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总体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
d2结构设计_规划课程的架构课后测试题答案

d2结构设计_规划课程的架构课后测试题答案1.请说明什么是d2结构设计,以及其主要特点和优势。
答案:d2结构设计是一种将系统划分为数据层(D)和业务层(B)两个独立模块的设计方法。
其主要特点包括数据层和业务层的解耦、数据层的独立性、业务层的灵活性等。
优势包括数据层的可复用性、业务层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可维护性等。
2.请列举并说明d2结构设计的四层模块。
答案:d2结构设计的四层模块包括客户层(D2C)、服务层(D2S)、数据层(D2D)和领域层(D2M)。
-客户层(D2C):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包括界面的展示、用户输入的验证等。
-服务层(D2S):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将客户层的请求转发给领域层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层。
-数据层(D2D):负责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提供数据的增删改查等基本操作。
-领域层(D2M):负责实现业务逻辑的具体处理,包括业务规则的实现、数据的处理等。
3.请说明客户层(D2C)的主要作用和特点。
答案:客户层(D2C)的主要作用是与用户进行交互,接收用户的输入,并将用户的请求转发给服务层进行处理。
其特点包括界面展示的功能、用户输入的验证和处理、与服务层的通信等。
4.请列举并说明服务层(D2S)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答案:服务层(D2S)的主要功能包括接收客户层的请求,将请求转发给领域层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层。
其特点包括业务逻辑处理、请求的转发和结果的返回、与客户层和领域层的通信等。
5.请列举并说明数据层(D2D)的主要职责和特点。
答案:数据层(D2D)的主要职责包括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提供数据的增删改查等基本操作。
其特点包括独立性、可复用性、数据的持久化等。
6.请说明领域层(D2M)的主要作用和特点。
答案:领域层(D2M)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业务逻辑的具体处理,包括业务规则的实现、数据的处理等。
其特点包括独立性、可复用性、业务逻辑的灵活性等。
7.请说明d2结构设计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三版答案课后题和答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三版答案课后题和答案
1、设计建筑物的立面时,主要考虑什么因素?
A:设计建筑物的立面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刚度,建筑外形的功能性能,空间组织的安排及活动空间的划分,立面的外
观美观性和装饰性,建筑物适应环境要求及节能减排,施工技术和施
工施工费用等。
2、建筑物的节能减排如何保证?
A:建筑物节能减排的方法一般有:一是设计的立面采用低热负荷的金
属结构构成,利用太阳能热量作为建筑物的可再生能源;二是可采用
微电子技术进行人造光调光、节能控制和室内环境调控;三是采用现
代化新型装饰材料和新型热保护系统;四是节约用电,采用智能控制
照明器具及定额电器;五是建设绿色建筑,实行全生命周期节能管理,采用智能控制技术。
建筑结构课后试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课后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A. 安全性B. 经济性C. 舒适性D. 可持续性答案:C2. 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一项?A. 材料强度B. 结构形式C. 施工质量D. 以上都是答案:D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抗拉性能好B. 抗弯性能好C. 抗剪性能好D. 抗扭性能好答案:B4.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荷载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永久荷载B. 活荷载C. 风荷载D. 地震荷载答案:C5.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建筑结构常用的材料?A. 钢材B. 混凝土C. 木材D. 塑料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环境因素B. 经济因素C. 社会因素D. 技术因素答案:ABD2.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包括:A. 抗风B. 抗震C. 防火D. 防水答案:ABC3. 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A. 材料的强度B. 结构的刚度C. 荷载的大小D. 施工的质量答案:ABD4. 建筑结构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有:A. 弹性理论B. 塑性理论C. 极限状态理论D. 能量理论答案:ABC5. 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A. 材料的老化B. 环境的影响C. 结构的维修D. 施工的质量答案: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荷载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建筑结构设计中荷载的分类主要包括永久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永久荷载是指建筑结构本身和固定设备等的重量;活荷载是指人员、家具、设备等可移动荷载;风荷载是指风对建筑物产生的压力和吸力;地震荷载是指地震时建筑物受到的地面运动影响。
2. 描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三性”原则。
答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三性”原则指的是安全性、适用性和经济性。
安全性是指结构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能够承受各种荷载和环境影响,保证人员和财产安全;适用性是指结构能够满足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经济性是指在满足安全和适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
结构设计原理课后题答案

#### 第一章绪论问答题 1:什么是混凝土结构?答:混凝土结构是以混凝土材料为主,并根据需要配置和添加钢筋、钢骨、钢管、预应力钢筋和各种纤维,形成的结构。
它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纤维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充分利用了混凝土抗压强度高和钢筋抗拉强度高的优点,能够有效承受各种类型的荷载。
问答题 2:以简支梁为例,说明素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受力性能的差异。
答:以简支梁为例,素混凝土简支梁在跨中有集中荷载作用时,跨中截面受拉,拉应力在荷载较小的情况下就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导致梁被拉断而破坏,这种破坏是无明显预兆的脆性破坏。
而钢筋混凝土梁,即使在受拉区配置了受拉钢筋,其受拉区也会开裂,但开裂后,钢筋能够承担拉力,直至钢筋屈服,受压区混凝土受压破坏而达到极限荷载,构件破坏。
因此,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极限荷载明显提高,变形能力明显改善,且破坏是延性的。
问答题 3: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条件是什么?答:混凝土和钢筋协同工作的基础条件包括:1.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结合为整体。
2. 钢筋与混凝土两者之间线膨胀系数几乎相同,两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的温度变形。
问答题 4:混凝土结构有什么优缺点?答: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有:1. 经济性好,材料性能得到合理利用。
2. 可模性好,便于施工。
3. 耐久性和耐火性好,维护费用低。
4. 整体性好,且通过合适的配筋,可获得较好的延性。
5. 刚度大,阻尼大。
混凝土结构的缺点有:1. 自重大,对地基要求较高。
2. 抗裂性差,需要特别注意裂缝控制。
3. 承载力有限,在设计时需考虑安全系数。
4. 施工复杂,对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较高。
5. 加固困难,一旦出现问题,修复较为困难。
问答题 5:房屋混凝土结构中各个构件的受力特点是什么?答:房屋混凝土结构中各个构件的受力特点如下:1. 柱:主要承受压力,要求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
钢结构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1.1、屋盖结构主要组成部分是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A、屋架:支撑于柱或托架,承受屋面板或檩条传来的荷载;b、天窗:屋架跨度较大时,为了采光和通风的需要;C、支撑系统:用于增强屋架的侧向刚度,传递水平荷载和保证屋盖体系的整体稳定。
1.2、屋盖结构中有哪些支撑系统?支撑的作用是什么?(1)a、上弦横向水平支撑b、下弦横向水平支撑c、上弦纵向水平支撑d、下弦纵向水平支撑e、垂直支撑f、系杆(2)a、保证结构的空间整体性b、为弦杆提供适当的侧向支撑点c、承担并传递水平荷载d、保证结构安装时的稳定与方1.3、如何区分刚性系杆和柔性系杆?哪些位置需要设置刚性系杆?答:(1)刚性系杆:能承受压力,柔性系杆:只能承受拉力(2)上弦平面内檩条和大型屋面板可起到刚性系杆作用,因而可在屋架的屋脊和支座节点处设置系杆,当屋架横向支撑设置在第二柱间时所有系杆均为刚性系杆。
1.4实腹式和格构式檩条各适用于哪种情况?其优缺点是什么?答:(1)实腹式檩条常用于跨度为3~6m的情况,构造简单,制造及安装方便(2)桁架式檩条用于跨度较大(>6m)的情况,分为三种形式:A、平面桁架式檩条,受力明确,用料省,但侧向刚度较差,必须设置拉条;B、T形桁架式檩条,整体性差,应沿跨度全长设置钢箍;C、空间桁架式檩条,刚度好,承载力大,不必设置拉条,安装方便,但是构造复杂,适用跨度和荷载较大的情况1.5为什么檩条要布置拉条?答:为了给檩条提供侧向支撑,减小檩条沿屋面坡度方向的跨度,除了侧向刚度较大的空间桁架式和T形桁架式檩条外,在实腹式檩条和平面桁架式檩条之间设置拉条。
1.6三角形、梯形、平行弦桁架各适用于哪些屋盖体系?答:(1)三角形屋架:屋面坡度较大的有檩屋盖结构或中小跨度的轻型屋面结构(2)梯形屋架:用于屋面坡度较小的屋盖结构、工业厂房屋盖结构最常用形式(3)矩形屋架:用于托架或支撑体系中(4)曲拱屋架:用于有特殊要求的房屋中1.7屋架的腹杆有哪些体系?各有什么特征?答:(1)三角形腹杆:单斜杆式,长杆受拉,短杆受压,经济;人字式,腹杆数少,节点少,构造简单;芬克式,腹杆受力合理,可分开运输。
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

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一、基础理论结构设计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乎着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寿命。
为了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以下是一些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供大家加深对结构设计的理解与应用。
1. 请简要解释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2. 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哪些力学因素?3. 什么是荷载?荷载分为哪些类型?4. 受力分析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5. 为什么需要进行构件的尺寸和形状设计?二、数学模型与分析结构设计中,数学模型和分析是关键环节,通过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和进行分析,可以评估结构的性能和稳定性。
1. 结构设计中常用的数学方法有哪些?2. 请解释有限元分析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
3. 数值模拟在结构设计中有何用途?4. 结构的稳定性如何进行分析?5. 受力与位移的关系如何用数学公式表示?三、结构优化设计结构设计的目标之一是尽可能提高结构的性能和效率。
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以使结构在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同时,减少材料的使用和成本。
1. 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 常见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有哪些?3. 如何从经济性角度考虑结构设计?4. 结构优化设计中需要解决哪些约束条件?5. 请举例说明结构优化设计的应用场景。
四、常见结构问题在实际的结构设计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
1. 如何解决不同材料结构的设计问题?2. 结构设计中常见的缺陷有哪些?如何解决?3. 如何应对结构受到的复杂荷载?4. 结构的防震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5. 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考虑了哪些方面?五、结构实例分析通过对实际结构的分析和案例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
1. 选择一个具体的建筑物或桥梁,分析其结构设计原理和优势。
2. 研究一个受力过程复杂的结构,对其进行荷载分析和稳定性评估。
3. 选择一个不同材料和形状的构件,比较其强度和稳定性。
4. 分析一个有振动问题的结构,探讨如何解决。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后习题答案混凝土结构设计课后习题答案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在课堂上,老师通常会布置一些习题,以检验我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混凝土结构设计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请计算一根长为10米的梁在跨度为8米的情况下的最大弯矩。
答案:根据梁的自由悬臂梁的公式Mmax = Wl^2/8,其中W为梁的总荷载,l 为梁的跨度。
在此题中,梁的总荷载为10kN/m,跨度为8米,代入公式可得Mmax = 10 * 8^2/8 = 80kNm。
2. 请计算一根截面尺寸为300mm×500mm的矩形混凝土柱的抗压承载力。
答案:混凝土柱的抗压承载力可以通过公式P = A * f_c,其中P为承载力,A 为截面面积,f_c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在此题中,截面面积A为300mm × 500mm = 150000mm^2,混凝土的抗压强度f_c为25MPa,代入公式可得P = 150000mm^2 * 25MPa = 3750kN。
3. 请计算一根长为6米的混凝土梁在跨度为4米的情况下的最大挠度。
答案:混凝土梁的最大挠度可以通过公式δmax = 5Wl^4/384EI,其中W为梁的总荷载,l为梁的跨度,E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I为梁的截面惯性矩。
在此题中,梁的总荷载为12kN/m,跨度为4米,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为30GPa,梁的截面惯性矩I为(300mm × 500mm^3)/12 = 62500000mm^4,代入公式可得δmax = 5 * 12kN/m * 4^4 / (384 * 30GPa * 62500000mm^4) = 0.013mm。
4. 请计算一根长为8米的混凝土梁在跨度为6米的情况下的最大剪力。
答案:混凝土梁的最大剪力可以通过公式Vmax = Wl/2,其中W为梁的总荷载,l为梁的跨度。
第四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3章 单层厂房结构3.1 某单跨厂房排架结构,跨度为24m ,柱距为6m 。
厂房设有10t 和30/5t 工作级别为A4的吊车各一台,吊车有关参数见表3-26,试计算排架柱承受的吊车竖向荷载标准值max D 、min D 和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m ax T 。
吊车有关参数 表3-26 解:查表3-11得,β=0.9。
(1)吊车梁的支座竖向反力影响线及两台吊车的布置情况(两种)如图所示。
由式(3-6)max D =∑i i y P max β=⎥⎦⎤⎢⎣⎡⨯⨯+⎪⎭⎫⎝⎛+⨯⨯⨯675.4102966.11105.129.0=349.12kN max D =∑i i y P max β=⎥⎦⎤⎢⎣⎡⎪⎭⎫ ⎝⎛+⨯⨯++⨯⨯⨯62.111029675.435.0105.129.0=408.83kN排架柱承受的吊车竖向荷载标准值max D 为408.83kN 。
min D =∑i i y P min β=⎥⎦⎤⎢⎣⎡⨯⨯+⎪⎭⎫⎝⎛+⨯⨯⨯675.4100.766.11107.49.0=103.46kN min D =∑i i y P min β=⎥⎦⎤⎢⎣⎡⎪⎭⎫ ⎝⎛+⨯⨯++⨯⨯⨯62.11100.7675.435.0107.49.0=111.56kN 排架柱承受的吊车竖向荷载标准值min D 为103.46kN 。
(2)吊车梁的支座竖向反力影响线及两台吊车的布置情况(两种)如图所示。
由式(3-9)和(3-10)可得k 1,T =()141Q Q +α=()108.3101012.041⨯+⨯⨯⨯=4.14 kNk 2,T =()141Q Q +α=()108.11103010.041⨯+⨯⨯⨯=10.45 kNm ax T =∑i i y T β=⎥⎦⎤⎢⎣⎡⨯+⎪⎭⎫ ⎝⎛+⨯⨯675.445.1066.1114.49.0=12.17kN m ax T =∑i i y T β=⎥⎦⎤⎢⎣⎡⎪⎭⎫ ⎝⎛+⨯++⨯⨯62.1145.10675.435.014.49.0=14.45kN排架柱承受的吊车竖向荷载标准值m ax T 为14.45kN 。
结构设计原理习题答案

结构设计原理习题答案一、简答题1. 简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和美观性。
安全性是指结构必须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保证使用安全;经济性是指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力求材料和施工成本的最小化;适用性是指结构应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美观性则是指结构在满足前述条件的同时,还应具有一定审美价值。
2. 什么是荷载组合?荷载组合是指在结构设计中,将各种荷载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则进行组合,以确定结构在最不利情况下的受力状态。
荷载组合通常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
二、计算题1. 某简支梁,跨度为6米,承受均布荷载q=5kN/m,试计算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
对于简支梁,最大弯矩发生在梁的中点,计算公式为:\[ M_{max} = \frac{qL^2}{8} \]代入数据得:\[ M_{max} = \frac{5 \times 6^2}{8} = 22.5 \text{k N·m} \]最大剪力发生在梁的支点处,计算公式为:\[ V_{max} = \frac{qL}{2} \]代入数据得:\[ V_{max} = \frac{5 \times 6}{2} = 15 \text{kN} \]2. 某框架结构的柱子承受轴向力P=1000kN,同时承受弯矩M=200kN·m,试求柱子的弯矩系数。
弯矩系数是弯矩与轴向力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alpha = \frac{M}{P} \]代入数据得:\[ \alpha = \frac{200}{1000} = 0.2 \]三、分析题1. 分析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延性,以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其次,结构的重心应尽量降低,以减少地震作用下的惯性力;再次,结构的刚度应合理分布,避免刚度突变导致应力集中;最后,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抵抗地震引起的超常荷载。
结构设计原理课后答案第三版(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3-16.截面尺寸mm mm h b 500200⨯=⨯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采用C25混凝土和HRB335级钢筋,I 类环境条件,安全等级为二级,最大弯矩组合设计值m kN M d⋅=145,试分别采用基本公式法和查表法进行截面设计(单筋截面)。
解:基本公式法: 查表可得:f 13.8MPacd=,f 280MPa sd =,γ0=1.0,b 0.56ξ=(1)求受压区高度x假设60s a mm =,则050060440h mm =-=,00()2d cd xM f bx h γ=-,代入数据得:61.01451013.82004402x x ⨯⨯=⨯-() 解之得:700()x mm =舍去, 01330.56440246.4b x mm h mm mm ξ=<=⨯=。
(2)受拉钢筋面积s A213.82001801311280cd s sd f bx A mm f ⨯⨯=== 配2Φ22和2Φ25,27609821742s A mm =+=实际配筋率min 01472 2.02%0.2%200431s A bh ρρ===>=⨯ (3).截面复核取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c=30mm ,钢筋分两排布置,两排钢筋之间净距取30mm 。
7606028.425.1/2982(3028.4/2)691742s a mm ⨯+++⨯+==()0500431s h a mm =-=02801742168246.413.8200b x mm h mm ξ⨯==<=⨯0()2u cd x M f bx h =-16813.8200168(431)2=⨯⨯⨯-0158.5145d kN m M kN m γ=>=设计合理。
截面设计如图:图3-16截面配筋图(尺寸单位:mm ) 查表法查表可得:13.8cd f MPa =,280sd f MPa =,γ0=1.0,0.56b ξ=02cd MA f bh ==621.014510=0.2713.8200440⨯⨯⨯⨯ 查表得0.410.56b ξξ=<=,00.795ξ=62001451014800.795280440s sd M A mm f h ξ⨯===⨯⨯其余配筋过程及截面复核过程同上。
结构设计原理习题答案

结构设计原理习题答案一、设计问题描述本篇文章旨在提供结构设计原理习题的详细解答,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以下是习题的具体解答。
二、习题解答1. 问题:请简要解释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答案: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在满足结构安全、经济、美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选取合适的材料和尺寸,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和连接方式,以达到预期的使用要求和设计目标。
2. 问题:结构设计中的荷载是指什么?答案:结构设计中的荷载是指外部施加在结构上的各种力量,包括静力荷载(如自重、活荷载等)、动力荷载(如风荷载、地震荷载等)以及温度荷载等。
荷载的大小和方向是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3. 问题:什么是结构的刚度?答案:结构的刚度是指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产生形变的能力。
刚度与弹性模量、截面面积以及长度等因素有关,一般通过计算得出。
刚度越大,结构的形变越小,反之亦然。
4. 问题:结构的稳定性是什么意思?答案: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保持平衡的能力。
当结构失去稳定性时,会发生整体倾覆或局部失稳的现象。
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以确保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5. 问题:请简要解释结构的疲劳现象。
答案:结构的疲劳现象是指在循环荷载下,结构内部会出现微小的裂纹并逐渐扩展,导致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逐渐下降,最终引发结构的失效。
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疲劳现象对结构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6. 问题:结构设计中,什么是预应力?答案:预应力是指在结构施工过程中对结构构件施加初始应力,使其在承受荷载时产生预期的内力分布和变形。
通过预应力的施加,可以有效提高结构的抗弯承载能力和整体刚度,延缓结构的疲劳破坏。
7. 问题:结构设计中,什么是构件的刚性连接和铰接连接?答案:构件的刚性连接是指构件之间通过刚性连接件(如焊接、螺栓连接等)进行连接,使得构件在力的作用下共同变形,形成一个整体。
而铰接连接是指构件之间通过铰链或轴承等可旋转连接件进行连接,允许构件之间有相对位移和转动。
建筑结构 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结构课后习题答案建筑结构课后习题答案建筑结构是建筑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建筑物的力学性能和安全性。
在学习建筑结构的过程中,习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解答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结构的原理和应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建筑结构习题及其答案。
一、静力平衡1. 一个悬臂梁的长度为L,悬臂端的荷载为P,悬臂端的支座反力为R。
求悬臂端的弯矩M。
答:根据静力平衡条件,悬臂端的弯矩M等于荷载P乘以悬臂的长度L,即M = P × L。
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受到一个垂直向下的力F,底边的长度为L。
求顶点的支座反力R。
答:根据静力平衡条件,顶点的支座反力R等于力F的水平分力,即R = F ×sinθ,其中θ为底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二、梁的受力分析1. 一个梁在两个支座之间跨度为L,均布荷载为w。
求梁的最大弯矩Mmax。
答:最大弯矩出现在梁的中点,即Mmax = w × L^2 / 8。
2. 一个梁在两个支座之间跨度为L,集中荷载为P。
求梁的最大剪力Vmax。
答:最大剪力出现在距离集中荷载最近的支座处,即Vmax = P / 2。
三、柱的稳定性1. 一个长为L,截面积为A的柱,受到一个垂直向下的力F。
求柱的稳定性系数。
答:柱的稳定性系数K等于柱的截面惯性矩I除以柱的截面面积A,即K = I / A。
稳定性系数越大,柱的稳定性越好。
2. 一个长为L,截面积为A的柱,受到一个垂直向下的力F。
求柱的临界载荷Pcr。
答:柱的临界载荷Pcr等于柱的临界应力σcr乘以柱的截面积A,即Pcr = σcr× A。
临界应力可以通过公式σcr = π^2 × E / (L / r)^2计算,其中E为柱材料的弹性模量,r为柱的半径。
四、桁架结构1. 一个桁架结构由若干根杆件和节点组成,每根杆件的长度为L,截面积为A,杨氏模量为E。
求桁架结构的刚度K。
答:桁架结构的刚度K等于每根杆件的刚度之和,即K = Σ(E × A / L)。
结构设计原理课后题答案

结构设计原理课后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为了防止受弯构件少筋破坏,应适用的条件是:A. 钢筋配筋率较高B. 钢筋配筋率较低C. 钢筋配筋率适中D. 钢筋配筋率无要求答案:A2. 混凝土的双向受压强度与压应力的比值有关,当横向应力与轴向应力之比为:A. 0.5B. 1C. 1.5D. 2答案:C3. 当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等级为C25时,一般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A. 20mmB. 25mmC. 30mmD. 35mm答案:B4.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保证率为:A. 95%B. 97.5%C. 99%D. 99.5%答案:B5. 在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中,规定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控制在:A. 0.003以内B. 0.005以内C. 0.007以内D. 0.009以内答案:C6. 热轧钢筋均能达到抗压屈服强度:A. 正确B. 错误答案:A7. 热处理钢筋可以达到屈服强度:A. 正确B. 错误答案:A8. 混凝土强度越高,钢筋的应力就越高:A. 正确B. 错误答案:A9. 与混凝土无关,各级钢筋都能达到自身的屈服强度:A. 正确B. 错误答案:A10. 对于大偏心受压构件,有:A. εu不变时,μ越大越危险B. εu不变时,μ越小越危险C. μ不变时,εu越大越危险D. μ不变时,εu越小越危险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A. 结构选型B. 材料选择C. 构件截面设计D. 施工方案E. 结构施工图设计答案:A、B、C、E2. 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包括:A. 跨中受弯B. 支座受剪C. 支座受压D. 跨中受压E. 支座受拉答案:A、B、C3.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A. 安全性原则B. 经济性原则C. 适用性原则D. 耐久性原则E. 美观性原则答案:A、B、C、D4.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影响截面尺寸的因素包括:A. 结构荷载B. 材料性能C. 结构形式D. 地基条件E. 施工方法答案:A、B、C、D5. 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破坏形式包括:A. 超筋破坏B. 少筋破坏C. 适筋破坏D. 脆性破坏E. 塑性破坏答案:A、B、C三、判断题1.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结构总体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简述飞行器结构、结构的含义与功能。
答:飞行器结构是能承受和传递载荷并且保持一定强度、刚度和尺寸稳定性的机械系统的总称;机构是使飞行器及其部件完成规定的动作或运动等特殊功能的机械组件。
结构的功能:(1).将弹上设备和部件牢牢结合在一起构成整体,并提供气动外形;(2).为装载、设备和人员(运载火箭等)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3).承载全寿命周期的各种载荷,并保证飞行器始终正常工作。
机构的功能:(1).连接、固定与释放功能:如分离机构;(2).运动功能:如折叠展开机构;(3).锁定功能:到位后锁紧,完成结构功能。
2.飞行器结构设计的内容与原始条件有哪些?答:飞行器结构设计是根据设计的原始条件,构思和拟定满足各项基本要求的结构方案,进行全部零、部件的设计、分析、实验,最终提供全套可供生产的图纸和相应技术文件的过程。
飞行器结构设计的内容:(1).飞行器结构布局设计:部位安排、分离面、结构形式选择、受力构件布置;(2).选择结构元件参数:在结构布局的基础上,选择并优化结构元件尺寸和材料;(3).结构细节设计:细节精心设计、开孔、连接、圆角、机械和电气接口、口盖等。
飞行器结构设计的原始条件:(1).结构设计任务的总体设计参数:外形、尺寸、质量特性、内部装载物的相关数据与安装要求等;(2).结构的工作环境及其对结构特性的要求:自然环境、力学环境(载荷大小、性质和在结构上的分布等,以及对结构特性的要求);(3).结构的协调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限制要求:外挂、发射装置;(4).飞行器结构的生产条件:产量和生产厂的加工能力、装配能力、工艺水平等。
3.飞行器结构设计的技术要求有哪些?为满足质量特性要求,可采取哪些措施?答:飞行器结构设计的技术要求有6个,如下(1).空气动力学要求—前提性要求:外形准确度要求(同轴度、垂直度、曲线误差、安装角等)、外形的表面质量要求(表面粗糙度、局部凹陷、突出物等)。
(2).结构完整性要求—强度、刚度、可靠性,本质性要求(▲▲):结构设计应保证结构在承受各种规定的载荷和环境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强度、不能产生不能容许的残余变形;具有足够的刚度、满足各项结构动力学性能要求,并达到总体规定的可靠度。
导弹结构总体设计试题答案

导弹结构总体设计试题答案一、导弹结构总体设计概述导弹作为一种高度精密的武器系统,其结构总体设计是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导弹的战术技术指标、动力系统、制导系统、战斗部以及其它相关系统的要求。
设计者必须确保导弹在各种预定飞行条件下都能稳定、可靠地工作,同时满足成本效益和可生产性的要求。
二、导弹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素1. 气动布局设计气动布局设计是导弹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导弹的飞行稳定性和机动性。
设计时需要考虑导弹的飞行速度、高度、机动性要求以及对抗敌方防御系统的能力。
气动布局的设计包括翼面的选择、尺寸的确定、位置的布局等。
2. 材料与制造工艺导弹结构的材料选择对其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常用的材料包括铝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等。
材料的轻质、高强度、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是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同时,制造工艺的先进性也直接影响导弹结构的质量和性能。
3. 动力系统设计动力系统是导弹飞行的动力来源,包括火箭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等。
设计时需要根据导弹的飞行任务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动力系统,并进行性能匹配和优化。
4. 制导与控制系统制导与控制系统是确保导弹精确打击目标的关键。
设计时需要考虑制导方式、控制算法、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选择等。
制导系统的设计需要与导弹的飞行特性和目标特性相匹配。
5. 战斗部设计战斗部是导弹执行任务的最终执行者,其设计需要根据打击目标的类型和性质来确定。
战斗部的设计包括爆炸威力、破片效应、引信系统等。
三、导弹结构设计的流程与方法1. 需求分析在设计开始之前,必须对导弹的战术技术指标进行详细分析,明确设计目标和性能要求。
这包括对飞行速度、射程、精度、生存性等关键性能指标的确定。
2.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阶段需要对导弹的整体布局、各系统的基本构成进行初步设计。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形成可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初步的性能评估。
3. 详细设计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详细设计阶段将对导弹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精确设计。
结构设计基础习题答案

结构设计基础习题答案
以下是关于结构设计基础的题答案:
1. 问题:什么是结构设计基础?
答案:结构设计基础指的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它包括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分析和结构设计等内容。
2. 问题:为什么结构设计基础很重要?
答案:结构设计基础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它对于建筑的安
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熟悉和掌握结构设计基础可以帮助工程师
设计出更可靠和安全的建筑结构。
3. 问题:结构设计基础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结构设计基础包括以下内容:
- 材料力学: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质和行为,如弹性、塑性和破坏等。
- 结构力学:研究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原理和方法。
- 结构分析:通过计算和模拟等方法分析结构受力和变形的行为。
- 结构设计:根据结构受力和变形的要求设计出合适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4. 问题:结构设计基础的题有什么作用?
答案:结构设计基础的题可以帮助学生和工程师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做题可以培养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加深对结构设计基础的理解。
以上就是关于结构设计基础习题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叶见曙第1-9章课后习题答案 已按新版更新.doc

结构设计原理课后答案第一章1-1 配置在混凝土梁截面受拉区钢筋的作用是什么?P8答:当荷载超过了素混凝土的梁的破坏荷载时,受拉区混凝土开裂,此时,受拉区混凝土虽退出工作,但配置在受拉区的钢筋将承担几乎全部的拉力,能继续承担荷载,直到受拉钢筋的应力达到屈服强度,继而截面受压区的混凝土也被压碎破坏。
钢筋的作用是代替混凝土受拉(受拉区混凝土出现裂缝后)或协助混凝土受压。
1-2 试解释一下名词: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混凝土抗拉强度;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
答: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P9:我国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以每边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以MPa 为单位)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用符号cu f 表示。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P10:我国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以150mm ×150mm ×300mm 的棱柱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以MPa 为单位)称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用符号c f 表示。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P10:我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规定,采用150mm 立方体作为标准试件进行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操作,则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ts f 按下式计算:20.637ts F F f A ==πA 。
混凝土抗拉强度P10:采用100×100×500mm 混凝土棱柱体轴心受拉试验,破坏时试件在没有钢筋的中部截面被拉断,其平均拉应力即为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立方体或圆柱体的劈裂试验测得的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值换算成轴心抗拉强度,换算时应乘以换算系数0.9,即0.9t ts f f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习题答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习题答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习题答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涉及到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等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习题,需要通过计算和分析来得出答案。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习题来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一些解决方案。
习题1:某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为一根高度为100米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平面尺寸为30米×30米。
假设该建筑所在地区的设计基本风压为0.6kN/m²,求该建筑的风荷载。
解答:根据国家规范《建筑抗风设计规范》(GB 50009-2012),风荷载的计算公式为:F = C × P × A其中,F为风荷载,C为风压系数,P为设计基本风压,A为建筑物的参考面积。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设计基本风压P为0.6kN/m²,参考面积A为30米×30米=900平方米。
而风压系数C则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形状和高度来确定。
对于高度在45米到200米之间的建筑物,风压系数C可以通过公式C = 0.6 ×H^2/1000来计算。
其中,H为建筑物的高度。
代入题目中给出的数据,可得风压系数C = 0.6 × 100^2/1000 = 6。
最终,风荷载F = 6 × 0.6 × 900 = 3240kN。
习题2:某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为一根高度为150米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平面尺寸为40米×40米。
假设该建筑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求该建筑的抗震设计基本加速度。
解答:根据国家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抗震设计基本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 = C × S其中,a为抗震设计基本加速度,C为地震烈度系数,S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对于6度抗震设防烈度的建筑物,地震烈度系数C可以通过公式C = 0.1 × Ie来计算。
其中,Ie为设防烈度。
现代飞机结构综合设计课后题答案

第二章习题答案2.飞机由垂直俯冲状态退出,沿半径为r的圆弧进入水平飞行。
若开始退出俯冲的高度H 1=2000 m,开始转入水干飞行的高度H 2=1000 m,此时飞行速度v=720 km/h,(题图2.3),求(1)飞机在2点转入水平飞行时的过载系数n y ;(2)如果最大允许过载系数为n ymax =8,则为保证攻击的突然性,可采用何种量级的大速度或大机动飞行状态?(即若r不变,V max 可达多少? 如果V不变,r min 可为多大?解答(1)(2)3.某飞机的战术、技术要求中规定:该机应能在高度H=1000m处,以速度V=520Km/h和V’=625km/h(加力状态)作盘旋半径不小于R=690m和R’=680m(加力状态)的正规盘旋(题图2.4)。
求;(1) 该机的最大盘旋角和盘旋过载系数ny(2) 此时机身下方全机重心处挂有炸弹,重G=300kg,求此时作用在炸弹钩上的载荷大小及b方向(1kgf=9.8N)。
解答:(1)①②由①与②得(非加力)(加力)(2)6.飞机处于俯冲状态,当它降到H=2000m时(=0.103kg/m3。
)遇到上升气流的作用(题图。
已知飞机重量G=5000kg,机翼面积S=20 m2,。
此时的飞行速2.7),求此时飞机的ny度V=540 km/h,航迹半径r=8.00m,y轴与铅垂线夹角600,上升气流速度u=10 m/s ,突风缓和因子K=0.88。
解答:①② ===3 0.125KN③==G④=-3作曲线飞行,同时绕飞机重心以角加速度 3.92rad/s2转动,转动方向7.飞机以过载ny=1000kg,发动机重心到全机重心距离l=3m,发动机绕本如(题图2.8)所示。
若发动机重量GE身重心的质量惯性矩I=1200 N·m·s2,求Z0(1) 发动机重心处过载系数nyE(2) 若发动机悬挂在两个接头上,前(主)接头位于发动机重心处,后接头距发动机重心0.8m,求此时发动机作用于机身结构接头上的质量载荷(大小、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简述飞行器结构、结构的含义与功能。
答:飞行器结构是能承受和传递载荷并且保持一定强度、刚度和尺寸稳定性的机械系统的总称;机构是使飞行器及其部件完成规定的动作或运动等特殊功能的机械组件。
结构的功能:(1).将弹上设备和部件牢牢结合在一起构成整体,并提供气动外形;(2).为装载、设备和人员(运载火箭等)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3).承载全寿命周期的各种载荷,并保证飞行器始终正常工作。
机构的功能:(1).连接、固定与释放功能:如分离机构;(2).运动功能:如折叠展开机构;(3).锁定功能:到位后锁紧,完成结构功能。
2.飞行器结构设计的内容与原始条件有哪些?答:飞行器结构设计是根据设计的原始条件,构思和拟定满足各项基本要求的结构方案,进行全部零、部件的设计、分析、实验,最终提供全套可供生产的图纸和相应技术文件的过程。
飞行器结构设计的内容:(1).飞行器结构布局设计:部位安排、分离面、结构形式选择、受力构件布置;(2).选择结构元件参数:在结构布局的基础上,选择并优化结构元件尺寸和材料;(3).结构细节设计:细节精心设计、开孔、连接、圆角、机械和电气接口、口盖等。
飞行器结构设计的原始条件:(1).结构设计任务的总体设计参数:外形、尺寸、质量特性、内部装载物的相关数据与安装要求等;(2).结构的工作环境及其对结构特性的要求:自然环境、力学环境(载荷大小、性质和在结构上的分布等,以及对结构特性的要求);(3).结构的协调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限制要求:外挂、发射装置;(4).飞行器结构的生产条件:产量和生产厂的加工能力、装配能力、工艺水平等。
3.飞行器结构设计的技术要求有哪些?为满足质量特性要求,可采取哪些措施?答:飞行器结构设计的技术要求有6个,如下(1).空气动力学要求—前提性要求:外形准确度要求(同轴度、垂直度、曲线误差、安装角等)、外形的表面质量要求(表面粗糙度、局部凹陷、突出物等)。
(2).结构完整性要求—强度、刚度、可靠性,本质性要求(▲▲):结构设计应保证结构在承受各种规定的载荷和环境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强度、不能产生不能容许的残余变形;具有足够的刚度、满足各项结构动力学性能要求,并达到总体规定的可靠度。
(3).质量特性要求:性能先进性,主要包括质量大小的要求、质心位置要求和转动惯量要求。
(4).工艺性要求:具有良好的工艺性,便于加工、装配。
(5).使用维护要求:便于贮存、检修;合理布置分离面和舱口、维修开敞性。
(6).经济性要求:成本。
为满足质量特性要求,可采取的措施有(1).综合优化总体布局参数、合理选择结构受力形式和传力路线;(2).等强度原则设计;(3).提高空间利用率;(4).合理选择结构材料;(5).采用先进的结构;(6). 进行精确的结构分析和强度计算,进行以质量为目标函数的结构优化设计。
4.简述飞行器结构设计传统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答:传统的结构设计一般是根据设计任务与原始条件,根据经验或参考原准飞行器的结构,结合设计原理和设计知识进行定性分析,初步拟定结构方案。
然后以工程梁理论和结构静力学为基础,进行初步设计计算,以确定结构主要原件的尺寸。
接下来进行以静力分析为主的静强度、刚度校核。
如果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即认为设计合理;如果刚度、强度不够,或者设计人员认为剩余强度太大时,则修改设计,重新进行设计计算,继而再进行强度校核,直到满足强度、刚度要求为止。
优点:方法简便易行。
缺点:经验设计的成分大,对动态载荷往往用经验的动载荷系数转化为静载荷进行设计,分析精度低;只有到了校核计算时才重点进行结构动力学分析,因此,往往在动力学校核时造成返工,甚至造成设计方案的大反复;采用单个部件或部段孤立的设计模式,结构总体性被忽视。
5.火箭、导弹结构系统的研制过程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航天器的研制一般要经过可行性论证阶段、方案阶段、初样阶段和正样阶段等几个研制阶段,在各个研制阶段将完成不同的任务。
(1). 可行性论证阶段:可行性论证阶段是在开始正式研制过程的前期工作,主要完成综合分析、方案设想和提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等工作;(2). 方案阶段:方案阶段是航天器结构与机构正式研制工作的开始阶段,需要提出若干初步的结构与机构方案,经过多方案比较论证和初步设计,最后选择并确定完整的结构和机构的方案;(3). 初样阶段:初样阶段的重点是通过初样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试验,对航天器结构与机构的设计进行全面鉴定以及对产品所需专用地面保障设备设计的鉴定和对产品所需外购或外协零部件的鉴定或验收;(4). 正样阶段:正样阶段的重点是通过正样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试验,全面验收航天器结构与机构的飞行产品。
第二章—飞行器的载荷分析1.给出过载系数的定义和各种表达式,并说明过载系数的物理意义。
答:过载系数有三种定义,(1). 定义一:外力表达的形式,表示飞行器所承受的全部表面力的合力与飞行器的瞬时质量在地面上的称重之比,00mg G ==∑∑i iF F n 。
(2). 定义二:用质量力表达的形式,表示飞行器真实质量力是重量的多少倍,0G ∑m F =-n 。
(3). 定义三:用质心加速度表达的形式,0g -=a g n 。
物理意义:过载表示了物体实际的外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它是用倍数的概念来表示的,是一个相对值。
过载的大小对不同类型的飞行器是不同的,它决定了飞行器的总体方案和对结构强度的要求。
2.简述导弹静载荷计算的原始依据与基本步骤。
答:导弹静载荷计算的原始依据是导弹的总体设计数据(战术技术指标、质量、质心和转动惯量、部位安排等);气动力计算数据;弹道计算数据;动力系统数据;导弹的热环境条件等。
基本步骤:(1). 选择载荷设计情况;(2). 确定导弹上的全部作用力;(3). 确定弹体内力;(4). 对数据进行汇总、作图、分析,进行载荷比较,推荐最严重的设计情况。
3.何谓导弹的设计情况?试以地空导弹空中飞行时设计情况的选择为例,介绍设计情况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答:将最严重的载荷情况作为结构强度计算的依据即为设计情况。
地空导弹在空中飞行的设计情况为例,其设计情况的选择原则和方法如下:(1). 选择典型弹道从众多可能的飞行弹道中选取若干受载最严重的典型弹道作为载荷计算的典型弹道,选择典型弹道一般应考虑需用过载最大弹道、干扰力和干扰力矩最大弹道;(2). 沿弹道的设计情况的选择A. 最大推力点,也即导弹轴向过载最大点;B. 导弹进入控制飞行的初始点;C. 机动飞行段的速压最大点;D. 机动飞行的终点;E. 级间分离点。
(3). 确定设计情况的方法对所选定的弹道特征带你逐点计算出它们的载荷,然后就从中选出几种受载最严重的情况作为设计情况。
4.说明弹身内力图计算的原始依据与基本步骤。
答:弹身内力图计算的原始依据是导弹的总体设计数据(战术技术指标、质量、质心和转动惯量、部位安排等);气动力计算数据;弹道计算数据;动力系统数据;导弹的热环境条件等。
基本步骤是首先绘制全弹沿弹体坐标系的x 方向的质量分布图,根据导弹各舱段、部件和弹内设备的质量、质心位置,将集中质量直接加在有编号的各站点上,而将分布质量按均匀分布或按一定规律分布加到相应的两个站点之间,从而构成全弹的质量分布图(此图应保证各舱段和全弹的质量和质心位置不变,因为惯性力等于重力与过载的乘积),根据质量分布图即可绘出弹体上质量力分布图。
至于表面力,应该讲集中力作用在相应的站点上,将分布力(如分布气动力)按一定的规律作用在相应的两个站点中间的区段内。
可以分为轴向内力和横向内力计算。
5.什么是使用载荷、设计载荷、安全系数?答:使用载荷—正常使用状态下,在飞行器或其部件上可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又称限制载荷; 设计载荷—使用载荷与安全系数的乘积;安全系数—用于防止载荷大于预定正常飞行条件下的可能性和设计中的不精确性,定义为设计载荷与使用载荷之比。
6.什么是剩余强度系数?如何确定剩余强度系数?答:剩余强度系数—材料的强度极限与结构最大允许工作应力之比;b σησ=为使设计安全,一般地 1.1~1.05η=。
当结构允许很小的残余变形时,η可略小于1.0;对重要接头、对人员安全有影响的高压气瓶等,η应有较大值,例如2~2.5。
对于一些结构尺寸是由刚度条件、使用要求、工艺因素等决定的原件,其η值远大于1也是允许的。
第三章—飞行器结构总体与方案设计1.试述飞行器结构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写出3到5个即可)答:结构总体设计也称结构方案设计,是导弹结构设计环节的第一步。
(1).内容A.与总体设计配合完成整体结构布局和设计、工艺分离面的选择,确定组成结构整体的各部件的外形尺寸;B.进行结构协调设计,确定结构与各系统详细结构的协调并形成技术文件;C.结构方案的选择和设计,如全弹质量特性分析、全弹结构的动态分析、弹结构整体受力传力方案的选择与主要受力构件的布置等。
(2).原则A.弹体结构必须满足总体设计提出的技术要求,特别是结构设计技术要求,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弹体各部分结构都必须保证工作可靠、使用安全、维修方便;B.能够合理利用弹技术领域中的新技术和预研成果,使结构具有先进性。
C.为了达到继承性,尽可能采用通用或标准化、系列化、组合(模块)化(即“三化”)的结构和设计,以便简化和规范设计工作;D.保证导弹、火箭整体有良好的结构动力学特性;E.在制定和选择结构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承制厂的现有工艺基础、技术能力和生产条件;F.在选择结构总体方案时,必须立足国内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尽量降低结构的研制成本,保证研制周期;G.必须严格保证弹体结构与有效载荷(包括战斗部)、控制系统。
动力系统、发射系统、运载系统等各系统的结构协调。
2.飞行器结构材料选用的原则有哪些?什么是比强度、比刚度?答:飞行器结构材料选用的原则有,(1).充分利用材料的机械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使结构质量最小,刚度最好。
因此,最基本的原则是在满足强度、刚度条件下,使结构质量最小。
(2).选用的材料应能满足结构的技术要求。
(3).材料要满足导弹结构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具有足够的环境稳定性。
(4).所选用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
(5).选用的材料成本要低,来源要充足,供应要方便,国产化。
(6).优先选用已有型号导弹上已应用成熟的材料。
σρ。
比强度:材料的强度极限σ与密度ρ的比值/Eρ。
比刚度:材料的弹性模量E与密度ρ的比值/第四章—翼面的结构与设计1.为什么要进行结构的传力分析?简述传力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步骤。
答:传力分析原因—为了设计出符合设计要求的结构,必须进行传力分析,弄清结构中载荷的传力规律、定性判断结构承载特性。
传力分析含义—当支承在某基础上的一个结构受有某种外载荷时,分析这些外载荷如何通过结构的各个受力元件逐步向支承它的基础传递,此过程称为结构的传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