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精品复习课件(课文知识要点)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
剑外:指作者所在的蜀地。 蓟北:泛指唐朝蓟州北部地区,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 涕:眼泪。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青春:指春天。
译文
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 满衣裳。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 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 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就从巴峡 再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河”,指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岳,指东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等立地擎天的峰柱。巍 巍高山,上接青冥;滔滔大河,奔流入海。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鲜明突兀、苍莽无垠 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 然而,如此的山河,如此的人民,却长期以来沦陷在金朝贵族铁蹄蹂躏之下,下两句笔锋一转,顿觉风云突 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泪尽”一词,千回万转,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 长久,企望恢复信念的坚定不移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 岁岁年年此愿落空。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 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又是多么可叹! 后一层意思,在诗中虽未明言点破,强烈的批判精神则跃然可见。
部编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9课 古诗三首
复习课件
易读错字音
生字组词
仞rèn:万仞、充仞、盈仞、壁立千仞 岳yuè:山岳、五岳、岳父、三山五岳 摩mó:揣摩、摩挲、抚摩、摩天、观摩 遗yí:遗址、遗漏、遗失、遗忘、遗产 涕tì:涕零、破涕、鼻涕、痛哭流涕 巫wū:女巫、巫术、巫神、巫婆
形Hale Waihona Puke 字历史背景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 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 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 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 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 ,实现统一。
赏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面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早怀报国大志,中年从军西南,壮阔的现实世界、热 烈的战地生活,使他的诗歌境界大为开阔。正如他的《示子遹》所追忆的“中年始少悟,渐欲窥宏大”;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所自述的“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 妙处非刀尺”。浩气吐虹霓,壮怀郁云霞,自然不是那些玩弄半吞半吐雕虫小技者能望及了。他晚年退居山 阴,而志气不衰,铁马冰河,时时入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命 运的无限关切,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在这首七绝四句中尽情地倾吐出来。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 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冠以“黄沙”二字,就 突出了西北战场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 见这漫长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 沙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①将晓:快要天亮。 ②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很长。 ③五千仞(rèn)岳:指华山。“五千仞”形容它很高。 ④摩天:碰到天。 ⑤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⑥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暴政。 ⑦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译文
万里滔滔黄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巍巍华山耸接青天。中原人 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谢谢!
译文
青海上空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玉门 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敌人誓不 回还。
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隐隐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 在河西走廊荒漠中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长卷, 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仞(千仞) 岳(五岳) 摩(观摩) 遗(遗忘) 涕(涕泪) 巫(巫神) 刃(刀刃) 兵(大兵) 磨(摩擦) 遣(遣返) 第(第一) 坐(坐下)
多音字
古诗理解
(一)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②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③楼兰: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和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 节度使任务是隔断吐蕃和突厥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 是吐蕃和唐军多次作战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极其重要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 强敌,正是戍守“孤城”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和玉关。和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 海中浮现出来画面。这两句在写景同时渗透丰富复杂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关注,对自己所担负任务自豪感、责任感, 以及戍边生活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景色里。
古诗理解
(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人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注释
诗题意思: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 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一股伤感,于是写下这首诗。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将士豪壮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 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艰苦、长期基础上所发出更坚定、深沉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一 个重要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豪情壮志同时,并不回避战争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 是空洞肤浅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大处落墨环境描写。典型环境和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一个 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宏伟壮志。
问题解答
2.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 情?
答:①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 誓不回还。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②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 了一年又一年。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 心情。
③赶紧动身启程从巴峡穿过巫峡,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表达了诗人急切、喜悦的心情,是诗人想象中的飞驰。
赏析
本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 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 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 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问题解答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 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答:反复诵读,边诵读边想象画面,并借助画面,深入理解课 文。
古诗理解
(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 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 襄阳向洛阳。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 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 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创作了《春望》《三吏》《三别》等名 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