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题型解法与归纳
专题5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解析版)
![专题5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e22c2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7.png)
专题5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欧姆定律一章中的重要实验,是得出欧姆定律的必做实验,也是中考电学最常考的电学实验之一。
通过实验的探究有助于对欧姆定律的正确理解,为学好欧姆定律这一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2、实验器材(七种)及电路图:电流用电流表测量,电压用电压表测量,还必须有电源、开关、导线另外还有电阻、滑动变阻器,共七种。
电路图如下图:3、实验过程:保持定值电阻阻值不变,多次移动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将测的数据记录到表格里。
电阻R=Ω4、实验结论和图像:在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根据实验数据可绘出U-I图像如下:5、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以便多次测量,找到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例题1 (2021辽宁大连)某同学探究“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有:两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10Ω的定值电阻及开关次数电压U/V 电流I/A123考点透视迷津点拨与点对点讲各一个,导线若干。
(1)图甲是该同学连接的部分电路,请用笔画线,将图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b端向a端滑动,观察到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大。
当滑片滑到a端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3)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电阻R=10Ω实验次数 1 2 3 4 5 6电压U/V 0.6 1.0 1.4 1.8 2.2 2.6电流I/A 0.06 0.10 0.14 0.18 0.22 0.26②分析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 __。
【答案】(1)见解析(2)电流表的量程改用0~0.6A (3)①见解析②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解析】(1)探究“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电压。
(完整版)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总结,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0bb43e6bceb19e8b8f6bacb.png)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讲析物理实验六大步骤分析一,清楚实验目标(题目、提出问题):探究理解:1,为什么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压时产生电流的原因,可能电压越大电流也越大;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那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这是我们学习电学必须研究清楚的问题。
2,探究谁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某一定值电阻的,电流、电压、电阻都是对同一导体在同一时间的对应值而言,即I是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是U时的电流。
所以我们要测的电流是定值电阻R的电流,电流表要与R串联;要测的电压也是定值电阻的电压,电压表要并联在R两端。
3,实验思维导向:(1)电路中电压变化可能会导致电流的变化,电阻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电压、电流同时变化,所以,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就要保证电阻不变,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就要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2)要研究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定量关系,我们需要知道导体两端电压数值不会是导体电流的队医数值怎样变化;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定量关系,我们需要知道在同一电压下导体电阻值变化时导体中对应电流怎样变化。
所以我们需要电流、电压表来测量准确的电流、电压数值,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同一导体的电压产生变化,也需要同一电压是导体电阻值产生变化,所以,我们需要滑动变阻器和不同阻值的电阻。
二,明了实验原理;1,探究同一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2,探究同一电压时不同阻值的导体中电流与导体阻值的关系:导体阻值不同对电流阻碍作用不同。
三,合理选择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三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若干导线。
4、科学设计实验步骤,准确收集数据:1,设计电路,并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2,分步研究:(1)保持电阻不变,测量电阻两端电压U和电流I,记下数值;改变电阻两端电压,重复三次以上,记下多组数据;(2)保持电压不变,测量电流并记下阻值R和对应的电流值;改变接入电阻的大小,重复三次以上,记下多组数据。
九年级物理全册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知识点梳理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全册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知识点梳理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cb07d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1a.png)
4。(2020·自贡)在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右端移到中间某个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变化了△U和△I.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先变小后变大
(3)实验过程中,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适当位置,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A。将5Ω的电阻更换为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V。
【答案】(1)如图;断开;(2)电阻R断路;(3)0.3;右;1。5。
★典例呈现
★考点一:电路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典例一:(2020·湖南常德)用电器R1和R2上都标有“6V”字样,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R1和R2 阻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R1:R2=2: 1;
C.R1和R2并联在4V电源上,通过电流I1:I2=2:1;
2。(2020·天津)图所示是某导体中的电流I跟它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象,该导体的阻值为( )。
A. 40ΩB. 30ΩC。 20ΩD。 10Ω
【答案】D。
【解析】由图像知,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说明导体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由欧姆定律 可得,导体的电阻: ;故选D。
3.(2020·四川成都A)图是R1、R2两电阻的U-I图像。将R1、R2并联后接入电路,结合图中信息可知( )。
2.为了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我们应控制电阻一定,通过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变阻器来调节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中考物理高频考点训练: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
![中考物理高频考点训练: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0ba46dbaf1ffc4fff47ac36.png)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考法综述】1.连接部分电路;2.设计实验电路图,实验记录表;3.连接电路时的注意事项:开关状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电表量程的选取、电表的正负接线柱;4.实验时的故障分析;5.实验数据分析;6.伏安曲线的绘制与解读;7.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电阻阻值变化与滑动变阻器的移动方向;8.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电压值变化与滑动变阻器的移动方向;无法达到电压值的原因;9.滑动变阻器规格的选取方法;10.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1.其它问题。
【解法探讨】例1.(2018广元)如图甲,是张勇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6V.电压表、电流表无损坏,有阻值为5Ω、10Ω、20Ω、30Ω、40Ω定值电阻5个。
(1)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成图乙的实物图。
(2)实验过程中,需要改变定值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为了科学地得出实验结论,当每次更换电阻后,都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此时眼睛应注意观察_______(选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B.电压表C.电流表D.电源(3)某次实验,更换电阻R,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0,电流表示数正常,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将5次实验数据描绘在图丙中。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选填序号)。
A.电流B.电压C.电阻D.电功率(5)实验中,他们选择下列哪个滑动变阻器最合适_______(选填序号)。
A.10Ω 0.5A B.50Ω0.5A C.50Ω1A D.200Ω1A(6)请你用平滑曲线将图丙中5个点连接起来,观察图象你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_______。
【答案】. (1) (2) B (3) 电阻短路(4) B (5) C(6) 成反比【简析】(1)由图甲可以看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实物图中已连接上端的接线柱,所以另一端应该连接右下端,这样才能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
(完整版)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7931ed27284b73f24250e5.png)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接近高压带电体。
●高低压的划分低压和高压的界限是1000V ,低于1000V 为低压,高于1000V 为高压。
低压对人体来说并非安全电压,预防低压触电,应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主要指火线)。
高压触电分两类: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预防电弧触电应远离易起电弧处,预防跨步电压触电应两脚并拢下蹲,或并脚跳离高压带电体。
知识点2 注意防雷与避雷针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云层之间,云层与大气之间的电压高达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放电时的电流可达几万安到十几万安,产生很强烈的光和声。
云层和云层之间的放电危害不大,而云层与地面之间的放电如果通过树林、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如果这种放电通过人体,能够立即致人死亡。
雷电均发生在积雨云层,由于积雨云层内空气所含的水蒸气比干燥空气多,而电荷极易吸附在水珠表面,故积雨云层积聚许多电荷。
避雷针因在房屋的高处,其尖端曲率半径又极小,分布在其内的负电荷产生的电场很大,易使其周围的空气电离而造成一条可以导电的通道。
并且避雷针是金属做的,是电的良导体,当电荷传至避雷针尖上时极易沿着金属线流入大地,这一电流通道可使云层和建筑物间的正、负电荷中和,使云层放出的电荷完全通过避雷针流入大地而不会损坏建筑物。
知识点3 短路●定义:由于某种原因,电路中不该相连的两点被直接连在一起的现象,叫做短路。
或电流不通过电器直接接通叫做短路。
●短路的危害:电源短路是十分危险的,由于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灯泡的电阻,所以通过它的电流会非常大,这样大的电流,电池或者其他电源都不能承受,电源会损坏;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电流太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火灾。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采用保险丝、空气开关、熔断器等防止短路或过载带来的危害。
●短路分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两类。
用电器短路时,一般认为用电器中无电流流过,不会对电路造成损害。
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压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337c801bb68a98271fefad2.png)
1
1
2
1
2
1
1
2
2
10、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Ⅰ
因为 U =U 而 U =Ⅰ R1 U =Ⅰ R 所以 Ⅰ R =Ⅰ R
1 2 1 1 2 2 2 1 1 2
1
U1
R1
Ⅰ2
U2
R2
2
即
Ⅰ1 R2 = R1 Ⅰ2
表明: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分配。 即电阻越大的,分得的电流越小;电阻越小的, 分得的电流越大。
检测A:1、把R =5欧、R =10欧、 R =15欧和R =40欧串联接入电路,R = ( )欧。 2:把R =1欧和R =1000欧并联接入电路,关于
1 2 3 4 串 1 2
R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于1000欧 (B)小于1000欧 (C) 1欧和1000欧之间 (D) 小于1欧
例1:电阻R 和R 并联接入电路,两端所 加电压为24V,如果R =80欧,通过R 的 U =24V R =80欧 Ⅰ =? 电流为0.2A,求R =?
1 2 1 2
1
2
1
1
解法一:如图所示 因为 U2=U1=U=24V 所以 R2=
U2
U2=24V R2=?
Ⅰ2=0.2A
Ⅰ2
Hale Waihona Puke =24V0.2A
=120欧
R1
R1 s s
b R2=6欧
a a
A
U 解:接a时,电流表示数为: Ⅰ =U/R1 接b时,电流表示数为: Ⅰb=U/(R1+6)
a
A
U
R1 s
A
b R2=6欧
U
则:
Ⅰa Ⅰb = R1+6欧 即 R
中考物理专题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解析版)
![中考物理专题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6fa3b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3.png)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B端的目的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若电路仅有一处故障,故障是。
知识点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2)电阻一定时,I 与 U 的图象如图所示.
(3)实验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知识点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的阻值.
(3)将5Ω、10Ω、15Ω、20Ω的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每一次都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5V;当拆下5Ω的定值电阻换成1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时,如果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由分压原理,会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大于2.5V,接下来应该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回到2.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通过多次实验测得多组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数据和图象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
(4)以上几次实验中记录电表示数时,当定值电阻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为Ω。
【答案】(1)断开;(2)保持不变;(3)大;(4)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流过导体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5)4。
【解析】(1)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前,开关应断开;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故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的目的是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第16讲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16讲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187462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7.png)
B.更换一个最大阻值为30Ω的滑动变阻器
C.再串联一个10Ω的电阻
D.将电压表改接到滑动变阻器两端
(6)如图图像中能大致反应本实验中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分析】(1)滑动变阻器接一个上接线柱和一个下接线柱串联在电路中,按照甲电路图知滑动变阻器接左下接线柱,如下图所示:
(2)若电流表没有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与电源相连,所以故障为与电压表并联的定值电阻断路;
(2)注意选择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接线时,要让电流从它们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3)电压表要与定值电阻相并联。
(4)每次实验操作力求迅速,尽量减小由于电阻长时间通电温度升高,电阻变大。
【例1】(2022德阳)小均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3V恒定)。
(4)根据画出I﹣R图象(如图乙)知,图中阴影面积为长方形,其面积等于IR,由欧姆定律得,U=IR,阴影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电阻两端的电压,其数值为:
U=IR=0.6A×5Ω=3V;
(5)A.设电源电压为U,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V,当接入50Ω的定值电阻时,则 = ,即 = ,解得电源电压为:U=4.2V,降低电源电压可以完成这次实验,A正确。
【解析】(1)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故可将电压表的“﹣”接线柱和定值电阻的左接线柱相连。如图所示:
(2)某次实验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如图乙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3)接下来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做实验,移动滑片P,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为2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U/R=2V/10Ω=0.2A。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解析版)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c8ccc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a.png)
第1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难点突破:实验探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不变量改变量电流与电压关系电阻电压电流与电阻关系电压电阻考点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方法:控制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移动滑片,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2.电路图(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及其连接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2)保护电路4.实验步骤: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保持电路中定值电阻阻值不变,闭合开关A 后,知识讲解调节R′的滑片到不同位置,使R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的变化,分别读出不同电压下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并把它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比较电流表的示数是否成整数倍的变化5.数据处理和分析、绘制出I-U图像导体的电阻R/Ω导体两端的电压U/V导体中的电流I/A510.2520.4530.66.根据图像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考点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方法: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一定,改变电阻阻值2.电路图及其电路连接: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保护电路4.实验步骤:表格设计、先将5Ω的电阻R 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恒定在某一值,并记录电流值,然后再分别用10Ω、15Ω、的电阻替换5Ω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电流值,比较每次电阻值与电流值的乘积是否相等5.数据处理和分析、绘制图像6.根据图像得出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7.实验注意事项:(1)更换阻值不同的电阻后,移动滑片方向判断:换大调大,换小调小----难点(2)表格错误数据的分析:比较各组数据电阻与电流的乘积是否相同,不同一组为错误数据,原因是没有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考点3:【交流与讨论】(1)重点区别-----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都有保护电路的作用①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②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2)连接电路前,开关应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动到阻值最大处。
2022年中考物理三轮复习高频考点07 探究电流与电阻和电压的关系实验(附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物理三轮复习高频考点07 探究电流与电阻和电压的关系实验(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a3cee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7.png)
2022年中考物理三轮复习高频考点考前冲刺训练07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考法综述】1.连接部分电路;2.设计实验电路图,实验记录表;3.连接电路时的注意事项:开关状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电表量程的选取、电表的正负接线柱;4.实验时的故障分析;5.实验数据分析;6.伏安曲线的绘制与解读;7.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电阻阻值变化与滑动变阻器的移动方向;8.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电压值变化与滑动变阻器的移动方向;无法达到电压值的原因;9.滑动变阻器规格的选取方法;10.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1.其它问题。
【解法探讨】例1.(2018广元)如图甲,是张勇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6V.电压表、电流表无损坏,有阻值为5Ω、10Ω、20Ω、30Ω、40Ω定值电阻5个。
(1)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成图乙的实物图。
(2)实验过程中,需要改变定值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为了科学地得出实验结论,当每次更换电阻后,都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此时眼睛应注意观察_______(选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B.电压表C.电流表D.电源(3)某次实验,更换电阻R,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0,电流表示数正常,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将5次实验数据描绘在图丙中。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选填序号)。
A.电流B.电压C.电阻D.电功率(5)实验中,他们选择下列哪个滑动变阻器最合适_______(选填序号)。
A.10Ω 0.5A B.50Ω0.5A C.50Ω1A D.200Ω1A(6)请你用平滑曲线将图丙中5个点连接起来,观察图象你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_______。
【答案】. (1) (2) B (3) 电阻短路(4) B (5) C(6) 成反比【简析】(1)由图甲可以看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实物图中已连接上端的接线柱,所以另一端应该连接右下端,这样才能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
2020年物理中考实验专题2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020年物理中考实验专题2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b7b6ed34afe04a1b071de72.png)
2020年物理中考实验专题2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一、专题概述“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初中电学实验的主要内容,也是中考必考内容。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电学实验重点考查原理图与实物图的连接、实验器材规格的选择、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以及电路故障等知识。
二、实验探究解题方法指导1.原理图与实物图:①电压表只能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②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流表应当串联;③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的接法要正确(接线柱、测量对象、量程)。
2.器材规格的选择①电压表的量程应根据电源电压或控制的电压确定;②电流表的量程应根据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或接入的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确定;③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根据最大的定值电阻计算确定,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由电路最大的电流值确定。
3.典型的操作步骤: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到最大阻值处;③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调节电阻两端的电压使成整数倍变化;④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调节电阻两端的电压使其一定,将小阻值的电阻更换成大阻值的电阻时,应根据情况,将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或向最大阻值处移动;⑤设置重复实验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多组值得出普遍规律。
4.现象与原因分析:根据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特点及滑片移动时两表示数变化分析A、故障分析:①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也无示数的原因是定值电阻以外部分断路;②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的原因是定值电阻处断路;③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的原因是定值电阻处短路或电压表坏了;④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移动滑片示数不变,示数较大的原因是变阻器接线柱都接在了上方的接线柱上;⑤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移动滑片示数不变,示数较小的原因是变阻器接线柱都接在了下方的接线柱上;⑥电表指针反向偏转的原因是接线柱接反了;⑦电表指针反向右偏转到刻度线外的原因是量程选小了;⑧电表指针偏转角度很小的原因是没有调零或量程选大了。
中考复习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例题分析及复习要点
![中考复习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例题分析及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8a68c351e79b8969022652.png)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例题分析及复习要点2020.5修订【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阻值不变).(1)实验装置图中有一处连接错误,请在错误连线处画“×”,并用笔画线改正.(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减小)【此类题目需要根据各电子元件的使用原则进行判断,如电压表需要并联,电流表需要串联,而滑动变阻器需要“一上一下”连接等】(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滑片P应处于__________(选填“A”或“B”)端.【根据用电安全进行判断,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最大阻值处。
】(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有示数且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3 V,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电路故障问题,关键在于根据故障状态判断引发故障的电子元件。
】根据题意,电流表有示数,且该电路为串联,证明电路中仍然可以构成回路;无论如何移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均接近3V,说明电阻R存在断路现象,故填“电阻R断路”。
电路断路导致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的原因:如图所示,当电阻R断路时,电压表可以视为并联在电源两端,所以示数约等于电源电压,【电压表实质上是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
】(4)排除故障后小明继续实验,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测出通过定值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表所示(滑动变阻器规格“20 Ω 1 A”),老师看后说其中一次数据是错误的,请帮小明分析出错的是第________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规格“20 Ω1 A””),由于表格中出现的最大电流为0.6A,故不存在因电流(表)过大产生的错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由第三问可得电源电压约为3V;由表格中第六组数据可得,定值电阻的阻值为3V/0.6A=5Ω;因为此电路为串联,所以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最小电流为3V/(5Ω+20Ω)=0.12A,所以第一次测量的数据是错误的,理由是“第1次滑动变阻器应调至25Ω,但此数值不在可调范围内”。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解析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题型(人教版)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解析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题型(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2d584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f.png)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解析版)本节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熟悉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并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2.掌握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及电流跟电阻的关系;3.会进行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实验探究。
要点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知识点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设计实验:因电流与电压、电阻均有关系,我们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
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2个)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
电路图:如图。
4.进行实验:①按图连好电路,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开关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实物图如下所示。
=5W不变,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V、2V、②保持电阻R13V,并读出电流表相应的数值、填表。
=5ΩR1次数电压U/V电流I/A110.2220.4330.6=10W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V、2V、3V,并读出电流表相改变电阻,使R2应的数值、填表。
=10ΩR2次数电压U/V电流I/A110.1220.2330.35.根据数据画出I-U图像。
6.得出结论:在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要点诠释:1.任何电学实验,在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应调节到阻值最大处,这样可以保护电路。
2.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两点:①保护电路;②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3.如果只凭一组数据,就得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结论,缺乏普遍性,所以本实验用不同阻值的电阻,重复实验操作,这样得出的数据更具普遍性。
4.要会根据I-U图,判断电阻值的大小。
如图,通过相同的电流时,U B >U A ,所以R B >R A 。
【例】(2023·宜昌)如图甲为小俊和小红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连接的部分实物图。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知识归纳及精编练习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知识归纳及精编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d9dc503c1c708a1294a44ca.png)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 基础知识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实验电路如右图所示 实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在连接实物时开关应 _____________ ,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1、 串联电路中某用电器两端电压随电阻变化关系 :在串联电路中当某用电器电阻变大时该用电器两端的电 压随之增大。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须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当接入 5Q 的定值电阻完 成实验后,没有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断开开关,将 5 Q 的电阻换成10Q 的电阻时,再闭合开关,此 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可用串联电路中某用电器两端电压随电阻变化关系来解释),为了控制定值电 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阻值大的那端移动。
(解释:滑动变阻器先与 5 Q 的电阻 串联,5Q 的那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当滑片不动将5Q 的电阻换成10Q 后,那么10Q 的那个电阻两 端的电压将大于U,为使10Q 的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原来相等, 电路的电阻变大,那么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也会变大,则 到等于U ) 实验故障分析: 1. 电压表或电流表的指针向没有刻度的方向(或反向)偏转: 在电源电压不变时,可将滑动变阻器接入 10Q 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就会变小,直 电压表或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 电压表或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很小: 电压表或电流表所选择的量程太大3. 电流表或电压表指针超过最大值:4. 电压表示数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或说移动滑动变阻器使其连入的电阻减小时,电压表的示数 也减小了): 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了(或电压表测的是滑动变阻器的电压)5.闭合开关日 电流表或电压表所选择的量程太小6. 闭合开关时,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于电源电压(或说电压 电阻处断路;7. 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示数较大、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不改变: 线柱同时接入电路中了 或滑动变阻器短路了 ;8. 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示数较小、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不改变: 线柱同时接入电路中了 ;二、 针对性练习 例1:某同学用图23中所示的电路,来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其中R 为定值电阻,他第一次实验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 I i 。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详细知识点经典例题习题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详细知识点经典例题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c99663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74.png)
课题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得出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
2、学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3、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难点: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设计。
教学内容一、知识点梳理复习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结论: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I1/I2=U1/U2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结论:当导体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1/I2=R2/R13、注意:(1)开关断开连接电路;电表的正确使用;滑片的位置。
(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3)进行多次测量,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和特殊性,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
(4)滑动变阻器的两个作用:a、调节电路电流,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B、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4、理解:(1)同一性、同时性;(2)电流与电压的因果关系;(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4)描述结论时,先说条件,再说结论。
二、练习1、已知R1=3R2,分别把R1、R2接到6 V的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比I1∶I2等于()A.1∶3 B.3∶1 C.2∶1 D.4∶12、一导体接到电路中,如果把它两端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三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电阻是原来的三倍 B.它的电流保持不变C.它的电流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D.它的电流是原来的三倍3、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他不断改变电阻箱R1(符号用表示)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电流跟电阻__________,这与其他同学的结论不一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时,导体中的电流是1.0A,如果将其两端的电压减少到,导体中的电流变为( )A.2.0AB.0.25AC.3.0AD.0.50A5、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0.6A,如果使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再增加3V,那么这时该导体的电阻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通过它的电流是 A。
2020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06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解析版)
![2020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06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74f89f80eb6294dd886cb6.png)
专题6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一章中的重要实验,是得出欧姆定律的必做实验,也是中考电学最常考的电学实验之一。
通过实验的探究有助于对欧姆定律的正确理解,为学好欧姆定律这一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过程 1、实验方法: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电压、电阻,因此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
2、实验器材(七种)及电路图:电流用电流表测量,电压用电压表测量, 还必须有电源、开关、导线另外还有电阻、滑动变阻器,共七种。
电路图如右图:3、实验设计及记录表格:(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应保持电阻不变,通过移动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测量通过 电阻的电流。
(2)实验表格(表一)4、进行实验,将数据入表格中:(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阻值最大处。
(2)电流表、电压表接线柱接入电路时应为“正入负出”。
(3)电路连接完毕,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前应先试触。
(4)读数后,立即断开电路,以免电阻通电时间过长而发热,影响实验。
5、分析论证及数据处理:通过表一可知:在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将表一中的数据用图像处理,得到如下图像:6、得出结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就是欧姆定律。
7、交流讨论:(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
(2)得出结论时,我们不可以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也不可以说“电阻与电流成反比”,因为这里有个因果关系。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时,为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大,即“换大调大”;反之用5Ω的电阻替换10Ω的电阻时,为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小,即“换小调小”。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题型解法与归纳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题型解法与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e0507680066f5335b812121.png)
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表I U=3V 表II R=20Ω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大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C.滑动变阻器断路 D.定阻电阻短路(5)利用实验数据作出的I- U关系图线,与下图(乙)中的 B 最接近.4、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连线不得交叉,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要恰当).⑵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A端(填“A”或“B”).实验过程中,小华每次改变电阻R的阻值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始终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实验序号 1 2 3 4 5R/Ω10 20 30 40 50I/A 0.6 0.3 0.2 0.15 0.12⑶上表是小华实验过程记录的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电压一定,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⑷在做第五次实验时,同组的小明在没有改变滑片P的位置,直接将R的阻值从40Ω换成50Ω后,跟着就记录了电流表的示数.这个示数可能是(B )A.0.15A B.0.14A C.0.12A D.0.1A⑸另一组同学得到的数据得到如下表,根据数据可知:电流与电阻不成(成/不成)反比,这与欧姆定律不符(相符/不符),其原因是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ΩI/A实验序号R1①10 0.6②20 0.4③30 0.35、在探究欧姆定律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如图)(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最大阻值处,目的是保护电路.(2)小敏同学按甲图的电路原理图连接了乙图实物电路,其中有两个元件连接错误.它们分别是电压表和电流表(只需填写连错的元件).(3)重新连接电路后,用开关S进行试触,如果电流表指针如图丙所示,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如果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超过刻度盘,应换用更大量程.=5Ω、两端电压为3V时的电流,并记录相关数据.然(4)正确连接电路后,测出R1由5Ω换成10Ω,此时他应将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B端滑动(A后将电阻R1或B),在触头P滑动的过程中他的眼睛应始终注视着电压表(电压表、电两端的电压为 3 V时为止.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将变流表),使电阻R1小(填“变大”或“变小”).此实验是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的.6、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亮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如图所示.⑴请你根据实物电路连接情况画出小亮设计的实验电路图.⑵当电阻箱的示数为10Ω时,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2V,电流表无示数.无论小亮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无变化.经检查,电压表和电流表均完好.小华提醒小亮,电路中有故障.小亮排除了电路故障后,保持电阻箱的示数为10Ω,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50__Ω.⑶在实验中,当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改变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可使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保持6V不变.当小亮将电阻箱的阻值由20Ω调为30Ω时,为保持电阻箱两端电压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A__端移动.(选填“A”或“B”)⑷当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60Ω时,小亮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始终无法达到6V.此时小亮应采取的措施是__C__.(选填序号)A.更换一块新的电压表B.调节电源的输出电压到16VC.用“1A 100Ω”的滑动变阻器替换原来的滑动变阻器⑸在实验中,当电阻箱的阻值调节为某一值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请在表格中填写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和电路中的电流值. 15Ω、 0.4A题型小结1、原理图与实物图:①电压表只能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②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流表应当串联;③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的接法要正确(接线柱、测量对象、量程)2、器材规格的选择:①电压表的量程应根据电源电压或控制的电压确定、②电流表的量程应根据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或接入的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确定③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根据最大的定值电阻计算确定,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由电路最大的电流值确定.3、典型的操作步骤: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到最大阻值处.③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调节电阻两端的电压使成整数倍变化.④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调节电阻两端的电压使其一定,将小阻值的电阻更换成大阻值的电阻时,应根据情况,将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或向最大阻值处移动.⑤设置重复实验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多组值得出普遍规律.4、现象与原因分析:根据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特点及滑片移动时两表示数变化分析A、故障分析:①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也无示数的原因是定值电阻以外部分断路;②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的原因是定值电阻处断路;③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的原因是定值电阻处短路或电压表坏了;④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移动滑片示数不变,示数较大的原因是变阻器接线柱都接在了上方的接线柱上;⑤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移动滑片示数不变,示数较小的原因是变阻器接线柱都接在了下方的接线柱上;⑥电表指针反向偏转的原因是接线柱接反了;⑦电表指针反向右偏转到刻度线外的原因是量程选小了;⑧电表指针偏转角度很小的原因是没有调零或量程选大了.B、操作分析:①在连接最后一根导线时,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的原因开关没有断开;②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但是不成正比的可能原因是电阻不是定值电阻,阻值随温度发生了变化,(可以计算每次的电阻值分析)③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可能原因是电压表并在了变阻器两端,测的是变阻器的电压,(可以计算每次的电阻值分析)④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移动滑片P,无法调到控制的电压值的可能原因是变阻器最大阻值小了,解决的办法有更换阻值更大的变阻器或提高控制的电压或减小电源电压.5、图像与结论:①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得到的图像时过原点的直线,直线的夹角反应电阻阻值的大小,总结的规律为电阻一定,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②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得到的图像时双曲线的一支,结论是电压一定,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③总结规律时,要剔除由于弄错量程或分度值........而读错的数据④补充数据:根据结论或读表.....填数据6、电表示数的变化与范围(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或根据变阻器调节特点分析)①电流表的示数随变阻器阻值的增大而减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随变阻器阻值的增大而减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随变阻器阻值的增大而增大;②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更换大电阻后,没有移动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减小,根据需要调节后,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⑴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⑵小明同学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处短路或电压表坏了(写出一种即可).
⑶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__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断开开关,将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然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2.5 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4)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处断路.
(5)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_35_Ω的滑动变阻器.
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的电路未完成连接,请你将电路连接完整(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要求P右移时电阻变大.)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填“断开”或“闭合”),保持定值电阻R=20Ω不变,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得到多组数据.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表I U=3V 表II R=20Ω
(3)分析表1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
分析表2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电阻一定,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调节电压(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一定) .
(4)变阻器正确的实验步骤为:
①让5 Ω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记录电流表示数;
②将5 Ω电阻换成10 Ω电阻,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大于1.5 V,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右_(填“左”或“右”)移动,当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_1.5__ V时,记录电流表示数;
③将10 Ω电阻换成15 Ω电阻,闭合开关后发现: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最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B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大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C.滑动变阻器断路D.定阻电阻短路
(5)利用实验数据作出的I- U关系图线,与下图(乙)中的 B 最接近.
4、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
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连线不得交叉,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要恰当).
⑵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A 端(填“A”或“B”).实验过程中,小华每次改变电阻R的阻值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始终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
实验序号 1 2 3 4 5
R/Ω10 20 30 40 50
I/A 0.6 0.3 0.2 0.15 0.12
⑶上表是小华实验过程记录的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电压一定,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
⑷在做第五次实验时,同组的小明在没有改变滑片P的位置,直接将R的阻值从40Ω换成50Ω后,跟着就记录了电流表的示数.这个示数可能是(B )
A.0.15A B.0.14A C.0.12A D.0.1A
⑸另一组同学得到的数据得到如下表,根据数据可知:电流与电阻不成(成/不成)反比,这与欧姆定律不符(相符/不符),其原因是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 .
实验序号R1/ΩI/A
①10 0.6
②20 0.4
③30 0.3
5、在探究欧姆定律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如图)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最大阻值处,目的是保护电路.(2)小敏同学按甲图的电路原理图连接了乙图实物电路,其中有两个元件连接错误.它们分别是电压表和电流表(只需填写连错的元件).(3)重新连接电路后,用开关S进行试触,如果电流表指针如图丙所示,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如果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超过刻度盘,应换用更大量程.
(4)正确连接电路后,测出R1=5Ω、两端电压为3V时的电流,并记录相关数据.然后将电阻R1由5Ω换成10Ω,此时他应将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 B 端滑动(A或B),在触头P滑动的过程中他的眼睛应始终注视着电压表(电压表、电流表),使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 3 V时为止.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小(填“变大”或“变小”).此实验是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的.
6、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亮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如图所示.
⑴请你根据实物电路连接情况画出小亮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⑵当电阻箱的示数为10Ω时,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2V,电流表无示数.无论小亮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无变化.经检查,电压表和电流表均完好.小华提醒小亮,电路中有故障.小亮排除了电路故障后,保持电阻箱的示数为10Ω,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50__Ω.
⑶在实验中,当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改变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可使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保持6V不变.当小亮将电阻箱的阻值由20Ω调为30Ω时,为保持电阻箱两端电压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A__端移动.(选填“A”或“B”)
⑷当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60Ω时,小亮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始终无法达到6V.此时小亮应采取的措施是__C__.(选填序号)A.更换一块新的电压表
B.调节电源的输出电压到16V
题型小结
1、原理图与实物图:①电压表只能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②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流表应当串联;③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的接法要正确(接线柱、测量对象、量程)
2、器材规格的选择:①电压表的量程应根据电源电压或控制的电压确定、
②电流表的量程应根据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或接入的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确定
③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根据最大的定值电阻计算确定,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由电路最大的电流值确定.
3、典型的操作步骤: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到最大阻值处.③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调节电阻两端的电压使成整数倍变化.
④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调节电阻两端的电压使其一定,将小阻值的电阻更换成大阻值的电阻时,应根据情况,将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或向最大阻值处移动.
⑤设置重复实验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多组值得出普遍规律.
4、现象与原因分析:根据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特点及滑片移动时两表示数变
化分析
A、故障分析:
①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也无示数的原因是定值电阻以外部分断路;
②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的原因是定值电阻处断路;
③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的原因是定值电阻处短路或电压表坏了;
④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移动滑片示数不变,示数较大的原因是变阻器接线柱都接在了上方的接线柱上;
⑤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移动滑片示数不变,示数较小的原因是变阻器接线柱都接在了下方的接线柱上;
⑥电表指针反向偏转的原因是接线柱接反了;
⑦电表指针反向右偏转到刻度线外的原因是量程选小了;
⑧电表指针偏转角度很小的原因是没有调零或量程选大了.
B、操作分析:
①在连接最后一根导线时,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的原因开关没有断开;
②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但是不成正比的可能原因是
电阻不是定值电阻,阻值随温度发生了变化,(可以计算每次的电阻值分析)
③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可能原因是
电压表并在了变阻器两端,测的是变阻器的电压,(可以计算每次的电阻值分析)
④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移动滑片P,无法调到控制的电压值的可能原因是变阻器最大阻值小了,解决的办法有更换阻值更大的变阻器或提高控制的电压或减小电源电压.
5、图像与结论:
①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得到的图像时过原点的直线,直线的夹角反应电阻阻值的大小,总结的规律为电阻一定,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②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得到的图像时双曲线的一支,结论是电压一定,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而读错的数据
③总结规律时,要剔除由于弄错量程或分度值
........
填数据
④补充数据:根据结论或读表
.....
6、电表示数的变化与范围(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或根据变阻器调节特点分析)
①电流表的示数随变阻器阻值的增大而减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随变阻器阻值的增大而减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随变阻器阻值的增大而增大;
②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更换大电阻后,没有移动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减小,根据需要调节后,电流表的示数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