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册美术第7至10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册美术第7至10课教案
第七课: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透视现象的基本特征,学习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学习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前后的空间关系。
理解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增强科技意识。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环境的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透视的基本方法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基本原理。
教具准备:
各种不同材质的物品。
绘画工具
范画作品
学具准备:课本、绘画工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怎样画出物体的立体感和前后空间关系呢?在我们初步了解生活中透视现象的基本特征以后,就会有办法了。
生活中道路两旁的树木、渐渐远去的铁轨……都使人感觉越远越小,这就是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二、欣赏,体验
欣赏画家的静物画,初步感受物体的立体感和画面的空间感。
1.摸一摸香蕉、石榴或柚子的实物水果,感受实物的质感和体积,再结合《番石榴》作品赏析,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引导学生用纸做透视框,时间体验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特征,加深透视的基本原理。
了解不同形状的几何体,帮助理解物体的立体感。
3.利用多媒体观看道路两旁的树木、电线杆和渐渐远去的马路,以及成角的高楼,从实景中,感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了解“斜线法”、“垂线法”、“明暗法”、“投影法”等表现物体立体感的方法。
4.欣赏同龄人作品,学生发表见解。
三、表现
以小组合作形式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参考教材中两幅学生作品的表现形式,可选择现代穿插、用平行透视(一点透视)、用成角透视相结合的方法老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
四、评价,延伸
学生自评和小组评,看看自己或他人是否学会了、了解了透视的基本原理,划出了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
第八课: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
教学目标:
1.观察不同物体的表面特征,学习运用不同的线条与色彩表现各种物体的表面特征。
2.通过欣赏、体验与尝试,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表现生活,用于创造美好生活得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来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平滑、粗糙、流畅、生涩、轻快、厚重、柔和、硬朗等不同线条来表现物体的表面特征。
教具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不同表面特征的物品,如实物、图片资料、画、绘画工具。学具准备:课本、绘画工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图片,观察感受自己熟悉的金属、玻璃、毛皮、塑料等物品。
说说他们的表面特征。
二、欣赏作品
引导欣赏安娜•拉诺茨的作品《呆呆地走着》,并说说它的特征。
你认识豪猪这种动物吗?
豪猪是浑身长满尖刺的、直立行走的一类野猪型动物,它们居住在干旱的卡里姆多种不平原上。一旦遭遇敌人,它们通常会呼朋引伴地冲上去,抖动身体射
出北部的尖刺——这会让大部分敌人落荒而逃。
它身上的刺给你什么感觉?
尖利、粗硬的线条是怎样画的?
用这样的线条还能表现哪些物体?
以小组的形式欣赏、探索《洁》和《红壶》两幅作品,到各组进行知道,适时引导“美术与科技”的相关点,启发思考如何表现同类物品。
色彩表现:在大红中留出高光,表现出壶面光洁的特征。葡萄留出高光,表现其饱满多汁的特征。摄影作品,水龙头金属的坚硬感,番茄的光滑感、新鲜感,水的玲珑剔透感。
线条表现:用细而尖的线条表现尖利、刚硬的刺。用有区别的点与波浪线条表现粗糙的墙和木材表面。用有序而松散的线条表现毛茸茸的表面
三、制作
摸一摸各种物品,认真观察其表面特征,学习表现方法,思考用什么方法表现它们的特征。
进行绘画竞赛。
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以自主或合作表现的形式,以写生或者记忆画的形式表现物体的表面特征,注意画面的构图美、立体感、空间感、仔细描绘物体前后、左右的穿越和遮挡关系。
四、评价
展示作品,以表现物体的表面特征、构图美、立体感、空间感为评价标准,让学生互相欣赏、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师生共同评出优秀作品。
第九课:用线条、色彩画感觉
教学目标:
1. 学习以线条与色彩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知识;
2. 学会用线条与色彩的美妙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养成积极观察自然、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4. 培养细心欣赏、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运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画出自己的感觉;
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的美妙组合表达感觉。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线条或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造型表现。
运用线条与色彩的组合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感受。
课前准备:
有关表现自然景物和水果的图片以及绘画资料,多幅线描与色彩的抽象画。
学具准备:课本、绘画工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寻找身边和大自然中的线条与色彩。(出示图片)
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讨论线条和色彩的种类。
二、讨论线条与色彩的组合给人的感觉。
画一画,自己熟悉的线条与色彩。
演一演,用身体动作演一演,对线条或色彩的感觉。
说一说,对自己所画的线条与色彩组合的感受。
三、观赏、发现感受教材中的线条与色彩。
《春潮》
树枝、树叶与花朵分别用线条和点来表达,半抽象的画面表达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流动的波浪线条,概括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形态。
《腰鼓舞》
流畅而简练的线条,传神地表现出舞者的动感。
《风的感受》
风的感觉是流动,是速度,使迎风起舞。寒冷刺骨的感受是难受,是压迫,是紧缩和哆嗦。
《无题》
火红的色彩、流动的水迹,摇曳的绿色的笔触,使人感到生机勃勃、气氛热烈和情绪激动。
《盛夏的感觉》
主要通过色相的变化表达各种抽象的画面和不同的感情色彩。
照片
红叶和雪山的色彩形成了暖与冷的鲜明对比。
一小组为单位对书中画家(小画家)的作品进行各种线条与色彩的比较、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
画家想表现什么感觉?他们运用什么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四、表现感受:选择线条或色彩表现感受
1.临摹画家作品中的线条与色彩(可想象变化),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2.把你对某种十五的感觉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五、小组评价
1能说一说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