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岔隧道连拱-小间距连接段施工过程稳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某公路隧道连拱段中导洞台阶法开挖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

某公路隧道连拱段中导洞台阶法开挖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

某公路隧道连拱段中导洞台阶法开挖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隧道工程在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隧道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围岩的稳定性。

本文将研究公路隧道连拱段中导洞台阶法开挖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首先,我将介绍导洞台阶法开挖的步骤。

这种方法是在连拱段的顶部挖开一定的空间作为导洞,然后逐层往下开挖,形成台阶状的结构。

这种开挖方法可以减小开挖面积,降低对围岩的影响,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接下来,我将探讨导洞台阶法开挖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首先,导洞的开挖可以减小初始围压,减少围岩的变形和破坏。

导洞台阶法开挖是逐层开挖的,每一层开挖时围压的转移都相对有限,能够降低围岩的应力集中,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

这种开挖方法还能对围岩进行有效的加固,即可以在每一层开挖完成后进行支护,使用锚索和喷射混凝土等方式,进一步加固围岩,增加围岩的稳定性。

其次,导洞台阶法开挖还可以减小开挖面积,有利于减小围岩的变形和破坏。

导洞的开挖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护空间,可以采用更稳定的支护方式,如喷射混凝土衬砌,以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同时,这种开挖方法还能减少开挖面积,减少对围岩的侵蚀,降低围岩的变形和破坏。

最后,导洞台阶法开挖还能降低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在道路隧道的施工中,交通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必须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导洞台阶法开挖可以相对减少开挖面积,减少对道路交通的侵占,降低对交通的影响。

综上所述,公路隧道连拱段中导洞台阶法开挖对围岩稳定性具有显著的影响。

这种开挖方法可以减小围岩的变形和破坏,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通过逐层开挖和支护,可以降低围岩的应力集中,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

此外,导洞台阶法开挖还可以减小开挖面积,有利于减少围岩的变形和破坏,并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因此,导洞台阶法开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隧道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隧道施工设计中的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隧道施工设计中的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进行围岩稳定性预测 开发自动化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施工安全性 利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进行隧道施工,提高效率和质量 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进行施工模拟和培训,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跨学科融合和交叉创新
围岩稳定性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和交叉创新 跨学科融合可以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围岩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交叉创新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围岩稳定性分析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跨学科融合和交叉创新将为围岩稳定性分析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
实践应用中常见的围岩稳 定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围岩稳定性分稳定性分析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围岩稳定性分析 的未来发展
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引入新的数据分析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 改进现有分析方法,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结合工程实践,开发新的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 加强与其他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如地质力学、岩体力学等
经验公式法
原理:根据大量实测数据和经 验总结出的公式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地质条 件和围岩类型
优点:简单易用,结果可靠
缺点:需要大量的实测数据和 经验积累
围岩稳定性分析 的流程
收集资料和现场勘查
收集地质资料:包括地形、地质构造、岩性、地下水等 收集施工资料:包括施工方法、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 现场勘查:实地考察隧道施工现场,了解围岩实际情况 收集监测数据:通过监测仪器收集围岩变形、应力等数据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 围岩稳定性分析: 实时监测围岩稳定 性,及时调整施工 方案和施工方法, 确保隧道施工的安 全和质量。
隧道施工后的围 岩稳定性分析: 评估隧道施工对 围岩稳定性的影 响,为后续运营 和维护提供依据。

分岔隧道稳定性分析及施工优化策略

分岔隧道稳定性分析及施工优化策略

分岔隧道稳定性分析及施工优化策略马飞【摘要】以沪蓉西高速公路中从宜昌到恩施段的八字岭分岔隧道为例,利用三维值方法以及现场监测的方法能对施工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且优化施工方案,探讨并研究分岔隧道优化施工的有效策略。

【期刊名称】《交通世界(建养机械)》【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3页(P78-79,91)【关键词】分岔隧道;稳定性;施工优化【作者】马飞【作者单位】张石高速公路张家口管理处,河北张家口0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5近几年,我国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等地区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由于西部大多数地区由岩石构成,因此在道路施工上为了降低工程造价,常常利用隧道的形式实现道路的山体两侧贯通。

但在目前,分岔式隧道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使用的案例都较少,但是并不代表其作用不大,相反,根据工程现场情况进行分岔隧道施工,能极大地提高隧道施工进度并使隧道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隧道施工经常采用小间距隧道形式以及连拱的方式进行,这使得两洞之间的距离常常保持在较小的距离,这类隧道统称为小间距隧道,小间距隧道在设计以及具体施工中要重点考虑中央岩柱的稳定性,进行特殊的设计以及施工防范,尽量减少开挖过程中机械设备对中央岩柱的干扰,有效确保分岔隧道施工安全。

连拱隧道作为分岔隧道施工中极易发生岩体坍塌风险的施工项目,目前国外的施工方法具体有以下三种[1]:①三导洞超前施工方法;②中导洞超前施工方法;③无导洞超前施工方法。

这些方法目前在日本、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施工经验。

2.1 设计环节现有的分岔隧道在支护结构以及变速段线性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盲区。

首先,对于分岔段非标准断面整体轮廓以及具体的支护参数设定,目前的参照模型主要以《公路隧道设计规范》[2]以及相关工程类比,这就使得相应的隧道监控数据以及岩层支护参数的作用无法提及,不能根据相应的施工路段具体情况进行数据模拟,现有的规范标准表只适用于长度低于20m的隧道,而目前大多数隧道跨度已经远远超过20m,因此这类规范作为设计的参考显然影响判断结果。

分岔隧道稳定性的探讨

分岔隧道稳定性的探讨

分岔隧道稳定性的探讨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的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速度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由于地形等因素的限制,穿越山岭地区的公路隧道的建设逐渐成为了建设西部地区公路当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课题。

沪蓉西高速公路八字岭隧道采取了分岔隧道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有效克服地质方面的不利条件,同时也可以大量降低整个工程的造价。

虽然国内存在喇叭口和Y型隧道的成功案例,但是由于分岔隧道施工过程当中结构复杂多变、受力结构也相当繁琐、施工的难度相对较高,因此,分岔隧道在我国仍处于建设的起步阶段。

考虑到国内外对于分岔隧道相关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以及标准尚且没有明确的成文规定,所以,及时展开对分岔隧道稳定性和施工优化方面科学有效地研究成为了西部地区道路建设当中的重中之重。

1、工程概况八字岭隧道地处宜昌市长阳县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隧道采取了分岔隧道得设计形式,进口是和八字岭特大桥西桥台相连接的分离式,出口是跟四渡河特大桥台距离20—30m的连拱式。

出口的位置通过小净距段、连拱段两条隧道逐渐靠近个成为一条隧道出口。

隧道的地表是高低不平的山地。

大拱段隧道宽24.3m,高11m;曲中墙连拱段和小净距段隧道寬11.35m,高11.89m;直中墙连拱段左右隧道宽10.3m,高8.15m。

2、中墙稳定性判断依据分析研究分岔隧道稳定性应该着重考虑中墙的合理厚度。

计算中墙应力和稳定性常用的理论方法有综合经验公式法、直接荷载确定法以及普氏发三种方法。

采取数值计的方法,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考察不同上覆岩层厚度、不同中墙宽度对中墙应力的影响,结合经典岩体强度理论中的最大正应力理论作为判断是否失稳的依据,最后得出针对小净距隧道的稳定性判断依据如下:其中:γ—上覆岩层的平均容重H—上覆岩层的厚度B—一侧隧洞中线到中墙的距离a—中墙的宽度L—中墙的长度K—中墙应力修正系数C—黏聚力P—锚杆支护预应力L—中墙贯穿对拉锚杆的间距R—中墙贯穿对拉锚杆的排距3、模型试验和施工优化策略该试验采取了由底盘、箱体、加载系统等组成的分体式设计形式。

联拱隧道围岩稳定性与粘弹性分析

联拱隧道围岩稳定性与粘弹性分析
比小 、 隧道 埋深 浅 、 以避 开 复 杂地 层 、 地层 控 难 对
穿 一北东 一南 西 向 的山梁 鞍部 。该 隧道进 口位 于

地势 狭长 的 冲沟 内 , 口段位 于一 山脊侧坡 , 出 斜
坡 坡度 3 。 右 , 口下 方 是渔洋 溪 冲洪积 台地 。 O左 出 2 施 工方案 的确 定
析, 由此确 定 二次衬 砌 的最佳 时机 。
1 隧 道 工 程 概 况
厂 ÷ (s s ) 一 jn十 i  ̄ 一 s 。一 n / i 9
Cc s : o = =0 () 1
隧道设 计 为双联 拱单 向行 车 的双洞 隧道 。隧 道 衬砌 内轮 廓 线 采用 R 一5 0c 单 心 圆 曲墙 形 4 m 式, 中隔墙 先采 用 双 曲 线 型 断面 的混 凝 土 置换 岩 体, 二衬采 用整 体全 环 向模筑 混凝 土 , 使 隧道做 致 成后 中隔墙 最薄 处 为 2 0m 宽 的混 凝 土 结构 , . 隧 道建 筑 限界 净 高 5 0m, 宽 9 7 净 空 断 面 . 净 . 5m,
( )当右 主 洞上 台 阶 开 挖 和拱 部 支 护后 , 1 中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项 目( 0 70 4 1327) 湖北 省 交 通 科 技 项 目( 3 6 — 3 44 2 0—71
隔墙 开始 承受 围岩传 来 的压 力 , 右 两侧 的应 力 左
结 果 较 监 测 结 果 偏 大 , 在允 许 范 围 内 ; 周 位 移 黏 弹 性 分 析表 明 , 道 在 开 挖 4 后 , 围 岩 已 但 洞 隧 6d 其
经 稳 定 。 以进 行 二 次 衬 砌 。 可
关键 词 联 拱 隧 道 数 值 模 拟 稳 定 性

隧洞开挖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研究

隧洞开挖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研究

隧洞开挖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研究隧洞开挖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的都面临着许多稳定性问题,如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地震和地面沉降等。

因此,在隧洞开挖过程中进行稳定性分析,设计合理的支护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在以隧洞开挖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为主题的文章中,讨论这个问题并探讨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隧洞开挖稳定性分析
1.地质条件的复杂性
在地质条件复杂区域开挖隧洞时,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

2.地下水问题
开挖隧洞会改变地质结构,从而影响地下水分布。

正确分析地下水分布,采用合适的地下水排水措施,对保证隧洞稳定性至关重要。

3.地震和地面沉降
地震和地面沉降是影响隧洞稳定的两个主要因素,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虑。

二、支护设计研究
1.初期支护
初期支护是隧洞开挖中最重要的一步,直接关系到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

设计初期支护时,需要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和施工的安全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

2.定期检测与监控
隧洞开挖时需要对支护结构进行定期检测与监控。

监控程序包括在支护结构内安装测量传感器,从而及时观察和识别支护结构的变化。

3.支护材料与结构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和结构,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合理分析及估算,考虑土壤和岩土体的性质以及一些自然因素如水、风、冻融等因素。

三、结论
隧洞开挖的稳定性分析和合理的支护设计,都是确保隧道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基础。

在不断改进技术之时,也应注意平衡环保、经济效益与建设规划等多方面的考虑,确保隧洞的完美实现。

连拱隧道施工监测与围岩稳定性的探究

连拱隧道施工监测与围岩稳定性的探究

连拱隧道施工监测与围岩稳定性的探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陆地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中,很多地方都修建了公路隧道,在公路隧道的修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许多问题。

本文主要对公路的连拱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围岩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对连拱隧道的施工、围岩监测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连拱隧道隧道施工围岩围岩稳定性近年来,我国连拱隧道的建设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

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地形原因。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千变万化,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山区等,所以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连拱隧道施工,完善公路线形。

例如云南省绝大部分的高速公路,都是连拱隧道。

二是为了节约空间资源,现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可供使用的越来越少,所以通过连拱隧道的方式节约空间资源。

例如在大城市里地下隧道的建设。

三是随着连拱隧道的施工水平的逐渐提高,其工程投资也慢慢降低,节省了人力和财力,所以在国内外,采用连拱形式进行隧道建设的工程正在增多。

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

连拱隧道虽然在改善公路线型、节省占地、节省工程投资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其结构比较复杂,施工的工序相对于暗挖隧道而言,工序更加繁琐,施工期间围岩的稳定性是关系到隧道安全和人民生命的关键性问题。

特别是围岩的稳定性问题,值得我们提高注意力。

1 连拱隧道与围岩连拱隧道,我们可以生动形象的理解为“m”隧道,它是针对独立隧道而言,具有往返双边车道。

而围岩是指在隧道周围一定的范围内,对隧道洞身的稳定性有影响的岩体或土体。

其中,在工程地质学中,把重分布应力影响范围内的岩体称为围岩,绝大部分为6r,r即洞室的半径。

在以往的连拱隧道的设计、施工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对围岩与连拱隧道的受力结构难以把握,没有考虑到软弱岩体流变的特性,使得连拱隧道的使用期间,围岩、结构仍然不断的变形,几十年以后,连拱隧道出现结构被“侵限”、破裂,甚至失去稳定性等情况,大大影响了使用安全,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不同施工顺序下小净距隧道稳定性分析

不同施工顺序下小净距隧道稳定性分析

采用 Midas GTS NX 有限元软件袁 模拟该隧道工程施工过 程遥 本次模拟岩土体模型采用 100m伊100m伊50m遥 该陡坡偏压小 净距隧道为双车道隧道袁单洞开挖跨度 11m袁净距 8m袁浅埋侧拱 顶覆土厚度 10.6m袁地面坡度 38毅左右遥 整体及支护结构模型如 图 2 所示遥
图 2 整体模型 其中模型材料参数见表 1遥
图 5 不同施工顺序深埋侧隧道拱部沉降图
道的左拱肩隆起量比其他两个工况大一倍左右袁但拱顶和右拱 肩的沉降量均小于其他两个工况袁 其与施工扰动有关遥 三种工 况下的最大沉降量均发生在拱顶遥
图 4 不同施工顺序中夹岩柱观测点沉降图 不同工况下深埋侧隧道拱部测点的沉降量如图 5 所示袁可 以看出袁对于工况 1尧工况 3袁深埋侧隧道拱顶尧左拱肩刚开始就 发生巨大沉降袁对于工况 2袁深埋侧隧道拱顶尧左拱肩一开始由 于深埋侧隧道还未开挖袁几乎没有沉降袁但当开挖深埋侧隧道 时袁也同其他两个工况一样发生巨大沉降袁但随着支护的施作袁 两测点沉降速率逐渐减缓至一微小值遥 三种工况的深埋侧隧道 右拱肩则只发生了轻微沉降袁此原因可能与偏压有关遥 同时开 挖时深埋侧隧道的右拱肩沉降量与其他两个工况几乎相同袁但 拱顶和左拱肩的沉降量均小于其他两个工况袁其与施工扰动有 关遥 三种工况下的最大沉降量均发生在拱顶遥 不同工况下浅埋侧隧道拱部测点的沉降量如图 6 所示袁可 以看出袁对于工况 2尧工况 3袁浅埋侧隧道拱顶尧右拱肩刚开始就 发生巨大沉降袁对于工况 1袁浅埋侧隧道拱顶尧右拱肩一开始由 于浅埋侧隧道还未开挖袁不但没有沉降袁还轻微隆起袁但当开挖 浅埋侧隧道时袁也同其他两个工况一样发生巨大沉降袁但随着 支护的施作袁两测点沉降速率逐渐减缓至一微小值遥 三种工况 的浅埋侧隧道左拱肩均发生了轻微隆起遥 同时开挖时浅埋侧隧

强风化砂岩连拱隧道施工稳定性分析与风险评估

强风化砂岩连拱隧道施工稳定性分析与风险评估

强风化砂岩连拱隧道施工稳定性分析与风险评估
首先,针对强风化砂岩连拱隧道的施工稳定性分析,主要考虑以下几
个方面:
1.隧道围岩力学性质分析:通过对强风化砂岩的岩石力学性质进行测
试和实验,获取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力学参数,以及其应力—应变特性,从而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2.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根据强风化砂岩的力学性质和隧道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如钢架支护、锚杆支护等,以提高隧道的稳定性和
抗风化能力。

3.隧道稳定性计算模型建立:基于强风化砂岩的力学参数和支护结构
的设计,建立隧道稳定性计算模型,考虑岩体的变形、破坏和支护结构的
受力等因素,通过计算模型分析隧道在施工及使用阶段的稳定性。

其次,关于强风化砂岩连拱隧道的风险评估,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源识别:分析强风化砂岩的特点和施工中可能引发的风险,如
岩层坍塌、顶板下沉等,识别可能的风险源。

2.风险概率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和历史数据,确定各个风险源发生的
概率,如风化岩层的面积比例、坍塌的频率等,对每个风险源进行定量评估。

3.风险影响评估:对每个风险源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如
人员伤亡、施工进度延误、工程质量等,确定其影响程度和可能的经济损失。

4.风险评估等级划分: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的程度,将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强风化砂岩连拱隧道的施工稳定性分析与风险评估需要结合岩石力学性质、支护结构设计和稳定性计算模型建立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风险,并保障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连拱隧道洞口段高陡边坡稳定性的技术分析

连拱隧道洞口段高陡边坡稳定性的技术分析

连拱隧道洞口段高陡边坡稳定性的技术分析连拱隧道有着自身特殊的结构形式,它有着较大的自由度,能够很好的衔接隧道内外线形、选择洞口合适位置,具有良好的适应复杂地形的能力。

基于其上述优点,连拱隧道在山地、丘陵地带运用较为普遍,特别是在洞口段应用更为广泛。

但是,连拱隧道限于自身以及外在条件的制约,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围岩破裂、边坡失稳等问题。

目前,国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不是很多,对于连拱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很有必要。

标签:连拱隧道;高陡边坡;稳定性;技术分析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如火如荼,“一带一路”建设又深入推进,我国中西部地区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规模不断壮大。

但是,限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崇山峻岭、地形复杂的特点,过去多采用“绕山而行”等迂回战略修建道路。

随着技术的革新,“穿山而行”的隧道工程逐渐增多。

这一方面缩短了线路里程,顺应了人民期待。

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对土地的占用,起到了很好地环保效果。

而受地貌、地质条件等客观条件,以及工程施工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也经常呈现一些或轻或重的问题,而首当其冲的便是隧道洞口段。

因为通常情况下,工程贯通岩土体是脆弱易碎的高陡边坡,隧道围岩自稳能力不强,埋深不高,隧道一经动工,围岩很难形成稳定的承载拱,这个时候就容易呈现围岩崩塌、边坡失稳、滑坡等一系列事故。

这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連拱隧道与分离式、小净距隧道相比,具有明显的机动灵活、线性流畅、占地较小、便于衔接等优点,所以连拱隧道普遍出现在隧道洞口段。

事物都有两面性,连拱隧道也有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其结构形式复杂、开挖纵深大、操作工序繁杂,这就导致施工过程中边坡、围岩以及支护体系的应力变化不稳定性增强且状况较为复杂。

连拱隧道在高陡边仰坡施工过程中难度较大,因为在开挖过程中,限于地形偏压等外在因素,以及人为施工非对称主观因素,这两方面的施工偏压将会给工程带来诸多不稳定性结果。

关于分岔隧道设计及施工的几点思考

关于分岔隧道设计及施工的几点思考

关于分岔隧道设计及施工的几点思考一、前言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中西部地区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对工程设计及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孕育了一些较新颖的设计,分岔隧道就是其中之一。

但目前我国修建的分岔隧道,在投资造价与施工管控方面还具有明显的缺点:中夹岩柱厚度(最小厚度)、围岩参数及其加固措施等因素会对隧道平衡拱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分岔隧道结构型式多、受力复杂,尤其是洞口连拱段及过渡段,一般会存在浅埋偏压、围岩差、承载低等情况,加之此段需要反复承受开挖时的各种爆破荷载作用,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目前,在洞口爆破控制及稳定性方面,很多学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结合项目情况,介绍相关爆破优化等方面的实践,及取得的较好的工程效果。

婴儿型神经元腊样质脂褐质沉积症的临床特点(附1例报告)… …………… 周露露,盛会雪,金波,等 462二、项目概述该隧道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斜穿金沙江东北岸山脊,为南北走向。

隧道进口位于凸形斜坡中部,坡度约为35。

~45。

,正交进洞、距离路面的水平距离约130m,高差约40m。

隧道进口紧邻某特大桥,主桥分跨布置了160m+636m+140m的悬索桥。

该隧道是一座连拱-小净距-分离式的分岔隧道,右幅全长1616m,左幅全长1611m;进口456m为连拱段,193m为连拱过渡段,260m为小净距段,其余为分离式段;隧道左右幅净距为0m~27.9m;最大埋深约为187m。

隧址区位于程海-宾川断裂带西侧,该断裂带是扬子准地台一级构造单元内二级构造单元的重要分界断裂带,大致呈南北走向,其西侧为盐源-丽江台褶皱带,东侧为川滇台背斜。

洞口段围岩以碎石土及强风化灰岩为主,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地下水较少,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洞身段围岩以强风化花岗岩侵入体及灰岩为主,局部地段围岩呈中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松散,地下水较少,以基岩裂隙水为主。

三、分岔隧道的设计与施工连拱段、连拱过渡段与小净距段、分离式段相比,具有设计技术难度大、施工管控要求严、投资造价高等特点,因而本文仅对连拱段及连拱过渡段两个部分进行探讨,小净距段、分离式段不做详细阐述。

桥隧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支护方法周作球

桥隧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支护方法周作球

桥隧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支护方法周作球发布时间:2021-10-25T02:48:51.59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0期作者:周作球[导读] 摘要:现代桥隧工程施工中更注重稳定性控制,以往的施工方式逐渐呈现出落后性,也难以应对变化及不稳定性因素对工程边坡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桥隧工程中需做好对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工作,选择并运用好可落实的工程支护方法。

杭州砺剑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52摘要:现代桥隧工程施工中更注重稳定性控制,以往的施工方式逐渐呈现出落后性,也难以应对变化及不稳定性因素对工程边坡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桥隧工程中需做好对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工作,选择并运用好可落实的工程支护方法。

关键词:桥隧工程;边坡稳定性;工程支护方法1桥隧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式1.1定性分析法首先,成因历史分析法,主要对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是对边坡地区的背景、地质结构特征、地质构造等做出研究。

其次,是对边坡的坡高、坡形、坡体内外部是否发生变形情况做出了解。

由此可见,此种方法在自然形成的斜坡中更为适用;其次,类比法主要依靠相似性,只有边坡的相似性高,才可以实施类比工作,类比的内容主要包含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原因以及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第三,赤平极射投影法,实际上就是对不稳定结构土体有可能位移或变形的问题发现并且加以明确,从而对比边坡的稳定条件做出初步的评估。

此种方法在桥隧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最后,专家系统法属于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的方法,此种方法能够通过专家的水准,从而对边坡的稳定性加以分析,同时将分析的大量经验与知识进行同模拟解题的策略进行融合。

1.2 定量分析法首先,极限平衡分析法具有较长的发展时间,同时,具有众多的研究人员,属于较为代表性的分析方法,可以划分为简布法、瑞典条分法、斯宾塞法、瑞典圆弧法几种;其次,极限分析法就是将理想刚塑性体充分应用,并将其处于极限状态。

分岔隧道小净距与连拱过渡段施工工法(2)

分岔隧道小净距与连拱过渡段施工工法(2)

分岔隧道小净距与连拱过渡段施工工法分岔隧道小净距与连拱过渡段施工工法一、前言分岔隧道小净距与连拱过渡段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施工工法,它能够有效解决隧道分支汇合时的问题。

本文将从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特点是能够利用隧道内的空间,实现不同方向的交叉通行。

同时,它还能够实现分支隧道与连拱隧道之间的无缝连接,确保隧道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岩石隧道和软土隧道等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工程。

它能够满足不同交通流量和速度的运行要求,适用于高速公路、铁路和城市地铁等不同类型的工程。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施工工艺保证了整个工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首先,通过对隧道现场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确定分支隧道与连拱隧道的几何形状和位置。

然后,采用预拼装技术,将分支隧道与连拱隧道的预制构件进行组合拼装。

最后,通过采取合理的施工工序和工艺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要求。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包括隧道洞口准备、预制构件生产、预拼装组合、施工现场准备、施工工序调整、施工工艺控制等多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中,要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控制,以及安全措施的落实。

六、劳动组织劳动组织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明确各个工种的职责和任务,有效分工合作,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预制构件生产设备、吊装设备、拼装设备和施工现场辅助设备等。

这些设备要具备高效、安全、可靠的特点,以满足施工的需求。

八、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要加强对预制构件和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检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九、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是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监督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分岔隧道连拱-小间距连接段施工过程稳定性分析

分岔隧道连拱-小间距连接段施工过程稳定性分析

分岔隧道连拱-小间距连接段施工过程稳定性分析袁森【摘要】结合一处工程实例,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分岔隧道连拱-小间距连接段施工过程中中墙、岩柱以及围岩体的稳定性问题。

【期刊名称】《铁道勘察》【年(卷),期】2012(038)003【总页数】4页(P31-34)【关键词】分岔隧道;曲中墙;岩柱;稳定性【作者】袁森【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571 概述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大规模展开,高等级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

在中西部崇山峻岭之间,为了节省桥梁的工程投资,修建分岔隧道已经在所难免。

分岔式隧道作为一种特殊的隧道结构形式,主要用于因地形、地质、施工、运营等条件限制的路段。

目前很多专家在连拱隧道和小间距隧道的设计、施工技术和稳定性分析等方面做了诸多研究[1-8]。

但是对于分岔式隧道连拱-小间距连接段的稳定性分析研究还未见报道。

连拱-小间距连接段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连拱段曲中墙、小间距段岩柱的稳定性。

连拱段中隔墙稳定性的研究较多,如:曾胜等[1]、叶飞等[2]根据现场检测研究了不同施工工序对中隔墙的内力影响;高攀科等[3]总结了不同结构形式、参数选取及不同施工工艺下连拱隧道中隔墙的受力性能;白海卫等[4]用有限元研究了连拱隧道开挖面的空间效应;伍国军等[5]用有限元法研究了连拱变厚度曲中墙围岩稳定性;代树林等[6]论述了小间距隧道开挖方法和岩柱加固技术。

结合沪蓉西高速公路八字岭分岔隧道的连拱-小间距过渡段,通过建立三维模型,用有限元法模拟分析隧道动态开挖支护过程中曲中墙、岩柱的受力特点及围岩的稳定性。

八字岭隧道位于宜昌市长阳县及恩施自治州巴东县境内,平面形态呈近东西向展布,进口为分离式,出口为分岔式,长3.5 km。

分岔式隧道在向分离式过渡过程中设计有大拱段、连拱段和小间距段三种形式,连拱段围岩为大冶组灰岩,薄中层状,产状NE350°<84°,节理裂隙较发育,围岩类别Ⅲ~Ⅳ类,地下水不丰富,以降水入渗为主。

偏压连拱-分岔式隧道施工力学效应研究

偏压连拱-分岔式隧道施工力学效应研究

摘要分岔隧道由大拱隧道、连拱隧道、小净距隧道及分离式隧道组成,同时具备这些隧道结构的特点,但绝不是隧道类型结构的简单叠加。

由于隧道所处的地形地质条件的不同,分岔隧道施工工法和支护形式的不同,其修建方式和建设条件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过渡段洞周围岩的应力分布和结构受力复杂,中隔墙及中间岩柱将承受更大的围岩压力。

因此,开展分岔式隧道施工力学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某分岔式隧道为研究背景,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监控量测,对隧道连拱段、小净距段纵向空间力学效应以及连拱段、分岔过渡段、小净距段施工开挖工法进行分析,结合监测数据分析隧道围岩变形特点。

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依据隧道设计方案,分析连拱段和小净距段掌子面不同纵向间距下围岩力学响应特性。

得出以下结论:拱顶位移在洞口处最大,随隧道纵深减小。

既定工法停止开挖后,连拱段在其掌子面前方1.0B处趋于稳定,小净距段在其掌子面前方10m处趋于稳定。

间距增大会扩大先行洞塑性区分布,但塑性应变减小。

中隔墙主应力在间距≥1.5B且≤2.0B时持续增大,在间距≥2.0B且≤3.0B时出现减小;中夹岩柱主应力增幅率在间距≥0.5B且≤1.5B时变化明显,在间距≥1.5B且≤2.0B时变化不明显。

连拱段合理的纵向施工间距宜≥3.0B,小净距段合理的纵向施工间距宜≥2.0B。

(2)在合理的纵向施工间距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连拱隧道、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

从隧道围岩位移、应力状态、支护结构受力、塑性区分布四个方面,分析施工方法对连拱段、分岔过渡段、小净距段隧道力学特性影响,总结分岔过渡段中隔墙和中夹岩柱应力变化特征。

(3)结合分岔过渡段监测数据分析监测断面纵向变形曲线,得出过渡段围岩变形特点:分界面小净距段是该隧道围岩稳定性薄弱区域,但其影响范围有限。

提出相应的施工对策:①应在中隔墙达到设计强度后向前开挖小净距段;②小净距段起始段衬砌可降一级围岩进行支护;③重视中夹岩柱上系统锚杆或对拉钢筋的施工质量。

连拱隧道施工监测与围岩稳定性分析

连拱隧道施工监测与围岩稳定性分析

Taso ai cecsB in 0 0 9 C ia r p r t nS i e, e ig10 2, hn ) n t o n j
Ab t a t S a iia in o uro d n o k i h e o c n tu t n s f t o li a c un e e a s s r c : t b lz to fs r un i g r c s t e k y t o sr ci aey f r mu t- r h t n l b c u e o
3交 通 运 输 部科 学研 究 院交 通 环 保 与 安 全 研 究 中心 ,北 京 . 10 2 ) 0 0 9
摘 要 :连拱 隧道 结 构 复 杂 ,施 工 工序 繁 琐 ,施 工 期 围岩 稳 定是 关 系到 隧道 安 全 施 工 的 关键 问题 。 结合 下杨 干 双 连 拱 隧 道
施 工 期 围岩 变 形 与 结 构 受 力监 测 , 分析 下杨 干连 拱 隧道 施 工 期 结 构 受 力 与 围 岩稳 定性 情 况 。可 供 类 似 工程 参 考 和 借 鉴 。
地 质 条件 的约 束 ,同时 受路线 平 、纵 、横 指标 等 因
… 】H … 】… 】… 】 … 】… ' … 】…
行 了综 述 ,除 由 于笔 者 学识 所 限外 ,在B 规 定 不 S
r r P2 0 ) ] mel C 0 4 [ . y S
Bde Tne nie g 桥梁与隧道工程 rg & u l ger i n n i E n
连拱 隧道施 工监测 与围岩பைடு நூலகம் 定性 分析
吕宝华 .万 良勇 ,李 志强 .刘开云z
( . 涿 高速 公 路 张 家 口管 理 处 ,河 北 张 家 口 0 5 0 1张 7 6 0;2北 京 交 通 大学 土 建 学 院 ,北 京 1 04 . 00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7 5 0m, . 5mx . 最大 埋深 约 1 6m, 计 为双 拱 四车道 5 设 形式 。连拱段 设 置有 中隔 墙 , 近小 间距 段 为 曲 中墙 靠
要重 点 关 注 连拱 段 曲 中墙 、 间 距 段 岩 柱 的 稳 定 性 。 小 连拱 段 中隔墙稳 定性 的研 究 较 多 , : 如 曾胜 等 … 、 飞 叶 等 根 据 现场 检 测 研 究 了 不 同施 工 工 序 对 中隔墙 的
1 M Pa 。
1 0 8

2 0
图 6显 示 了连拱 第 一 、 二组 剖 面 关 键 点 8的 压 应 力 随着 开挖 步 的变化 。由 图 6可见 , 开挖 过 程 中 , 曲中 墙底 部 压应 力越 来越 大 , 一 组 关 键 点 8的压 应 力 由 第 小 间 距 开 挖 前 的 7 2 a增 大 到 开 挖 结 束 时 的 .2 MP 9 3 a 在 前 面开挖 阶段 , 离连 接端部 分 的压 应 力 . MP ; 1 远
桥梁 的工程 投资 , 建 分 岔 隧 道 已经在 所 难 免 。分 岔 修
式 隧道 作为 一种 特殊 的隧 道 结 构 形 式 , 要 用 于 因地 主
形、 地质 、 工 、 施 运营 等条 件 限制 的路段 。 目前很 多专 家在 连 拱 隧道 和 小 间距 隧 道 的设 计 、 施工 技 术和稳 定 性 分 析 等方 面做 了诸 多 研 究 。但 是对 于 分 岔式 隧 道 连拱 一 间距 连 接段 的稳定 性 分析 小
研究 还 未见报 道 。连 拱一 间距 连 接 段 施 工 过 程 中需 小
拱段 围岩为 大冶组 灰岩 , 中层 状 , 状 N 30 < 4 , 薄 产 E5。8。 节 理裂 隙较发 育 , 围岩 类 别 Ⅲ 一Ⅳ类 , 下水 不 丰 富 , 地 以降水 人渗 为 主。连 拱 段 一 间距 段 隧道 单 洞 室净 空 小
内力 影 响 ; 攀 科 等 总 结 了不 同结 构 形 式 、 数 选 高 参 取及 不 同施 工工 艺 下连 拱 隧 道 中隔 墙 的 受 力性 能 ; 白 海 卫 等 用 有 限元 研 究 了 连拱 隧道 开 挖 面 的 空 间效
设计 , 小间距 段两 洞之 间保 留岩 柱 , 置 与连拱 段 曲 其位
YUAN e sn

要 结合 一 处 工程 实例 , 过 三 维数 值模 拟 , 究 了分 岔 隧道 连拱 一 通 研 小间距 连接 段 施 工 过程 中
曲 中墙 岩柱 稳 定性
中墙 、 柱 以及 围岩 体 的稳 定 性 问题 。 岩
关键 词 分 岔 隧道
中图分 类号 : U 5 T 47
中墙 的位置 相 同 , 种过 渡形 式 为 国 内较 罕 见 的 双拱 这
大跨 度 设计 形式 。
2 连 拱 及 小 间距 连 接 段 稳 定 性 分 析 2 1 计 算模 型 .
连 拱到小 间距 段 过渡段 取连 拱段 和小 间距段 纵深
应 ; 国军等 用 有 限元 法 研究 了连 拱 变 厚 度 曲 中墙 伍 围岩 稳定 性 ; 代树 林 等 论 述 了小 间距 隧 道 开 挖 方法
分岔 隧道连拱一 间距连接段施工过程稳定性分析 : 小 袁

3l
文章 编 号 :6 2—7 7 ( 0 2 0 0 3 — 4 17 4 9 2 1 ) 3— 0 1 0
分 岔 隧 道 连 拱 一 间 距 连 接 段 施 工 过 程 稳 定 性 分 析 小
袁 森
( 中铁第 四勘察设计 院集 团有 限公 司 , 湖北武汉 40 6 ) 3 0 3
文献标 识码 :A
1 概 述
随着 我 国基 础建 设 大 规 模展 开 , 等 级 高速 公 高
路建 设 发展迅 速 。在 中西 部 崇 山 峻岭 之 间 , 了节 省 为
隧道 动态 开挖 支护 过 程 中 曲 中墙 、 柱 的受力 特 点 及 岩
围岩 的稳 定性 。 八字 岭 隧道位 于宜 昌市 长 阳县及恩 施 自治州 巴东 县境 内 , 面 形态 呈 近东 西 向展 布 , 口为分 离 式 , 平 进 出 口为分 岔式 , 3 5k 长 . m。分 岔 式 隧道 在 向分 离 式 过渡 过程 中设 计有 大拱 段 、 连拱 段和 小 间距 段 三种形式 , 连
连 拱段施 工 工法 : 开 挖 中导 洞一 施做 中隔墙和 中导 洞临 时支护一 开
分岔 隧道连拱一 间距连接段施工过程稳定性分析 : 小 袁

3 3
压 应 力 值 由 小 间 距 开 挖 初 期 的 9 3 a增 大 至 . 5 MP
1.2MP , 大压应 力 出现 在靠 近小 间距 岩柱 部位 的 4 7 a最 曲中墙 侧部 , 是 由于岩 柱弱 支撑 的原 因 。 这 开 挖过 程 中 , 中墙 上端 侧 部 和 下 端 侧 部 局部 受 曲 拉, 但是 拉 应 力 很 小 , 挖 结 束 后 , 应 力 值 不 超 过 开 拉
和 岩柱 加 固技术 。
各 1 共 2 的长 度 作 为分 析模 型 , 型 示 意如 图 0m 0m 模 1 。图 1中交 界面 为连 拱到 小 间距 段 的过 渡界面 , 为计 算 结果 分析 方便 , 取模 型 四个 剖面 st 1 st4 e一 至 e一 。本 次 数值 模拟 连拱 一直 开挖 到小 间距段 的整个 动态 开挖
S a i t a y i rng The W o k Pr g e s o f c t n e t b l y An l ss Du i i r o r s f Biur a e Tu n l Co tn u c S a lS a i g Li k g e to n i uo s Ar h- m l p c n n a e S c i n
过程。
结 合沪 蓉西 高速 公 路 八 字岭 分 岔 隧 道 的连 拱 一 小 间距 过 渡段 , 过建 立三 维模 型 , 有 限元法 模 拟分 析 通 用
收 稿 日期 :0 2—0 21 2—1 6
作者简介 : 袁 森 (9 5 ) 男 ,9 7年毕业于 中国地质 大学水 文地质 16 一 , 1 8 与工程地质系 , 工程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