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云南保山方言与普通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云南保山方言与普通话
摘要: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云南保山方言就属于北方方言,因此,保山言与普通话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差别。
保山市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少数民数36个,其中世居少数民族13个,少数民族人口24万。
保山市还是云南省华侨最多的一个政区,是云南省第一大侨乡,全国著名的侨乡。
因此,民族之间往往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即某种语言)普通话,人们可以通过它来克服因方言分歧造成的交际障碍。
关键词:保山;方言;普通话
引言: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域上的分化,使普通话在各地区开成了变化,出现方言。
方言一方面保持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又服从普通话的发展。
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消除各地方言之间的隔阂。
因此,研究各地方言不仅可以了解各地语言特点,同时又为推广普通话提供参考。
云南保山方言是居住在云南省保山市及周边地区居民的通用语言。
本文主要从语言变迁角度看保山方言中词的变化,从保山方言之“下素”、保山方言之“董”(dóng)以及从方言土语的规范化这几个方面,来谈学好普通话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学好普通话。
一、从语言变迁角度看保山方言中词的变化
保山市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交流的频繁,方言在外来语的冲击下,在原有的语言单位及表达方式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其所有语言都通过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逐渐的,而语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音位、构词、句法、词汇和语法的意义成分上。
具体体现在音的变化、词汇变化、新词的增减、词的遗失、词义的变化等方面。
(一)保山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保山方言属北方语系,由于同少数民族的杂居,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保山方言在发音及表达上具有不同特点:
1.音调特别。
普通话中有四个音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而保山方言中只有三个声调,即阴平、上声、去声。
由于这些特征使保山学生在普通话测试中常把上声读为去声。
2.在保山方言中,由于鼻音不明显韵母中往往难以区分前后鼻音和“u”iu”。
在普通话中具体体现为:常把“六”说成“禄”。
故方言中常有“六六(通“禄禄”)有福”的说法。
3.声母中较为明显的一个特征是“s”“sh”不分。
常将“事”读为“四”,将“死”说成“使”。
4.副词的表达较为独特的一个特点是将“不”放在形容词后表示程度。
类似的表达方式有“花不拉沓”(太花了)、“黑不溜秋”(太黑了)、“滑不溜丢”(太滑了)等。
(二)引起语言产生变化的因素
方言通常被认为是不同于标准语的一种形式,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以来,固常然矣,一方水土一方人”等都说明了方言由来已久,且存在着很大差异。
但在汉语言发展史上,不仅有一种方言的语音对另一种方言进行层次性覆盖,在语法上,同样也有层次覆盖现象。
保山方言在这些语言的强大辐射下,某些语音形式在近代渐渐因普通话覆盖而改变,从而形成保山方言发展中过去和现在两个层面。
首先,保山方言过去的特点。
1.叠词丰富。
(1)名词类叠词。
保山话里儿话音的重叠,而普通话里却不行。
因此,儿话音的重叠是保山话的特征。
如:捆儿捆儿、板儿板儿、一片儿一片儿。
(2)动词类叠词。
在保山方言中具有较丰富的动词重叠。
如:接接人(接人)、打打水(打水)、抓抓痒(抓痒)。
(3)程度副词叠词。
在保山方言中,某些形容词或动词用于形容此后的重叠说明该形容词的度。
如:绿茵儿茵儿(很绿)、肥噜噜(很肥),杀火杀火(赶紧)。
2.丰富的儿话音。
保山方言的形成主要在明末清初,起源于大量的汉族迁入,而当时的汉族移民主要来源于南京,陕西,四川,湖广,江西等地,大多属于北方官话区。
保山四面为山,交通不太便利形成了具有保山特色的北方方言。
保山话之所以被称为小京腔是因为其丰富的儿话音,而有些儿话音是普通话里所没有的。
如:搪儿:专指用
来腌咸菜的罐子;烟儿:香烟味。
3.动词使用的特殊性。
保山方言中动词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其中用“克”表示“去”,“甩”和“弄”表示“吃”。
还有表贬义意义“吃”的“盅”等。
如:(1)他甩了两碗米线:
他吃了两碗米线;
(2)克干米线:
去吃米线。
4.副词使用的特殊性。
在保山方言中,副词的使用具有较鲜明的特色。
这类副词有表示“总、再也”的“共”和表非常地“恶”。
而表示“总、再也”的“共”常与表否定意义的词连用。
“红总”表示“无论如何”,常跟表否定意义词连用。
如:(1)我共不想理他了!
我再也不想跟他说话了!
(2)我共想不起要克买盐!
我总没想起要去买盐!
另外还具保山特色的方言有:
(1)鬼吼辣叫呢。
乱叫乱喊地。
(2)咋个?
怎么?
在保山方言中,有些形容词的使用也具有较鲜明的特殊性。
且这
类词跟常用“呢”来表示“的”连用。
如:(1)和漆麻古呢。
漆黑的;
(2)卢茵杠瞎呢。
非常绿的。
其次,现在保山方言变化。
随着时代变迁方言逐渐向普通话靠近,进一步向孤立语转化。
保山方言在历时语言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体现主要在于:
1.称呼语的变化。
在保山近郊的称呼中,习惯于在前加“阿”字,但随着历史变化,这种称呼现象在慢慢消退,从而更接近普通话。
在20-30岁之间的人常称呼:阿公(爷爷)、阿奶(奶奶)、阿婆(外婆)、阿爹(爸爸,主要为城西南和城西的农村)、阿妈(妈妈)等现象,但现在这些称呼正在慢慢逝去。
2.物名的缺失。
对于某些物体的命名,保山方言也比较有特色,在板桥一带称小方凳为“椟凳儿”,但这种称呼也在隐退,“烘篓儿”一种用来取暖的手提小篾炉,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取暖器代替了以往手工取暖设备,使得这一专有名词已不复存在。
类似的物名名词已很少听到的有:叶蝶儿(蝴蝶)、玉麦(包谷)等。
3.副词的缺失。
在保山方言中副词的使用随着人员的流动,也在慢慢隐退。
消退的副词有表示“十分,非常”的“恶”。
4.新词的出现。
由于接近缅甸,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缅甸商人来保山经商或从事饮食服务业,他们的进入也带
来了新的语言词汇。
如:泡露达(一种用牛奶,柠檬,缅甸面包做成的饮料),甩饼(一种用薄饼夹水果的煎饼),老缅炒饭等。
(三)保山市大田坝方言
大田坝是云南保山的一个乡,我们这里的很多音和古音还是一样的呢!
1.背(bēi)不住——形容承受不了或做不了某事。
2.杀(shà)火杀火——时间紧迫,赶紧。
3.多多少少家——形容十分多。
4.嘎嘎(gǎ)——肉。
呜呜(wù)——水。
芒芒(māng)——读一声,饭。
喏喏(nuō)——睡觉。
妹妹(mēi)——第一声,指小孩儿——这些都是对很小的孩子说的。
5.克哪点儿——去哪里。
6.哦+形容词——如:哦好看,哦远等等(……很怎样)。
7.着(zhuó)了——常用在某人看到某人做了坏事后,幸灾乐祸是说
8.憨出出,憨包子——指一个人很笨,反应迟钝。
9.木单子——指可怜。
辏不起的烂库单——指人不成气候。
10.炸肚子——指吃饭或指很能吃的人,如:你友克炸肚子克了。
11.称呼类:娘娘(niāng)——都是阴平,指比自己母亲年龄小的女人。
老爷(yē)——指爸爸的弟弟。
老娘(niāng)——阴平,指爸爸的妹妹。
姑妈——爸爸的姐姐。
姑太——爷爷的妹妹。
12.冲磕子、品——聊天
13.玉麦(mē)——玉米。
14.圆咕噜东——东西很圆。
臭是吗轰——很臭。
脏里吧是——很脏。
咋尖儿——人很小气。
15.碎——话多。
保山方言的变化正是历时发展,外来贸易的开展以及儿童语言影响的结果。
但由于保山方言的表达方式及发音方式的不同,使某些不同于普通话的因素必定会迁移到英语学习中来,其中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而正迁移将有助于二语的学习,相反则阻碍二语习得成功与速度。
在了解保山方言中的独特性后必定对英语语音的学习有所帮助,从而使语言学习者更有效的运用语言迁移在语言学习中的有利因素,达成语言学习目标。
二、保山方言之:下素
保山文明历史悠久,人文气息厚重,单从隆阳城间里巷和乡村父老脱口而出的土得掉渣但底韵不俗自有来头的方言俗语里,即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譬如老百姓们说的“下素”一词,就颇值得研究一番。
“下素”,在汉语词典里找不到踪迹,国内其他地方似乎也没有这个词,它最初的意思是指肉。
因为地处云岭高山之内,重重阻隔,保山人与外界的交流异常困难,但是人们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通过各种方式联通与外面的世界,马帮就是男人们盘点生活志向远处的一种普遍性行当,历史上的保山马帮众多,马店林立,几乎每个村寨都有赶马人,他们下缅甸、入大理,往来不断,成为西南丝绸古道上昂然的咏叹调。
马帮行走在外生活枯燥,吃住简单,常常几个天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