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探析
寇瑶
2012
摘要:卢卡奇针对第二国际中普遍不重视辩证法,而流行经济决定论、命定论等错误的思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方法即辩证法的观点。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着重论述了他的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同实证主义自然科学的方法相区别,总体性是一种具体的总体,是一种历史的总体,是一种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方法,总体性包含着整体和部分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卢卡奇对辩证法的理解基本符合马克思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B5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12)12-084-03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西安工业大学思政部教师;陕西,西安,710049
《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反思西欧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理论产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修正主义、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盛行的氛围中,他试图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他矛头直接指向第二国际那些所谓“正统”的理论家们。他认为当时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取得成功的原因不是因为革命的客观条件不成熟,而主要是无产阶级政党不能领悟和遵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人阶级头脑,从而造成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危机。而这样的失误主要是由以伯恩斯坦为主的第二国际理论家们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因此,卢卡奇认为革命要取得成功,首先必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用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理论武装工人阶级,从而冲破资产阶级的“物化意识”,形成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而这些都迫切需要重新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树立起“总体性”思想,卢卡奇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理解为方法,即辩证的方法。《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副标题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就说明了这一点。总体性辩证法的提出是出于对现实的批判,是为了批判第二国际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理解,重新树立马克思辩证法权威的一种理论探索。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总体性辩证法思想。
一事实与现实的区分
总体性方法是用于考察资本主义社会规律和特点的辩证方法,卢卡奇在阐述辩证法的内涵之前,对实证主义的自然科学方法进行了批判,区分了事实和现实这两个概念。实证主义自然科学的方法,把事实和解释的理论分离开来,认为事实先存在,撇开了事实之间的历史联系,采用自然科学的抽象方法,把事实从它们整体联系和历史联系中抽取出来、提纯出来,成为一个孤立的事实,然后对它们进行观察、抽象和实验,把它们的本质归结为数的本质,归结为纯粹的数和数的表现关系,实证主义认为这样的研究方法才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因此,发现事实本身所具有的倾向,并且把这种活动推进到科学的地位,似乎就显得特别‘科学’了”①。
卢卡奇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批评,认为要研究一个时代或一个专门的科学,就必须对其历史过程作统一的理解。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就是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把经济现象从它的历史发展中抽取出来,看成一个个孤立的事实,对这些事实进行所谓科学的研究,从而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过渡性质,把资本主义社会看成一种永恒的形式,由此也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和特点。究其原因,资产阶级只是从个人而不是从总体出发来考察社会现象。为了批判实证主义的自然科学方法,卢卡奇阐发了事实和解释之间的关系,他说:“目光短浅的经验主义者当然否认,只有在一个框架体系里,事实才能成为现实,他认为,来自经验生活的每一种数据,每一个统计材料,每一件原始资料都已经构成了重要的事实。当这样做时,他忘记了,无论列举的事实是多么简单,无论如何缺乏详解,这已经包含有某种‘解释’了。在这个阶段,事实已经为一种理论,一种方法所理解,已经把事实从其活生生的联系中抽取出来,放入某种理论当中了。”②这就是说任何事实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包含着解释,是被解释了的事实,任何事实都具有历史特性,处于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孤立”的事实是作为历史过程中各个联系环节而存在的。实证主义方法的错误就在于没有看到和说明事实的历史特性。只有把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孤立的“事实”看成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联系的环节,并且把它们看成是整体,“事实”才能成为“现实”。“现实”是各个孤立的“事实”的具体的统一,是一种具体的整体。“现实”才是辩证法所要把握的对象,只有通过辩证的方法,我们才能认识“现实”而不是孤立的“事实”。卢卡奇把“事实”同“现实”做了区分。
在此卢卡奇探讨了马克思辩证法的逻辑起点和逻辑进程问题,辩证思维的逻辑起点涉及到对辩证法实质的理解是否正确。马克思对辩证思维的逻辑起点很重视,辩证思维的逻辑起点问题在马克思那里表现为是从具体的表象开始,还是从抽象的规定开始,卢卡奇讲:“这种认识是从简单的、纯粹的(对资本主义世界来说)直接的、自然的规定出发,从它们前进到对具体整体的认识,也就是达到对现实的概念的再现。这种具体的整体绝不是思维的直接材料。马克思说:‘具体之所以是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③
具体虽然是现实中的起点,但它不是思维的起点,它在思维中只是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因此,在科学上正确的方法是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的具体。卢卡奇批判唯心主义不懂得这一点,陷入了把现实的观念的再现同现实本身的实际结构混在一起的幻想之中。只有采用辩证的方法,才能从“事实”的认识进到对“现实”的认识。
二“总体性”辩证法的内涵
关于“总体性”的含义,卢卡奇在批判经济决定论时作了简单的规定,认为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思想的决定性差别不在于经济,而在于“总体性”,“总体性”是指把部分或局部看成是总体的一部分,总体对各个部分有绝对的、全面的统治地位,并且总体处于历史生成的过程中,也就是把历史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辩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事物都表现出暂时的性质。在卢卡奇看来,“总体范畴,即整体完全优于各部分,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④“总体性”辩证法包含以下三重内涵。
1,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整体是由部分组成,部分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辩证思维的本质是一种综合,即把杂多的材料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整体即有机整体。有机整体是一个整体与各要素互为因果、互相关联的整体。有机整体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不仅是量上的扩张,更重要的是由于各组成部分相互关联,总体具有了超过各组成部分简单相加的规定,这一规定便构成了一个新的层次,这一新的层次是各部分之间的一种内在关系,这种关系贯通于每个组成部分之中,各个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这种关系才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总体优于部分,部分只能在总体中得到说明,辩证法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去把握,因此为了把握这一整体,必须把它看成是一个在历史中生成的过程,各部分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庸俗唯物主义者抛弃了辩证法,整体对各个部分的优势也被取消了,各部分不是从整体出发来规定自身,相反,整体仅仅被看成是各部分的简单加和,各部分之间没有关系,而是独立存在,卢卡奇认为这些孤立的部分都能被看成任何社会始终存在的东西而加以独立的思考和处理,但是这种做法却无法说明社会不同阶级之间的区别,而这些区别只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和整个社会历史联系的整体中得到说明。
卢卡奇也批评了实证主义自然科学的方法,实证主义方法,没有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看不到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从孤立的“事实”出发,他们否定对象包含矛盾和对抗,当他们把这种方法运用于自然时,它仅仅使科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当他们把这种方法运用于社会时,它就成了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理想武器。由于这种方法看不到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懂得整体处于历史生成的过程中,因此它混淆了资本主义社会历史的过渡性。把资本主义看成是永恒存在的社会形态,而把资本主义社会包含的矛盾看成是与这种生产方式无关的假象。因此,卢卡奇认为,如果离开总整体,就可能把社会现象和历史事实作为主观的东西加以考察,这样远远不能真正说明社会生活的变化。
2,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总体性集中体现为主客体的统一。离开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总体性思想也就失去了意义。卢卡奇认为,资产阶级哲学是以主客体的分裂为其突出特征的,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企图解决这一问题,但他们都没有做到,原因在于他们都把问题限制在精神的范围内,没有触及到资产阶级社会现实生活的层面。卢卡奇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和再生产’,这样,他们就获得了能够清算一切神话有利的出发点。”⑤马克思“把黑格尔哲学中的历史倾向推到了它的逻辑的顶点:他把无论是社会的还是社会化了的人的一切现象都彻底地变成了历史问题,因为它具体地揭示了历史发展的真正基础,并使之全面地开花结果”⑥。马克思把主客体的关系问题置于社会历史的基础之上,因此,他发现了真正的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即无产阶级。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成为历史的主体,因为只有当一个阶级要维护自身就必须了解社会历史的时候,对自身的认识同时也意味着对整个社会的认识,并且该阶级既成为认识的主体又成为认识的客体时,理论和实践才能统一,在现实中,随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卢卡奇认为这种局面已经形成了。所以无产阶级就是资产阶级社会中的主体—客体,无产阶级用行动证明和展现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也以行动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二元对立。他指出,无产阶级要真正成为社会历史中的主客体,仅有自发的意识是不行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物化的社会,所以无产阶级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坚决克服物化,形成明确的阶级意识,因为只有自为的阶级意识才能形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性认识,并自觉地从总体上改造社会现实。具有明确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既是剧中人又是剧作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主客体的分裂被克服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是主客体统一的手段和中介。只有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中,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才能实现。
3,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从总体性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关系,必然得出理论和实践是统一的。卢卡奇认为辩证法是革命的辩证法,是用来改造现实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涉及到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卢卡奇引用了马克思关于理论和实践发生关系的条件,“光是思想竭力体现为实在是不够的。实在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⑦只有当无产阶级的意识觉醒后,认识到自身的处境和资本主义的现实时,理论和实践才能够统一起来,因此,无产阶级意识的出现是决定性的步骤,历史过程一定采取这种决定性的步骤来达到自己适当的目的。卢卡奇认为,在实际中,随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意识已经觉醒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成为可能。但是无产阶级意识并不是一开始就产生了,它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为的过程,是通过不断的社会斗争形成的。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丧失了所有的生活资料,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为生,由于受贫困的逼迫,无产阶级不得不反抗这种现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出现之前,无产阶级的斗争是自发的,“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出现才形成了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并且形成了把现实作为社会进化的总体过程来理解的学说”⑧。只有当无产阶级的意识觉醒了之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并且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实践中,理论和实践达到了统一,无产阶级的斗争才成为一种自觉的斗争。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实际发展是同一个真实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