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共81页文档
合集下载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件--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绣腰襦”是指有织绣的腰褥。“绣夹裙”是指
衣裳施地,有绸缎捆边, 衣着和床上的装饰 丰富多彩,说明当时丝织业生产水平很高,成 就突出。
“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 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中,“布” 的主要材料是
A、丝
B、麻
C、棉
D、毛
棉布为什么能后来居上 盛行一时呢?
明
斗彩和五彩瓷
清
粉彩和珐琅彩
1、陶器的发明和闻名于世的制陶工艺
新石器时代
彩、黑、白陶
彩陶壶
彩陶旋涡纹壶
黑陶高足杯(属于龙 山文化)
白陶鬶(属于龙山文化, 饮器)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
“官”字款 五尖瓣白瓷 盘
南北朝:白瓷
隋唐:工艺成熟,制瓷业成为 独立生产部门
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象征
唐三彩陶骆驼载乐俑
A.丝绸 B.白瓷
C.铜钱 D.珐琅瓷瓶
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
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
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 我国铁器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春
从海外回流的清乾隆皇帝御制巨幅缂丝手卷——《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以人民币三千五百七十五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
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瓷器 C、铁器
B、丝绸 D、 青铜器
材料: 唐人李肇在《国史补》中记 载:内丘(邢窑窑址,今河北邢台 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 无贵贱,通用之。
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哪些?
在唐代,瓷器不仅供宫廷和贵族使用,也成 为民间生活用品
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 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 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 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 的是
衣裳施地,有绸缎捆边, 衣着和床上的装饰 丰富多彩,说明当时丝织业生产水平很高,成 就突出。
“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 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中,“布” 的主要材料是
A、丝
B、麻
C、棉
D、毛
棉布为什么能后来居上 盛行一时呢?
明
斗彩和五彩瓷
清
粉彩和珐琅彩
1、陶器的发明和闻名于世的制陶工艺
新石器时代
彩、黑、白陶
彩陶壶
彩陶旋涡纹壶
黑陶高足杯(属于龙 山文化)
白陶鬶(属于龙山文化, 饮器)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
“官”字款 五尖瓣白瓷 盘
南北朝:白瓷
隋唐:工艺成熟,制瓷业成为 独立生产部门
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象征
唐三彩陶骆驼载乐俑
A.丝绸 B.白瓷
C.铜钱 D.珐琅瓷瓶
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
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
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 我国铁器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春
从海外回流的清乾隆皇帝御制巨幅缂丝手卷——《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以人民币三千五百七十五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
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瓷器 C、铁器
B、丝绸 D、 青铜器
材料: 唐人李肇在《国史补》中记 载:内丘(邢窑窑址,今河北邢台 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 无贵贱,通用之。
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哪些?
在唐代,瓷器不仅供宫廷和贵族使用,也成 为民间生活用品
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 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 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 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 的是
岳麓版必修2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课件
要掌握核心科技必须要具有创新精神。创 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 不竭动力。
1、冶金行业的成就
成 就 2、纺织行业的成就
农
3、陶瓷行业的成就
耕
时 代 的
经 1、官营手工业
营 方
2、私营手工业
手 工
式 3、家庭手工业
业
1、农业的补充与从属
2、历史悠久领先世界
特
3、多种经营形式并存
征
4、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博物馆不仅仅是保藏与展示 文物的场所,也承担着为公众 进行知识教育、素养提升等社 会使命。
这里的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记 载着一过程。
而这些也是我们共同的民族 记忆,愿你走进这里,传承历 史。
2.直到15世纪,瓷器在 欧洲还是稀世珍宝,17 世纪,中国瓷器风靡欧 洲,价格高于黄金。
历史悠久领先世界
材料三:
家庭纺织
官府纺织作坊 民间冶金作坊
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材料四:
明朝中后期出现“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计工受值”的 雇佣劳动关系。
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课堂探究: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九大博物馆27件国宝
河南博物院 “妇好鸮尊”
上海博物馆 《缂丝莲塘乳鸭图》
故宫博物院 “各种釉彩大瓶”
壹 贰叁肆
展
厅
经
冶 金
纺陶 织瓷
营 形 态
壹
冶金展厅
冶金展厅
项目
时代
青铜 技术
辉煌 特点
解说词
钢铁 技术
燃料
春秋 春战 汉代 北宋 南宋
明朝
1、冶金行业的成就
成 就 2、纺织行业的成就
农
3、陶瓷行业的成就
耕
时 代 的
经 1、官营手工业
营 方
2、私营手工业
手 工
式 3、家庭手工业
业
1、农业的补充与从属
2、历史悠久领先世界
特
3、多种经营形式并存
征
4、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博物馆不仅仅是保藏与展示 文物的场所,也承担着为公众 进行知识教育、素养提升等社 会使命。
这里的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记 载着一过程。
而这些也是我们共同的民族 记忆,愿你走进这里,传承历 史。
2.直到15世纪,瓷器在 欧洲还是稀世珍宝,17 世纪,中国瓷器风靡欧 洲,价格高于黄金。
历史悠久领先世界
材料三:
家庭纺织
官府纺织作坊 民间冶金作坊
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材料四:
明朝中后期出现“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计工受值”的 雇佣劳动关系。
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课堂探究: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九大博物馆27件国宝
河南博物院 “妇好鸮尊”
上海博物馆 《缂丝莲塘乳鸭图》
故宫博物院 “各种釉彩大瓶”
壹 贰叁肆
展
厅
经
冶 金
纺陶 织瓷
营 形 态
壹
冶金展厅
冶金展厅
项目
时代
青铜 技术
辉煌 特点
解说词
钢铁 技术
燃料
春秋 春战 汉代 北宋 南宋
明朝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优质课件(37张)(共37张PPT)
类别
时间
成就
青铜冶炼
二里头文化时期 到春秋末期
青铜时代,数量多、种类齐、工 艺精湛、造型生动
钢铁冶炼 春秋时期
冶炼生铁和钢,应用于生产工具,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汉代
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
冶炼燃料
北宋 南宋末年
用煤相当普遍,提高了钢铁的硬度和质量
开始以焦炭冶铁
连连看
人们发明冶炼生铁和钢 的技术
块炼钢 灌钢法 开始用煤冶铁 普遍用煤冶铁
白陶鬶(gui)
蛋壳黑陶杯
人面鱼纹盆
青瓷
白瓷长颈瓶
白瓷灯
隋唐时期
唐三彩双峰骆驼俑 唐三彩女立俑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宋代
宋五大名窑
元 代 彩 瓷 生 产 时 期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青花釉里红云龙海瓶
明清时期
嘉靖成化斗彩花蝶纹罐
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
乾
隆
青 花
雍 正 青
花
花
朵
五
六
龙
方
盘
瓶
清珐琅彩婴戏瓶 珐琅彩蝴蝶碟
素胚勾勒出青花 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 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 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 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 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 …… …… ……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72021/8/72021/8/78/7/2021 7:04:27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72021/8/72021/8/7Aug-217-Aug-21
岳麓版必修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项目
成就
时间 从夏朝到春秋末期
辉煌 商周时期
青铜技术 特点 主要是礼器,兵器
钢铁技术 燃料
春秋
汉代 南宋
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开始用煤做燃料 开始用焦炭做燃料
展厅二 纺织展室
丝织品展区
棉纺织品展区
元代黄道婆的脚踏三锭棉纺车
2、纺织业 行业 时期
上古
丝织业
汉代 唐代
宋末 元初
棉纺织业 元代
明代
成就
养蚕缫丝(世界最早) 丝绸之路;“丝国”称号 缂丝技术
2、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中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
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私
3、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个体手工业。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
经济基础之一。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它与农业密切联系 。 家
4明、代春中秋叶战后国,兴超起过;官唐营宋手后工显业著,发占展据,主商导品地化位程。度大大加深;私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三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青铜器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 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
一、古代手工业部门 冶金展室
中国古代 手工业博物馆
纺织展室 陶瓷展室
展厅一
冶金厅
青铜器展区
冶铁技术展区
1、金属冶炼业
春秋出现, 私营手工业 明中期占 产品投入市场
主导
促进商品经济 发展和资本主 义萌芽
岳麓版必修2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共14张PPT)
岳麓版必修2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共14张PPT)
信息匹配:下列材料属于哪种手工业形态?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件(08岳麓版必修2)1
东汉青釉陶罐
隋白 釉瓷
唐代白瓷
宋 汝窑
宋 哥窑瓷盘
宋 定 窑 白 瓷
北宋 景德镇 影青龙虎瓶
均窑
青花瓷
釉里红
明 彩罐(斗彩)
明代瓷器
清代珐琅瓷
清康熙珊瑚红珐琅彩莲纹碗
红釉珐琅彩牡丹大碗
珐琅象耳炉
清
粉 彩
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阅读教材思考:
1、官营手工业演变历程是怎样的?
2、
有什么特点?
3、
有什么优势?
4、
有什么弊端?
5、私营手工业有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6、
经营方式是怎样的?
7、
为什么能取代官营的?
1.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演变历程
⑴西周到明前期 政府经营管理并处于垄断地位;
⑵明以后 官营手工业衰退;
2、官营手工业特点
•⑴按行业设管理的官员;
⑵工匠集中官府受监督劳动; ⑶官府提供原料指定生产产品;
答:1.在古代商品经济水平低下的情 况下,官营手工业的资金充足、大规 模生产和分工协作,相对于私营手工 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艺秘密, 对生产技术的提高显然有着更为重要 的意义 2.满足王室、官府和贵族的生活需要; 垄断重要手工业的经营以独占利润;以 农为本,工商为末思想的影响
• 明中后期,大规模手工作坊、 工场增多;产生了雇用劳动;
为什么能取代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商品生产特点明显; •官营手工业弊端; •商品经济发展; •雇佣劳动力的出现;
课堂小结
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
衣被天下
从烧陶到制瓷
经 营
官营
发展
方 式
私 营 趋势
私营取代官营
课堂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特点:数量多、种类齐备、工艺精 湛、造型生动
• • • • • ……
—
资料回放:中国古代的冶铁炼钢技艺
烁投万根 玉泥人苗 ( 流泼鼓一 宋 金水舞发 ) 见愈千浩 苏 精光人无 轼 悍明看际 《 。,。, 石 炭 》
名称 加工 温度
加工 方法
特点
熟铁 块炼铁、锻铁 800-1000摄氏度
生铁 铸铁 1150-1300摄氏度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农耕时 代的手工业
四羊方尊
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 的方尊
后母戊鼎
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 青铜器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中国古代冶金业的成就
(一)青铜时代的辉煌:
1 .【夏朝】二里头文化开始
2.【商周】青铜铸造技艺相当成熟
目前,牛、虎、猴、猪、
马5件青铜兽首已分别在
2000年和2019年和2019
铁矿石与木炭在高 铁矿石与木炭在高温
温炉直接接触而成, 炉中熔炼,高温反应下,
炼完后,取出块炼铁, 析出液态铁从炉底流
加以锤锻成各种形 出,再将液态铁灌到各
状
种形状的模具中而铸
成
含碳低,质地软,很 含碳多,质地硬,容易
难成形
成形,但易脆
木炭 春秋
煤 汉代
焦炭 南宋
(二)冶铁炼钢工艺
时代
技术
燃料
春秋 冶炼生铁、块炼钢
汉代
开始用煤
北宋
普遍用煤
南宋末 明朝
开始用焦炭 普遍用焦炭
➢ 古代冶金燃料的演进经过了哪三个阶段? ✓ 木炭 →煤 →焦炭。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青铜技 艺趋于 成熟
商代
开始冶铁 使用铁器 冶炼生铁 块炼钢
灌钢法 用煤冶铁 焦碳冶铁
春秋 南北朝 汉代 南宋末年
小结:简单的口诀记忆
金属冶炼技术
商周青铜,春秋生钢; (汉煤冶铁,北宋普遍;南宋焦炭,明朝流行);
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就发现 的缂丝腰带,是 中国目前发现 的最早的一件 缂丝实物。
这是唐代的花鸟纹锦,它以五彩大团花为中心,围绕以飞鸟、 散花,绚丽动人。 花鸟纹锦,1974年在新疆吐鲁蕃出土,现收藏在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博物馆
宋·缂丝秋山诗意
南宋·缂丝翠羽秋荷
蛱蝶山茶花
莲塘乳鸭图
牛形青铜觥
觥
古代酒器,腹 椭圆,上有提 梁,底有圈足 兽头形盖,亦 有整个酒器作 兽形的,并附 有小勺 ~筹交错(酒 器和酒筹交互 错杂,形容宴 饮尽欢)。
12
考古学家在春秋时期的古
越
墓中发现了越王勾践剑。这是
王
一把制作工艺十分高超的青铜剑
勾
剑已在地下埋藏了2300多年,
践
但出土时仍完好如新,拔
剑
剑出鞘,寒光闪闪, 毫无锈蚀。
全剑长55.6厘米,刀薄锋利,
试之以纸, 二十余层一划而破。
商 周 时 期 的 青 铜 耜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1、青铜时代(包括夏、商、周) 1)时限:二里头文化时期(夏朝)到春秋末 期 2)定义:青铜时代是人类主要使用青铜制作 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器的时代,是继石器 时代之后的第二个时代,是人类使用金属的第 一个时代。
年由爱国人士出资抢救回
国,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
馆。鼠首、兔首2件被拍
卖,青铜龙首、蛇首、羊
首、鸡首、狗首5件仍然
下落不明。
8
爵
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酒杯,流行于夏、商、周。 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 杯,一侧有鋬(pàn),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 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并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10
簋(Guǐ)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造型形式 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 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战国以后,簋 极少见到。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 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1夫1 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南宋缂丝名家朱克柔的缂丝作品《蛱蝶 山茶花》和《莲塘乳鸭图》,是现存宋代 缂丝中的杰出精品。
元代黄道婆
革新纺织技术和工具
脚踏三锭纺车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 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 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 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南宋棉毯
比较各种衣被原料,你能说出棉花和棉布
采桑图
嫘祖
公元前16-前11世纪(商代)贵族墓 葬中常以玉制的蚕作为随葬品,证明三 千年前,中国人民已经十分重视养蚕丝 织,这是1953年在河南安阳殷墟中发 现的一件雕啄成形态逼真的玉蚕。
这是1972年在湖 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 中出土的素纱禅衣; 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主 人是西汉初期(公元 前186―168年 )长沙王吴芮的丞相 轪侯利苍的夫人
它是由精制的罗 纹绢制成,因其没有 颜色,因此而得名“
素纱禅衣”。 这件禅衣折叠后
可以握在手中,可谓 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蝉翼,轻如鸿毛 ,由此可见,汉代纺 织业已经达到了极高 的水平。
2.纺织技术 材料一:唐朝一位阿拉伯商人在广州看见唐朝官员时,透过丝 绸衣服看出他的胸口上有粒黑痣。商人诧异地问:“你身上的 痣为什么透过双层衣服还能看得见?”官员大笑并请商人靠近 观看,原来他穿了五件丝绸衣服。 材料二:18世纪末,马克思说:在珍妮纺织机发明之前,“要 想找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 容易”。
在宋元之后,后来居上、盛行一时的原因吗?
(1)棉花、棉布可以御寒、生暖; (2)价格比丝绸低廉; (3)棉花种植的普及; (4)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和工具的推广。
随堂练习:
马克思说,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 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 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 容易”。而这一局面在中国被打破是哪 一时期:
学思之窗
“无数铃声遥过碛, 应驮百练到安西。”
——(唐)张籍
很久以前,古代希腊 人和罗马人把中国叫作赛 里斯国(Serice),就是丝 绸之国的意思。他们为什
么称中国为“丝绸之国”呢?
因为中国盛产蚕丝,中国人能用丝织成十分 精美漂亮的物品,西方人十分喜爱,视为珍宝。 于是,就把中国称为丝国。
中国古代纺织业成就
材料一生动的说明了什么? 唐朝丝织技术发达。
对比中国的情况,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中国纺织技术比当时的欧美先进。
唐代出现缂丝 技艺,在宋代风行 开来;唐后期,南 方丝织业逐渐超过 北方,成为我国丝 织业的重心。
缂丝,是我国独特的 丝织工艺品。以本色生丝 为经、彩线为纬,以“通 经断纬”手法,可自由变 换色彩,使纹饰更加绚丽。
• • • • • ……
—
资料回放:中国古代的冶铁炼钢技艺
烁投万根 玉泥人苗 ( 流泼鼓一 宋 金水舞发 ) 见愈千浩 苏 精光人无 轼 悍明看际 《 。,。, 石 炭 》
名称 加工 温度
加工 方法
特点
熟铁 块炼铁、锻铁 800-1000摄氏度
生铁 铸铁 1150-1300摄氏度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农耕时 代的手工业
四羊方尊
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 的方尊
后母戊鼎
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 青铜器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中国古代冶金业的成就
(一)青铜时代的辉煌:
1 .【夏朝】二里头文化开始
2.【商周】青铜铸造技艺相当成熟
目前,牛、虎、猴、猪、
马5件青铜兽首已分别在
2000年和2019年和2019
铁矿石与木炭在高 铁矿石与木炭在高温
温炉直接接触而成, 炉中熔炼,高温反应下,
炼完后,取出块炼铁, 析出液态铁从炉底流
加以锤锻成各种形 出,再将液态铁灌到各
状
种形状的模具中而铸
成
含碳低,质地软,很 含碳多,质地硬,容易
难成形
成形,但易脆
木炭 春秋
煤 汉代
焦炭 南宋
(二)冶铁炼钢工艺
时代
技术
燃料
春秋 冶炼生铁、块炼钢
汉代
开始用煤
北宋
普遍用煤
南宋末 明朝
开始用焦炭 普遍用焦炭
➢ 古代冶金燃料的演进经过了哪三个阶段? ✓ 木炭 →煤 →焦炭。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青铜技 艺趋于 成熟
商代
开始冶铁 使用铁器 冶炼生铁 块炼钢
灌钢法 用煤冶铁 焦碳冶铁
春秋 南北朝 汉代 南宋末年
小结:简单的口诀记忆
金属冶炼技术
商周青铜,春秋生钢; (汉煤冶铁,北宋普遍;南宋焦炭,明朝流行);
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就发现 的缂丝腰带,是 中国目前发现 的最早的一件 缂丝实物。
这是唐代的花鸟纹锦,它以五彩大团花为中心,围绕以飞鸟、 散花,绚丽动人。 花鸟纹锦,1974年在新疆吐鲁蕃出土,现收藏在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博物馆
宋·缂丝秋山诗意
南宋·缂丝翠羽秋荷
蛱蝶山茶花
莲塘乳鸭图
牛形青铜觥
觥
古代酒器,腹 椭圆,上有提 梁,底有圈足 兽头形盖,亦 有整个酒器作 兽形的,并附 有小勺 ~筹交错(酒 器和酒筹交互 错杂,形容宴 饮尽欢)。
12
考古学家在春秋时期的古
越
墓中发现了越王勾践剑。这是
王
一把制作工艺十分高超的青铜剑
勾
剑已在地下埋藏了2300多年,
践
但出土时仍完好如新,拔
剑
剑出鞘,寒光闪闪, 毫无锈蚀。
全剑长55.6厘米,刀薄锋利,
试之以纸, 二十余层一划而破。
商 周 时 期 的 青 铜 耜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1、青铜时代(包括夏、商、周) 1)时限:二里头文化时期(夏朝)到春秋末 期 2)定义:青铜时代是人类主要使用青铜制作 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器的时代,是继石器 时代之后的第二个时代,是人类使用金属的第 一个时代。
年由爱国人士出资抢救回
国,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
馆。鼠首、兔首2件被拍
卖,青铜龙首、蛇首、羊
首、鸡首、狗首5件仍然
下落不明。
8
爵
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酒杯,流行于夏、商、周。 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 杯,一侧有鋬(pàn),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 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并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10
簋(Guǐ)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造型形式 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 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战国以后,簋 极少见到。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 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1夫1 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南宋缂丝名家朱克柔的缂丝作品《蛱蝶 山茶花》和《莲塘乳鸭图》,是现存宋代 缂丝中的杰出精品。
元代黄道婆
革新纺织技术和工具
脚踏三锭纺车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 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 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 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南宋棉毯
比较各种衣被原料,你能说出棉花和棉布
采桑图
嫘祖
公元前16-前11世纪(商代)贵族墓 葬中常以玉制的蚕作为随葬品,证明三 千年前,中国人民已经十分重视养蚕丝 织,这是1953年在河南安阳殷墟中发 现的一件雕啄成形态逼真的玉蚕。
这是1972年在湖 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 中出土的素纱禅衣; 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主 人是西汉初期(公元 前186―168年 )长沙王吴芮的丞相 轪侯利苍的夫人
它是由精制的罗 纹绢制成,因其没有 颜色,因此而得名“
素纱禅衣”。 这件禅衣折叠后
可以握在手中,可谓 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蝉翼,轻如鸿毛 ,由此可见,汉代纺 织业已经达到了极高 的水平。
2.纺织技术 材料一:唐朝一位阿拉伯商人在广州看见唐朝官员时,透过丝 绸衣服看出他的胸口上有粒黑痣。商人诧异地问:“你身上的 痣为什么透过双层衣服还能看得见?”官员大笑并请商人靠近 观看,原来他穿了五件丝绸衣服。 材料二:18世纪末,马克思说:在珍妮纺织机发明之前,“要 想找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 容易”。
在宋元之后,后来居上、盛行一时的原因吗?
(1)棉花、棉布可以御寒、生暖; (2)价格比丝绸低廉; (3)棉花种植的普及; (4)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和工具的推广。
随堂练习:
马克思说,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 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 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 容易”。而这一局面在中国被打破是哪 一时期:
学思之窗
“无数铃声遥过碛, 应驮百练到安西。”
——(唐)张籍
很久以前,古代希腊 人和罗马人把中国叫作赛 里斯国(Serice),就是丝 绸之国的意思。他们为什
么称中国为“丝绸之国”呢?
因为中国盛产蚕丝,中国人能用丝织成十分 精美漂亮的物品,西方人十分喜爱,视为珍宝。 于是,就把中国称为丝国。
中国古代纺织业成就
材料一生动的说明了什么? 唐朝丝织技术发达。
对比中国的情况,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中国纺织技术比当时的欧美先进。
唐代出现缂丝 技艺,在宋代风行 开来;唐后期,南 方丝织业逐渐超过 北方,成为我国丝 织业的重心。
缂丝,是我国独特的 丝织工艺品。以本色生丝 为经、彩线为纬,以“通 经断纬”手法,可自由变 换色彩,使纹饰更加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