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采工作面工作面上下端头及超前支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XXX综放工作面更改超前支护及端头支护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XXX综放工作面更改超前支护及端头支护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956b0e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d.png)
一、说明×××综放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发生变化。
需改更改工作面运输巷超前支护及端头支护支护形式。
为保证施工期间的安全,特编制本措施,经审批、贯彻、签字学习后在施工中严格贯彻执行。
二、支护形式(一)回巷超前支护:回巷超前支护采用1.4m道木配合铰接顶梁、单体支柱架设抬棚进行支护。
(二)运巷超前支护:运巷超前支护采用施工超前锚索进行支护。
(三)回巷端头支护:回巷端头支护采用工字钢梁、单体柱架设走向迈步抬棚进行支护,工作面上端头支护棚数随着巷道变宽而增加,变窄而减少。
(四)运巷端头支护:运巷端头支护采用工字钢梁、单体柱架设走向迈步抬棚进行支护,工作面下端头支护棚数随着巷道变宽而增加,变窄而减少。
三、支护要求1.工作面运输巷及回风巷从煤壁往外超前支护距离不小于20m。
2.工作面两巷巷道行人高度不低于 1.8m,宽度不小于0.8m。
工作面上、下端头必须保证人行道畅通。
3.工作面两巷巷道必须保证“三无一齐”(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及物料码放整齐)。
4.两巷单体柱必须施工成排、成行,其偏差≤100mm,采用12#铁丝将单体柱捆绑在棚梁上,避免倒柱伤人。
5.单体柱必须支在实底上,不得打在浮煤(矸)上,必须迎山有劲,初撑力不小于11.5Mpa。
6.机尾、机头的第一棵工字钢梁分别距上端头118#架上边缘和下端头1#架下边缘不大于0.5m。
7.上、下端头工字钢梁必须保证“一梁四柱”,无卸压柱,丁字棚。
8.上、下端头采用成组工字钢梁交替迈步支护,两梁为一组,大梁组数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减。
四、安全措施(一)顶板管理1.每道工序开工前,必须进行敲帮问顶工作。
敲帮问顶时,人员必须站在有可靠支护的地方用长柄工具按从上往下的顺序将帮、顶松动活矸找掉,找顶人员由有经验的老工人担任。
2.敲帮问顶时,必须指派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观山,并随时保证后路畅通。
3.施工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观山,观山人员精力必须集中,发现顶板有漏、冒顶、片帮预兆时,必须立即撤离人员到安全地点,待顶板稳定后方可恢复施工。
超前支护措施
![超前支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7cedc4469eae009581becc3.png)
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工作面下端头支护用DZ30-25/110Q型支柱配L=3.2mπ型钢梁支护,工作面上端头支护占巷宽的2/3,用DZ30-25/110Q型支柱配L=3.2mπ型钢梁支护,柱距不大于1.0米。
在开采过程中,对两顺槽进行超前支护,超前支护长度为20米。
支护两排液压支柱,选用L=3.2mπ型钢梁配DZ30-25/110Q支柱支护,一梁两柱,柱距1.2米,排距以不影响设备移动、运送材料确定。
两巷超前支护随推进而前进。
以保证顺槽压力增高后的维护与安全。
柱型:DZ30—25/100Q型单体液压支柱柱帽:L=3.2mπ型钢梁支设时,柱帽平行工作面方向,三用阀的出液口指向古塘侧;初撑力不小于14.5Mpa。
<一>、顶板管理措施1、在顺槽支设“一梁三柱” 或“一梁二柱”前,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敲帮问顶工作应由当班组长具体负责,并由当班组长和一名有经验的老工人担任,先顶后帮,一人找顶(使用长度不小于2.0m的钎杆),一人观察顶板,敲帮问顶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观察顶板的人站在找顶人的侧后方,两人要保证后退路线的畅通。
2、巷道两帮煤壁有片帮迹象时,人员必须站在片帮煤斜上方,用长柄工具将其撬下,严禁用手搬或站在片帮煤中部或下方处理片帮煤。
3、超前支护单体支柱必须支在实底上且支柱柱头用8#铅丝与顶板金属网和钢梁捆绑牢固。
升柱前,若因巷道超高,必须在支柱柱跟下垫柱鞋或道木,垫实,垫稳,严禁支在浮煤、浮矸上,严禁超高使用支柱。
4、所有支设的支柱必须完好。
支柱时调整好柱子迎山角,均匀注液缓慢升起,确保支柱支撑有力,支柱迎山角为2º—30,支柱迎塘角为3º—50 ,支柱的初撑力达到50KN。
如出现底板松软,支柱钻底现象时,支柱必须穿底鞋。
<二>、“一梁二柱”具体措施1、清理缺口柱位的浮煤、浮矸,准备好支柱和背料。
2、在溜子道(刮板机)靠煤壁侧成对的另一根钢梁上,挂上移梁器,托住被移钢梁。
采煤工作面特殊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特殊支护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9bfb55bb307e87101f696b9.png)
采煤工作面特殊支护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护1、沿工作面方向,上巷下帮向工作面方向10米的范围称为端头。
在煤矿现场实际操作中,一般将上、下出口,即包括下巷上帮和上巷上帮也包括在端头及其支护范围内都必须使用特殊支护。
2、使用液压支柱的回采工作面上、下端头及其他地段都必须使用同等型号的支柱,铰接顶梁型号必须一致。
3、上端头上方第一架支架及下端头下方第一架支架上、下顺槽内支架的距离不大于0.5米。
4、工作面运输机头部要使用四对八梁11#工字钢长梁支护,保持一梁三柱,交替迈步前进。
工字钢要制成花边,以便与支柱顶盖配合,严禁工字钢侧向使用和不成对使用。
二、安全出口及端头支架1、工作面上、下端头是工作面和顺槽的交汇处,此处空顶面积大,设备和人员集中,又是人员、设备和材料出入工作面的交口,应力集中,压力较大。
因此,在该地段必须搞好工作面端头支护,保持出口畅通,断面符合规程规定要求。
2、工作面上、下端头处必须坚持和正确使用好4对8梁。
端头支护的支柱要有足够的支护强度及支撑力,保证工作面两端出口高度符合规程规定及安全达标。
3、工作面上、下出口的两巷进行超前支护,超前支护必须金属液压支柱和铰接顶梁(或长钢梁)顺巷架设加强支护。
距煤壁10米范围内打双排柱,10-20米范围内打单排柱,支柱支撑力不小于90kn。
4、上、下顺槽至工作面煤壁超前支护20米范围内,保证支架完整,支护有力,高度不小于1.6米,严禁不使用超前支护及支护距离不足。
5、在刮板机机头处打顶柱,支柱的支撑力保证达标,防止机头下移或下滑伤人,根据工作面倾斜度,坡度较小的工作面打一颗即可,坡度较大的至少要打两颗。
四、回柱放顶1、最大、最小空顶距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实施回风巷及运输顺槽与工作面放顶线要齐。
2、工作面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大多数采空区以冒落充填严实,局部悬顶和冒顶过高的地段要重新加强支护,,打密集柱和斜撑及戗柱,面积较大空顶距过高的要强行放顶。
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管理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59479024a7302768e993977.png)
农一师塔河矿业科兴公司榆树泉煤矿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单位:综采区区长:李开田安全技术措施审批表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东翼综采工作面现回采范围两巷布置原因工作面上、下端头出现变宽,工作面正常回采过程中工作面上端头管理对工作面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工作面目前现场端头情况、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对端头管理达到有效的支护效果,制定以下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面推进中工作面尽量取直推进,上、下两巷前后错差控制在5米内。
(机头超前机尾)2、工作面液压支架侧护板全部打出来,工作面逐步往上调整,尽量缩短上端头宽度。
3、采煤机上端头割煤时端头顶煤尽量小留伞檐,上端头割煤弧形割煤,弧形下端与上巷上帮伞檐控制在3米以内。
4、工作面推进中工作面倾斜长度变长的情况下,采取刮板机加槽子,上端头伞檐确保控制在3米以内。
5、上端头支护方式是单体液压支柱配合“一字”交接粱支护,横向布置4排支护,单体走向排距1米,横向间距不超过0.7米,并且交接粱必须连接。
6、上巷4排支护必须延长到工作面液压支架尾粱过0.5米位置,上侧两排延长连接到上巷超前支护,下侧两排支护机尾上部必须用长钢梁支护,不允许机尾上部顶板空顶。
7、上端头4排支护下侧到45#液压支架之间空间顶板打点柱支护,并且班班认真敲帮稳定,顶板破碎或来压时加密支护。
8、上端头放顶孔排距拉长6~7米,角度调整到往采空方向60度,封孔长度不低于3米,空孔长度不低于1.5米,孔长不低于15米。
9、上端头放顶孔放炮位置在工作面液压支架过尾粱1米的位置。
10、上端头支护回撤位置在液压支架尾粱过0.5米位置,回撤支护要远控操作。
11、端头支护和回撤支护时区队跟班干部、安全员必须在现场指挥。
12、端头支护单体该回撤的单体回撤完后,其他单体必须及时补液。
13、上端头放顶孔放完炮后上端头必须进行一次敲帮问顶,并且单体支护必须进行补液。
14、下端头变宽时运输巷超前支护下帮侧支护延长到工作面支架尾粱位置再回撤,宽度每增加0.7米时增加一排支护。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3篇)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05002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8.png)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为了确保采煤工作面的安全运行,保障采煤工人的生命安全,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益和质量,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采煤工作面的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2000字的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一、工作面端头管理规定1. 工作面端头布置必须符合工程规划和设计要求,努力提高开拓能力,并提高成品率。
2. 工作面段头岩质部分、顶板支架及顶板煤层采取合理的支护方式,确保端头能够稳定、安全地进行工作。
3. 工作面端头瓦斯抽放设施必须齐全,使用瓦斯抽放装置进行连续稳定抽放,确保端头的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4. 工作面端头必须设置安全带,工人进入端头必须佩戴安全带,并正确使用其它个人防护装备。
5. 工作面端头的施工必须有专人负责,做好施工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并配备必要的救护设施和人员。
6. 工作面端头的水文地质状况必须进行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突水事故的发生。
7. 工作面端头进出必须留有足够的通道,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的疏散和进出。
二、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1. 两巷超前支护的布置必须符合工程规划和设计要求,保证两巷的安全稳定。
2. 两巷超前支护时,必须严格按照支护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保证支护质量和效果。
3. 两巷超前支护必须设立专人负责,做好施工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并配备必要的救护设施和人员。
4. 两巷超前支护时,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支架和材料,严禁使用短支架、废弃支架和低质材料。
5. 两巷超前支护施工中,必须定期检查支架的状态和支护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6. 两巷超前支护时,必须设置安全带,工人进入支护区域必须佩戴安全带,并正确使用其它个人防护装备。
7. 两巷超前支护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进风巷和回风巷的风流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通风畅通。
三、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强化措施1. 加强对工作面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施工的监督,严禁违规操作和使用不合格的支架和材料。
回采工作面工作面上下端头及超前支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回采工作面工作面上下端头及超前支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d40755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8.png)
料**工作面上下端头及超前支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名称:****工作面上下端头及超前支护施工单位:生产准备区编制人:审核人:施工负责人:编制日期:****年月日****工作面上下端头.及超前支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为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改善复杂的施工条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制定两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方法及要求1、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备齐2.5米n型梁、1.2米铰接梁、2.5米和2.8 米单体支柱、2米圆木、1.2米半圆木、柱鞋、防倒链;铁锹、风镐等工具。
(2)两巷超前支护段内,高度不足1.8米处,安排卧底。
两巷超前支护必须保证煤壁线往外30米,要求单体初撑力不低于90KN,单体支柱棚(1.2米铰接顶梁配合2.5米或2.8米单体支柱)顺巷道走向支设,排距不大于1米,一梁两柱,接顶严密,顶空处必须用板梁摆架接顶;顶板不平、破碎段使用半圆木或旧道木将顶背实,棚子要平整。
柱阀方向一致,成行成线,底软时单体支柱必须穿鞋,防倒链挂好。
(3)端头支护采用单体支柱加n型梁的支护方式,沿端头支架顺着巷道使用四梁十二柱迈步支护,要求迈步梁与支架距离不超过300mm ,与煤帮距离不超过400mm ,两组迈步梁棚距800mm;并且保证人行道宽度不低于800mm ; n型梁长2.8米,第一根兀型梁末端与切顶线平齐,第二根末端与支架顶梁端头平齐,两根n型梁交叉0.6-1.2米;端头支护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迈步向前推移,步距为600mm。
要求迈步支护迎山有力,间排距符合规程要求。
2、质量技术要求及文明生产(1)架棚时,柱窝采用人工刨挖至实底,深度不小于100mm , 严禁棚腿架在浮煤、浮肝上。
(2)架棚时,单体必须迎山有力,不得退山,初撑力达到90私。
单体支柱要求成行成线,柱阀方向一致,防倒链吊挂规范,柱鞋全部穿齐。
(3)铰接梁要求穿齐,棚距一致,不得出现歪扭现象。
(4)保证超前支护距离及支护强度;支护单体柱必须穿鞋,每班二次注液加压。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9064c8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e.png)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一、引言为了确保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工作效率,有效管理和规范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操作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定,对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进行规范。
二、采煤工作面端头管理规定1. 端头施工前,必须由矿长或技术负责人成立端头会议,确定施工方案和人员配置,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将相关信息及时通知到位于工作面的矿工。
2. 施工前,必须对端头进行全面检测,确保端头无松动、无裂缝、无渗水等现象,并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排查和预警。
3. 每日施工前,必须对端头进行仔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端头的稳定性、煤层的结构和地质条件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处理。
4. 施工期间,严禁私自更改或调整施工方案,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施工,任何问题需及时向上级汇报,不得隐瞒或掩饰。
5. 施工结束后,必须对端头进行验收,并做好相关档案记录,包括端头的施工日期、施工方案、验收结果等。
三、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1. 两巷超前支护前,必须进行相关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案和要求,确保施工人员对超前支护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有明确的了解。
2. 超前支护前,必须对支护材料、工具设备等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合格、数量充足,并做好相应记录。
3. 在超前支护过程中,必须按照施工方案和要求进行操作,禁止擅自更改支护方式或使用不合格的支护材料。
4. 超前支护结束后,必须进行验收,确保支护质量合格,同时做好相关档案记录,包括支护施工日期、验收结果等。
5.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任何问题或异常情况,必须及时上报,采取紧急措施并停止施工,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并获得继续施工的指令。
四、总结有效管理和规范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操作是保障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和工作效率的关键。
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管理规定,可以提高工作面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采煤工作面的正常运行。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范本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31cbd1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5.png)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范本一、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管理1. 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的目的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是为了保护工作面端头地质环境的稳定和工作面安全生产,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采煤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的原则2.1 安全第一原则: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必须以人员安全为第一原则,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2 预防为主原则:通过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和加强监测,预防工作面端头地质灾害的发生。
2.3 综合治理原则: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地质探测、预警监测和灾害治理等,对工作面端头进行全面管理。
3. 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的组织管理3.1 成立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管理小组,由矿长或副矿长担任组长,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工作面端头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监测。
3.2 编制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方案,包括超前支护的方法、工艺、设备和材料等,由管理小组审核并报矿长审批。
3.3 制定工作面端头的超前支护施工计划,明确工期、人员分工和安全措施,由管理小组组织实施。
4. 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的内容4.1 地质勘探:对工作面端头进行地质勘探,了解地质条件和地质构造,为选择超前支护方法和确定施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4.2 预警监测:对工作面端头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地质变化和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灾害预防和控制措施。
4.3 超前支护方法:根据地质条件和采煤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超前支护方法,如锚杆支护、喷锚支护、锚索支护等,确保工作面端头的稳定和安全。
4.4 管理措施:加强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的管理,包括施工组织、技术指导、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等,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5. 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的验收要求5.1 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施工完成后,由管理小组组织验收,确保超前支护的质量和效果。
5.2 验收内容包括超前支护的实施情况、工作面端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正式采煤阶段。
二、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1. 两巷超前支护的目的两巷超前支护是为了保护两巷地质环境的稳定和通行的安全,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运输的顺利进行。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01e3f0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2.png)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是为了确保采煤工作面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这些规定中的内容:
1. 采煤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要求:
- 采煤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必须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超前支护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合格,满足支护要求。
- 超前支护的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有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
2. 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要求:
- 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采取一字型支护,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要满足设计要求。
- 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的施工必须在采煤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完成之后进行,确保工作面的稳定性。
- 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的质量必须经过检验合格,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3. 相关管理要求:
-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施工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批准,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严格控制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 施工过程中必须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 安全监督人员必须进行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这些规定旨在加强对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管理,确保工作面的安全运行,并防止事故的发生。
在执行这些规定时,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检验,以保证工作面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9af031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7.png)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1. 前言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生产工作的安全和稳定。
为了规范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提高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国内煤矿生产中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的管理工作。
3. 术语和定义3.1 端头采煤工作面末端,包括了采煤机和掘进回风巷两侧的空间。
3.2 超前支护在采煤工作面接近末期时,为了保持工作面的稳定,需要进行超前支护,即提前对采煤工作面末端进行支护。
3.3 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在煤层中移动,进行煤炭开采作业的地方,由采煤面和支护巷组成。
4. 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原则4.1 保护煤壁在进行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时,必须要保护好煤壁,避免造成煤层破坏和损失。
4.2 遵循技术规范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必须遵循有关技术规范和煤炭安全规定。
4.3 确定支护方案在进行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前,必须制定好支护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4.4 优先保护工作面在采煤工作面的口部、支护巷口及回风巷口等地方进行超前支护时,必须优先保护好工作面,保证采煤机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作业。
4.5 安全优先在进行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时,必须优先考虑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安全。
5. 管理措施5.1 管理责任矿领导必须将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的管理工作作为整个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加强对该工作的组织管理和领导,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5.2 培训管理要求所有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关技术证书,并定期进行培训,加强技能能力提升。
5.3 落实安全措施在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过程中,要求必须全程穿戴安全防护用具,并经过专业人员审核验收。
5.4 日常检查制定好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作业流程,对所有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实行日常检查制度,防止违规操作和事故发生。
6. 总结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的管理工作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强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安全,保障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11215综采工作面回撤与支护单体安全技术措施
![11215综采工作面回撤与支护单体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81abd0255270722192ef730.png)
11215综采工作面回风巷超前支护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单位:综采二队编制日期:2016年5月30日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小纪汗煤矿《11215综采工作面回风巷超前支护安全技术措施》审批表2016年5月30日11215综采工作面回风巷超前支护安全技术措施11215综采工作面回风巷在回采过程中受重复采动应力叠加的影响,矿山压力显现尤为明显,造成非回采帮片帮较为严重、顶板局部有离层、底鼓严重,现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设备、人员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一、回风巷补强支护方式超前支护方案,11215工作面回风巷的超前支护距离为100m,从回风巷端头开始支护,基本支护采用锚索+钢梁+单体的支护方式,采用六排支柱支护,间排距为800×900mm,距煤柱帮500mm,距回采帮500mm,煤柱帮为木点柱,单体液压支柱采用DW35-350/110、DW40-350/110型,单体穿鞋带帽,系防倒带、防崩带。
锚索长度为10000mm,采用直径∮17.8mm钢绞线,锚索托盘采用300×300×14mm 高强度托盘,遇到水仓、调车硐室超前100米补打双排木点柱和木垛。
二、安全技术措施(一)锚索支护、锚吊梁由外委单位负责施工,故由外委施工单位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二)单体支护安全技术措施(1)回撤单体前,对支护区的顶板、煤壁及钢梁支护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处理顶板、煤壁的活煤(活矸)时,跟班队干现场指挥,指派有经验的工人处理,三人一组,一人监护,两人配合处理。
处理前,必须事先看好撤退路线。
(3)监护人员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通知处理人员,一同撤离到安全地点,待顶板稳定后,方可继续进行处理。
(4)处理顶板、煤壁的活煤(活矸)必须使用专用工具,人员必须站到不受活煤(活矸)影响的安全地点处理。
(5)作业时,必须三人一组,两人作业,一人监护,注意顶、帮、钢梁及顶板支护情况,严禁强行作业。
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超前支护及回柱...
![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超前支护及回柱...](https://img.taocdn.com/s3/m/4ec2b990bceb19e8b8f6ba2e.png)
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超前支护及回柱的安全技术规范为确保各采煤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支护、两巷超前支护及切顶排回柱的安全,特做以下补充规范:一、技术规范1. 工作面上出口区域(1)风巷为锚棚支护时,工作面上出口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沿煤层走向在原有异形支架梁子下进行加强支护,一梁二柱,双排排距1.0m,靠切顶线最末一架锚棚支架加打单体支柱,柱距0.4m,作为挡矸密集支柱。
工作面上出口最末一架综采支架以上顶板及工作面上出口SGB-160刮板输送机电机牙箱至前方煤壁处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方木【L=1.2m-2.0m(按现场空顶长度而定),厚、宽均为160mm】沿工作面倾向打一梁二柱或一梁三柱进行支护,柱距0.6m。
不得出现0.5㎡以上的空顶。
(2)风巷为4#防倒金属支架支护时,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沿工作面走向在原有梯形支架梁子下进行加强支护,一梁三柱,排距1.0m,靠切顶线最末一架4#防倒金属支架加打单体支柱,柱距为0.4m,作为挡矸密集支柱。
工作面上出口最末一架综采支架以上顶板及工作面上出口SGB-160刮板输送机电机牙箱至前方煤壁处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方木【L=1.2m-2.0m(按现场空顶长度而定),厚、宽均为160mm】沿工作面倾向打一梁二柱或一梁三柱进行支护,柱距0.6m。
不得出现0.5㎡以上的空顶。
(3)风巷为全锚支护时,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方木的方式进行加强支护,方木顺顶板倾向铺设,排距1.0m,柱距1.0m,靠切顶线最末一组加打单体支柱,柱距为0.4m,作为挡矸密集支柱。
工作面上出口最末一架综采支架以上顶板及工作面上出口SGB-160刮板输送机电机牙箱至前方煤壁处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方木【L=1.2m-2.0m (按现场空顶长度而定),厚、宽均为160mm】沿工作面倾向打一梁二柱或一梁三柱进行支护,柱距0.6m。
不得出现0.5㎡以上的空顶。
(4)由于我矿综采工作面很难完全达到等长工作面,存在增减支架现象,而且工作面倾角都在35°以上,为了控顶和安全需要,工作面上口最末端综采液压支架与风巷矮帮距离大于2.0m时,立即增加工作面综采液压支架,超过3m时必须停采进行增加工作面综采液压支架工作。
采掘工作面防治冒顶片帮的安全技术措施
![采掘工作面防治冒顶片帮的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9799bb233d4b14e84246854.png)
(一)回采工作面防止冒顶的安全措施1.工作面上下出口(指机巷、回风巷离工作面20m范围内)采取单体液压支柱做超前支护,其距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2.工作面支护要布置整齐,不得出现空顶,防止出现过大伞檐,防止串矸、漏矸等。
3.注意观测顶板来压情况和顶板稳定完整情况,过断层和高冒区时要制定专门安全措施。
4.工作面必须确保“三直一平两畅通”,煤、矸必须清理干净。
5.严格控制采高,严禁采高大于单体支柱的最大支护高度。
当煤层变薄时,采高不得小于单体支柱的最小支护高度。
6.当采高超过2.2m必须有护帮措施,防止片帮伤人。
7.处理片帮漏顶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措施。
8.工作面爆破时,必须严格执行《回采作业规程》中放炮警戒的相关规定。
9.乳化液的配制、水质、配比等,必须符合有关要求。
泵箱应设自动给液装置,防止吸空。
10.建立健全单体支柱及其附属装置的检修、维修制度,并严格执行检修、维修制度,保持单体支柱及其附属装置的正常和完好。
11.起吊时,严格按照措施要求对起吊点进行加固,防止起吊时引发冒顶事故的发生。
12.改变单体支柱位置时,必须坚持先支后回,安排专人监护,并清理好退路。
13.处理煤壁片帮、冒顶时,工作面溜子必须停止运转,溜子控制开关打到零位。
14、施工地点前后10m范围内严禁堆放杂物和有闲杂人员。
15、处理冒顶前,将冒顶处周围支护先加固,人员站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用长柄工具将顶上松动的煤或矸石找下。
16、接顶时,必须设专人观山,先用人工在煤壁掏梁窝,将大梁穿好,作好临时支护后用圆木、半圆木、木板、竹笆将顶接严实,必要时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打上贴帮柱。
17、接顶处理好后,开动工作面溜子把片帮、冒顶到工作面的煤、矸运走。
(二)掘进工作面防止冒顶的安全措施1.岩巷临时支护(永久支护部分)采用锚杆加挂金属网支护,喷浆巷道并及时初喷30~50mm厚砼加强支护,必要时加设点柱,点柱用直径不小于200mm的圆木,且加设柱帽和垫板。
上下顺槽打设超前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上下顺槽打设超前支护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999306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6.png)
上下顺槽打设超前支护的重要性
提高作业安全性
通过超前支护可以有效地支撑顶板、防止下沉和片帮等问题,降低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作业安全性。
保障生产效率
超前支护可以保障采煤作业面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生产效 率。
VS
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对违反制度 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罚,确保各 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定期检查与考核机制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矿井上下顺槽打设超前支护的安全状况、设备运行情况、人员操作规范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 时整改。
建立考核机制,对安全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挂钩,激励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定,确保安全生产。
。
常见风险及应对措施
冒顶片帮
在打设超前支护过程中,可能发生冒顶片帮事 故,需采取加强顶帮支护等措施。
物体打击
钻具、物料等可能从高处掉落,导致人员受伤 ,需设置安全通道和防护网。
地下水突出
在遇到地下水时,可能出现水突出情况,需采取探放水措施。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制 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 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置等
上下顺槽打设超前 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2023-11-08
目 录
• 概述 • 上下顺槽打设超前支护的工艺流程 • 安全技术措施 •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 监督与考核机制
01
概述
上下顺槽打设超前支护的定义
上下顺槽打设超前支护是指在采煤工作面回采前,沿着上下顺槽(回风巷和运输 巷)进行超前支护,以保障采煤作业面的安全。
作业现场安全防范措施
32102综采工作面加强支护安全措施
![32102综采工作面加强支护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1e4a3d0360cba1aa811da9e.png)
32102综采工作面加强支护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32102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顶板压力显现较大,为保障安全生产,需加强工作面及上下两顺槽超前支护,特制订以下措施。
二、安全技术要求1、预测该工作面老顶、直接顶初次来压步距:根据矿压资料以及周边矿井的顶板观测资料分析,结合该工作面地质实际情况,预计该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20~30m,直接顶跨落步距为10~20m。
2、超前支护有关要求:(1)两顺槽超前支护打设25m;刮板运输机头、机尾之间的支柱,必要时每排顶梁上支设两棵单体液压支柱,以加强端头处的顶板管理。
(2)顶板初次来压期间,根据端头空间大小采取相应的支护方式支护端头顶板,当两巷顺槽支护与端头支架间隙大于0.5m时,必须支设带帽点柱或支设π型长钢梁一梁三柱。
(3)超前支护以外的巷道若出现坠顶变形时应及时外延超前支护。
回风顺槽及运输顺槽25m内超前支护金属铰接顶梁不得出现两条顶梁连续不铰接现象,铰接顶梁调角楔水平销要楔紧,并用链子连接好,水平销的大头不得朝向人行道以防弹出伤人。
单体支柱要使用好防倒绳,防止倒柱伤人。
(4)回风顺槽、运输顺槽的支柱应支到实底上,并做到迎山有力。
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小于11.5MPa。
由于底板泥岩遇水泥化,抗压强度差,单体易钻底,故超前单体支护选铁鞋(45号钢,φ360mm)垫半圆木及两层废旧皮带(60mm×6000mm)以减小单体支柱钻底量并使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达到11.5Mpa,金属铰接顶梁与顶板之间要使用木垫板。
(5)两顺槽超前支护及两端头排头架,必须接实顶,顶板不平时用木料接顶背实升牢。
(6)严禁使用失效或损坏的单体支柱、水平销及顶梁,保证各支护材料完好可靠,保证安全。
(7)加强单体支柱管理,每班派专人对超前支柱测压,单体支柱压力达不到11.5MPa时必须进行二次注液,且二次注液后压力不得低于12MPa。
3、工作面支护要求:(1)采煤机割煤后要紧随采煤机移架,移架与采煤机后滚筒不超过2架。
长壁面回采安全技术措施
![长壁面回采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b7c077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c.png)
长壁面回采安全技术措施长壁面回采安全技术措施一、装面安全技术措施A、一般支护1、工作面依据煤层状况使用单体支柱与HDJA-1000型铰接顶梁协作使用,双层规格为500mm*600mm的小笆片满严,用枇子1000*(50~80)5根护顶板。
2、一般支架的走向排距为1.0m0.1m,柱距为0.65m0.1m,支护密度为1.54根/平方米。
3、工作面上下端头的第一棵支柱分别距两道的间距不得超过0.5m,否则要做好加补工作。
1、装面前,一切生产系统必需全部完成,系统安全牢靠,并能正常使用。
2、进面人员必需坚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3、开头工作前,各现场小组对工作地点及四周进展全面检查。
检查内容:工作面煤壁、支架、顶板等状况,确认无问题,再按作业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展施工。
4、装面时,应先处理好原切眼内的支架,并在原工字钢棚内扶设二梁二柱的正规“T”型棚。
装面挨次:应由下而上,按线进展装面,一次扶正规“T”型棚。
5、切眼内的棚全部梁头必需整齐,梁子之间必需铰接坚固,支柱要成直线。
梁头走向顺材料道方向,下口边棚。
6、装面时,严格根据规程中的排、柱距进展,棚与棚之间梁头与梁尾之间的搭接处要穿严瞒好,不得消失空顶和漏顶现象。
7、装面期间,严禁空顶交接班和不使用水平楔挂梁子.8、扶棚时单体支柱型号按生技科通知执行。
9、装面时必需拉线,底板有水或松软底炭处,柱子必需穿铁鞋或木鞋。
10、装面做到扶一棚拉一棚,严禁大拉大放,装第一、其次档时,以手搞刨为主或以小炮助镐。
11、装面按设计要求进展,严禁回采设计以外的煤炭,严禁扒后腚回采。
12、其他按本规程有关规定进展。
二、打眼放炮安全技术措施1、打眼放炮工作必需由经培训合格、并取得合格证的放炮员担当,并要严格遵守三大规程和放炮员工作职责,坚持“八要”、“十不装”、“十不放”等项规定,做到安全生产。
2、工作前应先检查煤电钻、电缆线、煤壁、顶板、支架等状况,发觉问题准时处理。
回采工作面支护规范
![回采工作面支护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787a59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4.png)
回采工作面支护规范回采工作面支护规范为加强采煤工作面支护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发生,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一、超前支护(一)超前支护采用单体支柱配铰接顶梁联合支护,要求铰接顶梁彼此连接成整体,并使用水平销。
(二)超前支护长度自端头煤壁向前不得小于20米,柱距与铰接顶梁长度配套,排距以不影响设备移动、运送材料和行人、符合安全间距为准。
(三)超前支护必须采取防倒链、防倒绳、硬连接等防倒措施。
要求防倒链与顶板金属网或钢带固定,防倒绳和柱体捆绑并与整个超前连成整体,硬连接成线布置固定在柱体中部偏上部位。
(四)超前支护要求成排成线打设,并随工作面的推进及时前移。
(五)超前支护选用高度适宜的单体,根据支柱行程至少预留不小于100mm的伸缩量,严禁超高、超低使用支柱。
底板松软、支柱钻底达到100mm/m时,支柱必须穿底鞋。
(六)超前支护支柱初撑力符合规定,柱径为100mm 的不得小于90KN(11.5MP),柱径为80mm的不得小于60KN(11.9MP)。
要求有班组检测记录,发现初撑力不达标的及时补液,发现支柱漏液、失效等必须及时处理。
(七)超前支护20米范围内每班设专人进行清理维护,要求无片帮、无浮矸浮煤、无失效支护,严禁堆放闲置物料,保持出口畅通。
二、端头支护工作面机头、机尾采用端头支架或过渡支架支护顶板,当支架侧护板距煤壁间距大于500mm时,采用π型钢梁配单体联合支护。
π型梁两根一组,一梁三柱交替迈步前移。
两π型钢梁呈交错迈步式,错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配套,两梁间距0.1m,同步梁间距0.7m,超前梁的前端头要同支架的伸缩梁端头平齐,每推进一循环两钢梁迈步前移一次。
每增宽0.7m加一对л型钢梁,但要确保有一对梁间距宽度不小于0.8m的人行道。
在端头采空侧(即支架的切顶处)加设切顶排支柱,柱距0.3-0.4m,并打设戗柱,支柱加设防倒链。
三、工作面支护(一)工作面采用液压支架控制顶板,支架初撑力不低于泵站额定值的80%(24MP)。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超前支护及采高情况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超前支护及采高情况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584a13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c.png)
31401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超前支护及采高情况全技术措施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 年X 月X 日封面页31401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超前支护及采高情况全技术措施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31401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超前支护及采高情况全技术措施》正文如下:31401工作面现已开始回采,工作面及两顺槽压力大,为保证工作面正常生产及职工人身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作面顶板管理:1. 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在保证不割底的情况下留有足够的顶煤且保证采高(地质构造除外)。
2. 加强液压支架检修,保证液压系统无窜漏液现象,支架动作灵活。
3. 检查所有支架立柱、平衡千斤顶安全阀,保证所有支架安全阀达到额定开启压力。
4. 支架工升架必须达到初撑力,及时跟机拉架;5. 采煤机司机应割平顶板,保证支架接顶良好,大小支架对接出顶底板过渡平缓,避免留有台阶造成支架咬架。
6. 来压时要组织快速推进,加快推进速度。
7. 在顶板比较破碎的情况下,超前拉架,稍降支架快速拉前,顶到煤壁上,采煤机割煤时沿底走,下一刀返回时将顶煤割掉。
8. 工作面片帮严重段,空顶距离够一个步距的,支架超前拉出。
9. 工作面停机时,应重新升架使其接顶严密并将护帮板全部打出,必要时超前拉架。
10. 工作面停机时,将工作面溜子上的煤全部拉空,根据需要煤机可返一空刀彻底清理片帮煤并打出所有护帮板,必要时应拉出超前支护。
11. 每班要有专人对两出口的片帮煤进行处理。
二.超前支护:1. 运顺超前40米范围内打一排戴帽点柱,间距为1.3米,距离副帮0.5米(由于巷道不直部分距离有误差),遇到联巷口时补打4棵点柱,共打36棵。
2. 回顺超前50米范围内支护,支护单体支柱3排,间距为1.3米,排距为1.3米,距离正副帮为1.4-1.6米(由于巷道不直部分距离有误差),遇到联巷口时补打4棵点柱,共打124棵。
100101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端头和超前安全技术措施
![100101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端头和超前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8671e9784868762caaed538.png)
100101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端头和超前支护安全技术措施由于100101综采工作面顶板比较破碎、压力较大,给工作面的回采带来一定的困难,经研究决定对回风顺槽的端头和超前支护采用以下支护方法进行支护,为保证工作面安全顺利的推进,特制定此安全技术措施:一、支护地点100101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端头和超前范围。
二、技术要求(一)、端头范围的支护方法1、端头范围回棚时要逐棚进行回撤,做到先支后回,先打好临时支护,然后回撤一棚支护一棚。
2、端头范围采用铰接顶梁+单体支柱进行支护。
3、每回一棚后及时支设铰接顶梁,在交接顶梁上面铺设菱形金属网,并下面打设单体液压支柱。
4、铰接顶梁平行与顺槽方向,共打设三排,由综采支架向外0.7米打设第一排铰接顶梁,由第一排再向外1.3米打设第二排铰接顶梁,最后由第二排向外1.6米打设第三排铰接顶梁。
(见附图)5、为防止回棚后巷道片帮,每回撤一棚后及时对南帮进行支护,巷帮采用锚杆+菱形金属网+梯子两进行支护。
锚杆的株距800mm,排距800mm。
6、为防止采空区的矸石滚入端头范围,在靠近采空区的范围补加单体支柱,补加的单体支柱上方加设方木,补加的单体支柱柱距不得大于0.5米。
(二)、超前范围的支护方法1、超前范围采用单体支柱+π型钢梁+木料进行顶板支护,超前支护长度不得小于20米。
2、π型梁的长度为2米,π型梁要直射在两家“U”型棚之间,并平行于“U”型钢棚,两组π型梁的间距为1米。
3、π型梁上方采用长方木、圆木、背板和木楔接顶并过实,下方打设单体支柱,每根π型梁打设三根单体支柱,做到“一梁三柱”。
4、第一根支柱由煤壁向外量0.2米打设,由第一根向外1.0米打设第二根,由第二根向外0.6米打设第三根。
(见附图)5、为防止回棚后巷道片帮,每回撤一棚后及时对南帮进行支护,巷帮采用锚杆+菱形金属网+梯子两进行支护。
锚杆的株距800mm,排距800mm。
三、安全措施1、由于顶板比较破碎,施工时,必须有管理人员现场统一指挥,当班班长、安全员、跟班队长在现场加强监督,重点是盯在冒顶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面上下端头及超前支护专项
安全技术措施
工程名称:****工作面上下端头及超前支护
施工单位:生产准备区
编制人:
审核人:
施工负责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工作面上下端头.及超前支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为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改善复杂的施工条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制定两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方法及要求
1、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备齐2.5米π型梁、1.2米铰接梁、2.5米和2.8米单体支柱、2米圆木、1.2米半圆木、柱鞋、防倒链;铁锹、风镐等工具。
(2)两巷超前支护段内,高度不足1.8米处,安排卧底。
两巷超前支护必须保证煤壁线往外30米,要求单体初撑力不低于90KN,单体支柱棚(1.2米铰接顶梁配合2.5米或2.8米单体支柱)顺巷道走向支设,排距不大于1米,一梁两柱,接顶严密,顶空处必须用板梁摆架接顶;顶板不平、破碎段使用半圆木或旧道木将顶背实,棚子要平整。
柱阀方向一致,成行成线,底软时单体支柱必须穿鞋,防倒链挂好。
(3)端头支护采用单体支柱加π型梁的支护方式,沿端头支架顺着巷道使用四梁十二柱迈步支护,要求迈步梁与支架距离不超过300mm,与煤帮距离不超过400mm,两组迈步梁棚距800mm;并且保证人行道宽度不低于800mm;π型梁长2.8米,第一根π型梁末端与切顶线平齐,第二根末端与支架顶梁端头平齐,两根π型梁交叉0.6-1.2米;端头支护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迈步向前推移,步距为600mm。
要求迈步支护迎山有力,间排距符合规程要求。
2、质量技术要求及文明生产
(1)架棚时,柱窝采用人工刨挖至实底,深度不小于100mm,严禁棚腿架在浮煤、浮矸上。
(2)架棚时,单体必须迎山有力,不得退山,初撑力达到90KN。
单体支柱要求成行成线,柱阀方向一致,防倒链吊挂规范,柱鞋全部穿齐。
(3)铰接梁要求穿齐,棚距一致,不得出现歪扭现象。
(4)保证超前支护距离及支护强度;支护单体柱必须穿鞋,每班二次注液加压。
(5)超前支护必须由里向外逐架处理,管线必须提前掩护好,
防止顶板掉砟砸坏。
(6)支柱必须打齐,成直线,柱距偏差不得超过100mm。
(7)两顺槽超前支护30m范围内支架完整无缺,安全出口高度不低于1.8m,宽度不少于0.8m并保证畅通无阻。
(8)无浮碴杂物、积水、煤尘,巷道支架及设备清洁、卫生。
(9)电缆、管线等吊挂整齐。
三、架棚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特别是现场的安全情况。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必须保证作业周围顶帮无危岩、活矸等危险因素,人员在有效支护下工作。
3、架棚时所有人员必须密切配合,工作中做到自保和互保,确保安全。
4、端头支护的前移、支设应在工作面支架移架完成后并达到初撑力后方可进行。
5、回柱时应先检查支护情况,支柱受煤压力较大时,人员必须站在可靠的安全地点回柱。
严禁人员站在支柱弹出、歪倒、煤壁片帮所能波及的范围内。
6、回柱或改柱时,要严格执行先支后回制度,人员要站在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
7、严禁使用铁丝代替U型销,施工中要经常检查风动工具、注液枪连接是否牢固,严防断开伤人。
8、架棚作业时,必须配足人员,由有经验的老工人或带班长专人指挥,协调作业。
架设抬棚时,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站在有支护的安全地点,必须服从当班队长(班长)的统一指挥,并派专人观察顶板的安全情况,如有异常马上通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
9、架棚前停止运输机运转,打闭锁,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10、人工抬起棚梁时要喊口号,一齐用力,同起同落。
11、配足人员,相互协调,以免发生倒棚事故。
架棚时,巷帮的电缆、信号线、风水管路不得挂在棚腿与煤壁之间。
12、支柱时支柱与顶底板垂直支设,加防倒链。
13、严禁使用失效、漏液、卸压支柱支护,使用过程中发现失效支柱时必须及时更换,严禁支柱超高使用。
14、支设支柱时,必须保证支设人员不少于3人,支设人员必须扶好支柱,以防在支设过程中支柱倒下伤人。
15、作业人员必须进行现场交接班。
人员进入工作面时,仔细观察顶板并将工作面顶、帮部的活矸、活煤处理掉,严格检查上一班架棚支护情况以确保其牢固可靠,对安全隐患彻底排除后方可进行作业;各班对当班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当班处理的必须及时处理,禁止推至下一班。
16、人工卧底时,要有专人负责观察好顶、帮情况,需要改柱子时要先打好临时支护,以防发生顶板伤人事故。
17、隅角施工,必须在瓦斯员在场时施工,防止顶板松动冒落增大瓦斯造成瓦斯超限。
四、端头管理
1、上端头回柱方法
(1)上端头切顶线支柱在拉移机尾支架前回收,即先回收切顶线单体液压支柱、π型梁,架上圆木,再迈步上端头单体液压支柱和π型梁,后拉移机尾支架。
(2)切顶线支柱每循环回收一次。
单体液压支柱在切顶线(即支架顶梁和掩护梁铰接处)处回收,回柱由每班的机尾工负责,与支架工协助进行,回收时应坚持“先支后回”的原则。
即在新切顶线处(原切顶线向外0.6m)先支设带帽点柱后方可进行回收。
回收时当班班组长必须指定一名有经验的工人负责观察顶板,两人进行回收,三人共同作业。
(3)回收顺序为:自下而上,即先回收靠机尾支架侧,后回收回回风顺槽上帮侧。
2、下端头回柱方法
(1)下端头切顶线支柱在拉移端头支架前回收,即先回收切顶线单体液压支柱、π型梁,架上圆木,再迈步下端头单体液压支柱和π型梁,后拉移机头支架。
(2)切顶线带帽点柱支柱每循环回收一次,回收由每班的机头工负责,回收时应坚持“先支后回”的原则,即在新切顶线处(原切顶线向外0.6m)先支设带帽点柱后方可进行回收。
回收时当班班组长必须指定一名有经验的工人负责观察顶板,两人进行回收,三人共同作业。
(3)回收顺序为:自上而下,即先回收靠排头架侧,后回收靠进风顺槽下帮侧。
3、回柱安全技术措施
(1)两顺槽回收切顶排支柱时,必须在拉移机尾支架和端头支架前进行。
(2)回柱前,先检查上隅角处的瓦斯、CO2及CO的浓度,只有在有害气体浓度不超限时方可人工回柱。
端头工进入作业地点先观察顶帮情况,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检查支柱的完好情况和支护状况,回柱中发现失效支柱应及时更换。
回柱完后,应检查一遍支护是否齐全、有无卸载、空载支柱,有问题必须及时更换或重新升起。
(3)支设或摘取支柱时,必须3人以上配合作业,1人观察顶板情况,2人以上支柱,作业时首先留好安全出口,清理好退路,禁止人员不足时作业。
作业人员必须在支柱斜上方的安全地点作业,观察顶板人员在其侧后方,如有异常,立即停止作业撤到斜上方安全地点。
作业地点斜下方5m范围内不得有人员通过。
(4)单体支柱调整好支柱迎山角,均匀注液缓慢升起,然后及时用防倒链挂住,以防支柱在失效或损坏后倒柱伤人。
柱距偏差不超过±100mm。
(5)回收切顶排支柱时,严格执行“先支后回”原则,严格按回柱顺序执行。
卸支柱时只准一人操作,其他人员站在作业人员之后3.0m以外的安全地点,卸支柱利用长柄卸载扳手进行卸载。
支柱卸载并且不动时,先观察顶帮情况,若顶帮情况无异,安排专人观顶人员方可进入将支柱抬走;若发现顶帮有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当班班组长,在当班班组长观察、处理并确认安全后方可抬走支柱。
(6)回柱放顶时严禁人员进入采空区进行作业。
(7)当遇到顶板压力大或难回收的支柱时,卸支柱前,必须先支设临时支柱控制顶板,然后再进行回收;若支柱钻底深时必须掏底,用手动葫芦配合40T刮板链拉出支柱。
(8)回柱过程中,如发现顶板来压或局部压力增大,应立即停止回柱,支设点柱加强支护。
如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受威协的所有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汇报班组长,由班班组长清点人数,待压力稳定后,方可进行作业。
(9)移动刮板输送机需要拆除个别支柱时,必须先架设好临时支柱,并停止刮板输送机运行。
支柱要支在实底上,严禁支在浮煤或浮矸上。
(10)严禁回柱与移端头支架、推移刮板输送机机头或机尾平行作业。
要先回支柱,后移架。
(11)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和柱帽必须符合规定要求,严禁超高使用支柱。
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单体液压支柱。
(12)所有单体液压支柱必须按规定支设,支柱阀方向严禁对人行道,使用注液枪时,严禁枪口对人。
注液枪使用后要挂在支柱上不许随意乱放,更不准用注液枪敲打硬物。
(13)在上下安全出口支护的各项工作中应注意保护机电设备。
(14)上端头维护工作业时,必须随时注意检查回风顺槽上帮的支护状况,发现有片帮迹象、及时在上帮片帮处增设贴帮带帽单体点柱,贴帮柱与上帮之间用板皮背实,柱头用防倒链挂好。
①支设贴帮柱前,作业人员必须先进行敲帮问顶工作,将离层的醒矸、醒煤清理完毕后方可进行作业。
②支设贴帮柱时,当班组长必须指定一名人员随时观察片帮情况,发现有片帮征兆必须立即通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撤至安全地点,待顶帮稳定后在片帮处支设一根戗柱(柱根支在实底上),然后重新进行“敲帮问顶”,在经当班班组长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恢复作业。
(15)端头回收的支柱直接向后延伸支设。
本措施未及之处,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和《****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签字后方可上岗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