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壁画
汉唐时期的敦煌壁画与宗教艺术

汉唐时期的敦煌壁画与宗教艺术敦煌莫高窟,位于今天的中国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上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自公元4世纪开始,经过千年的扩建和完善,莫高窟已经成为千佛洞、花窟、鸣沙山等数百个洞窟、遗址、佛龛的总称,涵盖着独具特色的佛教壁画、浮雕、石刻、书法、织锦等艺术珍品。
其中最为壮观、数量最多、风格最具特色的,便是那些出现在汉唐时期的敦煌壁画。
汉唐时期的敦煌壁画出现在公元4世纪的后期,但直到6世纪才开始达到较大规模的建设。
这个时期正值北朝南朝和隋唐时期的交界,佛教文化的传播达到了高峰,艺术也因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敦煌壁画便是这段辉煌时期最为精彩的产物之一。
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多样化和特色鲜明。
在汉唐时期之前,大部分佛教艺术都沿袭着印度的传统,很少有中国本土文化的烙印。
但是敦煌壁画不仅从结构、形式、题材等方面吸收了汉代文化艺术的精华,而且还以丰富的色彩、深邃的意境和原创的风格,彰显出独特造诣。
在多样化方面,敦煌壁画表现为风格丰富、瑰丽典雅、富于变化和强烈的个性化风格。
敦煌壁画的风格揉合了各个时期、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域的艺术表现,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
从人物形象的描绘到细节的刻画,敦煌壁画都能够将传统艺术和创新元素结合得游刃有余,形成了美轮美奂的艺术创作。
在特色鲜明方面,敦煌壁画则表现为独特的宗教性质和严谨精细的艺术表现。
佛教在中国就是一种信仰,而信仰往往是与艺术相伴的。
因此,敦煌壁画所呈现的宗教性质深刻而持久,永远是其艺术价值的重要因素。
同时,敦煌壁画的艺术表现也是十分精细、严谨的。
壁画的画面和线条显得格外精致,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作品的细节和色彩。
画家用不同的颜色和笔触表现出人物的神态、身体形态、衣裳、饰品、以及环境背景等细节,做到了整体构思与局部表现的完美融合。
因此,敦煌壁画不论是在设计和结构上都卓然独立,同时又体现出心、技、意凝聚成的完美艺术之美。
结合起汉唐时期的敦煌壁画与宗教艺术谈,敦煌壁画其实是一种寄托宗教信仰的精神表达和文化积淀。
元代的壁画艺术

元代的壁画艺术元代壁画比较兴盛,分布地区也很广。
在继承唐宋和辽金壁画传统基础上亦有新的变化。
从实物遗存和文献记载看,有佛教寺庙壁画、道教宫观壁画、墓室壁画、皇家宫殿和达官贵人府邸厅堂壁画。
寺庙、宫观壁画的题材内容以佛道人物为主,殿堂壁画大都描画山水、竹石花鸟,墓室壁画主要反映墓主人生前生活,有人物,也有山水、竹石、花鸟等。
本文从艺术的角度分析元代壁画的特点。
元代壁画佛寺道观墓室参加壁画创作的作者,大多数为民间画工。
也有一部分文人士大夫画家。
寺、观、墓室壁画多出民间画工之手,宫殿及府邸壁画以文人士大夫画家为主。
山水、竹石、花鸟等题材的增多,是元代壁画的显著特点之一,这与文人画的兴盛和当时艺术风尚及审美爱好有密切关系。
元代壁画的盛行,给一大批民间画工提供了施展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从而使得唐宋以来吴道子、武宗元等人的优秀壁画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在中国绘画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一、元代壁画的主要分类1.宗教壁画。
元代存世作品水平最高、数量最多的是宗教壁画,这是由于当时的统治者通过宗教信仰巩固政权,使得佛教、道教盛行一时,同时兴建大量佛寺和道观,在这些建筑上都由技艺高超的民间画工绘制上不同的宗教壁画,壁画的主要内容是佛道人物。
现存宗教壁画中最负盛名的是佛教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和道教的永乐宫壁画。
这些壁画规模宏大,描绘人物众多,内容丰富,画工精细,异彩纷呈,宗教艺术体现到极致。
2.墓室壁画。
元代时期在墓室内绘制壁画的习俗在民间仍广为流行,反映当时的丧葬观念,一方面显示墓主人的身份,歌颂其功绩,另一方面表达墓主人祈求死后灵魂升天、继续享受人间欢乐等思想。
目前在内蒙古、山西、北京等地发掘过许多元代的壁画墓,最具代表性的有山西大同冯道真墓壁画和北京密云县元代墓壁画。
壁画题材以社会生活为主,包括出行狩猎、乐人伴奏、杨香打虎等场景,人物特别是墓主人画像都是蒙元服饰,山水画和二十四孝故事也是常见的题材。
墓室壁画为研究元代的风俗习惯、服饰装扮、音乐艺术等提供了珍贵资料,也为数量稀少的元代壁画墓的时空分布提供了新资料。
浅析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

浅析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
敦煌壁画的起源其实是从汉唐以来的一种书写技巧,早在唐代,它就已经到达壁画的高度:宋代宗教壁画,以青绿色彩和淡灰色为主;金代宗教壁画,多以文人贴金子、蓝色为主;明清则受影响更广泛,以“粉彩文人”为特征。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传统宗教艺术,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
首先,它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以佛、道、儒三教为主要内容。
宗教壁画既表现了佛教、道家和儒家的形象,又体现了它们的历史性和具体的内容。
其次,敦煌壁画具有形象华美的艺术形式。
它使用青黄色为佛、苍白色、紫蓝色等颜色为文,油漆着力于表现人物的形态,表面的衣表已清晰可辨;线条圆滑,每一种形体都非常优美,使用各种色彩来给人以活泼、优美、质朴的艺术审美感受,为传统艺术增添了异彩。
此外,敦煌壁画具有富有文化气息的文字艺术。
它绘有“文人涂金”等,以及文艺复兴时期文人刻双龙戏珠、按唐诗藻文的文字,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
总而言之,敦煌壁画以宗教文化内涵、形象华美的艺术形式、文字艺术等特点影响着传统艺术,为西北地区长期文化灌输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是基于这种艺术特色,使它得以闻名于世,影响人们的心灵深处,成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最受古代文人和专家钦佩的艺术形式。
浅析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

浅析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造像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被誉为东方文明的明珠。
敦煌壁画始于公元366年,至公元1361年北元末年止,历时近千年。
其间先后有十七个朝代在敦煌地区兴建了735座佛寺和敖包,其中大大小小的洞窟窟窑共有2345座,绘有壁画4.5万平方米。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自古以来就受到世人的瞩目和无限赞誉。
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宗教题材敦煌壁画以佛教题材为主,描绘了佛祖、菩萨、罗汉等形象,同时也呈现了佛教的传教活动、佛经故事以及僧侣日常生活等。
这些宗教题材的内容不仅展现出了佛教的美好理念,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思想观念。
敦煌壁画以其独特的宗教题材,展现了中国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绘画技法敦煌壁画在绘画技法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壁画画家们在表现形象的表情、姿态和衣纹上极富特色,他们的笔墨写意,轻重得当,线条优美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他们还善于利用明暗对比和色彩层次来表现形象的质感和空间感,使整幅壁画更富有立体感和表现力。
三、多样的题材内容敦煌壁画的题材内容极为丰富多样,涵盖了宗教、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敦煌壁画中不仅有佛教故事、传统神话,还有人物画、风景画和动物画等,这些丰富多彩的题材内容使得敦煌壁画具有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也展示了古代艺术家们多样的创作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四、历史文化的传承敦煌壁画在风格和内容上融合了中原和西域艺术的特点,承载了浓厚的历史文化传统。
敦煌壁画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精湛技艺,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文明的艺术传统。
由于敦煌地区处于丝绸之路的要冲地带,因此敦煌壁画还融合了中西文化的艺术特色,展现了中西文明交流的独特魅力。
敦煌壁画以其丰富的宗教题材、独特的绘画技法、多样的题材内容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像艺术的瑰宝,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敦煌壁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传统艺术和宗教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壁画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壁画发展历程概述中国壁画发展历程概述中国壁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从远古时期的岩画到后来的世俗壁画、宗教壁画,中国壁画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承载了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壁画的发展历程,并分享我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远古岩画的创作与演变远古岩画是中国壁画的起源,其创作时间可以上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岩画多出现在黄土高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山洞壁上,以动物形象为主题,具有生动、朴实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岩画的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有更多的人物形象,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和符号,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表达和抽象思维的发展。
第二部分:世俗壁画的繁荣与辉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加,世俗壁画开始兴起。
宋代的长卷画和明清时期的壁画成为世俗壁画的代表,它们以绘画多样性和题材广泛为特点。
长卷画以纵深空间的表现为主,通过长卷的形式展示具体的场景和人物,使观者能够获得更全面的视觉体验。
明清时期的壁画则更注重表现社会生活、传递文化信息,如庙堂宫殿、民间故事以及历史事件等。
第三部分:宗教壁画的崛起与辉煌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宗教壁画开始在中国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佛教壁画以佛教教义和佛教故事为主题,通过图像和符号的方式传递信仰,启迪人们的心灵。
著名的敦煌壁画和云冈石窟壁画就是宗教壁画的杰作。
这些壁画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内容和宏伟的气势赢得了高度赞誉,并成为中国壁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第四部分:现代壁画的创新与演绎在中国壁画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壁画的创新和演绎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以来,中国壁画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理念吸引了广泛关注。
现代壁画在内容上更加开放和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中国文化和宗教题材,还出现了对当代社会、历史事件和人文思考的表达。
同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现代壁画与时俱进,运用了更多的材料和技术,如雕塑、贴画等,使壁画具有更广阔的表现空间。
中国古代宗教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古代宗教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意义和价值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兴起于汉晋、盛于唐宋、延至明清。
古代壁画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在社会、宗教、建筑、美术诸多方面都有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举例敦煌来说文化遗产价值: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建筑艺术现存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的492个,有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
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
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我国民族形式。
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
彩塑艺术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
彩塑形式丰富多采,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
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17窟唐代河西都憎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壁画艺术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这些壁画既有反映宗教题材的,也有反映当时一些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的,为研究4世纪到14世纪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莫高窟的壁画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盛唐时期的壁画水平最高。
高中美术鉴赏课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课--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教案教材分析1.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代表的石窟寺佛教壁画遗存、题材内容、艺术价值。
2.佛教壁画重要题材举例佛传故事的“夜半逾城”佛本生故事中的九色鹿王本生经变题材中的“西方净土变”。
这些异域的宗教题材内容在中国古代壁画创作中是如何被理解和表现的其艺术成就。
3.元代永乐宫道教壁画继承了唐宋以来壁画创作经验成功地创作了三清殿气象恢宏的朝元图和连环画形式的道教神仙吕洞宾与王重阳的画传。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古代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典型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
通过鉴赏典型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达到开阔眼界、拓展思维、陶冶情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讲清楚佛教石窟寺壁画各种题材如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故事、藻井图案等在石窟寺内的布局、相互关系体现的宗教意义。
宗教美术中佛教美术居于主导地位道教美术作品比较少在表现形式上也受佛教美术影响而道教儒教思想和一些美术表现手法也对佛教美术产生影响在后期发展中出现“三教合一”的造像。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候二、导入今天我们共同鉴赏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
在讲课前我们大家先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宗教有哪几种大家一起说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
这些教派的产生都是受当时社会影响战乱连连民不聊生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摆脱苦难人们信仰各自尊崇的宗教来寻找一种精神寄托。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佛教相信轮回、放生。
引导人们积极向善、做好事。
道教我国宗教之一。
由东汉张道陵所创立。
入道者需出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
盛行于南北朝。
奉老子为教祖。
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追求现世生活的美好鼓励信徒积极生活。
基督教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
公元1世纪产生于亚细亚的西部地区奉耶稣为救世主公元11世纪分裂天主教、东正教。
中西绘画中宗教壁画的比较

中西绘画中宗教壁画的比较永乐宫的寺观壁画在中国的寺观壁画发展史中一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其壁画不仅继承了唐、宋以来的绘画技法,又融合了元代的绘画风格,可以和西方的西斯廷教堂壁画相媲美。
但由于中西方的各种差异,这两种艺术形式存在着实质上的差异。
本文就以永乐宫的《朝元图》和西斯廷教堂的《创世纪》为例,具体阐述中西绘画中壁画在社会背景、宗教信仰、艺术表达等方面的比较。
标签:壁画;永乐宫;西斯廷教堂;朝元图;创世纪宗教这一定义可以追述到原始社会,最早的原始宗教之一则是巫术。
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不仅起源于巫术,而且纵观中西绘画艺术的发展,一直与人类的宗教信仰密不可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不难发现宗教与艺术之间的确存在着诸多的联系。
无论艺术如何发展,在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夹杂着宗教的痕迹,并且受宗教影响而产生的艺术在整个艺术发展史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壁画可谓是受到宗教影响最大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了。
一、宗教对中西方壁画的影响人类文明至今,宗教生生不息的存活在人类的生活中,自从人类有了思想,宗教观念也应运而生。
原始时期的图腾崇拜、巫术仪式以及祭祀都属于原始宗教,而图腾的出现也恰好说明了绘画和宗教的长远联系。
随着社会的变迁,人类艺术也随之进步。
但无论社会怎么变,人类怎么变,在中西方绘画领域中宗教与绘画的联系和发展始终未曾中断。
特别是壁画与宗教的联系更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一)宗教对中国壁画的影响公元前8世纪以后,佛教在东南亚地区广泛传播,很快则传入我国,许多佛教寺院里都存有大量有价值的壁画。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中国宗教艺术的著名代表作。
隋唐时期佛教更加的兴盛,绘画大师也创作出了许多宗教壁画。
西蜀受到中原绘画的影响较大,宗教壁画也兴及一时。
宋代时期道教的盛行,道教绘画特别是壁画也呈现出一副兴兴向荣的面貌。
元代宗教的繁荣发展是的宗教壁画进一步兴盛起来,永乐宫的壁画是元代道教绘画的重要艺术作品。
(二)宗教对西方壁画的影响西方壁画受到宗教的影响要追述到中世纪时期。
美术《天地之间——宗教壁画》教学课件

2 ,分析画面造型: 造型简洁生动;九色鹿的造型比例准确 ˎ 姿态优雅美 丽
3 , 点线面在画面中的应用:以线勾勒人物动物背景;以面涂色(平涂)
以点代表祥云或花朵起点缀丰富画面效果。
夜半逾城
Ye ban yu cheng
佛传故 事
1, 试述画面故事情节
2 ,分析画面色彩
3,画面人物符合初 唐时期服饰特点。 这是为什么?
1, 造型:人物比例准确,形 象 高 大
2, 线条:简洁生动,顿挫有力
3 , 人物表情刻画成功 纯阳殿壁画 《钟离权度吕洞宾》
思考与探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谈谈你对宗教美术的理解。 你认为宗教美术作品中的哪些 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 使你印象深刻?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飞 天 ”造 型 在 画面中有何作用 ?
(唐)敦煌莫高窟第佛国景象,是 根据《无量寿经》的 内容所绘。也就是人 们所说的西方极乐世 界。 1 ,此图在构图 上有什么特点? 2 ,画面是如何 做到主次分明的?
3 , 画面透视
永乐宫
(西魏)敦煌莫高窟第 249 窟
藻井
阿休罗王
供养人
佛 龛
壁画分类
一,表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 故事 和 释 迦 牟 尼 前 生 的 本 生 故 事
二,根据佛经内容画出的绘画作品 - - - - 经 变画
故事》
(北魏)敦煌莫高窟第 257 窟《九色鹿王本生
高 5 8 . 5 厘米、宽 5 8 8 厘米
元代道教建筑,原在山西芮城永乐镇,因处于三门峡 水利工程淹没区内, 1959 年将全部建筑迁移到县北龙泉 村复原保存。现存四殿,主殿三清殿,保存元代壁画《朝 元图》,绘道教帝君 ˎ 天神 ˎ 地祗朝譪“三清”图像;纯 阳殿绘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画传,重阳殿绘道士王重阳画 传,壁画总面积 960 平方米。
天地之间-宗教壁画

绝妙动宫墙----永乐宫元代壁画
《朝元图》,共画天神289身,是大型仪仗朝 拜阵容。帝后主像高达2.85米,玉女的身高也在 1.95米以上,超过了一般真人的高度。整个画面 气势雄 伟,众神男女老幼形态各异,衣冠服饰各 不相同。人物的神情面貌极富变化,有须发巍立、 横眉怒目的神王,也有持花微笑、凝眸欲语的玉 女,有神态恭谨的仙侯, 也有恂恂儒雅的学士。 种种情态杂居一画,使人感到变幻而无穷。当真 是生动逼真,富有韵味。在艺术上巧妙地利用了 寓动于静的构图方法,组成宏阔的构图,形象 之 间顾盼有神,表现出传统线描艺术的高度成就。 线条圆浑有力,豪放洒脱,各种质地的服饰器物, 各种自然景观,都得到绝妙动人的表现。尤值一 提的是壁画辉煌 灿烂的色彩效果。在富丽堂皇的 青绿色基调下,有层次地以少量红、紫、蓝等色, 加强了画面的主次和素描的盥洗,构成了节奏的 变化,使得画面更为活泼跳跃。其 色方法以平填 为主,色块并列,或深浅一动,除云彩晕染外, 其它晕染很少。画中的石青、石绿,到近700年 的今天依然艳丽夺目。
敦煌莫高窟第257枯《九色鹿王本生故事》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此图全幅为18平方米,创意颇新。画面中部是一绿波浩淼的七 宝池,环饰雕栏,池中五色莲花盛开,每一莲花均为宝座。阿弥陀 佛居中,结跏趺坐在大莲花上,双手作转法轮印,身着通肩袈裟, 庄严慈祥。观音、大势至二大菩萨分列两侧莲花座上,其它大大小 小的菩萨或坐或立,或合掌捧花,或举手作势。菩萨大多头束云鬟 髻,戴宝冠,斜披天衣,腰束锦裙,璎珞环身,光彩照人。七宝池 中有许多童子,有的在透明的莲花中合掌端坐,有的翻身倒立,有 的在水中嬉戏。经中说,佛国众生就是从七宝池的莲花中化生的。 宝池上端一片碧空,宝盖旋转,彩云缭绕,化佛腾空,天乐自鸣, 飞天起舞,天花乱坠。宝池两侧重阁相对,菩萨依栏眺望。宝池的 下方为平台雕栏,台上有一组舞乐;乐师十六人分列左右,乐器有 琵琶、箜篌、筝、筚篥、方响、排箫、腰鼓、羯鼓、横笛、法螺、 答腊鼓。这里先的是该画中部,刻画舞妓二人,宝冠罗裙,挥巾飘 发,于小圆毯上翩翩起舞。《西方净土变》画幅上人物众多,画面 宏伟,色彩绚丽,线描豪放,神采生动,充分表现了唐王朝上升时 期在艺术上生气蓬勃的气概。 佛教承诺,普通人所向往的荣华富贵的生活,只要信奉阿尼陀 佛,口念此佛名号,死后便能够在西方极乐世界得到它
古代墓室壁画与宗教壁画

古代墓室壁画与宗教壁画2007年10月26日星期五主要知识点:1、墓室壁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背景、创作意图汉唐壁画的内容、特点。
2、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代表的石窟寺佛教壁画遗存、题材内容、艺术价值。
重点、难点:1、佛教石窟寺壁画各种题材2、多种绘画样式适应社会生活需要教学设想:通过比较的方法来了解墓室与宗教壁画的区别与联系教具教法;多媒体教学设备一、中国画古代:绘画中国画是中国的民族传统绘画样式。
近代:由于油画、水彩画、版画等外来画种的传入,才有了中国画的名称,以互相区分。
发展:1、新石器时代(彩陶)花纹图案,六、七千年前,运用毛笔之类绘画工具以流畅的线条和点、面配合组成画面。
2、青铜器上的镶嵌画,手法简单幼稚,写实能力具备,可以表现出有一定情节的多人物活动,还能够把人物活动的环境背景也表现出来。
3、战国晚期、——汉代楚墓帛画中线的运用娴熟,并具有了疾徐顿挫的变化,白描加渲染画法。
墓主人与龙风神话动物遨游天际的情景。
4、汉代以后:宫殿和社会公共场合开展大规模壁画创作活动。
宫殿壁画未能保存,模仿现实生活起居环境的底下墓室壁画便成了解古代壁画内容和艺术水平的主要依据。
流行介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画像石与画像砖。
墓室壁画与画像石、砖多方面地反映了墓主人生前显赫的社会地位,仕官经历和财富。
5、席地而坐,需要屏风间隔,成为室内起居环境的主要绘画形式。
生活习惯改变,屏风画变成四扇屏的形式,流传下来。
6、魏晋南北朝:两个大变化⑴皇室贵族和著名文人学者参与书画创作,提高书画的地位。
在题材和表现技巧两方面都出现重要变化。
如东晋顾恺之画家等。
山水画从作为人物活动的环境背景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画种。
创作实践上升为理论,影响深远。
南齐谢赫《六法论》⑵东汉末,佛教传入,在寺庙和石窟寺中创作大量壁画,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经历北魏、西魏、隋唐,下迄五代宋元,中国古代伟大的绘画长廊。
佛教壁画最辉煌灿烂的是唐代作品,吴道子绘画富于动感,有满壁风动的效果,被称为“吴带当风”,可惜未能保存下来,唐代的成熟在元代永乐宫壁画中还能依稀见到。
试论北朝宗教壁画的题材

试论北朝宗教壁画的题材一、引言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从东进入中土后,便以迅猛之势广泛的传播开来,后经过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吸收,逐渐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到隋唐时期达到高峰。
在这发展过程中,佛学思想与中国历朝历代的社会意识形态不断碰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的佛教艺术,为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艺术遗产。
其中佛学思想、佛教绘画形式、雕塑样式等佛教题材,影响了中国历代艺术门类的发展。
本文主要从敦煌莫高窟的佛教壁画进行深入研究,探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壁画的审美特征,以及所产生的主要原因,阐明该时期佛教艺术所体现的价值与意义。
二、佛教艺术的传入早期,佛教美术在中国的传播与我国原本的宗教(神仙)信仰有一定的关系。
从史料中可发现,佛教就是举着中国神仙的旗帜步入中国,依附在神仙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对于佛教的适应能力是无可匹敌的,从最开始举着神仙的旗帜步入中国,到六朝时期依附着玄學在知识分子中大规模的发展起来。
可能正是这原因佛教才能在中国历代变革中顽强的生存下来,并发扬光大。
当佛教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是最为多样化时期,本身在一个混乱的战争背景下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已成定局。
佛教普度众生思想的传播给该时期经受长达多年战争流离失所的人民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给了佛教更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各族统治者都想利用宗教来控制人民,进一步推动了佛教的发展。
因而各类艺术形式、装饰等都体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已成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对该时期艺术的影响巨大,其思想依附着玄学的发展进入上层社会,大批士大夫的参与,将佛教美术由墓室引向宫中与书斋,影响着当时传统绘画形式与雕塑艺术的发展,对该时期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更为多样化,同时由于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广泛发展,导致各地大量兴建寺院和石窟寺,促进了当时雕塑与壁画的发展,使得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得以保留下来。
中国壁画有几多种类

中国壁画可分为宗教壁画(寺院壁画、石窟壁画);殿堂壁画(宫廷壁画、宅院壁画);墓室壁画。
寺院壁画的构图形式,有着不同的特点。
如:西藏佛寺中的曼陀罗,壁画是一种圆中套方、方中又寓圆的构图,表现的是自然界万物生死轮回的法则,即人类无法超越,只能在意识中体验到的意义──灵魂解脱,这就是曼陀罗式壁画中具有的独特艺术语言。
元代永乐宫壁画《朝元图》(平列式构图),和明代北京法海寺壁画《帝释梵天图》,都属同一类型的构图形式。
在奴隶社会,工匠制作的壁画已成为宫室殿堂的重要装饰,春秋时代的墨翟就谈到殷商时的“宫墙文画”,周代祭祀与会见诸侯的明堂绘有大型壁画,曾引起孔丘赞叹。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也记载了《汉武帝麒麟阁功臣图》。
早期的殿堂壁画多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宣教作用。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墓坑上加上特殊的装饰,以表达对死者的崇敬。
先秦时的墓室壁画主要是摹拟贵族居住地方的豪华装饰。
墓室壁画是今天唯一能见到的汉代壁画形式。
汉代的墓室壁画(包括画像砖)基本上有绘制和石刻两种形式。
魏晋时战乱频仍,政局动荡不安,不少中原人口迁向东北及西北,故至今发现的墓室壁画多在这些地区。
南北朝时期的部分皇室贵族坟墓出现了巨幅的墓道壁画,及至隋唐时期,墓室壁画以人物画为主,由于厚葬之风盛行,壁画亦展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题材。
宋辽金元时期,政局动荡,薄葬之风盛行,而绘画壁画者多由民间画工承担,故在艺术及规模上不及隋唐,而辽、金、元的墓室壁画,不少反映了具民族色彩的生活风貌,及至明清,墓室壁画已逐渐衰落。
古埃及壁画中的宗教与社会表达

古埃及壁画中的宗教与社会表达古埃及是一个富饶神秘的文明,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艺术创作。
古埃及壁画是他们表达宗教和社会观念的重要媒介,通过这些壁画,我们可以窥探到古埃及人的信仰体系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
在古埃及的宗教信仰中,他们崇拜多神教,认为每个神都有自己的特定职责和能力。
这种信仰体系在古埃及的壁画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壁画上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神明形象,他们以人的形态出现,但头戴动物的面具,如猫头、鸟头或者狮头。
这些神明形象的出现既是对神秘力量的崇拜,也是对宇宙万物的敬畏。
古埃及人相信神明可以掌控自然力量,因此他们将自己的生活与神明的力量紧密联系在一起。
古埃及壁画中还经常可以看到关于死亡和来世的描绘。
古埃及人相信死后有来世,他们通过壁画来描绘来世的美好景象,以及如何在来世中得到永生。
这些描绘通常包括法老的陵墓和墓穴,以及他们在来世中的各种活动。
古埃及人认为法老是神的化身,他们相信法老在来世中将成为神的伴侣,因此他们将法老的陵墓视为神圣的地方,通过壁画来表达对法老的崇拜和敬意。
除了宗教信仰,古埃及壁画还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的结构和价值观。
在这些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的生活场景。
法老和贵族的壁画通常描绘他们的宫殿和庭院,以及他们享受奢侈生活的场景。
而普通人的壁画则更多地展示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如农民耕种、渔夫捕鱼等。
这些壁画不仅记录了古埃及社会的生活方式,也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
此外,古埃及壁画还经常描绘了古埃及人的战争和胜利场景。
古埃及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他们经常与周边国家进行战争。
壁画中的战争场景展示了古埃及人的勇气和决心,也展示了他们对胜利的渴望。
这些壁画不仅是对军事力量的赞美,也是对古埃及人民的鼓舞和激励。
总的来说,古埃及壁画是古埃及宗教和社会观念的重要表达方式。
通过这些壁画,我们可以了解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他们对来世的向往。
同时,这些壁画也记录了古埃及社会的结构和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
壁画在我国宗教中的运用与意义55

壁画在我国宗教中的运用与意义壁画,墙壁上的艺术,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
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
同样,宗教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特定形态的文化现象,它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组合在了一起,我们习惯称为寺观壁画寺观壁画是中国壁画的一个主要类型,绘于佛教寺庙和道观的墙壁上,内容有佛道造像、传说故事、图案装饰等等。
这种绘画形式是随着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兴于汉晋,盛于唐宋,衰于明清,是中国绚丽多彩的民族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
唐代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代,世人为之向往。
唐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唐代的诗歌发展到高潮时期,美术也是昌盛阶段,“盛唐”的绘画、雕塑都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
在这个文化大繁荣的时代,唐代的寺观壁画皆规模宏伟,色彩富丽,其艺术水平大大超过往代。
然而,当唐代还被人们所称赞时,可惜那些壁画早已随着建筑的毁坏而不存在了。
山西境内目前保存着4座唐代寺观殿堂,而在这仅存的全国甚为少见的唐代建筑内,也仅有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正中佛座束腰上残存的一小方壁画和一部分縅眼壁画,是全国除敦煌外唯一的唐代寺观壁画,体现了唐代壁画艺术风貌,可谓稀世奇珍。
宋、辽、金时期,山西曾经历了以上三个王朝的统治。
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稳定人心,巩固自身政权,极力崇佛仰道,兴寺修观,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宗教势力较唐代有明显衰落。
文人墨画盛行以后,壁画的绘制逐渐变为民间画师的行业,画师被卑为“画匠”、“工匠”,致使许多壁画及其创作者,很少见诸记载而湮没无闻。
但是在山西,由于地域多山,交通不便,加之民风古朴,宗教信仰氛围仍十分浓厚,故而当全国宗教影响减弱,文人墨画盛行时,其寺观壁画创作仍很兴盛,全省现存宋、辽、金时期建筑近百座,保存有这个时期的壁画共计924.49平方米,著名的作品有高平市开化寺大雄宝殿内宋代壁画、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底层和灵丘觉山寺塔内辽代壁画、繁峙岩山寺和朔州崇福寺的金代壁画。
宗教壁画-永乐宫壁画(道教)

运绘 画把重要的形象加上圆光。在神仙 行列中,有肃穆庄严的帝君,
仙风飘逸的仙伯、真人、神王 有威武骠悍的元帅、力士
有端庄祥和的后妃, 有清秀美丽的金童玉女
他们有的对话,有的倾听,有的顾盼 有的沉思,场面宏伟庄严真切 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朝元图成功塑造了多种 多样的人物类型,画师对 人物形象的描绘充分地体 现了传统中国绘画的特点, 以简练而严谨、流畅而刚 劲的线条刻画了众多生动 的形象。
这些形象按 不同的年纪、 性格和表情变 化多样。 线条 在疏密有致的 组织中,刚柔 相济的变化中, 创造了和谐的 韵律和装饰性 效果。
壁画色彩除了主神衣服用绯红和堆金沥粉以外,全画以青绿为 主,表现了理想中神的庄严和清静,二百八十多位神仙组成八 组,在统一中求得变化,以免单调平板,显示了作者高妙的构 图技巧和匠心
整个画面构图匀称, 280多个超过真人身高 的群像组合动静相参, 疏密有致,在变化中 达到高度统一和谐, 特别能够体现传统壁 画艺术吴道子传派 “以气胜”的特色。 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 一件极为有代表性的 作品。
制 作: 黄 雪 莲
永乐宫位于山西省龙泉村东,建于元代
永乐宫艺术价值最高的是精美的壁画,总面积达873平方米,分别画在无 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内,内容丰富技艺精湛,在我国古代绘 画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永乐宫的原址的芮城相传该地是[八 仙]之一吕洞宾的家乡,1959年,由 于修建三门峡水库
当时政府决定将这近1000平方公尺的壁画搬走重建 , 工匠们将附有壁画的墙壁逐块锯下,
全部划上记号,运到现址后再逐片地将壁画贴上,最后由画师将壁画加以仔 细修饰。重建后的永乐宫,令人难以置信地完美保留了这群壁画的旷世神韵。
《朝元图》为马君祥、马七等人所作,是永乐宫壁画的一部分,是元代 壁画艺术的最高典范。所画的是以八位主神为中心的天界诸神祇,分 做东西两列缓缓向北集中,一起朝谒最高神“三清”的浩荡场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我讲了这么多你认为宗教壁画记录了什么?你对宗教壁画有什 么样的看法?
无论哪种宗教壁画都是为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其宗教的宗旨,把 深奥抽象的佛经、道德经、圣经等用通俗简洁的形象的形式灌输给群众, 让群众在观看壁画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基督教 在各国的兴起盛行都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因而宗教题材的壁画 也得以大幅度的发展并保存,宗教题材的壁画告诉人们的都是人世间的道 理所以也被大多数人所喜爱。
不同点
中国壁画
西方壁画
色彩
清淡典雅
色彩浓烈饱满厚重
构图
散点透视
焦点透视
颜料
矿物质颜料、墨
油彩
相同点:表达的中心思想一致 重要人物头上都有圆光环
道教:我国宗教之一。由东汉张道陵所创立。 入道者需出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盛行于 南北朝。奉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为主要经 典。追求现世生活的美好,鼓励信徒积极生活。
基督教: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公元1世纪 产生于亚细亚的西部地区,奉耶稣为救世主,公 元11世纪分裂天主教、东正教。耶稣降生后以牺 牲自己拯救世人为己任
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壁画
它是保存了从十六国到元代近千年的佛教题材的壁画。题材归两大类: 一类是表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的故事和释迦牟尼前生 的本生故事。另一类就是依据佛经内容画出来的绘画作品“经变”
欣赏莫高窟壁画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它的地理位置。甘肃省敦煌莫高 窟 ..布满了492个洞窟,顶和四壁吧观众引入了一个虚幻的佛国世界。
夜 半 逾 城
无论是佛本生故事的壁画还是经变内容的壁画都是艺术家们按
照自己的理解与意愿,以来自生活的艺术形象来表现,这些壁画 的内容是引导人们积极向善
壁画《钟离权度吕洞宾》注重心理刻画身为进士的吕洞宾神态恭谨的低 首聆听,此刻他正处于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转折关头,即将离开名利场 走上大彻宗教壁 画
我国的宗教主要有哪几种?
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这些教派的产生都是受当时社会影响,战乱连 连民不聊生,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摆脱苦 难人们信仰各自尊崇的宗教来寻找一种精神寄托。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 至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 王子释迦牟尼所创,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佛教相 信轮回、放生。引导人们积极向善、做好事。
112洞窟壁画中的反弹琵琶画像
宗教壁画 题材第一大类本生故事故:
九色鹿王本生故事
尸毗王本生故事
这两个故事都讲述了乐善好施获得了好的回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起的 神化 尸 仙身 毗 的为 王 考考 割 验验 肉 而尸 护 重毗 鸽 生王 的 。向 故
善事 的。 决鸽 心、 。鹰 经神 得仙
宗教壁画题材的第二类是 表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 佛传故事和前生的本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