗15g 青蒿15g 鹿茸9g 山药25g 草果15g 姜黄15g 藿梗15g 研为散剂,每服9g,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

(主治) 慢性虚寒型胃、十二指肠溃疡。

(解析) 此类消化性溃疡病程较长,患者体质多虚弱消瘦,夜间疼痛较甚,泛酸嗳气,或吐痰涎,喜温喜按,面色多晦滞或泛青,舌淡或紫,脉沉紧细弦或涩。

本方似乎繁杂,其实寒温相适,升降并调,虚实并理。

方中鹿茸甘咸而温,生精补髓,养血益阳气,凡疮疡久溃不敛、疮肿内陷不起者,用之有内托升陷之功。

胃、十二指肠溃疡所以久溃难敛,乃因气虚血少,肾精匮乏,故肌肉难长,实同阴疽病理。

查古今诸多胃病方剂,皆无鹿茸;本方深研之处,当在此药。

17.三七乌及散袁家玑(组成及用法) 三七、乌贼骨、川贝、白及、甘草、黄连、元胡、佛手、川楝子各30g 广木香、砂仁各15g 生白芍45g 共研极细末,每日早、中、晚饭后各服3g。

(主治) 胃、十二指肠溃疡。

(解析) 本方止血、化瘀、收敛、制酸、散结、消肿、消炎、缓急止痛、行气健胃,诸药合而能柔肝和胃、理气活血,又能制酸止痛。

若欲温中,可加上肉桂、党参、黄芪。

服用本方数日即可取效,然必当坚持服用3个月或半年以上,疗效始能巩固,此与消化性溃疡病的病理特点实有密切关系。

18.消化性溃疡方王聘贤(组成及用法] 马勃30g 玉米黑穗30g 鸡蛋壳60g 三七15g 上药共研细末,每次用开水吞服3g,日3服。

(主治] 消化性溃疡。

(解析] 三七止血活血,消肿定痛;余药收敛解毒,祛腐生肌制酸,对消化性溃疡有修复作用。

本方有治病求本之意,然服用量略增以能覆盖溃疡面,用6g上下为宜。

l9.程氏消化性溃疡方程云深(组成及用法) 射干9g 炒白芍9g 黄芩9g 牡丹皮 9g 连翘9g 山栀子9g 全当归9g 制乳香6g 制没药6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秘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秘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秘方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胃黏膜上有溃疡形成。

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胃溃疡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调,脾胃功能紊乱,导致气血不足、痰湿内蕴等因素引发的。

在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秘方中,有许多草药和食材被广泛应用,具有调理脾胃、清热疏风、消炎退热等功效。

本文将分享几种历经时间验证的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秘方。

1. 薏苡仁蜜糖水:材料:薏苡仁60克,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将薏苡仁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熄火后焖5分钟,滤去渣滓,加入适量的蜂蜜搅匀即可。

服用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00毫升。

功效:薏苡仁可清热利湿,益气健脾,对于胃溃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 陈皮草果茶:材料:陈皮10克,草果5粒,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陈皮和草果加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熄火后焖10分钟,滤去渣滓,待温热时饮用。

服用方法:每天中午饭后饮用一杯。

功效:陈皮可理气消积,降逆和胃;草果具有温暖的功效,能够温中散寒,对于胃溃疡有调理作用。

3. 鲜姜蜜糖水:材料:鲜姜20克,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将鲜姜洗净切片,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熄火焖5分钟,滤去渣滓,加入适量的蜂蜜搅匀即可。

服用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00毫升。

功效:鲜姜能够温中散寒,蜂蜜具有滋养作用,对于胃溃疡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 金银花菊花茶:材料: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金银花和菊花加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熄火后焖10分钟,滤去渣滓,待温热时饮用。

服用方法:每天中午饭后饮用一杯。

功效: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菊花可以清热明目,两者搭配使用对于胃溃疡有一定的疗效。

以上是几种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秘方,这些土方秘方中的草药和食材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适应能力也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这些土方秘方时,最好事先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并遵循适量使用的原则。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常用方剂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常用方剂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常用方剂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胃黏膜受损及溃疡形成。

中药在胃溃疡的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医药方剂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药常用方剂,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治疗胃溃疡的方法。

1. 保和丸保和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人参、茯苓、山萸肉等。

保和丸以滋补和调和胃肠功能为主要作用,对于胃黏膜损伤具有较好的修复功能。

通常每日服用2~3次,每次3~6克。

患者可以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

2. 枳术消炎丸枳术消炎丸是具有抗菌和消炎作用的中药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枳实、白芍、茯苓等。

该方剂可有效减轻溃疡疼痛,促进溃疡愈合。

通常每日服用3次,每次6~9克。

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3. 复方连翘片复方连翘片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连翘、黄芩、黄连等。

该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炎作用,可有效改善胃黏膜炎症,并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一般每日服用3次,每次2~4片,饭后温开水送服。

4. 大黄瓜络汤大黄瓜络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大黄、黄连、黄芩等。

此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胃痉挛等与胃溃疡相关的症状。

一般每日服用3次,每次10~15克。

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酌情调整剂量。

5. 黄连上清丸黄连上清丸是一种以黄连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方剂,该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作用。

在胃溃疡的治疗中,黄连上清丸可以有效缓解胃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通常每日服用2~3次,每次3~6克。

在使用中药治疗胃溃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在使用中药方剂前,应咨询专业医师,确保方剂的使用正确和安全。

2. 不同的患者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剂量,不能盲目使用。

3. 在使用中药方剂的同时,也应配合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避免加重胃溃疡症状。

4.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并随时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中药在胃溃疡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常用方剂如保和丸、枳术消炎丸、复方连翘片、大黄瓜络汤和黄连上清丸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中药缓解胃溃疡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中药缓解胃溃疡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中药缓解胃溃疡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原因为胃黏膜受损导致胃酸侵蚀。

在中医药领域,存在一些中药可以有效地缓解胃溃疡的症状并促进愈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包括适应症和使用说明。

一、枸杞子枸杞子是一味经典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缓解胃溃疡。

它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多种胃溃疡症状,如胃痛、恶心和呕吐等。

使用方法:将适量的枸杞子用开水冲泡,温热后慢慢饮用。

每天饮用2-3次,可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枸杞子也可以与其他中药材搭配煮汤或煮粥食用,以增强疗效。

二、白芍白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方剂中。

它具有补血活血、清热凉血的功效,对于缓解胃溃疡引起的胃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状有显著的效果。

使用方法:可将适量的白芍制成粉末,每次服用3-5克,每天2-3次,用温水冲服。

也可以与其他适用的中药材一同煮汤饮用。

三、枳壳枳壳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消炎、止血的作用。

适用于胃溃疡引起的胃酸过多和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

使用方法:将适量的枳壳洗净,煮沸后浸泡约30分钟,水温适宜时饮用。

每天饮用1-2次,可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调整。

四、黄连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

适用于感染所致的胃溃疡及溃疡出血等症状。

使用方法:黄连制剂有片剂、颗粒剂等多种剂型,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服用。

建议在饭前30分钟或饭后1小时内服用,每次剂量根据药物说明来服用。

五、四物汤四物汤是一种著名的中药方剂,由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组成。

它具有活血调经、补血滋阴的作用,适用于胃溃疡引起的月经不调和贫血等症状。

使用方法:四物汤一般以汤剂的形式存在,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服用。

每次剂量建议按照药物说明来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需谨慎,特别是对于个体过敏或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

在使用中药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以确定合适的剂量和使用方式。

总之,中药对胃溃疡的缓解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在使用时需要慎重选择适应症和合理使用。

胃溃疡中医治疗药方大聚会

胃溃疡中医治疗药方大聚会

胃溃疡中医治疗药方大聚会胃溃疡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溃疡病。

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医生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

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中医一般把溃疡分为证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寒型、肝胃郁热型、瘀血阻络型、脾胃阴虚型,下面是一些治疗溃疡病的中药介绍。

常用药物西药1、抑制胃酸分泌:奥美拉唑等。

2、保护胃黏膜:硫糖铝等。

3、中和胃酸:苏打片等。

4、胃蠕动、胃胀:多酶片、西沙必利等。

5、消炎杀菌:阿莫西林等。

6、腹泻:氟哌酸等。

7、腹痛:颠茄片等。

8、便血:云南白药等。

9、脓血便:柳氮磺吡啶等。

10、肠痢疾:黄连素等。

11、增加消化功能:酵母片等。

中成药1、饮食停滞型:沉香化滞丸等。

2、寒凝停滞型:胃气痛片等。

3、肝胃不和型:健胃片等。

4、肝胃郁热型:胃益胶囊等。

5、脾胃虚寒型:健脾丸等。

6、胃络瘀血型:元胡止痛片等。

7、胃阴亏虚型:玉竹冲剂等。

1.肝胃不和型:(1)十香止痛丸:成人每次服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服成人量的1/3。

(2)柴胡疏肝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胃得安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脾胃虚寒型:(1)良附丸:每次3.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3—7岁儿童服1/3成人量。

(2)胃气痛片;每次5片,一日2次,早晚或痛时温开水送服。

(3)黄芪建中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4)小建中合剂:每次20—30ml,一日3次,口服。

(5)丁蔻理中丸:每次6—9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6)白蔻调中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国医大师邓铁铸治胃肠秘方

国医大师邓铁铸治胃肠秘方

国医大师邓铁铸治胃肠秘方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法〕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

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

脾胃虚寒者1/18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

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

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组成〕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 30 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法〕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组成〕吴茱萸1~3克,川连3~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组成〕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

〔功效〕2/18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加减法〕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

中医偏方胃溃疡中药方剂[精品文档]

中医偏方胃溃疡中药方剂[精品文档]

中医偏方胃溃疡中药方剂中医偏方胃溃疡中药方剂-胃溃疡中药配方:海螵蛸, 鸡矢藤,三七等。

中药处方(一)【辨证】肝胃不和。

【治法】疏肝和胃,行滞镇痛。

【方名】两和镇痛饮。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5克,枳壳12克,厚朴12克胃溃疡中药配方海螵蛸:收集乌贼鱼的骨状内壳,洗净,干燥。

咸、涩,温。

归脾、肾经。

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可促进胃溃疡炎症迅速吸收,加快伤口愈合,增加胃酸的分泌量,激活胃粘膜的细胞活力,为苗岭舒胃方之要药。

鸡矢藤:于溪边、河边、路边、林旁及灌木林中,常攀援于其他植物或岩石上。

性平,味甘、微苦。

消食化积,清肠胃热毒,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活血消肿,调理脾胃元气。

用于肝胆及胃肠绞痛、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肠痈、腹泻、痢疾等症。

三七: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碾成细粉,干燥。

味甘、微苦,性温。

入肝、胃经。

功效散瘀止血、消炎定痛、活血行气,促进溃疡的愈合和坏死组织的新陈代谢。

三步跳: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为生半夏;一般用姜汁、明矾制过入药。

辛、温,归脾、胃、肺经。

善走脾胃,既能燥脾湿,益脾胃气,又能消痞散结、降逆以和胃,为止呕之要药。

苗岭舒胃方由以上多味黔岭野生药材,精细配伍研制而成,具有散寒止痛、疏肝理气、温通补中、养胃和胃等功效,可迅速消除胃痛、胃胀、腹胀等症,强效修复胃部糜烂,遏制溃疡,重建胃粘膜,营养胃肠壁,彻底治愈胃溃疡。

中药处方(一)【辨证】肝胃不和。

【治法】疏肝和胃,行滞镇痛。

【方名】两和镇痛饮。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5克,枳壳12克,厚朴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炒建曲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枢燮方。

中药处方(二)【辨证】肝郁乘脾,胃阴不足。

【治法】滋养胃阴,平肝补中。

【方名】养阴平肝消炎汤。

【组成】沙参9克,当归9克,石斛9克,白术6克,鸡内金6克,黄连6克,陈皮6克,枳壳6克,麦冬6克,山药12克,焦三仙各10克,川牛膝10克,白蔻5克,半夏5克,白芍15克,甘草3克。

名老中医治胃糜烂医案

名老中医治胃糜烂医案

名老中医治胃糜烂医案
患者:男性,45岁
主诉:胃部不适、疼痛、食欲不振、恶心
病史:经常食用辛辣食物、大量饮酒
诊断:胃糜烂
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用草药调理胃肠功能,促进胃溃疡的修复。

方剂:四神汤
组成:黄芩、黄连、黄柏、黄耆
用法用量:每日2剂,每剂煎服,连续服用10天。

药物功效:
1. 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可减轻胃黏膜的炎症。

2. 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抑菌作用,有助于抑制胃酸过度分泌,减轻胃溃疡的症状。

3. 黄柏:有收敛止血、抗菌功效,对胃肠道溃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 黄耆:具有益气健脾的药性,有助于修复胃黏膜,恢复正常的胃肠功能。

饮食调理:
1. 少食多餐:每天分多次少量进食,减轻胃肠负担。

2. 避免辛辣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刺激性食物,刺激胃黏膜,加重症状。

3. 饮食清淡:以米粥、面条、蒸煮食物为主,避免油腻和过于刺激的食物。

4. 忌烟酒:停止饮酒,避免吸烟,减少刺激。

治疗效果观察:患者经过10天的治疗,症状明显减轻,胃部不适、疼痛明显缓解,食欲有所恢复,恶心症状明显减轻。

总结:中药四神汤配合饮食调理,能够有效缓解胃糜烂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和恢复胃肠功能。

然而,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胃溃疡的中医治疗

胃溃疡的中医治疗

消化道溃疡・一、小建中汤・二、复健散・三、附子理中丸・四、桂附理中丸・五、理中化痰丸・六、枳实理中丸・七、香砂理中丸・八、理中丸・九、归脾汤・十、复方河车散・十一、良附丸・十二、胃溃疡汤•十三、保和丸・十四、温胃饮•十五、扶阳助胃肠•十六、温中补脾汤•十七、沉香温胃丸•十八、沉香桂附丸•十九、溃疡汤•二十、良附丸•二十一、高良姜汤•二十二、蒲草木香汤•二十三、十四味建中汤•二十四、良姜散、小建中汤(方源)《伤寒论》(组成)桂枝(去皮),生姜各9克,甘草6克,大枣(擘)12个,芍药18克,饴糖30克(后烊冲)。

(用法)上药以水700毫升,煎至400毫升,去渣,人饴烊化,分3次温服。

(功效)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腹痛。

证见腹痛喜温喜按,按则痛减,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萎黄;或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中虚吐血衄血,遗精等。

现常用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低热、贫血等病。

(按语)①证见痛处喜按,得食痛减,饮食喜温畏凉,舌苔白,脉缓。

②本方可用治消化道溃疡,功能性低热,贫血。

二、复健散(方源)《山西中医》1998;(3):3(组成)东洋参30克,生黄芪30克,党参30克,五灵脂30克,丹参30克,郁金30克川楝子30克,甘草30克,鸡内金120克,陈皮60克,神曲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极细末,每次服1.5克,每日服3次。

(功效)补益脾气,消食。

(主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证见胃脘规律痛,伴泛酸、纳呆,苔薄白,脉弦细。

(按语)①本方以胃脘规律性痛,泛酸纳呆,苔白、脉细。

②本方可用治消化性溃疡。

三、附子理中丸(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炮附子30克,人参30克,白术30克,干姜30克,炙甘草3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每日服3次;亦可用上药各1/3量,水煎服,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温阳祛寒,益气健脾。

(主治)腹痛。

证见腹痛,面色觥白,手足不温,心下逆满,呕哕不止,呕吐泄利,霍乱转筋,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