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程纲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下册的《全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市直第二小学课程类型:必修课设计教师:二年级段组
适用年级二年级总课时100课时课时左右设计日期2012年2月
一、课标、学材、学情及其它学习资源的分析
课程标准相关陈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从学习内容看: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和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分为8组:①春天里的发现;②奉献与关爱;③爱祖国,爱家乡;④用心思考,勇于创造;⑤热爱自然,了解自然;⑥培养优秀的品质;⑦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⑧走进科技的世界。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课文32篇,4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6篇,内容丰富多彩。
二、课程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并巩固音序、部首查字法,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语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表达之中。并养成良好的识字与书写习惯。
3、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或篇;并学会默读;还要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和积累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4、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并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词语;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学习写日记。
6、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课程内容: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二年级·下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热爱自然、了解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要正确看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八个专题。另外,每个专题都包括导语、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实施内容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13课时左右
第二单元12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13课时左右
第四单元12课时左右
第五单元13课时左右
第六单元12课时左右
第七单元13课时左右
第八单元12课时左右
四、课程实施:
㈠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我们将根据学生学习的条件,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如利用工具书、教材电视、网络、书法展示台、讲故事比赛等进行语文学习。
㈡学习方式
挖掘自然、人文、生活等资源进行语文学习。
㈢实施对策
识字教学:
“三步一等”识字法
第一步:预习课文,探究规律,自主识字。
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我要求学生用浅色的彩笔将课文中的生字词标出来。这样,生字词在文中处于比较醒目的位置,学生每次读课文时,一到这儿就会引起对生字词强化记忆。这样做,既符合教学目标中提出的在课文中识字的要求,又能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自觉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在生字的初次认读中,要求学生一定要要读准音,学会借用已有的知识自主识字,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熟字减偏旁等,也可利用猜字谜,编儿歌等多种形式识字。如:编写字谜:头发旁边三滴水(泼);危险的月亮(脆);老总的耳朵(聪);眼睛困乏(眨)……
第二步:小组合作,展示自我,识字过关。
在教学中,我一般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初次认读情况。首先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生字的好方法,挑选优秀的识字方法在全班内交流。然后进行生字过关,检查每个同学对生字的认知情况。检查方式既可以采取组内同学互查,也可以小组之间比赛互查。教师最后对检查中的易错字重点指导朗读。
识字过关既有每一篇课文的生字过关,也有每一单元学完后的巩固过关。
第三步:形式多样,内外兼收,加强巩固。
形式多样,主要指各种识字游戏。可以采用“猜谜”、“鼓掌传字”、“形声字扩展”、“找朋友”、“听音找字”“玩扑克”(将生字卡片变为扑克)等。学生在课间做这些游戏,乐此不疲。
内外兼收,指的是学生不仅要认识书中的生字,而且要学会在生活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阅读中识字,是巩固识字的最好方法。这就实现了教学目标中提出的主动识字、独立识字的要求
一等:循序渐进,允许差异,反复识字。
汉字教学时,我们每个老师,每个班级都会遇到那么几个不能完成识字任务的学生。对待这部分学生,要学会等一等,允许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有不会的内容。生字学习本来就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写字教学:
(一)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姿势端正,书写规范,整洁认真。
(二)加强对课文中易错字的书写指导。本册教材中易错字有“溪”“烧、浇、绕”“展”“泼”“慌”“商”“染”等。
首先,在教学这些生字时,对特殊的笔画要重点强调,使之形象化,生动化,可以追本溯源辨字形。
如一尘不染的“染”字,学生经常会把右上角的“九”多加一点写成丸。那“染”字为什么上面是个“九”而不是“丸”呢?教学时不妨跟学生讲讲“染”的故事,和学生一起分析三个偏旁各自代表的意思。染,三点水,表示和水有关;木,这里指草木染料;九:表示次数多。然后再把三个偏旁的意思贯穿起来,就是“染”字的本意:将草木染料连同布帛放在水里浸煮多次。学生探讨了染字的构字来历,就不会把右上角表示次数多的“九”写成“丸”了。
其次,不要负性强化易错字。
如“溪、浇、泼、慌”等不要反复强调易错的地方,结果学生对的字型没有记住,恰恰记住了错误的地方。
阅读教学
(一)以读为本
“读”是语文学习和教学的基本方法。教材中编选的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它们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既能让学生学习语言,又能让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感上受到熏陶。
1、教学中我提倡学生要多读课文。
(1)、预习的时候要“五读”,这“五读”不是“五毒俱全”的“五毒”,而是要将课文读五遍:第一遍可以“囫囵吞枣”的读,不求甚解,不求读准;第二遍是一边读,一边将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词画出来;第三遍要求将课文中的字音读准确,句子能读下来;第四遍要求学生能将课文初步读通顺,句子读准确,不掉字、不错字,不读破句子;第五遍要求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课文,读完后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学习课文要多读。
学习中碰到难点要读一读;碰到重点句子、段落要读一读;碰到优美的地方要读一读;碰到难理解的地方也要联系上下文读一读。如第一单元的几篇诗文都很美,像《找春天》一文中作者用了四个排比句,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孩子们在春天里的发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笋芽儿》一文中也有许多描写春雨、春雷、春光的优美句子,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读出感情。
2、读书中学会积累。
教材中的课文,有的要求背诵全文,有的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我觉得象课文《找春天》《笋芽儿》《泉水》《日月潭》《葡萄沟》《北京亮起来了》《雷雨》等课文都应该全文背诵,诗歌部分自不用说。学生在多读书多背诵中才能积累字、次、句、段,篇等,才能不断沉淀丰富的语文知识。
(二)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