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超声检查CDUS对颈动脉狭窄分级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超声诊断
![颈动脉狭窄超声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885d161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8.png)
颈动脉狭窄超声诊断颈动脉检查顺序第一步:确定图像方位!调整探头位置,以使颈动脉长轴图像最清晰。
一般来讲,超后侧位显示最佳,如图所示。
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探头位置:前位(A);侧位(B);后侧位(C);超后侧位(D);横位(E)。
第二步:记录CCA血流速度频谱。
在无病变颈总动脉处记录频谱,而且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测量点应在颈动脉分叉下方4cm处;②取样容积应完全置于血管轴心线上;③调整多普勒角度(以30°-60°最佳),以便精确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如果CCA血流取样不正确,将会人为造成峰值流速增加或减少,计算收缩期峰值流速比评价ICA狭窄时出现误差。
如果存在临床意义的颈动脉狭窄,可导致错误判断。
精确测量CCA流速CCA清晰可见,多普勒取样容积位于动脉中央,并在窦部下方。
多普勒角度(左上角箭头所示)<60°,多普勒信号(波形)有力清楚。
AVG VEL.平均流速;BW.频带宽度;PKc VEL.收缩期峰值流速第三步:使用彩色血流成像观察颈动脉分叉处。
从锁骨上窝开始,以纵切面向上扫查颈总动脉,直至颈动脉分叉、ECA和ICA。
然后以横切面重复扫查一次。
目的是确定动脉的通畅性,确认有无斑块、斑块位置及相应异常血流情况,探查ECA和ICA连接处(以便准确定位斑块位置)。
第四步:根据多普勒频谱、解剖学特征和颞浅动脉敲击试验确认ICA和ECA。
必须鉴别ICA和ECA,因为ECA狭窄不需要治疗,而严重ICA狭窄需要治疗。
第五步:观察完毕并准确辨认出ECA和ICA后,接下来要仔细检查斑块明显区域,把斑块厚度、管腔减少程度和其他斑块特征记录下来。
要在血管横切面图像上估测斑块厚度和管腔狭窄程度。
在斑块特征显示方面,二维灰阶图像优于彩色血流成像。
颈内外动脉鉴别在颈内、外动脉间来回侧动探头,操作者确定血管连接处位于箭头所示位置。
ICA和ECA的搏动性明显不同第六步:如果存在狭窄,则记录狭窄处血流速度频谱(多普勒角度校正),能说明狭窄位置和长度的彩色血流图以及狭窄处和狭窄后的血流紊乱情况。
如何确定颈动脉狭窄的超声检查标准?
![如何确定颈动脉狭窄的超声检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90d312a910ef12d2bf9e761.png)
如何确定颈动脉狭窄的超声检查标准?发表时间:2019-07-22T12:42:08.2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6期作者:何蔼伶[导读]成都人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颈动脉狭窄(carotid artery stenosis)主要是各类动脉粥样硬化症状所造成的颈动脉管腔狭窄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脑供血不足等症状,突发一侧肢体无力、瘫痪等情况,对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会产生较大影响。
近年来颈动脉狭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而超声检查为常见的检查方法,那么如何确定颈动脉狭窄的超声检查标准呢?一、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目的是什么?1.对患者颈部血管状态、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了解,明确患者的病变程度与病情发展状态。
2.对患者颈部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症状进行判断。
3.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动脉解剖结构进行检查,明确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
4.检查颈部血管的发育情况,检查是否存在血管先天性发育不良的症状。
5.对患者动脉瘤、动静脉瘘等血管状态进行检查,明确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二、颈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标准是什么?颈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中,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正常级,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低于50%,狭窄程度50%-69%;狭窄≥70%但未接近闭塞;接近闭塞;闭塞。
狭窄程度<50%。
临床诊断中需要结合超声诊断下影像学特征,患者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三、颈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流程是怎样的?1.第一步颈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中,需要明确图像的方位,对探头位置进行调整,颈动脉长轴图像相对比较清晰。
通常而言,超后侧位显示效果更加理想。
2.第二步对患者血流速度进行检查,明确患者颈动脉的状态。
在检查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测量点需要在颈动脉分叉下方4cm部分。
取样容积需要全面放置在血管轴心线上。
合理调整多普勒检查的角度,在30-60°之间,更加准确的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
3.第三步使用彩色血流成像观察的方式,对患者颈动脉分叉位置情况进行检查。
颈动脉狭窄的评估
![颈动脉狭窄的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c754a09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c.png)
颈动脉狭窄的评估颈动脉狭窄的评估AuthorKaren L Furie, MD, MPHSection EditorsScott E Kasner, MDJohn F Eidt, MDJoseph L Mills, Sr, MDDeputy EditorJohn F Dashe, MD, PhD译审刘奇志, 主任医师,教授Contributor disclosures我们的所有专题都会依据新发表的证据和同行评议过程而更新。
文献评审有效期至: 2016-05 . | 专题最后更新日期: 2015-01-30.There is a newer version of this topic available in English.该主题有一个新的英文版本。
引言—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常用于评估可能由颈动脉狭窄所导致的脑梗塞问题。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狭窄导致的梗死部位可能较深,可为皮质下或皮质梗死。
然而,MRI和CT 检查未显示梗死时也可能存在颈动脉狭窄。
无症状或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的定义基于病史和体格检查,这取决于是否存在颈动脉部位缺血的症状或体征。
在有关颈动脉狭窄处理的大型临床试验中,在CT或MRI发现“静止性”梗死并不认为是症状性狭窄。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ICA狭窄部位缺血的放射影像学证据可能影响进一步处理。
有4种诊断方式用于ICA的直接成像:•脑血管造影•颈部血管彩超(carotid duplex ultrasound, CDUS)•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本专题将总结这些不同技术的临床应用,以及它们独特的优点和缺点。
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dbcb7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6.png)
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颈动脉狭窄是指颈部主动脉内腔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多数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对于及早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一、临床症状。
颈动脉狭窄患者可出现头晕、眩晕、视物模糊、耳鸣、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卒中。
此外,颈动脉狭窄还可引起上肢活动性或静息性血流不足,出现上肢无力、麻木等表现。
二、影像学检查。
1. 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发现颈动脉内腔狭窄情况,包括狭窄程度、斑块形态、斑块质地等。
2. 颈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能够清晰显示颈动脉内腔情况,对于狭窄程度、斑块形态等有较好的显示。
3. 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能够准确显示颈动脉内腔狭窄情况,对于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形态、斑块位置等有较好的显示。
三、血管内压力测定。
通过颈动脉内压力测定,可以了解颈动脉内腔压力情况,对于判断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帮助。
四、其他辅助检查。
1. 血液检查,包括血脂、血糖、凝血功能等指标,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为治疗提供参考。
2. 心电图(ECG),对于了解患者的心脏情况有一定帮助,排除心脏疾病对颈动脉狭窄的影响。
3. 脑电图(EEG),对于了解患者的脑电活动情况有一定帮助,排除脑部疾病对颈动脉狭窄的影响。
以上即是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血管内压力测定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颈动脉狭窄,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熟练掌握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微超声】颈动脉超声检查要点及狭窄分度
![【微超声】颈动脉超声检查要点及狭窄分度](https://img.taocdn.com/s3/m/b2dcdc4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d.png)
【微超声】颈动脉超声检查要点及狭窄分度
超声检查技术要点
1、颈动脉超声检查应该包括:纵切面和横切面
①在血管横切面上测量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目测狭窄程度、评价斑块;
小编注:①为什么不在纵切面测量血管内径——因为在纵切面上你不能保证你所扫查
到的切面属于该血管的最大切面;
②为什么不在纵切面测量血管内中膜厚度——在纵切面你只能观察到一
个“面”的内中膜情况,并不能观察血管整个环形的内中膜情况,如果是纵切,可能你
观察到的切面刚好属于正常,而该点延续的环形区域中可能存在异常的内中膜而你没
有观察到。
②在血管纵切面上采集多普勒频谱。
2、多普勒采集规范:多普勒取样线与血流方向之间的角度<60°,尽可能接近60°,如
果入射角>60°,即使进行了角度纠正,测量结果也不准确。
3、常规采集以下部位的彩色多普勒频谱:
①颈下部颈总动脉(CCA)
②紧邻颈动脉分叉处的CCA
③颈内动脉(ICA)近段、中段及远段
④颈外动脉(ECA)起始部
⑤如果灰阶或彩色血流图像观察到可疑狭窄,则在可疑狭窄处采集多普勒频谱测量
血流速度。
颈动脉狭窄的探查部位
多普勒频谱探查颈动脉狭窄,重点包括三个区域:狭窄前、狭窄处、狭窄后段
颈内动脉狭窄的分度
颈内动脉狭窄的分度尚无统一标准,以下#华盛顿大学建立的颈内动脉狭窄多普勒超声
诊断标准#和#共识委员会制定的根据灰阶和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的分级标准
#,供大家参考
理论来源:温朝阳·《血管超声经典教程》。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f52b1e0ff8c75fbfc67db21c.png)
诊断要点: 1 颈动脉旁有一血肿 2 动脉壁上有一破口,并向血肿内射血。
颈动脉创伤
诊断要点
1 血管壁连续中断,局部呈液性暗区,或管壁完 整但内膜部分剥离在管腔内漂动。
2 彩色血流完全中断或破口处喷射杂色血流。
颈内静脉瘤
诊断要点
1 颈内静脉局限性扩张呈梭状囊状或葫芦状,可 见浮动的附壁血栓。
锁骨下动脉盗血起始部斑块图。右侧锁骨 下动脉起始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 致其管腔狭窄。
锁骨下动脉盗血起始部彩色图。彩色多普 勒显示锁骨下动脉起始部血流明显加速
锁骨下动脉盗血起始部频谱图。右侧锁骨下动 脉起始部狭窄,频谱多普勒显示血流速度明显 的升高
锁骨下动脉盗血患侧椎动脉彩色多普勒图。图 中显示右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血流方向相反
正常颈总动脉(内中膜)。图中箭头所指 为正常的内中膜,光滑平整。CCA为颈总脉。
正常颈总动脉彩色图。图中所示为正常颈总动脉 的彩色多普勒图像。其内中膜光滑平整,整个血 管腔彩色血流信号充盈良好,分布单一均匀。
正常颈动脉窦分叉以上彩色横切图。图中左侧红色 血流信号充填的血管为颈内动脉,右侧为颈外动脉; 左侧兰色血流信号充填的血管为颈内静脉,右侧为 颈外静脉;
4 内径减少91%~99% (极严重狭窄) ⑴ PSV > 200cm/s ⑵ EDV >100cm/s ⑶ 频窗消失 ⑷ ICA/CCA峰速之比>4
5 内径减少100% (闭塞)⑴闭塞段可见血栓回声⑵ 闭塞段无 血流信号⑶ 同侧颈总动脉舒张期无血流信号,甚至返向波。
颈动脉瘤
诊断要点: 1 血管壁局限性膨大呈梭状或囊状 2 血流束通过瘤体并与两端血管相连,瘤体内为 杂色血流或旋涡状。
颈内静脉癌栓形成彩色多谱勒短轴图。图中示颈内 静脉扩张,管腔内充填以稍强回声的实质肿物,其 内可见丰富的异常血管。CCA为颈总动脉;IJV:颈 内静脉;CA:癌灶;TH:血栓
如何正确诊断颈动脉狭窄
![如何正确诊断颈动脉狭窄](https://img.taocdn.com/s3/m/01f6f025915f804d2b16c147.png)
如何正确诊断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的病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及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其他病因如外伤、动脉扭转、先天性动脉闭锁、肿瘤、动脉或动脉周围炎、放疗后纤维化等较少见。
在西方,约90%的颈动脉狭窄性病变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在我国,大动脉炎也是颈动脉狭窄的常见病因。
【检查方法】1、多普勒超声检查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将多普勒血流测定和B 超的实时成像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目前首选的无创性颈动脉检查手段,具有简便、安全和费用低廉的特点。
它不仅可显示颈动脉的解剖图像,进行斑块形态学检查,如区分斑块内出血和斑块溃疡,而且还可显示动脉血流量、流速、血流方向及动脉内血栓。
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在95%以上,多普勒-超声检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病变的筛选和随访中。
超声检查的不足之处包括:①不能检查颅内颈内动脉的病变;②检查结果易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
2、磁共振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是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能清晰地显示颈动脉及其分支的三维形态和结构,并且能够重建颅内动脉影像。
颈部血管有着直线型的轮廓,是特别适合于MRA 检查的部位。
MRA 可以准确地显示血栓斑块,有无夹层动脉瘤及颅内动脉的情况,对诊断和确定方案极有帮助。
MRA 突出缺点是缓慢的血流或复杂的血流常会造成信号缺失,夸大狭窄度。
在显示硬化斑块方面亦有一定局限性。
对体内有金属潴留物(如金属支架、起搏器或金属假体等)的患者属MRA 禁忌。
【鉴别诊断】一、颈动脉狭窄的诊断1.年龄大于60岁以上的男性,有长期吸烟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人群。
2.体检时发现颈动脉血管杂音。
3.通过无创性辅助检查的结果综合分析多可做出诊断。
二、颈动脉狭窄的鉴别诊断1.颈动脉狭窄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年龄(>60 岁)、性别(男性)、长期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同样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动脉狭窄的筛选。
颈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超声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超声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a2f756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6b.png)
颈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超声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和闭塞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它会导致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超声诊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颈动脉狭窄和闭塞,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颈动脉内膜厚度(IMT):颈动脉内膜厚度是指颈动脉内膜和内膜下层之间的距离,它是评估颈动脉狭窄和闭塞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颈动脉内膜厚度超过1.0mm就可以被认为是异常的,需要进一步检查。
2.颈动脉血流速度:颈动脉血流速度是指血液在颈动脉内的流速,它可以反映颈动脉狭窄和闭塞的程度。
一般来说,颈动脉血流速度超过140cm/s就可以被认为是异常的,需要进一步检查。
3.颈动脉血流形态:颈动脉血流形态是指颈动脉内血流的形态特征,它可以反映颈动脉狭窄和闭塞的程度和位置。
一般来说,颈动脉血流形态异常的部位就是颈动脉狭窄和闭塞的位置。
4.颈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颈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是指颈动脉内血流速度峰值和收缩期末血流速度之间的比值,它可以反映颈动脉狭窄和闭塞的程度。
一般来说,颈动脉血流阻力指数超过0.8就可以被认为是异常的,需要进一步检查。
总之,超声诊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颈动脉狭窄和闭塞,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果您有颈部不适或其他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超声诊断检查。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要点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45e64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2.png)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要点一、颈动脉狭窄的定义和分类颈动脉狭窄是指颈动脉内膜面积缩小至原先的小于50%。
按病变特点和狭窄程度分为以下四类:无症状增厚型、症状性增厚型、分岔部颅内段狭窄型和颈动脉闭塞型。
二、诊断标准和评估方法颈动脉狭窄的诊断需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等综合判断。
评估狭窄程度时,可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三、无症状增厚型和症状性增厚型的处理对于无症状增厚型颈动脉狭窄,应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并定期随访和复查颈动脉超声。
症状性增厚型颈动脉狭窄,如有高危因素或症状较重,可考虑内科保守治疗或进行动脉内窥镜下血管成形术(PTA)。
四、分岔部颅内段狭窄型和颈动脉闭塞型的处理分岔部颅内段狭窄型和颈动脉闭塞型一般诱发中枢性视网膜动脉阻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严重疾病,应及早进行动脉内窥镜下或外科手术治疗。
五、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适应证包括症状性狭窄、症状性大面积非狭窄性溃疡、分岔部颅内段严重狭窄、阻塞引起症状或危及身体功能、未能控制的高血压和进行性视网膜病变等。
而禁忌证主要包括无症状性小狭窄、严重心脑血管病、终末器官功能损害以及手术风险过高的患者。
六、术后抗凝治疗术后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抗凝药物,并在肠道功能正常时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术后出现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情况,应及时调整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案。
七、术后随访和预防复发术后的随访可以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或CTA等影像学检查,密切监测狭窄程度和术后血管的稳定性。
此外,术后也要注意预防复发,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复发风险。
总之,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提供了对该疾病的详细指导,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和处理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该指南的建议,制定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491d26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7.png)
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症状和体征:患者可能出现颈部疼痛、颈部肿胀、头痛、眩晕、视力模糊等症状,颈部可触及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2.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对颈动脉狭窄进行直观观察,明确动脉内径缩小程度和血栓形成情况。
3. 血流动力学检查:多普勒超声等血流动力学检查可测量颈动脉血流速度、血流量等参数,进一步评估狭窄程度和血管阻力。
4. 血液检查:检查血脂、血糖、凝血指标等,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和狭窄程度。
综合以上多个方面的检查结果,可以确定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 1 -。
头颈动脉狭窄分度标准
![头颈动脉狭窄分度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7e4e26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0.png)
头颈动脉狭窄分度标准
头颈动脉狭窄的分度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研究,另一种是欧洲颈动脉外科实验研究。
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研究将颈动脉狭窄分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这四级。
具体来说,0%-29%为轻度狭窄,30%-69%为中度狭窄,70%-99%为重度狭窄,99%以上为闭塞。
而欧洲颈动脉外科实验研究将颈动脉狭窄分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
具体来说,轻度狭窄率为小于50%,中度狭窄率为50%-69%,重度狭窄率为大于70%。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可能会因不同的研究或医疗标准而有所差异。
如果需要了解具体的分度标准,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学文献。
颈部动脉狭窄标准
![颈部动脉狭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e3edfb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4.png)
颈部动脉狭窄标准一、什么是颈部动脉狭窄?听说过“颈动脉狭窄”吗?别急,听我慢慢给你说。
大家都知道,心脏是我们的发动机,血管就像是通向发动机的高速公路,而颈动脉呢,就是给脑袋“送血”的超级重要“交通干道”。
如果这个干道发生了“堵车”——也就是所谓的颈动脉狭窄,那脑袋就可能出现问题,得小心了!简单点说,就是血液流不畅,导致脑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严重的话还可能中风,吓得人一愣一愣的。
所以,颈部动脉狭窄问题真不能小看!二、颈部动脉狭窄的标准?那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堵车”了呢?首先要了解一些标准。
别急,这里有几条“路标”,帮你判断是不是颈动脉狭窄的征兆。
1.症状的表现。
你要是突然有一段时间,脑袋常常晕乎乎的,感觉眼前一黑,走路摇摇晃晃的,那可得警惕!这是颈动脉狭窄的常见症状。
有些人甚至会有“脑袋充血”的感觉,好像一股血涌到头顶上,啥事都能感觉到“肿”起来。
更严重的呢,可能会有语言不清,半边身体麻木的情况,真的是一不小心,就能给你带来麻烦。
2.超声检查结果。
医院检查起来简单、快捷,超声波就能看出来。
如果超声波显示你颈动脉的血流速率超过了某个标准,那就表示血流受阻,狭窄的情况已经出现。
超声检查是最直观的方式,几乎没有副作用,检查一下也不痛不痒,简直是“诊断神器”!当然了,如果你不幸碰到了这条“坏路”,医生会根据结果来评估狭窄的严重程度。
3.狭窄的程度。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知道“路堵得有多厉害”,才能知道该怎么处理。
如果狭窄的程度不到50%,血流量其实还是可以勉强维持的。
大家不必太紧张。
但如果超过50%甚至70%,那就得引起重视了。
这个时候,颈动脉已经进入了“红灯区”,血液流动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
至于80%到90%的狭窄,就像是大塞车,生命健康有极大的风险,可能随时“发生堵塞”,不容忽视。
三、颈部动脉狭窄的治疗方式?一旦确诊是颈部动脉狭窄,治疗方式就得根据病情的轻重来决定。
你别以为这就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有时候控制得当,生活照样能过得像个正常人。
颈动脉流速分级
![颈动脉流速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e697492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a.png)
颈动脉流速分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颈动脉流速分级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评价颈动脉血流情况的方法。
通过超声多普勒技术检测颈动脉的血流速度和方向,可以对颈动脉狭窄、阻塞等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和评估。
颈动脉流速分级是根据颈动脉内膜-中膜界面的血流速度来划分的,通常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0级、1级、2级、3级和4级。
0级:正常血流速度,内膜-中膜界面血流速度均匀且稳定,无异常波形或回声。
这是颈动脉血流速度正常的表现,一般不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疾病。
1级:轻度异常,内膜-中膜界面血流速度略有增加,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可能是轻微的动脉硬化或轻度狭窄等原因所致。
此时建议定期复查,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和防治动脉硬化。
2级:中度异常,内膜-中膜界面血流速度明显增加,出现异常波形或不规则回声,可能提示血管狭窄或堵塞的情况。
此时需要进一步检查,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介入手术。
4级:血流完全阻塞,内膜-中膜界面血流速度为零,表现为黑色无回声区,严重影响血液供应,可能导致脑梗死等严重疾病。
此时需要紧急处理,立即开展溶栓治疗或介入手术,以恢复血流通畅。
除了以上五个级别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颈动脉异常开口症、颈动脉干狭窄、颈动脉弯曲等,这些情况也会对颈动脉流速产生影响,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颈动脉流速分级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颈动脉的血流情况,及时发现和评估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及早发现和干预可能存在的血管问题,保护颈动脉健康,维护身体健康。
第二篇示例:颈动脉流速分级是指通过超声多普勒技术测定颈部动脉内血流速度的一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血管状况进行评估。
根据颈动脉流速的不同,医生可以将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类,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颈动脉是脑部供血关键的动脉之一,当颈动脉内出现狭窄时,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导致脑部缺氧、缺血,甚至发生卒中等严重后果。
颈动脉斑块狭窄分级标准
![颈动脉斑块狭窄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a2bd64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e.png)
颈动脉斑块狭窄分级标准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按照颈动脉狭窄程度划分,另一种是按照斑块的形态与质地划分。
按照颈动脉狭窄程度划分,一般分为四级。
一级是小于30%,此时动脉内径缩小,一般不会有明显的血流受阻。
二级是狭窄度在30%~69%,此时动脉内径缩小,血流受阻明显。
三级是狭窄度在70%~99%,此时动脉内径明显缩小,血流受阻严重。
四级是完全闭塞,此时动脉内径闭塞,血流完全中断。
按照斑块的形态与质地划分,斑块可以分为软斑块、混合斑块和硬斑块三种类型。
软斑块是斑块中脂肪含量较高的一类,质地较软,容易脱落;混合斑块是指斑块中有软有硬的部分,部分易脱落;硬斑块是斑块中钙质含量较高的一类,质地较硬,不易脱落。
在治疗颈动脉斑块狭窄时,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般而言,对于狭窄程度较轻的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对于狭窄程度较重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同时,还需要根据斑块的形态与质地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6d9b76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8.png)
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超声颈动脉狭窄是指颈动脉内膜斑块引起的血管腔狭窄,是造成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超声技术的进步,超声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位置,了解血管壁的状况,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决策。
本文旨在介绍超声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包括定义、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诊断标准将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颈动脉狭窄,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文章将从概述、正文和结论三个方面进行叙述,以全面而系统地呈现关于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的相关内容。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先介绍超声颈动脉狭窄的定义和临床表现,包括该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以及常见症状。
随后,我们将详细讨论超声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程度和定位,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指导。
最后,我们将对这些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的意义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超声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并了解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希望本文对广大医生和研究者在超声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文章的结构设计旨在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全文的脉络和主要内容,同时使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得以体现。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的背景和作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文章结构部分则在本文中起到引领读者的作用,通过给出文章目录的形式,列举了关于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的各个章节和主要内容,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而目的部分则明确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即通过分析和总结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的相关信息,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超声估测
![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超声估测](https://img.taocdn.com/s3/m/efb7c0d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7.png)
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超声估测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超声估测以二维图象、彩色血流显像和脉冲多普勒检测所得的血管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来评估。
形态学指标内径狭窄百分比和面积狭窄百分比, 是通过二维图象或彩色血流图象上进行测量来完成的。
内径狭窄百分比测量取纵断面, 面积狭窄百分比测量作横断面。
对于对称性(向心性)狭窄, 可计算内径狭窄百分比或面积狭窄百分比, 而非对称性(偏心性)狭窄者则应计算面积狭窄百分比。
当管腔内斑块或血栓回声很低, 用二维图象难以确定狭窄部管腔的内缘时, CDFI可帮助狭窄部残留管腔的显示。
内径狭窄百分比计算方法内径狭窄 % =〔(D - d )/ D 〕×100%D:正常管腔直径 d:狭窄部残留腔内径国外对内径狭窄百分比计测方法通常采用NASCET和ECST二种标准, 二者计测不同点: NASCET 法是以狭窄处内径与狭窄远端正常内径计算; ECST是以狭窄处内径与狭窄处水平正常内径来计算。
由于NASCET法选用狭窄远端的正常内径相对较窄, 而ECST选用狭窄处水平正常内径(估计值), 因该处有斑块形成, 管壁弹力纤维组织破坏的影响, 测值较正常增宽。
因此, 采用不同测量方法, 可造成同一个病变的狭窄程度判断有差异, 以致造成有高估或低估的不同结果。
此外, 也有学者提出应尽量使用狭窄前正常动脉内径计算, 因为, 狭窄前部正常管径受狭窄部影响相对较少, 但若狭窄发生在颈内动脉起始段, 则无法获取狭窄前正常管径。
面积狭窄百分比计算方法:面积狭窄 % = 〔( A - a ) / A〕×100%A:正常管腔面积a:狭窄部残留腔面积血流动力学指标根据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参数和比值来估价, 目前, 多数研究认为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 1狭窄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 2狭窄处的舒张期末流速(EDV); 3ICAPSV / CCAPSV比值。
2003年Grant等报告美国放射学会超声专业专家共识会议提出标准其方法如下:1内径狭窄<50%者:PSV<125cm/s,EDV<40cm/s,ICAPSV/CCAPSV<2.0;2内径狭窄50-69%者:SPV: 125-230cm/s, EDV: 40-100cm/s, ICAPSV/CCAPSV: 2.0-4.0;3内径狭窄 >70%~接近完全阻者:SPV>230cm/s,EDV >100cm/s,ICAPSV/CCAPSV> 4.0。
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1ae526a03d8ce2f0066238a.png)
第三章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一、目的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可对颈部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以及颅外脑循环异常作客观评估。
1、评估颈部血管正常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息,血管走行是否正常,管腔有无扩张、狭窄、扭曲和受压。
2、评估各种原因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导致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如有无内-中膜增厚或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评估及动脉狭窄程度的分级。
3、评估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支架的位置、扩张程度、残余狭窄及治疗后相关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信息。
4、超声引导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术后动脉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随访评估。
5、评价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6、评价颈部血管的先天性发育不良。
7812)、可逆性神经功能缺陷(RIND)、黑朦等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进行评3、对无症状性颈部血管杂音、伴有心脏杂音或拟行心血管手术患者进行评价。
4、对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评价及随访。
5、对实施颈部动脉、脑血管病变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6、对不能接受脑血管造影(DSA)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
7、对颈部搏动性肿块、怀疑或确定颈部血管疾病,如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颈动脉超声检查通常无禁忌证。
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重症脑血管病、不合作患者及不能耐受检查者。
2、?颈部术后伤口敷料等影响超声检测。
四、仪器设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常规采用5~10MHz线阵探头。
部分患者颈动脉分叉位置高、血管位置较深、体型肥胖或颈部短粗,必要时可用2~5MHz凸阵探头或5~8MHz小凸阵探头或2~3.5MHz扇形(相控阵)探头。
术中超声采用5~10MHz或更高频率的线阵探头。
五、检查前准备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检查前应询问病史,如患者有无神经系统症状、脑缺血及颈动脉疾病的相关临床症状、颈动脉支架或内膜剥脱术病史以及既往相关的影像学检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