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真题【2012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西卷)解析版】
2012年高考江西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范文析
![2012年高考江西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范文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9da20452ea551810a6878b.png)
2012江西卷高考满分作文:知足云天淡,进取风雨行
• 经常想想自己拥有什么,这就是知足;而常常想想自己 没有什么,这又是不之间的,一方面要知足, 另外一方面又要不满足。何以言之? • 知足是针对物质享受、生活待遇等方面而言的,是针对 名利、私欲等方面而言的。而不满足则是针对理想、事业, 精神境界、人格品位等方面而言的。人生这两方面的知足和 不满足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 先说说知足吧。人要知足,才会快乐、幸福。社会之大, 财富多寡,是不可能均等的。任何社会均有贫富差别,不可 能人人生而一样。如果一个人,他老是去往高处看,往上面 去比,他必然产生烦恼,产生痛苦,他会总觉得自己处处不 如别人。别人大鱼大肉,他只能粗茶淡饭;别人锦衣绣缎, 他只能粗布短袄;别人宝马香车,他只能徒步而行……攀比 是痛苦的根源,欲望是人生的大敌。
•
1、要确定内容,题目中的“没有”和 “拥有”是广义的、抽象的,构思时要把它转 化为狭义的、具体的。例如,第一句的“没有” 可具化为金钱、权势、名利、优越的工作、富 裕的生活等,“拥有”可具化为健康、亲情、 友情、广博的学识、高雅的情操等。 • 2、一定要符合写议论文的要求,观点要 明确,不能模棱两可;论据要充分,不能空泛 说理;要用一定的论证方法把论点和论据有机 地组合起来,不能使二者貌合神离,行文时千 万注意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这是写作的关键之 点。
• (2012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 要求作文。(50分) •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 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 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 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 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 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2江西省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最新版本图文
![2012江西省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最新版本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5e0016de80d4d8d15a4f27.png)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
(8分)镜湖女(南宋)陆游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14、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1分)A、古体诗B、近体诗C、歌行D、诗余15、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事舟楫”写湖边的人家日常靠船为生。
B、“乱荷叶”写女子摆动的伞把荷叶搅乱。
C、“月色新”写傍晚景色,暗示时间转换。
D、“泛烟津”写若有若无的歌声随波荡漾。
16、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
(4分)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C.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的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4、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3.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熌灼shuò曲折q? 山坳ào 石磴chéngB.熌灼shuò曲折qū山坳yòu 石磴dèngC.熌灼zhuó曲折q? 山坳yòu 石磴chéngD.熌灼zhuó曲折qū山坳ào 石磴dèng4.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5、下面一段话有三个句子,其中一句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要保持原意。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 文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 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724253453610661ed9f4cb.png)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谥(shì)号提(dī)防花蕊(ruǐ) 歃(chā)血为盟B.熟稔(rěn) 青荇(xìng) 中(zhōng)肯锱(zī)铢必较C.整饬(chì) 优渥(wò) 尺牍(dú) 无色无臭(xiù)D.监(jiān)生执拗(niù) 觊(jì)觎孑(jié)然一身答案:C( A、歃shà考查形近字的读音,比较容易排除;B、中肯zhòng考查多音字;D、监生jiàn,也是多音字的考查;字音基本来源于教材中的注解。
江西这两年特别注重每个选项只错一个。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家具赝品气概水乳交融B.萎靡帐篷更叠暴殄天物C.国粹输赢蛰伏旁证博引D.惭怍诟病九洲呕心沥血答案:A(B、更迭;C、旁征博引;D、九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答案:B(A、如数家珍:数:点数。
家珍:家藏的珍宝。
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言下之意就不能“自己的东西’------这是解题重点,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B、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C、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D、茹毛饮血,茹:吃。
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
,比喻处在未开化壮态。
2012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必备资料)
![2012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必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1c71d51b307e87101f696fe.png)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 B.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C.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2、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分)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①写出浓浓春意,②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
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③,④,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⑤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答:①②③④⑤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要深化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和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
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
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
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戎马倥偬 C.名不见经传 D.不容置喙5、写作 70分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2012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
![2012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4a304ea58f5f61fb7366673.png)
2012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谥(shì)号提(dī)防花蕊(ruǐ)歃(chā)血为盟B.熟稔(rěn)青荇(xìng)中(zhōng)肯锱(zī)铢必较C.整饬(chì)优渥(wò)尺牍(dú)无色无臭(xiù)D.监(jiān)生执拗(niù)觊(jì)觎孑(jié)然一身【答案】C【考点】识记字音【解析】多音字的读音可以根据词语的意思和词性来判断.形近字的读音需要靠平时的记忆,平时遇到形近字时要注意认真辨识,不能含糊.【解答】A、歃shà,考查形近字的读音,比较容易排除;B、中zhòng肯,考查多音字;C、正确D、监生jiàn,也是多音字的考查;当跟古代官府名“国子监”相关时、地名“监利”、人物姓时读第四声,其余大多读第一声;故选C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家具赝品气概水乳交融B.萎靡帐篷更叠暴殄天物C.国粹输赢蛰伏旁证博引D.惭怍诟病九洲呕心沥血【答案】A【考点】识记字形【解析】此题单纯考查汉字书写.汉字书写是随词义而确定的,我们在明确词语的意义后才能正确判断书写.【解答】.正确..“更叠”应为“更迭”..“旁证博引”应为“旁征博引”..“九洲”应为“九州”.故选:.3.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答案】B【考点】成语的使用【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解答】.如数家珍: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褒义词.一般用于介绍不属于自己的事物,这里介绍的对象是“地震灾害”,感情色彩上不合,所以不能使用;.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使用正确;.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句中是修饰“婚丧嫁娶”等事,因此不能用在这;.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比喻处在未开化的状态,属望文生义.故选:.4.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昨天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B.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的子孙.C.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查,眼下买房要慎重.D.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答案】A【考点】标点符号的使用【解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这一题中特别要注意“,”“、”在表示并列时用法上的区别.【解答】、第二分句里面虽有“怎么”一词,但整个句子仍是一个陈述句,“怎么回事”作“问”的宾语.因此最后用“.”,正确;、第一个顿号改逗号,大陆同胞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属于第一层并列,港澳台是第二层并列,小并列用顿号;、第一个破折号前逗号去掉,“一个房地产商”是对“朋友”的解说,中间不需要加逗号.、考查冒号的用法,冒号要掌管到句子结束,将第三个逗号改句号.同时要注意在一个句子中不能出现冒号的套用.故选:.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的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C.虽然大家都中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答案】C【考点】病句辨析修改【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解答】、不合逻辑,分类不当,“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部分,不能并列.、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要去掉“关于”.、表述正确.、搭配不当,“挑起了…重担”或“承担了…任务”.故选:.6. 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国狂人接舆遇见孔子,并不理会他,自顾自的边走边唱歌,且在子路面前批评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B.觉慧没有参加高老太爷的大殓仪式,因为道士说他的生肖与大殓的时辰有冲突.他虽然没有反对,但心里不相信这些(《家》)C.许攸向袁绍献计攻许昌,袁绍不听,致使许攸投奔曹操.曹操用许攸之计,烧毁袁绍积于乌巢的军粮辎重,大败袁绍.《三国演义》)D.伏盖太太的公寓住着七位客人:库蒂尔太太和少女泰伊番,老头波阿雷和中年男子伏拖冷,老处女米旭诺,高老头和年轻人拉斯蒂涅(《高老头》)【答案】A【考点】文学常识【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导读.考的仍是识记能力.此题的答题关键在于要搞清楚人物和时间的对应关系.【解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是楚狂接舆,而是荷蓧丈人;楚狂接舆“风歌笑孔丘”–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表述正确..表述正确..表述正确.故选:二、9分,每小题三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2012年高考江西语文卷逐题详解
![2012年高考江西语文卷逐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435f38ab9d528ea81c77989.png)
2012年高考江西语文卷逐题详解高考题型06-23 05432012年高考江西语文卷逐题详解江西省赣州一中黄运华绝密★启用前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
第一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共150分。
考试注意: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谥(shì)号提(dī)防花蕊(ruǐ)歃(chā)血为盟B、熟稔(rěn)青荇(xìng)中(zhōng)肯锱(zī)铢必较C、整饬(chì)优渥(wò)尺牍(dú)无色无臭(xiù)D、监(jiān)生执拗(niù)觊(jì)觎孑(jiã)然一身答案:C。
【A歃(shà)血为盟B中(zhòng)肯C监(jiàn)生】【解析】歃血为盟shà xuâ wãi mãng ——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盟:宣誓缔约。
泛指发誓订盟。
中肯zhòng kěn ——指言论正中要害或扼要肯切。
【备考提示】《考试说明》要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主要是识记多音字和难读字。
多音字。
考题中“谥(shì)、蕊(ruǐ)、稔(rěn)、荇(xìng)、锱(zī)、饬(chì)、牍(dú)、觊(jì)”为易错字,“提(dī)、中(zhōng)、臭(xiù)、监(jiān)、拗(niù)”为多音字,“歃(chā)、渥(wò)、觊(jì)、孑(jiã)”为难读字。
2012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1)
![2012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454c0e3610a6f524ccbf85d1.png)
2012年高考江西卷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谥.(shì)号提.(dī)防花蕊.(ruǐ) 歃.(chā)血为盟B.熟稔.(rěn) 青荇.(xìng) 中.(zhōng)肯锱.(zī)铢必较C.整饬.(chì) 优渥.(wò) 尺牍.(dú) 无色无臭.(xiù)D.监.(jiān)生执拗.(niù) 觊.(jì)觎孑.(jié)然一身答案:C。
( A. “歃”音shà;“歃血为盟”的解释: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盟,宣誓缔约。
泛指发誓订盟。
B.“中肯”的“中”音zhòng;“中肯”的解释:指言论正中要害或扼要肯切。
D.“监生”的“监”音jiàn;“监生”的解释: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家具赝品气概水乳交融B.萎靡帐篷更叠暴殄天物C.国粹输赢蛰伏旁证博引D.惭怍诟病九洲呕心沥血答案:A(B. 更叠-更迭;C. 旁证博引-旁征博引;D. 九洲-九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着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是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答案:B。
(A.如数家珍:数:点数。
江西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大网校
![江西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大网校](https://img.taocdn.com/s3/m/8fe15607844769eae009ed3b.png)
江西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总分:150分及格:90分考试时间:150分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50分。
<BR>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BR>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谥</span>(shì)号<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提</span>(dī)防花<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蕊</span>(ruǐ)<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歃</span>(chā)血为盟B. 熟<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稔</span>(rěn)青<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荇</span>(xìng)中(zhōng)肯<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锱</span>(zī)铢必较C. 整<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饬</span>(chì)优<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渥</span>(wò)尺<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牍</span>(dú)无色无<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臭</span>(xiù)D. <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监</span>(jiān)生执<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拗</span>(niù)<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觊</span>(jì)觎<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孑</span>(jié)然一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家具赝品气概水乳交融B. 萎靡帐篷更叠暴殄天物C. 国粹输赢蛰伏旁征博引D. 惭怍诟病九州呕心沥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如数家珍</span>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2012江西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2江西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fba621453610661ed9f4ec.png)
2012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西卷)解析版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谥(shì)号提(dī)防花蕊(ruǐ)歃(chā)血为盟B.熟稔(rěn)青荇(xìng)中(zhōng)肯锱(zī)铢必较C.整饬(chì)优渥(wò)尺牍(dú)无色无臭(xiù)D.监(jiān)生执拗(niù)觊(jì)觎孑(jié)然一身答案:C(A、歃shà考查形近字的读音,比较容易排除;B、中肯zhòng考查多音字;D、监生jiàn,也是多音字的考查;字音基本来源于教材中的注解。
江西这两年特别注重每个选项只错一个。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家具赝品气概水乳交融B.萎靡帐篷更叠暴殄天物C.国粹输赢蛰伏旁证博引D.惭怍诟病九洲呕心沥血答案:A(B、更迭;C、旁征博引;D、九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答案:B(A、如数家珍:数:点数。
家珍:家藏的珍宝。
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言下之意就不能“自己的东西’------这是解题重点,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B、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C、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D、茹毛饮血,茹:吃。
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
,比喻处在未开化壮态。
4.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昨天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
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试题
![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966110915f804d2b16c189.png)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寡助之至,__________;多助之至,___________。(《孟子》) (2)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战 国策·荆轲刺秦王》) (3)__________,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________?(鲍照 《拟行路难》其四) (4)我闻琵琶已叹息,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 易《琵琶行》) (5)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想当年,金戈铁马, 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昨天,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 怎么回事。 B 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 华的子孙。 C 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 调查,眼下买房要慎重。 D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 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2012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谥(shì)号 提(dī)防 花蕊(ruǐ) 歃(chā)血为盟 B.熟稔(rěn) 青荇(xìng) 中(zhōng)肯 锱(zī)铢必较 C.整饬(chì) 优渥(wò) 尺牍(dú) 无色无臭(xiù) D.监(jiān)生 执拗(niù) 觊(jì)觎 孑(jié)然一身
答案:C(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部分,不能 并列;B、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 D、搭配不当, “挑起了……重担”或“承担……任务”。)
2012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考资料
![2012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7339afe81c758f5f61f67fe.png)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__。
阅读散文,我们能体味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
“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____。
A.情趣冷峻深沉温和娴雅至关重要B.情趣冷峭深沉冲淡平和至关重要C.情调冷峭阴沉温和娴雅举足轻重D.情调冷峻深沉冲淡平和举足轻重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 B.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C.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2012年江西省语文高考卷
![2012年江西省语文高考卷](https://img.taocdn.com/s3/m/0d285f4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f.png)
2012年江西省语文高考卷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永远的门邵燕君Verde是一个遥远的小山村,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村子里有座古老的宅院,宅院的主人名叫韩仁均,他和妻子春兰在这里过着平静的生活。
韩仁均有个弟弟叫韩仁友,在城里做生意。
这一天,韩仁友带着妻子荷花和儿子小虎回到村子,打算在哥哥家住上几天。
兄弟俩多年未见,自是亲热不已。
然而,春兰却对荷花母子的到来感到有些不悦,她担心他们的到来会打破家中的平静。
果不其然,荷花一进家门,就开始指手画脚,对春兰的家务指指点点。
而小虎则调皮捣蛋,经常欺负村里的孩子。
春兰心中不满,但碍于丈夫的面子,不便发作。
一天,荷花提出要住进东厢房,那是韩仁均夫妇的卧室。
春兰坚决不同意,两家因此产生了矛盾。
韩仁均左右为难,决定在院子里加盖一间厢房,供荷花母子居住。
不久,新厢房建好了,但春兰发现,荷花母子并未搬进去,而是继续住在东厢房。
春兰忍无可忍,与荷花发生了激烈争吵。
韩仁均无法调解,只能黯然神伤。
一天夜里,春兰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告诉她:“你家院子的地下有个秘密,挖开土门,就能找到宝贝。
”春兰将信将疑,但还是决定试试看。
在挖土的过程中,春兰意外发现了一个古老的石门。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石门,里面竟然是一个宽敞的地下宫殿。
宫殿里摆放着各种奇珍异宝,令人眼花缭乱。
春兰兴奋地将此事告诉了韩仁均,韩仁均却担忧起来。
他担心这个秘密会引来灾难,于是决定保守这个秘密,不再挖掘宫殿里的宝贝。
然而,荷花得知此事后,心生贪念。
她偷偷带着小虎挖开了石门,将宫殿里的宝贝洗劫一空。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石门突然关闭,将荷花母子困在了地下宫殿。
韩仁均夫妇闻讯赶来,想要救出荷花母子,但石门坚固无比,无法打开。
春兰后悔不已,为自己的贪念付出了代价。
而韩仁均则悲痛欲绝,为弟弟一家的遭遇感到惋惜。
从此,那个地下宫殿成为了一个永远的谜,而那扇石门,也成为了一个永远的门。
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卷答案
![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0572777fd5360cba1adbae.png)
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卷答案一(18分,每小题3分)1.C2. A3.B4.A5.C6. A二、(9分,每小题3分)7.D 8.C 9.D三、(9分,每小题3分)10. B 11. C 12. D四、(28分)13.(12 分)(1)学田(收益)是用来供给祭祀仪式、培育人才的,怎么可以卖掉?(2)(世祖)说他诽诱诋毁大臣,丧失了礼节规矩,命令侍从打他的脸颊。
(3)我猜想你们怎么(会)是造反的人呢,确实是由于官吏的卑污暴虐造成的。
14.(8 分)(1)意象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
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
表达的情感: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
(2)同:①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
②比喻手法及艺术效果: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
异:①愁情及其程度:李词表现的是家国之愁,秦词表达的是儿女之悄,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有所加强。
②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
15.(8 分)(1)亲戚畔之天下顺之(2)荆轲和而耿为变徵之声(3)泻水置平地安能行叹复坐愁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5)人道寄奴曾住气吞万里如虎五、(21分)(4 分)(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点明彭恩的身份;(3)点明彭恩的性格特征;(4)为下文作铺垫。
(5 分)特点:情节发生逆转;②具有喜剧色彩。
艺术效果:①呼应前文;②出人意料,令人回味;③丰富了人物形象;④深化了主旨。
(8 分)人物形象:彭恩:①忠于职守;评中肯,言辞尖锐;③机智敏锐。
文亚明:①演技拙劣;②性格偏执;③自卑而又自负。
启尔:①要有敬业精神。
②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提升专业水平。
③敢于说真话,坚持真理。
④坦然面对批评并勇于自我反省,不可自以为是。
⑤舞台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舞台。
(只要紧扣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4 分)B E。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西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西卷)](https://img.taocdn.com/s3/m/fbadc2e1fab069dc502201db.png)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西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2012·江西,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谥.号(shì)提.防(dī)花蕊.(ruǐ)歃.血为盟(chā)B.熟稔.(rěn)青荇.(xìng)中.肯(zhōng)锱.铢必较(zī)C.整饬.(chì)优渥.(wò)尺牍.(dú)无色无臭.(xiù)D.监.生(jiān)执拗.(niù)觊.觎(jì)孑.然一身(jié)答案:C解析:A项,“歃”应读“shà”;B项,“中”应读“zhòng”;D项,“监”应读“jiàn”。
2.(2012·江西,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家具赝品气概水乳交融B.萎靡帐篷更叠暴殄天物C.国粹输赢蛰伏旁证博引D.惭怍诟病九洲呕心沥血答案:A解析:B项,“叠”应为“迭”;C项,“证”应为“征”;D项,“洲”应为“州”。
3.(2012·江西,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是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答案:B解析:A项,“如数家珍”意为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
语文高考江西卷答案
![语文高考江西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76f6d804a1b0717fd5ddc4.png)
语文高考江西卷答案【篇一:2012年高考语文江西卷答案及解析】lass=txt>第i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家具赝品气概水乳交融b.萎靡帐篷更叠暴殄天物c.国粹输赢蛰伏旁证博引d.惭怍诟病九洲呕心沥血答案:a(b. 更叠-更迭;c. 旁证博引-旁征博引;d. 九洲-九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是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答案:b。
(a.如数家珍:数:点数。
家珍:家藏的珍宝。
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言下之意就不能是“自己的东西’——这是解题重点,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
b.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c.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
d.茹毛饮血:茹,吃。
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比喻处在未开化状态,也指古代盟誓的一种仪式。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昨天,看见好朋友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
b.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c.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查,眼下买房要慎重。
d.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2012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复习
![2012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3896da6a0116c175f0e487a.png)
2012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复习前言:现在距离高考越来越近,时间也越来越紧张,没有多少时间了!这个时候很多学生由于心理紧张,每天坐立不安,特别烦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
(关于高考心理辅导,另文刊登)这时候可不能放松③公元2世纪至5世纪罗马人与基督徒的论战也从反面证明了罗马人憎恶人牲的立场。
在论战中,双方都互相指责对方以活人献祭,以此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将对方钉上野蛮人的耻辱柱。
④如果说罗马人的部分屠杀行为具有某种宗教色彩,那也是与军国主义捆绑在一起的。
作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公开处决战俘的确有向庇佑罗马的诸神感恩的意味,但这并不是主要方面。
正如普拉斯所断言,“竞技庆典从本质上说是为生者举行的仪式,而不是为死者举行的献祭”。
对于以军事立国的罗马民族来说,这些屠杀行为首先是国家强力的展示。
但屠杀行为竟会演变成娱乐节目,则与罗马人纵容和欣赏的态度有密切关系。
罗马的所有阶层都对血腥表演极为痴迷。
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等节目。
这些被处死的人主要是战俘、罪犯和奴隶,他们被称为“有害之人”,换言之是罗马帝国的害虫。
因此,他们的死在罗马观众心中激不起任何同情,按照塞内加的说法,屠杀他们只是出于“游戏和娱乐”的动机。
正因为这样的屠杀没有触动罗马人的道德底线,所以他们才毫不掩饰、甚至自豪地在雕刻和马赛克艺术中加以描绘。
⑤虽然仁慈一直是罗马人崇尚的道德准则,罗马历史上却从来没有大规模的抵制血腥表演的运动。
更令人惊讶的是,扮演社会良心角色的知识分子同样没有在原则上否定这样的血腥表演。
西塞罗虽然在一封信中批评了庞培的竞技庆典,但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这样的表演对于一个有教养的人来说毫无乐趣可言。
塞内加是竞技庆典最严厉的批评者。
但他并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表演性的屠杀,只是反对以娱乐为唯一目的的屠杀。
他认为残酷的集体处决是绝对正义的惩罚。
2012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详解PPT
![2012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详解PPT](https://img.taocdn.com/s3/m/a9ba1119fc4ffe473368abdd.png)
C(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部分,不能 并列;B、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 D、搭 配不当,“挑起了……重担”或“承担……任 务”。)词语并列、淹没主语、搭配不当。
6. 关 于 名 著 的 表 述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A. 楚 国 狂 人 接 舆 遇 见 孔 子 , 并 不 理 会 他 , 自 顾 自 的 边 走 边 唱歌 ,且在子路面前批评孔子‚四体不勤 ,五谷不 分‛。(《论语》) B. 觉 慧 没 有 参 加 高 老 太 爷 的 大 殓 仪 式 , 因 为 道 士 说 他 的 生 肖与大殓的时辰有冲突。他虽然没有反对,但心里不相信这 些(《家》) C. 许 攸 向 袁 绍 献 计 攻 许 昌 , 袁 绍 不 听 , 致 使 许 攸 投 奔 曹 操。曹操用许攸之计 ,烧毁袁绍积于乌巢的军粮辎重,大败 袁绍。《三国演义》) D. 伏 盖 太 太 的 公 寓 住 着 七 位 客 人 : 库 蒂 尔 太 太 和 少 女 泰 伊 番,老头波阿雷和中年男子伏拖冷,老处女米旭诺,高老头 和年轻人拉斯蒂涅(《高老头》)
吉水中学 吴东俊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谥(shì )号 提(dī)防 花蕊(ruǐ) 歃 (chā)血为盟 B.熟稔(rěn) 青荇(xì ng) 中(zhōng)肯 锱(zī)铢必较 C.整饬(chì 优渥(wò) 尺牍(dú) 无色 ) 无臭(xiù) D.监(jiān)生 执拗(niù) 觊(jì )觎 孑(jié) 然一身
D(排除法,“廉洁无私”只能是D项)
参考译文: 彻 里 燕 只 吉 台 氏 (1258~ 1305), 蒙 古 族 , 徐 州 人 。 其 曾 祖 父 太赤曾任马步军都元帅,跟随成吉思汗占领中原有功而领有 徐、邳二州,因此全家定居徐州。彻里氏幼年丧父,由母亲 蒲察氏教他读书。 元 至 元 十 八 年 (1281年 ), 彻 里 氏 应 元 世 祖 忽 必 烈 召 见 , 担 任 宫内诸执事,为皇帝近侍。至元二十三年,彻里氏奉命去江 南各地,考察民情,访问遗逸。当时江南行省经费紧张,打 算卖掉学田来补充经费。彻里氏及时出面制止。回朝后,他 向忽必烈禀报,得到忽必烈的赞许。 至元二十四年,桑哥担任右丞相,受命理财,又掌管用人大 权。桑哥利用职权大肆搜刮,恣横无状。百姓不胜其苦,廷 臣又惧其陷害,不敢揭发。彻里氏毫无畏惧,在忽必烈面前 奏劾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措词激烈。忽必烈大怒,认为他 是诋毁大臣,有失礼体,命令左右‚批其颊‛。彻里氏挨了 耳光,口鼻出血,但毫不怯懦,与皇帝据理争辩。忽必烈顿 时醒悟,又征询其他大臣意见。反对桑哥的官员纷纷进言, 终 将 桑 哥 下 狱 究 问 , 并 指 派 彻 里 氏 率 300多 名 羽 林 军 查 抄 桑 哥的家产。查抄出桑哥所藏的珍宝,竟有宫廷内珍宝的一 半。终于将桑哥及其一批死党处死。彻里氏四下江南押送大
2012江西省高考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试题及答案
![2012江西省高考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cb633b0066f5335a812122.png)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暂时zàn 埋怨mái 谆谆告诫zhūn 引吭高歌hángB.豆豉chǐ踝骨huái 踉踉跄跄cāng 按图索骥jìC.梗概gěn 删改shān 炊烟袅袅niǎo 明眸皓齿móuD.搁浅gē解剖pōu 鬼鬼祟崇suì不屑一顾xiâ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纠葛(gã)瓜蔓(màn)牛皮癣(xuǎn)为(wâi)虎作伥B.惬(qiâ)意觊(jì)觎蒙(mēng)蒙亮扺(zhǐ)掌而谈C.谄(chǎn)媚压轴(zhóu)一溜(liù)烟间不容发(fà)D.豆豉(chǐ)箴(zhēn)言轧(zhá)马路开门揖(yī)盗4、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2分)治学(东汉)徐幹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民之初载,其矇未知。
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
学者,心之白日也。
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④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高考真题【2012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西卷)解析版】2012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西卷)解析版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谥(shì)号提(dī)防花蕊(ruǐ)歃(chā)血为盟B.熟稔(rěn)青荇(xìng)中(zhōng)肯锱(zī)铢必较C.整饬(chì)优渥(wò)尺牍(dú)无色无臭(xiù)D.监(jiān)生执拗(niù)觊(jì)觎孑(jié)然一身答案:C(A、歃shà考查形近字的读音,比较容易排除;B、中肯zhòng考查多音字;D、监生jiàn,也是多音字的考查;字音基本来源于教材中的注解。
江西这两年特别注重每个选项只错一个。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家具赝品气概水乳交融B.萎靡帐篷更叠暴殄天物C.国粹输赢蛰伏旁证博引D.惭怍诟病九洲呕心沥血答案:A(B、更迭;C、旁征博引;D、九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答案:B(A、如数家珍:数:点数。
家珍:家藏的珍宝。
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言下之意就不能“自己的东西’------这是解题重点,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B、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C、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D、茹毛饮血,茹:吃。
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
,比喻处在未开化壮态。
4.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昨天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
B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的子孙。
C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查,眼下买房要慎重。
D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答案:A(B、第一个顿号改逗号,大陆同胞和港澳台同胞同一层并列,港澳台一层并列,小并列用顿号;C、第一个破折号前逗号去掉,“一个房地产商”是对“朋友”的解说,中间不需要加逗号;D、考查冒号的用法,冒号要掌管到句子结束,将第三个逗号改句号。
同时要注意在一个句子中不能出现冒号的套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的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虽然大家都中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答案:C(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部分,不能并列;B、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D、搭配不当,“挑起了……重担”或“承担……任务”。
)6.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国狂人接舆遇见孔子,并不理会他,自顾自的边走边唱歌,且在子路面前批评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B觉慧没有参加高老太爷的大殓仪式,因为道士说他的生肖与大殓的时辰有冲突。
他虽然没有反对,但心里不相信这些(《家》)C许攸向袁绍献计攻许昌,袁绍不听,致使许攸投奔曹操。
曹操用许攸之计,烧毁袁绍积于乌巢的军粮辎重,大败袁绍。
9《三国演义》)D伏盖太太的公寓住着七位客人:库蒂尔太太和少女泰伊番,老头波阿雷和中年男子伏拖冷,老处女米旭诺,高老头和年轻人拉斯蒂涅(《高老头》)答案:A(“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是楚狂接舆,而是荷蓧丈人,楚狂接舆“风歌笑孔丘”——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二、9分,每小题三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联觉最常见的现象时通过温度、形状、气味、声音或味道感知色彩。
比如,红、橙、黄。
类似于太阳和烈火的颜色,往往引起温暖感,是一种暖色。
蓝、青、紫,类似于碧空和寒水的颜色,常常引起寒冷感,是一种冷色。
前者是进色,给人向前方突出的感觉;后者是退色,给人向后方退让的感觉。
色调的浓淡也使人产生远近之感:深色调使人感到近些,浅色调让人感到远些。
联觉是一种真实稳定的感受。
最初,人们认为联觉不过是对儿时的认知记忆和联想。
也有人认为,当一个人说数字5是红色、数字6是绿色的时候,这种联觉描述是一种比喻形式。
但是,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
于是,科学家开始提出也许这种现象可以从生物学上得到解释。
有研究者认为,这种紊乱现象是由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或者说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
这是一种所有人都会产生的现象,只不过一些人对此有意识。
西班牙实验心理学研究员阿莉西亚•卡列哈斯说:“建立在客观数据基础上的所有理论都认为,联觉现象是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的。
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是,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平层区域就会被激活。
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恩呢管理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科学家们认为,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可能存在更加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
这种互相联系可能存在于所有人的大脑中,但只有联觉者的被激活。
人们普遍存在一种疑问,即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会发生连觉现象。
一些人用问题。
有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如果一个家族中有一人具有联觉能力,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更多这样的人。
研究结果显示,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种有一位亲属具有同样能力。
科学研究指出,联觉现象大多出现在教学较差的人身上,此外,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的人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
也有人认为,联觉你呢管理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关,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具备联觉能力。
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识和意识行为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许多专家指出,使声音和物体形状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可以成为语言和抽象思维发展的一粒种子。
7.下列关于“联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新课标第一网A.联觉是一种人人都会产生的紊乱现象,它是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和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
B.联觉现象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存在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
C.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D.联觉是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的能力,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者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
答案:B(A、第二段“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排除A项;C、原文“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而不是“已经”证实;D、信息区域在倒数第二自然段,“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的能力”原文并没有提到。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联觉作为一种感官混合现象可以表现为:声音能够“看”到,色彩能够“触摸”到,形状能够“嗅”到,等等。
B.颜色感觉极易产生联觉,色调的浓淡往往使人产生远近之感。
“近山浓抹,远树轻描”的画法,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效应。
C.联觉现象只在一部分人中出现。
研究结果显示,联觉者的同辈亲属中,有42%的人具备同样能力。
D.联觉现象的研究对探索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找到比喻和预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具有积极意义。
答案:C、(研究结果显示,“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种有一位亲属具有同样能力”,是42%的“联觉者”而不是“亲属”。
)9.根据文意,下列诗文中,不含联觉现象的一项是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B.清香落在人的心灵上比秋雨还要阴冷。
(牛汉《吊念一刻枫树》)C.歌台暖向,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D.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何?(吕本中《采桑子》)答案:D(“月”只是意象,没有通感。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彻里,燕只吉台氏。
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今徐州)、邳(今江苏省邳州)二州,因家于徐。
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俾常侍左右,民间事时有所咨访。
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
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
彻里曰:“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
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民不胜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
廷臣顾忌,皆莫敢言。
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
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
彻里辩愈力,且曰:“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
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
”于是帝大悟,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宝如内藏之半。
桑哥既诛,诸枉系者始得释。
复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党江浙省臣乌马儿、蔑列、忻都、王济,湖广省臣要束木等,皆弃市,天下大快之。
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
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
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
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
”他栅②闻之,悉款附。
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语文新高考博客九年,以疾毙,年四十七。
毙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人服其廉。
(选自《元史•彻里》,有删改)【注】①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
②他栅:其他营寨。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给:供给,施与B.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劳:烦劳C.民不胜其苦胜:能够承受,禁得起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籍:登记,没收答案:B(慰劳)。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B.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樊哙侧其盾以撞不出,火且尽C.得珍宝如内藏之半D.其返汝耕桑长幼之节,不可废也且行千里,其谁不知答案:C(A、第一个“以”,来,表目的;第二个“以”,连词,表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