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长输课程设计指导书
输气管道课程设计
![输气管道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1ccb6233687e21af45a97d.png)
输气管道课程设计姓名:李轩昂班级:油储1541学号:201521054114指导教师:任世杰目录前言------------------------------------------------------------------------------------------------- 4第一章设计概述---------------------------------------------------------------------------------- 51.1设计原则--------------------------------------------------------------------------------- 51.2 管道设计依据和规范----------------------------------------------------------------- 51.3长输气管道设计原始资料------------------------------------------------------------ 61.3.1天然气管道的设计输量 ------------------------------------------------------- 61.3.2气源特性 ------------------------------------------------------------------------- 61.3.3气源处理 ------------------------------------------------------------------------- 61.3.4管道设计参数 ------------------------------------------------------------------- 71.3.5基本经济参数 ------------------------------------------------------------------- 7第2章管道工艺计算---------------------------------------------------------------------------- 92.1天然气物性参数计算------------------------------------------------------------------ 92.1.1天然气的平均分子质量、平均密度和相对密度------------------------- 92.1.2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 ------------------------------------------------------- 92.1.3天然气粘度计算 -------------------------------------------------------------- 102.1.4定压摩尔比热 ----------------------------------------------------------------- 102.2输气管道水力计算------------------------------------------------------------------- 112.2.1雷诺数的计算 ----------------------------------------------------------------- 112.2.2管道内压力的推算 ----------------------------------------------------------- 122.2.3管道壁厚推算 ----------------------------------------------------------------- 122.3输气管道热力计算------------------------------------------------------------------- 122.3.1总传热系数 -------------------------------------------------------------------- 122.3.2天然气的平均地温 ----------------------------------------------------------- 132.3.3考虑气体的节流效应时输气管沿管长任意点的温度计算----------- 132.4管道工艺计算结果------------------------------------------------------------------- 142.4.1首站到分输站1 --------------------------------------------------------------- 142.4.2分输站1到分输站2 --------------------------------------------------------- 142.4.3分输点2到末点 -------------------------------------------------------------- 152.5输气方案的确定---------------------------------------------------------------------- 152.5.1管道及各站场投资 ----------------------------------------------------------- 152.5.2其他费用 ----------------------------------------------------------------------- 162.5.3方案经济比较分析 ----------------------------------------------------------- 16 第3章线路校核----------------------------------------------------------------------------- 183.1埋地管道校核------------------------------------------------------------------------- 183.1.1强度计算 ----------------------------------------------------------------------- 183.1.2弹性敷设计算 ----------------------------------------------------------------- 19 第4章储气调峰-------------------------------------------------------------------------------- 214.1用气概况------------------------------------------------------------------------------- 214.2调峰设计------------------------------------------------------------------------------- 214.2.1日调峰方式 -------------------------------------------------------------------- 214.2.2调峰储气量的确定 ----------------------------------------------------------- 214.3管道末端储气------------------------------------------------------------------------- 23 第五章结论-------------------------------------------------------------------------------------- 26 附录A -------------------------------------------------------------------------------------------- 27 附录B -------------------------------------------------------------------------------------------- 30 附录C -------------------------------------------------------------------------------------------- 31 附录D -------------------------------------------------------------------------------------------- 32前言未来几年内,全世界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率将保持3.9%,发展速度超过石油、煤炭等其他能源。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说明书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c94419471fe910ef02df816.png)
目录第一章设计概述 (1)1.1设计任务 (1)1.2工程概况 (1)1.3燃气用户 (1)1.4庭院设计资料 (1)1.5室内设计资料 (2)1.6设计依据 (2)第二章燃气基本参数 (3)2.1气源参数特性 (3)2.2计算气源参数 (3)第三章耗气量计算及供需平衡 (6)3.1 居民用气量计算 (6)3.2用气量平衡方法及措施: (7)第四章输配管网系统设计及水力计算 (8)4.1 室内管网水力计算及压力降的确定 (8)4.2 庭院管网水力计算及压力降的确定 (10)4.3民用住宅室内燃气管道引入法选择 (10)4.4 布线依据 (11)4.5中压管网布置 (11)4.6低压管网布置 (12)4.7管道的纵断面布置 (12)第五章管材及管道防腐 (14)5.1管道管材的确定 (14)5.2 管材的防腐 (14)参考资料 (15)第一章设计概述1.1设计任务根据小区平面图,完成小区低压燃气管网的布线、水力计算及必要的规划设计说明;根据给定的高层民用建筑室内平面布置图,进行民用建筑室内燃气管道设计,并作方案比较;根据建筑图,完成室内燃气管道的布线、水力计算及必要的设计说明。
1.2工程概况本设计为小区庭院燃气管网设计,该居民区是某城市中的一个新建小区,居民区内道路纵横交叉,路面平坦并都已修成沥青或水泥路面。
给水管和排水管的干管及其它管道均铺设在车行道下,并已投入使用。
气源由城镇中压燃气管网提供。
根据给定的民用建筑室内平面布置图,采用低压燃气管道进户,进行民用建筑室内燃气管道设计。
气源由市政燃气管道供应,供气设计压力为0.4MPa。
1.3燃气用户现在燃气用户主要分为五类,分别为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工业用户,采暖制冷用户,燃气汽车用户。
本小区多是居民居住建筑。
暂不考虑公共建筑与工业企业建筑的燃气供应,但是会给公用建筑留出接口。
1.4庭院设计资料1、居民区总平面图:比例1:1000-5000。
2、高层建筑首层、标准层及立面图,比例1:50-100。
天然气管道输送课程设计任务书
![天然气管道输送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7861d2e2192e45361166f502.png)
天然气管道输送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天然气管道输送》课程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构架设计方案,提高资料查找、运算、制图等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掌握输气管道工艺计算方法,输气管道工艺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输气管道设计图纸绘制。
二、设计题目某天然气管道工艺设计三、设计原始数据1)已知天然气性质; 2)气候条件; 4)输量等。
四、设计任务1、设计计算1 )水力计算;2 )热力计算;3 )强度计算。
2、设计方案1 )管材选择;2 )管径、壁厚;3 )压缩机站数及位置;4 )工艺运行参数3、图纸绘制1)离心式压缩机站工艺流程图; 2)首站工艺流程图。
五、设计设计依据课程设计任务书GB50251-2003俞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相关的规范、法规、条例、标准六、设计成果要求1.设计说明书说明书要求字迹清楚,标题编排合理,引用的数字、公式要有根据,内容应包括设计概述,设计依据,设计原始资料,计算过程等。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封面、目录、前言、正文、总结、参考资料、附录等,用 A4纸打印并装订成册。
2.图纸1)离心式压缩机站工艺流程图一张;2)首站工艺流程图一张。
图纸绘制及图例应符合现行制图标准及工程设计习惯用法,尺寸、标注和文字等要用工程字体。
图纸标注一定要完整准确,包括管径、风管断面尺寸、标高和定位尺寸等。
图纸作为附录装订在说明书最后。
3.成果提交要求每人提交一份设计成果(含图纸的设计说明书、设计任务书),装在档案袋里,封面应注明课程设计题目,姓名和学号。
七、进步安排八、参考资料[1]李长俊. 天然气管道输送 [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3[2]王国付,吴明等.干线输气管道优化设计[J].油气储运,2006,25⑸:23〜2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51-2003 ).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6.10[4][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 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SY/T 0048-2000).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12.25[5][美] paul c.Hanlon 著,郝点等译 . 压缩机手册 .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附录:1.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基本经济参数:管道设计使用寿命:30年;基准内部收益率:0.12;与管径成正比的敷设费用:1.21794元/mm.m;与管路单位重量成正比的敷设费用:960元/吨;与管径和重量都无关的敷设费用:15元/ m ;与功率无关的每座压缩机站的投资:2 107元;与功率成正比的压气站的投资费用:7200元/KW ;压缩机备用系数:1.05;管路部分的年经营费用:100元/m.a;与功率无关的每座压缩机站的年经营费用:100000元/ a;压缩机单位功率的年经营费用:5000元/KW. a ;题目1:陕京输气管道(20亿m/年)工艺设计起点压力:4.5 MPa;起点供气温度:40° C;终点配气压力:不低于1.6 MPa ;线路概况:全长840km,沿线高差可忽略;任务输量:20亿方/年;工作天数:350/年;根据管道沿线气象资料,管道埋深处的地温为:夏季:15C冬季:5 C表1.1天然气组分表表1.2北京市正常日小时用气不均匀系数题目2:陕京输气管道(15亿m/年)工艺设计年输量Q: 15亿m/年;首站天然气进气压力:4.0MPa;进站温度:40C;管道埋深处的平均地温为:夏季:15C;冬季:5C;管道总传热系数取5.0w/ (m i • k);管道理论年工作天数:350d;线路概况:全长840km,沿线高差可忽略;北京市正常日小时用气不均匀系数(见表 2.2 )表2.2北京市正常日小时用气不均匀系数表题目3:陕京输气管道(30亿mV年)工艺设计年输量Q: 30亿方/年;首站天然气进气压力:4.8MPa;进站温度:40C;管道总传热系数取5.0W/ (mb K);末站用气压力:1.6MPa;线路走向和大致的长度L, 840km;管道理论年工作天数:350d;天然气组分、相对密度;表3.2北京市正常日小时用气不均匀系数表题目4:某天然气管道工艺设计表4.1天然气组成起点压力:4.8MPa;起点供气温度:38 C;终点配气压力:不低于1.8MPa;线路概况:全长640km,沿线高差可忽略;任务输量:25亿方/年;工作天数:360天/年;供气系数见下表。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f25a7b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a.png)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随着燃气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燃气输配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增长。
因此,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的编写,对于提高燃气输配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燃气输配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燃气输配行业的需求和发展的蓝领技术人才。
2.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燃气输配基础知识:包括燃气输配概述、燃气供应方式、燃气品种分类、燃气管道设计及其组成、燃气管道维护等内容。
(2)燃气管道施工技术:包括燃气管道施工前准备、施工工艺、管道连接、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3)燃气管道检验技术:包括管道检查、排查和故障处理等内容。
(4)燃气安全管理:包括燃气安全措施、防止燃气泄漏的措施、燃气事故处理等内容。
(5)燃气计量:包括燃气计量器具的种类、工作原理、校准方法、安装位置等内容。
(6)燃气应用技术:包括燃气在工业生产、家庭生活、商业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3. 课程组织形式由于燃气输配课程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本课程应以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为主要教学形式。
(1)课堂教学:主要是由教师授课,采取理论授课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既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实习实训:学生在校外实习实训单位,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燃气输配的相关技能,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评估方式(1)期中考试:期中考试主要考察课程的基础知识、理论基础和初步应用能力。
(2)学科竞赛:参加学科竞赛能够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3)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燃气输配领域的课程论文,既能够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又能够对于课程的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5. 教材选择燃气输配课程的教材,应选用硬盘资料、纸质资料、电子书和课件。
教材选择应以贯彻国家和地方教学大纲为基础,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进度。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c740ac71da38376baf1faedb.png)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钦州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一、设计目的①熟练应用常用的工程制图软件及设计仿真软件;②熟悉储运项目设计程序步骤;③掌握储运项目常用标准规范;④初步掌握压缩机站的布置;⑤熟悉并掌握天然气长输管路工艺的计算方法;⑥通过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二、设计任务概况某气矿至某城市拟建输气管一条,全长857km,沿线地形平坦,高差不超过100m,该管道初期利用底层压力输气,后加大输量,增设压气站。
已知:①初期起点供气压力不大于70×105Pa,长期供气压力不大于54×105Pa,气体=0.6。
的相对密度∆*②初期输气平均温度t=25℃,建压气站后,输气平均温度t=35℃。
③压缩系数Z=0.91。
④全线采用Ф1020mm×16mm焊接钢管,最高耐压75×105Pa。
=10×105Pa,考虑到末段储气的需要,终点最高压力⑤管线终点的最低压力Pzmin=25×105Pa。
Pzmax⑥远期输气时,沿线各点的进气(正)、分气(负)如下:近期输气时,全部由起点供气,即130km处不供气,其它各处的分气量只有上述远期分气量的50%,建压气站后,各站的自用气量为进站气量的1%,即M=0.99。
⑦使用的压缩机特性如下:转速为 5100 r/min;单机额定排量为24 Mm3/d;最高效率在项目5附近;双机额定排量为42 Mm3/d。
三、设计任务要求①计算近期向终点的最大供气量;②计算近期向终点供气10 Mm3/d时起点的供气压力;③在远期终点供气不小于30 Mm3/d的条件下,布置全线的压气站,并计算出各工况(进、出站压力,流量及压缩比);④根据工况计算结果,求末段储气量;⑤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可以手写也可以打印。
上交纸质版。
三、设计流程①计算最大供气量:a):将输气管流量公式改写为“PQ 2-PZ2=ClQ2”的形式,由已知数据计算参数C。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说明书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d913e409e31433238689393.png)
城建学院《燃气输配》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小区燃气管网设计学生:昊学号041409215系部名称: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系指导老师:马良涛秋娜鞠睿完成时间:2012年6月16日二○一二年六月十六日目录一、设计目的--------------------------------------------- 2二、主要参考资料----------------------------------------- 2三、设计容--------------------------------------------- 2四、室燃气管道设计------------------------------------- 5五、室燃气管道设计统一说明----------------------------- 10六、调压设备的选型与计算----------------------------------13七、小区燃气管道设计------------------------------------- 15八、小区燃气管道设计统一说明----------------------------- 19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旨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容、方法和步骤,初步培养确定设计方案、设计计算、绘制图纸、使用技术资料及编写设计说明的能力。
为毕业后从事该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参考资料:《城镇燃气设计规》GB 50028-2006; 《家用燃气灶》GB16410-1996 《燃气工程技术设计手册》 《燃气输配》 中国电力三、设计容:(一)设计原始资料:本设计气源为大鹏湾天然气,天然气(体积百分数)见下表CH 4C 2H 6C 3H 8C 4H 10C 5H 10N 291.46 4.74 2.59 1.11 0.01 0.09(二)天然气基本参数计算 (1)平均分子量1122n n M 0.01y M +y M ++y M =()式中 M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y 1、y 2、y n :各单一气体的体积百分数; M 1、M 2、M n :各单一气体的分子量。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报告书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8a23da56581b6bd97e19ea2c.png)
城建学院《燃气输配》课程设计目录设计任务 (3)一、燃气的性质计算 (4)1.1燃气成分 (4)1.2燃气成分的基本性质 (4)1.3燃气质量要求 (9)二、燃气需用量及供需平衡 (10)2.1设计原始资料 (10)2.2用户类型及供气原则 (10)2.3城镇用气量 (11)2.4小时计算流量 (12)2.5供需平衡 (12)三、燃气输配系统的设计 (13)3.1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 (13)3.2燃气管网的分类及选择 (13)3.3布线依据 (15)3.4中压管道布置 (15)3.5低压管网的平面布置 (16)3.6管道纵断面布置 (17)3.7小区管道布置容 (18)四、燃气管道水力计算及压降的确定 (20)4.1低压管网水力计算 (20)4.2中压管网水力计算 (23)五、室燃气管道设计 (25)5.1室管道水力计算 (25)5.2室燃气管道设计说明 (28)六、燃气灶的安装要求 (30)参考文献 (31)设计任务:一、设计题目:本设计为市幸福小区燃气工程设计,该小区共九栋,每栋五层,每层两单元四户二、设计原始资料:1、气源可选用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等气源2、燃气用户居民用户商业用户3、某小区及某住宅平面图4、某道路平面图及标高三、设计任务:1、设计合理的燃气输配管网系统;2、选择并设计合理的调压设施;3、设计某栋楼的室管网系统;4、室外燃气管网水力计算;5、绘制设计图纸。
四、设计要求:1、根据设计原始资料,使用有关设计手册,完成设计任务书中的各项要求。
2、正确使用专业理论进行各部分设计计算,采用的公式应该正确,采用的数据应该可靠,计算应该准确。
3、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既要简单明了,又要全面系统,文理要通顺,装订要整齐。
一、燃气的性质计算1.1燃气的成分本设计气源采用天然气,天然气容积成分为:CH4:91.46%;C2H6:4.74%;C3H8:2.59%;iC4H10:0.54%;nC4H10:0.57%;nC5H:0.01% N2:0.09%.121.2 燃气成分的基本性质:1.2.1 平均分子量M=1001(x 1M 1+x 2M 2+……+x n M n ) =(91.461×16.0430+4.74×30.070+2.59×44.0970+0.57×58.124+0.54×58.124+0.01×72.151+0.09×28.0134)/100 =17.941式中 M —混合液体平均分子量; x 1 x 2…… x n —各单一液体分子成分(%);M 1、M 2……M n —各单一液体分子量。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的指导书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的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273464c783e0912a2162a86.png)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燃气输配”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课程设计了解燃气输配环节中部分设计内容、燃气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学习燃气性质计算方法和步骤;学习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
同时,通过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主要包括:燃气性质的计算;小区燃气用气量的计算和计算流量的确定;庭院燃气管道水力计算;小区燃气管道的布线及调压设计的选型与安装。
三、设计步骤与方法(一)燃气性质的计算对于选择的气源,明确其组分,对其密度、热值、爆炸极限等参数进行计算,具体如下: (1) 平均分子量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按下式计算:1122n n 1()100M y M y M y M =⨯+++(3.1) ()116.04390.544.0970 2.844.0098 2.458.1240 1.528.0134 2.8100=⨯⨯+⨯+⨯+⨯+⨯ =18.64式中 M ——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 12n y y y 、——各单一气体容积成分(%); 12n M M M 、 ——各单一气体分子量。
(2) 平均密度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按下式计算:1122n n 1()100y y y ρρρρ=⨯+++ (3.2) 1= (90.50.7174+2.8 1.9136+2.4 1.977+1.5 2.703+2.8 1.2504) 100⨯⨯⨯⨯⨯3=0.83kg/m式中 ρ——混合气体平均密度(3kg/m );12n ρρρ、——标准状态下各单一气体密度(3kg/m );(3)相对密度0.83=0.641.293 1.293S ρ== (3.3)式中 S ——混合气体相对密度(空气为1);1.293——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密度。
(4)动力粘度100i ii i iy m g y m =⨯∑ (3.4) 式中 12n y y y 、——各单一气体容积成分(%);12n m m m 、——相应各组分在0℃时的动力粘度(Pa •s )。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任务书_secret.doc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任务书_secret.doc](https://img.taocdn.com/s3/m/faf82b3cde80d4d8d15a4fe3.png)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一部分 室内燃气管道设计1、设计依据(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城市燃气分类》GB-T 13611-92;《燃气工程技术手册》;《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2)燃气成分(见下表)天然气(体积百分数)CH 4C 2H 4C 3H 8C 4H 10C 5H 10N 290.6 3.6 2.8 0.82 1.62 0.56(3)每一居民用户内装设一台然气双眼灶和一台燃气热水器,双眼灶额定热负荷为6.39KW ,热水器额定热负荷为18KW 。
(4)建筑室内平面图 2、设计计算内容及步骤 2.1天然气选择的基本要求(1)根据我国城市燃气设计规范规定,作为城市燃气的人工燃气,其低发热值应大于14700KJ /NM 3。
由于用气设备是按确定的燃气组分设计的,所以城市的燃气组分必须维持稳定。
为保证原有的用气设备是按确定的用气设备热负荷的稳定,所以供应的燃气华白指数燃气的高发热值()燃气的密度波动范围应不超过5%。
当所输配的燃气被另一种燃烧特性差别比较大的燃气所取代时除了华白指数外,还必须考虑不产生离焰、黄焰、回火、不完全燃烧等特性。
天然气的质量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天然气的发热量、总硫和硫化氢含量、水露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天然气》GB17820的一类气或二类气规定;2)在天然气交接点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天然气的烃露应比最低环境低5℃;天然气不应有固态、液态或胶状物质。
2.2 天然气基本参数计算公式 (1)平均分子量1122n n M 0.01y M +y M ++y M ⨯=()式中 M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y 1、y 2、y n :各单一气体的体积百分数; M 1、M 2、M n :各单一气体的分子量。
(2)平均密度1122n=0.01y+y++yρρρρ⨯() 式中 ρ:混合气体平均密度(Kg/Nm3); ρ1、ρ2、ρn :标准状态下各单一气体的密度。
(完整word版)燃气输配课程设计说明书解读(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燃气输配课程设计说明书解读(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db0cfd077fd5360cbb1adb21.png)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某小区天然气中压环网设计所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建环111学生姓名: xxxxxx指导教师: xxxx 起讫日期:2014.9目录1.原始资料 (2)1.1地理资料 (2)1.2气象资料 (2)1.3城镇燃气有关资料 (3)1.4燃气用户资料 (3)1.5参考资料 (4)2. 各类用户用气量的计算....... . (4)2.1居民用户 (4)2.2公共建筑 (5)3. 燃气输配方案的计算比较 (9)3.1燃气管网系统 (9)3.2燃气管网布线 (10)3.3燃气管网水力计算 (11)附录水力计算表 (18)1.原始资料1.1城市地理资料某市某新城位于某省南部,位于东经113°52′~114°21′,北纬22°27′~22°39′。
该小区规模6.95万人,人口密度7310人/平方公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中等。
(图纸按1:5万计算)该市海拔高度7米; 平均大气压10.32m 水柱。
1.2气象资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常年平均气温22.5℃(人最舒适温度18℃—22℃),极端气温最高38.7℃,最低0.2℃。
无霜期为355天,平均年降雨量1924.3毫米,日照2120.5小时,最冷的一月平均温:15.4℃(平均最高:20℃,平均最低气温:12℃,天气和暖,冷空气侵袭时有阵寒)。
最热的七月平均温:28.8℃,年平均风速二级(2.0米/秒) 1.3城市燃气有关参数 1.3.1气源种类:天然气组份 4CH62H C83H C104H CCO2CO 2N质量成分90.423.191.351.750.252.380.66表1.1天然气组份1.3.2天然气组份(体积%) 表1.2天然气物理化学性质1.3.3城市门站出站压力0.3MPa ,中低压调压设备进口压力≥0.28MPa1.4燃气用户资料1.4.1居民用户气化率90%; 1.4.2公共建筑用户表1.3公共建筑用户所占人口比例(%)天然气物理化学性质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16.9790(kg/kmol ) 动力粘度μ 10.28⨯6-10(Pa ·s) 密度ρ 0.721kg/m ³ 运动粘度ν 14.2586-10⨯ m ²/s 低热值l H 34747.6kJ/Nm ³ 临界压力Pm ,c 4.6576MPa 临界压力Tm ,c 195.6K 华白数W46517序号 项目 千人指标 备注 1医院10床位置见图1.4.3 m ax 1K =1.1 m ax 2K =1.05 max3K =2.2 1.5参考资料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2.《煤气设计手册》;3.《燃气输配》教材4.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指示书2.各类用户用气量的计算2.1居民用户用气量根据给出的建筑图纸一套,测出来新城区供燃气面积为9.02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7310人/平方公里,炊事及不包括洗衣的日常及洗澡(住宅内设燃气灶及燃气热水器)的用气量指标q=5320MJ/人·年;燃气低热值为l H =34747.6kJ/Nm ³。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b7ea99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b.png)
燃⽓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燃⽓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前⾔建筑环境与设备⼯程专业的学⽣在通过三年半的基础课程学习及专业课程学习后,已具有了⼀定的理论知识体系及独⽴解决问题的能⼒。
通过课程设计,能够进⼀步消化和巩固城市燃⽓课程的理论知识,培养运⽤所学知识进⾏⼯程设计的初步能⼒;同时,了解⼯程设计的内容、⽅法和步骤,初步培养确定设计⽅案、设计计算、绘制图纸、使⽤技术资料及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
为了使学⽣尽快地掌握课程设计的⼯艺设计内容,了解相关的知识,特编写此指导书。
由于编者⽔平有限,不⾜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师⽣提出宝贵意见。
⽬录第1部分民⽤住宅室内燃⽓管道设计 (1)1.1 民⽤住宅室内燃⽓管道系统概述 (1)1.1.1室内燃⽓管道附设的相关规定 (2)1.1.2管材 (5)1.1.3连接⽅式 (5)1.1.4附件 (5)1.2民⽤住宅室内燃⽓⼯程⽰例 (8)1.2.1民⽤住宅室内燃⽓管道引⼊⼝作法 (8)1.2.2民⽤住宅燃⽓供应设计⽰例 (11)1.2.3民⽤住宅燃⽓表间⽰例 (14)1.3室内燃⽓系统的设计计算 (15)1.3.1设计步骤 (16)1.3.2⽅案⽐较 (18)第2部分室外低压燃⽓管⽹设计 (20)2.1低压燃⽓管⽹的平⾯布置 (20)2.2低压燃⽓管⽹的附设原则 (20)2.3低压燃⽓管⽹的设计步骤 (21)2.3.1途泄流量的计算步骤 (21)2.3.2环状管⽹⽔⼒计算步骤 (23)第3部分课程设计任务 (27)3.1民⽤住宅室内燃⽓管道设计 (27)3.1.1设计⽬的 (27)3.1.2设计任务 (27)3.1.3原始资料 (27)3.1.4设计计算内容及步骤 (27)3.1.5设计成果 (28)3.2输配管⽹设计 (28)3.2.1设计⽬的 (28)3.2.2设计任务 (28)3.2.3原始资料 (28)3.2.4 设计计算内容及步骤 (30)3.2.5设计成果 (30)3.2.6设计要求 (30)第4部分设计参考资料 (31)附录1 民⽤建筑室内平⾯图 (32)附录2 计算说明书样式 (33)第1部分民⽤住宅室内燃⽓管道设计1.1民⽤住宅室内燃⽓管道系统概述室内燃⽓管道系统是指民⽤住宅、公共建筑(商业⽤户)、锅炉房和车间等各类⽤户内部的管线设备。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doc](https://img.taocdn.com/s3/m/67cda1ed240c844769eaeee2.png)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一节 负荷计算一、燃气年需用量计算 1、居民生活用气量居民生活的燃气用量和燃气用具的配置、气候条件、有无集中热水供应等许多因素有关,很难精确估计,通常根据实际统计资料分析而得的用气定额来计算。
根据供气区面积、人口密度、燃气热值以及用气量指标,计算出居民气化人口、年用气量及年平均日用气量。
供气区面积可选取图中有道路覆盖的区域面积。
气化率是指城市气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本设计规划管网覆盖整个供气区,没有涉及到城市总人口数,因此气化率可采用100%。
2、商业用户商业用户主要是指学校、医院、饭店以及城市公共建筑等。
商业用气量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城镇性质、职能划分、发展规模及趋势等。
襄阳各种公共商业建筑也在不断的增加,有商业购物中心、娱乐城、办公写字楼、商贸综合楼,有宾馆、酒店、职工食堂、茶馆,有医院、诊所、福利院、美容美发室,还有职校、中学、小学、幼儿园等。
这些公共或商业服务设施,有的规模庞大,有的规模较小,其热耗要求各不一样,要对其耗气量逐一分析计算是不现实的。
但是,对于整个城市来说,其城市商业用户的发展速度与其人口及经济增长率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一般会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成一定比例的增长。
襄阳在商业方面也较为发达,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业用户的规模和数量也会扩大和增加。
商业用户在改用天然气后虽然会提高这部分用户的燃料成本,但环境和节能效益却是十分显著的。
考虑到商业用户的燃料成本在其经营成本中所占比例一般不高,对天然气价格有着一定的承受能力,同时随着以后环保要求的提高,继续使用燃煤生活锅炉可能会付出较高的环保成本(如烟尘处理、灰渣处理、排污费等),配合相关的政策支持,在城区内对燃煤生活锅炉逐步实行煤改气是切实可行的。
综上所述,商业用户耗气量按实际调查资料并适当考虑发展进行核算,在没有具体资料的情况下,商业用户的用气量按城市居民耗气量的一定百分比考虑,本课程设计按20%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任务本设计所设计的中原油田至河北沧州输气管线:(1)管线全长500千米,年输气量为81010⨯3m/a(此流量为常温常压下的流量00.101325,293P MPa T K==)。
(2)以全线埋深1.45m处年平均地温14.7℃作为输气管道计算温度,最低气温:-5℃。
平均温度pjT=273+14.7=287.7K(3)各站自用系数M=0.6 %(4)沿线无分输气体(5)管道全线设计压力6.0Mpa,气源进站压力5.0Mpa,进配气站压力1.8 Mpa(最高可到4.0Mpa)(6)城市用气月、日、时不均衡系数均为1.09(7)年输送天数350d(8)管道平均总传热系数:取1.75W/m2.℃。
(9)管内壁粗糙度:取30μm。
(10)地震基本烈度:6—7度(11)天然气容积成分(%):CH4 C2H6 C3H8 C4H10 CO2 N21. 93.3 4.6 1.4 0.2 0.25 0.252. 92.1 5.5 1.2 0.3 0.50 0.403. 91.84.3 2.2 0.5 0.50 0.704. 92.15.5 1.9 0.1 0.00 0.405. 92.5 4.3 2.0 1.1 0.00 0.106. 85.8 4.9 4.5 4.5 0.10 0.207. 89.6 5.0 3.5 1.2 0.5 0.20二、设计任务要求完成本工程的基本设计文件,包括:说明书,计算书,线路走向图,站场平面布置图及工艺流程图;论文撰写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应语言流畅、准确,层次清晰、文字详略得当、论点清楚、论据准确、中心突出、材料翔实、论证完整、严密,并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要求:1、达到一定的设计深度要求;2、初步掌握主要设备的选型;3、熟悉并熟练应用常用工程制图软件;4、熟悉储运项目设计程序步骤;5、掌握储运项目常用标准规范;6、熟悉并掌握天然气长输管路工艺的计算方法;7、掌握长输管道站场的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8、初步掌握站场管线安装设计;9、通过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三、主要参考文献与相关标准[1] 姚光镇主编.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1.6[2] 《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设计》,石油大学出版社[3] 冯叔初等.油气集输.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7[4] 王志昌主编.输气管道工程.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4[5] 李长俊主编.天然气管道输送.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1设计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1-2003《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83-2004《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穿越工程》SY/T0015.1-98《输油(气)埋地钢质管道抗震设计规范》 SY/T0450-2004《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A级钢管》GB/T9711.1-1997 《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B级钢管》GB/T9711.2-1999 《管道干线标记设置技术规定》 SY/T6064-9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主席令第49号(1991)《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国务院(2001)《碳钢药皮电弧焊焊条》 AWS.A5.1《低合金钢药皮电弧焊焊条》 AWS.A5.5《碳钢药芯电弧焊焊丝》 AWS.A5.20《低合金钢药芯电弧焊焊丝》 AWS.A5.29《管道下向焊接工艺规程》 SY/T4071-93《石油地面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程》 SY0009-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制图标准》 SY/T0003-2003施工及验收标准《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0401-1998《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T4079-1995《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SY/T0452-2002《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SY/T4103-199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SY4065-93《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SY4056-93《管道防腐层补口绝缘密封性试验方法标准》SY/T0074-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SY/T0429-2000《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管道穿跨越工程》SY/T 4104-95四、工艺计算4.1天然气物性参数各组分物性参数具体数据可参考《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表1-3、1-4、1-6或设计手册表2-2-34.1.1天然气平均分子量、密度和相对密度1、平均分子量MM=Mi Yi⋅∑M=16×92.5%+30×4.3%+44×2%+58×1.1%+28×0.1%=17.636其中M——平均分子量;Mi——第I组分的分子量;Yi——第I组分的摩尔组成;2、平均密度及相对密度(1) 平均密度d∑=⋅d di yi∑=92.5%×0.717+4.3%×1.353+2%×2.012+1.1%×2.703+0.1%×1.250=0.793d di yi=⋅其中d——平均密度;di——第I组分的密度;yi——第I组的摩尔质量;(2) 相对密度∆d da∆=∆==0.793/1.293=0.613d da其中∆——相对密度;d——平均密度;da ——空气的密度;4.1.2天然气临界温度压力、对比温度压力1、视临界压力Pc 视临界温度TcPc Pci yi =⋅∑=92.5%×4.544+4.3%×4.816+2%×4.194+1.1%×3.747+0.1%*3.349 =4.539MpaTc Tci yi =⋅∑=92.5%×190.58+4.3%×305.42+2%×369.82+1.1%×425.18+0.1%×125.97=201.61K其中 Tci 、Pci ——分别为第I 组分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yi ——第I 组的摩尔质量; 2、对比压力P r 对比温度Tr Pr P Pc = Tr T Tc =其中 P ——平均压力; T ——平均温度;4.1.3天然气粘度参阅《油气集输》中有关粘度的计算公式如下:已知天然气所处压力、温度条件下的密度ρ(kg/m³)和标准状态下的相对密度Δ,可按下式进行计算其粘度:exp[(1000)]y C x μρ= 毫帕·秒 其中 2.570.27811063.6x T =+∆+ =2.57+0.2781×0.613+1063.6/287.7 =6.441.110.004y x =+=1.141.542.415(7.770.1844)10122.4377.58 1.8T C T-+∆=+∆+=0.01066式中 μ——天然气粘度,毫帕·秒;T ——天然气温度,K ;exp[(1000)]y C x μρ==0.00001068毫帕·秒混合气体的运动粘度[][]65.1101(1.10.25)0.037 1.47(10.104)μρρ=⨯+-+-2130(1)pr pr P T ⎡⎤⨯+⎢⎥-⎢⎥⎣⎦=16157535.64.1.4定压摩尔比热容Cp参阅《油气集输》中有关定压摩尔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如下 天然气的定压比热容与其组成、压力、温度有关,可按下式计算:425 1.124 5.0813.190.0920.624100.996(10)(100)Cp T T M p T --=+-⨯+⨯ 其中 Cp ——天然气的定压摩尔比热,千焦/(摩尔·K );T ——天然气的温度; p ——压力,帕;4.1.5混合气体的密度 (1)混合密度可参考《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公式1-31 0i ii iY M YVρ=∑∑=0.793式中:i M ——i 组分的百分含量; i Y ——i 组分的摩尔分数; i V ——i 组分的摩尔体积。
(2)相对密度可参考《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公式1-34、1-35、1-36 iiY M Ma*∆=∑=0.613式中:i M ——i 组分的摩尔质量; i Y ——i 组分的摩尔分数; Ma ——空气摩尔质量。
(3)压缩因子计算方法1:可参考《设计手册》2-2-9、2-2-10,可由表2-2-6查表得出或查图2-2-2求得压缩系数c i ci p y p =∑ c i ci T y T =∑223Z pj Q Q Z P P P P P ⎡⎤=+⎢⎥+⎢⎥⎣⎦对比压力 r pcPP P =对比温度 pj r cT T T =式中: c P ——临界压力; Mpac T ——临界温度 ; K i y ——i 组分的摩尔分数 ; %i M ——i 组分的摩尔质量; /g mol ci P ——i 组分的临界压力; Mpa ci T ——i 组分的临界温度。
K计算方法2:压缩因子也可其他由经验公式求得,其他公式可参考《输气》1-18~1-19或《手册》2-2-11~2-2-14668.34273.01--=r r T P Z 4.2管径的确定选取方法:由gb50251-2003公式(3.3.2-1)或《输气》公式4-9,《手册》公式4-2-1,可求得管道内径D ,通过查《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附录1,可选取两种尺寸相近的管道。
参考《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2003中提供的公式:1、当输气管道沿线相对高差200h m ∆≤且不考虑高差影响时,采用下式计算:222.530.51120.96111522[]v P P q Ed ZTL -=∆=44.2cm式中 v q ——气体(00.101325,293P MPa T K ==)的流量(3/m d );d ——输气管内直径(cm);1P ,2P ——输气管道计算管段起点和终点压力(绝)(MPa );Z ——气体的压缩因子;T ——气体的平均温度(K );L ——输气管道计算管段的长度(km ); ∆——气体的相对密度;E ——输气管道的效率系数(当管道公称直径为DN300-DN800mm 时,E 为0.8-0.9;当管道公称直径大于DN800mm 时,E 为0.91-0.94)。
2、当考虑输气管道的相对高差影响时,采用下式计算:0.51222.53120.96111(1)115221()2v ni i i i P P h q Ed ZTL h h L L αα-=⎧⎫⎪⎪-+∆⎪⎪=⎨⎬⎡⎤⎪⎪∆++⎢⎥⎪⎪⎣⎦⎩⎭∑式中 α——系数(1m -),2a g R ZTα∆=;a R ——空气的气体常数,在标准状况下,22287.1/()a R m s K =⋅h ∆——输气管道计算管段的终点对计算的起点的标高差;n ——输气管道沿线计算管段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