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基础(张学学 第三版)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热工基础课后答案超详细版(张学学)

热工基础课后答案超详细版(张学学)

热工基础课后答案超详细版(张学学)第一章思考题1.平衡态和稳态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要把平衡的概念引入热力学?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

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表压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热力计算的状态参数?如果工作介质的压力保持不变,询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表的读数是否会改变?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

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当真空计的指示值较大时,表明被测物体的实际压力较大或较小?答:真空表的数值越大,实际压力越小。

4.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答:没有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必须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回答:不正确。

不可逆过程是指无论采用何种曲折复杂的方法,系统都不可能在不改变外部世界的情况下回到初始状态。

6.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

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使用U形管压力表测量工作介质压力时,压力表的液柱直径是否影响读数?答:严格说来,这是有影响的,因为U形管越厚,进入U形管的工作介质就越多。

这部分的工作介质越多,其对阅读准确性的影响就越大。

习题1-1解决方案:1PB755? 133.3? 10? 5.1.006巴?100.6千帕1.p?pb?pg?100.6?13600?13700.6kpa2.pg?p?pb?2.5?1.006?1.494bar?149.4kpa3.p?pb?pv 75570055mmhg7.3315kpa4.pvpbp1.0060.50.506bar50.6kpa1-2图1-8显示了常用斜管微压力计的工作原理。

【基础】热工基础课后答案超详细版张学学

【基础】热工基础课后答案超详细版张学学

【关键字】基础第一章思考题1.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看来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

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

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 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

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 用U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的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的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答:严格说来,是有影响的,因为U型管越粗,就有越多的被测工质进入U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的准确性影响越大。

习题1-1 解:1-2图1-8表示常用的斜管式微压计的工作原理。

由于有引风机的抽吸,锅炉设备的烟道中的压力将略低于大气压力。

如果微压机的斜管倾斜角,管内水解:根据微压计原理,烟道中的压力应等于环境压力和水柱压力之差1-3解:1-4 解:1-4解:1-5解:由于压缩过程是定压的,所以有1-6解:改过程系统对外作的功为1-7解:由于空气压力正比于气球的直径,所以可设,式中c为常数,D为气球的直径,由题中给定的初始条件,可以得到:该过程空气对外所作的功为1-8解:(1)气体所作的功为:(2)摩擦力所消耗的功为:所以减去摩擦力消耗的功后活塞所作的功为:1-9解:由于假设气球的初始体积为零,则气球在充气过程中,内外压力始终保持相等,恒等于大气压力0.09MPa,所以气体对外所作的功为:1-11 解:确定为了将气球充到的体积,贮气罐内原有压力至少应为(此时贮气罐的压力等于气球中的压力,同时等于外界大气压)前两种情况能使气球充到情况三:所以气球只能被充到的大小,故气体对外作的功为:第二章思考题绝热刚性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左边盛有空气,右边为真空,抽掉隔板,空气将充满整个容器。

热工基础答案张学学

 热工基础答案张学学

热工基础答案张学学热工基热答案第一章1-1 解,1.2.3.4.热表示常用的斜管式微热热的工作原理。

由于有引热机的抽吸~热热炉1.21-8 热的烟道中的热力略低于大热力。

如果微热机的斜管热斜角将气~管水内解,根据微热热原理~烟道中的热力热等于热境热力和水柱热力之差解, 1.3,解, 141解, 1.4解,由于热热热程是定热的~所以有 1.5解,改热程系热热外作的功热1.6解,由于空热力正比于球的直~所以可热气气径~式中热常~数热球的直~由热中热定的初始件~可以气径条1.7cD得到,热热程空热外所作的功热气解,;,所作的功热,气体1.81;,摩擦力所消耗的功热, 2所以去摩擦力消耗的功后活塞所作的功热,减解,由于假热球的初始热热零~热球在充热程中~外热力始热保持相等~恒等于大热力气体气气内气~所以热外气体1.90.09MPa所作的功热,3的热~热罐原有热力至少热热;此热热罐的热力等于球中的热力~同热等于外界大热体气内气气气, 解,定热了球充到确将气1-11 2m3前热情能使球充到两况气2m情三况:2所以球只能被充到气的大小~故热外作的功热,气体第二章热热解, ~所以是热热热程 2.1解,2.2解, 2.3,解,热状和热状之热的能之差热,内24ba所以~热程中工热外界交热的热量热,与a-d-b工热沿曲热从返回初热热~工热外界交热的热量热, 与ba根据热中热定的点能热~可知内点的能热热内~所以有ab60kJ:由于热程热定容热程~系热不热外作功~所以热程外界交热的热量热, 与d-bd-b所以热程系热热外作的功也就是热程系热热外作的功~故热程系热外界交热的热量热, 与a-d-ba-da-d, 25热程Q kJ W kJ 热U kJ1-2 1390 0 13902-30 395 -3953-4 -1000 0-10004-10 -5 5解,由于汽化热程是定、定热热程~系热热的热化就等于系热外界吸收的热量~汽化热~所以有, 温从即潜2.6内能的热化热,32.7解,热取缸中的空作热究的热力系热~系热的初热热, 气气研学当达状去掉一部分热热~系热重新到平衡热热~其热热热,由于通热缸壁可外界充分热热~所以系热的初和热相等~都等于热境度, 气体气与温温温即根据理想的热方程可得到系热的热热热~热, 气体状体6所以活塞上升的距热, 离由于理想的能是度的函~而系热初和热相同~故此热程中系热的能热化热零~同热此热程可看作定热膨热热程~所以气体内温数温温内气体与外界交热的热量热,解,热热热程中每千克空所作的热热功热, 气2-84忽略热出口宏热热能和热能的热化~热有热功等于技热功~所以生热每气体热热空所需的热功热,气kg所以热热此热机所需的功率至少热, 气解,是否要用外加取暖热热~要看室热源热生的热量是否大于通热热壁和热热热外界的热量~室热源每小热热生的热量热, 内窗内2.95 小于通热热壁和热热热外界的热量热窗~所以必热外加取暖热热~供热量热,310kJ×解,取容器的作热究的热力系热~根据系热的热方程可得到系热热热热热,内气体研学状体2.10热程中系热热外所作的功热,所以热程中系热和外界交热的热量热,热吸热。

热工基础复习提纲

热工基础复习提纲

第一章小结1、平衡状态2、状态参数及其性质(掌握压力表与真空度测量的使压力的差值)3、准平衡过程4、可逆过程5、热力过程6、功和热量(过程参数)7、热力循环(重点掌握正向循环的热效率计算)重点:例题1-3,图1-13,公式1-17第二章小结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就是能量守恒。

表明当热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时,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储存能系统储存的能量称为储存能,包括内部储存能和外部储存能。

(1)内部储存能——热力学能(2)外部储存能(3)系统的总储存能(简称总能)系统的总储存能为热力学能、宏观动能和重力位能的总和。

3、转移能——功量和热量功量和热量是系统与外界交换的能量,其大小与系统的状态无关,而是与传递能量时所经历的具体过程有关。

所以功量和热量不是状态参数,而是与过程特征有关的过程量,称为转移能或迁移能。

4、闭口系能量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静止的)闭口系时的能量关系式即为闭口系能量方程。

其表达式有以下几种形式,它们的使用条件不同:=∆+Q U W(适用条件:任意工质、任意过程)5、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热力过程只能朝着能量品质不变(可逆过程)或能量品质降低的方向进行。

一切自发过程的能量品质总是降低的,因此可以自发进行,而自发过程的逆过程是能量品质升高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必须有一个能量品质降低的过程作为补偿条件才能进行,总效果是能量品质不变或降低。

6、卡诺循环、卡诺定理及其意义卡诺循环是为方便热力循环分析而提出的一种循环,实际上无法实现,但是利用卡诺循环分析得到的提高循环经济性的方法却具有普遍实用意义。

卡诺定理提供了两个热源间循环经济性的最高界限,给一切循环确定了一个判断其热、功转换完善程度的基础,因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而且利用卡诺定理可判断循环是否可以进行以及是否可逆。

掌握卡诺循环的热效率计算公式:211C T T η=-1:C η<η,则此热机不能实现2:C η>η则此热机可以实现5、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重点理解)重点:例题2-1,图2-11,公式2-28,例题2-4,习题2-2。

热力学知识点小结

热力学知识点小结

因为过程或循环必须同时满足热力学第一、二定律才能进行,所以通常在给 定条件下,先判断是否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然后再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 方程)进行计算。判断循环有三种方法,判断过程可用上述(2)、(4)式。
3.闭口系能量方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静止的)闭口系时的能量关系式即为闭口系能量方 程。其表达式有以下几种形式,它们的使用条件不同:
(1)q u w 或 Q U W (适用条件:任意工质、任意过程)
(2)q u pdv 或 (3) q cV T pdv
生其它影响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8
复习专用
热力过程只能朝着能量品质不变(可逆过程)或能量品质降低的方向进行。 一切自发过程的能量品质总是降低的,因此可以自发进行,而自发过程的逆过程 是能量品质升高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必须有一个能量品质降低的过程作为补 偿条件才能进行,总效果是能量品质不变或降低。
2
1 cpdT
定容过程: q cV (T2 T1) cV T
定压过程: q cp (T2 T1) cpT
对于定温过程,则选用以下公式计算热量很方便,即
q
2
Tds
1

T
s

TRg
ln
v2 v1
TRg
p1 p2
对于绝热过程,直接有:q=0
对于多变过程,可利用能量方程计算热量,即
(2) q h vdp 或 Q H
2
Vdp
(适用条件:任意工质、可逆过程)
1
2
复习专用
(3) q cpT
vdp
或 Q mc pT

2

《热工基础及应用》第3版知识点汇总

《热工基础及应用》第3版知识点汇总

《热工基础及应用》第3版知识点第一章 热能转换的基本概念本章要求:1.掌握研究热能转换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掌握状态参数及可逆过程的体积变化功和热量的计算;3.掌握循环的分类与不同循环的热力学指标。

知识点:1.热力系统: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和某种研究目的,人为划定的一定范围内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热力系或系统。

热力系可以按热力系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情况进行分类。

2.工质:用来实现能量相互转换的媒介物质称为工质。

3.热力状态:热力系在某瞬时所呈现的宏观物理状态称为热力状态。

对于热力学而言,有意义的是平衡状态。

其实现条件是:0,0,0p T μ∆=∆=∆=。

4. 状态参数和基本状态参数:描述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称为热力状态参数,简称状态参数。

状态参数可按与系统所含工质多少有关与否分为广延量(尺度量)参数和强度量状态参数;按是否可直接测量可分为基本和非基本状态参数。

5. 准平衡(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准平衡过程是基于对热力过程的描述而提出的。

实现准平衡过程的条件是推动过程进行的不平衡势差要无限小,即0p ∆→,0T ∆→(0μ∆→)。

6、热力循环:为了实现连续的能量转换,就必须实施热力循环,即封闭的热力过程。

热力循环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分为:可逆循环和不可逆循环;动力循环(正循环)和制冷(热)循环(逆循环)等。

动力循环的能量利用率的热力指标是热效率:0=t H W Q η;制冷循环能量利用率的热力学指标是制冷系数:L 0=Q W ε。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本章要求:1. 深入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2. 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闭口系统和稳定流动系统的能量方程。

知识点:1.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在涉及热现象的能量转换过程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揭示了能量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数量守恒这一实质。

2.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即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表达式:Q U W =∆+。

热工基础(张学学)第一章

热工基础(张学学)第一章

pv = RgT
p = f ( v, T )
f ( p , v, T ) = 0
T = f ( p, v )
14
(3)状态参数坐标图 ) 以独立的状态参数为坐标的坐标图。 以独立的状态参数为坐标的坐标图。
在以两个独立状态参 数为坐标的平面坐标图 上 , 每一点都代表一个 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
15
6∗
2. 基本状态参数
工程热力学中常用的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体积、 工程热力学中常用的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体积、 压力 比热力学能、比焓、比熵等 比热力学能、比焓、比熵等。 其中可以直接测量的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体积, 其中可以直接测量的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体积, 压力 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基本状态参数。 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2∗
热力系统: 热力系统:
在工程热力学中,通常选取一定的工质(或空间) 在工程热力学中,通常选取一定的工质(或空间)作为研 究的对象,称之为热力系统 简称系统 热力系统, 系统。 究的对象,称之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系统以外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系统以外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外界 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边界 (1)闭口系统:与外界无 )闭口系统: 物质交换的系统。 物质交换的系统 。 系统的质 量始终保持恒定, 也称为控 量始终保持恒定 , 也称为 控 制质量系统。 制质量系统。
第一篇 工程热力学
1∗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热机、工质、 1-1 热机、工质、热源与热力系统
热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如内燃机、蒸汽轮机、 热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如内燃机、蒸汽轮机、 燃气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等。 燃气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等。 工质:实现热能和机械能之间转换的媒介物质。例如空气、 工质:实现热能和机械能之间转换的媒介物质。例如空气、 燃气、水蒸气等。 燃气、水蒸气等。 热源:本身热容量很大, 热源:本身热容量很大,在放出或吸收有限的热量时自身 温度及其它热力学参数没有明显变化的物体。例如锅炉、 温度及其它热力学参数没有明显变化的物体。例如锅炉、循 环水池、大气等。提供热量的热源称为高温热源 热源) 高温热源( 环水池、大气等。提供热量的热源称为高温热源(热源); 吸收热量的热源称为低温热源(冷源) 吸收热量的热源称为低温热源(冷源)。 低温热源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对于学习热力学的学生来说,热工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热工基础是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基础。

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我们掌握热学基本概念、热学方程、热力学循环以及热力学系统等基本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复习这门课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需要复习热学基本概念。

热学基本概念包括热力学量、状态方程、热力学性质等,这些是热力学分析的基础。

通过学习这些概念,我们可以了解热力学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和表达式,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热力学的其他知识点,如热平衡、热传导和热传递等。

其次,我们需要复习热学方程。

热学方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等。

其中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热能可以被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而不会减少。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循环的基础,它描述了能量在热机中的转化和传输。

热力学第三定律与热力学系统的熵有关,它帮助我们理解系统能量趋向熵增的规律。

复习这些方程可以加深我们对热力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我们还需要复习热力学循环。

热力学循环是热力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如汽轮机、内燃机、制冷机等等。

掌握热力学循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热力学中的第二定律,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

最后,我们还需要复习热力学系统。

热力学系统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内部组分和能量的交换受到控制的物质系统。

对热力学系统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对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物质内能等概念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实际问题的本质,为我们在工程中的设计提供帮助。

小结起来,复习热工基础需要我们掌握热学基本概念、热学方程、热力学循环以及热力学系统等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是后续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学科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复习。

希望能在复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补上,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工基础与应用 第3版 知识点

热工基础与应用 第3版 知识点

《热工基础及应用》第3版知识点第一章 热能转换的基本概念本章要求:1.掌握研究热能转换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掌握状态参数及可逆过程的体积变化功和热量的计算;3.掌握循环的分类与不同循环的热力学指标。

知识点:1.热力系统: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和某种研究目的,人为划定的一定范围内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热力系或系统。

热力系可以按热力系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情况进行分类。

2.工质:用来实现能量相互转换的媒介物质称为工质。

3.热力状态:热力系在某瞬时所呈现的宏观物理状态称为热力状态。

对于热力学而言,有意义的是平衡状态。

其实现条件是:0,0,0p T μ∆=∆=∆=。

4. 状态参数和基本状态参数:描述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称为热力状态参数,简称状态参数。

状态参数可按与系统所含工质多少有关与否分为广延量(尺度量)参数和强度量状态参数;按是否可直接测量可分为基本和非基本状态参数。

5. 准平衡(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准平衡过程是基于对热力过程的描述而提出的。

实现准平衡过程的条件是推动过程进行的不平衡势差要无限小,即0p ∆→,0T ∆→(0μ∆→)。

6、热力循环:为了实现连续的能量转换,就必须实施热力循环,即封闭的热力过程。

热力循环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分为:可逆循环和不可逆循环;动力循环(正循环)和制冷(热)循环(逆循环)等。

动力循环的能量利用率的热力指标是热效率:0=t H W Q η;制冷循环能量利用率的热力学指标是制冷系数:L 0=Q W ε。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本章要求:1. 深入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2. 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闭口系统和稳定流动系统的能量方程。

知识点:1.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在涉及热现象的能量转换过程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揭示了能量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数量守恒这一实质。

2.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即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表达式:Q U W =∆+。

热工基础复习重点

热工基础复习重点

《热工学基础》复习摘要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热工基础✧导热:✓温度场:温度场是标量场,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为其中式中r 表示时间,单位为s (秒)。

✓温度梯度:温度场内等温面法线方向的温度变化率称为温度梯度,即✓导热基本定律:在导热体内进行单纯导热的现象中,通过垂直于热流方向的微元面积dA的热流量dQ,与该处温度梯度的绝对值成正比,而指向温度降低的方向;即写成矢量形式为:对于各向同性材料,各个方向的导热系数A都相同,方程改写成物体中的热流密度也是空间点的函数,形成热流密度场。

导热热流密度的大小与温度梯度的绝对值成正比,方向与温度梯度刚好相反,即同线反向。

✓导热系数:导热系数λ是表征物质导热能力的物性参数。

由傅里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有上式是导热系数的定义式,导热系数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内部结构、密度、湿度和含湿量等,通常由实验测定。

✓导热微分方程:以傅里叶定律和能量守恒原理为基础而建立的导热微分方程式该式就是导热微分方程,也就是没有物质输运条件下的能量微分方程。

它建立了导热过程中物体内的温度分布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函数关系。

导热方程可改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上式改为:如果研究对象是圆柱状物体,则采用圆柱坐标比较方便。

采用和直角坐标系相同的办法,分析圆柱坐标系中微元体在单纯导热过程中的热平衡,可以导出如下圆柱坐标系中的导热微分方程式:如果研究对象为球状物体,则可以采用球坐标系中的导热微分方程:✓导热微分方程的单值性条件:导热问题的单值性条件一般包括几何条件、物理条件、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四个方面。

其中主要考察以下三种边界条件:✓一维导热换热:如果多层平壁的两外表面温度维持均匀恒定,平壁足够大或侧面绝热,则也是一维稳态导热问题:多层换热情况下,各层之间紧密接触,相接触两表面的两表面温度相同,没有接触热阻,稳态时,有:将上式子整理后:对于多层圆筒壁的径向一维稳态导热,各层圆筒壁成为沿热流方向的串联热阻。

热工基础课后问题详解超详细版(张学学)

热工基础课后问题详解超详细版(张学学)

第一章思考题1.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

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

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 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

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 用U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的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的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答:严格说来,是有影响的,因为U型管越粗,就有越多的被测工质进入U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的准确性影响越大。

习题1-1 解:kPa bar p b 100.61.00610133.37555==⨯⨯=-1. kPa p p p g b 6.137********.100=+=+=2. kPa bar p p p b g 4.149494.1006.15.2==-=-=3. kPa mmHg p p p v b 3315.755700755==-=-=4. kPa bar p p p b v 6.50506.05.0006.1==-==-1-2 图1-8表示常用的斜管式微压计的工作原理。

热工基础(张学学 第三版)复习知识点

热工基础(张学学  第三版)复习知识点


数间的关系
交换的功量
w /( J / kg) wt /( J / kg)
交换的热 量
q /(J / kg)
定容 v 定数 定压 p 定数 定温 pv 定数
定熵 pvk 定数
v2

v1;
T2 T1

p2 p1
p2

p1
;
T2 T1

v2 v1
T2
T1;
p2 p1

v1 v2
p2 p1
1.理想气体:理想气体分子的体积忽略不计;理想气体分子之间
无作用力;理想气体分子之间以及分子与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
碰撞。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克拉贝龙方程式)
PV mRgT
其中 R 8.314J /(mol K ),
或 PV nRT
RgΒιβλιοθήκη R M3.定容比热与定压比热。
定容比热 cV
wt

1 2
c f
2

gz

ws
当 p2v2 p1v1 时,技术功等于膨胀功。
当忽略工质进出口处宏观动能和宏观位能的变化,技术功就
是轴功;且技术功等于膨胀功与流动功之差。
在工质流动过程中,工质作出的膨胀功除去补偿流动功及宏
观动能和宏观位能的差额即为轴功。
7.可逆过程的技术功:
wt


2
vdp
6.边界: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
7.系统的分类:
(1)闭口系统: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2)开口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3)绝热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交换的系统。
(4)孤立系统:与外界没有任何的物质交换和能量(功、热量)

热工基础 张学学主编 第三版思考题及习题答案详解

热工基础 张学学主编 第三版思考题及习题答案详解

D2 D1
D 3dD
1 8
c(
D24
D14 )
1 5000000 (0.44 0.34 ) 34.36kJ 8
1-8 解:(1)气体所作的功为:
W
0.3
(0.24V
0.04) 106
dV
1.76 104 J
0.1
(2)摩擦力所消耗的功为:
W摩擦力=f
ΔL
1000 0.2
(0.3
Δ h q 2257kJ / kg
6
内能的变化为:
Δ u h ( pv) h p(v2 v1) 2257 1.01 102 (0.001 1.674) 2088kJ / kg
2-6 解:选取气缸中的空气作为研究的热力学系统,系统的初压为:
p1
pb
G1 A
1.028 105
Qad U d U a Wad U ad Wad b 40 (20) 60kJ
2-5
过程
Q kJ
W kJ
1-2
1390
0
2-3
0
395
3-4
-1000
0
4-1
0
-5
U kJ 1390 -395 -1000 5
2-5 解:由于汽化过程是定温、定压过程,系统焓的变化就等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即汽化潜热,所以有:
p1 p真空室 pa 2 360 362kPa
p2 p1 pb 362 170 192kPa
pc pb p真空室 192 2 19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a
F
( pb
p真空室 ) A
745 133.3
1 4
π 0.452
15.8kN

《热工基础及应用》第3版知识点汇总

《热工基础及应用》第3版知识点汇总

《热工基础及应用》第3版知识点第一章 热能转换的基本概念本章要求:1.掌握研究热能转换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掌握状态参数及可逆过程的体积变化功和热量的计算;3.掌握循环的分类与不同循环的热力学指标。

知识点:1.热力系统: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和某种研究目的,人为划定的一定范围内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热力系或系统。

热力系可以按热力系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情况进行分类。

2.工质:用来实现能量相互转换的媒介物质称为工质。

3.热力状态:热力系在某瞬时所呈现的宏观物理状态称为热力状态。

对于热力学而言,有意义的是平衡状态。

其实现条件是:0,0,0p T μ∆=∆=∆=。

4. 状态参数和基本状态参数:描述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称为热力状态参数,简称状态参数。

状态参数可按与系统所含工质多少有关与否分为广延量(尺度量)参数和强度量状态参数;按是否可直接测量可分为基本和非基本状态参数。

5. 准平衡(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准平衡过程是基于对热力过程的描述而提出的。

实现准平衡过程的条件是推动过程进行的不平衡势差要无限小,即0p ∆→,0T ∆→(0μ∆→)。

6、热力循环:为了实现连续的能量转换,就必须实施热力循环,即封闭的热力过程。

热力循环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分为:可逆循环和不可逆循环;动力循环(正循环)和制冷(热)循环(逆循环)等。

动力循环的能量利用率的热力指标是热效率:0=t H W Q η;制冷循环能量利用率的热力学指标是制冷系数:L 0=Q W ε。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本章要求:1. 深入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2. 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闭口系统和稳定流动系统的能量方程。

知识点:1.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在涉及热现象的能量转换过程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揭示了能量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数量守恒这一实质。

2.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即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表达式:Q U W =∆+。

热工基础课后答案解析超详细版(张学学]

热工基础课后答案解析超详细版(张学学]

第一章思考题1.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

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

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 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

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 用U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的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的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答:严格说来,是有影响的,因为U型管越粗,就有越多的被测工质进入U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的准确性影响越大。

习题1-1 解:kPa bar p b 100.61.00610133.37555==⨯⨯=-1. kPa p p p g b 6.137********.100=+=+=2. kPa bar p p p b g 4.149494.1006.15.2==-=-=3. kPa mmHg p p p v b 3315.755700755==-=-=4. kPa bar p p p b v 6.50506.05.0006.1==-==-1-2 图1-8表示常用的斜管式微压计的工作原理。

热工基础课后问题详解超详细版(张学学)

热工基础课后问题详解超详细版(张学学)

第一章思考题1.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

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

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 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

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 用U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的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的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答:严格说来,是有影响的,因为U型管越粗,就有越多的被测工质进入U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的准确性影响越大。

习题1-1 解:kPa bar p b 100.61.00610133.37555==⨯⨯=-1. kPa p p p g b 6.137********.100=+=+=2. kPa bar p p p b g 4.149494.1006.15.2==-=-=3. kPa mmHg p p p v b 3315.755700755==-=-=4. kPa bar p p p b v 6.50506.05.0006.1==-==-1-2 图1-8表示常用的斜管式微压计的工作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工基础(第三版)张学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基本概念1.工程热力学是从工程角度研究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科学。

2.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过程规律的一门科学。

3.工质: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媒介物。

4.热力系统:选取一定的工质或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称之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5.外界(或环境):系统之外的一切物体。

6.边界: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

7.系统的分类:(1)闭口系统: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2)开口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3)绝热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交换的系统。

(4)孤立系统:与外界没有任何的物质交换和能量(功、热量)交换。

8.热力状态:系统中的工质在某一瞬间呈现的各种宏观物理状况的总和称为工质(或系统)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9.平衡状态: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或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10.基本状态参数:压力、温度、比容、热力学能(内能)、焓、熵。

11.表压力Pg、真空度Pv、绝对压力PP=P b-PPPP=g-vb12.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平衡定律):如果两个物体中的每一个都分别与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这两个物体彼此也必处于热平衡。

13.热力过程:系统由一个状态到达另一个状态的变化过程。

14.准平衡过程(准静态过程):热力过程中,系统所经历的每一个状态都无限地接近平衡状态的过程。

15.可逆过程:一个热力过程完成后,如系统和外界能恢复到各自的初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样热力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16.不可逆因素:摩擦、温差传热、自由膨胀、不同工质混合。

17.可逆过程是无耗散效应的准静态过程。

18.系统对外界做功的值为正,外界对系统做功的值为负。

系统吸收热量时热量值为正,系统放出热量时热量值为负。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热能与其它形式能的互相转换过程中,能的总量始终不变。

也可表述为:不花费能量就可以产生功的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进入系统的能量-离开系统的能量=系统储存能量的变化。

2.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W U Q +∆=微元过程:WdU Q δδ+=可逆过程:pdVdU Q pdV U Q +=+∆=⎰δ 21单位质量工质的微元过程:w du q w u q δδ+=+∆= 单位质量工质的可逆过程:pdv du q pdv u q +=+∆=⎰δ 213.比焓pv u h +=4.技术功:s f t W z mg c m W +∆+∆=2215.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s fW z mg c m H Q +∆+∆+∆=221,即tW H Q +∆=单位质量工质:s fw z g c h q +∆+∆+∆=221,即tw h q +∆=6.膨胀功、流动功、技术功与轴功的区别和联系。

tw v p v p w u q +-==∆-)(1122s f t w z g c w +∆+∆=221当1122v p v p =时,技术功等于膨胀功。

当忽略工质进出口处宏观动能和宏观位能的变化,技术功就是轴功;且技术功等于膨胀功与流动功之差。

在工质流动过程中,工质作出的膨胀功除去补偿流动功及宏观动能和宏观位能的差额即为轴功。

7.可逆过程的技术功:⎰-=21vdp w t ,负号表示技术功的正负与dp相反。

8.稳定能量方程的应用。

(1)换热器(2)喷管和扩压管()21212221h h c c f f -=-12h h q -=gV p R c c =-RC C m V m p =-,,(3)汽轮机(4)泵和压缩机(5)绝热节流第三章理想气体的性质与热力过程1.理想气体:理想气体分子的体积忽略不计;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无作用力;理想气体分子之间以及分子与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克拉贝龙方程式)nRTPV T mR PV g == 或其中MRR K mol J R g =∙= )/(314.8,3.定容比热与定压比热。

定容比热dTq c V V δ=定压比热dTq c pp δ=对于理想气体,,或(迈耶公式)定义比热容比Vp c c k =,则g p R k kc 1-=,gVR k c 11-=4.理想气体的定值摩尔热容。

单原子气体双原子气体多原子气体C V,mR 23R 25R 2721h h W s -=12-h h W s -=21h h =C p,m R 25R 27R 29k1.67 1.40 1.295.理想气体的熵。

当比热容为定值时,6.各种热力过程的计算公式。

过程过程方程式初、终状态参数间的关系交换的功量交换的热量)//(kg J q )//(kg J w )//(kg J w t 定容定数=v 121212;p p T T v v ==0)(21p p v -)(12T T c V -定压定数=p 121212;v v T T p p ==)()(1212T T R v v p g --或0)(12T T c p -定温定数=pv 211212;v v p p T T ==1211lnv v p νw)(12s s T w -或定熵定数=k pv kk k kp p T T v v T T v v p p 11212121122112--⎪⎪⎭⎫⎝⎛=⎪⎪⎭⎫ ⎝⎛=⎪⎪⎭⎫⎝⎛=)(1121g 2211T T k R k v p v p ----或kw⎪⎪⎪⎩⎪⎪⎪⎨⎧+=∆-=∆+=∆121212121212ln ln lnln ln ln v vc p p c s p p R T T c s v v R T T c s p V g p g V2111,lnp p v p w T t =nn n p p T T 11212-⎪⎪⎭⎫⎝⎛=,⎥⎥⎥⎦⎤⎢⎢⎢⎣⎡⎪⎪⎭⎫⎝⎛--=-k k s t p p v p k k w 11211,11多变定数=npv nn n np p T T v v T T v v p p 11212121122112--⎪⎪⎭⎫ ⎝⎛=⎪⎪⎭⎫ ⎝⎛=⎪⎪⎭⎫⎝⎛=)(11212211T T n R n v p v p g ----或nw)(1)(1212T T n R c T T c g V n -∙⎪⎪⎭⎫ ⎝⎛--=-7.三种压缩过程。

(理想状态下压气机所消耗的功即为技术功)(1)定温压缩:(2)定熵(绝热)压缩:(3)多变压缩:比较:8.多级压缩每级的增压比9.多级活塞式压气机的特点:每级压气机压气轴功相等;每级压气机排气温度相同;每级压气机散热量相等;每级压气机的容积效率相等,且大于单级压缩的容积效率。

10.喷管:使流体的压力降低,流速升高的管道称为喷管。

11.扩压管:使流体的压力升高,流速降低的管道称为扩压管。

kk sp p T T 11212-⎪⎪⎭⎫ ⎝⎛=,T n s T T T ,2,2,2>>T t n t s t w w w ,,,>>zz p p 111⎪⎪⎭⎫ ⎝⎛=+π12T T T =,⎥⎥⎥⎦⎤⎢⎢⎢⎣⎡⎪⎪⎭⎫ ⎝⎛--=-n n n t p p v p n n w 11211,11cr p p ν≥12/cr p p ≥2crp p ν<12/cr p p <212.喷管和扩压管流速变化与截面变化的关系。

13.喷管中气体的流速和流量。

对于理想气体,出口流速临界压力比注:当即时,应选择渐缩喷管;当即时,应选择缩放喷管。

临界流速111,1212T R k kv p k kc g cr f +=+=质量流量:1)渐缩喷管2)缩放喷管⎥⎥⎥⎦⎤⎢⎢⎢⎣⎡⎪⎪⎭⎫⎝⎛--=-k k f p p v p k k c 1121121121112-⎪⎭⎫ ⎝⎛+==k k cr cr k p p ν1112minmax ,1212v p k k k A q k m -⎪⎭⎫⎝⎛++=⎥⎥⎥⎦⎤⎢⎢⎢⎣⎡⎪⎪⎭⎫ ⎝⎛-⎪⎪⎭⎫ ⎝⎛-=-k k k m p p p p v p k k A q 1122121121214.绝热滞止。

(1)滞止焓2021f c h h +=(2)滞止温度pfc c T T 220+=(3)滞止压力100-⎪⎭⎫ ⎝⎛=k k T T p p 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机械能可以自发的转化为热能,而热能却不能自发的转化为机械能。

2.自发过程是不可逆的。

3.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将热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开尔文—普朗克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并使之完全转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或: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4.热机循环效率1211q q q w net t -==η,适用于一切热力过程。

5.卡诺循环1→2为定温膨胀过程;2→3为定熵膨胀过程;3→4为定温压缩过程;4→1为定熵压缩过程。

卡诺循环热效率12121122121)()(1T T s s T s s T q q C -=--=-=η结论:(1)卡诺循环的热效率只取决于高温热源的温度T 1与低温热源的温度T 2,而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提高T 1,降低T 2,可以使卡诺循环的热效率提高。

(2)卡诺循环的热效率总是小于1,不可能等于1,因为T 1→∞或T 2=0K 都是不可能的。

这说明通过热机循环不可能将热能全部转变为机械能。

(3)当T 1=T 2时,卡诺循环的热效率等于零,这说明没有温差是不可能连续地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只有一个热源的热机(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6.逆卡诺循环。

卡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212T T T C -=ε卡诺热泵循环的供热系数211T T T C -='ε0=∆f S 7.卡诺定理。

定理一: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可逆热机具有相同的热效率,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定理二:在相同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间工作的任何不可逆热机的热效率都小于可逆热机的热效率。

8.熵流(ΔS f ):熵流是由于系统和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和物质交换而引起的熵变化。

绝热或无工质流入流出放热或工质流出吸热或工质流入0 0 0=∆<∆>∆f f f S S S 熵产(ΔS g ):熵产是由于过程中系统内部存在不可逆因素造成作功能力的损失而引起熵的变化。

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0 0>∆=∆g g S S 对于一个不可逆过程,9.克劳修斯不等式。

克劳修斯积分等式0=⎰T Q δ,用于可逆循环克劳修斯不等式0<⎰T Q δ,用于不可逆循环10.孤立系统熵增原理:孤立系统的一切实际热力过程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即熵只能增大,或者不变,绝不能减少。

孤立系统,从而gf S S S ∆+∆=∆0≥∆=∆g iso S S第五章水蒸气与湿空气1.水蒸气的定压发生过程(1)水定压预热(2)饱和水定压汽化(3)干蒸汽定压过热水蒸气的定压形成过程经历了预热、汽化和过热3个阶段,并先后经历未饱和水、饱和水、湿饱和蒸汽、干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5种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