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行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目录(2020版)
房建工程标准、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大全(最新)
![房建工程标准、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大全(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3b95940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5.png)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1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
DB21/T907-2015
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12
3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4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11
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
17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50601-2010
1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11/T825-2021
19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GB/T50640-2010
20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17
21
《建筑项目工程总承包单位管理规范》
GB/T50358-2017
22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
1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79号发布
13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393号发布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1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16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17
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13号发布
18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Leabharlann 范》GB50656-2011
23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17051-1997
2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有关建筑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
![有关建筑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948da7f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1.png)
有关建筑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筑节能是当前全球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而法律法规在推动建筑节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有关建筑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并讨论其对促进可持续建筑发展的意义。
一、《建筑节能法》《建筑节能法》是我国建筑节能领域最重要的法律法规之一。
该法于2008年实施,旨在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管理和监督,推动建筑行业朝着低碳、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该法规定了建筑节能的基本要求和监督管理机制。
其中,建筑节能的基本要求包括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材料的使用和建筑节能设施的应用等方面。
此外,法律还规定了节能审查、节能标识和节能宣传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建筑节能法》的实施对建筑节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强化了建筑节能的概念和意识,促使建筑行业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更加注重节能环保。
同时,法律的监督管理机制也使得建筑节能的执行更加规范。
二、《建筑节能条例》《建筑节能条例》是在《建筑节能法》基础上制定的一项法规。
该条例于2019年正式实施,成为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重要依据之一。
《建筑节能条例》主要针对建筑的节能设计、施工和使用进行了规定。
它明确了新建建筑和现有建筑改造的节能要求,并提出了相关的技术指标和管理措施。
同时,条例还规定了对违反节能要求的建筑进行处罚的程序和标准。
通过《建筑节能条例》的实施,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更加全面的规范和加强。
它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使得建筑节能成为了一项必须遵守的法律要求。
三、国际建筑节能法规除了我国的法律法规,国际上也存在着一系列的建筑节能法规。
例如,欧盟的《建筑能效指令》和美国的《能源政策法》等。
这些国际法规主要关注建筑节能的标准和推广措施。
它们通过设定建筑能效标准,要求建筑行业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同时,这些法规还为建筑节能的推广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
国际建筑节能法规的制定和推广,对全球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策】2020年绿色建筑行业政策汇总大全(含链接)
![【政策】2020年绿色建筑行业政策汇总大全(含链接)](https://img.taocdn.com/s3/m/a4e9259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f.png)
【政策】2020年绿⾊建筑⾏业政策汇总⼤全(含链接)发展⽬标:2022年全国绿⾊建筑⾯积占⽐将达70%1、住建部发布相关政策汇总我国绿⾊建筑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已基本形成了⽬标清晰、政策配套、标准完善、管理到位的体系。
“⼗三五”时期以来,我国绿⾊建筑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建设⽔平不断提升,这都离不开相关政策与标准的推动和指引:发布时间发布部门政策名称相关内容2020-07住建部、发改委等多部门《绿⾊建筑创建⾏动⽅案》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建筑⾯积占⽐达到70%,星级绿⾊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平不断提⾼,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式占⽐稳步提升,绿⾊建材应⽤进⼀步扩⼤,绿⾊住宅使⽤者监督全⾯推⼴,⼈民群众积极参与绿⾊建筑创建活动,形成崇尚绿⾊⽣活的社会氛围。
2019-09住建委《关于成⽴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筑节能与绿⾊建筑专业委员会》以进⼀步推动绿⾊建筑发展,提⾼建筑节能⽔平,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
2018-12住建部发布包括《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绿⾊建筑评价标准》在内的10项标准旨在适应中国经济由⾼速增长阶段转向⾼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以⾼标准⽀撑和引导我国城市建设、⼯程建设⾼质量发展。
2017-04住建部《建筑业发展“⼗三五”规划》1)提⾼建筑节能⽔平;2)全⾯执⾏绿⾊建筑标准;3)推进绿⾊建筑规模化发展;4)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2017-03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绿⾊建筑发展“⼗三五”规划》推动重点地区、重点城市及重点建筑类型全⾯执⾏绿⾊建筑标准,积极引导绿⾊建筑评价标识项⽬建设,⼒争使绿⾊建筑发展规模实现倍增,到2020年,全国城镇绿⾊建筑占新建建筑⽐例超过50%,新增绿⾊建筑⾯积20亿平⽅⽶以上。
2017-02国务院《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建筑设计⽔平,突出建筑使⽤功能及节能、节⽔、节地、节材和环保等要求,提供功能适⽤、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环境协调的建筑设计产品。
有关建筑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
![有关建筑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d200ee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3.png)
加利福尼亚州实施的“节能先行计划”要求新建住宅和商业建筑必须达 到一定的能效标准,并对既有建筑进行强制性节能改造。
03
日本
日本实施的“绿色建筑计划”鼓励建筑行业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
,并对达到一定能效标准的建筑给予税收优惠等奖励措施。
国际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包括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等环节,通 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实现建筑的高效节能。
建筑节能材料与技术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制定建筑节能材料与技术法规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建筑节能材料与技术法规,明确建筑节能材料与 技术的要求和应用标准,为建筑节能提供法律保障。
执行建筑节能材料与技术法规
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的制定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标准,为建 筑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
监管与执法
相关部门对建筑节能设计进行监管和执法,确保规范和标准的执行。
宣传与培训
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的节能意识 和技能。
03
建筑节能材料与技术法规
建筑节能材料的分类与要求
建筑节能执法的依据与程序
建筑节能执法的依据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违 反建筑节能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建筑节能执法的程序
按照立案、调查取证、听证、作出处 罚决定等程序进行,确保执法公正、 公开、透明。
建筑节能监管与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节能监管与执法存在监 管力度不够、执法不严等问题, 导致部分建筑不符合节能标准。
THANKS
感谢观看
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建筑节能法律法规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绿色建筑的推广、既有 建筑的改造等方面,并加强与国际接轨,提高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政府将 加大对建筑节能领域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建筑节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建筑工程节能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最新)
![建筑工程节能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03dcafb01ed9ad51f11df2c4.png)
民用建筑工程建筑节能国家、省、市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1.《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SJG 15-2005);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4.《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05);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6.《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8484-2002);
7.《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 15225-1994);
8.《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
9.《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
10.《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
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1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13.《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 50242—2002)。
建筑节能的政策与法规
![建筑节能的政策与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41bcb4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3.png)
建筑节能的政策与法规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
为了鼓励建筑业采取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做法,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旨在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
本文将就建筑节能的政策与法规展开论述。
一、能源法規能源法规是建筑节能政策的核心。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法规,要求建筑业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采取节能措施。
例如,一些国家规定建筑必须符合特定的能源效率标准,以确保建筑的能耗尽可能地低。
同时,一些法规还要求建筑业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这些法规不仅能够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还能够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
二、建筑标准除了能源法规外,许多国家还制定了建筑标准,以规范建筑的节能设计和施工。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建筑外墙、屋顶、门窗等方面的要求,以减少能源浪费和热量损失。
例如,一些标准要求建筑外墙和屋顶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减少热量传导。
此外,一些国家还规定建筑的门窗必须采用双层或三层玻璃,以提高隔热性能。
这些建筑标准的实施,为建筑节能奠定了基础。
三、财政激励措施为了鼓励建筑业采取节能措施,许多国家提供了各种财政激励措施,以减轻节能改造的经济负担。
这些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例如,一些国家向采用节能措施的建筑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减少企业的投资成本。
同时,一些国家还对节能建筑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税负。
这些财政激励措施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
四、绿色建筑认证为了推进建筑节能工作,许多国家还建立了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以评估建筑的节能性能和环保程度。
这些认证标准通常包括能源利用效率、室内环境质量、材料使用等方面的评估指标。
建筑业可以通过申请绿色建筑认证,展示其在节能和环保方面的成就。
此外,获得绿色建筑认证的建筑可以享受一定的政府奖励和市场溢价。
五、建筑节能咨询和培训为了推广建筑节能的理念和技术,许多国家还设立了建筑节能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为建筑业提供相关的咨询和培训服务。
建筑节能的政策与法规
![建筑节能的政策与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afa2bf0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3.png)
建筑节能的政策与法规引言:建筑领域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因此,制定并执行建筑节能的政策与法规对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一些国际和国内的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并分析其对于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作用。
一、国际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1. 瑞典建筑节能标准瑞典一直以来都是建筑节能领域的先驱,其建筑节能政策以《瑞典建筑管理法》为基础,推动建筑业实现能源效益的提高。
该法律要求所有新建筑和大规模翻修的建筑都必须符合高节能标准,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合理设计建筑结构等。
2. 美国建筑节能法规美国的建筑节能法规主要由《美国能源政策法案》和《绿色建筑法案》组成。
前者着重于推动建筑行业提高能源效率,后者则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
此外,美国还设立了LEED(绿色建筑评估系统)来评估建筑的节能性能。
二、国内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1. 中国建筑节能45%目标中国政府提出了“十二五规划”,规定到2020年,新建和翻修的建筑要达到45%的节能标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发布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建筑节能信息公开、提高建筑节能设计能力等。
2.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是中国目前建筑节能领域的重要法规之一。
该标准规定了建筑节能设计的评估要求,包括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
三、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意义与挑战1. 意义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推动建筑行业的能源效率提升,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降低能源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挑战然而,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实施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执法机制可能导致政策的执行不力。
另外,建筑节能需要投入较高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可能是一项负担。
结论: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实现可持续建筑发展的关键。
国际上的瑞典和美国以及国内的中国都在实施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以推动建筑行业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2019-2020年节能相关法律法规目录.doc
![2019-2020年节能相关法律法规目录.doc](https://img.taocdn.com/s3/m/e52526d2a6c30c2258019e09.png)
委员会
2007年1月5日
16
关于加快节能减排投资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审批工作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 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
2007年8月28日
17
节约用电管理办法
国家经济贸易委 员会 国家发展计划委 员会
2001年1月8日
18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 局
2004年8月16日
统计制度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建设部
1989年1月1日
10
关于印发《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
策》的通知
建设部 科学技术部
2006年4月
11
关于印发《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 法》和《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通 知
建设部 科学技术部
2006年6月13日
12
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
建设部
2007年8月30日
13
节能改造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2007年12月20日
54
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
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
2008年6月26日
55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
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
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
2008年7月10日
56
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办法
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
2008年7月15日
交通节能
57
交通部关于发布《交通行业能源利用
2002年3月22日
63
关于港口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
交通部
2007年12月20日
64
公路、水路交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
国节约能源法》办法
交通运输部
关于我国节能政策(法律法规)的整理汇总表
![关于我国节能政策(法律法规)的整理汇总表](https://img.taocdn.com/s3/m/056c074c767f5acfa1c7cd79.png)
关于我国节能政策(法律法规)的整理汇总表汇总责任人:宁佐俊汇总日期:2007/08/06筛选、汇总节能政策的原则1.根据卢总指示,主要以2006、2007年颁布的法律、法规、通知为主。
2.筛选原则:法律法规及通知的主要来源以政府工作报告,省市政府网站,发改委网站,经贸委网站,省级节能网等为主。
◇选用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市考虑到该报告一般对年度政府工作有指导性作用,同时从某个角度也能从中分析出该级政府机构对节能的重视程度。
◇在省市政府网站,发改委网站,经贸委网站上一般都能找到最新最完整的法律法规信息,同时也是查找的最佳途径。
◇一般来说,省级节能网与同级政府机构间存在某种关系:比如说隶属关系。
其上面的资料能起到补充完善作用3.整理汇总原则◇法律法规等以省市为单位分类,再将搜索到的信息分成法律法规及新闻两大类。
◇为方便领导查阅及各位同事浏览,特将各省的法律法规汇总成表格,表格内容包含法律法规名称,颁布机构,颁布时间,同时按时间由近及远排列。
◇在汇总表后附有法律法规通知的摘要,以供参考。
一.国家层面节能工作政策、制度的整理汇总1.2007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
加强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化工、建材、建筑等重点行业,以及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全面实施低效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等重点节能工程。
坚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四是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
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经济手段,促进节能环保工作。
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进步。
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认真落实节能环保目标责任制。
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2.颁布的法律/法规/通知文件10包括:《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千家企业名单二.分省节能工作政策、制度的整理汇总北京市1.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坚决退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重点抓好首钢压产和焦化厂、化工二厂、有机化工厂的搬迁工作,继续清理整顿煤矿和“五小”企业,关闭80个固体矿山,加大产业转型扶持力度。
建筑节能施工政策法规
![建筑节能施工政策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772593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6.png)
建筑节能施工政策法规建筑行业是全球能耗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建筑节能是目前全球各国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许多国家开始出台建筑节能施工政策法规,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建筑节能施工政策法规进行详细讨论,并介绍一些相关的实例及其影响。
建筑节能施工政策法规旨在规范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和排放。
这些政策法规通常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设计的要求、建筑能源系统的要求等方面。
例如,一些国家要求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另外,一些国家要求建筑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以减少能源在建筑内部的流失。
此外,一些国家还规定了建筑的能效标准,要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要达到一定的能源利用率。
这些建筑节能施工政策法规的实施对建筑行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减轻对环境的压力,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其次,它可以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提高建筑的竞争力。
节能建筑通常具有更好的室内环境质量,例如更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和更舒适的温度。
这些因素会吸引更多的人们选择节能建筑,从而促进节能建筑市场的发展。
此外,建筑节能施工政策法规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太阳能和风能产业,同时为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在具体实践中,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建筑节能施工政策法规。
以中国为例,中国推出了《建筑节能法》,目的是加强对建筑节能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该法规要求建筑必须达到一定的能源利用率,同时要求建筑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材料。
此外,中国还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税收政策,以鼓励企业和个人购买和使用节能设备。
这些政策措施使中国在建筑节能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建筑节能的领导者。
然而,在实施建筑节能施工政策法规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一些政策法规可能难以执行,需要相应的监管机构和执法措施来确保其落实。
其次,一些建筑节能技术和设备的成本较高,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可能难以承担。
现行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目录
![现行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386ba9a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d.png)
现行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目录一、简介建筑节能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为了推动建筑行业的节能工作,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介绍现行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目录。
二、国内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节能法》该法于2012年1月1日施行,旨在规范建筑节能行为,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法律规定了建筑节能的基本要求、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的扶持措施等,具有指导性和强制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能法》该法于1997年实施,对各领域的节能工作进行了规范和管理。
在建筑节能方面,法律要求建筑单位和个人在建设、使用、经营、评估建筑物时应当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于1989年通过,对环境保护进行了全面规定。
在建筑节能方面,法律规定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采取节能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城乡规划法》该法于2007年生效,对城乡规划进行了规范和管理。
法律要求城乡规划应当注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在规划设计中考虑建筑节能措施。
5.《能源法》该法于1995年生效,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进行了规定。
在建筑节能方面,法律要求建筑局、建筑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管理和促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国际法律法规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1992年达成,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公约要求各签约国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措施,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 《欧洲建筑能效指令》该指令于2002年发布,是欧盟推动建筑节能的重要法规文件。
指令要求成员国采取措施提高新建筑和现有建筑的能效,包括节约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等。
3. 《美国能源政策法》该法案于2005年通过,是美国能源政策的重要文件。
法案要求建筑行业采取措施提高能源效率,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包括建立能源节约建筑标准、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等。
有关建筑节能的国家政策
![有关建筑节能的国家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c8e8351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6d.png)
有关建筑节能的国家政策建筑节能就是采用新型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使建筑冬暖夏凉,降低冬季取暖能耗和夏季降温能耗(空调、电扇)。
其主要目的,一是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热环境,使老百姓不但有房住,而且住的舒服;二是解决我国的能源紧缺问题,减少我国对国外能源的依赖性。
建筑节能是我国政府建设节约性社会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政府提出的建筑节能标准是50%,北京、上海、天津、河南、江苏、山东、广东等省区及严寒地区为65%。
节能的计算方法建设部有详细具体规定,主要依据所使用的屋面、墙面、墙体、地面材料及门窗、照明、总能耗来核定。
自2005年我国政府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方针以来,建筑节能就作为一个战略重点全面推进,其推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在短短的一年内,国家颁布了几十项政令,并多次召开重要会议,全面推广建筑节能。
自2005年初到2006年初,在一年间国家有关建筑节能的重要举措如下:1、2005年4月26日建设部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出公共建筑达不到节能50%(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及严寒地区为65%)不得施工;2、2005年4月26日建设部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宣贯、实施及监督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地落实这一强制性标准;3、2005年4月29日建设部发布《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建设部【2005】55号令),具体明确推进建筑节能50%的政策措施及奖惩办法;4、2005年6月6日建设部发布《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设部【2005】78号令)提出了到2010年建筑节能的目标,并首次提出要对现有建筑进行大规模节能改造(大城市25%,中等城市15%,小城市10%);5、2005年6月30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建筑节能列为国务院工作重点,并提出国务院要采取一切措施推动新建住宅、公共建筑节能和现有建筑节能改造;6、20005年7月4日建设部发布《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以及推广建筑“四节”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措施》;7、2005年7月7号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将建筑节能列为建设节约型社会7大重点之一;8、2005年8月25日建设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标准实施监管工作的通知》9、2005年9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通知》,将建筑节能列为国家的基本国策,这一通知就是著名的33号文件,这一文件成为墙改和建筑节能的纲领,将建筑节能推向新的高潮;10、2005年9月27日,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联合召开全国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墙改和建筑节能;11、2005年11月10日建设部发布第143号令,颁布执行《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详细规定了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的设计、施工、验收管理方法,成为今后建筑节能重要法规;12、2005年11月22日建设部发布《关于开展全国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的通知》,在全国进行建筑节能大检查。
2020年《建筑节能》总目录
![2020年《建筑节能》总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8703563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9.png)
2020年《建筑节能》总目录2020特别关注02.001九州同愿,共克时艰云访谈02.002江亿院士:战“疫”胜利时与大家共议建筑节能新思路02.005赵锂院长:办公建筑安全运维,确保返岗人员工作健康战“疫”视线02.007许鹏教授:从传染病防治看南方采暖的必要性02.010央企担当,共筑建筑这座战“疫”堡垒03.001朱颖心教授:战“疫”期谈谈“建环”产学研那些事特别视线09.001国内外南极科考站建筑节能策略孙弘历,段梦凡,赵海湉,周浩,庄惟敏,张翼,任飞,林波荣政策法规07.0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国管局银保监会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07.09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农村地区被动式太阳能暖房图集(试行)》和《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应用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建筑碳中和11.001基于数据挖掘的办公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分析张仲宸,周浩,林波荣,李嘉麒,田昕,吴佳欣,陈帅元,黄莉11.007公共机构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朱晓姣,廖虹云,刘馨,桑婧萌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价01.001广州番禺图书馆共享大厅空间自然通风系统联动控制策略研究张进,赵立华,梁耀昌01.007基于实际运行效果的绿色建筑后评估案例研究彭渤,吴雅典,杨彬01.013基于建筑空间尺度的环境感知与能耗研究王莹莹,黄琼,张颀01.020围合式庭院对建筑边界冬季温度场的影响探究孔雪姣,吴克,王蕾,崔苗苗,袁景玉01.024基于PKPM绿色建筑软件的医院建筑室内外风环境模拟及评价刘超,周建民01.030徐州地区农村居住建筑节能状况调查与分析王磊,徐峰01.03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外窗自然通风设计指标的简化与应用胡达明01.040昆明地区办公建筑照明节能设计与实测分析杨柳,张孝怡,周晓慧,赵勇,洪笃勤01.044“纸”材料在建筑中的生态性利用孔俊婷,邢腾腾02.011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能耗调研及分析张志杰,李颜颐,张宇霞,吴晓海,狄海燕,张晓彤02.016基于灰色聚类的绿色农房建造标准评价模型张坤,孟丹,孙晓璇,葛圆圆,刘娟02.021建筑功能与空间的设计趋势及可视化技术探讨周浩,余娟,林波荣,张仲宸,常晨晨,丁杰02.029外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对变电站建筑能耗的影响刘洋帆,张宇峰,蔡振华,张军,刘倩妮02.034加州大学2018年校园最佳奖建筑作品解析及启示阿不都西库尔·扎依提,陈国瑞02.039基于案例分析的低碳建筑特征及其实施策略研究刘剑03.022美国零能耗建筑最佳案例与激励政策研究吕燕捷,张时聪,徐伟,James Connelly 03.031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指标体系初探王芳芳,王陈栋,李博03.035严寒地区绿色农房多能互补系统设计与运行杨海鸿,田斌守,米应映,邵继新,张馨予03.040动态表皮类型对采光和能耗影响的比较研究汪丽君,史学鹏03.045浅谈宁夏首个绿色运营三星项目刘妍炯,滕飞03.051采光顶下微气候形成效果测试与分析孙多斌,严淇函,王珏,谢笑坤03.055大型公建后评估与绿色建筑评价比较研究卢凌寰03.058北京共有产权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探索与实践尹灵03.063夏热冬冷地区高校学生宿舍空间位置对能耗的影响项慧珍,程世丹,黄凌江03.070苏州地区公共建筑中庭空间光热环境实测与能耗分析研究杨柳柳,李振全04.091美国高性能建筑研究初探赵小刚,刘雨青,高金峰,张欣烁04.097新疆严寒地区井干式木结构建筑节能设计研究何金春,高颖,熊亚荻04.101章丘山区民宿夏季室内热环境测试与影响因素何文晶,桑志奇,王艺晓04.107兰州市私立幼儿园室内热环境初探刘妍妍,王天鹏05.001绿色住宅适宜技术体系研究与实践邹琼,王雅平,吴邦本,张嘉龙05.007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节能设计与经济性研究周雯,陈宏,王文超05.011一种相变材料驱动的动态建筑表皮应用研究朱仁杰,刘向峰05.019平面布局对建筑群体风环境的影响模拟研究李静05.027严寒地区居住小区室外风环境研究徐结晶,张永益05.033基于BIM-LCA的建筑方案设计优选方法章驰,李希胜05.040建筑设计视角下呼和浩特高校餐厅热环境实测分析高崇森,贾晓浒,许国强,周家绪05.049基于数值模拟的绿色粮仓储存的节能研究俞晓静,王远成,戚禹康06.027温和地区自然通风办公建筑的实际热环境评价研究孟瑶,牟迪,曹彬,朱颖心06.033夏热冬暖地区超高层绿色办公楼运行实际效果研究周荃,丁可,黄志锋,张广铭06.040基于天然采光的高校教室窗洞口宽度优化设计研究黄博超,苏晓明,郝占国06.046桂林民居冬季室内外热环境测试评价研究梁秒梦,巩新枝,陈爽,刘晶06.051合肥某高校夏季教室物理环境问卷研究董淑月,王旭06.055基于低碳可延续性的高层办公楼遮阳采光节能设计柴云峰2020年总目录202007.039使用需求参数对建筑大数据能耗预测影响规律初探赵海湉,王需,林波荣,朱颖心,张菁华,孙弘历07.043冷通道封闭数据中心机柜热环境指数分析叶思鹭,史伟民,彭来湖,李建强,汝欣07.048穿孔金属板遮阳表皮的开孔构造对室内热缓冲效应的影响崔艳秋,金明明,王志,赖震洲,江朝梅07.053基于全景图的城市街区太阳日总辐射计算方法对比刘衍,张沫岩,陈睿昕,郭向斐,杨柳07.058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能耗分析与节能设计宋冰,杨蕾07.062基于BIM技术的NFE ES室内外风环境模拟分析高喜峰,刘丹阳,韩庆华,徐杰07.066基于层次熵物元可拓模型的绿色建筑绿色度评价李强年,赵巧妮07.072某商业广场建筑能效理论值测评闫加贺07.076基于CFD通风模拟的剧场建筑设计手法浅析贾逸群,郭智,米俊仁07.081光的非视觉效应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发展动态张沁宜,林波荣,曾云一,余娟08.001中小学校园建筑的室内自然通风模拟与优化策略研究李璐,陈昌勇08.010景迈山地区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周钰,李显秋,熊凯,侯志凌,朱栩君,饶成玲,饶峻峰08.018既有居住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化改造实践研究康熙,赵士永,白佳慧,郝雨杭08.024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示范云松金域华府项目高性能外窗应用技术浅析潘玉勤,原瑞增,孙旭灿,杜永恒08.028建筑性能导向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周浩,邓庆坦,陈平,滕绍鹏08.033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零能耗建筑研究薛一冰,孙雅鑫08.038中国传统民居生态技术经验应用研究纪伟东,袁振皓,乔亚萍,葛葳09.097BIM与绿建设计的结合应用解析卢琬玫,叶青,马辰,赵强,李昕阳09.104公共建筑机电系统能效评价及分级方法研究狄彦强,廉雪丽,张志杰,李颜颐,张宇霞,李小娜,吴晓海09.111从乡土到零能耗———干热地区传统蒸发降温技术的工业化演变尹红梅,王崇杰,房涛09.115基于风环境优化的住宅小区布局模式研究姚昊翊,吴笛,张海麟,任昕瑜,刘迪09.120自然通风系统在地下车站公共区应用分析池东10.021青海国际会展中心夏季室内热环境及人体热感觉分析洪安东,范征宇,时雨辰,胡冗冗10.026北方地区某大型博物馆关键技术节能效果分析王雯翡,吕丽娜,李晓萍,周立宁,李以通,田露10.032陕西关中农村新民居的绿色建构虞志淳,孟艳红10.039高层办公建筑风环境性能优化设计研究与实践宋宇辉,曲冠华,原野,张颀,董伟星10.046某示范建筑中庭冬季光热环境的实测与分析常建国,陈先志,范立,付梦菲,刘鸿超,吕栋10.051建筑能耗预测与建筑节能分析模型构建研究侯广明,卓强,孙宇10.056基于BIM技术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辅助诊断方法研究张诗达,卢琬玫,宋昆10.063基于被动式视角下的乡村建筑节能设计探讨赵莹莹,何青,赵营,田毓丰,刘长春10.067基于ANP-Fuzzy法的装配式绿色建筑评价李强年,鲍俊超,牛昌林11.045建筑多能源系统优化评价方法研究冯晓梅,张瑞雪,李骥,乔镖,薛汇宇11.051装配式自保温双墙复合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张奕,韦佳,徐乐11.058陕西关中农村传统民居绿色优化设计虞志淳,孟艳红11.063基于多目标优化的严寒地区近零能耗建筑适用技术研究李晓萍,李宝伟,王国慧,张成昱,李以通,郭振兴11.067室内高温环境评价指标简化计算方法吕一行,孟晓静,卢棒棒,徐扬帆11.071植物冠层单层模型叶片温差的预测与实测沃文叶,付海明,董玉芳11.075绿色技术在地铁站建筑中的应用策略赵鹏飞,张同杰,郭建民,任爽爽11.080三位地域主义建筑师作品中的气候设计分析高奇枫,黄琼,张颀11.086甘肃地区绿色建筑表皮设计技术策略研究毕晓莉,贾丽芬,李鸿飞11.093绿色商场建筑和普通商场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对比研究张永超12.001既有建筑可持续改造设计策略与节能技术研究董轶欣,李绥,Mar tin Wollensak 12.010既有工业建筑适应性再生及节能后评价研究杜书波,杨丽,赵庆双,张鹏12.015基于LCA性能的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参数敏感度研究杨崴,羊思静12.024遮阳设计与用户行为对夏热冬暖地区住宅能耗的探究分析张楠,刘刚,满孝新12.030未来气候变化下不同屋顶类型的建筑能耗评估闫春辉,任婧,刘吉营暖通空调01.050相变回填材料配比对地埋管换热器蓄能传热特性影响研究杨晶晶,杨卫波01.057相变材料应用于空调蓄冷中的研究进展唐瑞,桂树强,颜俊,李东阳01.062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的地源热泵系统精细化设计魏俊辉,褚赛,刘启明,申雪云,鲍超01.068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在贵阳某建筑的应用分析赖振彬,黄巧玲,王玉麟,张宇01.072主动式冷梁性能实验研究胡晨曦,吕静01.077空气膜防结露型空调辐射板的可行性研究余志锋01.080合肥某小区地源热泵系统冬季运行及节能初探孟欣,王浩,何伟02.043高校宿舍室内新型空调气流组织及舒适度评价赵福云,成瑾,刘宝,徐颖,申广,王汉青02.052一种气流分布量化描述方法佘昭,潘毅群,黄治钟02.058地埋管地源热泵复合水蓄能系统方案设计及经济性分析褚赛,魏俊辉,刘启明,樊宏图,李永祥02.062地源、空气源热泵联合空调系统运行策略优化庄浩,李新锐2020年总目录202002.069直接接触冷板式液冷冷却数据中心的热回收探讨肖新文02.074冷却塔免费供冷在不同地区商业建筑内区适用及经济性分王硕03.004适于在线应用的空调机组风量连续测试方法特日格乐,赵天怡,刘中杰,张吉礼03.009用于蓄冷空调的替代型制冷剂水合物研究进展陈嘉雯,谢应明,杨义暄,孙嘉颖,徐政涛03.015不同通风方式对被动式居住建筑采暖耗热量影响的分析李永,句德胜,崔晓梅,刘士龙03.019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新风负荷预测研究李佳殷,周勃,乔清锋04.001集中式空调系统提前关机调度技术的节能分析乔富荣,闫军威,胡小芳04.009空调用共晶盐蓄冷材料的增稠特性实验研究谢奕,史波,冯叶04.014地埋管地源热泵换热区岩土体热承载能力评价王洋04.019地能采集井设计工作的数值模拟分析肖天辉,苏柳文,王辰,刘海明04.024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暖通节能技术应用研究吴少光,廖晓华04.028基于建筑调适工作对空调系统设计的反思刘广东,张野,唐千喻,李婷05.054基于深入挖掘制冷站监控数据的节能分析及思考何子睿,刘烨,辛本波,唐千喻05.060夏热冬冷地区复合式地源热泵设计与运行策略研究於继康,温勇萍,于国清05.065竖直平板上蒸汽层流膜状冷凝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夏长伦,郭鑫,刘琳05.071天津某文体中心游泳馆空调系统方案设计和分析丁逾凡,吕静,奕婧05.076基于eQUE ST的某商业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分析杨福,王衍金,王伟宵06.063膜式叉流新风热回收装置结霜及换热效率的影响因素实验黄俊峰,白姣,张舸,王立峰,曹阳,曲凯阳06.069分体式空调冷凝水产量计算方法研究廖德妮,张玉,蓝静,谢天明,黄文豪,雷敏聪,杨鸿滔,张磊06.074太阳能-热泵热水机组末端应用与分析王宇翔,王芳,刘登辉,汪青青,宋一昂06.080青岛某大型综合医院空调系统设计与节能胡军06.084无锡市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分析研究仇铮,倪文晖06.089某文体中心体育馆狭长静压箱气流组织设计优化刘坡军06.091AC F-TiO2光催化净化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实验研究冯国会,张峥,张亿先06.097不同气流组织方式对厨房PM2.5分布影响及其数值模拟袁扬,朱能,王清勤,李春龙07.003冷风侵入下的大空间地板辐射采暖效果实测分析刘刚,殷宣宣,徐弋,董伟星,黄文龙07.009供热系统换热站供热参数预测模型对比分析朱佳,孙春华,齐成勇,夏国强,陈佳丽07.014强化学习算法在空调系统运行优化中的应用研究丁志梁,潘毅群,谢建彤,王尉同,黄治钟07.021地下水渗流对竖直U型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影响刘卫,张之强,刘琬铭,刘鹏,郭洁,徐博荣07.027基于EED软件的垂直埋管换热器设计分析陶鹏飞,薛宇泽,韩元红07.033大型商业综合体空调系统节能诊断与调试优化王波,刘铁,单斌08.079寒冷地区土壤源供暖系统土壤取热及补热特性吕轶娜08.086医院非供暖季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分析王思叶,于振峰,赵伟08.091某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的空调及通风设计赵忠梁08.094道路噪声对临街建筑自然通风被动制冷潜力的影响任宇鑫,柳靖09.018空调外机百叶罩S型叶片最佳叶型及倾斜角度研究祁冰,原瑞增,李展,王可可,段飞09.023基于模糊评判法的多能互补供暖系统评价模型及应用冯艳,王志国,连恩广,赵子琦09.029污水源热泵年运行性能实验研究及预测郑仁春09.036剧场座椅下送风不同上座率的最优参数分析黄华明,聂贤09.042喷射式制冷系统的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张瀚月,罗浩,刘荔,赵宇09.047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夏季性能分析汤海波,翁文兵,李霞,柳艳艳09.051清洁供热规划关键问题的思考王东,左河涛,方豪,李政09.055青岛市某健身房内冬季热环境及舒适性研究王英黎,王海英,徐曼殊,石崇根,王琳09.060室内热环境对室内人员工作效率影响研究郁文红,董娜娜,江超文10.072上海某社区文体建筑人员密度及冷负荷研究吕静,奕婧,丁逾凡10.078结合主动式冷梁的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分析郁文红,李辉,白金超10.083上海市某研发中心空调系统整体节能优化分析焦乾峰,曾艺,杨丹10.089胶球在线清洗装置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实践及节能评估李昶,张建风,刘昊儒,邹凯凯,孙忠尧10.093某体育馆冰蓄冷空调方案经济性分析李兰10.097沈阳商业中心区多尺度温度变化研究杜思宏,孙贺11.012冷源系统能效系数计算方法与实测分析唐辉强11.016严寒C区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供暖系统正交优化分析赵芝蓉,唐汝宁,李军军11.023间接蒸发在数据机房的新风节能与过滤特性谭浪,刘鹏,周雪梅11.028冷却塔供冷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分析刘乃玲,王淑玲,李向东11.033基于TRNS YS的冰蓄冷空调系统能耗和经济性分析吴昊,徐以洋,谢若怡,张绍志,陈光明11.038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DHC系统负荷时序预测方法焦良珍,陈海生,高革,李冠男,胡云鹏12.055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组及毛细管网辐射供暖的节能热舒适性研究胡俊涛,王赞社,尹芳汀,吴越12.062“红飘带”显示屏背后腔体的通风散热方案分析周浩,张菁华,刘建华,刘加根,洪迎迎12.069办公建筑空调冷负荷预测模型贺延壮,曾贺湛,赵晓宇,潘立君12.073基于Airpak的冬季办公室机械通风研究宫克勤,杨子昱,张楠2020年总目录2020运行管理与调适02.137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性能监测技术体系需求分析李振全,雷亚平,高信,马思聪,施海星,许政涛03.148上海地铁某基地风冷热泵空调系统能耗分析肖琳04.144医院建筑节能与运维管理分析赵丽娜,许壮莹09.064基于数字孪生的绿色建筑运营成本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王艺蕾,陈烨,王文10.001我国建筑调适发展现状与前景逄秀锋,宋业辉,徐伟10.008国内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运行管理现状调查研究孙洪鹏,陈晨,张广智10.014某高校区域供冷系统节能调控方法研究任德瑜11.116广州市民用建筑能耗总量和强度计算研究与分析李叶红,黄涛,江向阳,杨建坤保温隔热与材料01.129聚合聚苯板燃烧热值测定的试验研究王彬,徐长春,陈刚,于跃洋,李振宇,张文华01.133硅酸盐水泥-碱矿渣配制低密度泡沫混凝土试验研究田聪,陈丽红,秦旭飞,王宏园,张敏02.079不同窗型对建筑外窗传热系数的影响分析潘玉勤,孙旭灿,付梦菲,常建国03.089豫中地区传统民居适宜性节能窗应用探讨于冰清,赵威,吕红医04.033屋顶绿化对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的模拟研究任婧,闫春辉,赵莹莹,刘吉营04.039阜新地区居住建筑墙体保温节能材料的应用研究巩玉发,郑文瑶04.044湖北省公共建筑外墙自保温系统热工性能及适用性研究黄倞04.048相变材料耦合太阳能在冬季建筑采暖中的应用晁岳鹏04.052一种热致变色调光玻璃的光学性能研究陶勤练05.111全钢化真空玻璃支撑物参数与导热性能的相关性赵伟同,胡东方,江春伟05.115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性能研究姜奇奇06.001典型外墙构造复合相变层的热工性能研究乔宇豪,鲍嘉阳,刘衍,杨柳06.006墙体热阻测试过程三维导热的模拟研究寇方铖,王馨,邹瑜,莫金汉06.012外循环双层玻璃幕墙能耗模拟研究俞天琦,王艳06.018SEPS-VIP复合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保温性能研究原瑞增,李展,贾云飞06.022围护结构二维稳态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王立娟,王海波07.090双层定型相变墙体结构在中国三种典型气候区的温度与能耗模拟研究亓文超,刘志强,俞佳明,张冠华07.096α石膏制备轻质发泡隔墙材料的研究李永生,韩菲菲,徐龙,李美红09.071蒸压加气混凝土毛细吸水试验中尺寸效应的影响研究李艳娟,孙立新,杨静芬,张孟林,张松浩09.074建筑玻璃贴膜节能性能研究谢建华,宋文荣,龚延风,段凯09.082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型材的尺寸变化率试验研究胡薇月09.086气候变化下蓄热层构筑墙体保温改造热性能研究邓蕾10.102相变特朗贝房关键影响因素优化研究邓仁洁,朱娜,胡平放,雷飞,罗振宇,吴涛,唐广11.098国内规范岩棉板外保温抗风设计对比分析曾松春,徐晓攀,李安娜11.102夏热冬冷地区墙体外保温对建筑节能影响的研究杨少玮,张伟捷12.036西藏传统民居改造中的墙体蓄热性能建议李峥嵘,斯阳,赵群,谢一建,陆世康12.041常见外窗型材填充保温材料对热工性能的影响研究梅国永,李琪,杨娇娇,李海滨,李迪12.046农村建筑外墙局部保温及性能测试王冬计,刘联胜,高英,王爱新,祁广钰,王恩宇,胡玉洁12.051再生聚丙烯颗粒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叶邦土,吕润平可再生能源及其应用03.075基于气候风洞的大型太阳辐射模拟系统研究李令令,孟庆林,张磊03.080基于空气源热泵辅热的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应用研究高朋,刘启明,魏俊辉,刘嘉,张伟东03.084基于弃风利用的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的研究信博文,南新元,陈慧05.080江水源热泵系统取退水对水体温度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李瑞霞,郭啸峰,张彬彬,岳玉亮,钱堃06.102中深层地源热泵系统在区域集中供热中的应用杨凡09.008公共机构浅层地热能与主动式能源耦合利用适宜性研究冯国会,柳梦媛,李环宇09.013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在青海省循化县的运用研究祁焕嵬11.106商业综合体建筑减排路径分析方法研究刘烨,燕达,郭偲悦12.077公共机构综合能源系统模拟计算平台开发乔镖,倪晶,冯晓梅,李骥,薛汇宇12.083严寒地区供暖用空气源热泵机组群热环境模拟田晓焱,马广兴,梁春阳12.089太阳能百叶窗应用于主被动结合式太阳房的室内热环境研究白梦梦,王沣浩,王志华,康彦青,郑爱平节能改造与技术01.115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探析毕晓莉,徐杨杨,张顺尧01.122轴向微槽结构平板热管毛细力表征及性能研究张芳莉,杨庆,丁昀,卢玫洁01.127高校教室智慧照明改造案例分析卢彦铮02.097中国公共建筑的建筑典型模型建立陈智博,沙华晶,许鹏,奚培峰02.100传统民居外围护结构节能优化姜向阳02.103低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性能研究李御锋,杨金钢,朱林,曹东旭,邓兰西02.107基于CFD的变压器室通风散热数值模拟及优化分析张勇,徐天光,王永庆,朱超,马玉龙,傅金柱02.112冀南地区农村民居生态节能改造策略研究孔俊婷,刘苗02.118某高校校园建筑节能改造有效方法探讨陈岩02.121节能监管平台在高校用水管理中的应用王洪瑞,耿守浩03.094热激活蓄能墙体流热耦合特性动态分析及优化李佳奇,曲世琳,胡玮聪03.100小区级灵活分布式可调控供暖系统研究杨波,宋健京,陈卉,杨肖,杨冬梅2020年总目录202003.106公共机构既有办公建筑绿色节能改造实践朱晓姣,柳松,宋波,张思思,叶少华03.111泉州农村石构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及优化吴钟奇,夏博,韩婧,梁坤03.116高校既有学生公寓外窗节能改造方案评价赵泰,程东03.121某示范建筑暖通和给排水绿色节能设计分析邹宇亮,杨少林,金鹏04.057天津农村既有住宅现状及节能改造策略研究岳晓鹏,罗浩,高源,王舒扬04.062多孔铝介质-石蜡复合蓄能炕的热性能对比研究陈月,马秀琴,贺晓杨,胡明月,王慧04.068基于热响应试验地埋管分层热物性研究汪启龙,张卫东,田东蒙04.073开式地表水源热泵引水管道颗粒沉积现象的模拟和优化节能分析郭啸峰,李瑞霞,熊泽宇,齐月松,钱堃04.081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农村住宅节能改造初探李德新,安欣然,李浩宇04.087高校浴室节能改造及优化提升方案探析姜永增,潘军刚05.084基于软件模拟的北京农村民宿节能改造研究魏广龙,付钰,李睿乾,褚娟娟05.090坝上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学楼新型节能窗适寒设计研究杨孟秋,于沈尉,王金奎05.095鄂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的节能设计优化研究徐楚星,赵敬源05.100无锡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技术研究仇铮,倪文晖05.106超高层建筑给水方式的能耗计算黄玉珠06.117基于双源热泵能源耦合系统的相变储能研究梁栋06.122基于既有传统乡村建筑改造的研究芮如忆,莫弘之,刘晓哲,项浚,李钢06.126山东地区农村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调查研究徐振红,李星宇,王鸿宇,刘俊红07.123土体热物性对能量桩换热效率特性的影响研究令永春,刘大鹏,季伟伟,陆浩杰07.128寒冷地区大型医院能耗分析及节能策略王玉来,李永安07.134传统民居的天然光环境优化研究侯薇,袁景玉,高源,谭柯07.141严寒地区近零能耗建筑风管穿外墙热桥研究刘少亮,强万明07.146建筑用电流向分析在医院节能改造中的应用探索汪剑,冯一,代勇,杜栩08.042某校区供热系统改造及分时分区运行优化姚震,周美玲,林日亿08.048基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山地乡村民居改造研究任彬彬,安晓莹,冯策08.053冀西山区传统村落石窑洞民居节能改造初探赵小刚,闫晓颖,吴楠,刘雨青,徐良08.059湖南省双峰县伟训堂建筑物理环境模拟与分析彭小洪,伍国正,任雯,郭俊明08.065影响建筑整体气密性关键因素研究综述李扬捷,徐伟,董宏08.070基于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的既有建筑节能规划分析吴豆豆,斯依提艾力·艾麦提,吴振08.076上海传统民居屋顶节能特性研究刘晓哲,莫弘之,芮如忆,王海松09.124供暖邻室数量对非供暖房间热环境的实验研究沙心奕,李进,龙恩深09.130天津某医院冷凝锅炉节能改造及运行策略优化董明,刘勇,王永亮09.134大型冷库室内保温吊顶创新施工关键技术任斌向,张增国,郭卫萍09.139高寒地区铁路站房雨水利用技术研究刘韦伟,赵艳,严建伟,张兴艳,欧眉10.109既有居住建筑宜居改造技术体系研究王建军,李东彬,熊珍珍,郭向勇,袁骥10.116绿色生态视角下乡村空间改造策略研究舒平,郭昊阳,解丹10.122基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李建华,刘阳,郑欢欢10.129颗粒浓度对含纳米氧化铝石蜡光热特性的影响高梦,杨瑞桐,卢丽冰,李栋,吴洋洋11.124严寒地区住宅围护结构节能性能敏感性分析金虹,张乙川11.129基于过渡季舒适性的寒冷地区东西向学生公寓节能改造初探李建华,刘玉,任彬彬,梁志恒11.135自动脱气设备在高校供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姜永增,潘军刚11.140PP P模式下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研究李强年,徐弘毅,牛昌林12.096广州市公共建筑室内照明情况现状调研与分析罗运有,刘畅,余鹏12.099基于实际热需求的单一建筑类型区域供热系统节能调控方法研究姜永增,刘涛,潘军刚12.105医院业务增加引起的能源浪费及节能措施分析李智慧,赵琨浩,李树勋12.111集中淋浴废水余热回收利用研究蔡辉旺,陈亦文,曾清标准规范与检测02.126建筑门窗保温性能国内外检测方法研究万成龙,张素丽,单波,王昭君,王俊洋,王洪涛02.130民用建筑典型场所机械排烟口分布因素分析陈捷,刘国成02.134建筑保温砂浆抗压强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王学成,曹杨,张新玉,吴美升03.144广西居住建筑节能65%技术体系研究张小静05.125马鞍山公共建筑能耗现状及能耗定额研究黄志甲,甘琳,江陆军,沈正05.128建设“以人为本”的高质量绿色建筑———浅析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版的修订郭夏清06.059住宅通风设计标准研究任俊,高峣12.129建筑节能率的计算和转换关系研究殷健,瞿海霞电气与智能建筑07.100基于非线性特征工程的短期建筑能耗预测方法王振亚,范成,李达生,曾妍洁,刘明辉07.108低压直流配电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秦文军,陈文波,房建军,李忠,严建海11.111基于BIPV示范项目的低压直流配电一些关键问题研究房建军节能经济与行业研究01.137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能耗特点王会粉,徐俊芳,王皆腾,梁元元,赵会刚。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3fa7d3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6f.png)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20.10.12•【字号】•【施行日期】2020.10.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行政审批局,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节能效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现就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一、严格执行现行建筑节能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梳理了《现行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目录(2020版)》(见附件1)和《现行建筑节能标准规范文件目录(2020版)》(见附件2),各市、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现行建筑节能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强化建筑节能宣传,将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纳入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继续教育内容,提高从业人员建筑节能意识、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市场主体要将现行建筑节能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吸收到质量管理体系之中。
二、强化建筑节能设计管理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设计阶段建筑节能工作监管和指导。
设计单位应严格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 5026-2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 5155-2019)等现行节能设计标准规范,按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明确节能设计深度要求,确保城镇新建、改建、扩建建筑达到建筑节能设计要求。
设计方案应包括建筑节能设计专项说明,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括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建筑节能设计专篇示范文本(2020版)》见附件3)。
公共建筑应同步设计用电分项计量装置,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同步设计安装远程能耗监测系统。
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优化照明系统设计,改进电路控制方式,设置智能调控装置;建筑公共走廊、楼梯等部位,应设计使用节能灯具和节能控制装置。
国家节能政策及法律法规
![国家节能政策及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11f2fb6f1eb91a37f1115cb1.png)
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法规汇总《节约用电管理办法》.doc《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doc《关于200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的通知》.doc《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的意见》.doc《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doc《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doc 《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doc《关于印发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的通知》.doc《关于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do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txt关于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pdf关于开展创建绿色饭店活动的通知.doc《关于印发“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doc《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doc 《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doc《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doc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doc《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doc《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doc《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doc 《关于印发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的通知》.doc《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doc《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doc《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doc《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doc《关于印发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d 《关于印发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doc国务院关于印发200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doc《民用建筑节能条例》.doc《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doc《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doc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p df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doc《关于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通知》.doc《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doc《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pdf 《关于财政奖励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doc《关于调整公布第十期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通知》.doc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第十期).p df “十一五”各地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表 .doc “十一五”各地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表 .p df。
现行建筑节能标准规范文件目录2020版
![现行建筑节能标准规范文件目录2020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0c4847dd3383c4ba4cd25d.png)
40
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
JGJ 237-2011
2011-12-01
41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JGJ176-2009
2009-12-01
42
导光管采光系统技术规程
JGJ/T 374-2015
2016-05-01
43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JGJ/T 129-2012
2013-03-01
GB50364-2018
2018-12-01
20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
GBT 50801-2013
2013-05-01
21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66-2005
(2009年版)
2009-06-01
22
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4-2017
2017-10-01
23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T 51268-2017
2018-05-01
70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GB/T 51255-2017
2018-04-01
71
绿色博览建筑评价标准
GB/T 51148-2016
2017-02-01
72
绿色饭店建筑评价标准
GB/T 51165-2016
2016-12-01
73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
GB/T 51153-2015
JGJ/T 154-2007
2008-01-01
2014-03-01
78
建筑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效果评价标准
GB/T 51285-2018
2018-09-01
现行建筑施工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规定、规章目录
![现行建筑施工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规定、规章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a6101b4477232f60ddcca18a.png)
现行建筑施工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规定、规章一、法律1、《建筑法》(主席令46号,2011-7-1施行)2、《安全生产法》(主席令70号,2002-11-1施行)3、《社会保险法》(主席令35号,2011-7-1施行)4、《消防法》(主席令6号,2009-5-1施行)5、《劳动法》(主席令28号,1995-1-1施行)6、《劳动合同法》(主席令41号,2011-5-1施行)7、《道路交通安全法》(主席令47号,2011-5-1施行)8、《刑法修正案八》(主席令41号,2011-5-1施行)二、法规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79号,2000-1-30施行)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393号,2004-2-1施行)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549号,2009-5-1施行)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397号,2004-1-13施行)5、《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586号,2011-1-1施行)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2007-6-1施行)7、《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01号,1992-8-1施行)8、《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302号,2001-4-21施行)9、《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令423号,2004-12-1 施行)10、《民用爆破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466号,2006-9-1 施行)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2011-12-1 施行)三、部门规章1、《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2号,2009-10-19施行)2、《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81号,2000-8-25施行)3、《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09号,2001-11-29施行)4、《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24号,2004-4-1施行)5、《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28号,2004-7-5施行)6、《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34号,2004-8-23施行)7、《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2006-1-1日施行)8、《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66号,2008-6-1施行)9、《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1号,2008-12-1施行)10、《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5号,2010-9-1施行)11、《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106号,2009-5-1施行)12、《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107号,2009-5-1施行)1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16号,2008-2-1施行)1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2010-7-1施行)1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40号,2011-7-1施行)四、地方法规、规章1、《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2-10-1)2、《福建省建筑装修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令97号,2007-6-1施行)3、《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闽常[2008]12号,2008-12-1施行)4、《福建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省政府令106号,2009-8-1施行)五、国务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规范性文件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2004-1-9)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010-7-19)3、《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办[2005]89号、2005-9-1)4、《既有建筑幕墙安全维护管理办法》(建质[2006]291号,2006-12-5)5、《建筑施工人员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建质[2007]255号、2007-11-5)6、《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2008-6-1)7、《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建质[2008]76号、2008-6-1)8、《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2008-5-13)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10、《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2009-10-26)11、《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建质[2010]52号-2010-4-11)1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强化住宅工程质量管理和责任的通知》(建市[2010]68号,2010-5-4)13、《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使用钢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1]26号-2011-2-21)14、《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建质[2011]111号,2011-7-22)15、《关于印发〈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挂牌督办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1]158号,2011-10-8)六、福建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规范性文件1、《福建省建设厅关于深化建筑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淘汰限制使用竹脚手架、井字架、人工挖孔桩等落后施工设备和工艺的实施意见》(闽建建[2006]38号,2006-7-27)2、《福建省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管理规定》(闽建建〔2007〕32号,2007-8-16)3、《福建省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和重大安全隐患约谈办法》(闽建建[2007]31号,2007-7-17)4、《福建省建设厅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的通知》(闽建建[2008]23号,2008-7-9)5、《福建省建设厅关于贯彻实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的通知》(闽建建[2008]24号,2008-7-8)6、《福建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配备暂行办法》(闽建建[2008]42号,2008-12-18)7、《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闽建建[2008]43号,2008-12-19)8、《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建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报告制度的通知》(闽建建[2009]12号,2009-3-27)9、《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管理办法(试行)》(闽建建[2009]39号,2009-10-27)10、《福建省建设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专家库管理办法》(闽建建[2009]42号,2009-11-20)11、《关于启用福建省建设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专家库信息系统的通知》(闽建建[2010]33号,2010-6-19)12、《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的通知》(闽建建[2010]4号,2010-1-15)13、《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起重机械现场检测管理的若干意见》(闽建建[2010]17号,2010-4-2)14、《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福建省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租赁合同〉和〈福建省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知》(闽建建[2010]24号、2010-4-20)15、《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严禁废旧建筑材料用于建设工程的通知》(闽建建[2010]35号,2010-6-29)16、《福建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闽建建[2010]41号,2010-8-4)17、《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施工现场推行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的通知》(闽建建[2010]50号,2010-9-14)18、《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办法》(闽建建[2010]74号,2010-12-31)19、《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见》(闽建建[2011]5号,2011-1-28)20、《福建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管理规定(试行)》(闽建建[2011]9号,2011-3-18)21、《福建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工地评选办法》(闽建建[2011]10号,2011-3-18)22、《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意见》(闽建建[2011]16号,2011-5-6)23、《关于印发〈福建省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预选承包商名录评分办法〉的通知》(闽建筑[2011]25号,2011-07-22)24、《关于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巡查工作制度的通知》(闽建住[2011]7号,2011-6-9)25、《关于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的通知〉的通知》(闽建建[2011]40号,2011-8-5)26、《关于印发〈福建省深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建建[2011]42号,2011-8-17)27、《关于印发〈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工作质量考评办法(试行)〉的通知》(闽建建[2011]43号,2011-8-17)28、《关于开展外脚手架和建筑起重机械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闽建建[2011]46号,2011-9-9)29、《关于开展预拌砼和现浇砼结构工程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闽建建[2011]47号,2011-9-9)30、《关于开展建筑施工模板工程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闽建建[2011]48号,2011-9-9)31、《关于印发建筑施工模板工程等三个专项整治检查用表及〈动态管理〉办法记分的通知》(闽建建[2011]50号,2011-9-21)32、《关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启用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控系统的通知》(闽建建[2011]51号,2011-9-23)33、《关于加强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巡查检查的通知》(闽建建[2011]54号,2011-10-17)34、《福建省建设厅关于调整《福建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3版)安全文明施工取费标准和使用办法的通知》(闽建筑[2007]4号,2007-5-1)35、《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外墙悬挑式翻转钢管脚手架等30项补充定额〉的通知》(闽建筑[2009]38号,2009-12-28)36、《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调整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计取办法和大型施工机械设备检测费用的通知》(闽建筑函[2010]39号,2010-5-19)37、《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调整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取费标准的通知》(闽建筑[2010]27号,2010-9-15)七、泉州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规范性文件1、《泉州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关于加强泉州市区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的通知》(泉建建[2011]1号,2011-1-18)2、《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在直管施工现场实施远程监控管理的通知》3、《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全市建筑施工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泉建建[2011]40号,2011-5-20)4、《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实行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工作机制的通知》(泉建建[2011]68号,2011-9-13)八、安全管理类标准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306-85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86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004、《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20095、《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 50656-2011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GB/T 28001-2001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8、《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 185-20099、《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 77-201010、《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 184-200911、《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JGJ/T 198-20101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13、《福建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标准》DBJ 13-81-200614、《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技术规程》DBJ 13-91-2007九、文明施工类标准1、《安全色》GB 2893-20082、《安全标志》GB 2894-2008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4、《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 50444-2008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6、《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 146-20047、《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 188-2009十、高处作业类标准1、《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2、《安全帽》GB 2811-20073、《安全网》GB 5725-20094、《安全带》GB 6095-20095、《高处作业吊篮》GB 19155-2003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安全技术技术规范》JGJ 80-91十一、脚手架、支架类标准1、《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20062、《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20083、《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20084、《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10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7、《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8、《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9、《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183-200910、《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11、《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02-201012、《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31-2010十二、塔式起重机类标准1、《塔式起重机》GB/T 5031-20082、《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 5144-20063、《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T 5972-20064、《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T 100-19995、《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6、《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 189-20097、《建筑施工塔式起重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196-20108、《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基础技术规程》JGJ/T 197-2010十三、施工升降机类标准1、《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2、《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 10055-20073、《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84、《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215-20105、《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 88-20106、《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检测规程》DBJ/T 13-67-20107、《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报废规程》DBJ 13-89-2007十四、施工用电、机具类标准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 50194-932、《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T 3787-2006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5、《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 160-2008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 107-2010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GJ 85-2010 十五、建筑基坑、土方、拆除类标准1、《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4、《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147-2004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 167-20097、《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180-20098、《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标准》DBJ 13-97-2008。
史上最全的建筑节能相关国家政策文件总结
![史上最全的建筑节能相关国家政策文件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c73e67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f.png)
史上最全的建筑节能相关国家政策文件总结能源短缺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国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建筑能耗在整个能耗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近年住房制度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住宅产业及国民经挤的发展,随着大量的新建建筑,尤其是一些高档公共建筑设施的增加,建筑能耗增长迅猛。
总体看来,我国建筑能耗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己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以上。
而且,我国单位面积采暖能耗是相同气候条件下世界平均值的三倍。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钢材消耗高出10%至25%,水泥用量每拌和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80公斤,卫生洁具的耗水量高出发达国家30%以上,而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
针对以上现象,我国出台了各种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旨在推动节能建筑的建造和非节能建筑的改造以及控制非节能建筑的产生。
小编搜集了从国家层面针对建筑节能提供的激励政策供分享学习。
本文为国产建筑节能大师公众号第一次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表1 我国历年来发布的建筑节能相关政策文件时间政策时间发布机构主要内容1986年《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设部正式启动国内的建筑节能战略1986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设部要求新建居住建筑,在1980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基础上节能30%1995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订版建设部将第二阶段的建筑节能指标提高到50%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人大常委会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首次给节能赋予法律地位2000年《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明确了建筑节能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并对违反建筑节能要求的行为明确了处罚措施2001年《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设部对夏热冬冷地区建筑从建筑、热工和暖通空调设计方面提出节能措施,对采暖和空调能耗规定了控制指标,标志着我国的建筑节能已经向中部地区推进2005年《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设部强制执行建筑节能50%的标准,北京、天津、大连、青岛、上海、深圳六个发达地区率先试点节能65%标准;2020年全国所有城市强制执行节能65%标准2006年《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修订版建设部大力鼓励发展建筑节能新技术和产品、施工工艺、管理技术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为推动民用建筑节能工作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2006年《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发改委提出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节能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200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对新建建筑实施建筑能效专项测评,节能不达标的不得办理开工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不准销售使用2007年《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国务院明确实施节能建筑的重点是地级以上城市,政府办公楼、大型公共建筑(2万m2以上)将率先进行节能改造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修订版人大常委会调整范围扩大,增加了建设、交通、公共机构等工业之外,强调建筑节能是民用建筑工程的必须内容;法律明确了国家实行促进节能的财政、税收、价格、信贷和政府采购政策2008年《民用建筑节能国务院明确政府应引导金融机构条例》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以及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等项目提供支持。
国家出台了哪些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国家出台了哪些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083793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f.png)
国家出台了哪些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佚名
【期刊名称】《陕西建筑》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199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对建筑节能做出了规定,要求建筑物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
2005年建设部发布了第143号部长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建设部还出台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方面的标准,主要有《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总页数】1页(P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31.7
【相关文献】
1.国家出台了哪些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J],
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国家标准将出台 [J],
3.谈建筑节能设计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设 [J], 王晟
4.希望国家尽快出台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管理的法律法规 [J], 郭炳标;刘成
5.近几年国家已出台保护举报者的法律法规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法规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
6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1号,2017-03-01修改)
7
部门规章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
8
规范性
文件
《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74号)
9
《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建标〔2020〕65号)
10
《关于印发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建科〔2017〕53号)
11
《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办法》(建科〔2008〕116号)
12
《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建质〔2006〕192号)
13
地方
地方性
法规
《山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省人大2020-07-24修改)
14
《山东省循环经济条例》(省人大2016-10-01修改)
附件1
现行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目录(2020版)
序号
级别
分类
文件名称
1
国家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07-02修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07-02修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10-04-01修改)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10-26修改)
15
《山东省供热条例》(省人大2018-09-21修改)
16
《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省人大2017-10-01修改)
17
省政府
规章
《山东省绿色建筑促进办法》(省政府令第323号)
18
《山东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08号)
19
规范性
文件
《山东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鲁建节科字〔2020〕8号)
20
《关于实施绿色建筑引领发展行动的意见》(鲁建节科字〔2019〕8号)
21
《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发展规划(2017-2020)》(鲁建节科字〔2017〕13号)
22
《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信息化发展规划(2017-2020)》山东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鲁建节科字〔20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