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课程设计作业

合集下载

有限元分析ANSYS理论与应用第四版课程设计

有限元分析ANSYS理论与应用第四版课程设计

有限元分析ANSYS理论与应用第四版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有限元分析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通过将复杂问题离散化为简单的有限元单元,然后计算每个单元中的变量,最终得到整个结构体系的解。

有限元分析在工程领域特别受欢迎,因为它可以模拟各种复杂情况,例如热传导、机械应力、电磁场等等。

而ANSYS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有限元分析软件之一,也是工业界最广泛使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之一。

因此,学习ANSYS有限元分析对于工程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同时,深入了解ANSYS的原理和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毕业设计中选择有限元分析ANSYS理论与应用第四版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任务介绍此次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有限元分析ANSYS理论与应用第四版的内容,结合自己所学的工程知识,开展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

具体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有限元分析ANSYS理论与应用第四版的内容在开始课程设计之前,首先应当充分了解有限元分析ANSYS理论与应用第四版的内容。

学习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仔细研读ANSYS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原理•阅读实例并模拟实例分析•练习使用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2. 独立设计一个有限元分析问题独立设计一个有限元分析问题,通过ANSYS软件进行模拟,从而体验有限元分析的具体过程。

设计问题的具体细节应满足以下几点:•选取合适的设计问题,并设计一个相应的结构模型•通过ANSYS软件对所设计的结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解释结构中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3. 形成课程设计报告将独立完成的有限元分析问题的报告形成课程设计报告。

具体要求如下:•完整介绍自己所设计的有限元分析问题,包括结构模型、参数设置等•描述有限元分析的具体过程•分析并解释分析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估•总结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和应用,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思考三、学习方法和途径学习ANSYS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有多种途径和方法。

ansys课程设计题库

ansys课程设计题库

ansys课程设计题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ANSYS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熟练运用ANSYS进行工程分析和模拟。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ANSYS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熟悉ANSYS的操作界面和功能模块。

3.掌握ANSYS的基本操作,包括几何建模、网格划分、加载和求解等。

4.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ANSYS工程分析和模拟。

5.能够根据工程问题选择合适的ANSYS模块和参数。

6.能够对ANSYS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观念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ANSYS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工程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ANSYS的基本原理:介绍ANSY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

2.ANSYS的操作方法:讲解ANSYS的操作界面、功能模块和基本操作,包括几何建模、网格划分、加载和求解等。

3.ANSYS的工程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ANSYS在工程分析和模拟中的应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ANSYS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ANSYS在工程应用中的具体方法。

4.实验法: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ANSYS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适合本课程的教材,提供学生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参考。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ANSYS的操作方法和工程应用。

ansys课程设计题目

ansys课程设计题目

ansys课程设计题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员掌握ANSY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具备利用ANSYS进行工程分析和仿真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ANSYS软件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功能;(2)掌握ANSYS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前处理、求解和后处理;(3)熟悉ANSYS在结构分析、流体力学、热力学等领域的应用;(4)了解ANSYS软件在工程实践中的典型应用案例。

2.技能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ANSYS软件的安装和配置;(2)能够熟练操作ANSYS软件进行简单的工程分析和仿真;(3)能够根据实际工程问题,合理选择ANSYS软件的求解器和参数;(4)能够对ANSYS软件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员对ANSYS软件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2)树立正确的工程仿真观念,认识到仿真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ANSY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ANSYS软件概述:介绍ANSYS软件的发展历程、基本功能和应用领域;2.ANSYS软件安装与配置:讲解ANSYS软件的安装步骤、配置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3.ANSYS基本操作:包括前处理、求解和后处理;4.ANSYS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讲解ANSYS在结构分析中的基本操作和实例分析;5.ANSYS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讲解ANSYS在流体力学中的基本操作和实例分析;6.ANSYS在热力学中的应用:讲解ANSYS在热力学中的基本操作和实例分析;7.工程实践案例分析:分析ANSYS软件在工程实践中的典型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操作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具体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ANSYS软件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应用领域;2.操作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使学员掌握ANSYS软件的基本操作;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员了解ANSYS软件在工程中的应用;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ansys软件实践专业课程设计

ansys软件实践专业课程设计

ansys软件实践专业课程设计CAD/CAE软件实践课程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械10805序号: 37姓名:郑雄指导教师:起止日期:2011年 2 月 21 日至 3 月 6 日CAD/CAE软件实践课程设计第一题(平面问题):如图所示零件,所受均布力载荷为q,分析在该作用力下的零件的形变和应力状况,本题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进行静力分析,零件材料为Q235。

序号数据(长度单位mm,分布力单位N/cm)A B C D q37 292 56 162 Ф62280一、前处理步骤一创建几何实体模型1.创建图形。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Keypoi nts >in Active CS输入节点1(0,0) 2(0,150) 3(146,150) 4(292,150) 5(292,94) 6(130,94)点OK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 Lines >Straight Line用光标点1,2点,2,3点,3,4点,4,5点,5,6点连成直结,点Apply;连完点“OK”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 Arbitrary >By lines用光标分别点击各条边,全部点击完毕后点击OK,出现如下图形:MainMenu>Pro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 eas>Circle>Solid Circles输入: WP X=50 输入: WP X=211WPY=100WPY=122RADIUS=31RADIUS=15,将两个圆从图形中除去MainMenu>Proprocessor>Modeling>Operate >Booleans>Subtract>Areas弹出对话框后,用光标点基本(即总体),再点“OK”,再点要减去的部分,“OK”得到基本图形步骤二进行单元属性定义1定义单元类型。

ansys课程设计1

ansys课程设计1

一、引言平面问题在工程中是常见的一类问题,平面问题的模型可以大大简化而不是精度。

平面问题分为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

光盘是大家经常见到的东西,但是它在光驱中旋转就可以看做是平面应力问题。

标准光盘,置于52倍速的光驱中处于最大读取速度(约为1000min r ),计算其应力分布。

标准光盘参数: ∙ 外径:120mm ∙ 内孔径:15mm ∙ 厚度:1.2mm∙ 弹性模量:1.6⨯a MP 410 ∙ 密度:33102.2m Kg ⨯二、力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1、设定分析作业名和标题(1)从常用菜单中选择File--Change jobname 命令,将弹出Change jobname 对话框,在Enter new jobname 文本框中输入文字“CH01”为数据库文件名,单击OK 完成文件名的修改。

(2)从实用菜单中选择File--Change Title 命令,将弹出Change Title 对话框,在Enter new title 文本框中输入文字“CD ”为标题名,单击OK 完成文件名的修改。

2、定义单元类型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首先应根据分析问题的几何结构、分析类型和所分析的问题精度要求等,选定适合具体分析的单元类型。

这里选四节点四边形板单元PLANE42。

(1)从主菜单中选择Preprocessor/Element/Add …命令,弹出对话框,在左边的列表框中选择Solid 选项,选择实体单元。

在右边的列表框中选择Quad 4node 42选项,单击OK 。

(2)单击Options …弹出对话框,对单元进行设置,在Element behavior 下拉列表框中选择Plane strs w/thk 选项。

单击OK 完成单元类型定义。

3、定义实常数这里需要设置厚度实常数。

(1)从主菜单中选择Preprocessor/Real Constants/Add …命令,弹出Real Constants 对话框。

Ansys作业(有限元)

Ansys作业(有限元)

Ansys作业(有限元)有限元⼤作业学院:机械⼯程学院专业:机械⼯程及⾃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期:题号:135题⽬:如图1所⽰的托架,其顶⾯承受100N的均匀分布载荷,托架通过有孔的表⾯固定在墙上,托架是钢制的,杨⽒模量E=1*1011Pa,泊松⽐v=0.3,试通过ANSYS输⼊其变形图及托架的von Misese应⼒分布。

(题中in单位换成mm,如1in= 25.4mm,图中所⽰每个尺⼨分别乘以:11)该题的实际模型及尺⼨如图2所⽰。

图1 显⽰原始尺⼨的模型图2 转化尺⼨后的模型1前处理1.1改变⽂件名。

单击File\Change Jobname,弹出Change Jobname对话框,在jobname框中输⼊Entity Analysis,单击OK,退出Change Jobname对话框。

1.2改变⼯作⽬录。

单击File\Change directory,浏览⾄桌⾯AnsysCourse⽂件夹,单击确定,退出浏览⽂件夹对话框。

1.3改变⽂件标题。

单击File\change Title,弹出Change Title 对话框,在Title框中输⼊Entity Analysis。

单击OK,退出Change Title对话框。

1.4将背景设置为⽩⾊。

单击PlotCtrls\Style\Colors\Reverse Vodeo选项,将背景设为⽩⾊。

1.5过滤界⾯。

单击ANSYS Main Menu菜单中Preferences,弹出Preferences for GUI Filtering对话框,勾选Structural。

单击确定,退出Preferences for GUI Filtering对话框。

1.6选择单元类型。

单击ANSYS Main Menu菜单中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弹出Element Types对话框,单击Add,弹出Library of Element Types对话框,在左侧的单元类型中选择Solid,右侧的单元类型中选择Brick 8node 45,单击OK,退出Library of Element Types对话框,返回到Element Types对话框,单击Close,退出Element Types对话框。

Ansys课程设计

Ansys课程设计

图1-11
图1-12
图1-13
图1-14
(4)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ing Tool命令,弹出如图1-15 Meshing Tool对话框,在Meshing Tool对话框中选择Mesh,弹出如图1-16所示Mesh Lines对话 框中选择Pick All。结果显示如图1-17所示。
图1-20 选择 模态分析类 型 图1-21 选择模态提取方 法
4)弹出如图1-22所示的对话框。该对话框的功能是设定起 止频率。此例中设置为2000,单击[OK]即可。 (5)选择Main Menu→Solution→Solve→Current LS命令, 开始计算。弹出如图1-23所示的对话框,单击[OK]即可。计 算结束后,会弹出一个结束对话框,单击[Close]即可。
图1-6 定义单元类型
(3)单击Library of Element Types对话框的Apply按 钮确认当前单元并重新应用此对话框。继续在Library of Element Types项的左列表框中选择Structural Link 选项,在右列表框中选择2D spar 1选项。 定义材料属性 (1) 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命令,开始定义单元的材料性 质,弹出如图所示的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 对话框。在右边的的可选材料模型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框中选择 Structural→Linear→Elasticl→Isotropic,及线弹性 材料,开始定义材料1。
图1-1 在活动坐标系中定义关键 点
定义线

ansys课程设计报告docx

ansys课程设计报告docx

ansys课程设计报告docx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ANSY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ANSYS软件的发展历程、功能和应用领域;掌握ANSYS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前处理、求解和后处理等;了解ANSYS软件在工程计算和仿真分析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熟练使用ANSYS软件进行简单的力学分析、热分析、流体力学分析等;培养学生具备建立模型、设置参数、求解问题和解读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对工程领域的兴趣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ANSY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ANSYS软件概述。

介绍ANSYS软件的发展历程、功能和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ANSYS软件的地位和作用。

2.第二章:ANSYS软件基本操作。

讲解ANSYS软件的前处理、求解和后处理等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ANSYS软件的使用方法。

3.第三章:ANSYS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介绍ANSYS软件在力学分析方面的应用,如线性静态分析、非线性分析等,培养学生具备力学分析的能力。

4.第四章:ANSYS在热分析中的应用。

讲解ANSYS软件在热分析方面的应用,如稳态热分析、瞬态热分析等,使学生掌握热分析的方法。

5.第五章:ANSYS在流体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介绍ANSYS软件在流体力学分析方面的应用,如不可压缩流体分析、可压缩流体分析等,培养学生具备流体力学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ANSY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使学生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ANSYS软件在工程计算和仿真分析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ANSYS有限元分析(最完整)

课程设计ANSYS有限元分析(最完整)

有限元法分析与建模课程设计报告学院:机电学院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学生:****学号:2012011****2015-12-31摘要本文通过ANSYS10.0建立了标准光盘的离心力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高速旋转的光盘引起的应力及其应变进行分析,同时运用经典弹性力学知识来介绍ANSYS10.0中关于平面应力问题分析的基本过程和注意事项。

力求较为真实地反映光盘在光驱中实际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为人们进行合理的标准光盘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ANSYS10.0;光盘;应力;应变。

目录第一章引言31.1 引言3第二章问题描述52.1有限元法及其基本思想52.2 问题描述5第三章力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63.1设定分析作业名和标题63.2定义单元类型73.3定义实常数103.4定义材料属性133.5建立盘面模型153.6对盘面划分网格233.7施加位移边界283.8施加转速惯性载荷并求解31第四章结果分析334.1 旋转结果坐标系334.2查看变形344.3查看应力36总结39参考文献40第一章引言1.1 引言光盘业是我国信息化建设中发展迅速的产业之一,认真研究光盘产业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是一件非常迫切的工作。

光盘产业发展的整体性强,宏观调控要求高,因此,对于光盘产业的总体部署、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等问题,包括节目制作、软件开发、硬件制造、节目生产、技术标准等。

在高速光盘驱动器中,光盘片会产生应力和应变,在用ANSYS分析时,要施加盘片高速旋转引起的惯性载荷,即可以施加角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ANSYS施加边界条件时,要将孔边缘节点的周向位移固定,为施加周向位移,而且还需要将节点坐标系旋转到柱坐标系下。

本文通过ANSYS10.0建立了标准光盘的离心力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高速旋转的光盘引起的应力及其应变进行分析,同时运用经典弹性力学知识来介绍ANSYS10.0中关于平面应力问题分析的基本过程和注意事项。

ANSYS有限元分析课程设计3

ANSYS有限元分析课程设计3

图 4-5 1) 定义单元类型,执行 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 弹出 Element Type 对话框.如图 4-6 所示。
图 4-6
7
沈阳理工大学装备工程学院综合课程设计
2) 单击 Options„„按钮, 打开图 4-7 所示对话框, 在 Element behavior(单 元行为方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 Axisymmetric(轴对称)选项。
图 4-7
4.3 定义材料属性
本次选用的单元类型不需要定义实常数,故直接定义材料属性。 1) 执 行 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 在 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 对 话 框 中 , 双 击
1
沈阳理工大学装备工程学院综合课程设计
1. 用 AutoCAD 绘制出加农炮身管图并标注尺寸
1.1 绘制炮身结构
由提供的 86 式 85 毫米加农炮身管结构图, 应用 AutoCAD2011 软件采用第一 角投影法,严格按照 GB4457-4460-84,GB131-83《机械制图》标准规定制图, 炮身零件工程图见附录 1。
图 4-16
12
沈阳理工大学装备工程学院综合课程设计
5. 加载以及求解
5.1 添加位置约束
执行 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on Lines 出现选择对话框,选择最下端的线,单击 OK 按钮出现 Apply U,ROT on Lines 对话框,选择 UY,单击 OK 按钮,如图 5-1 所示。

ANSYS课程设计报告1

ANSYS课程设计报告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课程大型工程分析软件及应用题目单边缺口混凝土梁损伤数值分析院系力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仿真09-2班学生姓名蔡帅兵陈广阳郭成久何雷李磊李雍学生学号1-62013年6月26 日力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 大型工程分析软件及应用课程设计 题目 单边缺口混凝土梁损伤数值分析专业 仿真09-2班 姓名 李雍 陈广阳 蔡帅兵 郭成久 何雷 李磊 一 主要内容: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 35,水泥型号为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比为:水泥∶砂∶石∶水= 1.00∶1.49∶2.77∶0.49,粗骨料最大粒径D max =20 mm 。

1、 试件的几何参数 单边缺口梁试件厚50mm 。

2、材料参数3、计算模型100mm180mm40mm180mm20mm20mm20mm5mm二基本要求:根据问题描述的几何参数、材料参数、加载方式,建立Ansys分析的模型,结合实验结果,开展分析,需要给出:1)应力云图如:参考算例2)应变云图3)给出数值分析结论4)设计提交形式:设计报告(不少于3000字,电子版和纸质版各一份),Ansys 分析的批处理文件只要电子版。

5)提交办法:2016年11月21日前将设计题目汇总表、任务书的以班级为单位,发到dsh3000@;2016年12月5日前电子版发至,纸质版交至博雅楼701室。

5)12月15日前答辩,每组的讲解时间:5分钟,形式:PPT:1、熟练程度;2、题目的设计难度;。

参考算例设计报告目录第1章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课程设计的意义、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课程设计研究的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 ANSYS详细设计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ansys作业

ansys作业

ansys作业基于Ansys的直齿齿轮接触应⼒分析研究⽣姓名:段晓溪班级:材加6班学号:S130********指导教师:⾼⼠友教授⽬录第1章研究任务简介 (2)1.1题⽬描述: (2)1.2题⽬分析: (2)第2章 Pro/e建模 (3)2.1 在Pro/e环境下对齿轮建模 (3)2.2 创建过程 (3)2.3 Pro/e中3D模型 (3)2.4装配 (3)第3章 CAE分析 (4)3.1 建模过程 (4)3.1.1设定分析作业名和标题 (4)3.1.2 定义单元类型 (5)3.1.3 定义材料属性 (6)3.1.4 3D模型导⼊ (7)3.1.5 对实体划分⽹格 (8)3.1.6 模型简化说明:以⽚体代替实体分析 (9)3.1.7 导⼊2D齿轮外形Ansys中建模 (9)3.1.8 对齿⾯划分⽹格 (13)3.1.9 定义接触对 (13)3.2 定义边界条件并求解 (17)3.2.1 施加位移边界 (17)3.2.2 施加第⼀齿轮位移载荷及第⼆个齿轮位移边界 (18) 3.3模拟结果分析与处理 (19)3.3.1 查看von Mises等效应⼒ (19)3.3.2 查看接触应⼒ (20)3.3.3接触应⼒集中点分析 (21)第4章结论 (21)第5章参考⽂献 (22)第1章研究任务简介1.1题⽬描述:基于ansys的直齿齿轮接触应⼒分析计算分析模型如图1.1所⽰图1.1两接触齿轮的平⾯图(截⾯图)基本参数:齿数:20 齿数:20厚度: 4 厚度:4强性模量:2.06E11 强性模量:2.06E11摩擦系数:0.1 摩擦系数:0.1泊松⽐v=0.26 泊松⽐v=0.261.2题⽬分析:在开式齿轮传动以及硬齿⾯闭式齿轮传动的⼯作过程中,轮齿会在载荷的作⽤下发⽣弯曲折断,所以,我们必须进⾏齿根弯曲强度的计算[1]。

根据参数化建模原理以及轮齿齿廓的数学模型,在Pro/E软件中建⽴轮齿的三维模型,之后导⼊Ansys环境中进⾏接触应⼒分析。

ansys课程设计

ansys课程设计

ansys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ANSYS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前处理、求解和后处理;2. 了解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理解ANSYS在工程领域的应用;3. 学习并掌握利用ANSYS进行结构静力学、动力学分析的方法;4. 了解ANSYS在不同材料、不同载荷条件下的分析特点。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进行ANSYS软件的安装、配置及操作;2. 能够运用ANSYS进行简单的结构模型建立、网格划分和求解设置;3. 学会使用ANSYS进行结果查看、数据提取和分析报告撰写;4.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将ANSYS应用于课程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软件的浓厚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其沟通协调能力;3. 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国家建设和人民福祉。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专业选修课,旨在通过ANSYS软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限元分析方法,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或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ANSYS软件概述:介绍ANSYS软件的发展历程、功能特点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讲解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3. ANSYS前处理技术:学习几何建模、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设置等前处理操作。

教材章节:第三章 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第四章 边界条件与载荷施加4. ANSYS求解器设置:掌握求解器的选择、求解类型、求解参数设置等。

ANSYS课程设计作业

ANSYS课程设计作业

CAD/CAE软件实践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第一题(平面问题):如图所示零件,所受均布力载荷为q,分析在该作用力下的零件的形变和应力状况,本题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进行静力分析,零件材料为Q235。

序号数据(长度单位mm,分布力单位N/cm)A B C D q18 254 62 124 Ф562201.建立关键点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Keypoints>in Active CS,输入节点 1(0,0)、2(0,150)、3(127,150)、4(254,150)、5(254,88)、6(130,88)点 OK。

2.连直线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Lines>in Active CS,用光标点 1,2 点,2,3 点,3,4 点,4,5 点,5,6 点连成直结,点 Apply;连完,点 OK。

3.组合成平面图形.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Arbitrary>By lines,弹出对话框,用光标点各线段。

4.在总体中减去两个圆.(1)先建立两个圆Main menu>Pro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Circle>Solid Circles. 输入:WP X=50 WP Y=100 RADIUS=29 点“Apply”,输入:WP X=192 WP Y=119 RADIUS=15 点“OK”.(2)用布尔运算,将这两个圆从整体中减去Main Menu>Proprocessor>Modeling>Operate>Booleans>Subtract>Areas.弹出对话框后,用光标先点基体(即总体,此时总体颜色变红),点”OK”,再点两个要减去的圆,再点“OK”二.定义单元类型及其常数1.定义单元类型Main Menu>Pro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弹出对话框中后,点“Add”。

ansys工程力学课程设计

ansys工程力学课程设计

ansys工程力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ANSYS软件在工程力学分析中的应用,包括前处理、求解器和后处理的基本操作;2. 学习并掌握材料属性、几何模型构建、边界条件施加等仿真分析基本步骤;3. 掌握利用ANSYS进行静力学、动力学和热力学等基本力学问题的模拟计算。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操作ANSYS软件,建立简单的力学模型并进行有效的分析;2.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求解器和分析方法,设置合理的分析参数;3. 能够对分析结果进行准确解读,提取关键信息,并撰写分析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力学问题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运用现代仿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2.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共享成果的胸怀;3. 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认识到仿真技术在工程设计和优化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年级工程力学专业课程,旨在通过ANSYS软件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工程力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基本的力学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可能缺乏实际工程背景和仿真软件使用经验。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2. 采用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3. 注重过程评价,及时反馈,帮助学生不断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ANSYS软件概述:介绍ANSYS软件的发展历程、功能特点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ANSYS软件基本操作:学习软件的启动、界面认识、基本操作流程。

- 教材章节:第二章 ANSYS软件基本操作3. 有限元建模基本原理:讲解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在工程力学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有限元建模基本原理4. 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学习几何建模方法、网格划分技巧及优化。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5. 材料属性与边界条件:掌握材料属性的定义、边界条件的施加方法。

ansys钢结构房课程设计

ansys钢结构房课程设计

ansys钢结构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ANSYS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并能独立进行钢结构房模型的建立;2.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钢结构房屋在受力分析中的基本原理;3. 让学生理解钢结构房屋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ANSYS软件进行钢结构房建模、网格划分、荷载施加和结果分析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钢结构房屋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在项目中进行有效分工与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钢结构房屋分析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设计中考虑到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ANSYS软件与钢结构房屋设计,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教师可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ANSYS软件入门- 软件安装与界面认识- 基本操作流程介绍2. 钢结构房屋建模- 建模基本原理与步骤- 钢结构房屋模型建立实例3. 网格划分与荷载施加- 网格划分方法与技巧- 荷载类型与施加方法4. 结构分析及结果解读- 静力分析原理及操作- 动力特性分析及结果解读5. 结构优化设计- 优化方法介绍- 钢结构房屋优化设计实例6. 课程实践与项目实施- 团队协作与分工- 项目实施与成果展示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ANSYS软件在钢结构房屋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结合课程实践与项目实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钢结构房屋分析设计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ANSYS应用课程作业

ANSYS应用课程作业

ANSYS课程大作业班级05020804班姓名张军学号2008301321完成时间2012年3月27日第一题:平面角架单一压力载荷ANSYS静态分析[1]1.1 问题描述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简单的单一载荷阶梯结构,要对该结构的棱角及拐角角度进行结构上的静态分析,左上方的销孔的整个圆周是受焊接力的,右下方的销孔是受到一个锥形的压力载荷,要求使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

脚架的尺寸如上图所示,该脚架是由A36号钢材,杨氏模量是30E6,泊松比是0.27图1-1 角架平面图及参数1.2 问题分析对于涉及薄板的结构问题,若只承受薄板长度和宽度方向所构成的平面上的载荷时(厚度方向无载荷),一般沿薄板厚度方向上的应力变化可不予考虑,即该问题可简化为平面应力问题(将单元关键字设置为平面应力属性)。

使用ANSYS建立平面模型,然后通过画网格以及加载荷来进行求解。

1.3 定义单元类型定义一个单元类型为Structural Solid、Quad 8node 82。

1.4 定义材料性能参数定义材料为线性的弹性材料,弹性模量EX=30E6,泊松比PRXY=0.27。

1.5 建立几何模型首先,建立两个矩形A1和A2,在modeling里面的creat中找到rectangle里面通过输入各个顶点的数据来得到两个矩形,如下所示:图1-2 建立两个矩形然后,分别在两个矩形的两头建立一个圆,建立过程中需要改变workplane,在两个坐标系下完成两个圆的建立,并且通过布尔运算将矩形与圆叠加;如图1-3所示:之后按照同样方法画出两个销孔;如图1-4所示:图1-3 在两端建立两个圆图1-4 基本建模完成1.6 划分网格使用手工划分网格的方法对该几何模型划分网格;定义网格的长度大小为0.5m。

图1-5网格划分结果1.7设置边界条件、加载在solution里面的loads中选择define loads中,对左上方的销孔施加约束,对右下方的销孔施加单一向下载荷;加载后的效果如下图:图1-6 模型加载后1.8 求解与仿真在solution里面的solve中队对该模型进行仿真与计算;1.9.1 变形后的几何形状和未变形轮廓变形后的几何形状和未变形轮廓如图1-6所示。

ansys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ansys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ansys框架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ANSYS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前处理、求解和后处理;2. 学习并理解框架结构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受力分析、位移计算等;3. 掌握如何运用ANSYS进行框架结构的建模、网格划分、边界条件施加及求解;4. 了解框架结构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响应及性能特点。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运用ANSYS软件完成框架结构的建模与求解;2. 学会分析框架结构受力性能,提出优化方案;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践,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软件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对框架结构工程问题的认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使学生掌握ANSYS软件在框架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培养具备实际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优秀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框架结构的建模、求解及分析,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态度,提升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ANSYS软件入门- 软件安装与界面认识- 基本操作流程介绍:前处理、求解、后处理2. 框架结构基本理论- 框架结构类型及特点- 受力分析:弯矩、剪力、轴力- 位移计算与刚度分析3. ANSYS框架结构建模- 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 边界条件施加与求解设置- 模型验证与调整4. 框架结构分析- 静力分析:求解框架结构在静力作用下的响应- 动力分析:求解框架结构在动力作用下的响应- 温度分析、稳定性分析等5. 结构优化与改进- 分析结果评估与优化目标确定- 结构优化方法与步骤- 改进方案评估与实施6. 实践项目与团队协作- 分组进行课程设计实践- 团队协作、讨论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D/CAE软件实践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第一题(平面问题):如图所示零件,所受均布力载荷为q,分析在该作用力下的零件的形变和应力状况,本题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进行静力分析,零件材料为Q235。

序号数据(长度单位mm,分布力单位N/cm)A B C D q18 254 62 124 Ф562201.建立关键点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Keypoints>in Active CS,输入节点 1(0,0)、2(0,150)、3(127,150)、4(254,150)、5(254,88)、6(130,88)点 OK。

2.连直线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Lines>in Active CS,用光标点 1,2 点,2,3 点,3,4 点,4,5 点,5,6 点连成直结,点 Apply;连完,点 OK。

3.组合成平面图形.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Arbitrary>By lines,弹出对话框,用光标点各线段。

4.在总体中减去两个圆.(1)先建立两个圆Main menu>Pro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Circle>Solid Circles. 输入:WP X=50 WP Y=100 RADIUS=29 点“Apply”,输入:WP X=192 WP Y=119 RADIUS=15 点“OK”.(2)用布尔运算,将这两个圆从整体中减去Main Menu>Proprocessor>Modeling>Operate>Booleans>Subtract>Areas.弹出对话框后,用光标先点基体(即总体,此时总体颜色变红),点”OK”,再点两个要减去的圆,再点“OK”二.定义单元类型及其常数1.定义单元类型Main Menu>Pro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弹出对话框中后,点“Add”。

双弹出对话框,选“Solid”和“8 node 82”,点“OK”,退回到前一个对话框。

2.设置单元选项点“Element Type”对话框中的“Options”K3 处选:Plans strs w/thk(表示选平面应力单元应有有厚度)K5 处选:Nodal stree(表示需要额外输出单元节点应力)K6 处选:No extra output.3.定义几何常数(即单元厚度)Main Menu>Proprocessor>Real Constants>Add/Edit/Delete,弹出对话框中后,点“Add”,再点“OK”,弹出对话框,输入厚度值 1。

4.定义材料属性Main Menu>Pro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弹出对话框,双击Structural>Liner>Elastic>Isotropic。

输入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点击 OK。

三.划分网格1.定义网格尺寸Main Menu>Proprocessor>Meshing>Size Cntrls>Manual Size>Areas>All Areas,弹出对话框,输入单元边长为:32.划分网格Main Menu>Proprocessor>Meshing>Mesh>Areas>Free, 弹出对话框,点“Pick All”。

四.加载和求解1.定义分析类型Main Menu >Solution >Analysis Type >New Analysis,选择 Static。

2.定义位移约束MainMenu>Solution>DefineLoads>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OnLines,弹出对话框后,选择最左面的那条线,再点 OK,在弹出的对框中选“All DOF”,VALUE 中输入 0。

3.加载荷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al>Pressure>On Lines,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所加分布力的大小为22,点”OK”.4.求解Main Menu>Solution>Solve>Current LS五.后处理1.查看总体变形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Deformed shape2.查看位移分布图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Contour Plot>Nodal Solu,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Nodal Solution>DOF Solution>Displacement vector sum。

3.查看应力分布图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Contour Plot>Nodal Solu,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Stress>von Misesstress第二题(简单三维问题):卷扬机卷筒心轴的材料为45钢,轴的结构和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

请先用材料力学计算公式校核心轴的强度;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并最后对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序号 数据(长度单位mm ,力单位KN )A B C D E F 18230920921028630(1)理论计算:模型简化:竖直方向:RA F + RB F =2F 以A 为距心:230F+1150F=1265RB F联系方程组解得:RA F =27.27KN RB F =32.73KN从而可得:在1-1截面处:M 1=6.27KN在2-2截面处:M 2=4.77KN在3-3截面处:M 3=6.12KNA1 1B4 43 322在4-4截面处:M 4=KN有上数据可见,弯矩最大在1处,但2、3处直径变小,所以需校核1、2、3三处。

Mpad M Mpa d M Mpad M 45.7333250.8823262.56.132333322311=⨯⨯==⨯⨯==⨯⨯=πσπσπσ由于许用强度是100Mpa ,截面3不符合强度要求,即截面3是危险截面。

(2)ANSYS 分析一.创建几何模型1.用 ProE 创建三维模型2.将三维模型导入 ANSYS 中:File>Import>IGES ,弹出对话框, OK ,点再点 Browse , 选择文件 prt0002.igs ,点 OK 。

导入完成。

二.定义单元类型及其常数1.定义单元类型Main Menu>Pro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弹出对话框中后,点“Add”。

双弹出对话框,选“Solid”和“10node 92”,点“OK”,退回到前一个对话框。

2.设置单元选项点“Element Type”对话框中的“Options”K5 处选:Nodal stree(表示需要额外输出单元节点应力)K6 处选:No extra output3.定义材料属性Main Menu>Pro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弹出对话框,双击Structural>Liner>Elastic>Isotropic。

输入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0.3。

三.划分网格1.定义网格尺寸——本处采用灵活方式(SmartSize)Main Menu>Proprocessor>Meshing>Size Cntrls>SmartSize>Basic,弹出对话框,选择:2。

2.划分网格Main Menu>Proprocessor>Meshing>Mesh>Volumes>Free,弹出对话框,点“PickAll。

四.加载和求解1.定义分析类型Main Menu >Solution >Analysis Type >New Analysis,选择 Static。

2.定义位移约束MainMenu>Solution>DefineLoads>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On Areas弹出对话框后选择左右端圆面,点击 OK,弹出对话框选择 All DOF,输入值为0. 3.加载荷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al>Force/Monent>On Keypoints 弹出对话框后选择所受载荷的点,点 OK 后弹出另外话框,选择 FY,文本框中输入-40000,单击 OK。

4.求解Main Menu>Solution>Solve>Current LS五.后处理1.查看总体变形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Deformed shape2.查看位移分布图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Contour Plot>Nodal Solu,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Nodal Solution>DOF Solution>Displacement vector sum。

3.查看应力分布图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Contour Plot>Nodal Solu,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Stress>von Misesstress比较两者的结果可以看出,结果有些差异,但误差在接受范围内,因此ANSYS分析是可行的第三题(常见零件):一、如图所示零件,工作时该零件由图示2个螺栓(沉孔位置)固定在其它支座平面上,沿A向Φ18凸台承受F1作用力,同时Φ16孔承受向下F2作用力,零件材料为铸钢,图中长度单位为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