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宽路段路基宽度计算表
4路基面形状和宽度的确定

• (二)路基面宽度
• 2、路基面宽度的确定 • (2)站场路基面宽度:
– 站房用地、站台数量 – 股道数量、线间距 – 站内排水设备等
任务1.2 路基面形状和宽度的确定
• 一、路基面的形状和宽度的确定
• (二)路基面宽度
• 2、路基面宽度的确定 • (3)曲线路基面宽度 • 区间单线曲线路基面加宽值:外轨超高 • 区间双线曲线路基面加宽值:
任务1.2 路基面形状和宽度的确定
• 一、路基面的形状和宽度的确定
• (一)路基面的形状
• 1、区间路基面的形状: • (3)无路拱路基与有路拱路基衔接
15
任务1.2 路基面形状和宽度的确定
• 一、路基面的形状和宽度的确定 • (一)路基面的形状
• 2、站场路基面形状 • 根据站场路基的宽度、排水要求和路基填挖情
又不能太宽,以免过多地增加路基土石方数量 和工程费用。
路肩宽度
不同速度目标值(km/h)
• (2)全面综合考虑纵断面上的配合,以及路基 本体与其它工程的配合,如路堤与路堑过渡、 排水与挡墙设计。
路堤横断面图
任务1.2 路基面形状和宽度的确定
• 一、路基面的形状和宽度的确定
• (一)路基面的形状
• 1、区间路基面的形状(根据基床土性质分) :
• (1)有路拱的路基面 • 设置路拱的目的:使路基面的雨水、雪水迅
铁路路基授课团队
任务1.1 路基横断面构造认识
• 旧课回顾:
–路基横断面形式 –路基横断面基本构造
基路
路基本体
路基面 路肩 基床 边坡 基底
路基 附属 设施
排水 设施
加固 和防 护设 施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表

60
40
30
20
15
平曲线半径(m)
≥400
≥200
≥150
≥150
≥100
纵坡(%)
≤3
≤3.5
≤4
≤4
≤4
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贯入、沥青表面处治、碾压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预制砌块、不整齐块石路面、半整齐块石路面、整齐块石路面、级配碎石路面、级配砾石路面、泥结碎石路面、水结碎石路面
基本级公路
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贯入、沥青表面处治、碾压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预制砌块、砖石路面、不整齐块石路面、半整齐块石路面、整齐块石路面、级配碎石路面、级配砾石路面、泥结碎石路面、水结碎石路面
2.2
2.5
2
8
0.6
0.7
0.9
1.2
1.5
2.0
—
—
—
3
5.2+8.8
0.8
1.0
1.5
2.0
2.5
—
—
—
—
最大纵坡
设计速度(km/h)
60
40
30
20
15
最大纵坡(%)
6
7
8
9
10
最小坡长
设计速度(km/h)
60
40
30
20
15
最小坡长
150
100
80
60
40
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
设计速度(km/h)
设计速度(km/h)
60
40
30
20
15
最大超高(%)
最大超高(%)
最大超高(%)
公路加宽专项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交通需求日益增长,原有公路在设计标准、通行能力等方面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为提高公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保障交通安全,现对某路段进行公路加宽改造。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某路段公路加宽改造工程2. 项目地点:某市某路段3. 项目规模:全长XX公里4. 项目内容:对现有双向四车道公路进行加宽改造,改为双向六车道,并完善交通安全设施。
三、设计方案1. 加宽方式(1)路基加宽:对现有路基进行拓宽,路基宽度由原XX米增加至XX米。
(2)路面加宽:对现有路面进行加厚,路面厚度由原XX厘米增加至XX厘米。
2. 交通组织(1)车道设置:改造后道路设置为双向六车道,其中快车道和慢车道各占XX米,中间设置XX米宽的中央隔离带。
(2)交通标志标线:根据交通流量和路段特点,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确保交通秩序。
3. 交通安全设施(1)护栏:采用波形梁护栏,按照规范要求设置。
(2)标志牌:根据路段特点,设置必要的标志牌,如限速、限高、禁行等。
(3)照明设施:对路段进行照明改造,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4. 桥梁改造(1)对原有桥梁进行加固,提高桥梁承载能力。
(2)对桥梁进行拓宽,与道路加宽同步进行。
四、施工组织1. 施工进度安排:按照项目总体进度要求,分阶段进行施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2. 施工队伍:选用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确保工程质量。
4. 施工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文明、有序。
五、环境保护1. 施工期间,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粉尘等污染。
2. 严格控制施工废水排放,确保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3. 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恢复原有地貌。
六、投资估算根据项目规模和设计方案,估算总投资为XX亿元。
七、效益分析1. 提高公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
2. 保障交通安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华联公路加宽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第三篇路基一、设计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15-201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公路挡土墙设计及施工技术细则》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8.03o二、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路段路段加宽、超高(一)路基横断面布置本项目原为农村公路,原路基宽4-4.5米,路面宽4-4.5m,路拱为平坡。
根据业主委托意见,除困难路段外,根据实际情况沿单侧加宽0.5-3米。
旨在提高公路的车辆通行能力。
项目设计时,平纵指标拟合原路。
加宽时尽量采用单侧加宽,按规范要求对加宽宽度的路基进行处理后铺筑结构层,全路段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涵洞设计荷载采用公路TI级,设计指标符合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等现行规范的要求。
(一)加宽路段该项目原有硬化道路段为已通车多年的的农村公路项目,本次设计根据建设单位要求,项目平纵拟合原路,尽量满足当地居民的实际用地需要,减少与工量。
为保证路基压实度,填方路基宜作超填宽度压实后修整边坡。
当左侧与右侧加宽交换路面说明渐变时,两侧均需按路面设计要求进行植筋和钢筋补强加固。
三、路基设计1、一般路基(1)路线通过地段为单斜脊状重丘及梳状冲沟。
根据沿线岩土性质、构造特征、裂状发育程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索•,进行边坡设计。
(2)挖方边坡:挖方路基边坡系根据土实程度、成因类型及生成年代,以及岩石的岩性、构造、风化破碎程度,结合挖方边坡高度、地下水、地表水等因素综合拟定边坡坡度。
(3)填方边坡:填土方时,填高HW8米时为1:1.5,H>8米时为1:1.75,并在8米高处设2.0米宽护坡道,并向路基外侧倾斜2%〜4%的横坡;填石路堤边坡为1:1(填石路堤应由不易风化的较大石块填筑),边坡坡面应选用大于25Cm的石块进行台阶式码砌,码砌厚度为1〜2米,填石路堤高度不应大于20米。
加宽路段路基路面说明

路基路面篇说明一、建设方案批复意见及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一)建设方案批复意见(1)路基批复意见为:应进一步细化路基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设计。
施工图阶段详细调查了路基边坡防护段落,根据路面结构细化了路基排水设计。
(2)路面批复意见为:应进一步加强路面病害调查,优化路面结构设计。
施工图设计时对路面病害进行了详细调查;既有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段落根据建筑物与路面边缘间距,确定碎石化的路段,并相应调整了路面结构设计;优化和完善了路面排水设计。
(二)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审查认为:路基、路面维修方案基本合理。
建议:(1)明确路面各结构层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2) SBS改性沥青+预拌碎石封层宜调整为:热沥青+预拌碎石封层。
(3) K41+724-K51+639穿村镇、标高受限段路面结构增设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应力吸收层,将16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调整为15cm级配碎石垫层。
(4)补充老路挖除后上路床压实度、弯沉检测标准及相应处置措施。
执行情况:(1)结合审查意见,明确细化了路面各结构层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2)封层调整为:热沥青+预拌碎石封层。
(3) K41+724-K51+639穿村镇、标高受限段路面结构增设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应力吸收层,将16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调整为15cm级配碎石垫层。
(4)补充了老路挖除后上路床压实度、弯沉检测标准及相应处置措施。
二、设计依据本路段路基路面设计,结合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依据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F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DB 37/T 1160-2009《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技术规程》等行业标准和意见进行。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指标表

《马路工程技术标准》技术指标摘录
平曲线最小长度
回旋线最小长度
不同纵坡最大坡长
注:表中所列“一般值”为正常状况下的采纳值;“极限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纳的值
双车道路面加宽值
注
:
路基压实度
桥涵分类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汽车荷载等级
桥涵设计车道数
马路最大合成纵坡
马路转角等于或小于7°时的平曲线长度
设计车辆外廓尺寸
摘自《马路路途设计规范》(送审稿) 7 公路平面 2003.09
表 (续) 圆曲线半径和超高值
注:括号值为路拱大于2%时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乡村地区公路技术规范标准表

三级公路
40
2
350
—
75
850
30
2
325
—
50
750
四级公路
20
2
300
—
25
650
1
350
—
50
450
基本级公路
15
2
300
—
25
650
1
350
—
50
450
350
25
400
路基压实度
路基部位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
路基压实度(%)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基本级公路
上路床
0~0.3
≥95
≥94
≥93
(m)
设计速度
(km/h)
最大坡长(m)
纵坡坡度(%)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0
1200
1000
800
600
—
—
—
—
—
—
40
—
1100
900
700
500
300
—
—
—
—
30
—
1100
900
700
500
300
200
—
—
—
20
—
1200
1000
800
600
400
300
200
—
—
15
—
—
1100
900
700
150
80
路面工程量计算表

工程名称:红河州泸西至弥勒高速公路路面工程
第1页,共8页
工程名称:红河州泸西至弥勒高速公路路面工程
第2页,共8页
工程名称:红河州泸西至弥勒高速公路路面工程
第3页,共8页
工程名称:红河州泸西至弥勒高速公路路面工程
第4页,共8页
工程名称:红河州泸西至弥勒高速公路路面工程
第5页,共8页
工程名称:红河州泸西至弥勒高速公路路面工程
第6页,共8页
工程名称:红河州泸西至弥勒高速公路路面工程
第7页,共8页
工程名称:红河州泸西至弥勒高速公路路面工程
第8页,共8页。
道路加宽工期计算公式

道路加宽工期计算公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交通压力不断增大,许多地方都面临着道路拥堵的问题。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道路加宽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法。
然而,道路加宽工程需要精确的工期计算,以确保工程能够按时完工,不影响交通和周边环境。
因此,道路加宽工期计算公式成为了工程师们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之一。
道路加宽工期计算公式是根据道路加宽工程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道路长度,道路加宽工程的工期计算首先要考虑的是道路的长度。
道路长度越长,施工所需的时间就越长。
因此,在计算工期时,需要准确测量道路的长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道路宽度,道路加宽工程的工期计算还需要考虑道路的宽度。
道路宽度越宽,施工所需的时间就越长。
因此,在计算工期时,需要准确测量道路的宽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交通状况,道路加宽工程的工期计算还需要考虑道路的交通状况。
如果道路交通量大,施工所需的时间就会增加。
因此,在计算工期时,需要对道路的交通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施工方法,道路加宽工程的工期计算还需要考虑施工方法。
不同的施工方法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因此在计算工期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道路加宽工期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工期 = 道路长度 / 施工速度 + 施工时间调整系数。
其中,施工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能够完成的道路加宽长度,通常以米/天或米/小时为单位;施工时间调整系数是根据道路宽度、交通状况和施工方法等因素进行调整的系数,通常在0.8-1.2之间。
举个例子,如果一条道路的长度为1000米,施工速度为10米/天,施工时间调整系数为1.0,那么道路加宽工程的工期可以计算为:工期 = 1000 / 10 + 1.0 = 100天。
当然,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如果道路交通量大,施工时间调整系数可能需要适当增加;如果采用了高效的施工方法,施工速度可能会有所提高。
四级公路路面加宽标准

四级公路路面加宽标准前言嘿,咱们都知道公路就像大地的脉络,连接着各个地方呢。
四级公路在整个公路家族里那也是很重要的成员哦。
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流量的变化,有时候四级公路就需要加宽啦。
这篇文章呢,就是想给大家唠唠四级公路路面加宽的那些标准,不管你是搞工程的,还是对公路建设感兴趣的都能从这里面得到点有用的信息。
适用范围这四级公路路面加宽标准啊,适用的场景可不少呢。
比如说在一些乡村地区,原来的四级公路可能只是满足了基本的通行需求,但是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运货的小卡车多了起来,路就显得窄了,这时候就需要按照这个标准来加宽。
还有在一些旅游景区附近的四级公路,游客增多,旅游大巴车也多了,不加宽的话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再比如一些矿区周围的四级公路,运矿的车辆体积大、重量大,也需要加宽路面来保证安全和高效运输。
反正只要是四级公路面临交通压力增大,需要改善路面宽度的时候,这个标准就派上用场了。
术语定义1. 四级公路简单来说呢,四级公路就是一种比较基础的公路等级。
它一般连接着小村庄呀、小乡镇之类的地方。
四级公路的路况相对简单些,不像高速公路或者一级公路那么高大上,它的设计车速比较低,道路设施也没有那么复杂。
你可以想象成是那种在乡村田野间蜿蜒穿梭的小路,不过是可以走汽车的那种。
2. 路面加宽这就是字面意思啦,把原来四级公路的路面变得更宽。
就好比你原来穿的衣服有点紧了,现在要给它加一点布料,让它宽松一些。
在公路上呢,就是通过一定的工程手段,增加路面的宽度,这样就能让更多的车辆并行,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
正文1. 加宽标准的核心条款1.1 设计车速与加宽关系四级公路的设计车速不同,对路面加宽的要求也不一样。
如果设计车速比较低,比如说每小时20公里左右,那么在一些路段可能不需要加宽太多。
因为车辆行驶速度慢,车辆之间的安全间距相对可以小一点。
但是如果设计车速接近每小时40公里,那就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来确定加宽的幅度了。
比如说车辆在较高速度下转弯时需要更大的空间,所以弯道处的加宽量就得增加。
路基超高加宽计算方法

路基超高加宽计算方法一、引言在道路建设中,路基超高加宽是指在现有路基的基础上增加路基的高度和宽度,以满足道路的设计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路基超高加宽的计算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二、路基超高计算方法1. 路基超高的计算需要根据道路的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需要确定道路的设计标准,包括路面的承载能力、路基的稳定性要求等。
然后,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确定地下水位、土层的类型和厚度等地质条件。
2. 在计算路基超高时,需要考虑土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根据土壤力学的原理,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平衡法、极限平衡法、弹性理论法等。
其中,平衡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通过平衡路基上的力和力矩,来计算路基超高的大小。
3. 在平衡法中,需要确定路基的受力情况。
一般情况下,路基受到的主要力有自重力、交通荷载和地下水的压力。
根据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计算出路基的受力情况,并进一步确定路基超高的大小。
4. 在计算路基超高时,还需要考虑路基的稳定性。
一般而言,路基超高后,土层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稳定性分析来确定路基超高的合理范围。
稳定性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切片法、极限平衡法等,通过计算土层的抗剪强度和抗滑稳定性,来确定路基超高的安全范围。
三、路基加宽计算方法1. 路基加宽的计算需要根据道路的交通量和设计标准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确定道路的交通量,包括车辆的数量和类型,以及道路的设计速度和通行能力。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道路的设计车道数和车道宽度。
2. 在计算路基加宽时,需要考虑道路的横向安全距离。
道路的横向安全距离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的横向空间,用于保证车辆的安全通行。
根据道路的交通量和设计速度,可以通过交通流理论计算出道路的横向安全距离。
3. 在计算路基加宽时,还需要考虑道路的纵向安全距离。
道路的纵向安全距离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的纵向空间,用于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
根据道路的设计速度和车辆的制动性能,可以计算出道路的纵向安全距离。
横断面设计平曲线超高、加宽

(2)超高横坡度大于路拱坡度时,可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图2—12 无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过渡绕内边缘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面未加宽前的中心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绕路面未加宽前的内侧边缘线旋转,直至全超高横坡度值。
绕中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面未加宽前的路中心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路面未加宽前的路中心线旋转,直至全超高横坡度值。
绕外边缘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面外侧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随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低,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仍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
一般新建公路多用绕内边缘线旋转方式;旧路改建工程多用绕中心线旋转方式;绕外侧边缘线旋转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设计,仅用于某些为改善路容的地点。
2.有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过渡(1)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线旋转先将外侧行车道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行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线旋转,直至全超高横坡值。
(2)绕中央分隔带两侧边缘线旋转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两侧边缘线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
此时中央分隔带维持原水平状态。
(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各自的行车道中心线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两边缘分别升高与降低而成为倾斜断面。
三种超高过渡方式各有优缺点,中间带宽度较窄时可采用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线旋转;各种中间带宽度的都可以采用绕中央分隔带的两侧边缘旋转;对于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绕各自行车道中心线旋转;图2—13 有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过渡(三)超高缓和段长度为了行车的舒适、路容的美观和排水的通畅,必须设置一定长度的超高缓和段,超高的过渡则是在超高缓和段全长范围内进行的。
双车道公路超高缓和段长度按下式计算:(2—23)式中:Lc —超高缓和段长度; B —旋转轴至行车道外侧边缘的宽度(m);△i —超高旋转轴外侧的最大超高横坡度与原路拱横坡度的代数差;p —超高渐变率(由于逐渐超高而引起外侧边缘纵坡与路线原设计纵坡的差值)。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道路勘测设计》及其相关专业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既有助于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独立设计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二、基本资料本段公路为平原微丘三级新建公路。
起点坐标:X=79380.000,Y=91030.000;终点坐标:X=79150.000,Y=91980.000;起、终点设计高程均同地面高程。
提供的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
三、设计步骤和方法1、认真阅读地形图,查清路线带的地形、地物特征,并定出起点、终点和中间控制点;1、根据起终点和中间控制点,在地形图上进行选线,通过比选,最终确定公路具体走向,必须选出两条路线进行比选(选线时注意各个段落土石方的平衡,尽可能少占农田,少拆房屋);2、根据选定的公路具体走向,确定交点位置,量出交点坐标,计算交点间距、偏角,并根据地形、地物和《规范》的要求确定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计算出平曲线各要素、公路总里程;3、按照20的间距在地形图上定出各个中桩的位置,读出其他地面高程,依此点绘出纵断面(若地形变化大,则要考虑加桩);4、断面图设计;5、编制《路基设计表》;6、点绘横断面地面线,进行横断面设计;7、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8、在地形图上点绘公路用地界限,并调查征地和拆迁情况;10、整理装订成册。
四、要求1、所有设计必须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图表格式要求:所有图纸、汉字均要按照规范要求采用工程字体;每张图表必须有设计人、复核人、审核人及其签名,并标上图号、日期;采用3号图纸;图框尺寸,外框为420mm×297mm,内框为(430-30-10)mm×(297-10-10)mm,设计单位70mm,公路名称70mm,图名65mm,设计、复核、审核、图号、日期均为(15+20)mm。
3、横断面图比例为1:200,纵断面比例,纵向为1:2000,横向为1:200。
路基加宽度和横坡超高的计算方法

不同等级的公路有不同的规定。。。。。。。。。以上是我在泸自二级公路时的超高和加宽的规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50≦R<200 1.0 270≦R<390 3
100≦R<150 1.5 200≦R<270 4
70≦R<100 2 150≦R<200 5
50≦R<70 2.5 120≦R<150 6
90≦R<120 7
50≦R<90 8
L —— 待算点至缓直(直缓)点的路线长度(M)
L0 ——缓和曲线长度(M)
注:曲线外侧和直线段的俩侧均不设加宽,路面按半宽4.25m计算。填方路基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入土路肩的宽度(0.5m),土路肩的压实度也要达93﹪。
因土路肩顶部要与路面混凝土顶面同高,所以在面层结构的底部(即土基面的顶部)要比混凝土路面的宽度宽0.75(路面层厚)×1.5(填方坡度)+0.5(土路肩宽度)=1.625m(仅填方段)。
路基加宽度和横坡超高的计算方法
路基宽度:
缓和曲线范围内曲线内侧路面宽度W=△W×L÷L0+4.25(路基设计半宽B)
圆曲线的曲线内侧路面宽度 W=△W+4.25(路基设计半宽B)
W ----—— 路面半侧宽度(M)
△W—— 对应平曲线半径的圆曲线加宽值 (查附表,单位M)
路基超高
路基横坡由中线向路肩方向排水用正值表示,反之取负值。
直线段的路基(路面)横坡为1.5﹪,坡形为人字坡。圆曲线上有超高的横坡段按附表查得,坡形为单面一字坡(向曲线内侧排水,即路线内侧为正坡。)
缓和曲线的横坡是逐渐变化的,且两侧的横坡不相等,其计算方法如下:
曲线内侧: i=(L÷LΒιβλιοθήκη ×(△i-1.5)+1.5
城市道路超高与加宽设计

(3)标注路拱横坡度。向前进方向右侧倾斜的路拱坡度为正,向左 倾斜为负。
二、平曲线路面加宽及其过渡
平曲线加宽原因: (1)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前后轮轨迹不重合, 占路面宽度大。 (2)由于横向力影响,汽车出现横向摆动。 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以后 内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 应增路面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顺适与安全。 全加宽:是圆曲线上固定不变的定值。
A2—— 第 二 轴至拖 车 最 后
轴的距离(m);
2. 鞍式列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
b
b1
b2
A12 2R
A 22 2R'
A12 A22 2R
由于R’=R-b1,而b1与R相比甚微,可取R’=R。
令A12+A22=A2,上式仍旧归纳成为: b NA2 2R
3. 平曲线加宽标准:
ih
当双坡阶段的渐变率p1小于0.3%时:
ix
iG
ih iG Lc x0
(x
x0 )
hi1 (b1 bx )ix , hi2 hi1 b2ix , hi3 hi2 b3ix
ho1 b1ix , ho2 ho1 b2ix , ho3 ho2 b3ix
1 . 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绕路面内边缘旋转:一般用于新建公路与深路堑。 绕路面中心线旋转:一般用于改建工程 绕路面外边缘旋转:可在高路堤与标高受限等特殊设计 时采用。
(三)超高过渡方式:
2. 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
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中间带宽度较窄 (≤4.5m)的公路可采用;
1/330(0.3%)。
超高加宽段计算

曲线长圆曲线长切线差平曲线五个基本桩号:ZH——HY——QZ——YH——HZ二、超高缓和段1.超高缓和段的过渡形式从直线上的双向路拱横坡,过渡到圆曲线上具有超高横坡度的单向坡断面,这一变化段称为超高缓和段。
1)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1)绕路面内边缘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撤到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
适用:一般用于新建工程及以路肩边缘为设计高程的改建公路。
(2)绕路面中心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整个断面一同绕路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
适用:一般用于改建工程,尤其是以路中心标高作为设计标高的情况。
(3)绕路面外侧边缘旋转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前的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
适用:一般用于挖方的工程。
2)有中央分隔带的公路(1)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行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中心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
此时中央分隔带呈倾斜状。
(2)绕中央分隔带两侧边缘旋转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
中央分隔带形状保持不变。
(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各自的中线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
此时中央分隔带两边缘分别升高与降低而成为倾斜断面。
2.超高缓和段的构成路面在缓和段上要经过准备阶段、双坡阶段和旋转阶段等三个阶段,才能从正常路过渡到圆曲线上的全超高断面。
(1)准备阶段=1~2m范围内,把路肩横坡准备阶段也叫做提肩。
在进入超高缓和段之前的L抬高到与路面相同的横坡,即使路基顶面变成简单的双向横坡。
(2)双坡阶段先保持路面内侧不动,外侧绕路中线向上旋转到与内侧同坡,这一过程成为双坡。
阶段。
其所需要的长度即为双坡阶段长度L1图超高的构成(3)旋转阶段当外侧路面变成与内侧相同的单向倾横坡后,路面保持内侧边缘线不动,整个路面绕内边缘线向上旋转,直到缓和段终点。
道路土方计算用表

9.063 9.160 9.098 9.050 9.120 9.243 9.188 9.065 9.005 8.930 8.908 8.940
217.500 183.200 181.950 181.000 182.400 184.850 183.750 181.300 180.100 178.600 178.150 178.800
反开挖底标高
厚度(m)
断面面积 m2
面积m2 体积 m3
备注
中桩 路面 平均标高
宽度
平均标高
宽度 开挖厚度 总厚度
本页合计
0.000
计算:
复核:
监理:
年月
日
路基土方计算表
部位:K1+920~K2+200 右幅机动车道
桩号
距离 设计标高(m) 清表后标高(m)
反开挖底标高
厚度(m)
断面面积 m2
面积m2 体积 m3
3.640 20
3.563 20
3.514 20
3.460 20
3.400 20
3.340 20
3.279 20
3.223 20
3.184 20
3.166 20
3.169 20
3.195 20
3.238
1.637
15
1.632
15
1.667
15
1.625
15
1.624
15
1.676
15
1.584
15
本页合计
计算: 复核:
2211.600
路基土方计算表
部位:ZK2+876~ZK2+470 右幅机动车道拓宽
第2页
各级公路设计指标

四级公路的超高、加宽过渡段应设在紧接圆曲线起点或终点的直线上,受限时允许将超高、加宽过渡段的一部分插入曲线,但插入的长度不得超过其长度的一半。
超高加宽过渡
超高过渡段可设在回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内,其超高过渡段的纵向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全超高断面宜设在缓圆点或圆缓点处。
四级公路超高的过渡应在超高过渡段的全长范围内。
圆曲线加宽:
双车道路面加宽值
二级公路及设计速度为40km/h的三级公路有集装箱半挂车通行时,采用第3类加宽值,不经常通行的可采用第2类;
四级公路和设计速度为30km/h的三级公路可采用第1类加宽值;
圆曲线路面加宽应设置在圆曲线内侧。
加宽过渡段:
设置回旋线或超高过渡段时,加宽过渡段长度=回旋线或超高过渡段长度;
不设置回旋线或超高过渡段时,加宽过渡段应按渐变率为1:15且长度不小于10m的要求设置;
二、三、四级公路加宽过渡段应按其长度成比例的方式设置在相应的回旋线或超高、加宽过渡段范围内。
线形组合
①应该、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