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偏瘫上下肢康复训练PPT课件
![脑卒中偏瘫上下肢康复训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f5b56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0.png)
上肢的康复训练
人体的上肢以灵活协调和技能 性运动为主
偏瘫后不容易获得代偿 恢复比下肢差 目的:促进运动、恢复功能
一、双手上举训练
患者双手叉握、患侧拇指在上、掌心 相对
取仰卧位或坐位,健手带动患手上举 过头
作用: 恢复肩胛带、肩、肘、手各关节
的解剖关系 缓解肩痛及上肢水肿
患肢的体位摆放功能位 避免肩关节的拉伤 患手手指分开、手心向上 尽量使用患侧上肢、患手完成可行的动作
十七、利手交换
尽可能用患手完成力所能及的动作,恢 复患手的最大功能,不要废弃患手
因患手功能恢复困难,如患手是利手( 如右利者右手瘫痪)应将手的功能进行 交换,如可训练左手进餐、写字等。
瘫痪下肢 的康复训练
十、手的抓握与松开训练
前提:患手指已能活动且出现分离运动后,才能练习 手的抓握及控制能力
过早训练此动作可加重手指的集团屈曲,应特别注意 抓握的器具应选择直径较大的杯子、球开始,再慢慢
过度到铅笔、火柴棍等 练习抓握的同时,注意练习抓握后的松开训练 治疗者从患手中拉出握住的刷子可刺激屈曲、伸展
十一、滚筒训练
目的: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诱发促进 上肢的运动功能
患者取坐位,桌上置一训练用滚筒 患者双手叉握,有健侧带动患侧向前
方滚动滚筒,促进上肢的伸展运动
十二、木钉盘训练
目的: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手眼协调性,提高运动 和控制能力和运动水平
从粗木钉开始,逐渐过度到细木钉 患者取坐位,双手叉握,由健手协助患手抓起木
另一手控制膝部 嘱患者主动屈曲并缓慢伸展膝关节 刚开始时患者自己难以完成,治疗者可给一
定力量的协助 下肢屈伸的范围、角度从大到小
康复医学——脑卒中康复训练教学教案
![康复医学——脑卒中康复训练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9c144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f.png)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 疾病,康复训练是治疗过程中 的重要环节。
康复训练可以预防并发症,减 少残疾程度。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 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 心,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康复训练目标
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疲劳
讲解脑卒中康复 训练的基本原则 和方法
实践操作
运动疗法:通过运动训练, 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如步 行、跑步、游泳等
制定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计划
作业疗法:通过作业训练,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如穿衣、吃饭、洗漱等
语言疗法:通过语言训练, 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发音、理解、阅读等
THANK YOU
汇报人:XX
训练强度:根据患者情 况调整训练强度,避免 过度训练
训练时间:根据患者情 况制定合理的训练时间 表
安全注意事项:确保训 练过程中的安全,避免 发生意外伤害
教学内容与安排
教学内容:包括运动疗法、 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 疗法等
康复目标:提高患者的运动 能力、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 能力
教学安排:每周至少进行3 次康复训练,每次训练时间
心理疗法:通过心理辅导,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信
心,积极配合治疗
案例分析
患者情况:年 龄、性别、病 程、病情等
康复目标:提 高运动能力、 恢复日常生活 功能等
教学方法:物 理治疗、作业 治疗、言语治 疗等
治疗效果:改 善运动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等
治疗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及解 决方法
治疗过程中的 注意事项和预 防措施
脑卒中的健身建议
![脑卒中的健身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8bff80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d.png)
脑卒中的健身建议脑卒中是指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脑卒中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
然而,健身锻炼也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一环。
下面给出一些建议,帮助脑卒中患者进行适当的健身锻炼。
1. 请在医生指导下开始锻炼:脑卒中患者的健身计划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定制,比如年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等。
所以,建议在开始锻炼前请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锻炼。
2. 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初期康复阶段,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一些轻度的锻炼,比如散步、平衡练习和伸展运动等。
然后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时间,以促进肌肉的强化和心血管的改善。
3. 注重 Cardio (有氧)锻炼:有氧锻炼对于脑卒中患者非常重要。
这些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降低血压。
例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都是有氧锻炼的好方式。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
4. 进行力量训练:肌肉的强化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很重要。
力量训练可以有助于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并提高日常活动的能力。
最好咨询专业的康复师,设计适合自己状况和需求的力量训练计划。
5. 平衡和协调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中也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练习瑜伽、太极拳或者其他一些平衡和协调训练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6. 注意适度休息:锻炼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必不可少,但也要避免过度劳累。
适量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和修复。
在锻炼中,如果感到疲劳或者不舒服,应立即停止并休息。
7. 定期复查和调整:脑卒中患者在进行锻炼计划时,需要定期复查并根据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经常与医生和康复师进行沟通,及时调整锻炼强度和方式。
8. 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锻炼只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一部分。
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
建议脑卒中患者遵循均衡饮食,减少盐分和饱和脂肪的摄入,戒烟限酒,并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
总之,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帮助脑卒中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ae3d73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f.png)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是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病变。
脑卒中后,患者的身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
因此,针对这些影响,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一种通过各种理疗手段,协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的治疗方法。
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肢体康复:肢体运动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肢体康复也是治疗的重点。
常见的肢体康复方法包括物理理疗、运动训练、针灸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 语言康复:脑卒中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出现语言障碍,如失语、言语不清等。
语言康复主要通过语言治疗和听觉训练等方法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3. 认知康复:脑卒中患者中也有一部分人会出现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认知康复的方法主要包括认知训练、游戏训练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总的来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康复效果,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
- 1 -。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32044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9.png)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脑卒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病变,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缺氧、脑细胞坏死等症状。
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患者从急性期到康复期的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重点介绍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目的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产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内容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主要包括康复训练、电疗和热疗等。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和功能训练。
运动训练是指帮助患者恢复肢体活动和平衡功能,包括步态训练、上、下肢功能训练、平衡训练等。
功能训练是指帮助患者恢复吞咽等日常生活功能。
电疗和热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等,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语言治疗语言治疗是指帮助患者恢复或者提高语言和交际能力的治疗过程。
包括言语理解、表达、阅读、写作、交际等方面。
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尽快地恢复正常的言语能力,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指通过心理调节,认知行为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减轻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支持和温暖,并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康复,增强康复信心。
康复治疗原则早期康复治疗早期康复治疗是指在患者出现脑卒中后尽快开始治疗,以尽早恢复脑部功能。
早期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迅速恢复语言、视力、听力、感觉和运动功能,防止患者后遗症的加重和发展。
个性化康复治疗在康复治疗中,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等因素进行个性化制定的。
家庭康复治疗家庭康复治疗是指康复医师、患者家属和患者本人密切合作,组成一个康复团队,为患者提供家庭康复服务。
这种方式可以使患者得到更全面的关注和照顾,更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结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4e8219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e.png)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脑卒中,即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在我国居高不下。
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基于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全面探讨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方法和重要原则。
一、康复治疗的目标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最大限度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主要的康复目标包括:1. 运动功能康复:恢复患者受损的运动功能,提高步态平衡性,提升肢体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能力。
2. 语言和沟通康复:提高患者的口语表达能力,恢复语言理解和沟通能力。
3. 接触环境的康复:帮助患者适应和改善日常生活环境,提供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
4. 心理康复: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减少焦虑和抑郁。
二、康复治疗的方法根据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的建议,康复治疗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下:1. 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脑卒中康复治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各种物理活动和运动训练,可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运动训练可以包括步态平衡训练、肢体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
2. 语言治疗:语言治疗是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语言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发音、阅读和书写能力,提高沟通能力。
3. 心理治疗:脑卒中患者常伴随着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4. 辅助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配备相应的辅助工具和设备,如轮椅、助行器等,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
三、康复治疗的原则1. 个体化:康复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进行个体化设计。
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需要针对性地制定康复计划。
2. 早期介入: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越早开始康复治疗,康复效果越好。
因此,早期介入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
3. 综合治疗:康复治疗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以取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中风后的康复训练方案
![中风后的康复训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58825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4.png)
中风后的康复训练方案中风(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后遗症可能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康复训练是中风患者恢复功能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案可以帮助患者重建日常生活技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中风后的康复训练方案,并探讨其在恢复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认知训练中风后,许多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下降。
为了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认知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认知训练可以包括如下活动:1. 记忆训练:患者通过记忆游戏、重复练习等方式来提高记忆能力。
2. 集中注意力训练:患者可以尝试通过进行一些专注力训练活动(如数独、交叉字谜)来提高注意力水平。
3. 智力游戏:像拼图、纸牌等智力游戏可以帮助患者锻炼思维能力。
二、语言和沟通训练中风后,许多患者可能面临语言和沟通能力下降的问题。
语言和沟通训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良好的言语康复:语音专业人士可以帮助患者通过言语训练来恢复语言能力。
2. 书写和阅读练习:通过书写和阅读练习,患者可以提高书写和阅读的能力。
3. 沟通技巧训练:患者可以借助沟通专家的指导,学习一些沟通技巧,如使用简单的手势、表情或辅助通讯工具。
三、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中风后,患者可能面临肢体功能的丧失或减弱。
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旨在恢复肌力、协调性和灵活性,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法:1. 肌力训练:通过进行肌力训练,患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如下肢肌力训练、上肢肌力训练等。
2. 平衡和协调性训练:通过进行平衡和协调性训练,患者可以提高平衡感和协调性,如单脚站立、平衡板训练等。
3. 灵活性训练:通过进行灵活性训练,患者可以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如瑜伽、伸展运动等。
四、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中风后,患者可能需要重新学习一些日常生活技能,以便恢复独立生活能力。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包括以下内容:1. 自我照顾训练:患者可以通过自我照顾训练来恢复个人卫生能力,如洗脸、刷牙等。
脑卒中分级康复指南,全面康复训练大合集!脑血管与颅脑损伤康复中国康复治疗师网
![脑卒中分级康复指南,全面康复训练大合集!脑血管与颅脑损伤康复中国康复治疗师网](https://img.taocdn.com/s3/m/48e2912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d.png)
脑卒中分级康复指南,全面康复训练大合集!脑血管与颅脑损伤康复中国康复治疗师网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中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因为残疾而不能独立生活。
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
研究证明,按照规范的康复治疗指南进行康复,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水平和康复质量。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康复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此次小康汇总整理的脑卒中康复指南为康复治疗的实施和评价提供一个科学的证据基础,可以规范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更有效的发挥康复疗效。
1、一级康复:卒中早期康复所有需要康复治疗的卒中患者都应进入多学科团队组成的卒中单元(综合卒中单元或卒中康复单元)进行正规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2、二级康复:卒中恢复期康复(专门康复机构)①医院康复科(Ⅰ级推荐,A级证据)。
②专门的康复医院或中心(Ⅰ级推荐,D级证据)。
3、三级康复:出院后康复(社区康复)社区康复具有与医院康复相似的疗效,费用低等优点,发展社区康复十分必要(Ⅰ级证据,A级推荐)。
1、康复治疗开始时间建议尽可能早、病情稳定48h后。
2、康复治疗强度条件允许情况下,适当增加训练强度,如上肢功能训练。
康复训练强度要考虑到病人的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况。
3、肌力训练方法适当的渐进式抗阻训练进行肌力强化(Ⅱ级推荐,B级证据)。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常规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功能电刺激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
4、痉挛的防治首选阶梯式治疗方法,开始采用保守疗法,逐渐过渡到侵入式疗法(Ⅰ级推荐,B级证据)。
治疗痉挛和挛缩首选无创方法,通过抗痉挛肢位、关节活动度训练、伸展、夹板疗法或手术纠正等方法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痉挛导致的疼痛、皮肤不卫生或者功能下降、运动训练疗效不佳时,特别是全身性肌肉痉挛的病人,建议使用口服巴氯芬、替扎尼定、丹曲林等药物治疗。
替扎尼定可应用于慢性期的卒中病人(Ⅱ级推荐,B级证据)。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及体会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及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4002e1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0.png)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及体会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能给患者带来重大的残疾障碍,给家庭成员也带来极大的沉重负担。
脑卒中患者的恢复通常经历三个阶段:急救期、缓解期和康复期。
恢复期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改善残疾症状,使患者能够尽可能恢复生活质量。
临床治疗中,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也尤为重要,目前康复训练已经在治疗脑卒中患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期康复训练以积极有效的形式提供有针对性的保健练习,有助于恢复残疾的发生,恢复和维持残疾者的功能。
1.肌肉骨骼功能训练肌肉功能训练包括肢体功能训练和全身功能训练。
肢体功能训练主要是改善患者不对称性体张力,多肢协调力、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改善病变肢体的肌肉收缩功能,增强神经肌肉功能。
全身功能训练主要是改善患者的双肢协调性,以便增加正常步态的范围、有助于全身重心的调整。
2.脑神经及感觉功能训练脑神经功能恢复训练针对脑卒中患者的神经系统损伤,以完善脑功能为目的,通过训练改变患者的思维,增强其控制自身肌体的能力,以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表现,提高患者的肢体协调性。
脑卒中患者进行定期的感觉功能训练,也能够提高患者脑部神经机能,以及增强肢体功能恢复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体态不良及躯体功能紊乱所带来的活动不稳定性。
3.活动功能训练活动功能训练旨在帮助患者在实际生活中恢复功能以及改善自身调节能力,帮助患者提高活动能力、建立功能性的认知行为和实际运用功能,减少行动不方便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从康复训练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即使在脑卒中后期,仍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来恢复某些功能,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就需要患者以及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以便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为了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情绪压力,通过心理干预护理和社会支持,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总之,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旨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改善残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还需要营养干预、心理干预以及社会支持,更有效地实现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目标。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41394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6.png)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血管内出血或脑血管闭塞而导致的脑部神经功能障碍的病情。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
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早期的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早期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神经保护治疗神经保护治疗包括体温调节、脱水、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高血压、纠正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干预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脑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神经细胞保护和修复。
康复锻炼康复锻炼是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复锻炼可以增强肌肉、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改善患者的行走能力。
康复锻炼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消除疲劳,促进恢复。
新型药物治疗新型药物治疗也是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型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神经细胞死亡、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方式,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康复治疗的中期中期的脑卒中康复治疗主要是通过康复锻炼和物理治疗等方式来提高患者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性,改善患者的行走能力。
中期的康复治疗时期一般在发病后2月-6月之间。
康复锻炼在中期的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康复锻炼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康复锻炼可以有效增强患者肌肉和骨骼的力量,提高患者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性,改善患者的行走能力。
康复锻炼还可以促进患者克服身体上的一些限制,提高生活质量。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电疗、按摩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身体的疼痛和肿胀感,促进末梢神经的功能恢复。
物理治疗也可以通过刺激患者激素平衡和免疫系统等机制,增强患者免疫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康复治疗的后期康复治疗的后期主要是通过康复训练、社会支持和心理治疗等方式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患者的社会互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教育患者自我管理技能、改变行为方式等方式帮助患者实现身体和心理的恢复。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运动处方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运动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2086877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3.png)
• 针对患者功能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护理依赖
• 提高患者肢体功能、语言功能、认知功能等
04
康复运动处方中的运动类
型与强度
有氧运动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有氧运动类型
有氧运动强度
• 慢跑、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 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年龄等因素制定合适的强度
• 可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 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强度与频率
• 确定康复目标与需求
• 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源自实施康复运动处方评估康复运动效果
• 监测运动过程中的情况
• 分析康复运动处方的效果
• 调整运动方案
• 调整康复运动处方
康复运动处方的实施与调整
康复运动处方的实施
康复运动处方的调整
•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运动
• 根据患者的病情、康复效果、心理状况等因素调整运动
•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力量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力量训练类型
• 利用器械进行肌肉力量训练
• 可提高肌肉力量,预防肌肉萎缩
力量训练强度
• 根据患者的肌肉力量、年龄等因素制定合适的强度
•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平衡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平衡训练类型
平衡训练强度
• 站立、行走过程中的平衡训练
• 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的不良反应
康复运动处方的个性化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康复需求、运动能力等因素调整运动方案
随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整运动强度与频率
康复运动处方的效果评估与反馈
康复运动效果评估
康复运动处方反馈
• 分析康复运动处方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13565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b.png)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概述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常见的病因包括动脉硬化、高血压等。
脑卒中后,患者常常面临各种复杂的神经症状和生活自理障碍等问题,康复治疗是恢复患者功能和功能的必经之路。
康复治疗方案1.认知康复认知康复是通过训练患者的神经系统来帮助患者恢复认知能力。
主要针对以下方面进行训练:•记忆和注意力•语言和理解力•空间感知和方向感知2.行为康复行为康复是通过训练患者的精神和行为来帮助患者重新掌握日常生活的技能。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训练:•偏瘫的康复训练•手部康复训练•步态和平衡训练•生活技能训练3.运动康复运动康复是通过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身体的运动能力来促进康复的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训练:•肢体运动训练•平衡练习•柔韧性训练•恢复步态和步态控制4.语言康复脑卒中后,患者常常出现语言障碍,包括口齿不清、听力障碍和语言表达障碍等。
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语言康复可以帮助患者重新掌握语言沟通的能力。
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康复中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1.督促患者参与治疗,注意治疗的连续性和坚持性;2.针对患者的康复目标和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3.应充分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治疗,提高其自我管理和照顾能力;4.应及时对康复进展进行评估,调整康复计划;5.应重视营养和心理护理,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结语脑卒中康复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需要患者的坚持和家庭的支持,医护人员也要持续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服务和关怀。
只有在全方位的康复治疗下,患者才能早日恢复健康,回归社会。
脑卒中后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410f98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67.png)
脑卒中后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脑卒中又被称为“中风”,是一种急性发作的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属于前者,根据调查发现,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个人发生脑卒中,脑卒中疾病具有发病快、急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危害到了人们的健康,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对于脑卒中患者,超7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有的是认知方面的,有的是运动方面的,针对功能障碍,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需要重点对其进行康复训练,下面就脑卒中患者如何进行康复训练的知识进行介绍。
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在脑卒中后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了缺血性坏死,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且功能发生障碍的程度更是由大脑缺血的时间来决定的,脑卒中后发生的功能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语言障碍在发生脑卒中后,导致患者不能说话,且不能理解别人的说话,对一些事物不会命名,失去了阅读功能和写作能力。
2、吞咽困难脑卒中患者除了难以标准的说话之外,还存在吞咽困难、进食困难、饮水困难等。
3、运动困难在维持身体平衡方面较为困难且无法进行动作,上肢或下肢运动困难,上肢不能抬手、抓握,下肢偏瘫、乏力等症状。
4、肢体麻木水肿在发生脑卒中后在运动困难的同时,患者还有可能会伴随着肢体麻木、肢体水肿等,且局部肢体还有可能会出现异常感觉。
5、思考困难脑卒中患者可能在思考、理解、判断、推理等方面存在困难,部分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记忆力丧失等问题。
6、情感障碍在发生脑卒中后,因自身功能的改变,导致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而导致患者产生了负面心理,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沮丧等情绪障碍。
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康复目标1、恢复功能脑卒中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损伤,比如吞咽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等,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帮助其恢复各项功能,这也是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目标。
2、提高自理能力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能够让患者自主、独立的完成一些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比如穿衣、刷牙、洗衣服等,这样脑卒中患者就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就能提高自身的自理能力,在沟通、运动、语言等方面的能力都能进一步提升,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其生活质量。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dc0d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d.png)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前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危重疾病,主要表现为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部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脑卒中的康复治疗非常重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方案目标脑卒中康复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恢复患者的基本生活功能和社交功能。
具体要求如下:•恢复步态平衡和协调性。
•促进肢体肌肉功能的恢复。
•提高言语和交流能力。
•增强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
理念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理念是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多种康复技术,结合患者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到达康复治疗的目标。
康复治疗方式脑卒中康复治疗方式包括:1. 运动训练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包括步态、平衡、肢体运动功能等。
因此,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中,运动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包括常见的电疗、超声疗法和磁疗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肌肉僵硬等症状,提高行动能力。
3. 言语治疗脑卒中患者的语言、说话能力往往受到严重损害,需要进行言语治疗,使患者能够逐步恢复口语表达能力。
4. 心理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情绪常常受到影响,有些患者很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状况。
因此,心理治疗在康复治疗中也很重要。
5. 营养治疗脑卒中患者往往伴随着营养不良的状况,营养治疗在康复治疗中也很重要。
应该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
总结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治疗,期间需要耐心、细致、密切观察,精心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不断的治疗和努力,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得到显著的改善,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也会得到显著的帮助,让脑卒中患者能够更好地重返社会。
脑卒中康复训练原则
![脑卒中康复训练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852f275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7.png)
脑卒中康复训练原则1.引言1.1 概述脑卒中(Stroke)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多数情况下由于脑动脉阻塞或破裂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
脑卒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包括肢体瘫痪、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
为了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功能、减少残疾,康复训练成为脑卒中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康复训练是通过系统性的训练和干预措施,以恢复、改善和提高患者的功能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而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首先,个体化是脑卒中康复训练的重要原则之一。
每个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都不尽相同,所以康复训练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制定和调整,以确保训练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早期干预是脑卒中康复训练的关键。
脑卒中后的早期恢复窗口期是恢复最为迅速和有效的阶段,因此,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以利用这一恢复窗口期,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的康复进展。
另外,综合性是脑卒中康复训练的重要原则。
康复训练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以全方位地促进患者康复。
同时,康复训练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心理、社交和环境等因素,以提高整体康复效果。
最后,长期性是脑卒中康复训练不可忽视的原则。
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进行,不能间断。
患者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性的康复训练,并且在康复期间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康复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在总结上述康复训练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个体化、早期干预、综合性和长期性是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需要特别注意和遵循的原则。
只有在充分理解并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康复效果,帮助脑卒中患者重获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望未来,希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进展,脑卒中康复训练能够不断创新和改进,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和康复。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撰写: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进行介绍和解释。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计划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531ca1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5.png)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计划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其预后有着不同程度的偏瘫、智能减退、眩晕、失语等症状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脑卒中患者要尽早采取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在减轻脑卒中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现制定如下康复训练计划:1.脑卒中患者卧床期间,定时翻身,进行关节活动训练,健侧肢体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卧床期间在床上完成进食、穿衣等日常生活运动训练;2.循序渐进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坐位耐力持久、起立、站立平衡、步行、慢跑、日常生活作业,逐步加大强度,为重新恢复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康复组进行6-7周训练,训练强度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具体如下:1由康复医生指导患者家属按摩腿部肌肉,做床上肢体伸展运动,一日2~3次,每次10分钟;2利用下肢功率车及骑马训练器进行患侧下肢肌力训练,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3利用平衡板与肋木或平行杠配合使用,用于训练患者的平衡功能,时间视患者的忍耐力而定;4利用复式墙拉力器或肩关节回旋训练器或滑轮吊环训练器进行患侧上肢肌力训练,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5利用阶梯完成上下楼梯训练,或进行户外行走,每日2次,每次40分钟左右;脑卒中康复训练时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还可做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脑梗塞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01f340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f.png)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物理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如步行训练、平衡训练、肌力训练等,帮助恢复肌肉控制和运动功能。
2. 语言和言语康复训练:通过语言训练帮助恢复患者的言语能力,可以包括发音训练、听力训练、表达训练等。
3. 软组织康复训练:通过手工技术以及按摩等方法,帮助恢复患者的软组织(如肌肉、关节等)的灵活性和功能。
4.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通过各种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改善独立生活的能力,如自我照顾、洗漱、穿衣等。
5. 认知康复训练:通过认知训练帮助恢复患者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功能,可以包括注意力训练、记忆训练、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等。
6. 情绪和心理康复训练:通过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等方法,帮助患者应对脑卒中带来的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康复训练应该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
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同时,持之以恒地进行康复训练,并配合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价
![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4471955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f.png)
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价脑卒中(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和生活影响。
康复训练作为脑卒中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帮助患者重获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价方法及其意义。
一、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意义脑卒中后,患者可能出现言语障碍、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各种后遗症。
康复训练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治疗手段,可以促进脑部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行走、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床位占用时间,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二、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评价指标1. 生活自理能力评价:通过自理能力评定量表(如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进食、梳洗、穿衣等日常生活活动的完成情况,评估患者康复训练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变化情况。
2. 运动功能评价:通过改良Rankin量表、Fugl-Meyer量表、Brunnstrom量表等评定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评估患者在康复训练后的运动功能进展和改善程度。
3. 言语功能评价:通过艾伦言语评估表(Articulation Assessment)等评定患者言语功能的恢复情况,评估患者康复训练后的言语能力提升程度。
4. 认知功能评价:通过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等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评估患者康复训练后的认知水平提升情况。
三、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价方法1. 观察法:医护人员通过观察患者的日常行为、康复训练的表现和进展情况,评价患者的康复状况。
观察法是常用的康复训练效果评价方法之一,但主观性较强,容易受到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2. 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康复训练效果调查问卷给患者或其家属,获取康复训练后的主观评价和感受。
问卷调查法可以客观反映患者对康复训练效果的满意度,但也受到被试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3. 评定量表法:使用专业的评定量表,如前文提到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量表、MMSE等评定量表,通过对患者进行定量评分,客观评价康复训练的效果。
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评估和康复训练
![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评估和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05aeba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3.png)
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评估和康复训练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常见的疾病,它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
在早期诊断和治疗后,康复护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评估和康复训练。
一、脑卒中康复护理评估1. 神经系统评估脑卒中患者通常会出现运动和感觉缺失等神经系统问题。
护士可以执行相关测试,如肌力测试、反射测试和感觉测试等,以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
2. 应对能力评估脑卒中患者可能面临记忆损伤、注意力缺陷以及情绪问题等挑战。
通过进行认知和心理状态评估,护士可以了解患者的应对能力,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3. 日常活动评估日常生活活动(ADL)是衡量一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包括个人卫生、进食、穿衣等方面,通过对患者日常活动进行评估,护士可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
二、脑卒中康复训练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的关键。
通过进行肌力锻炼、平衡训练和步态改善等,物理治疗师可以促进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的提高。
2. 言语和语言治疗脑卒中可能导致患者言语和语言障碍,如失语或吞咽困难。
言语和语言治疗师可以通过语音训练、发音练习和吞咽技巧指导等方法来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
3.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师通过评估并培养患者日常活动(ADL)能力,以便重新投入社会生活。
他们还可推荐使用辅助设备,如助行器具或轮椅,并教授适当的使用方法。
4. 心理支持脑卒中后,许多患者面临心理困扰,如抑郁、焦虑等。
康复护理人员应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总结:脑卒中康复护理包括评估和康复训练两个方面。
通过神经系统、应对能力和日常活动等多个方面的评估,护士可以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而在康复训练阶段,物理治疗、言语和语言治疗、职业治疗以及心理支持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为一名康复护士,我们要充分了解脑卒中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并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护理与支持。
脑卒中腰背肌训练方法
![脑卒中腰背肌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4730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1.png)
脑卒中腰背肌训练方法
脑卒中患者进行腰背肌训练的方法主要包括床上训练和坐位平衡训练。
床上训练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体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训练,以及上下肢活动,例如为端正骨盆,在床上进行单侧和双侧桥式运动。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提高躯干肌、腰背肌、臀肌的肌力。
其中,桥式运动是偏瘫患者卧床期间常用的一种方法,患者仰卧,双上肢放在身体的两侧,治疗者帮助患者将双髋关节、双膝关节屈曲,双足平放在床上,将臀部主动抬起使骨盆保持水平。
坐位平衡训练应尽早进行,可以从半坐位(30度-40度角)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次数和时间,从床上坐到床边坐,再到椅子或轮椅坐。
此外,还可以进行站立训练,以增加患者的负重能力,为正常行走奠定基础。
以上训练方法仅供参考,具体训练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在进行任何康复训练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和评分 0=不能 5= 需 帮 助( 体 力 或 语言指导) 10=自理
0=依赖 5=自理
• 功能独立性评定 independence measure, FIM) • 自我照料 • 括约肌控制 • 转移 • 行走 • 交流 • 社会认知
(Functional
• 三
康复治疗
• • • • • • • •
王玉龙等.康复早期介入是现代康复的特征.中国康复.2003,18(3):185-187 Sherril , Susan R. Early intervention care in the acute stroke patient . Arch Phys Med Rchabil , 1986,67:319-321
1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概要
1.目的 2.依据 3.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标准
4.神经系统功能康复 -----早期(床上训练) 后期(下床训练)
定义
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 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在拟定有关康复服务 的实施计划时,应由残疾人本人、家属及他们所 在社区的参与。
目的
•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应及时住院抢救治疗 • 同时制定早期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程序,积极及早与 正确的康复治疗,将使80%的病人的功能明显改善, 只有10%~20%的病人留有严重或中度残疾。
小便
用厕
吃饭
穿衣
项目 转移
活动(步行)
分类和评分 项目 0= 完 全 依赖 别 人 , 楼梯上 不能坐 5= 需 要 大量 帮 助 , 能坐 10= 需要少量帮助或 指导 15=自理, 0=不能动 洗澡 5= 在 轮 椅上 独 立 行 动 10=需 4 人帮助步行 (体力或语言指 导) 15= 独自步行(可用 辅助器)
2 3 4 5 6 0 1 2
面瘫 正常 轻瘫,可动 全瘫 语言 正常 交谈有一定困难,需借助表情 动作表达;或流利但不易听懂, 错语多 可简单交流,但复述困难,语言 多迂回,有命名障碍 词不达意 上肢肌力
0 1 2 0
2
5
6
Ⅲ度抬腿450左右,踝或趾 不能动 Ⅱ度抬腿离床不足450 Ⅰ度水平移动,不能抬高 0 步行能力 正常行走 独立行走5米以上,跛行 独立行走,需拐杖 他人扶持下可以行走 能自己站立,不能走 坐不需支持,但不能站立 卧床
依据
3.突触发芽:从未受累神经的脑的树突中萌发向受累区生 长的新芽 4.失神经支配后的超敏感性: 失神经支配部分靶细胞对神 经递质可增强突触后的反应,对持续存在的传入神经 的传入变得敏感 5.区域性功能重组:与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密切的关系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内容及标准
• 我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推荐应用 •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MESSS) 来评定脑卒中损伤的程度。 • MESSS 的基础是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 SSS ), SSS和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卒中量表 (NIHSS)均已建立 可靠性和有效性资料。 •
•
• •
中国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标准
评价内容 得分 评价内容 意识(最大刺激、最佳反应) V度正常 • 1. 提问:①年龄;现在是几月份。 IV度不能抵抗外力 • ②相差2岁或1个月都算正确 Ⅲ度抬臂高于肩 • 都正确 0 Ⅲ度平肩或以下 • 一项正确 1 Ⅱ度上肢与躯干夹角450 • 都不正确进行以下检查 Ⅰ度上肢与躯干夹角450 • 2.两项指令:握拳、伸掌;睁眼、 0 • 闭眼,可示范 手肌力 • 均完成 3 Ⅴ度正常 • 完成一项 4 Ⅳ度不能紧握拳 得分 0 1 2 3 4 5 6 0 1
3 4 5 6 0 1 2 3 4 5 6
ADL功能评定
• 日常生活活动评定(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是 人在独立生活中反复地进行的最必要的基本活动 • Barthel 指数分级法(Barthel index of ADL )分3级 10项评分法(见表) 大于60分者为良; 60~41分为中,有功能障碍,稍依赖; 小于40分者差, 依赖明显或完全
Barthel ADL指数
项目 大便 分类和评分 0=失禁 5=偶尔失禁 10=能控制 0=失禁 5=偶尔失禁 10=控制 0=依赖 5=需部分帮助 10=全面自理 项目 修饰 分类和评分 0=需帮助 5= 独 立 洗 脸 、 梳 头 刷牙、剃须 0=依赖别人 5=需部分帮助 10=自理 0=依赖 5=需一半帮助 10=自理
康复目标
• 学习和使用代偿性技术 手杖 步行器 轮椅 支具 • 争取最大限度的功能独立
依据
1.自发恢复: 病灶周围水肿的消退,血管 的自发再沟 通,侧枝循环的开放 2.以后恢复: 脑的可塑性(脑有适应能力)结构和功能 上有修改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的实际情况 突触发芽、失神经支配后的超敏感性、区域性功能重 组、次要通路开放、脱抑制
19
康复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1 病情稳定,合并症、并发
症得到控制 缺损;
禁忌症
1 病情过于严重:深昏迷、
颅压过高、严重精神障碍、 血压过高
脑卒中康复的治疗技术包括 物理治疗(各种促进技术) 作业治疗 语言治疗 心理治疗 矫形支具 理疗 传统康复治疗
17
早期康复介入的意义
姜从玉,胡永善.康复训练促进脑梗死后功能恢复机制的基础 研究进展.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7):443-445
康பைடு நூலகம்治疗
18
康复介入的时机
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康复是医学与社会 发展的需要,康复应从疾病发生时就开 始,必须与临床治疗同时进行。 脑血管病:病情稳定48-72小时后即可 开始。文献显示发病1月内开始康复其 功能提高48.56%,1月后开始仅提高20%;
均不能完成,进行以下检查 3. 强烈局部刺激健侧肢体 定向退让 定向肢体回缩 肢体伸直 无反应 水平凝视功能 正常 侧方凝视功能受限 眼球侧方凝视
6 7 8 9 0 2 4
Ⅲ度握空拳,能伸开 Ⅲ度能屈指,不能伸 Ⅱ度能屈指,不能及掌 Ⅰ度指微动 0 下肢肌力 Ⅴ度正常 Ⅳ度不能抵抗外力 Ⅲ度抬腿450以上,踝或趾 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