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空间结构转变的必然性_张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8462(2007)04-0603-04
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空间结构转变的必然性
张静1,2,3
(1.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中国浙江杭州310029;2.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中国浙江杭州310035;
3.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伴随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城市化进程加剧的特点。在新一轮现代化建设高潮中,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名城都将重新审视如何实现更为有效的保护问题。文章以杭州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比以苏州和杭州为代表的两种不同形式的保护途径,分析杭州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曾经走过的弯路和教训,针对城市空间结构转变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实意义,分层次讨论杭州通过借助新城发展得以保护老城现状的城市/理性增长0必然性,最终提出依托休闲经济发展实现杭州/以老城养老城0良性循环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经济发展;城市空间结构;理性增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1982年8月,国务院公布24座城市为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12月和1994年1月,又公布了第二批和第三批名城名单,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加到99座。后加上河北的山海关和湖南的凤凰城,现在全国共有101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¹。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化的关系的理念是在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提出来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也是不同国度在迈向发达社会时的共同经历。如果回顾一下历史,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各国都经历了一个由个体到整体、由局部到全局、由个别国家立法到国际立法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伴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步展开的。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期,各大中小城市建设开展得轰轰烈烈,于现代化进程中妥善解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变得刻不容缓。
1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途径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通常有两个基本途径:¹在老城基础上就地发展,将老城区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º新旧分开,原貌保留老城,易地发展新城。在此,我们对比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0中所提及的两座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和杭州在各自保护过程中的现实做法。
1.1斩钉截铁的异地发展战略
苏州从1990年代就开始建设新区、工业园区,至今古城保护的探索和实践已进行了20多年。显然,苏州古城采取的是后一种保护途径即另建新区,古城向东是新加坡工业园,向西建了高新技术园区。为了缓解城市发展的压力以及保护古城的需要,同时带动新建开发区的建设,苏州的行政中心于1996年从原古城的中心迁建至高新技术园区。然后,苏州在古城范围内广泛开展了疏散人口及古城保护工作。
在这个保护前提下,苏州全城的古城风貌没有受到重大的改变,水系系统基本上没动。2005年,最新编制的5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6(纲要)指出:未来15年苏州总面积将达2597km2,比现有苏州市区(1649.72km2)多了近1 000km2。昆山、常熟、吴江境内各一部分地区被纳入规划,苏州城市重心将进一步东移接轨上海。根据最新一次规划的城市蓝图,未来苏州城市布局将更加合理,古城发展有了更新的理念。由此,苏州在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起始阶段明确选择的战略/通过发展新城以期保护古城面貌0的原则指引下,不断坚定地前行。
1.2积重难返的就地保护战略
同样作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却在古城保护方面走过了一段很长的弯路。杭州古城的破坏开始于民国初,到1979年进入了最后消亡时期,杭州一度被描述为/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0。长期以来,由于没有理顺保护原生物态、传统风貌与现代化改造之间的关系;对杭州历史文化遗产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对历史文化保护的意识以及大规模改造可能会造成的负面后果认识不足;加之经济利益驱动、改善市民生活条件的压力和希望短期内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效果等原因,导致杭州一直踯躅于前一种保护途径,即在老城的狭窄范围内不断谋求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间的/和平共处0。
然而,从地理环境看,杭州三面群山环绕,城市发展自古以来围绕西湖向东外延,但又受钱塘江制约,市区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在市区仅有的683k m2的土地上,旧城改造工作举步为艰。1986年杭州提出/住宅建设实行改造旧城与建设新区相结合,以改造旧城为主0的城市建设方针,住宅建设进入了仅存的历史街区;1993年,杭州决定用8年时间基本完成市区旧城改造任务,旧城改造全面启动。从1993年起,杭州
第27卷第4期2007年7月经济地理
ECONOMIC GEOGRAPHY
Vol.27,No.4
Jul.,2007
每年需拆除近100万m2旧建筑,同时配套建设新住宅120万m2。到1999年,拆迁已经进入了杭州城市传统中心区的河坊街和吴山区块,河坊街一侧的清代、民国建筑和传统店铺被拆除大半¹。
1.3当机立断的保护战略转换
作为当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遇到的问题,杭州的经历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旦经济发展进入高速状态,城市的自然进化过程就会被打断。历史文明的传承就需要采取特殊的手段,来减缓和抵偿高速成长带来的冲击和破坏。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保存城市历史发展的轨迹,以留存城市的记忆;也不只是继承传统文化,以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它同时还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
在面对惨痛教训的同时,杭州及时调整思路,从/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0三个层次,按照/全面、系统、科学保护0和/应保尽保0、/特色保护0的原则,有效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风貌格局和自然景观,使持续发展的城市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具体而言,杭州的保护战略转换思路是:分别从城市空间结构的数量和质量转变两方面入手,协调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问题。针对杭州/三面云山一面城0的空间地域限制,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萧山市、余杭市,转而设立杭州市萧山区、余杭区。杭州市区土地总面积从原来的683km2扩大到3068km2,一跃成为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在实现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数量转变基础之上,根据新一轮杭州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杭州要构建/一主三副、双心六组团、六条生态带0的开放式空间框架,疏散老城区的人口,使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高校向大学城集中,建设向钱江新城、科技城、下沙城、江南城、临平城集中,从而,提升了城市空间结构转变的质量水准,杭州至此也转到后一种保护途径当中来。
2经济高速发展与空间结构转变
2.1经济高速发展势必引发城市空间结构转变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一开始多遵从/单中心0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理念,因为这样可以充分实现以城市为基础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最大化。历史文化名城自然也不例外,在我国许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中,老城区基本上都曾是行政、经济、文化等中心的聚集地。然而,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世人瞩目的经济发展热潮,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剧,由此产生了对于城市现有中心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压力集中体现在生态严重破坏、资源过度利用、城市文化遗产被破坏以及空气严重污染等问题上。历史文化名城不等同于一般城市,其自身的价值一旦丧失将不复再来,而且这一损失的直接受害者不仅是这座城市,甚至是整个世界。因而,为避免留下永远难以弥合的遗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历史文化名城必须仔细思量自身空间结构应该作何调整。
2.2城市蔓延式发展带来的弊病
在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战略上,杭州一度选择/摊大饼0式的城市蔓延(urban sprawl)方式,即/单中心0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这种失控的城市化损害了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尤其是以历史文化名城的萎缩和变味作为最首要的代价。
经过多年的城市发展,杭州城市空间伴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与城市规模的扩大,呈现不断拓展的状态,总体特征呈现以单中心(西湖)圈层式扩张方式实现产业空间拓展。空间拓展表现为:城市用地日趋紧张,传统的城市发展方针使城市功能不能有效疏解,城市沿周边蔓延式地扩张。1992年以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再加上乡镇建设的无序扩张、区域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东南部钱塘江的阻隔、西部西湖风景区的限制,最终导致城市在狭小的空间范围内不断发展、建设、充实,城市问题凸显,最终导致三种恶果:¹中心城区无法发挥以旅游业为主的职能;º严重影响高层面的服务功能发挥;»西湖人文价值的降低。
2.2.1就城市经济而言,其核心问题在于杭州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市区的集聚效应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经济中心的优势弱化。
2.2.2就城市建设而言,城市空间的拓展存在急剧扩张、结构失调的弊端,城市职能与空间布局的矛盾成为诸多问题的关键。
2.2.3就名城效应而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城市遭受到较大的建设性破坏,老城区内的历史街区逐渐消失,古城原有格局风貌发生很大改变,城市面貌日益通俗化和雷同化,整体的古城氛围早已不复存在。
2.3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选择)))理性增长理念
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人口向城市集聚的初级城市化阶段,并已逐步向逆城市化阶段演进,其城市化历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办法将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提供很好的借鉴。/理性增长0(Smart Growth)是在1990年代提出的、风行全美的一项发展计划,是人们针对城市日益严重的蔓延趋势而提出的,经数年发展不断完善。/理性增长0理念强调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的共同发展,强调生活品质与发展的联系,是一种较为紧凑、集中、高效的城市发展模式。/理性增长0理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原则:¹保留大量的开敞空间并保护环境质量;º重新开发城市中心区域并使用更新的布局结构以吸引中、高收人家庭,同时改善现有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建造适于步行的社区,鼓励多用途地利用土地以及采用使社区更具吸引力的其他设计要素来扫清城市和新开发的郊区中设计革新的障碍;¼在个体和邻里之间营造一种广泛的社区意识,并在整个大都市区内达成相互依赖、团结互助的共识º。
借用/理性增长0理念,杭州确定了/一主三副、双心六组团、六条生态带0的开放式空间框架。为加快杭州城市现代化建设,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适应/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0的需要,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0、/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0的城市空间
604经济地理2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