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城市滨水游憩区的旅游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urism
旅游经济
2012年9月
183
西宁城市滨水游憩区的旅游开发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李永翎
摘 要:城市滨水区是城市最主要的公共空间,充分发挥城市滨水区的游憩功能将有助于满足民众的亲水需要。本文针对西宁在滨水区的建设状况,提出了滨水区开发的思路和策略,以适应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的发展。关键词:旅游开发 滨水区 西宁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9(a)-183-03水与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依托水资源,或滨河,或傍海,凭借天然、便捷的水上交通,城市成为了人类主要的居住群落。一个城市的滨水地带是城市最宝贵的财富,滨水区具有丰富的景观要素、复杂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浓厚的人文气息,是城市文明的缩影。
[1]
一个成功的滨水城市的规划总是强调了水的特色。[2]在城市旅游
和旅游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有效开发和利用城市滨水地区,可以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提振城市发展信心,改善城市形象。
1 滨水区及其影响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3]
城市滨水区既是陆地的边缘,又是水体的边缘,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邻近的城市陆地空间,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敞开空间。
[4]
在越来越多的城市里,滨水区被视作非常珍贵的资源,并被视为城市形象提升,甚至发展的挑战新机会。[5]
城市滨水区的研究与开发,最早是在西方付诸实践的,出现了一些成功的开发案例,如伦敦港区、纽约炮台公园、多伦多海军码头、巴尔的摩内港区等,其中巴尔的摩港区无论是在经济增长方面,还是在城市形象提升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是城市滨水区开发的典范。巴尔的摩港区的开发构思是:以商业、旅游为核心,吸引旅游者和本地居民,在商业中心布置住宅、旅馆和办公楼。在项目安排上,最接近水面的是商业(大型购物中心)、休憩(绿地、广场)和旅游设施(海洋馆、战舰展览、游艇中心、音乐厅)。巴尔的摩在滨水区的成功开发,使其成为美国东海岸游客观光游玩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因此,滨水城市旅游业的发达或衰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滨水区的建设。
许多城市的滨水景观本身就是城市的标志和旅游形象,在游客心目中直接代表着城市的吸引力。[6]
以中国的滨水城市为例,上海的外滩、大连的滨海路、珠海的情侣路、北京的什刹海、重庆的朝天门广场等就开发建设得比较成功。珠海的情侣路几乎已成为城市的名片,情侣路以其开放的临水绿色空间闻名,通过沿海岸线建设一条滨海大道,把青山、绿水、碣石、蓝天巧妙地组合于城市空间,开阔了城市游憩空间的视野,这种设计不仅有效地保护了海岸线原有的自然形态,而且极大地发挥了岸线面向大海的开放性特征,从而营造出了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情味的城市环境。
2 西宁滨水游憩区的开发现状
西宁具备了发展城市滨水区的有利条件。湟水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南川河自南向北穿过市中心,这两条水系与西宁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城市规划与布局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两条河水的制约和影响。近几年伴随着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和对公共游憩空间的重视,湟水河的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河水的污染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部分河道两旁建立了绿化带,并设置了步行游憩长廊,为当地居民增加了新的公共活动空间。
(1)对滨水区的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高楼林立,空间感的逼仄是现代城市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城市滨水地带拥有独一无二的空间优势,通过有效的治理和规划可以创造非常好的空间效应。经过不间断的河道治理,西宁滨水地区的景观状态得以改观,创造出了通向水边的视线走廊,但尚未建成连续的敞开的空间系统,滨水区先天的空间优势还没能达到最佳状态。
(2)在滨水廊道设计上虽然注重了其游憩性,既考虑到了步行功能,设计的道路或弯曲自然,或直线通达,体现出了道路系统的便捷性和游览的趣味性,达到了观景与空间的有效结合,并能和城市交通干线相结合;同时也考虑到了滨水区的绿化功能,种植了一定数量的树木和花草,使廊道的景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绿色生态效应显现,环境功能得到体现,从而实现了对物质环境的美学质量的有效控制,但由于在绿色植被的选择和栽种没有充分考虑地被、花草、灌木及高大乔木的层次和组合,自然化的生态群落结构特征不显著,在廊道建材的选择上,没有充分考虑舒适性和美观性,路面的材质和图案都未能创造出多样化的游览场所和道路景观,统一的材质和单一的色调没有营造出富有特色的游憩环境。
(3)没有开发出具有吸引力的游憩项目。从滨水区的设计规划来看,重点突出了防洪功能、步行功能和绿化功能,而未能考虑如何通过涉及具有吸引力的游憩项目充分发挥滨水区的经济效益,没有形成和满足滨水区的多用途功能,因而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拉动效应不够显著。
(4)亲水设施和近水步道不足。滨水地区拥有开阔的水域,它的吸引力主要是它的亲水近水的自然特点。建造安全、舒适、便捷、多样的亲水设施和近水步道,创造多变各样的临水空间,不仅符合滨水区建设的美学标准,而且符合民众亲近自然的实际需求。而在实际的道路规划中没有考虑到这点,在水岸处理上过于强调防洪功能,封闭的硬质人工驳岸不仅改变了自然形成的河岸的自然形态和生态调节功能,而且用混凝土和石料砌成的垂直驳岸完全隔绝了人与河,阻挡了任何近水的可能,极大地降低了驳岸景观的审
作者简介:李永翎(1970-),男,土族,青海互助人,青海大学财经学
院讲师,硕士 ,主要从事历史地理、旅游文化研究。
Tourism
旅游经济
184
2012年9月
美度和吸引力,驳岸景观变得单调、呆滞、沉闷、冷峭,缺乏生气、变化、活力和灵活性。
3 西宁滨水游憩区的开发思路
(1)要正确认识西宁作为滨水城市的这一客观事实,形成滨水西宁的城市观念,将城市规划与滨水区的开发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滨水区游憩功能的开发利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依水而居、依水而生的历史,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时代,到傍水而生的农业社会,水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而早期城市的出现,无一不是傍水依海,许多天然的河道及人工运河成为中国早期城市的主要分布带,如苏州、杭州、南京等城市,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因滨河、滨海、滨湖而为人们所熟知,如塞纳河畔的浪漫之都巴黎、泰晤士河畔的雾都伦敦、莱茵河岸的波恩、填海造田的阿姆斯特丹,这些城市不仅依水而建,因水成名,而且因为对滨水地区的科学规划和有效利用,创造了极佳的生活环境,所滨之水成为了城市不可替代的名片。
(2)建立滨水开发的标准体系,高标准建设游憩公共空间领域。从规划原则来看,最重要的是将滨水地区的景观特色放在全滨水区、以至全市的层面来考虑,反对只从单体建筑物的角度做设计,尤其反对只顾单体建筑的“视野开阔”,而阻挡城市通向水边的
视线走廊。[7]
水边的空间是向公众开放的界面,临界面建筑的密度和形式不损坏城市景观轮廓线并保证视觉上的通透性。[8]滨水地区
作为城市最为开敞的空间,拥有高远的视野,是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成为房地产项目首选的地段和区域,如果开发不当就会损坏滨水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造成公共空间的不当占用。为防微杜渐,必须建立严格的滨水用地审批机制。
(3)强调以游憩为中心的开发理念。滨水地区作为城市最显著的敞开空间,在开发设计时,不能单纯考虑保障防洪、灌溉等基本功能,而且应该正视城市民众对生活空间的实际向往和需求,应该强调功能的多样化,在确保满足防洪、灌溉、河运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要重视滨水地区的游憩功能。在涉及滨水地区的一些地产项目上,要认真审查,严格遴选,充分发挥所建项目的游憩娱乐功能,提高滨水游憩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详细制定出西宁滨水地带的规划和发展框架。由于滨水区的开发耗时较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保证开发的有效进行,还应制定出分期建设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完成开发项目,通过将长远规划和分期建设目标结合,可以防止和避免对滨水区的无序开发和注重短期利益的行为;此外在项目建设中,对参与开发的企业资质进行严格筛选,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招标程序,保证开发项目的成功实施;有效控制关系滨水发展的诸多因素,防止和避免可能对滨水地带发展造成影响的不利因素。加强对滨水地带的土地管理,明确滨水地带的公共性,逐步将滨水的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有可能对河水造成污染的企业迁离滨水区,对在滨水地带的地产项目要严格审批手续,防止破坏和影响滨水游憩空间的不合理土地利用情况发生。
4 西宁滨水游憩区的开发措施
4.1 滨水区公共空间的敞开处理
从城市的构成来看,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区域,尤显其独特和重要;城市滨水区的公共空间,是构成
城市骨架的主要要素之一,并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9]水边的空
间是向公众开放的界面,临界面建筑的密度和形式不损坏城市景观轮廓线并保证视觉的通透性。良好的城市视觉质量具有鲜明的可识别性:及其道路、边缘、节点、区域和标志物有一定的形象特征,结构清晰、易于识别,清晰的环境印象可以成为一种普通的参照系统,给人以安全感、归属感,并且增强人的内在体验
的深度和强度。[10]
利用地形的高低起伏变化、植被的多层次配置
和建筑的高低之势,在滨水景观的设计上突出优美多变的林冠线和天际线。
4.2 滨水区绿地的层次组合设计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设计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改善滨水区环境,推动产业的发展,同时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最重要的是在滨水区的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尊重地域历史的演进过程
中的“生态足迹”。[11]一个流水区是处于它自身的独特世界里的,拥
有它自身的生态环境。以植物群落为主体的绿地,可以有效恢复滨水区的生态系统,在强调它的生态功能的同时要重视它的造景功能,结合地形地貌和植物自身的观赏性,做好植物种类的选择和空间层次的布置。在选择水岸植物时,要尊重滨水区自身的生态足迹,着力培植原生的、地方性的水生植物或耐水植物;在滨水廊道植物的选择上,重点要考虑植物的观赏性。从水岸到廊道的绿色地带设计上,要吸收中国传统造景的主要手法——移步换景,更要突出不同植物间的空间组合,做到起伏变化、高低有序,层次分明、自然有致。
4.3 滨水区驳岸的自然生态处理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景观规划师麦克·哈格提出了“设计遵从自然”的规划理论以来,尊重自然过程、依从自然过程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已成为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滨水地带是城市的生态走廊,是城市的肺叶,通过对滨水带的自然化处理将有助于城市的空气环流及地下水的循环。滨水区要恢复滨水区的自然河岸或者设计出具有渗透性的人工河岸,在发挥防洪固堤的同时,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还可以调节水位、增强水体自净功能、为各类水生物种提供繁衍生息的条件,有助于形成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在驳岸的处理上,可以根据河段、河岸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植物护堤的自然原型驳岸,也可以采用植物与天然石材相结合的自然型驳岸,还可以采用在以自然型驳岸为基础,通过钢筋混凝土加固堤防的人工自然型驳岸。为了满足游客近水的愿望,在临水空间的处理上,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近水模式,如自然型(水陆之间通过自然缓坡形成一个自然的连接空间)、台阶型(水路高差大的河段通过铺设台阶的方式形成联系水陆的空间过渡带)、凌空型(通过设计临水或水上观赏平台以达到亲水近水的目的)、引入型(在水路高差接近的河段,将水引入内陆形成湖泊、溪流等动态的流水景观)等。
4.4 滨水区游憩项目的多样开发
为市民提供充足的游憩休闲和景观空间,是现代城市的重要任务。滨水区独特的吸引力,开阔的空间视野,在逼仄狭小的城市空间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