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第七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理论
凝结换热中的重要参数
•
蒸汽的饱和温度与壁面温度之差(ts - tw) 汽化潜热 r 特征尺度
• •
• 其它标准的热物理性质,如动力粘度、导热 系数、比热容等
一、概述:
1、冷凝条件:壁面温度低于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当蒸汽在与低于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冷壁面 接触时,在冷壁面上就会发生凝结现象。蒸汽 释放出汽化潜热,凝结成液体,并依附在壁面
4. 液膜过冷度及温度分布的非线性 如果考虑过冷度及温度分布的实际情况,要用下 式代替计算公式中的 r ,
r r 0.68c p ( ts tw )
5. 管子排数 管束的几何布置、流体物性都会影响凝结换热。前 面推导的横管凝结换热的公式只适用于单根横管。 对于n排管凝结液落下时会产生飞溅和对液膜的冲 击扰动,会影响换热。
定性温度:
ts tw tm 2
注意:汽化潜热 r 按 ts 确定
(2) 由换热量=导热量
求局部对流换热系数
(t s t w ) hx (t s t w )dx l dx ( x) hx
( x)
l
带入δ
有:
gr hx 4l ( ts tw )x
对竖壁的湍流凝结换热,其沿整个壁面的平均表 面传热系数计算式为:
xc h hl ht l xc 1 l
式中:hL 为层流段的传热系数; ht 为湍流段的 传热系数, xc 为层流转变为湍流时转折点的高度 L 为竖壁的总高度
§7-3 影响膜状凝结的因素 工程实际中所发生的膜状凝结过程往往比较复杂,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1. 不凝结气体 不凝结气体增加了传递过程的阻力,同时使饱和 温度下降,减小了凝结的驱动力 t。
压力为1.013×105Pa的水蒸气在方形竖壁上凝结,壁 的尺寸为30cm×30cm,壁温保持98℃。试计算每小 时的传热量及凝结蒸汽量。 假设:液膜为层流 根据ts=100℃,从附录中查得r=2257kJ/kg。其他物 性按液膜平均温度tm=(100℃+98 ℃)/2=99 ℃从附录 查取,得ρ=958.4kg/m3,η=2.825×104Pa· s, λ=0.68W/(m·K) 选用层流液膜平均表面传热系数计算式计算:
6. 管内冷凝 此时换热与蒸气的流速关系很大。 蒸气流速低时,凝结液主要在管子底部,蒸气则位 于管子上半部。 流速较高时,形成环状流动,凝结液均匀分布在管 子四周,中心为蒸气核。
强化换热的原则: 强化凝结换热的原则是尽量减薄粘滞在换热表 面上的液膜的厚度;及时将冷凝液体排走。
强化换热的方法: 对于竖壁或竖管,尽量降低传热面的高度,或将 竖管改为横管;可用各种带有尖峰的表面使在其 上冷凝的液膜拉薄;在立式冷凝器中采用分段排 泄;在卧式冷凝器中采用泄流板使已凝结的液体 尽快从换热表面上排泄掉。
对水平管,用 r 代替上式中的 l 即可。 实践表明,判别层流变为紊流的临界雷诺数为
R e c 1600
竖壁(板)
对于横管一般都处于层流状态,(一般直径不够大, 温差也不大等)无需修正。
二、湍流膜状凝结换热
当竖壁足够高或凝结液足够多时,液膜的流动由层流 转变为紊流,仍用雷诺数来判别流态。对湍流液膜, 除了靠近壁面的层流底层仍依靠导热来传递热量外, 层流底层之外以湍流传递为主,而且波动现象随 Re 的增大而加强,故h增大,换热大为增强。所以提高 膜状凝结换热的关键在于减小液膜厚度和增强液膜波 动。通常采用粗糙壁面或用肋管来代替光管,还可增 大冷凝量qm,以达到增大 h 的目的。
tw ts
g
润湿角θ:
90
膜状凝结 水: 50 煤油: 26
90
珠状凝结
水银:
137
虽然珠状凝结换热远大于膜状凝结,但可惜的是,珠 状凝结很难保持,因此,大多数工程中遇到的凝结换 热大多属于膜状凝结,因此,教材中只简单介绍了珠 状凝结。
§7-2 膜状凝结分析解及实验关联式 1916年,Nusselt提出的简单膜状凝结换热分析是近 代膜状凝结理论和传热分析的基础。自1916年以来,各 种修正或发展都是针对Nusselt分析的限制性假设而进行 的,并形成了各种实用的计算方法。所以,我们首先得 了解Nusselt对纯净饱和蒸汽膜状凝结换热的分析。 竖直冷壁面遇到高温蒸汽就会形成液膜,液膜受 重力作用向下流动,这种流动也有层流和紊流之分。 当液膜形成时,厚度较小,随流动方向厚度增大;流 速也由小增大,流动由层流变为紊流。 一、层流
求解步骤:求出δ内的速度及温度分布,利用质量守恒 方程求出液膜厚度,再利用导热公式和牛顿冷却公式 求出表面传热系数h的表达式。
求解上面方程可得速度、温度分布,利用质量守恒求
(1) 液膜厚度
4l l ( ts tw )x g l2 r
1/ 4
液膜厚度沿流动方向增加。
(3) 修正:实验表明,对竖壁或竖管其理论解在
Re<20的范围内与实验值相符,当Re>20,实验值大 于理论值。由于液膜表面波动,液膜的有效厚度 减小,凝结换热得到强化,在层流转变为紊流时 实验值比上述得到的理论值高20%左右,故需进 行修正。 修正后:
gr hV 1.13 l l( ts tw )
2 l 3 l 1/ 4
对于倾斜壁,则用 gsin 代替以上各式中的 g 即可 另外,除了对波动的修正外,其他假设也有人做了相 关的研究,如当 Pr 1 并且,
r Ja 1 时,惯性力项和液膜过冷度的影 c p (t s t w )
ຫໍສະໝຸດ Baidu响均可忽略。
(4) 水平圆管和球
努塞尔的理论分析可推广到水平圆管及球表面上的 层流膜状凝结
凝结蒸汽量为
q m 4.50kg / h
作业: 7-6
7-8 (只计算第一种压力)
§7-4 沸腾换热现象 1 生活中的例子 蒸汽锅炉、做饭、许多其它的工业过 2 程 定义:
a
2 3 l l
1/ 4
( t ts tw C )
整个竖壁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gr 1 l hV hx dx 0.943 l 0 l l( t s t w ts tw 定性温度: t m 2
2 l 3 l
)
1/ 4
注意:汽化潜热 r 按 ts 确定
当量直径定义:
de 4 Ac / P 4b / b 4 故雷诺数为:
Re 4 ul
4qml
qmL为 x=L 处、宽为1m 的截面上
凝结液的质量流量,由热平衡
h( ts tw )l rqml
r qmL 为高 L 、宽 1m 竖壁的换热量
故雷诺数为: Re 4hl( ts tw ) r
gr hH 0.729 l d( ts tw )
2 l 3 l 1/ 4
gr hS 0.826 l d( ts tw )
2 3 l l
1/ 4
式中:下标“ H ”表示水平管,“ S ”表示球; d 为 水平管或球的直径。定性温度与前面的公式相同
x
Thermal boundary layers
u(y)
Velocity boundary layers
下脚标 l 表示液相
将以上假设代入,边界层微分方程可简化为:
d 2u ll 2 l g 0 dy d 2t 0 2 dy
2
边界条件:
y 0 时, u 0, t t w du y 时, 0, t t s dy
2、 用无量纲数表示 hV
由
gr l2 l3 hV 0.943 l l( ts tw )
1/ 4
有
gl 3 c p hV l r Nu 0.943 2 l c p ( ts tw ) 0.943 Ga J a Pr
2、分类:
膜状凝结
沿整个壁面形成一层薄膜,并且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动。
这层液膜把蒸汽与壁面分开,因此,蒸汽的凝结只能
在液膜表面发生,凝结放出的汽化潜热必须通过液膜, 因此,液膜厚度直接影响了热量传递,即热阻增加。
tw ts
tw
膜状 凝结 热阻 相变 热阻
ts
膜层 g
珠状凝结 当凝结液体不能很好的浸润壁面时,则在壁面上形成 许多小液珠,此时壁面的部分表面与蒸汽直接接触, 因此,换热速率远大于膜状凝结(可能大几倍,甚至 一个数量级) 产生两种不同形式的凝结原因在于凝结 液体与壁面润滑情况不同。在干净末被 污染的表面通常是膜状凝结;当涂有润 滑油壁面,往往产生珠状凝结。
1、层流换热系数表达式 假定:1)常物性的纯蒸气且静止;2)液膜的惯性 力忽略;3)气液界面上无温差,即液膜温度等于饱 和温度;4)膜内温度线性分布,即热量转移只有导 热;5)忽略蒸汽密度;6)液膜表面平整无波动
Nusselt 在以上假定条件下,运用边界层微分方程组,
导出了液膜层流动的微分方程组: 方法:在液膜层内取一微元体,写出连续性方程、动 量方程、能量方程
第七章
凝结与沸腾换热
Boiling and Condensation
第5、6章我们分析了无相变的对流换热,包括 强制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
下面我们即将遇到的是有相变的对流换热,也称 之为相变换热,目前涉及的是凝结换热和沸腾换 热两种。 相变换热的特点:流体温度保持不变,在相对较 小的温差下,达到较高的换热。由于有潜热释放 和相变过程的复杂性,比单相对流换热更复杂, 因此,目前,工程上也只能助于经验公式和实验 关联式。
§7-1 凝结换热
凝结换热实例 • 锅炉中的水冷壁 • • 寒冷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许多其他的工业应用过程
凝结换热的关键点
• 凝结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发生,膜状凝结和珠状凝结
• 冷凝物相当于增加了热量进一步传递的热阻
• 层流和湍流膜状凝结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 影响膜状凝结换热的因素 • 会分析竖壁和横管的换热过程,及Nusselt膜状凝
tw
不凝结 液膜 气体
ts
实践表明,1%的不凝结气体可使 h 下降60%
2. 蒸气流速
当蒸汽具有一定的流速时,蒸汽与液膜之间会 产生力的作用。 如果蒸气流动与液膜向下的流动同向时,力的 作用使液膜拉薄, h 增大;反之使 h 减小。 3. 过热蒸气 对于过热蒸汽,要把计算式中的潜热用过热蒸气 与饱和液的焓差代替,来计算凝结传热系数。
g h 1.13 l t s t w
2 3 14
1.57 104 W /(m 2 K )
校核Re准则
Re
4hlt s t w
59.1
说明假设液膜为层流成立
传热量按牛顿冷却公式计算:
hAt s t w 2.83103W
横管与竖管的对流换热系数的比较:
1)横管的特征尺寸用d,而竖管特征尺寸用L; 2)系数不同。在相同条件下,两者的对流换热系数
之比
14 hHg l 0.77 hVg d
当
l 50 d
hH 2 hV
只要 横管的 hH 大于竖管的 hV 。故工程上的 冷凝器多采用横管布置。
l 2.85 d
tw ts
g
m(x)
微元控制体
t(y)
边界层微分方程组:
u v x y 0 u u dp 2u v ) l g l 2 l (u x y dx y t t 2t u v al 2 x y y
1/ 4
1/ 4
式中
Ga
gl 3
2
伽利略准则 雅各布准则
r Ja c p ( ts tw )
Pr a
普朗特准则
3、 边界层内的流态
凝结液体流动也分层流和湍流, 并且其判断依据仍然是Re,
Re d e ul
无波动层流
Re 20
有波动层流
Re c 1600
湍流
式中: uL 为 x = L 处液膜层的平均流速; de 为该截面处液膜层的当量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