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的定义和区别
油藏基本名词解释
![油藏基本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568429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6.png)
油藏基本名词解释1. 油藏油藏是地球内部岩石中储存石油和天然气的地点或区域。
油藏的形成通常包括沉积物质、油气源岩、运移通道和封闭构造等要素。
2. 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是一种闪亮、粘稠的液体烃类燃料,石油粘度较高,主要用于燃料、化工和制品加工等领域。
天然气是一种气态的烃类燃料,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其余包括乙烷(C2H6)、丙烷(C3H8)和丁烷(C4H10)等轻质气体,在天然气供应、加气、烟气和工业工程以及液化气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3. 储量储量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一个油藏或天然气藏可开采的石油或天然气总量。
储量通常分为探明、可回收、可采和总储量等不同等级。
4. 采收率采收率是指从一个油藏或天然气藏中开采地下储量的百分比。
它通常与油藏的类型、特征、技术、水平、市场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5. 裂缝裂缝是指在岩层中的一些较小的或较大的缝隙或裂纹。
这些裂缝可能是天然形成的,也可能是在石油勘探和开采过程中人工形成的。
6. 井井是油气勘探和开采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
它是为了从地下油藏或天然气储层中抽取液体和气体而在地下钻掘的的孔道。
井通常由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组成。
7. 采油设备采油设备包括人工提升设备、自动提升设备、注水设备、采气设备等,这些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油井产量和提取油气。
8. 压裂在压裂操作中,压力被用来强行将液体和气体注入岩石特定的区域,以便通过创建如裂缝或孔隙等开放通道来释放油藏中的石油和天然气。
9. 二次采收二次采收是指在旧油井中通过注入水和化学药品,来增加油藏中石油或气的采收率。
它是油田勘探和开采的常用技术手段之一。
10. 油田开发油田开发是指对油藏进行勘探、开采和提取等方面的开发。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生产和输送等环节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环保、安全和质量标准。
综上所述,油藏基本名词解释最为关键的是理解油藏、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采收率、井、压裂、二次采收、油田开发等基本概念,它们在石油勘探和开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储量的意思解释
![储量的意思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ee6792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c.png)
储量的意思引言储量是指地下资源的数量,是衡量资源开发潜力和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
储量的意思包括了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等各种资源的量化描述。
本文将从不同资源的角度,探讨储量的意义、评估方法以及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石油储量的意义及评估方法石油储量的意义石油是现代工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对经济的影响巨大。
石油储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能源供应能力、国际市场的供需关系以及能源安全等重要问题。
因此,合理评估和有效利用石油储量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石油储量评估方法石油储量的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常用的方法包括勘探评估和生产数据评估两种。
勘探评估勘探评估通过地质调查、地震勘探、采样分析等手段,对潜在油藏进行初步确定和估计。
勘探评估涉及储层特征、构造形态、含油性质等要素的研究,以确定可采储量的范围。
生产数据评估生产数据评估通过对已经开采的油田进行生产数据分析,推算剩余可采储量。
生产数据评估主要依靠油井产量、含油层厚度、油藏压力等参数,结合地质模型进行计算。
天然气储量的意义及评估方法天然气储量的意义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家庭、交通等各个领域。
天然气储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供需平衡、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
因此,准确评估和合理开采天然气储量对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天然气储量评估方法天然气储量的评估方法与石油类似,主要有勘探评估和生产数据评估两种。
勘探评估勘探评估针对潜在天然气藏地质特征、构造形态、气藏类型等进行系统观测、测量和研究,以确定可采储量的范围。
生产数据评估通过对已经开采的天然气田进行生产数据分析,推算剩余可采储量。
生产数据评估主要依靠井口产量、地层渗透率、气井压力等参数,结合地质模型进行计算。
矿产储量的意义及评估方法矿产储量的意义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储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国家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合理评估和有效利用矿产储量,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升级,并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9ebf98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9.png)
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以下简称资源/储量)的分类和定义。
1.2 本标准适用于资源/储量计算、评审和统计,也适用于国内采矿权和开发方案的审批、矿业权转让和油气勘探开发筹资、融资等活动中的储量中介评估。
2 基本术语本标准在分类定义中采用下列基本术语,这些基本术语均为泛指的名词:2.1 原地量:是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油气自然聚集量,即在原始地层条件下,油气储集层中储藏的石油和天然气及其伴生有用物质,换算到地面标准条件(20℃,0.101MPa)下的数量。
在未发现的情况下,称为原地资源量;在已发现的情况下,称为原地储量,特称地质储量。
2.2 可采量:是指从油气的原地量中,预计可采出的油气数量。
在未发现的情况下,称为可采资源量;在已发现的情况下,称为可采储量。
2.3 资源量:是原地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的统称。
2.4 储量:是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的统称。
可采储量又是技术可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的统称。
2.5 技术可采储量:是指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经理论计算或类比估算的、最终可采出的油气数量。
2.6 经济可采储量:是指在当前已实施的或肯定要实施的技术条件下,按当前的经济条件(如价格、成本等)估算的、可经济开采的油气数量。
2.7 不可采量:是原地量与可采量的差值。
3 勘探开发阶段划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完整的勘探开发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区域普查阶段、圈闭预探阶段、油气藏评价阶段、产能建设阶段、油气生产阶段。
3.1 区域普查阶段:对盆地、坳陷、凹陷及周缘地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选择性地进行非地震物化探和地震概查、普查,以及进行区域探井钻探,了解烃源岩和储、盖层组合等基本石油地质情况,圈定有利含油气区带。
13.2 圈闭预探阶段:对有利含油气区带,进行地震普查、详查及其它必要的物化探,查明圈闭及其分布,优选有利含油气的圈闭,进行预探井钻探,基本查明构造、储层、盖层等情况,发现油气藏(田)并初步了解油气藏(田)特征。
天然气与石油
![天然气与石油](https://img.taocdn.com/s3/m/68c252e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1.png)
天然气与石油一、天然气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包括油田气、气田气、泥火山气、煤层气和生物生成气等)。
人们长期以来通用的“天然气”的定义,是从能量角度出发的狭义定义,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
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
其组成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
2020年5月6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对外披露,该公司发现了一条富含天然气的新区带,预计潜在资源量超万亿立方米二、石油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
石油又分为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习惯上仍将“石油”作为“原油”的定义用。
石油是一种黏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古埃及、古巴比伦人在很早以前已开采利用石油。
“石油”这个中文名称是由北宋科学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三、天然气与石油的联系与区别区别:石油是液态的,天然气是气态的。
石油也叫原油。
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黏稠黑褐色液体燃料。
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从中可提炼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及多种重要化工原料。
石油是天然气和人造石油及其成品油总称。
地下开采出来和石油未加工前,叫原油,也叫天然石油;用煤和油母页岩,经干馏,高压加氢和合成反应获得的石油叫人造石油。
原油经过蒸馏和精制,加工成各种燃料、润滑油,总称为石油产品。
而加工原油提炼各种石油产品的过程叫石油炼制。
天然气是埋藏在地下的古生物经过亿万年的高温和高压等作用而形成的可燃气体。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一油气储量定义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一油气储量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bf36ab4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2.png)
<1500 1500~3200 >3200~4000
>4000
第18页/共23页
教材P275
3. 特殊储量
根据流体性质、勘探开发难度及经济效益,在 开发上需要采取特殊措施的储量。
稠油储量 高凝油储量 低经济储量 非烃类天然气储量 超深层储量
第19页/共23页
教材P275
(1)稠油储量 (重质油) 地下原油粘度大于 50 mPa·s
第一类:用常规方法可以开采。 粘度小于100 mPa·s,可以通过注水抽油。
第二类:利用现代热力驱动技术可以开采, 并具有经济效益。
注蒸汽采油:深度可达1400, 开采粘度可达15000 mPa·s。
第三类:利用现代采油工艺技术尚不能开采, 或无开采经济效益。
(表外储量)
第20页/共23页
教材P275
Developed Undeveloped
已开发
未开发
探明
已开发 未开发 基本探明
(I 类) (II 类) (III 类)
Proved 证实
Developed Undeveloped
已开发
未开发
Probable 概算
控制
Probable or Indicated 概算或预示
Possible 可能
预测
第一节 油气储量
一、基本概念
资源:地壳内部或地表天然生成的矿藏。 在目前或将来,从经济上讲值得开采, 而技术上又能够开采的油气总和。
储量:经济资源中得到验证的油气量。
地质储量 油气储量 可采储量
第2页/共23页
教材P268
地质储量: 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 的储集层中的油气总量。
储量的名词解释
![储量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14cde9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1.png)
储量的名词解释储量,作为一个经济学和能源领域的重要概念,被广泛用于描述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可被经济利用的数量。
储量通常以特定的单位来衡量,如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以“桶”或“立方英尺”作为计量单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释储量的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并探讨它在能源供应和资源评估方面的重要性。
储量的概念储量是指在经济利用的条件下,某种资源在特定地质范围内可被开发、生产和供应的总量。
这个概念具有重大的经济和商业价值,能帮助决策者和投资者了解资源的潜力和可持续性。
通过对储量的评估和分析,可以制定合理的资源规划、开发战略和供应策略,从而确保能源供应的充足性和可持续性。
储量的分类储量通常根据资源的性质和开发可行性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1. 探明储量(Proven Reserves):指在已知地质情况和开采技术基础上,经过勘探和开采验证,已经确定可以商业开采和生产的资源量。
这种储量属于最可靠的储量类型,被认为是具有经济可行性和商业潜力的资源。
2. 潜在储量(Probable Reserves):指在勘探和开采验证过程中,虽然还未完全确认可以商业开采,但有较高的可能性能够进行商业化生产的资源量。
这些资源可能存在于尚未被勘探的区域或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估。
3. 可能储量(Possible Reserves):指根据初步的勘探和预测,有一定可能性存在商业开采的资源量。
这种储量的可行性和潜力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估来确定其经济可行性。
4. 未确认储量(Unconfirmed Reserves):指尚未进行勘探、验证或评估,仅基于地质学理论和预测的推断,可能存在的资源量。
这种储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较低,需要进一步的实地探测和研究来确认其存在和潜力。
储量的计算方法储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地质条件、勘探数据、资源评估模型等。
以下是常见的一些储量计算方法:1. 探明储量计算:基于已知的地质和勘探数据,使用可靠的评估技术和模型,将已勘探的资源量转化为可开采和可供应的储量。
油气田储量定义及分类(图文参照)
![油气田储量定义及分类(图文参照)](https://img.taocdn.com/s3/m/560a06e976c66137ef0619e5.png)
油气田储量定义及分类目前国内与国际对储量的分类和认识有一定区别,其分类对应情况见图4和图5。
国内资料一般都指图4中的原始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而国外资料提到的储量一般指图2中的剩余可采储量(Reserves)。
目前国内正逐步与国际接轨,这方面的差别将逐渐缩小。
一般情况下,一个固定油田原始地质储量确定后随时间变化不大,而可采储量在不同时间段随技术进步将变化很大。
因此,剩余可采储量(Reserves)都需要标明日期。
4.1 原始地质储量是指已发现油气藏(田)中原始储藏的油气总量,是在钻探发现油气后,根据已发现油气藏(田)的地震、钻井、测井和测试等资料估算求得的。
国内将地质储量分为预测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和探明地质储量。
图4 油气田储量分类SPE/WPC 证实已开发储量证实未开发储量概算储量可能储量SEC 证实已开发储量证实未开发储量中国88年规范已开发探明剩余可采储量未开发探明和基本探明可采储量控制可采储量预测可采储量中国2004年标准探明已开发探明未开发经济开发储量控制经济可采储量预测技术可采储量4.2 预测地质储量PDP PUDP1+P2+P3=P10P1+P2=P50Proven(P1)/P90 Probable(P2)Possible(P3)国际一般情况原始油气地质储量(OOIP)探明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预测地质储量乘以采收率减累计产油量一般未投入开发探明剩余可采储量(Proven/P1)预测剩余可采储量(Possible/P3)控制剩余可采储量(Probable/P2)乘以采收率控制可采储量探明可采储量预测可采储量采收率是原始地质储量能真正采出来的一个系数。
一般油为0.15-0.4,气为0.4-0.8 国内资料一般用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国内资料一般直接用剩余可采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气)藏(田),估算求得的、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
能源行业:石油VS天然气
![能源行业:石油VS天然气](https://img.taocdn.com/s3/m/5421856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4.png)
能源行业:石油VS天然气能源行业:石油VS天然气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升级,石油与天然气作为两大主要的化石能源,日益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石油和天然气虽然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它们在能源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那么,在石油和天然气这两个能源之间,哪一个更重要、更有前途呢?石油和天然气的基本特点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都存在于地球深处,具有丰富的资源储备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烷烃类和芳香烃类化合物。
石油是人类能源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能源类型之一,广泛应用于燃料、石化、化肥、医药等领域。
天然气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混合气体,主要由甲烷和少量的乙烷、丙烷、丁烷等气体组成。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多用途的能源,在燃料、化工、城市燃气、电力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储备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具有丰富的资源储备,但两者的资源分布却有所不同。
石油主要分布在中东、俄罗斯、非洲和南美等地区,占全球可采储量的60%以上;而天然气的分布则更为广泛,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东、北美和中国等地区。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数据,全球的天然气可采储量为19000亿立方米,而石油的可采储量约为1790亿桶。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与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和生产过程都比较复杂。
石油的开采主要通过钻探,其方法包括传统油井采油和压裂或注水等技术。
而天然气的开采则需要更加复杂的技术,如水力压裂、地下储层开采等。
从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成本来看,天然气的开采成本较石油要高一些。
石油和天然气的应用领域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石油被广泛应用于炼油、润滑油、燃料等领域,是世界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之一。
而天然气则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燃气、化学工业、发电等领域,是多种新能源的重要替代品之一。
在环保上,天然气也优于石油。
天然气燃烧后不会产生硫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明显小于石油。
石油天然气SEC储量与国内储量评估差异
![石油天然气SEC储量与国内储量评估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bc0b182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5.png)
石油天然气 SEC储量与国内储量评估差异摘要:我国油气储量分级和分类着眼于资源利用,是以不同的勘探阶段和勘探对象以及不同层面的需求为分类依据的。
SEC储量是在国内探明储量基础上进行的SEC规则的经济性评价。
在SEC评估规则应用到国内评估时,在定义、评估方法、评估结果与国内储量计算有较大差异,相比国内经济可采储量,其规则严格,参数选值限制较多,其储量管理理念值得国内借鉴。
1.国内外储量分级分类概况矿产储量具有分类多样性的特点,油气资源(储量)的分类定义共有五个层面,不同层面关注的焦点不相同从而分类定义有所不同。
整体来看,西方矿业大国阵营比较注重矿产资源的经济部分,资源量与储量在经济含义上的区别也比较明显;北欧南美阵营,既注重经济部分,也注重次经济和经济意义尚不明确的部分,并比较早地接受了资源量和储量估算值的概率属性,分类较为细致;国家公有计划体制阵营注重的是蕴藏量和期望值,其经济和市场概念在传统上相对比较淡薄。
我国目前的储量分级和分类着眼于资源利用,是以不同的勘探阶段和勘探对象以及不同层面的需求为分类依据的,分为资源量及地质储量,地质储量进一步按照落实程度由高到低划分为探明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和预测地质储量,也叫“1+3”模式,重点解答“有没有”“有多少”的问题;以现行技术水平层面计算的最终技术可采储量,以企业经济层面计算的经济可采储量和剩余经济可采储量,重点解决“可采多少”、“有多经济”的问题。
2.SEC储量分级分类特点对比国内储量和SEC储量,首先要明确SEC储量的分类和特点。
SEC储量的定义及分类是基于SPE-PRMS储量/资源类分级分类框架下的。
SPE规则中“储量”的概念仅指商业性明确的那部分储量,根据可靠程度可以分为证实储量、概算储量和可能储量。
SEC借用了SPE证实储量(P1)的定义和分类体系,并对证实储量的经济性做了更加严格的规定,根据SEC储量评估规范,SEC评估的是现有技术、经济和法规条件下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天然气与石油的区别与联系
![天然气与石油的区别与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9e1bcf3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e.png)
天然气与石油的区别与联系天然气和石油是常见的化石能源,它们在供给能源、影响经济和环境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虽然天然气和石油都是化石能源,但它们在形成历史、化学成分、开采和利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区别和联系。
本文将重点探讨天然气与石油的区别与联系。
一、天然气的特点与石油的特点天然气是由一系列烃类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同时还含有少量乙烷(C2H6)、丙烷(C3H8)等。
天然气以无色、无味、无毒的特性而闻名,可以方便地输送和使用。
相比之下,石油是一种由多个烃类物质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石油的品质和组成因地域和沉积环境的不同而异,其外观呈现为黄色至黑色的粘稠液体。
二、天然气与石油的形成历史天然气和石油的形成都与古生物的遗体和植物残余物有关。
在恒温和高压的地下条件下,经过数百万年的地质作用,腐殖质和有机质经过压力和热解反应逐渐转化为天然气和石油。
然而,天然气和石油的形成历史有所不同。
天然气通常形成于沉积岩层较深的地下,而石油则较浅一些。
三、天然气与石油的开采方法天然气和石油的开采方法也有所区别。
石油主要通过钻井来开采,通常需要深入地下几千米,通过钻探来获得石油储层。
一旦发现可开采的石油储层,使用泵浦等工具将其从地下抽取出来。
而天然气的开采通常与石油共同进行,在石油储层中存在大量的天然气。
天然气的挖掘过程类似于石油开采,但使用的工具和技术会有所不同。
四、天然气与石油的运输和储存天然气和石油在运输和储存方面也有所不同。
石油通常以液体的形式通过管道、罐车或船只进行运输,可以直接运到加工厂或储油罐中。
而天然气通常以气体形式进行运输,主要通过管道输送,也可以液化为液化天然气(LNG)后进行长距离的运输。
五、天然气与石油的用途天然气和石油被广泛用于供给能源和制造化学产品。
石油主要用于燃料,如汽车燃油、燃气轮机和发电机的燃料等。
此外,石油还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用于生产塑料、橡胶、润滑油、沥青等产品。
【调研】石油人必须知道的油气储量定义及分类
![【调研】石油人必须知道的油气储量定义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d652bdd7375a417876f8f41.png)
【调研】石油人必须知道的油气储量定义及分类前言:前段时间,长庆油田在陕北新安边发现我国首个亿吨级致密油田的捷报在朋友圈传的火热。
新闻提到“连续多年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取得重大突破的长庆油田,以提交1亿吨致密油探明地质储量为标志,在陕北姬塬发现了我国第一个亿吨级大型致密油田”,有朋友觉得这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也有朋友对此表示不屑,认为最终能开采出来的致密油可能没有一亿吨。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探明地质储量”这一说法,此外,常常见诸报端还有“可开采储量”“探明储量”等说法,那么我们在讨论这一亿吨致密油的时候到底在讨论什么?就此问题,我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及工作经验,谈一下目前国内及国际主要的油气储量的定义及分类,以期能够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油气储量。
石油天然气是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在未探明之前是一种未知的,没有确定使用价值的自然资源。
经过地质勘探部门通过地质调查、地质普查、物探、钻井、测井等手段查明地质储量、开采储量、远景储量,并最终确定油气的储量及其在地下的埋藏情况,然后转入开发,将埋藏在地下的油气采出并销售,从而实现其价值。
油气储量是现实的油气资源,是地质勘探劳动的最终成果,是石油工业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从国内来看,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制定了三套储量评估分类体系。
前两套储量体系分别是五、六十年代采用的ABC 级油气分类体系和七十年代采用的一二三级油气储量分类体系(一级地质储量称为探明储量:二级地质储量称为基本探明储量;三级地质储量称为待探明储量),这两套体系与当时前苏联、印度等国的储量体系属于同一系统。
八十年代由于其资源分类与国际资源分类差别较大,对国际间的交流带来了较大的困难,1988年原石油工业部勘探司及油气专业储委办公室主持制定了《GBn269-88石油储量规范》和《GBn270-88天然气储量规范》,即第三套油气储量分类体系,这一体系借鉴了1983年在英国召开的世界石油大会所制定的《油气和油气可采储量分级与术语体系》。
油气储量的定义及分类-CUP
![油气储量的定义及分类-CUP](https://img.taocdn.com/s3/m/f6363043240c844769eaeee6.png)
一、储量定义和分类的维度 二、国际油气储量分类多样性概述 三、中外油气储量定义及分类比较
3
一、储量定义和分类的维度
可靠或落实程度 发现与未发现 可采与不可采 有无经济价值
4
二、国际油气资源分类多样性概述
国际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三大阵营 油气资源/储量分类的五个层面 实际工作中分类的选择
SPE/WPC/AAPG joint definitions
PRODUCTION 产量 RESERVES 储量
CONTINGENT RESOURCES 表外资源量
UNRECOVERABLE 不可采部分
PROSPECTIVE RESOURCES 推测资源量
UNRECOVERABLE 不可采部分
TOTAL PETROLEUM-INITIALLY-IN-PLACE 原始地质储量总量
– 为公司内部的勘探开发部署提供储量分析报告 —— 采用公司内部的储量评估标准(如Shell、
Chevron等)
8
三、中外油气储量定义及分类比较
国外油气储量的定义及分类 我国的油气储量定义及分类 国内外对比
9
国外油气储量的定义
在国外,“储量(Reserves)”通常指在 现行的经济与技术条件和政府法规下,预期 指定日期之后能从地下的油、气藏中采出的 原油、天然气和天然气液的数量。比较通用 和国际公认的概念,来源于国际石油大会 (WPC)、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和美国证 券交易委员会(SEC)使用的标准。
Reserves 储量
Proved Reserves 证实储量
UnProved Reserves 未证实储量
Proved developed 证实已开发储量
2020新固体储量划分标准
![2020新固体储量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c079fa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8.png)
- UNFC(联合国矿产资源和储量分类)分类:将煤炭储量划分为已探明储量(Proven Reserves)和潜在储量(Potential Reserves)。
2020新固体储量划分标准
3. 金属矿产储量划分标准: - JORC分类:将金属矿产储量划分为可采储量(Measure标准
新固体储量划分标准通常是指对于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产等)的储 量进行分类和划分的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新固体储量划分标准:
1.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划分标准: - SPE(美国石油工程师学会)/WPC(世界石油大会)分类:将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划分
为探明储量(Proven Reserves)、潜在储量(Probable Reserves)和可能储量(Possible Reserves)。
- 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分类:将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划分为探明储量(Proved Reserves)和未探明储量(Unproved Reserves)。
2020新固体储量划分标准
2. 煤炭储量划分标准: - JORC(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储量委员会)分类:将煤炭储量划分为可采储量(
Measured Resources)、推测储量(Indicated Resources)和推测储量(Inferred Resources)。
Indicated Resources)和推测储量(Inferred Resources)。 - NI 43-101(加拿大国家仪器43-101)分类:将金属矿产储量划分为探明储量(
天然气与石油资源的比较研究
![天然气与石油资源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5ea3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1.png)
天然气与石油资源的比较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天然气和石油资源的利用和开采越来越重视。
天然气和石油是重要的化石能源,它们在能源供应、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进行比较研究,从储量、开采、使用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储量比较天然气和石油都是地球上的可再生能源,它们的储量与矿产资源分布有关。
石油的储量通常比天然气大,因为石油储层更广泛且更容易形成。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全球石油储量远远超过天然气储量。
然而,天然气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化石能源,储量仍然可观。
虽然储气量不及石油,但在一些地区,天然气储量相对较高。
例如,俄罗斯、伊朗、卡塔尔等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储量。
2. 开采技术比较天然气和石油的开采技术有所不同。
石油的开采主要是通过钻井,使用钻机将石油从油藏中抽取出来。
而天然气的开采则需要更复杂的技术。
常见的天然气开采技术包括水力压裂、注水、注气等,以提高天然气的采收率。
水力压裂技术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它能够有效释放储层中的天然气。
由于天然气开采技术的复杂性,开采天然气往往需要更高的投入和技术支持。
3. 环保性比较在环境保护方面,天然气相对于石油具有一定的优势。
石油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产生不良影响。
相比之下,天然气的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较低。
此外,石油提取和运输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泄漏和污染风险,而天然气则较少出现这类问题。
因此,在追求清洁能源的趋势下,天然气作为一种相对环保的能源逐渐受到重视。
4. 应用领域比较天然气和石油在应用领域上各有其优势。
石油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化工、塑料制造等方面。
石油的密度高,能量储量大,便于运输和储存。
而天然气主要用于电力和供暖等领域。
由于其燃烧产生的污染物较少,天然气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燃气供应和电力行业。
此外,天然气还可作为工业原料,用于合成化学品等。
综上所述,天然气和石油在储量、开采技术、环保性和应用领域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天然气 石油气热值
![天然气 石油气热值](https://img.taocdn.com/s3/m/f220a94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5.png)
天然气和石油气热值1. 介绍天然气和石油气是两种重要的化石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家庭和交通等领域。
其中,天然气和石油气的热值是衡量其能量含量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天然气和石油气的热值进行详细介绍。
2. 天然气的热值2.1 天然气的定义天然气是指存在于地球地壳中的一种可燃性气体,主要由甲烷组成,同时还含有少量的乙烯、丙烯、丁烷等成分。
它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被广泛用于发电、供暖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2.2 天然气的产地与储量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地壳上层岩层中,产地遍布全球各大洲。
目前,俄罗斯、伊朗、卡塔尔等国家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
2.3 天然气的燃烧特性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和水蒸气,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
相比于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的燃烧过程更为清洁,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较低。
2.4 天然气的热值计算天然气的热值通常以标准条件下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能量含量来表示。
常用的计量单位有卡/立方米(卡/m³)和卡/克(卡/g)。
天然气的热值计算公式如下:Q = V × H其中,Q表示天然气的能量含量(单位为焦耳或卡),V表示天然气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H表示天然气的热值(单位为焦耳/立方米或卡/立方米)。
2.5 天然气的利用价值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在工业、家庭和交通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它可以用于发电、供暖、制冷和液化等多个领域,对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环境质量都起到积极作用。
3. 石油气的热值3.1 石油气的定义石油气是指从石油中提取的可燃性气体,主要由乙烷、丙烷、丁烷等成分组成。
与天然气相比,石油气在产地和成分上有所不同。
3.2 石油气的产地与储量石油气主要来自于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天然气伴生物。
全球范围内,俄罗斯、伊朗、美国等国家是重要的石油气生产国。
3.3 石油气的燃烧特性与天然气类似,石油气在空气中的燃烧也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和水蒸气,并产生二氧化碳。
因此,其清洁度相对较高。
国内外油气储量的概念对比与剖析
![国内外油气储量的概念对比与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745f2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6.png)
国内外油气储量的概念对比与剖析
油气储量可以说是当今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全球经济持有至
关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油气储量都可能成为潜在的能源发展市场的影响因素。
虽然国内外油气储量有着同样的概念:在某一地区的当量单位的有效储备量,
但油气储量的存在形式及种类却存在着完全不同的情况。
以国内油气储量为例,它最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家当前持有的有效
油气储量,如地表储量、海底储量等;另一部分则是专业人员认为未来可投产的蕴藏油气,以备在某一时期内获取,从而为更大的可投产储量提供参考。
而国外油气储量又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存在形态:它以地表储量为主,但对可
投产储量的的估算将会更多的参考具有商业价值的新技术,在外国油气储量的评价要比我国更为客观准确。
最后,由于油气储量在全球能源市场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国内外油气
储量的概念对比与剖析就显得更加重要。
外国油气储量评价中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油气储量评价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消化,从而促进我国探矿技术的更新换代,更好地挖掘新的潜在油气资源,为实现节能立国、节资发展创造更有力的支撑。
石油与天然气贮运介绍
![石油与天然气贮运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4acfc32aaea998fcc220e85.png)
相关行业
地质勘查行业 军工行业 机械行业 化工行业等
张澜职业技术学院
石油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
张澜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课程:地质学基础 机械制图 计算机程序设计 油藏地质学 流体力学 钻井工程 石油工程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普通地质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30周。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油层物理实验、渗流力 学实验、石油工程实验、油田化学实验等。
石油、天然气形势
1、全球总体短缺 2、价格较高或很高 3、中国油气资源储量一般 4、中国油气供需矛盾突出
张澜职业技术学院
我国石油资源潜力
张澜职业技术学院
剩余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八大盆地中
八大盆地:探明可采储量59.5亿吨,占全国94% 待发现可采资源量64.3亿吨,占全国74%
毕业去向
1、攻读油气田开发工程和油气井工程及相关 专业的学士学位。 2、到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大型 国企从事生产和研究工作。 3、军队石油储备。 4、出国深造、到外资企业工作。 5、其它适合的工作。
地下采出的可燃气体称做天然气。它是石 蜡族低分子饱和烃气体和少量非烃气体的混 合物。天然气按成因一般分为三类:与石油 共生的叫油型气(石油伴生气);与煤共生的 叫煤成气(煤型气);有机质被细菌分解发酵 生成的叫沼气。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石油与天然贮运气是从事石油与天然气 勘探、开采和集输,并以开采为主的一门科 学和工程。
张澜职业技术学院
1958年6月,陈云同志视察玉门油田
张澜职业技术学院
1969年4月,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接见“铁人”王进喜 同志
张澜职业技术学院
1978年9月,邓小平同志视察大庆
石油天然气基础知识
![石油天然气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efef51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3.png)
初次运移-油气从烃源岩向储集层的运移,称为初次运移 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集层后的一切运移,称为二次运移
油气初次运移
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2、欠压实作用 1、压实作用
3、蒙脱石脱水作用-蒙脱石是一种膨胀性的粘土,它的脱水作用很容易产生孔隙异常高压。 4、有机质的生烃作用-干酪根成熟后能生成大量油气(包括水)。这些油气(包括水)的体积大大超过原干酪根本身的体积,这些不断新生的流体进入孔隙中,必然不断排挤孔隙己存在的流体,驱替原有流体向外排出。当流体不能及时排出时,则会导致孔隙流体压力增大,出现异常压力排烃作用。 5、流体热增压作用-地下温度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导致流体热膨胀,促使热液流体的运动。 6、渗析作用-在渗透压差作用下,流体会通过半透膜从盐度低向盐度高方向运移,直到浓度差消失为止。
圈闭分类表
大类
构造圈闭
地层圈闭
水动力圈闭
复合圈闭
亚类
1.背斜圈闭
1.岩性圈闭
1.构造型和阶地型水动力圈闭
1.构造-地层复合圈闭
2.断层圈闭
2.不整合圈闭
2.单斜型水动力圈闭
2.水动力-构造复合圈闭
3.裂缝型背斜圈闭
3.礁型圈闭
3.纯水动力圈闭
3.地层水-动力复合圈闭
4.刺穿圈闭
4.沥青封闭圈闭
4.构造-地层-水动力复合圈闭
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方向和距离,从盆地整体上看,油气运移的方向,总是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运移。油气二次运移的距离不同地区有较大的变化,一般均在50km以内。
油气二次运移
油气圈闭
圈闭 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称为圈闭。它由三部分组成:(1)储集层;(2)盖层;(3)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的遮挡物,它可以是盖层本身的弯曲变形,如背斜,也可以是另外的遮挡物,如断层、岩性变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在原地资源量
推测原地资源量
不可采量
不可采量
潜在可采资源量
不可采量
探明(80%) 经济可采储量
探
明
次经济可采储量
控制(50%) 经济可采储量
控
制
次经济可采储量
推测可采资源量
不可采量
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
探明未开发经济可采储量
相当于国外 的证实储量
产 量
探明已开发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17
国内外可采储量分类对比
26
储量不确定性的论证对比
我国的储量计算只针对确定性进行论证,追求结果的唯 一性,认为储量是天然存在的,只能有一个值。我们的 一切做法都是为了力求算准这个唯一值。而忽略或忽视 了现有资料不完整性对算准储量的影响,而且储量报告 基本不论证不落实的因素。 国际惯例的做法,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重,认为录取的 资料不可能完整,因而强调不确定性程度对储量级别和 大小的影响,力求把握程度,并接受多样性和多解性及 其相互间的印证关系,给出一个范围值,根据可靠程度 给出不同级别的储量。
Developed 已开发的
Undeveloped 未开发的
Probable 概算的
Possible 可能的
Reserves 储量
Proved Reserves 证实储量
UnProved Reserves 未证实储量
Proved developed 证实已开发储量
Proved Undeveloped 证实未开发储量
6
油气资源/储量分类的五个层面
公司层面(如ExxonMobil,BP,ChevronTexaco等),注 重最大经营效益 行业学会层面(如SPE, SPEE, AAPG, IVSC等),注重公 平利益竞争 国家层面(如挪威NPD, 美国EIA、USGS、MMS、中国、 俄罗斯等),注重充分利用资源 国际层面(如WPC, WEC, OPEC, IAEA, CCOP等),注 重统一对比概念 资本投资层面(如SEC, LSE, CPSA等),注重显著投资回 报
24
储量分类体系基础对比
我国现行储量体系以勘探程度划分为主,与勘探、评价 阶段紧密相连,探明储量是勘探的最终成果,进入开发 后不再有低级别的(控制和预测)储量。 国际通行标准的分类,以可采储量的可靠和可利用程度 划分为主,储量与评价、开发阶段紧密相连,进入开发 后一直都有3P储量并存的可能性,而且,储量计算是开 发和油藏部门负责的事情,不是勘探阶段的业务,勘探 阶段主要是寻找油气资源,估算资源量。
19
国内外油气储量定义对比
我国油气储量概念是从油气聚集→成藏→资源量→ 地质储量→可采储量的“正向”思维来建立的,立足点在 静态的地质储量上。 相对而言,西方(尤其证券市场)的油气储量是从 商业价值→资产经营→市场化可行性→可采储量→地质 储量的“逆向”思维来建立的,立足点在动态的可采储量 上。
20
Probable 概算储量
Possible 可能储量
SEC分类方法
1 .2 1 P 1 (0.9)证实储量 0 .8
累计频率
0 .6 P 2 (0.5)证实+概算储量 0 .4 0 .2 0
P 3 (0.1)证实+概算+可能储量
储量值
14
我国油气资源量定义
油气资源量:指在地壳中天然生成并聚集起 来的液态和气态碳氢化合物(烃)的量,包括原 油、析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其伴生物质的油 气自然富集物的估算量。 油气资源量可分为地质资源量、可采资源 量、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和累积 产量。
8
三、中外油气储量定义及分类比较
国外油气储量的定义及分类 我国的油气储量定义及分类 国内外对比
9
国外油气储量的定义
在国外,“储量(Reserves)”通常指在 现行的经济与技术条件和政府法规下,预期 指定日期之后能从地下的油、气藏中采出的 原油、天然气和天然气液的数量。比较通用 和国际公认的概念,来源于国际石油大会 (WPC)、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和美国证 券交易委员会(SEC)使用的标准。
PROSPECTIVE RESOURCES 推测资源量
CONTINGENT RESOURCES 表外资源量
HIGH ESTIMATE 高估值
HIGH ESTIMATE 高估值
PRODUCTION
UNRECOVERABLE 不可采部分
UNRECOVERABLE 不可采部分
RESERVES
BEST ESTIMATE 最佳值 LOW ESTIMATE 低估值
15
我国油气储量定义
地质储量(OGIP):指储藏在已发现油气藏中的、具有 经济意义的原始油气总量。 可采储量:指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法规下, 预期从已发现油气藏中最终可采出的、具有经济意义的油 气数量(相当于保持目前使用的概念),包括已经采出的累 计油气量。 剩余可采储量:指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法规 下,从指定日期以后,预期从已发现油气藏中最终可采出 的、具有经济意义的油气数量(相当于国外使用的储量概 念),不包括已经采出的累计油气量。 累积产量:到某一指定日期以前,从已知油气藏中累 计采出的油气数量。
21
——西方储量是净收入为零或采矿证截止时的累计产量
t
产量 税收
收入 净收入
投资 累计产量
操作费
我国的工业油气流标准:
油气藏埋藏深度 (m) ≤ 500 > 500 ~ 1000 > 1000 ~ 2000 > 2000 ~ 3000 > 3000 ~ 4000 > 400 0 单井油产量 ( m 3 /d ) 0.3 0.5 1.0 3.0 5.0 10.0 单井气产量 ( 10 4 m 3 /d ) 0.05 0.1 0.3 0.5 1.0 2.0
7
实际工作中分类体系的选择
储量评估的目的决定了既定标准的选择:
– 为上市公司披露储量信息 —— 采用证券机构认可的标准(如SEC标准) – 向资源国报告储量信息 —— 尽可能采用资源国标准(如俄罗斯、中国、委内 瑞拉) – 国际油公司间的资产交易 —— 采用行业学会标准或双方接受的标准(如SPE、 UNFC等) – 为公司内部的勘探开发部署提供储量分析报告 —— 采用公司内部的储量评估标准(如Shell、 Chevron等)
油气储量的定义及分类
一、储量定义和分类的维度 二、国际油气储量分类多样性概述 三、中外油气储量定义及分类比较
3
一、储量定义和分类的维度
可靠或落实程度 发现与未发现 可采与不可采 有无经济价值
4
二、国际油气资源分类多样性概述
国际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三大阵营 油气资源/储量分类的五个层面 实际工作中分类的选择
BEST ESTIMATE 最佳值 LOW ESTIMATE 低估值
储量
产量
Total Oil and Gas 总资源/储量
Discovered 已发现的
Undiscovered 未发现的
Non-recoverable Resources 不可采资源量
Recoverable Resources 可采资源量
Prospective Resources 远景资源量
Reserves 储量
Cumulative Production 累计产量
Contingent Resources 表外资源量
Proved 证实的
Unproved 未证实的
Proved Contingent 证实表外资源量 Probable Contingent 概算表外资源量 Possible Contingent 可能表外资源量
我国的工业油气流标准是渤海湾陆上常规油田回收开发井 钻井成本的标准。是我国现行规范要求的储量起算标准, 但储量起算标准不等于经济极限。
美国经济极限产量的简单算法:
每桶原油价格 每桶油对应的溶解气销售收入 合计每桶收入 减去产量税 减去区块租赁费用 (扣除产量税后收入的 1/8 ) 每桶净收入 估算的平均每口井最低操作费 则经济极限产量为 28.00 2.00 $ 30.00 1.43 3.57 $ 25.00 $ 2,500/月 100 桶 /月
25
我国 “三级”分类与国际 (“3P”)分类对比
我国的油气储量以地质储量分类为主线,可采储量的类 别附属于地质储量,即地质储量与可采储量在级别上一 一对应。 国际标准的储量分类以可采储量分类为主,地质储量的 类别附属于可采储量或地质储量不分类,而且,可能出 现三个不同级别的可采储量对应于一个地质储量。
16
我国油气储量分类标准
油气藏评价阶 段,可经济开 采,误差不超 过±20% 圈闭评价阶 段,可开采, 误差不超过 ±50%
总原地资源量
圈闭评价阶段, 进一步勘探价 值,确定性很低 的
地质储量
未发现原地资源量
探明地质储量
探 明 技术可采储量
控制地质储量
控 制 技术可采储量 不可采量
预测地质储量
预测(10%) 技术可采储量
国内外储量定义与经济性的关系对比
我国的油气储量包含了经济和次经济部分,储量缺少与市 场挂钩的经济属性(不受油气价格、开发成本的影响,只 要达到工业油流标准就行)。 国际标准的储量本身必须是经济的,次经济的都是表外资 源量。国际惯例对于储量的经济性,首先考虑经济极限, 然后考虑现有储量的开采能否收回储量基准日之后的所有 投资和成本。经济性对储量的大小有直接影响。
SPE/WP C SEC 证实已开 发储量 证实已开 发储量 证实未开 概算储量 可能储量 发储量 证实未开 发储量 探明未开 控制经济 预测技术 发经济可 可采储量 可采储量 采储量
中国2004 探明已开 新标准 发剩余经 济可采储 量
18
中外油气储量定义及分类对比
国内外油气储量定义对比 国内外储量定义与经济性的关系对比 国内外储量体系分类基础对比 我国 “三级”分类与国际 (“3P”)分类对比 储量不确定性的论证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