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五章-时间数列(补充例题)
统计学原理 时间数列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六章
时间数列
第二节
1、发展水平: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时间数列中具体时间条件下的指标数值,又称发展水平。 用ai表示:a0, a1, a2,
¨¨¨,an-1,an
a0最初水平,an最末水平, a1, a2,
¨¨¨,an-1中间水平
a0基期水平, a1报告期水平
2、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
要求要求11计算该企业第一季度平均每日在册职工人数计算该企业第一季度平均每日在册职工人数22计算该企业上半年的平均每日在册职工人数计算该企业上半年的平均每日在册职工人数33计算该企业全年的平均每日在册职工人数计算该企业全年的平均每日在册职工人数各月的平均人数才能代表各月人数月平各月的平均人数才能代表各月人数月平均人数均人数月初月初月末月末211月份的平均人数月份的平均人数8575857528028022月份的平均人数月份的平均人数7581758127827833月份的平均人数月份的平均人数8110181101291291第一季度平均人数第一季度平均人数807891807891383383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3资料不连续间隔相等某女士参加减重训练某女士参加减重训练每周末称一次体重每周末称一次体重第一周第一周三三四四53kg53kg515154545656第一周初为55kg试求该女士这个月的平均体重
105 .1%
某企业下半年在册职工人数资料如表所示。
月 份 7月初 780 80 9月底 800 76 10月底 725 84 12月底 750 78
全部职工人数(b) 生产工人占全部职 工比重(c)%
试求下半年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比重的平均值。
解: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比重
第五章 1统计学 (时间数列)
2.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序时平均 数的计算
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各期数值是不能加总 的,因而,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序时平均
数(以 c 代表),不能直接由相对指标时
间数列计算,而用构成该相对指标时间 数列的两个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的序时平 均数对比得到。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c a b
【例5-5】 某企业总产值和职工人数资料 如下表,计算该企业的年平均劳动生产率
库存额 1420 1400 1200 1250
1460
计算如下:
(1420 1400) 2 (1400 1200) 5 (1200 1250) 2 (1250 1460) 3
a 2
2
2
2
2523
2820 6500 2450 4065 1319.58万元
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1、逐期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 ai ai1
2、累计增长量
累计增长量是指时间数列中报告期发展 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发展水平之差,说 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总的增加或减少的 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累计增长量= ai a0
可以看出,这两种增长量虽然计算基期 和它们说明的问题不同,但它们之间却 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
(a1 - a0) (a2 -a1) (an - an-1) an - a0
(ai a0 ) (ai1 a0 ) ai ai1
(四)平均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是指时间数列中各逐期增长 量的序时平均数,说明某现象在一段时 期内平均每期增加或减少的数量。
其公式为: 平均增长量
1.时期数列。凡排列在总量指标时间数 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均反映现象在一 段时期内发展的结果,即“过程总量”, 该时间数列称为时期数列。
第五部分时间数列教学-
y1
y2 y3 y4 y5
a1
a2 a3
b1 b2
y6
时间 时期数 数列
t1 1
y1
t2 2
y2
t3 3
y3
t4 4
y4
t5 5
y5
t6 6
y6
t7 7
y7
时间 时期数 数列
t1 -3
y1
t2 -2
y2
t3 -1
y3
t4 0
y4
t5 1
y5
t6 2
y6
t7 3
y -3
匀比率 修匀比率 = 各年同月(季)的实际值/趋势值 * 100%
第三步:计算 季节比率 = 各年同月(季)的平均数/总平均数 * 100%
第四步:进行预测 例: 假如2000年第二季度销售量为16万件, 可预测第三季度的销售量为 16*(117.43/189.97) = 11.2 万件
三、移动平均和指数平滑法
季节比率 (%)
35.87
185.9 3
117.6 5
60.56
总平均数
—— —— —— —— 6.481
100
按月(季)平均法的步骤:
第一步:根据各年同月(季)数值计算各年同月的 平均数和总平均数
第二步:计算各季(月)的季节比率
季节比率 = 各年同月(季)的平均数/总平均数 * 100%
第三步:绘制季节变动图
时间数列的种类和编制原则
一、时间数列的种类
时期数列
按指标形式分
绝对数数列 相对数数列
时点数列
平均数数列
1、绝对时间数列 :统计指标是绝对数
(1)时期数列,例见书95页:
(2)时点数列,例见书95页
统计学5章ppt课件
2024/9/28
2
统计学
二、时间数列旳种类
(一)绝对数时间数列
➢ 绝对数时间数列又称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它 是把一系列总量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形成旳时间数列。
➢ 绝对数时间数列按反应社会经济现象时间状 态旳不同,又可分为时期指标时间数列和时 点指标时间数列,简称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2024/9/28
时点数列有连续时点数列和间断时点数列 两种。
(1)连续时点数列(已知每天数据)
统计学中旳时点指旳是某一天,假如已知每天旳数据, 则构成了连续时点数列,可直接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
a a
n
或
a
af f
示例
式中:a 代表各期旳发展水平;n 代表时期项数;权数 f 表达变量不 发生变动旳天数。
2024/9/28
2024/9/28
7
统计学
(三)平均数时间数列
将一系列平均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旳 时间数列叫做平均数时间数列。
它反应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一般 水平旳发展变动趋势。
相对数和平均数时间数列具有某些共同旳性质:
➢ 各指标值在时间上都没有相加性; ➢ 不存在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之分; ➢ 都能够经过两个时期数对比、两个时点数对比、或
2024/9/28
16
统计学
(4)年距(同比)增长水平
在实际统计分析中,为了消除季节变 动旳影响,经常需要计算年距(同比) 增长水平。
年距增长量 = 本期发展水平 — 去 年同期发展水平
2024/9/28
17
统计学
2.平均增长水平
平均增长水平也称平均增长量,用以表白社
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旳n 增长水
《统计学》-第五章-时间数列(补充例题)
第五章动态数列例1、“九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单位:亿元解:【分析】这是时期数列资料,可按简单算术平均数(n a)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计算结果如下: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发展水平78432.7亿元33711 83AF 莯+)31116 798C 禌22548 5814 堔23888 5D50 嵐35943 8C67 豧其中:第一产业平均发展水平14258.3亿元;第二产业平均发展水平39100.1亿元;第三产业平均发展水平25074.2亿元。
例2、我国人口自然增长情况见下表:试计算我国在“七五”时期年平均增加人口数量。
解:【分析】新增长人口是时期指标,故平均增加人口数量仍用na a ∑=计算。
年平均增加4.1696516291678172617931656=++++==∑na a (万人)例3、某商店2010年商品库存资料如下:30139 75BB 疻\22102 5656 噖36028 8CBC 貼j20316 4F5C 作$试计算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上半年、下半年和全年的平均库存额。
解:这是一个等间隔时点数列,用“首末折半法”计算:试计算2002年该企业平均工人数。
解:【分析】这是不等间隔时点数列,用间隔月数进行加权的公式计算平均工人数:12111232121)(21)(21)(21---+++++++++=n n n n f f f f a a f a a f a a a 133221124124123241241432414408224083352233533012330326+++++⨯++⨯++⨯++⨯++⨯++⨯+==385(人) 例5、某企业2002年各季度计划利润和利润计划完成程度的资料如下:试计算该企业年度利润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
解:【分析】应该按两个时期数列对比组成的相对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算式计算: 该企业利润年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132898875887860%125898%138875%135887%130860=+++⨯+⨯+⨯+⨯=例6、1995-2000年各年底某企业职工工人数和工程技术人员数资料如下:解:【分析】这是由两个时点数列对比所组成的相对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问题。
《统计学概论》第五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五章课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什么叫时间序列,构成时间序列的基本要素有哪些?P1212.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有何异同?P1273.时间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区别?P124-1254.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P1365.什么是平均发展速度?说说水平法和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基本思路,各在什么情况下选用?P1386.测定长期趋势有哪些常用的方法?测定的目的是什么?P1367.实际中如何根据时间序列的发展变化的数列特征来判断合适的趋势方程形式?P145 8.影响时间序列指标数值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理论模型有哪些?P140二、判断题1.时间序列也称动态数列,它是变量数列的一种形式。
( × )【解析】时间序列是数列,而变量数列是静态数列。
2.时间数列和时点数列属于总量指标时间序列。
(√)3.所谓序时平均数是指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 )【解析】序时平均数是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
4.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末折半法。
( × )【解析】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末折半法。
5.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开n次方。
(× )【解析】平均发展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开n次方,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或100%)6.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7.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移动平均项数越多越好。
( × )【解析】移动平均法所取项数的多少,应视资料的特点而定。
8.某一时间序列有25年的数据,若采用五项移动平均,则修匀后的数列缺少4项数据。
(√)9.如果时间序列是年度数据,则不存在季节变动。
(√)10.用相同方法拟合趋势方程时,t的取值不同,则得到的趋势方程也不同,但趋势预测值不变。
统计基础知识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习题及答案
D.平均数数列二、多项选择题1.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A. 序时平均数2.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BD A 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一、单项选择题 第五章 时间序列分析1.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 A.主词和宾词 )(20XX 年 1 月) B. 变量和次数 C.现象所属的时间及其统计指标数值 D.时间和次数2.某地区历年出生人口数是一个 ( A 时期数列 B ) (20XX 年 10月)B.时点数列C.分配数列 3. 某商场销售洗衣机, 共销售 6000 台, 年 10) 年底库存 50 台,这两个指标是 ( C ) 20XXA. 时期指标B. 时点指标C.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4.累计增长量(A ) (20XX 年 10)A. 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 D.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B. 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C. 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D .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5. 某企业银行存款余额 4 月初为 80 万元, 160 万元,则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存款余额为( 5 月初为 150 万元, 6 月初为 210 万元, 7 月初为10)A.140 万元B.150 万元6.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 A ) C.160 万元 D.170 万元A. 商品库存量 (10)B .商品销售C. 平均每人销售额D .商品销售额 7. 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A. 时期数列10)( A )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8. 时期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 A A. 可以相加 1月)B. 不可以相C.绝大部分可以相加D. 绝大部分不可以相加10. 某校学生人数 比 增长了 8%,增长了( D )( 10 月)比 增长了 15%, 比 增长了 18%,则 2004- 学生人数共A.8%+15%+18%B. 8 %X 15%X 18%C. (108%+115%+118%) -1D.108 %X 115%X 118% -1( ABD B.动态平均数)(20XX 年 1 月) C.静态平均数 D.平均发展水平 E. 般平均数 )(20XX 年 10 月)B.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C. 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D. 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没有直接的联系E.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取得的 )(20XX 年 1)B. 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相对量E. 环比增长量除以100再除以环比发展速度7. 增长速度( ADE )( 1 月)A.等于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6.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常用的方法有( A.几何平均法(水平法)C.方程式法(累计法)E.加权算术平均法 AC)(10)B.调和平均法 D.简单算术平均法C.累计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D. 等于发展速度 -1E.包括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 8. 序时平均数是( CE )( 10 月)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 根据同一时期标志总量和单位总量计算C. 说明某一现象的数值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D.由变量数列计算E. 由动态数列计算三、判断题 1 .职工人数、产量、产值、商品库存额、工资总额指标都属于时点指标。
统计学原理第5章:时间序列分析
a a
n 118729 129034 132616 132410 124000 5
127357.8
②时点序列
若是连续时点序列: 计算方法与时期序列一样; 若是间断时点序列: 则必须先假设两个条件,分别是 假设上期期末水平等于本期期初水平; 假设现象在间隔期内数量变化是均匀的。 间隔期相等的时点序列 采用一般首尾折半法计算。 例如:数列 a i , i 0,1,2, n 有 n 1 个数据,计算 期内的平均水平 a n a n 1 a 0 a1 a1 a 2
(3)联系
环比发展速度的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n n i 0 i 1 i 1
相邻两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后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i i 1 i 0 0 i 1
(二)增减速度
1、定义: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 2、反映内容:现象的增长程度 3、公式:增长速度
0.55
二、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指标
(一)发展速度 (二)增长速度 (三)平均发展水平
(四)平均增长速度
(一)发展速度
1、定义:现象两个不同发展水平的比值 2、反映内容: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快慢相对程度 3、公式:v 报告期水平 100%
基期水平
(1)定基发展速度
是时间数列中报告期期发展水平与固定基期发展水平对比所 得到的相对数,说明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 展方向和速度,故亦称为总速度。 (2)环比发展速度 是时间数列中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前期发展水平之比,说明某 种社会经济现象的逐期发展方向和速度。
c
a
b
均为时期或时点数列,一个时期数列一个时点数列,注意平均的时间长度 ,比如计算季度的月平均数,时点数据需要四个月的数据,而时期数据则 只需要三个月的数据。
统计学第5章时间数列
增长速度
增长量 报告水平-基期水平 增长速度= = =发展速度-1 基期水平 基期水平
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 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 年距增长速度=年距发展速度—1 增长1%的绝对值=增长量 / 增长速度=基期水平 / 100 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 = 平均发展速度 — 1
时间数列的分析目的
分析目的
分析过去
描述动态变化
认识规律
揭示变化规律
预测未来
未来的数量趋势
时间数列的类型
时间数列的类型
相对数 时间数列
绝对数 时间数列
平均数 时间数列
时期数列
时点数列
绝对数时间数列:把一系列同类的总量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 排列所形成的数列,称为绝对数时间数列。反映现象在各 期达到的绝对水平。绝对数时间数列又分为时期数列和时 点数列两种。 时期数列:当时间数列中的每项指标都是时期数时,称为 时期数列。时期数列中每一个指标数值都是反映现象在一 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时期数列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1)指标数值通过连续登记取得;(2)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所属 时期长短有直接相关;(3)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 时点数列:当时间数列中的每项指标都是时点数时,称为 时点数列。该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都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 点(瞬间)的规模或水平。时点数列也有三个特点:(1)指 标数值通过间断登记取得的;(2)各指标数值的大小与间隔 长短没有直接关系;(3)各项指标数据不能直接相加。
什么是时间数列
将同类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 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据序列称时间数列。 时间数列的基本要素
§所属的时间范围 §反映数量特征的 指标数值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统计学原理第五章 时间数列
5.4 时间数列的平均指标 5.4.1时间数列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定义
在 分 析 社 会 经 济 现 象的动态时,既要计算 时间数列比较指标,还 要对时间数列中各项 指标在时间上的变动 进行综合平均,以说明 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 发展的一般水平,这 种指标称为时间数列 平均指标,又称为序时 平均数。
公式
分类
定基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 定义 报告期的累计增长量与固 定基期水平之比,说明现 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增长 程度 公式 表示符号
环比发展速度
定义 逐期增长量与前期水平之 比,表明所研究现象逐期 增长的相对学生人数历年环比增长速度如表5.4所示
5.2.2 增长量
统计学原理——时间序列
时间 职工人数
1月1日 500
4月1日 560
7 月 31 日 12 月 31 日
580
600
[分析] 属于时间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采用加权 算术平均法计算。
500 560 3 560 580 4 580 600 5
a 2
2
2
345
568(人)
[计算公式]
时期数列
间隔相等 连续
特点: (1)时点数列中各指标值不能相加。 (2)时点数列中各指标值大小与时间间隔无关。 (3)时点数列通过间断登记获取数据。
二、时间序列的种类
(二)相对数时间序列:由相对指标排列形成。
特点: 1.由两个绝对数数列相比形成。 2.不同时期的相对指标数值不可直接相加。
(三)平均数时间序列:由平均指标排列形成。
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
A. B.
C.
D.
练习: 1、根据下表资料计算某企业月平均职工人数。
时间
职工人数 /人
1月1日 230
4月1日 5月1日 242 250
8月1日 12月1日 12月31日
244
238
236
2、某管理局所属两个企业元月份产值及每日在册
a
a1
a2
a3
a4
a5
a 21617.8 26638.1 34634.4 46644.3 58260.5 11111
1887773.1 37554.62亿元 / 年 5
(2) 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①连续时点数列:逐日登记。
未分组资料:逐日登记,每日都有数据(简单算术平 均法)。
a a1 a2 an
间隔不等 时点数列
最新《统计学》_第五章_时间数列
《统计学》_第五章_时间数列第五章时间数列(一)填空题1、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
两者的关系是累积增长量是相应的逐期增长量之和。
2、时间数列按其排列的指标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绝对数时序)、相对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数时序)、平均指标时间数列(平均数时序)三种,其中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是基本数列。
3、根据时间数列中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叫平均发展水平,又称序时平均数。
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水平法和累计法。
且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一般是不相同的。
必须按照动态数列的性质和研究目的来决定采用哪种方法。
如果动态分析中侧重于考察最末一年达到的水平,采用水平法为好;如果动态分析中侧重于考察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宜采用累计法。
5、进行长期性趋势测定的方法有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趋势线配合法、曲线趋势的测定与分析等。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某企业2000年利润为2000万元,2003年利润增加到2480万元,则2480万元是( A )A. 发展水平B. 逐期增长量C. 累积增长量D. 平均增长量2、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是(A)A 、发展水平B 、发展速度C 、平均发展水平D 、增长速度3、已知某企业连续三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6%,7%,8%,则该企业这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 D ) A. B.4、序时平均数又称作( B )A 、平均发展速度B 、平均发展水平C 、平均增长速度D 、静态平均数5、假定某产品产量2002年比1998年增加50%,那么1998-2002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D )6、现有5年各个季度的资料,用四项移动平均对其进行修匀,则修匀后的时间数列项数为( B )A 、12项B 、16项C 、17项D 、18项7、累积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是( A )A. 累积增长量等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B. 累积增长量等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C. 累积增长率与其相应增长量之差D. 两者不存在任何关系8、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A )A 、绝对数时间数列B 、相对数时间数列%8%7%6⨯⨯%8%7%6++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9、由时期数列计算平均数应是( A )A. 简单算术平均数B. 加权算术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序时平均数10、历年的物资库存额时间数列是( B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动态数列D、相对数动态数列11、由时间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按( A )A. 简单算术平均数B. 加权算术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序时平均数12、由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以(C)为权数A、时期长度B、时点长度C、间隔长度D、指标值项数13、计算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是(D)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发展水平14、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在确定平均的项数时(A)A、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B、不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C、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周期性变动D、平均的项数必须是奇数15、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值可以相加的是( B )A、相对数时间数列B、时期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16、一般平均数与序时平均数的共同点是(A)A、两者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B、都可消除现象在时间上波动的影响C、都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1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7.1%、3.4%、3.6%、5.3%,则定基增长速度是( D)A、7.1%*3.4%*3.6%*5.3%B、(7.1%*3.4%*3.6%*5.3%)-1C、107.1%*103.4%*103.6%*105.3%D、(107.1%*103.4%*103.6%*105.3%)-118、平均增长速度是( D )A、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D、平均发展速度减100%19、时间数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D)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20、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出( A)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各期逐期增长量21、半数平均法适用于( A)A、呈直线趋势的现象B、呈二次曲线趋势的现象C、呈指数曲线趋势的现象D、三次曲线趋势的现象2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y=a+bx中b为正值,则这条直线呈( B)A、下降趋势B、上升趋势C、不升不降D、无法确定23、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y=a+bx中b为负值,则这条直线呈( A )A、下降趋势B、上升趋势C、不升不降D、无法确定24、如果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致相等,则适宜配合( A )A、直线模型B、抛物线模型C、曲线模型D、指数曲线模型25、累计增长量等于(C)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C、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差D、逐期增长量之差26、增长1%的绝对值是( D)A、增长量与增长速度之比B、逐期增长量与定基增长速度之比C、增长量与发展速度之比D、前期水平除以100(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答案是正确的)1、历年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其最后一年的( ACD )A. 总发展速度B. 总增长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发展总速度2、各项指标值不能直接相加的时间数列有(BCD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E、变量数列3、时期数列的特点有( ABDE )A.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之间具有可比性B.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之间具有可加性C.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包括的时期长短无关D.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包括的时期长短有关E.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4、时期数列的特点是(ACE )A、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B、指标数值不能直接相加C、指标数值通过连续登记加总取得D、指标数值只能间断计量E、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5、下列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有(ACE )A、历年银行年末储蓄存款余额B、历年产值C、各月末职工人数D、各月商品销量E、历年粮食库存量6、下面等式中,正确的有( ABC )A.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B. 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C. 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1D.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7、历年国民生产总值数列是(AD)A、绝对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期数列E、时点数列8、某企业2000年总产值为50万元,2003年为100万元,则2003年的总产值比2000年(ABD)A、增长了50万元B、增长了100%C、增长了50%D、翻了一番E、翻了两番9、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出(AC)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各期逐期增长量E、累计增长量10、平均发展速度是(ACDE )A、环比发展速度的动态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代表值E、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的N次方根11、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A、时间长短应该一致B、总体范围应该一致C、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一致D、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计量单位应该一致E、指标数值的变化幅度应该一致12、时间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CDE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绝对数时间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E、平均数时间数列1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数量关系是( AB)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B、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基期一致D、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和E、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差14、下列社会经济现象属于时期数列的有(BE)A、某商店各月商品库存额B、某商店各月商品销售额C、某企业历年内部职工调动工种人次数D、某供销社某年各月末人数E、某企业历年产品产量15、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具体包括( ABD)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增长量E、增长速度16、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具体包括( ABCE)A、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增长量E、平均增长速度17、影响时间数列变化的因素有( ABDE )A、基本因素B、偶然因素C、主观因素D、循环变动因素E、季节因素18、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ABCD)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分段平均法D、最小平方法E、趋势剔除法19、在直线趋势方程y=a+bt中的参数b表示(CD)A、趋势值B、趋势线的截距C、趋势线的斜率D、当t变动一个单位时y平均增减的数值E、当t=0时,y的数值(四)是非题1、将总体系列不同的综合指标排列起来就构成时间数列。
第5章时间数列分析
42—39 39—37 ——
1 1 331
《统计学》第五章 时间数列 STAT
根据表中年末总人口数序列,计算1991—2001年 间的年平均人口数。
114333 115823 ... 126583 127627
Ya 2
2
12 1
1336779 121525.36(万人) 11
(2)时点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STAT
连续时点数列
逐日登记 间隔登记
间断时点数列
间隔相等 间隔不等
专业课件,精彩无限!
27
《统计学》第五章 时间数列 STAT
①逐日登记的连续时点数列:以“天”为统计间隔的 时点数列。
[例]某厂成品仓库有关资料如下
日期
1
2
3
4
5
库存量(台) 38
42
39
37
41
a
a1
a2
按计算方法区分: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例] a2–a1=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a2/a1=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专业课件,精彩无限!
20
《统计学》第五章 时间数列 STAT
一、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
㈠发展水平 ㈡平均发展水平
专业课件,精彩无限!
21
《统计学》第五章 时间数列
平均发展水平
STAT
专业课件,精彩无限!
32
④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即所掌握的是间隔不等的各期 期末或期初时点资料。
[例]试求该厂成品仓库当年平均库存量
时间
1 月初 3 月末 7 月初 10 月末 12 月末
库存量(台) 38(a1) 42(a2) 39(a3) 37(a4) 41(a5)
第五章 时间序列 《统计学基础》PPT课件
5.2.2 平均发展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是将时间数列各期发展水
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习惯上称 这种平均数为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 数,它可以综合说明现象在一段时期的
一般水平。
序时平均数和静态平均数的共同之处,都是将现象的个别数 量差异抽象化,概括地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二者的区别 表现为:序时平均数是根据时间数列计算的,所平均的是 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差异,说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 展的一般水平;静态平均数是根据同质总体内各单位标志 值计算的,所平均的是总体各单位在同一时间上的数量差 异,反映现象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5.2.3 增长量
5.2.4 平均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是时间数列各逐期增长量的平均数,用于描述现象在 一段时间内每期平均增加或减少的数量。
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项数
5.3.1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一)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对比所得的动态相对指 标,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相对程度。
5.1.1 时间数列的意义
时间数列,也称动态数列,它是指将某一统计指标在 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统 计数列。
时间数列有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个是现象所属的时 间;另一个是反映客观现象的指标数值。
编制时间数列的作用
1. 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规模和水平; 2. 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变化的过程和
特点:
①时间数列中各指标值通常不能纵向相加 ②时间数列中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③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值,通常是间隔一段时间登记一次
(例如月末、年末等)
(二)相对数时间数列 把相对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 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就形成了相对数 时间排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动态数列例1、“九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单位:亿元试计算“九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其中各产业的平均发展水平。
解:【分析】这是时期数列资料,可按简单算术平均数(na ∑)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计算结果如下: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发展水平78432.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平均发展水平14258.3亿元;第二产业平均发展水平39100.1亿元;第三产业平均发展水平25074.2亿元。
例2、我国人口自然增长情况见下表:单位:万人试计算我国在“七五”时期年平均增加人口数量。
解:【分析】新增长人口是时期指标,故平均增加人口数量仍用na a ∑=计算。
年平均增加4.1696516291678172617931656=++++==∑na a (万人)例3、某商店2010年商品库存资料如下:单位:万元试计算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上半年、下半年和全年的平均库存额。
解:这是一个等间隔时点数列,用“首末折半法”计算:12121121-++++=-n a a a a a nn (万元)第一季度平均库存额8.5632485560263=+++= (万元)第二季度平均库存额4432504043248=+++=(万元)第三季度平均库存额8.4632454548250=+++=(万元)第四季度平均库存额8.5732686057245=+++= (万元)上半年平均库存额4.502448.56=+= (万元)下半年平均库存额3.5228.578.46=+= (万元)全年平均库存额35.5148.578.46448.56=+++=试计算2002年该企业平均工人数。
解:【分析】这是不等间隔时点数列,用间隔月数进行加权的公式计算平均工人数:12111232121)(21)(21)(21---+++++++++=n n n n f f f f a a f a a f a a a133221124124123241241432414408224083352233533012330326+++++⨯++⨯++⨯++⨯++⨯++⨯+==385(人)例5、某企业2002年各季度计划利润和利润计划完成程度的资料如下:试计算该企业年度利润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
解:【分析】应该按两个时期数列对比组成的相对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算式计算:∑∑∑∑=÷=ba nb n a a 该企业利润年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132898875887860%125898%138875%135887%130860=+++⨯+⨯+⨯+⨯=例6、1995-2000年各年底某企业职工工人数和工程技术人员数资料如下:解:【分析】这是由两个时点数列对比所组成的相对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问题。
分子和分母均应按“首末折半法”计算序时平均数后加以对比。
工程技术人员占全部职工工人数比重(%))2121(11)2121(11121121n n n n b b b b n a a a a n ++++-++++-=-- =%4.51.11312.61)21425121811201085102021000(16128278605250250161==+++++⨯-+++++⨯-)(例7、某工厂2003年上半年工人数和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另外,7月初工人数为2250人。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1)上半年平均工人数。
(2)上半年平均总产值。
(3)上半年平均劳动生产率。
(4)上半年劳动生产率。
解:【分析】解答本题要明确劳动生产率的概念;认识月初工人数是时点指标,总产值是时期指标,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计算序时平均数加以对比。
(1)上半年平均工人数(人)210117222502190221621501950205021850=-++++++= (2)上半年平均总产值(亿元)105.3673.374.323.371.272.250.2=+++++= (3)上半年平均劳动生产率人万元(亿元)/78.14001478.02101105.3===(4)上半年劳动生产率人万元(亿元)/67.88008867.0210173.374.323.371.272.250.2==+++++=试计算各企业和综合两企业的月劳动生产率解:先按∑∑faf 公式计算平均工人数甲企业:人)(3035.30285158245531215330≈=++⨯+⨯+⨯ 乙企业:人)(3286.32785158328531415332≈=++⨯+⨯+⨯ 全公司:人))()()((63085158328245531431215332330=++⨯++⨯++⨯+例9、试利用动态指标的互相联系来确定某市生产总值动态数列水平和所缺的环比动态指标:解:【分析】动态分析指标中增长速度与发展水平、前期水平与增长1%绝对值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依据。
就是结果如下表所示:平均增长量=11.3499== 平均发展速度=9%8.107%107%9.107%108%107%107%3.107%1.106%8.106⨯⨯⨯⨯⨯⨯⨯⨯=072.13536609= 平均增长速度=1.072-1=0.072即该市生产总值年平均总值34.11亿元,平均发展速度107.2%。
例10、已知某公司所属甲、乙两工厂2001年利税各为500万元与1000万元,其环比增长速度如下:单位:%试通过计算确定哪个工厂平均增长速度较高?整个公司哪年的发展速度较快? 解:各年份利税总量指标计算如下:平均增长速度: 甲厂:%24.111124.0150075.61811.1125.1==-=-⨯乙厂:%47.121247.0110001265115.11.1==-=-⨯ 乙厂的平均增长速度比甲厂高1.23个百分点 公司发展速度:2002年:%83.11015005.1662100050011005.562==++2003年:%31.1135.166275.188311005.562126575.618==++说明整个公司2003年发展速度较快。
例11、某地区粮食产量1985—1987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3,1988—1989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5,1990年比1989年增长6%,试求1985—1990年六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解:【分析】本题的基年是1984年,前后跨度七年,可理解为对6项环比发展速度按几何平均法计算其平均值。
平均发展速度%2.10406.1)05.1()03.1(623=⨯⨯=∑∏=ff X X例12、199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76万亿元。
“九五”的奋斗目标是到2000年增加到9.5万亿元,远景目标是2010年比2000年翻一番。
试问:(1)“九五”期间将有多大平均增长速度?(2)1996—2010年(以1995年为基期)平均每年发展速度多大才能实现远景目标?(3)2010年人口控制在14亿内,那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多少元? 解:(1)平均发展速度=%52.11076.55.950==nn a a “九五”平均增长速度将达到10.52%(2)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的规模是:)(195.92万亿元=⨯实现远景目标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81083.1176.5191150=-=-=-nn a a (3)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的水平是:)(357.11419万元=÷例13、某煤矿采煤量如下:求:(1)按五日和按旬合并煤产量,编成时间数列;(2)按五日和按旬计算平均日产量,编成时间数列;(3)运用移动平均法(时距扩大为四天和五天)编制时间数列。
解:(1)(2)按五日和按旬计算的采煤量与按五日和按旬的平均日产量编成时间数列。
某煤矿每五日的采煤量和每五日平均每日采煤量的时间数列单位:吨某煤矿每10日的采煤量和每10日平均每日采煤量的时间数列五天移动平均: 第一个平均数为2.299514965298291304302301==++++对正第三天原值。
依次类推移动平均,得出五天移动平均数列共26项。
四天移动平均: 第一个平均数为5.2994291304302301=+++对着第2-3项中间。
第二个平均数为75.2984298291304302=+++对着第2-3项中间。
依次类推移动平均,得出四天移动平均数列。
最后进行二项移正平均。
例14、某地区年粮食总产量如下表所示:要求:(1)试检查该地区粮食生产发展趋势是否接近于直线型的?(2)如果是直线型,请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
(3)预测第11年的粮食生产水平。
解:(1)列表如下:从逐期增长量可以看出,各期增长量大体相同,所以变化趋势是直线型的。
把上表数据代入简化了的方程组:⎪⎩⎪⎨⎧==∑∑∑2tb ty nay 解得7.256102567===∑ny a ,17.333010472===∑∑t ty b则配合的直线方程为tbt a y t 17.37.256+=+= (3)预测第11年(11=t )粮食产量为:)(57.2911117.37.25611万吨=⨯+=y解:【分析】从以上资料可知环比速度大体相同,所以其发展趋势是指数曲线型的,方程式为tt ab y =a b t y lg lg lg +=设a A b B y Y lg ,lg ,lg ===下面用最小二乘法配合曲线方程。
01412.021916620.1521424.546)(222-=-⨯⨯-⨯=--=∑∑∑∑∑t t n Y t tY n B 968.010*******.0===-B b ()6528.26211412.066203.15=⨯-+=+=∑∑nt B nY A573.44910106528.2===A a所以tt t ab y 968.0573.449⨯==元)(358968.0573.449777=⨯==ab y例16、某市1999——2002年各月毛衣销售量如下:根据上表资料按月平均法计算季节比率。
解:【分析】先计算出各年同月份的月平均数(即上表的“月平均”)和各年所有月份的月总平均数,然后将12个各年同月的平均数分别除以各年所有月份的月总平均数,得到12个季节比率,比率高说明是旺季,比率低说明是淡季。
通过计算,各年所有月份的平均数(月总平均数)为1 / 1123975436000106255200300022258001200262550001100018750+++++++++++=11348.25所计算的季节比率如下表:如1月份的季节比率=%22.16525.1134818750=如12月份的季节比率=%31.35025.1134839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