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的独特作用

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的独特作用
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的独特作用

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的独特作用

——以美国、日本与韩国的历史经验为例

王家新 刊发时间:2009-01-20 06:15:44 光明日报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期,往往正是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与繁荣的机遇期。在深度调整阶段,经济会出现短时期的低增长与高失业,社会消费心理将发生一些变化,基于经济前景的预期,大宗的固定资产支出会被压缩,而教育和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与投入会增加。教育可以延缓就业压力、提升人的自身素质与竞争力,文化娱

乐可以给经济震荡中的人们一种精神的安顿、慰藉与希望。从文化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经济危机和萧条时期可以激发出更为丰富的内容灵感与形式创新,正如中国古人所谓“文章憎命达”,“诗穷而后工”。考察美国、日本和韩国所经历的经济危机,不难看出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的独特作用,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一、美国、日本与韩国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的表现

1、美国文化产业在一次次的经济危机中遇挫愈勇,以百老汇和好莱坞为代表的演艺、影视业往往成为萧条时期的经济增长点。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也成为普通美国人精神与梦想的救助站与孵化器。

1930年初,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梅兰芳剧团在纽约百老汇的中心区域第49号街剧院进行首演,演出持续2周。这家拥有700个座位的剧院竟场场爆满,5美元的门票被票贩子们炒到十五六美元。演出的盛况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梅兰芳戏曲艺术的魅力,同时,由此也可以感受到美国演艺业在大萧条时期的繁荣景象。

在那个年代,美国东海岸的百老汇和西海岸的好莱坞双星辉映,创造了美国娱乐业的巨大繁荣,同时也为美国走出经济大萧条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美国人即使领取救济、节衣缩食,也要挤出几个铜板,走进剧院,涌入电影院,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快乐、生存的温暖与希望。也正是在那个年代,美国涌现出了大量艺术经典作品,比如卓别林的小人物影片,诙谐有趣的“猫和老鼠”,“微笑天使”秀兰·邓波儿主演的电影等,成为美国人逃避现实的“疗伤”良药。文化的繁荣给

美国人带来了信心和希望,文化的发展造就了后来被津津乐道的所谓“美国精神”。当年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说:“只要我们有邓波儿,我们的国家就会没事。”

同样是在美国经济最糟糕的1929年,借助演艺业繁荣的局面,好莱坞顺势举行了第一届奥斯卡颁奖礼,每张门票售价10美元,奥斯卡成为迄今在影响力和商业效益方面最成功的电影节庆活动之一。在2008年拉斯维加斯的国际大型综合电影业博览会Sho-West展会上,美国影院业联合会主席菲西安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遭遇了7次经济不景气。但是在这7次里头,有多达5次,电影票房反而强烈地攀升上去。”

当年,伍迪—艾伦拍摄了一部电影《开罗紫玫瑰》,女主人公西塞莉亚一遍遍地观看同一部电影《开罗紫玫瑰》并与片中虚幻的人物相爱了,影片所创造的梦幻之境拉开了她与冷酷现实的距离,这便是电影的魔力。在灰色压抑的经济萧条时期,文化娱乐活动让美国人能轻松地消磨艰难时光、获得暂时的精神庇护,使得娱乐产业有了巨大的市场消费需求。经济危机成为文化产业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创新的契机,对现实的反映与反思都会激发创作灵感,压缩的经费开支也会促使制作更为精心精致,催生出伟大的文艺作品。还应看到,美国的文化产业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很发达了,文化娱乐产品的生产与流通日渐成熟,而萧条时期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的膨胀使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危机中逆市而上,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

2、从“军事立国”到“经济立国”,最终落实在“文化立国”,这既是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也是为应对经济发展问题而进行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

近现代以来,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时的“军事立国”战略;二战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立国”战略;从20世纪后期开始转向“文化立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在二战后满目疮痍的废墟上,日本创造了世界的经济奇迹,但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随经济增长而真正改善,日本开始考虑新的增长方式。日本学者日下公人在《新文化产业论》中指出:基础工业复苏

的奇迹不会再出现,日本的产业结构应转向以最终需要为主的产业,这种产业结构重心的转移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产业是最终需要产业中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日本人要利用文化资源创造新文化,从人的大脑中寻找资源、开辟市场,用人文精神去创造经济奇迹。日下公人《新文化产业论》对于日本文化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95年日本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把发展文化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并通过一系列立法来保障和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2001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同年10月又对1970年颁布的《著作权法》进行修订,改名为《著作权管理法》;2004年颁布了《文化产品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该法规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还可以让世界认识日本文化,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有义务积极扶持,在财税、融资方面给予优惠待遇。政府对于文化艺术领域的财政预算大幅度增长,同时,社会团体对于文化创意行业的赞助规模也越来越大。

日本的推进策略有效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日本文化产业的许多领域在全球范围居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动漫、游戏这些新兴文化产业行业,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片中有65%出自日本,在欧洲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电子游戏业更是给日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据统计,全球电子游戏的市场份额中,90%以上的硬件、50%以上的软件均被日本厂商所掌握。

3、以亚洲金融危机为契机,韩国大力加强文化投入,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韩流”不仅拉动了巨大的本土消费,也带动了庞大的国际贸易。

韩国在1997年金融危机期间,对于外向型经济带来的国民经济脆弱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痛定思痛,认识到发展具有本土优势和本土活力的经济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核心国际竞争力的培育的重大价值。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文化产业被确定为21世纪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韩国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全球文化产业强国,除了诸如政府放松管制、加强产业扶持保护以及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等因素外,最值得关注的

做法是:影视等文化产品的内容、资金来源以及市场消费的高度本土化。

上世纪90年代初,韩国本土文化多样化的竞争格局初步形成,整体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了良性轨道。与此同时,政府采取积极的产业政策,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大力扶持和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效显著。1997年金融危机,韩国致力于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年即成立了“文化产业基金会”;1998年,韩国政府及时提出了“文化立国”方针,规划2001年起5年内把韩国文化产业产值在市场上的份额由1%提高到5%,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2001年,韩国设立文化产业振兴院,致力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一方面大刀阔斧地整顿企业、金融界,另一方面不再把文化视为一般意义上的休闲娱乐,而是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由政府主导并全力支持。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曾在竞选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并以提升文化经费占到国家总预算的1%为目标;金大中政府执政后,因为金融危机,政府裁减各部委人员,只有文化部门人员不减反增,可见其对文化事务的支持,文化总预算也逐年递增,1998年韩国政府的文化经费只有4848亿韩元,占国家总预算的0.62%,之后政府文化经费逐年增加,到2002年已经超过1.2兆韩元,文化预算突破政府总预算的1.09%。目前,全世界只有法国和韩国的文化拨款达到国家预算的1%。1999年至2001年间,韩国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好莱坞电影占据了韩国电影80%以上的市场份额。韩国电影业之所以不景气,很重要的原因是诸如三星、现代、大宇之类的财阀垄断了韩国的影视制作和发行,但它们只是把影视内容制作作为其主营的录像带等产品的附属业务,对电影产业运作规律基本上一窍不通,对电影艺术更是缺乏热情,这样是绝对拍不出票房和艺术双赢的影片的。亚洲金融危机将韩国的各大财阀拖向破产边缘,国际货币基金向韩国提供了稳定支持,同时要求重组后的三星、现代、大宇等大财团必须退出电影行业,只能经营自己的核心产业。就这样,财阀垄断韩国电影业的局面在一两个月之内瓦解了。于是,大大小小的以好莱坞方式运作的独立制片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新生的制片公司每年可以拍出好几部影片,

在全国范围内发行。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在韩国本土也逐渐形成,各类中介服务以及有效的投融资市场日益成熟,使本土导演、本土明星借助本土资本投拍大制作的本土题材电影成为可能,而且形成了良性的竞争机制。1999年青年导演姜帝圭自编自导了韩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以朝鲜半岛战争为题材的本土大片《生死谍变》,影片耗资350万美元,而最后的票房、录像带和出口三项总收入超过了3500万美元,首破由《泰坦尼克号》创下的韩国最高票房纪录。从此,韩国本土电影的票房成绩不断提升,到2004年本土电影的票房比重达到了62%。

韩国电影电视的文化特色鲜明,内容创意独特,制作精良,凭借国内的巨大成功,在东亚乃至全球掀起了巨大的“韩流”热潮。2005年韩国文化产品的出口额高达7亿美元。仅2004年一年,中国30多家电视台共播出了60多部韩国电视剧。从韩国产业政策研究院对“韩流”的经济波及效果分析上来看,“韩流”对韩国经济产生的效益达45亿美元,其中在中国产生的效益达33亿美元。

以电影为龙头的韩国整体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崛起,有太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尤其是他们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本土化的努力和成果证明,具有本土魅力、本土根基和本土优势的产业,才会有国际竞争力。

二、文化产业拉动经济的分析和前瞻

1、在经济萧条时期,文化娱乐消费会逆市增长。

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总体持平衡状态,但在特殊时期会表现为非均衡状态。尤其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的调整萧条时期,人们的物质消费会抑制,而精神消费会膨胀。人们需要通过娱乐来缓解精神压力,需要通过对现实的反思与生活方式的反思来调整心态,通过文化艺术对未来的描述来增加希望、增强信心。

虽然经济萧条也会带来文化投资的压缩,但同样会促进成本低但内容更富创意的产品大

量涌现,从而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增强对民众文化消费的吸引力。

2、文化产业的效益显著,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引导。

文化产品生产的初始成本较高,但它的产品复制和传播成本很低,其销售与传播的规模越大,效益就会越大。与物质产品的收益规律不同,文化产品呈现边际收益递增规律,文化产业主要依赖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与智力资源,在不消耗或很少消耗物质资源或能源的条件下,实现大规模的经济产出,拉动经济增长,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独特贡献。

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政府的扶持才能够充分实现。通过及时而恰当的文化产业政策来推动这一战略性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是许多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比如设立国家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纲要和特殊时期的文化振兴计划等。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与引导,还和文化产业所具有的特殊意识形态属性有关。尤其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国民的信心与凝聚力是保持社会稳定大局、实现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与有力扶持,繁荣文化艺术,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往往会具有满足精神需求、消弭焦虑、凝聚人心、增强信心、共渡时艰的显著效益。

3、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拉动内需、刺激经济。

由于存在语言、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形式与内容的差异,文化产品在跨文化贸易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文化折扣”(culturaldiscount)现象。在本土文化语境中,文化产品的消费没有文化障碍,而在其他国家中,文化产品的接受会遇到语言、价值观等障碍。

文化产品与服务具有共同消费品的特征,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水平与区域内群体的日常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文化产业的这一特点说明它是一种具有本土文化魅力、本土消费优势的经济门类。在经济困难时期,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刺激经济、拉动内需,对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效应将十分显著。文化产业发展会贡献于经济增长,反哺于公益性文化事业。

4、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

国内市场是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条件,国际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有一个成熟的国内文化市场,有利于培育成熟的、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主体,有利于文化产业直接成本的短期回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一方面由于没有了成本压力,因此会有价格优势;另一方面,经过国内市场的锤炼,高质量的产品与高素质的服务可以赢得国际消费者的好感,有利于培养长期、稳定、忠实的文化消费者和消费市场。

文化产业的国际贸易,不仅仅是获取经济利益,同时也是在向全世界传播本国文化价值、培养国际的文化认同、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对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具有长期深远的影响。

综上,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历史经验表明,在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期文化通常会逆市发展,成为文化产业迅速崛起、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虽然我国与美日韩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国体政体不同,但毕竟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融入到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之中,可以判断,此次金融危机必然会蔓延到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必然要从虚拟经济危及到实体经济,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在所难免。同样可以判断,只要审时度势,及时做出前瞻性的研究和规划,应对措施得力,又有改革开放30年来夯实的牢固物质基础,我国文化和文化产业也会逆市而上,有所作为,化危机为机遇,结合文化体制改革,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保稳定、保大局、保经济社会安全“过冬”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财政部教科文司)

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申报策略

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申报策略-新闻学 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申报策略 姚馨 近年来,为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央财政部连续多年下达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仅2015年度就下达专项资金50亿元,共支持项目850个,项目数较2014年增长68.25%。这笔中央层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唯一一笔专项资金,着重支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推动影视产业发展、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巩固文化金融扶持计划、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等重点领域。 楚天传媒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对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的申报和管理工作,从上至下,非常重视,成为印刷行业内获得政府扶持资金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2013年至今,公司先后有多个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其中2个项目分别获得“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湖北省宣传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湖北省扶持优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湖北省国家资本金”等资金扶持,共计约4000多万元。如何让一个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对企业各种扶持资金,并选择符合企业项目申报政策扶持资金,尽可能多的获得政府资金扶持呢? 一、建立复合型人才团队 人才是项目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申报项目的企业在组建好团队时,要广门开路,广纳贤才,要注意团队的年龄结构、专业组成和分工配合。申报项目人员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具备多项工作技能,有丰富的知识结构,有良好的心态,有统筹和严谨的思维,有高度的责任心。申报的项目要想获得成功,涉及到项目

思路的选择、项目申报材料的编写、项目评审、项目审核、项目实施、项目竣工等,覆盖行业专业知识、财务分析、技术参数、工程建设、管理知识等,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对项目申报人员的专业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和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十分高。 二、把握行业发展动向 企业要认真学习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对国家文化产业支持专项计划、政策及配套资金申报办法、时间有全面宏观了解。近几年国家出台的扶持政策有:《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针对这些政策,申报人员要认真解读,细致分析,深入研究。同时,要定期登陆国家和省委宣传部、发改委、财政部等政府网站和行业网站,查看了解国家扶持政策、扶持项目的重点内容、行业发展动向和趋势、项目申报步骤和程序.以及资金管理办法等信息。 三、统筹项目申报大局 项目的申报和管理是密不可分、前后承接的,项目的申报要统筹大局,既要努力争取更多项目获得资助,更要确保已获得资助项目的顺利实施。近年来,上级集团领导和公司领导高度重视项目申报管理工作,统一由上级集团改发办牵头负责统筹管理,全面掌握全集团的项目申报动态,以加强项目申报、储存、培育及管理工作,努力做到申报一批,储备一批。不仅确保源源不断的产生精品项目,还为各申报单位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每个项目由下属公司专业团队,负责研究行业扶持政策,分析自身优势,策划起草项目可研分析报告,并由公司一把手担任项目负责人,以加强领导、管理,保证项目申报和实施质量。

领导在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领导在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为了全力推进文化强县和小康社会建设,全面深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全县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根据全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2016年“欢乐潇湘幸福宁乡”系列文化活动责任分解表》和《2016年宁乡县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思路和措施》、《宁乡县2016年新增限上文化产业单位任务分解表》,文件中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和要求已经非常明确,请各单位遵照执行。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明确目标,精准定位 2016年文化工作总体目标是两句话,一是硬指标不打折扣(省对县小康社会建设关于文产增加值占比的考核指标——文产增加值占比7.5%,市对县文产项目投入和引进数量的指标——5000万项目各两个);二是软指标上一台阶(工作基础、文化氛围、活动品牌、精品创作等等)。工作定位是——办大活动、引大项目、扶大龙头、打大基础。 一是办大活动。2016年文化活动,紧扣县委政府中心工作,以三大建设为主题,坚持“办大活动、树大品牌、争大荣誉”的思路不变。通过办大活动服务三大建设、凝聚干群人心、锻炼文艺团队、创作文艺精品。文艺精品创作方面,以文联和文化馆、演艺协会为主体,积极参加省市有评比,争取获大奖。 二是引大项目。加强对文化产业招商专班的统筹调度,将产业招商的工

作做实。大力引进一批实力强的企业和规模大、投入大的项目,比如华强、绿城文化城、雅居乐之类的。大力引进一批有特色、有示范作用的项目,如炭河古城、创意煤城等项目。 三是扶大龙头(平台、企业、项目)。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有龙头企业和项目来带动,宁乡的优势还在文化旅游项目,所以重点盯住“三大经典和六梦想”,做好项目和企业的服务、扶持工作,例如炭河古城、道林古镇、华强项目等。另外,加强与经开区文创园、高新区联系,在产业融合、工业旅游、工业设计、创意平台方面尽力做一些推动文章。 四是打大基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这一点已成为共识。两年来,文化工作在湘云部长大旗指引下,业绩、影响、地位迅速提升,大项目、大资金、大活动在全省都有影响力。但客观的讲,站在系统思考和宏观推动的角度,我县文化工作特别是产业基础相比全市还相对薄弱,专项政策缺失,专项资金不足,产业规划、产业统计、政策研究和工作运行机制方面都需要逐步夯实。 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一是抓好重点活动,营造幸福宁乡氛围。责任分解表中共有13项文化活动,主要包括两各层面的活动。1、全市性的文化活动。表格中一至九项中,除了第五项之外,都是全市举办,宁乡参与的活动。宁乡需要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来参与,责任表中活动时间、目标、责任单位、责任人都已明确到位。总体要求是积极参与,多获全市性的文化大奖。2、二是宁乡自选的特色文化活动——《湖湘风情特色城镇群系列文化活动方案》。共有八大文化主题活动,以艺术手法展现文化底蕴,形成三经典六故事一系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意义和作用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意义和作用 一是可以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运作得法的话,效益还相当显著。比如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影视剧的发行、放映和贴片广告;再比如杂技、魔术、话剧、歌舞等的商业演出;还有图书的出版发行(这方面比如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参展第59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当天就签订了10项原创图书的版权输出合同,金额达到100万美元);还有动漫作品的发行上映和品牌运作(这方面比如三辰集团在制作发行《蓝猫淘气3000问》的基础上,弘扬“蓝猫”品牌,开展衍生品生产,每年盈利数千万元),等等。文化产业属于无烟工业,同样也可以吸纳就业、提供税源,随着人们收入不断增长、物质生活需求日益得到满足,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强烈,文化产业所蕴含的商机,也越来越巨大。 二是可以更广泛更充分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发展文化产业,对文化产品进行深度开发,进行规模化、批量化生产,对各种文化服务项目进行细分和充分挖掘,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能够更好地营造文化氛围,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更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方面很好理解,如今,电视机、手机、计算机日益进入家庭,相关的服务项目开发与生产也日益跟进,就使得更大范围的群众更充分地享受到了文化权益,精神得到陶冶,素质得到提升,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三是可以更好地弘扬文化。文化越是得到广泛的传播,才越能够得到弘扬,越能增进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观念都有差异,通过文化的交流能增进了解、互信、合作、和平。从中,文化也得到弘扬、创新、发展。要更好地实现这些,单靠发展文化事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日益广泛地进入不同地域、不同国度人们的生活中。例如,美国通过把多部“大片”输入到中国,我们就了解到好莱坞电影的运作,了解到美国人那种前瞻未来、探索创新的文

市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文化产业工作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之所以把xx的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个重大课题专门研究,主要是向大家传递两个信息:虚功只有实做,真招才能实落。文化这一“虚功”,只有凝聚到文化产业这一“实活”上,才能更好地推进、更好地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小问题,而是事关xx科学发展、超常发展的大战略,从现在开始就要集结队伍,整合资源,突出亮点,加快推进。刚才,xx同志就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发展文化产业讲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抓好抓实。下面,我强调三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切实增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文化是国家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血脉。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始终是决定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已经成为一个地方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也因此被誉为21世纪最具潜力、最具优势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资深产业。xx作为文化积淀深厚的古老地域、新兴城市,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实力,我们不仅具有较好的基础,更具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不仅是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社会进步的现实选择。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从以下四个方面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

第一,xx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xx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天下九州,冀州为首;夏铸九鼎,冀鼎最重。在中国历史上xx曾是中原政治文化的核心,由此孕育的xx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武强木版年画、xx内画、xx法帖拓印分别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宫廷金鱼、侯店毛笔、武强和饶阳乐器、深州黑陶、阜城剪纸、武邑和饶阳雕刻也都在国内外久享盛名。这些传统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xx特色相互融合,为世人所珍视,也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成为我们发展的独特资源。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的宝贵文化遗产,如果不能在我们手中得到充分发掘和弘扬,既对不起先人,也对不起后人,既对不起前任,也对不起后任。我们必须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在弘扬历史上深入发掘,深入研究,用心工作,用力开发,这样,才能使宝贵的文化资源变为当今xx的经济资源和产业财源。 第二,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为文化产业大发展、快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文化产业具有“逆经济周期”的特点。历史经验证明,经济萧条时,文化消费反而会逆市上扬,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契机。1929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使美国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世界第一文化强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和韩国积极实施“文化立国”战略,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分别占gdp的17%和13%。日本的动漫产业已超过了汽车产业,韩国文化如电视剧等,则在我国

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简介.doc

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简介第 9 期(总第 12 期) 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经验 一、发展现状 英国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定义的国家,其创意产业发展历程具有典型的特征。英国曾经是“世界工厂”,后来失去了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1997 年 5 月,英国政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解决就业问题,首相布莱 尔提议并推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这个特别工作组分析英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战略, 提出把创意产业作为振兴英国经济的重要手段。 1998 年英国政府出台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明确提出了概念,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创意产业”( Creative Industries)的: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等有关 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等实施系统性扶持;逐步建立完整的创意产 业财务支持系统,包括以奖励投资、成立风险基金、提供贷款及区域财务论坛等作为对创意产业的财务支 持。 至 2000 年英国创意产业已获得了一定发展,据英国跨部门商业注册机构(Inter-Departmental Business Register, IDBR )统计显示,英国创意产业企业已达122,000 家,约占企业总数的7.6%,其中四分之三集 中于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音乐、视觉和表演艺术方面。 英国创意产业产值分布情况 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创意产品生产国。育部发表《英国创意产业专题报告》(Creative Industry Mapping Document 2001 年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该报告显示, 2001 年英国创 意产业产值约为1125 亿英镑,占英国当年GDP 的 5%,已超过任何制造业对GDP 的贡献。 2002 年,创意产业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仅次于金融服务业),创意产业注册企业数约有12.2 万家,雇佣总人数达190 万,成为英国雇佣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此外,英国创意产业实现出口 约占英国外贸出口总额的 4.2% 。 115 亿英磅, 2003 年政府对创意产业采取了税收优惠等政策性扶持,补了货物贸易逆差。经过几年的发展,从1997 年至 2005 创意产业进一步成功推动了英国出口,有效抵年间,英国已培育了12 万多家创意企业,与创意 产业相关的从业人员数量占英国就业人口的一半。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英国推动经济增长与降低失业率的 有效策略。此外,以伦敦为代表的几大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创意城市”的典型。创意产业有力地推动了 城市和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策略 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的积极推动。英国政府的推进措施主要集中在支持文化创意产业 的基础研究、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数字化推动、企业财政扶持等方面。 1.加强产业的基础研究创意 英国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除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和《英国创意产业专题报告》两份报告之外,英国又相继进行了相关的基础性研究:1998 年,出版的《出口:我们隐藏的潜力》( Exports:Our Hidden Potential )研究了创意产业的出口政策与做法;1999 年,发布的《地区的规模》(The Regional Dimension )研究了创意产业的地区发展;2000 年,《下一个十年》(The Next 10 Years )从教育培训、扶持个人创意及提倡创意生活三方面,研究如何帮助公民发展及享受创意;2004 年,《创意产业经济评估》(C reative Industries Economics Estimates)公布了创意产业产出、出口、就业等统计数据,介绍了产业的发 展现状。这些研究为英国政府制订创意产业政策提供了完整的信息支持,从而保证了政府产业政策的有效 性、连贯性、一致性。 2.注重数字化对创意产业的影响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创意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经济萧条时取胜五大策略

经济萧条时取胜五大策略—读后感言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认为最关键的要素是企业不管在什么形势下都应该盈利经营,这是根本,民营企业没有收益将无法生存,萧条期更是如此!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应对,从我个人角度结合企业实际着手以下工作: 1、对二三线人员人员精编简政,但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裁员,将公司生产运营确需人员定 员定编做好,并且将编制员工留好用好,形成高效协同的团队,同时在萧条期或经济舒缓期更注重与夯实基础管理与现场环境5S管理 2、减少非专业性投资,注重对新设备的更新与应用,提高生产效率与减少人为质量隐患与 人工成本,以机器换人,让机器保证产品质量,从而形成高效率; 3、产供研销全过程降本,成本意识贯穿于经营全线,对各环节进行务实研究,提出改善计 划逐一技改与管理: 比如:生产精细化降本节支方面1、交联度:原来为了达到交联度采用延长交联时间与提高温度的办法,这样一来无形中就会多耗用燃料成本 改进方法:一方面在原料中寻求突破,在保证生产与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适度提高原料交联度,减少交联时间,现正在试验中,效果比较明显;第二在人工手工切换温度操作改为电磁阀自动控制温度操作,减少不必要的热效能损失,第三对现有交联房进行改造; 2、压缩空气:机加车间使用压缩空气采用全天候直供模式,气源大量浪费,空压机处 于高负荷连续运转工作状态,增加电能耗用与减低设备使用寿命 改进方法:对现有机加设备采取电磁阀控制模式,在机加过程中需要吹屑时自动开启,减少供气需求量,使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减少了电能消耗; 下一步将进行各过程水电油气耗用管理,实现部分辅料循环再利用,比如照明LED改造以及机加刀柄改进利用等 4、技术研发部门相关人员转变闭门造车模式,深入一线或参与客户洽谈,动态了解客户与 市场的最新需求,结合顾客与市场需求对现有产品与系统进行研发创新,向市场提供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与服务;但同样切忌盲目开发,也要考虑到研发成本;

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大力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根据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产发[2003]38号)和省、市政府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建设文化强市的工作目标,就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在“两个率先”中的目标和任务 第一条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包括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行业门类。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对全面建设文化强市,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二条进一步明确发展苏州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围绕苏州“两个率先”,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紧密结合,与贯彻

发展先进文化要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与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紧密结合。从苏州文化的实际出发,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探索把握苏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苏州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挥现代高新技术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总结推广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开拓创新,逐步形成具有苏州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第三条苏州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全面贯彻实施《苏州市2001-2010年文化强市建设规划纲要》精神,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步伐,努力使我市拥有先进的文化设施、发达的文化产业、一流的文化精品、拔尖的文化人才、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十五”期间,全市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与全市GDP的增长速度保持同步增长;文化消费在日常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体现苏州历史文化底蕴和时代发展要求,体现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互动,体现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成果融合,体现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协调统一的文化强市发展格局。文化产业各个门类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和有影响的苏州文化品牌,建立一定规模的现代化文化产品生产、服务和销售网络,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通过努力,使苏州文化产业逐步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基本形成优势明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文化产业体系,基

企业家座谈会发言稿

企业家座谈会发言稿 尊敬的李书记、王省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叫朱群英。我是来自恩施自治州的民营企业的代表。能够这样“零距离、面对面”的聆听各位领导的指示,学习各位企业界前辈和精英们的宝贵经验,这对我来说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我很荣幸也很感动。我们这能够参加今天的座谈会,这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契机,一种鞭策和激励。 我们“时代置业”始终是用新奇眼光观察世界的学生,我将把这次会议的精神和经验,领导们的指导和关怀带回武陵山区、带回恩施,带回利川,为推动武陵山区的发展,为恩施民营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下面,我结合我们时代置业公司自身发展,就加快转变民营企业发展方式,给大家作一个简短的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时代置业公司转变发展方式的成效和体会 时代置业发展公司从1996年诞生之初的两间装潢小门面,发展成为今天总资产近5亿元的民营企业。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得益于“一主三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方略,也得益于我们不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回顾企业这15年的发展历程,我深切感受到加快转变民营企业发展方式,是企业的求生之本,发展之源。从单一

的地产开发模式向复合型开发道路转变,是我们时代置业公司够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自XX年开始,我们在原单一地产开发模式上,纵向发展商业地产,横向深入教育地产,先后开发了滨江花园、时代半岛国际、时代家居mall、基斯顿五星级酒店、国宾接待区等主题品牌地产。采取并购的方式,快速实现资源的最优组合,XX年以亿收购了重庆华星外语学院和重庆1+1商业公司。在外围上,我们与国际知名企业香港联邦国际集团紧密合作,引进了国际五星级酒店品牌基斯顿和曼福特。目前企业在恩施界内小有影响,对推动了利川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企业年产值都在亿元以上,其累计开发量目前已超过100万平方米。公司先后被授予“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中国房地产协会授予“全国房地产诚信企业”,“湖北省优秀民营企业”,恩施州房地产开发综合实力五强企业”等荣誉称号。 我以为,对于我们相对落后地区的民营企业来说,转变发展方式,不是空话、大话,不是纸上谈兵,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文化的积淀,经营模式的转变。为此,我们时代置业公司从XX年起,向社会公益事业捐赠善款近1000万元。曾独家赞助举办“首届中国龙船调艺术节暨时代杯全国土家族苗族歌舞展演”、“时代杯利川全国摄影大赛”、“国际旅游小姐总决赛”、《大利之川》栏目制作和电影《牵手》拍摄。仅用于这类文化建设赞助款就达到500

纵观世界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作为全球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

纵观世界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作为全球文化产 业最发达的国家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罗湖区2007年文化产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策略的思考近几年,罗湖区政府按照深圳“文化立市”的战略要求,抓住文化市场 逐步放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历史机遇,积极利用文化资源,整合文化生产要素,探索文化经济内涵,大力促进文化活动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200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较同期GDP增速高出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罗湖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但与此同时,由于文化产业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在文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管理机制和人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罗湖区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仍需着眼高远、“自造”优势。 一、罗湖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2007年罗湖区文化产业基本单位2878个,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占本地生产总值的%,较上年提高了个百分点(见图1),表明罗湖区文化产业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逐步克服了深圳广电集团等几家大单位外迁带走当期%增加值的影响,保持强劲增 长势头。 图1:罗湖区2004-200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GDP的比例从文化产业分层来看,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基本单位235个,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基本单位931个,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 占%;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基本单位1712个,增加值亿元,增长%, 占%(见表1)。 表1 2007年罗湖区文化产业分层主要指标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

20世纪以来,美国历经数次由泡沫引发的股灾,其中以1929 年和2000 年的股灾最为严重。为更好地认识这两次以及任何股市泡沫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这里我们重温1929年股灾后的大萧条。 飞扬的二十年 20年代同样被当时人称为“新时代”,财富和机会似乎向刚在一战中获胜的美国人敞开自己吝啬的大门。“人人都应该富裕”,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发表了他对新时代的看法。胡佛总统也认为,“我们正在取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胜利的前夜,贫民窟即将从美国消失。”机会和富裕成为20年代醒目的标志。 美国股市在历经10年的大牛市后,20世纪前期美国最富盛名的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费希尔在1929年10月22日的《纽约时报》头条表示,“我认为股票价格还很低。”可是,没过几天股市泡沫就开始破裂。 股市泡沫的培植、经济超速增长常常是技术发展、制度变迁和社会氛围等众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美国20年代的经历完整地体现了这些因素的作用。以美国制造业为例,1920年开始,美国制造业飞速发展了10年。1921年的指数水平为67,而1929年的该指数已经到了119点,制造业保持了超过6%的增长速度。1929年10月股市崩溃后,到1932年该指数仅有63点,比起1929年高峰时跌了47%。 就工业技术而言,一战当中和以后老的石油和钢铁工业得到长足发展,而新兴技术引发的汽车、电气和飞机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战争中发展的科学技术对民用经济的推动效果明显。如果我们用投资于新设备和新工厂的资本数量来衡量技术的加速发展和推广速度,我们发现1915年用于新设备和新工厂的投资约为6亿美元,而到了1918年,这一数字已到25亿美元,增长率超过300%!新工厂的建设和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为制造业的加速发展打下了基础。福特汽车公司总裁亨利·福特的话形象地表达了当时工业界对技术进步和资本扩张的自信,“美国人现在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任意款式、任意色彩的福特汽车。” 除了技术创新,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政府与大企业的密切关系、信用消费形成等因素都促进了整个20年代的经济腾飞,同时也使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更加非理性、使股市泡沫继续膨胀。 提高了的劳动生产率使工人的工资水平也有了大幅度上升,消费能力增强,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生产供应商采用更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采用更新的技术和更大范围的运用科学管理模式,进而反过来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促进更高的消费。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形成了一个自我增强的循环机制。 整个社会对新技术和新生活方式趋之若骛,“炫耀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当时人们追求的消费包括收音机、电影、新型电器(吸尘器,冰箱和洗衣机等)、汽车等等。“新时代”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还深刻地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结构。 20年代对经济前景的自信更集中地体现在股票市场。在股市最狂热的1929年夏,美国封闭基金的价格远远超过其资产净值,比二战后封闭基金平均溢价60%,这意味着资产的价格远远高于资产的价值。最近的一些研究显示,即使存在作空机制,也不能完全抑制当时股票价格的上涨。在投机最盛行的1929年1月,当股票做空方借入股票时(这是做空交易运作的一部分),需为借入的股票支付18%的月利率,这意味着很难借到股票去做空,以致使做空机制无法抑制股市泡沫继续膨胀。 像任何一次金融危机一样,1929年的危机前同样是一片欣欣向荣。社会中涌动的暗流,像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社会信用受到破坏、上市公司行为扭曲,都被节节攀升的股市和对幸福未来的预期冲得无边无影。

文化产业的特点及作用

文化产业的特点及作用 (一)文化产业的特点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所具有的特征,还具有其特殊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服务性与营利性 文化产业是将人类的智力、知识、精神、艺术等转化为供人们消费、享受的商品,文化产业是以为人们提供无形的商品服务,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文化产业具有服务性。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企业为了维持自身的运转,改善自身的条件,必然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其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因此文化产业具有营利性。 2.传播性与政策引导性 文化产业最终目的在于将创作出来的文化产品传播出去,送到消费者身边,用以丰富消费者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文化产业的传播性也就体现的越明显。同时,由于文化产业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因此,文化产业也成为了政党、国家宣传自己的政策方针,治国思想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主要通过有关部门对电视台所播放的电视节目,电视剧以及上映的电影的内容的上审核,审核通过的节目通常与国家所强调的政策思想是保持一致的。同时,经过审

核也避免了一些不利于人民身心健康的内容的传播。文化产业的政策引导性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3.知识性与创造性 文化产业是通过为人们提供音像、艺术、文字、信息、知识等来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因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必定蕴含有文化的含义,具有一定的知识性。文化内容被称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而“创造性”又是文化内容产生的关键,所谓的创造性既是指“创新、原创”。一个成功的文化作品一定是具有创新性的,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但是必须要在这之上有所创新,不可重复他人的东西。没有那个人的成功是通过复制他人的作品而获得的。例如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成功,无论是在15年前还是在15年后的今天它依然能吸引观众走向电影院去观看这部电影,因为它取材于真实的海难悲剧,但是经过创作者的改编,把它演绎成了一个催人泪下的凄美爱情故事。如果当时的创作者只是单纯的描写那场海难,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再次走进电影院去观看! 4.文化产品可复制性 虽然没有谁的成功是通过复制他人的作品而获得的,但是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发展,也在于它的可复制性。这里的复制并非是对前人创作的抄袭,而是对已经创作完成的原创文化进行重新编码,然后制造出具有同样文化内容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的可复制性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复制,文化产品就不

全球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讲解

探寻全球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之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的多元共存不仅为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供了条件,更加使得全球不同地区的文化产业在彼此借鉴优势、共同发展和繁荣的过程中产生了互相依存的共生性,从而形成了一道绚丽多姿、魅力无穷的人类文化景观。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寻求文化多元化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从而进一步探寻全球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之路,成为了当今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共同命题。 2011年7月30日,在第六届“创意中国?和谐世界”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全球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主题论坛上,来自科研机构、高等学府、知名企业的海内外文化产业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着眼于文化融合与产业实践,通过对中外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和模式的互相比较、国内外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经验的相互借鉴,会诊全球文化产业的热点问题,就全球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带来了智慧的启迪。 紧抓我国文化产业的黄金机遇 文化充满着个性,个性体现出差异,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过程。论坛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永峰指出,我国文化产业经过“十一五”的初步发展,到“十二五”期间已经开始出现了与其它产业大规模融合的态势。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方面将加快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将对转变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相关产业的文化含量和价值,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济的繁荣将我国的电影产业推向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10年对我国电影产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17部超过了亿元票房的国产电影,在开启了我国电影票房“百亿时代”的同时,也迎来了我国电影产业由产业化初级阶段向产业升级阶段过渡的“黄金机遇期”。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董事长杨步亭先生指出,在这一时期,我国电影的数量与质量显著提升,电影市场的规模逐步扩大,特别是城市院线建设和3D 电影市场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喷井式发展。应当说,我国电影市场所取得的长足进

经济萧条时的生意项目

经济萧条时的生意项目 瑜珈训练馆除了有教练指导,还可以适时增设下列配套服务,通过更多的经营项目来 增强获利能力。比如,形体类训练项目,如芭蕾形体操等;果蔬类项目,如果蔬美容等;产 品销售类项目,如进口精油产品、服装、瑜珈用品等。收入来源有:卡式服务收入、疗程 服务收入、套餐服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零散服务收入。一个月的营业额达到5.5万元,费用外的利润可以达到3万元以上。 1选址:近公交站、近小区;2投资:起步资金50万元,一般位置较佳的店面租金约 20万元/年,进货费控制在10万元左右,最好能代理一种带护理服务指导、品牌单一的化妆品,如佰草集等,可避免自己寻找进货渠道、进设备等一系列繁琐事务,如果自己单做,进货方面可先去广州、深圳等地寻找货源,先向供货方说明情况,每种产品先进1-2种样品,避免进货费用过多,在品种上,日常用品可多进些,如润肤、洁肤等基本保养品,而 磨砂去死皮霜等则适当少进,这些产品使用人群相对较少。一些必要设备,如导入仪、离 子喷雾器、美容床及热水器等也需配置,花费约需8万元左右;3经营:顾客拉顾客,化妆品的利润十分丰厚,大多数品牌都会给零售商不低于30%的折扣。 要经营一家咖啡专卖店,地点以人群聚集的地区为最佳条件,同时这些人越忙,流通 率也越高,因此车间附近或购物街最为适合。除开店租金外,必须准备一定的周转资金。 销售现磨现煮的咖啡,它的重点是采用新鲜豆,保证品质地道。销售时一定要请顾客确认 煎豆的日期,表示品质确实良好,取得顾客的信赖。同时,从业人员的外表应充满活力, 店内要清洁,让顾客有清新、朝气蓬勃之感。专卖店除了有咖啡豆之外,还有研磨机、煮 咖啡机、咖啡杯等等相关商品,要有一位对产品有着充分了的专业人员,并驾轻就熟的展 现使用方法以此带动销售,才能使销售额大幅上升。顾客不但挑剔味道,同时也注重气氛,在雅致的场所品尝咖啡,对促进咖啡的销路非常有帮助。 1经营场所以邻近市中心的繁华地段为好;2经营场所以临街为好;3经营场所周围的文化环境要好;4经营选址不能与当地政府的城市规划相违背;5经营场所的面积不能太小。 歌舞厅的内部装修投资十分巨大。一般来说,收入主要有三在来源:一是门票收入;二是 食品饮料收入;三是花束。目前歌舞厅常采用的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经纪人承包制;2演出部负责制;3联合经营制。 首先要较为精确地估算综合洗浴中心的筹建费用,然后预测未来可能的销售收入,再 就是投资回报分析。具体到筹建一家综合洗浴中心来说,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综 合洗浴中心的地理位置;2交通条件;3周边环境;4场所的大小及结构。综合洗浴中心档次 要稍高一些,桑拿浴的装修主要是木制桑拿房的装修。综合洗浴中心的外部布置应十分讲究:1豪华;2立异;3给人好的感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电脑控制的按摩器,其主要品种有:1身体机能调理按摩器;2水疗美容按摩床;3电动按摩椅。综合洗浴中心人员在配备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1人员招聘;2人员培训;3具体人员岗位配备。一个庞大的综合洗浴中心在运营业员管理上一定要抓好,从组织机构的设立到服务推 广策略上都要面面俱到。

文化产业具有以下特征

文化产业具有以下特征 1、文化产业是一种以思维创新为显著特征的创意产业。许多学者将文化产业界定为创意产业,并指出创新性、创意性是最主要动态特征。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必须运用新思路、新观念、新方法去创造财富。 2、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具有兼容性与渗透性。任何产业形态都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如饮食文化、汽车文化、家居文化、企业文化等。随着经济与文化的互动性加快,文化产业的生产领域与拓展空间显现前所未有的放射型状态,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成为开放性空间。3、文化产业通过创作文化和开采文化资源和生产文化产品、围绕文化为开展服务,它的核心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进入20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化席卷全球,经济与文化加快融合,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增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把文化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经济竞争重要战略,优先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各自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竞争力。面对这种形势,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2005年,中央在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浙江、深圳、沈阳、西安、丽江等9个省市,35家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艺院团等单位,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 2006年初,中央颁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正在全面推开,文化产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由于起步晚,我国文化产业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只有全面了解分析全球文化产业形势,找出差距,提出对策,才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一、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文化是一种人性化的需求,只要有人的存在,就会有文化的需求,就会有文化产生。原始人在劳动中“杭育杭育”的劳动号子,在实物上刻的铭文,都是一种文化。文化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活动的历史沉淀,记录人类的智慧、文明和进步。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传播、

政府职能转变为文化产业发展赋能助力

政府职能转变为文化产业发展赋能助力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重点是厘清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推动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从而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发挥。政府由“划桨”转变为“掌舵”,是信息时代政府职能实现转变的形象写照。在这一背景下,文化体制改革发轫较早,2009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发力攻坚克难。“十三五”规划提出,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迫切需求。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也是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2%的目标实现之年。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624亿元,比上年增长7.0%,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的营业收入增速超过30%。在2020年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时,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等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占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1.0%,比上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

其中,互联网广告服务、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广播电视集成播控、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行业的营业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由此可见,随着互联网、多媒体、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信息化相关的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数字文化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运行良好的时候,会实现线上线下产业倍增的“朝阳”效应;市场经济运行一般时,由“互联网+文化”催生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则会出现逆势上行,推动线上文化消费产生“口红”效应,仍能保持较快增长。如果说政府职能转变是为文化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提供政策支持,那么信息技术为文化产业赋能助力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新业态促进文化产业跨界拓展增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相比于其他产业,文化产业具有创意性、引领性、低投入、低消耗的鲜明特点和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转型、可持续等作用。这些显性或隐性的增值特征使得在其与信息化的联姻过程中,大大激发了文化产业新业态的繁荣发展。当前,以数字文化产业园区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整合了产业链内部资源,提升了产品服务价值,发挥了协同效应,支撑带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各地,5G产业园区建设成为热点,从内容生产、传播到消费,整个产业链将呈现出生产效率更高、文化消费重体验、相关产业交互融合的趋势。5G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紧密结合,将会开启一个万物互联的全新时代,这预示着“平台+技术+内容+垂直运作”将形成文化产业的新业态。一方面,5G会

在全市文化产业振兴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文化产业振兴大会上的 讲话 (2011年3月23日) 于建成 同志们: 这次全市文化产业振兴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刚才,我们隆重表彰了全市文化改革发展先进园区(基地)和先进单位。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园区和单位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全市文化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省委宣传部对我市这次会议非常重视,高部长亲临会议指导并将作专题辅导报告,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 — 1 —

示衷心的感谢!对高部长的报告,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专门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省委、省政府立足山东实际,作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大战略部署,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意见》以及35条扶持政策。在去年召开的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大会上,姜异康书记、姜大明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着力打造文化体制、文化惠民、文化创意、文化品牌、文化贸易“五个新优势”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大力推动文化建设上台阶、上— 2 —

纵观世界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作为全球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

罗湖区2007年文化产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策略的思考 近几年,罗湖区政府按照深圳“文化立市”的战略要求,抓住文化市场逐步放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历史机遇,积极利用文化资源,整合文化生产要素,探索文化经济内涵,大力促进文化活动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200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较同期GDP增速高出17.5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罗湖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但与此同时,由于文化产业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在文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管理机制和人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罗湖区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仍需着眼高远、“自造”优势。 一、罗湖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2007年罗湖区文化产业基本单位2878个,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23.3%;全年实现增加值33.89亿元,增长29.1%,占本地生产总值的4.9%,较上年提高了0.45个百分点(见图1),表明罗湖区文化产业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逐步克服了深圳广电集团等几家大单位外迁带走当期28.9%增加值的影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图1:罗湖区2004-200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GDP的比例

从文化产业分层来看,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基本单位235个,增长8.8%,全年实现增加值为5.33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7%;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基本单位931个,实现增加值9.76亿元,增长22.5%, 占28.8%;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基本单位1712个,增加值18.8亿元,增长31.7%, 占55.5%(见表1)。 表1 2007年罗湖区文化产业分层主要指标 从内部行业构成来看,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服务业是文化产业的主体,企业数增长极快。2007年文化服务业企业918个,增长76.2%,实现增加值13.99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1.2%,显示罗湖区文化服务功能较强。二是文化产品批发零售企业占比过五成。2007年文化产品批发零售企业1518个,占文化产业基本单位的52.7%,反映出文化消费旺盛,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大。三是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黄金珠宝业推动文化产品制造业迅猛增长,2007年文化产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2.45亿元,增长63.4%(见表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