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加强文本解读的尝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中加强文本解读的尝试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对课文进行简单提示之后,或组织课堂辩论、表演等小活动;或无视学生认知水平,课堂上层层盘问,强调思辨,开掘所谓的“深度语文”;或一味的延伸拓展,视野完全在课文之外。这些做法,基本放弃了文本解读,结果是课堂气氛倒是活跃了,但学生阅读能力、文学素养等方面收获甚微。
实际上,阅读教学离开了文本解读,阅读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去引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呢?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深入解读铺基石
文本解读的根本目的是使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三维教学目标,所以解读文本应从这三个维度入手,在备课过程中应认真思考文本包含了哪些知识点,要训练哪些能力,何处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体验喜怒哀乐等情感过程。教师品味、探究文本的过程,是教师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内,使自己的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教师深入教材,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以后,才能把握文本的意义及实质性的重点内容,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教师只有自己首先走进了文本,领悟了文本,教学时才能引导学生合理地解读文本。
在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时,要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不能以教师的解读代替学生的解读。文本解读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我们既不能把学生的读书收获全部当作是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全然不顾文本的价值取向;又不能一意孤行,理所当然地把教师的认识和感受强加于学生。要有利于课堂上及时、有效地引导和调控,使学生能及时调整自己与作者的对话,更正确、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意义。
二、巧设问题入文本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成为学生走进文本的一条路径。陶行知说:“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问题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问题的存在,课堂教学就会缺少师生互动。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善问、巧问,是语文教师重要的课堂教学技能之一。适时、适度,富于技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学生走进文本,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在《第一次真好》的课堂教学中,我提出了四个问题:文中作者经历
了哪些第一次?作者经历了这么多的第一次感受都是一样吗?同学们你们经历了哪些第一次?感受和作者一样吗?是不是所有的第一次都可以尝试?为什么?
四个问题,由浅入深。学生的情感教育得到了升华,尤其是第三问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能产生共鸣,学生就能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文本,自由自觉的学习、体悟,真正体现了阅读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不仅仅是教师的个性化行为。
三、适时点拨排障碍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答非所问、游离文本的现象,这时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使学生重读课文,回归文本,那什么是“点拨”呢?就是点要害、拨疑难、排障碍,它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
在学习《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我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本文仅仅只是写紫藤萝瀑布吗?学生讨论后回答是借景抒情。
我接着提出了下面的问题:作者借紫藤萝抒发了什么情感呢?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教室里一片沉寂,此时,我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写作背景这一角度去理解。
就这样,我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时指明思考的方向,启发学生思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同时又使学生重回到了文本,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
四、多元解读练思维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就是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个人的知识基础、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同一段材料,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解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多云解读。
《风筝》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散文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这篇文章的意蕴很丰富,初读文章后,同学们对文章主题众说纷纭。有的说是表现兄弟情,也有的说表现教育制度,还有的说是表现鲁迅的反省精神的。学生在课堂上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从文中找出了自己的依据。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
一般的文章都能够进行多元解读,引导学生多元解读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时,要选准角度,不要为解
读而解读,同时要对学生的思考结果要及时肯定。对于学生的一些不太准确,或者标新立异的言论也要指出不足之处。
五、拓展延伸强体验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仅仅局限于文本是不够的。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之后,还要带着学生牵着教材走向生活。在语文教学实际中,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材仅仅是个例子,在引导学生学好教材的同时,更要研究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掌握好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课外阅读,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打破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更要求学生跨越学习时空,在课外博览群书,把社会生活作为大课堂,把课外学习作为大课堂,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拓展知识的宽度和厚度;课外的拓展要与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要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我引导学生对文本拓展延伸主要从情节、主题、背景、写作方法几个角度着手。
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一文中,从日常自然现象入手,推理自然现象产生的因由,引导学生收集谚语,利用网络进一步认识大自然,积累生活常识,并把积累有效的展示出来。一学生在课堂上这样表述:同学们,据我观察,傍晚的天空出现了霞,这美丽的霞不仅让我们赏心悦目,而且还告诉我们,明天是个好天气,因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嘛。所以我预告明天是大晴天。这种教学就可以将学生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语言技巧加以实践,在做法上既是创新,更是学生知识的一次理性应用。
抓住文本某一切入点进行有机的拓展与延伸,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之,在我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由于注重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讲求了质疑问难,加强了拓展延伸,为学生创造参与机会,坚定不移地还主体地位给学生,在和谐开放的研讨气氛里,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李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