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小说阅读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课件 (56页PPT)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课件 (56页PPT)
③无论是概括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 要抓住具体描写的本质特点,提炼出核心 的内容;切忌泛泛而谈。
①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和深化; ②对人物形象的衬托和铺垫; ③对主人公活动场所的创设; ④对时代生活的暗示; ⑤对小说情节的推动; ⑥渲染营造某种氛围和气氛。
小说中的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 地点、季节、天气和景物等。它的主要作 用有:
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
与读者的关系
设置悬念以引起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引发读者思考等等。
这篇小说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这 样安排的效果如何?
答:小说在结构安排上使用了插叙。
这样安排可以让小说情节更紧凑,内容更 丰富,有助于揭示主题。小说主要写老婆儿外 出寻夫,中间插入她对自己与老伴年理,显得自然,反映 了老夫老妻之间深厚的感情基础。往事与现实 两相照应,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老来伴” 的重要性。
余时间主动承担班级工作,还帮助不相 识的卡车司机捡回掉落的物品。 ②热爱集体,品学兼优。小蒙在课余时 间为班级出黑板报,误会发生后班主任 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仍都评价他是品学 兼优的好学生。 ③单纯善良,阳光向上。虽遭遇到了成 长的烦恼,但爸爸的话他听得认真,止 住了哭泣。
3.你怎样看待小说中爸爸虚构故事这个情节?
常见设题模式
一.简要概括人物形象 二.分析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三.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 物的评价)
在情节发展中分析 在人物描写中分析 在特定环境中分析 借助作者分析
1.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 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2.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 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 的评价的语句。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课件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课件
动的环境
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表现了 突出了 人物性格
情节与主题的关系: 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
特殊情节的作用:
2、小说结尾作用 1 出人意料的结局 欧 亨利式结尾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 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 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 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 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常用答题模式 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 文中没有
涉及的除外,但‘何人’‘做何事’不能 省 ”的格式加以概括,1般1个场面可以概 括为1件事
2 情节作用题 常见提问方式:①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
起到什么作用②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 作用
[解题指导] 要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从两个大的角度 考虑:1是结构上,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与其 他情节之间的作用 这就需要考虑情节本身在文章中 所处的位置——开头、中间、结尾;2是内容上 内 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 用;考虑全面后,对号入座,解决要点遗漏问题
说3 要 2、情节

C、细节描写
A、开端:引起矛盾冲突的第1个事件 B、发展:矛盾冲突逐步展开,逐步激化, 达到高潮前的这段过程 C、高潮:矛盾冲突尖锐、紧张,决定矛盾 双方命运、事件成败和发展前景 D、结局:高潮之后的结果
3、环境
A、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时 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
B、社会环境: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 的历史背景
• 顺序
顺叙 使事情来龙去脉清晰
4.情节叙述
• 倒叙 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 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 和结构的单调

2017高考文学类小说阅读PPT课件

2017高考文学类小说阅读PPT课件

小格重新蹲下去,像是逮一个蚂蚱,身子向前一伏一伏的。达子好像看到她那被蓑衣遮住一边的脸庞 变得通红通红,就像石榴花的颜色。
天暗下来,雨也变得小多了。田野里的人们开始收工了。 小格将草叶捆到一起,提起来往回走去。田头小路上的人很多,各种雨衣摩擦着,发出声音。人们高 声地谈笑着,议论庄稼,也议论人。小格默默地往前走去,一次也没有回头。 可是有几个老头子谈论起她的蓑衣了:“蓑衣这东西好!我过去夜里看秋、雨天排涝,都穿蓑衣!蓑 衣比塑料雨衣可好,它又能遮雨又能当草荐子铺,穿到身上人也暖和。”“哎哎,一时一兴,自从兴了塑 料雨衣这洋玩意儿,蓑衣你贵贱也买不着了……蓑衣好!蓑衣好!” 第二天早晨,小格很早就来到了自己的田里。
“我……”小格轻轻咳了一声,“不做什么。” “你编蓑衣吧!” 小格恼恨地看了他一眼。 达子的脸有些红,微皱着眉头说:“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真的!你没听老人们说到处买不到蓑衣吗? 你编吧,会赚钱的,芦青河湾那儿一片一片蓑衣草……” “哼,鬼主意……”小格将身子转向一边。 达子失望地看了她一眼,接着嘴角挂上了一丝笑容:“你不懂——‘信息’……明白了吗?明年我准 备好好研究一下‘信息’……” 小格笑了。 夜晚,月亮很早就升起来了。小格在里屋坐了一会儿,听到院子里有露水滴落的声音,就走了出来。 大地朦朦胧胧,一片白色。她觉得心上不知怎么热乎乎的,很想往远处走一走……走着走着,她的脚 步急了起来;再后来她听到河水的声音了。 她来到芦青河湾了。
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十一 小说阅读(选考)
学案二 人物
学习目标:①明确关于“人物”的命题方向,熟知命题规律;②了解小说在描写人物中所运用的技法。
小说中的人物,又称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采 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对比 生活中的原型,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更具有代表性。 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 外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 自主学 是指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 习 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是小说阅读的中心任务,要从两 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 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 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 直接描写以及环境和他人的关系等间接描写的内容来把握 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017新版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A版专题2.文学类文章阅读(小说阅读) (共35张PPT)

2017新版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A版专题2.文学类文章阅读(小说阅读) (共35张PPT)

【答案】第一问: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
小小说的特点
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人物典型,情节紧凑 结构严密,结尾新奇
高考真题 解法实例
考例
[课标全国Ⅰ2015·11,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情节梗概】做咸菜小生意的麻婶突发脑溢血住院,同是菜贩的马兰花曾借 给她六百元钱,马兰花的丈夫想借探病之机让马兰花向麻婶的女儿提出麻婶 借钱一事,但马兰花看到麻婶病情严重,不忍提出。其后麻婶去世,马兰花 的丈夫埋怨借出的钱难以要回,多次以此说事,甚至大发雷霆,马兰花委曲 求全不成,愤怒回击。而一个月后,麻婶女儿来信,送钱,送房(让他们免 费住),让人感动。 【文本主旨】本文讲述了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人之间的温馨动人的故事。 【写作特点】情节安排巧妙,人物描写细腻,语言简洁明了。
2.侧面描写 3.细节描写
情 节
小说主要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故事来源于 生活,但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1.情节的结构 (1)基本模式 情节基本的组织模式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 (2)特殊模式 ①摇摆式 ②欧· 亨利式 2.情节安排的常见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 (2)第二人称
真题文本
文脉梳理
行文结构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 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应考思路】
首先,快速浏览选项,把握选项的关键内容。A项解说的是三孬; B项解说的是马兰花的丈夫;C项解说的是小说的结尾;D项解说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2 文学类文章阅读 (Ⅰ)小说阅读 (Ⅱ)散文阅读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总结ppt课件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总结ppt课件
28
特殊情节的作用:
2、小说结尾作用
(1)出人意料的结局(欧 亨利式结尾)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 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③对主题:揭示或表达或寄托或暗示了……的主 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④对读者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 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26
位于开头:
结构上的作用:
(1)总领全文;(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3)为下文某一情
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 (4)营造气氛,奠定
用。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 形象,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B.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 环境,起到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12
C.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并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 地融合在一起。
D.揭示或暗示主题。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主 要人物服务的,为揭示小说的主题服务的。小说 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涵着厚 重的力量,既提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 的魅力。
这个人交代出当时的某种社会环境和背景。﹙
将军泪﹚
这个人或直接或间接体现某种主题。 这个人身上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情感。﹙将军泪--- 10
婆孙﹚
(2)从地位角度看 ①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突出、 深化主题。

部编人教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PPT课件
中秋后,我照旧去老董家练书法。父亲拎了一笼螃蟹给他家。 老董说,毛羽,今天放个假。我带孩子出去玩玩。
老董穿了一件卡其布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个军挎。父亲笑 笑,也没有多问,只是让我听伯伯的话。
老董就踩着一辆二八型的自行车,带着我,穿过了整个校园。 老董踩得不快不慢,中间经过了夫子庙,停下来,给我买了一串糖 葫芦。我问老董,伯伯,我们去哪里啊?
①“据说送去做光谱检测,色温、光泽度与成分配比率,和古 书的原书皮相似度接近百分之九十”,体现出老董技艺的高超。
②图书馆要给老董转正,但被他婉言谢绝,写出了老董淡泊名 利的高贵品格。
2.了解人物形象 (1)老董:这篇小说讲述的是古籍修复师老董千辛万苦寻找修复 材料,尝试用书皮染色的方法修复古籍,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小 说塑造了一位修书匠老董的形象,他敢于叫板权威,热爱自己的事 业,对修书工作精益求精,传达出一个普通匠人对职业道德的坚 守。 [提示] 第3题需要结合对老董形象的分析点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2)小说的发展部分主要写老董开始锲而不舍地染蓝。 ①父亲“找到了一块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老董家里,沙发套和桌布、窗帘,都变成了靛蓝色”,说 明老董染绢的过程并不顺利,突出了他坚持不懈的性格。
(3)小说的高潮部分写老董带“我”到东郊一处颓败的城墙处捡橡碗的 过程。
①“萧瑟、空阔,人烟稀少,但是似乎充满了野趣”,点出了秋天特 有的景色。
我听了恍然大悟,说,原来是为了修书啊,那咱们赶快捡吧。 老董到底把那块蓝绢染出来了。据说送去做光谱检测,色温、 光泽度与成分配比率,和古书的原书皮相似度接近百分之九十。也 就是说,基本完美地将雍正年间的官刻品复制了出来。
因为本地一家媒体的报道,老董成了修书界的英雄。图书馆要 给老董转正,请他参与主持修复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工作,老董 摇摇头,说,不了。还是原来那样吧,挺好。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复习课件(65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复习课件(65张PPT)

①从结构看,照应标题,首尾呼应。 以景作 ②从情节看,暗示情节发展、故事结局。
结的 ③从人物看,烘托人物。 结局 ④从主题看,升华主题。
⑤从读者看,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教材小说情节回顾——
01
02
03
04
参照小说有关情节知识,重温学过的课文,填出下表内容。
篇名
情节概述
情节线索 情节结构 情节技巧
是篇章间的某些内容和意思在不 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 照应
同部位上的互相关照与呼应。 构紧凑。
伏笔
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 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
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 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后 因果更分明。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 铺垫 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
或事物以作衬垫。
补充:小说线索的结构有哪些——
明线: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明线所叙 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
暗线:由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 索。暗线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 焦点,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的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主线:以主人公为线索。 副线:以其他人物为线索。
小说阅读
如何高效复习
语文复习的本质——是建立在知识积累基础之上的能力训练
做主动型、研究型考生 ——我负责、我计划、我执行
我们先来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
01
02
03
04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 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性格和社会生活。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三要素。
• 人物:主人公刻画人物的方法:
环境
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高考专题复习:小说语言鉴赏课件(共50张PPT).ppt

高考专题复习:小说语言鉴赏课件(共50张PPT).ppt

1.“‘轮’是只能绕着一个固定的轨 迹动”,理解词语含义要解释词语的 本义 2.“祥林嫂此时已经是一个目中无 神的乞丐,用‘半死半活’这个词形 容毫不夸张”,要解释词语的语境义 3.“人物神态特征”,即要考虑这 个词语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方面的 作用
真题演练,活学活用
1.(2017·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
把鱼洗得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
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
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
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
如概括意义、哲理意义、象征意义等; ③ 体会句子的句外意义。
理解语句的含意,要注重四个方面
① 分析关键词语。把握语句的意思,可以从关键词语入手,分析这些 词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等。
② 联系上下文。明确语句在文中的位置,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表达 的深层含意。
③ 分析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可以使语句表达得更加形象、生动、精辟、 含蓄等。
答案要点
①这句话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手法), ②概括出浓重的封建思想统治下的鲁镇是 一个封闭的小镇(语句表现内容), ③这里的人们保守、迷信(联系前文与时代 背景),同时也表达了“我”对这个环境厌 恶的心理(主旨)。 ④这又同祥林嫂的命运和“我”对祥林嫂 的态度密切相关(情节)
答案启示
1.理解语句,要考虑语句 采用的手法 2.要概括语句内容 3.要联系时代背景 4.要紧扣情感主旨
①“示意”“卸”等神态细节描写,包含对照意味,细致刻画出母 亲嗔怪、不安、沉重等微妙的心理变化。 ②“出神”两次出现,强调了母亲沉浸在茫然、忧心和无奈的心理 状态中。 ③“黑糊糊的夜空”,是实景的描写,也是母亲心境的形象写照 ——为未来生活负担加重而忧虑,因儿子不能均享读书机会而愧疚。

2017届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五 小说阅读(第一节)

2017届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五 小说阅读(第一节)

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6)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 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 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 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7)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 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8)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 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
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
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 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 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 E.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
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
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 在故事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际 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 着作品的主题。
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小说的某些典型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 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通过分析典型情节
的阶段性意义、所涉及的人物关系、人物的心理状况
兰花的丈夫„„世故圆滑、反复无常”的表述不当。
马兰花的丈夫之所以耿耿于怀,是因为一家人生活艰
苦,六百元钱对他们而言不是小数目。后来麻婶女儿
寄过来一千元钱以及借房子给马兰花一家人住,丈夫 的反应是“挠挠头”“嘿嘿一笑”,主动做饭,应是 感悟到人间真情,对自己以前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羞愧 和内疚。D项,“精明”用语不准确,“她内心深处很
下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

2017届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五 小说阅读 第二节 第1讲 情 节

2017届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五 小说阅读 第二节 第1讲 情 节

他沉吟着:“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就是老板。”
男人挑了一下眉毛,没有否认,却突然说:“要 是你不嫌弃,我想请你做这家店的经理,利润三七开, 你得七。”
天真的已经很晚了,小马戒备地看了看店里,男 人说:“你肯定怀疑我的动机,我先给你说一件事。”
“三年前,就在西客站,一个刚下火车的年轻人 丢失了从家里带来的3 000元学费,满脸绝望地在站台 上大喊大叫,要找人拼命,又要跳到铁轨上去,后来 是一群警察拉开了他„„”男人声音变得细了,“你
惊,原来是母亲。安排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6分)
【思维导图】
请你组织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①暗线着墨不多,文章只是用简笔对“打杂的” 的肖像、语言、动作稍加描写,但人物的“知错能改、 有担当、体贴”等性格特征仍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②丰富了小说的主题,有了这条暗线,小说的主题就 不仅仅是对青年创业问题的忧思,也有对“知错能改、 有担当”品质的赞颂与呼吁;③明暗线交织,小说情 节更为集中紧凑,主人公形象更为突出。(每点2分, 答出两点即可)
第二步:根据题干要求,确定情节安排的技巧 第三步:利用答题模板,规范作答 模板:点出情节结构技巧+结合文本分析+分析效 果作用。
【对点精练】情节结构特点通关突破 1.(2016·江西名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问题。 小马、苹果和打杂的

2017届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五 小说阅读 第二节 第4讲 手 法

2017届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五 小说阅读 第二节 第4讲 手 法

第二步,提取侧面烘托抻面手艺的信息,加以分析。 阅读小说找出哪些不是直接描写抻面手艺的,然后分 析这些内容和描写抻面手艺有什么关系,是运用什么 手法来侧面描写铁良的抻面技术的。小说中“间接描 写”的地方比较明显的有:①“客人出到街上,靠在 铺面窗口看铁良抻面,好像是买了一张看戏的站票。” ②“客人就笑了,转身回到店里的座位上。”可结合
跑堂的得了客人要的数儿,拉长声儿喊给铁良。 客人出到街上,靠在铺面窗口看铁良抻面,好像是买 了一张看戏的站票。
铁良不含糊,一手揪出一拳头面,“啪”,和在 一起,搓成粗条儿,掐着两头儿,上下一悠,就一个 人长了——人伸开胳膊的长度等于这个人的身高。铁 良两手往当中一合,就是两股,再抻再合,就是四股, 再抻再合,八股,十六股,三十二股,六十四股,一 百二十八股。之后掐去两头,朝脑后一甩,好像是大 闺女的辫子飞落到灶上的锅里,客人就笑了,转身回 到店里的座位上。
可以通过对物的刻画来表现作者的 志向或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含蓄深 刻
艺术手法 点面结合
欲扬先抑
表达效果
反映人物和事件的全貌,突出重点, 表现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使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形成鲜明 对比。使读者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留下深刻的印象
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在确定了艺术技巧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文章是如何 运用这种手法选材或谋篇布局的,这种手法在塑造人 物、表现主题等方面有什么艺术效果。
类别
借助其他人物烘 托
借助物象烘托 借助环境烘托
效果
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强化 人物某方面的特征
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手法的运用 明确了所使用的刻画人物的手法之后,要结合具 体的内容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对于表现人物 形象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二、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鉴赏艺术手法 1.掌握常见的环境描写的手法

2017版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5.1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2017版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5.1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四、领悟小说主题 高考中涉及的小说虽然是微型小说,却是生活内容的高度浓缩。 常常是以小见大,以微见著,以小事件或平常现象反映大主题或深刻 的道理。所以阅读时,必须透过情节、人物和事件,概括出文章的大 主题。 如 2012 年江苏卷《邮差先生》以邮差送信为线索,通过他的感受 和见闻展现了小城的恬淡、宁静,人际关系的友善,表达了对小城中 人们生活状态的礼赞。
【解读探究】 阅读下面小说,结合前面所学内容,试做后面问题,完成小说的 初步阅读。 驼 背 赵主任上任的头一天,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单位工作人员,除 两位副职之外,皆弓着脊背。起初,他认为是对他的到来表示和善、 友好,他一一握手之后说:“大家不必客气,从今天开始,我们都要 一起共事,我的性格大家逐渐会了解。” 可是,大家仍旧弓着脊背,呈典型的“C”状。赵主任很快从两位副 职的口中得知,这是前几任主任留下的传统,由此,导致了单位这种 恭敬、谦虚、谨慎的风气。赵主任似乎自嘲地摇头笑笑。
小说的一般阅读方法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 基本特征, 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我们阅读小说时可以把“三要素” 作为突破口。 一、梳理故事情节 小说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情节的精巧别致。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 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小说中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 品主题等作用。所以阅读小说时,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作者的思维 脉络,既是小说的一个考查点,也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
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 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及修辞手法等, 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的而又独具特色的艺 术才能。 如 2013 年山东卷《活着》中写道:“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 着个孩子似的。”本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牛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形 象生动地体现了老人对亲人的渴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
本阅读的要求是:
一、关于小说的常识
• 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 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 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
• 3、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神态、细 节描写)
• 4、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 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 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 (1)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
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
• (2)①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
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
题;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
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第一问2分,第二
1.把握故事情节
2.揣摩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
4.概括探究主题
5.理解小说标题 6.品味语言特色 7.分析写作技巧
命题角度一:情节
题型
(一)情节概括类; (二)情节手法类(情节安排的好处或 合理性等); (三)情节作用类(某一情节的特点和 作用分析)。
(一)情节概括类(知识储备P168)
常见提问方式:
期中考试卷 《女人》 8.这篇小说有主副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 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1)主线是因为太太过于依赖丈夫而造 成的婚姻生活不幸福,副线是黑非勇敢地走出 虐待自己的家庭。(2分) (2)主副线交织,使得情节更加紧凑,以此来
凸显出黑非的形象,丰富了小说的主题。(2分)
P166《马兰花》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
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解题指导:
1.理清小说的结构 可以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划 分文章结构。 2.寻找小说中的线索 小说中的线索有事物线索,还有人物线索、情 感变化线索等。 3.抓住小说中的场面 《面包》也可以从场面入手,第一个是卧室内 的场面,第二个是厨房内的对话场面,第三个是第 二天晚饭时的场面,抓住这些场面,就能概括出本 文的故事情节。
P172《送羊》
2.在母亲急得“眼泪都快下来”的时候,“我”抡起鞭子赶走了 羊群。这个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 答案 ] ①“我”用此举解除了母亲的困境,推动了故事情节的 发展,有利于母亲诚实、善良的性格的展现。 ②突出了“我”的机智,为小说人物描写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3.作品中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诚实守信。送羊路上拒绝六姥爷换羊的要求,把羊群 原样不变地送给王站长。 ②勤劳能干。为了挣钱养家,她不怕辛苦,争来送羊的差事 ③善良。六姥爷要换羊,她急得要掉眼泪,也没有出言伤害对方。 ④关爱孩子。想着挣了钱给孩子主人公在……时候……地点,做 了……事情。 模板二:小说先写了……接着写了……又 写了……最后写了…… 模板三:小说的主要情节有:①…… ②……③……④……
P168《枪口下的人格》
1.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4分)
答案:贝尔蒂俘虏霍夫曼;贝尔蒂保护霍 夫曼;贝尔蒂及他人被俘;④霍夫曼保护了 贝尔蒂,贝尔蒂脱险;⑤贝尔蒂为救迈尔勇敢 赴死。
《血的故事》
1.“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 析。(6分)
[答案] 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 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 援手,最终赢得老丈人的信任; ②执着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 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 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 能有良好的心态。
【答题思路】 一、解答情节作用题需考虑以下“四对关系”:
1. 考虑情节与其所处位置的关系 2. 考虑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3. 考虑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 4. 考虑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
【答题模板】 模板一:……情节(事物)在文中 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模板二: 结构上的作用:①……②…… 内容上的作用:①……②……
(三)赏析人或物的形象在文中的作用 (知识储备) 常见提问方式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小说以“鞋” 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 简要分析。 2. [2014·湖北卷]小说中那块活泼有趣 的玉蟠螭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 用?请分别做简要分析。 3.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影子”对 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我”是关心妻子的,所以潜意识里觉得她要减肥,为 她买香蕉是件很重要的事,但实际上却并不知道她究竟 需要什么;从“我”醒来后打电话问妈妈艾丝尔姨妈的 情况来看,“我”是牵挂着她的,但是在梦中见了她却 只担心她走得慢会让自己迟到。 ⑤不善于跟人交流,也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为弄清梦 境是真是假而一大早就打电话打搅母亲;老板跟“我” 交流剧本创意时,“我”的插话很生硬,让老板很生气。 [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形象特点概括(答出关键词语即 可)1分,结合文本分析(每点性格特点给出任意一个事 例即可)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 可酌情给分]
*2.小说第⑤自然段写的杀猪场面有何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案] 特点:壮观、热闹。(1分) 作用:①渲染欢乐祥和的气氛; ②为了和下文称我家的第二头猪时的情景构 成对比,为后文写母亲对自己养的猪不满意 做铺垫。(每点2分)
3.小说中的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 说明。(6分) [答案] ①勤劳朴实。多年保持着“养猪能 人”的称号。 ②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菜,做的腊肉很 可口。 ③要强能干。养出重量倒数第一的猪,笑 容不自然,一夜没合眼。 ④疼爱孩子。为孩子养出瘦肉猪。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
4.小说安排“我”这个人物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①“我”是整篇小说的线索,贯串 始终,串联人物与事件。 ②作为亲历者,增加小说的真实性。 ③作为儿子,为表现母爱提供对象。 (每点2分)
3.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 要分析。(6分)
[答案] ①焦虑紧张,惶恐不安:总害怕迟到,在 梦中匆匆赶路,却又早早醒来;潜意识里总觉得忘 记了重要的事情;混淆梦境和现实。 ②工作勤勉努力:因被耽搁了时间不能快走而焦急, 策划剧本劳累过度导致精神紧张焦虑,在梦中也不 忘思考策划剧本。 ③执着,追根究底:对梦中发生的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梦境和现实中反复寻找答案。 ④因工作压力大而无暇他顾(忙于工作而疏于关心 生活和亲人):在梦中,“我”对于在曼彻斯特的 大街上看到大象这样奇怪的事情不感到一点惊奇, 只担心它挡住了自己的路会导致自己迟到;
命题角度三:环境
考查重点:
一是环境描写的特点, 二是环境描写的方法,
三是环境描写的作用。
高考常见提问方式
1.本文第×(多是文章的第一段或最后一段)
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2.本文多次出现对××的描写,请分析其在 全文中的作用。 3.请阅读第×段内容,试分析其景物描写的 作用。
《邮差先生》
因此要以贝尔蒂的行动为线索来概括、组织答案。
本题限定了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来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二)情节作用题(知识储备)
常见提问方式:
①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②小说最后一段这样处理有何作用?结 合作品加以分析。 小说开头情节,有哪些作用? ④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二)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点
常见提问方式
1.[ 2014·辽宁卷]小说第⑦段画线句子分别
写到女老板和数学家女友两次“看看”,试就此对 人物心理加以分析。
2. [2014·江苏卷]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有什
么样的内心活动?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3. [2013·湖南卷]文中两处画横线的文 字对农民夫妇的描写,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性 格特点?
• 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 7、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 8、手法(细节、衬托、对比、象征、悬念、照应、突转)
二、小说的特点:
• 1、完整的故事情节 • 2、鲜明的人物形象 • 3、典型的环境 • 4、深刻的主题 • 5、精巧的构思
三、几个命题要点:
P180《城市人的压力》
2.小说为什么反复写到“香蕉、大象和艾丝尔姨妈”? 请简要分析。(6分)
④“香蕉、大象和艾丝尔姨妈”这些不相干的 形象在“我”的梦境中和“我”醒来后的话语 中反复出现,将梦境与现实混淆在一起,增强 了小说的荒诞性和戏剧性。(答出一点给2分, 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 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命题角度二:人物
题型
(一)整体分析与概括人物形象 (二)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 特点 (三)赏析人或物的形象在文中的作用
(一)分析人物形象(知识储备P174)
• 常见提问方式: 1.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作品中的 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小说中守 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 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3. [2014·湖北卷]请概括侯六与东家 的性格特点,并做简要分析。
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4分)
[答案] 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
生活节奏舒缓。(4分)
思路指引: 一、明确作用 二、规范答题
人物
(烘托,映衬)
环境 (自身作用)
(交代时空特点 营造氛围, 渲染气氛等)
情节
(推动,铺垫)
主题
(深化,暗示,揭示)
《东坛井的陈皮匠》 2.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 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5分) [答案] (1)突出了古城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 彩和丰厚的历史底蕴。 (2)为陈皮匠鲜明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提供了 环境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