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工艺美术史
7中国工艺美术史——两宋
![7中国工艺美术史——两宋](https://img.taocdn.com/s3/m/128a859ebceb19e8b8f6ba70.png)
定窑划花缠枝莲纹葵瓣口碗 宋,高6.8cm 口径19.2cm,足径5.7cm
• 碗口呈葵瓣式,镶铜扣, 深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 外壁釉流形成泪痕。碗内刻划 缠枝莲花纹和茨菇纹。外壁光 素。胎体轻薄,胎面洁净。 刻划花是定窑特有的装饰 风格,所刻线条流畅,飘逸潇 洒。此件器物刻划的缠枝莲花 在白色釉的衬托下若隐若现, 反映出宋代陶瓷手工艺的高超 水平。
第二节 陶瓷工艺
宋代是我国瓷器工艺的高峰时期,名窑遍布,
品类繁多,各领风骚,南北各地都涌现出许多生 产优质瓷器的名窑,有“汝、官、哥、钧、定”
五大名窑之称,事实上远不止这五大名窑。宋瓷
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
一、陶瓷发展的原因
1、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以及科技的进步 2、品茶文化的发扬。 3、文人士大夫对书画文玩的欣赏和收藏蔚然 成风。
• 釉面开细碎的冰裂纹,形状如同蝉翼纹。汝窑器釉厚,釉
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 现,似晨星闪烁。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 • 因而汝瓷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 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色。 • 北宋末年,汝窑被毁,技艺失传。
特征:
• (1)“蟹爪纹” • (2)“鱼鳞状开片”,裂纹的角度是斜着的 • (3)香灰胎。胎是浅浅的灰色,如同烧香落下的香灰, 胎非常薄,胎和底同厚;采用“裹足烧”和“芝麻钉” • (4)温度低。为了使釉色漂亮,烧制温度在1200度,因 此,胎为生胎。 • (5)釉色为天青色,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中说:“汝 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 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 • (6)素器。因为釉厚,胎上面不好刻划。 • (7)款识。第一种,甲、乙、丙,烧制完后刻上去。第 二种,写明确的文字,如“奉华”(赵构的宠妃刘贵妃居 住的地方)。第三种,只写一个字,如“蔡”(蔡京,奸 臣)。
7、宋代的工艺美术
![7、宋代的工艺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93fe1699f46527d3240ce0fa.png)
精选完整ppt课件
33
(八)龙泉窑 窑址:浙江龙泉一带 历史与品种:始于南朝。北宋受越窑等影响,主要产 刻划花青瓷,南宋和元昌盛。南宋后期薄胎厚釉器最 受推崇。南宋形成窑系,至明前期,大量外销 特征:南宋白胎器造型丰富,有豆青、粉青、梅子青 等釉,素面器流行。黑灰胎器面貌接近官窑,粉青釉 居多
精选完整ppt课件
中国现存最早记述瓷器生产的专文。研究陶瓷史、手工业史、 科技史的珍贵文献
精选完整ppt课件
37
划 花 青 白 瓷 碗
青白瓷凤首流水注
精选完整ppt课件
38
青白瓷,清淡高雅,俊秀挺拔,
享有“饶玉”之称。这种青白
瓷器因釉色青中显白,白中泛
青,又称为影青。它是景德镇
划 花
独创的一种瓷器,因而也成为 我国陶瓷史上一个极其珍贵的 品类。
宋王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二百二十五年改朝换代的战争时代. 但 没有长城的保护,宋王朝面对的是一个群强竭起的天下,北方契丹族的 辽,西北党项族的夏和后来东北女真族的金,蒙古族的元的军队都可以 长驱直入,对他造成极大的威胁甚至后来被灭亡.
但宋朝时,中华文化却继续有发展,是中华文化的鼎盛期,唐代最突 出的成就是诗歌,而宋代在教育,经学,史学,科技,词等方面都超越了 唐代.
精选完整ppt课件
4
北宋 (960-1127)
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 五代结束。赵匡胤用古代的禅让的方式,取后周之位而成为宋王朝的 开国君主,为宋太祖.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 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 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 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 了全国的统一.
工艺美术史 宋
![工艺美术史 宋](https://img.taocdn.com/s3/m/2884d666ddccda38376bafab.png)
钧窑鼓式三足洗
五大名窑 ——钧窑
宋朝简介 陶瓷 漆器 金属工艺 雕刻 刺绣
钧窑建于北宋初年,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钧窑瓷器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
种乳浊釉,釉内还含有少量的铜,釉色带红,有如蓝天中的晚霞。青色也
不同于一般的青瓷,虽然色泽深浅不一,但多近于蓝色,是青瓷工艺的创 造和突破。钧窑器皿的釉色比较丰富,有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葱翠 青,天蓝,米色,月白,窑变等等。
11
官窑青釉方花盆
五大名窑 ——官窑
宋朝简介 陶瓷 漆器 金属工艺 雕刻 刺绣 《格古要论》说:“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 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好者与汝窑相类。”北宋官窑的产品釉 色以月白为上,粉青次之,天青,翠青又次之。釉内有冰裂、蟹爪等细小 裂纹,还有带鳝血状的油斑。南宋官窑瓷器釉面上分布着长短、深浅不一 的裂纹釉色是官窑瓷器技术和艺术上的最高追求,它创造出青釉的粉青、 月白、米黄等釉色,这些釉色色泽幽雅,透明感降低,釉层厚而匀净。由 于胎体中含铁量较高,大部分器物的口、足沿等釉层较薄的部位泛出铁红 色,古代文献称为“紫口铁足”。
20
云龙雕漆盒
精工细作漆器 ——雕漆
宋朝简介 陶瓷 漆器 金属工艺 雕刻 刺绣 与 唐朝相比较,雕漆在宋代业已迅速成熟、完全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 首先,从器型上出现了盘、匣、盒、坠、柄、瓶等品种。先用金银,后大 量采用木、布、磁为胎。其次漆层不再是唐代的 薄漆雕刻,而是堆涂几 十层,有相当的厚度,可供浮雕层次的表达,引进了众多 的雕塑原理和 浮雕技巧更加注重漆色的应用,出现了红、 黑、绿、棕、黄、五色等多 种彩漆,并在彩漆上施艺。再有在雕刻技法上,依据影像的真实形体进行 雕剔,层次更分明清晰,讲究刀工技法,刻剔之术 也渐渐增多,物像也 更为具象真实。最后,就是宋代雕漆的图案、题材大量融进了 文人绘画 的内容。 “刀法之工,雕镂之巧, 俨如画册。”
浅析宋代工艺美术史
![浅析宋代工艺美术史](https://img.taocdn.com/s3/m/62eea0d876a20029bd642d7c.png)
费市场 , 给工艺美术在 器物品种 也 造型及 图案纹 样、 装饰手法 等方面带来 了一 系列 的变化 , 成 了自由奔放 , 形 简练 潇洒 , 清新
质朴的时代风格 。 宋 代的工艺 美术 成就最 高的就是 陶瓷工 艺 ,无论生产规
模、 制作技术 , 艺术水平 , 处于 高度繁荣和发展阶段 。陶瓷的 都
文学 与 艺 术
第二 卷
第六 期
浅析宋代工艺美术史
刘龙
( 江汉 大学现代 艺术学院
湖北武 汉
400 ) 3 0 0
【 要 】 宋代的工 艺美术以其 清新 、 摘 典雅 而闻名于 而无明暗变化。宋代缂丝仍然有装饰性的 , 书画著 录书中 过去
传世的紫地 鸾鹊 世 , 美 学 角 度讲 , 一 种 理性 的 美 , 从 是 幽雅 的 美 , 谨 含 蓄 常称道宋制缂丝之用于挂轴或卷册的 引首者。 严 的美 。
【 关键词 】 工艺美术 ; 清新典雅 ; 明洁净润; 质朴
宋代的工艺美术 , 以其清新 、 雅而闻名于世 。这一时期 。 典 工艺美术在隋唐的基 础上而有 了飞速 的发展 ,社会相对稳定 、 商 品经济繁荣 、 市民阶级 的兴起 、 对生活 需求和城市 商品交流 不断扩大 , 对工艺 美术 生产和发展提供 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消
生产遍及全 国, 南北各地均 有名 窑。 方之汝窑、 北 定窑、 钧窑、 官 窑、 州窑 , 耀 南方之龙泉 窑 、 景德 镇窑 、 建窑 、 吉州窑均负盛 名, 且产品独具特色。 宋瓷依然 以青瓷与 白瓷 为主。 青瓷 中最有 名的莫过于汝窑 和 官窑 ; 窑胎 土细腻 , 汝 多呈浅灰 色 . 料稠润清 莹 , 釉 有如雨过 天晴般的淡蓝色 , 隐现出细碎 的开 片。 早期 多素面 无装饰 , 具有 含蓄高雅之美 ; 晚期有印刻花 . 常见有莲 花、 萱草等样式。官窑 胎土呈铁色 , 釉色以粉青为代表 , 时显 如蟹爪纹 的 自然开片 , 又 口沿及足部 因釉 汁较薄而 露胎色 , 称为 “ 口铁足 ”在 匀净幽 紫 , 雅 中显示色质的对比与变化。 白瓷 中最有名的就是定窑和景 而 德镇窑 。 定窑在宋代达 到极 盛 , 定窑 白瓷以白中泛 黄、 温润如象
中国宋代工艺美术
![中国宋代工艺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2f639c3283c4bb4cf7ecd1ca.png)
课程论文(2010至2011学年度第1学期)题目宋代工艺美术的风格课程中国工艺美术史姓名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学号*****宋代工艺美术的风格内容摘要:工艺美术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
中国宋代的工艺美术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尤其是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使中原地区得到了统一。
社会相对稳定,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崛起及其生活需求和城乡商品交流扩大及发展,对工艺美术生产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消费市场,也给工艺美术在器物品种、造型及图案纹样、装饰手法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使其呈现出不同于前代的独特风格。
关键字:工艺美术种类风格工艺美术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
造型艺术之一。
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故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
作为物质产品,工艺美术反映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的和文化的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工艺美术的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
一般分为两大类:1、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如一些染织工艺、陶瓷工艺、家具工艺等;2、陈设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如一些象牙雕刻、玉石雕刻、装饰绘画等。
我国工艺美术品的制作较早,如新石器时代已有彩陶,商代以前已有刻纹白陶,商代已有玉器等,写实的造型和图案化的手法即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它们的生产,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习尚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宋代比较突出工艺美术主要包括陶瓷工艺、纺织工艺、服装工艺、漆器工艺、家具工艺、玉石工艺、铜器工艺等。
宋代的工艺美术,以其清新、典雅而闻名于世。
这一时期,工艺美术在隋唐的基础上而有了飞速的发展,社会相对稳定、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级的兴起、对生活需求和城市商品交流不断扩大,对工艺美术生产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消费市场,也给工艺美术在器物品种、造型及图案纹样、装饰手法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形成了自由奔放,简练潇洒,清新质朴的时代风格。
宋代的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及真题详解
![宋代的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及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715d7fec77da26924c5b011.png)
宋代的工艺美术
一、概说
1.社会政治背景
(1)唐灭亡后的50多年时间里,我国处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十国之中,四川的前蜀、 江南的南唐、浙江的吴越,由于未受战争破坏,经济生产保持发展的趋势。出现了⻄蜀的丝 织、漆器和吴越“秘色瓷”等著名的工艺美术品。 (2)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北宋时期,我国有辽政 权与⻄夏政权。1125年,辽政权被金政权所灭。1127年,金兵攻破开封,宋室定都临安,形 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公元1279年,南宋亡于元。
2.宋代手工业的发展概况
(1)宋代官方手工业管理机构比唐代更为庞大。工部所属的文思院中金、银、牙等有42作。 少府监有绫锦院、染院、裁造院、文绣院,掌管染织刺绣服饰的制作。造作所有81作。 (2)宋代的手工业,已经普遍发展成为商品生产部⻔。
3.宋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概况图8-1
宋代工艺美术生产分布图 (1)宋代工艺美术中陶瓷的成就最突出。漆器生产形成了地方中心,创造了戗金、犀皮等技 法。北宋时生产了一批制作精巧、图案优美的铜镜。 (2)宋代各⺠族间的交往,使少数⺠族吸收了汉族较高的文化以及各种工艺制作方法,取得 了出色的成就。如辽代的辽瓷、金银器等。 (3)辽代在燕云地区,建立了手工业组织“作”,其管理者称为“作头”或“都作头”。辽代的金 银工艺比较发达。 (4)辽代的染织工艺有所发展,在上京、祖州等地设有绫锦院。辽代对外赠与的物品有锦、 罗、绮、纱等。赤峰辽墓曾出土有织金的丝织品。
f .磁州窑
第一,概况 磁州窑遍布于中原地区的大河南北各地,是我国北方的一个重要窑系。
第二,特点 河北彭城的磁州窑,胎质粗松,有白釉、黑釉各种瓷器。磁州窑系是运用黑白对
中外工艺美术史宋代陶瓷篇
![中外工艺美术史宋代陶瓷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f1b4e2aef8941ea66e0517.png)
陶瓷
宋代工艺美术具有突出成就的是“陶瓷”,不论是生产规模,制作技艺和 艺术水平,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宋代陶瓷,是工艺美术史中最为杰出的一个品 种,是我国古代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可以说,宋代是“瓷的时代”,简称为 “宋瓷”。“汝官哥钧定”、“南吉北磁”、耀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建窑 等都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南宋吉州窑玳瑁釉盏
龙 泉 窑
南宋 龙泉窑 青瓷莲瓣碗
宋龙泉窑青瓷凤耳瓶
南宋龙泉窑青釉三足鬲式炉
景 德 镇 窑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
宋瓷的艺术特点
造型简洁、优美,匀称秀美,民间瓷窑经济大方,朴实耐用,从实际出发兼 顾到审美。(玉壶春、梅甁是此时期的典型器型) 装饰方法多样。(刻花、划花、绣花、画花等多种) 釉色丰富。(定窑、景德镇窑的白瓷;汝窑、耀州窑、龙泉窑的青瓷;建窑、 吉州窑的黑瓷;钧窑的窑变色釉)
哥窑葵花洗
南宋 哥窑 米黄釉鼎式炉
钧窑
钧瓷原属青瓷系统,它的色釉呈乳浊现象,由于原料中有铜的元素, 经过还原焰烧制而呈现绿或紫红斑,使在青釉上打破一色釉的单调,形成 妍丽的艺术风格,这是陶瓷艺人的 一大贡献。这种色斑的变化,被称为 “窑变”。
宋 钧窑出戟尊
宋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钧窑玫瑰紫釉尊
定窑
官窑
官窑是在汝窑影响下产生的另一青瓷窑。它是在大观、政和年间在 汴京所造,窑址迄今未发现。 宋代官窑的釉色以粉青为代表,紫口铁足,往往有“蟹爪纹”等开 片。
南宋 官窑青瓷弦纹贯耳瓶
南宋 官窑 青瓷尊
南宋 官窑 青瓷葫芦瓶
南宋 官窑 洗
哥窑
哥窑在浙江省龙泉县,确切窑址不详。相传为南宋时章氏兄弟所 创,分别为“哥窑”及“弟窑”(弟窑又称龙泉窑)。 哥窑的釉色有粉青、米色、月白、油灰等,其主要特征是釉面有 裂纹,即开片。根据开片的不同形状和大小,赋予不同的名称,有鱼 子纹、蟹爪纹、网形纹、梅花纹等。通常以“金丝铁线”概括釉色效 果,“紫口铁足”概括其胎质。
宋代的工艺美术ppt
![宋代的工艺美术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172a1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e.png)
宋代陶瓷的造型多样,以生活用品为主,如碗、盘、壶、炉等,同时也有不少陈设器和供器。
造型
宋代陶瓷的装饰手法丰富,包括刻花、印花、堆贴、釉下彩等,纹样以花卉、鱼鸟、人物、山水等为主。
装饰
宋代陶瓷的造型与装饰
工艺技术
宋代陶瓷的工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包括高岭土、釉料等原料的选择和处理,以及烧制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以清新的釉色和精湛的工艺闻名,釉色以天青、卵青为主,器物造型庄重。
作为皇家官窑,其产品以追求完美和精致著称,釉色以粉青、米黄为主。
以其精美的白瓷和独特的刻花工艺闻名,釉色以牙白、米白为主。
以其厚重的釉层和开片纹理独特,被誉为“开片釉之祖”,釉色以灰青、灰蓝为主。
宋代陶瓷的主要窑口及特点
汝窑
定窑
哥窑
官窑
教育价值
经济价值
宋代工艺美术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宋代工艺美术作品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成为收藏家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宋代工艺美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研究宋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历史资料。
THANKS
感谢观看
技术创新
宋代陶瓷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出现了很多新的工艺和技术,如定窑的覆烧工艺、汝窑的釉色控制等。
宋代陶瓷的工艺技术及创新
03
宋代丝织工艺
1
宋代丝织物的种类及特色
2
3
宋代丝织物种类繁多,包括丝绸、缎子、纱绢、绒锦等,其中以丝绸最为常见。
宋代丝绸特色在于其细腻的质地、柔和的手感、华丽的色彩和精美的图案,其中以“宋锦”最为著名。
宋代丝织工艺的技术与工具
宋代丝织工艺的技术主要包括织造技术、印染技术、刺绣技术等。
宋代印染技术也十分发达,能够制作出各种颜色鲜艳、纹理清晰的丝绸制品。
宋代美术取得的成就
![宋代美术取得的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de799eb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9.png)
宋代美术取得的成就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着重要美术成就的时期,特别是在书画、陶瓷和建筑方面。
以下是宋代美术取得的一些重要成就:1.书画艺术:宋代的书画艺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
在绘画方面,出现了以南宋的“四家”(郭熙、文同、李公麟、马远)为代表的“南宗画派”,他们在山水画、花卉画和人物画中探索了一系列新的表现技法和风格。
在书法方面,自王羲之的碑刻而起,出现了多位重要书法家,如米芾、黄庭坚等,他们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重要成就,影响深远。
2.宮廷绘画:宋朝宫廷非常重视美术,皇帝和贵族也是热衷于收藏和赏析绘画作品的。
宫廷绘画注重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审美理念,追求雅致、稳健、细腻的艺术风格。
宫廷绘画主要以宫廷画院制作的宫廷画卷为主,讲究构图、色彩和绘画技巧。
3.陶瓷艺术:宋代的陶瓷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尤以青瓷和哥窑陶瓷著名。
青瓷釉色绿中略带蓝,在釉中出现变化丰富的纹饰,被誉为“汉唐后继,唐宋之际,烧青真和”。
哥窑以其薄胎、高级和釉色艳丽而著称,它们的独特火候和烧制工艺产生了别具一格的颜色和纹饰效果。
4.建筑艺术:宋代建筑注重工艺精细,建筑风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代表性的建筑有汴京大内东华门遗址、漕官栈道残址、指挥使街北段瓮城位置等。
由于兵败金人入侵,南宋时期的建筑保存不如北宋,但南方继续兴起了悬棺建筑和吊脚楼等特殊风格的建筑。
5.美术教育:宋代还建立了许多专门的美术教育机构,如研究书法的“翰林书画院”和培养绘画人才的“画院”等。
这些教育机构为艺术家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创作环境,推动了宋代美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宋代美术在书画、陶瓷和建筑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这一时期的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对后世的艺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工艺美术史白瓷发展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白瓷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75efd8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c.png)
中国工艺美术史白瓷发展史白瓷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重要品类之一,以其纯净的白色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从宋代开始,讲述中国白瓷的发展史。
宋代是中国白瓷发展的重要时期。
宋代白瓷以汝窑、定窑和钧窑为代表。
汝窑以其独特的青灰色釉和斑斓的变化而著称,其瓷器胎体瘦薄、坚硬,色泽沉稳而富有质感。
定窑则以纯白的釉面和青白色的装饰图案而受到世人喜爱,其特点是釉质润泽、色彩鲜明,且装饰纹饰繁多、雅致。
钧窑则以其釉面如剥脱的冰蓝和五彩缤纷的装饰而著称,钧瓷的釉色丰富多样,色调鲜艳,给人一种宝石般的美感。
元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一个新时期。
元代的白瓷以青花瓷为主导,白地青花瓷成为当时的主流。
青花瓷是一种在陶瓷表面进行蓝色绘制的技法,采用的是青花颜料。
元代的青花瓷器装饰纹样以花卉、人物、山水等为主题,明亮的蓝色装饰与纯白的胎体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一种清新优雅的感觉。
明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黄金时期,白瓷的生产也达到了一个巅峰。
明代白瓷以景德镇窑为代表,景德镇窑被誉为“万M字四大名窑”。
明代白瓷的特点是胎体较厚,釉面亮洁,装饰图案丰富多样。
明代的白瓷以青花和五彩装饰为主流,青花以纯净的蓝色纹饰为主题,五彩则以绚丽的颜色和丰富的纹饰而著称。
清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收官时期,白瓷的生产仍然保持活跃。
清代的白瓷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代表,清代白瓷的特点是胎体坚硬、厚重,釉面柔润而饱满,装饰纹饰以青花和釉下彩为主题。
清代的白瓷在造型、纹饰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充分展现了中国瓷器工艺的高度。
中国白瓷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但以上所述是其发展的主要阶段。
无论是宋代的汝窑、定窑、钧窑,还是元代的青花瓷,明代的景德镇窑,以及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白瓷在不同朝代都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体现了中国陶瓷工艺的卓越和独特性。
总之,中国白瓷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瑰宝,其发展经历了宋代、元代、明代和清代的不同阶段。
每个时期的白瓷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而且对于后世的陶瓷艺术影响深远,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工艺美术史名词解释及大题
![中国工艺美术史名词解释及大题](https://img.taocdn.com/s3/m/b5db00c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a.png)
越窑窑址在浙江绍兴、宁波一带,是东汉至北宋的重要窑场;主要烧造青瓷,鼎盛于晚唐至北宋初;釉面追求玉的质感,器物常带各类装饰;作品被茶经形容为“类冰”、“类玉”;夹缬唐代开始流行的一种丝绸等织物的印染方法;做法是,以两块图案相同的镂空花版,将按幅宽对折的织物夹住,从两面施染,花纹对称;有的作品因多次施染,能形成多种彩色的图案;顾绣明清的一种着名刺绣;明后期,住在上海露香园的顾氏女眷多擅长刺绣,其绣称“顾绣”或“露香园绣”;绣针、绣线极其纤细,配色自然,绣稿多取自绘画,作品以欣赏品为主;韩希孟是顾绣的代表人物;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以铜为胎,经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花纹精巧,风格富丽华贵,是明以来重要的工艺美术品种;髹饰录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艺专着,作者为明代新安的着名漆工黄成;详细记录了制作漆器的工具、材料和方法,也涉及了漆器的创作原则和漆器史;明末,嘉兴的杨明为它逐条作注;珐琅彩清康熙时创始的彩绘瓷品种;基本为御用器,一般先在景德镇烧成白瓷,运到北京后,由宫廷画师以珐琅料绘制图案,再入窑第二次焙烧;作品精细华艳,富有宫廷艺术气息;雍正、乾隆时的水平最高;彩瓷是指在唐代创造和发展的一种彩釉瓷,彩瓷的制作,为以后的色釉和彩绘装饰开辟了新天地;彩瓷又称“花瓷”,即在黑釉的基础上加入铜、锰、磷酸钙等物质,烧出像彩霞、浮云、树叶一类形状的彩斑,简朴自然,深为民间所喜爱;唐三彩是非陶非瓷又兼有陶、瓷之长的奇特绚丽创新名产,始创于唐高宗时期,繁盛于唐玄宗时期,它不仅在我国陶瓷史中别开生面,而且在世界陶瓷宝库中也无与伦比;“唐三彩”是用瓷士作胎,施以不透明的色釉早期为“一彩”、“二彩”,继以“三彩”为主后期增多彩,统称“三彩”实为纸温铅釉并综合陶瓷特性所创制的独一无二的特殊名品;明式家具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明式家具讲究选料,多用紫檀、花梨、红木等,也采用楠木、樟木、胡桃木及其它硬杂木,又通称硬木家具;明式家具的造型安定,简练质朴,讲究运线,线条雄劲而流利;造型显得线型简练、挺拔和轻巧;明代家具的最大特点,它擅长将选材、制作、使用和审美巧妙的结合起来;椅子的靠背和扶手的曲度都基本适合于人体的曲线,触感良好;明代家具采用木构架的结构;结构科学合理;明代椅子由于造型所产生的比例尺度,以及素雅朴质的美,使家具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家具整体的长、宽和高,整体与局部的权衡比例都非常适宜;有的椅子座面和扶手都比较高宽,这是和封建统治阶级要求“正襟危坐”,以表示他们的威严分不开的;青花,是在白色瓷器上绘有青色花纹的一种瓷器;青花的原料是一种钴盐类的金属元素,呈色性很强,鲜明而稳定;我国自元代以来制成了青白瓷,瓷色白里泛青,装饰以青色花纹,显得十分协调、优美;青花虽只用一种色彩,但是由于调料的浓淡,用色的层次,而能呈现出极其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宣德炉”:明朝工部招聘名师研究一批多种金属铸造合金铜器,多为“炉式”而称“宣德炉”;宣德三年1428年,工部组成专门机构由名匠吴邦佐、李澄德等60多人选用中外30来种珍贵原料,反复掺混配合多次冶炼,并仿照古铜器与瓷器及漆器等造型优点,终于创造出铜质细腻、色泽精美、造型新颖的特殊独创的铜器器皿,主要有“素炉”、“华炉”创制出造型上百种;景泰蓝:据史所载,至少元代已有大食今阿拉伯及大秦古罗马经西域传入一些“大食窑”;这是“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它又与“佛郎嵌”相似;明代新兴的铜胎蓝底掐丝填彩色釉所烧成的这类特种工艺品,在明宣德年间已有相当成就;当时称“珐蓝”或“珐琅”,因景泰年间的产品增多,蓝色最佳,便统称“景泰蓝”,是北京的着名特产;清代“景泰蓝”生产规模更大,花色品种更多,制作技艺更精;由于它技艺精湛、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性,对欧洲“巴洛克”装饰有很大影响;1904年曾在美国获世界博览会金奖,至今仍在世界享有盛名;何稠北周至唐初的工艺美术家;祖籍应为中亚,长期主持宫廷营建、制作;隋代,他仿造的波斯金线锦袍比原作更精美,又以绿瓷仿制玻璃,效果“与真不异”;窦师纶初唐着名丝绸纹样设计家;设计的瑞锦、宫绫“章彩奇丽”,常以对鸡、斗羊、翔凤、游麟为题材,图案多取对称形式;因窦爵封陵阳公,故他设计的图案被称为“陵阳公样”;夹缬唐代开始流行的一种丝绸等织物的印染方法;做法是,以两块图案相同的镂空花版,将按幅宽对折的织物夹住,从两面施染,花纹对称;有的作品因多次施染,能形成多种彩色的图案;联珠纹中国6世纪中期到7世纪后期流行的装饰题材;由连续的圆珠构成,典型为丝绸上的联珠圈纹,应受经中亚传入的萨珊波斯影响;8世纪初,逐渐退出中心地区的装饰主流;金银平脱唐代流行的高档装饰方法,由汉代的贴金银片发展而来;做法是,将金银片剪刻成花纹,粘贴在漆地上,拼成图案,再涂漆、研磨,使图案与漆地平齐;用以装饰漆器、铜镜,以至瓷器;雕漆相传始于唐的漆器品类;做法是,在器胎上涂以几十道、以至上百道大漆,再于漆地上雕刻图案;分剔红、剔黑、剔犀、剔彩等多种;元以后,以剔红为典型的雕漆成为中国漆器的代表;磁州窑窑址在一带,是典型的民间窑场;宋金时代繁荣;装饰手法丰富,以白地黑花最为典型,图案往往简洁潇洒;在中原影响很大;影青宋元称“青白瓷”,釉色白中泛青;器物多带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大量烧造于宋元时南方,景德镇的产品最具代表性;皮囊壶辽代最有代表性的陶瓷器形,又称“马镫壶”、“鸡冠壶”;有多种样式,造型和装饰常模仿皮质容器;造型的演进体现了契丹民族的生活从游牧到半定居的转变;戗金银传统漆器品种;做法是,在漆地上刻划出图案,于刻纹内上漆后,再填以金银箔;源头可上溯到西汉的针刻,宋代作品已极精美;满池娇表现“池塘小景”的绘画性图案;池塘中,莲荷盛开,并常配鸳鸯等水禽;图案因元文宗的御衣刺绣而定型,是元青花等的重要装饰主题,并延续到后世;渎山大玉海现存最大的古代玉容器;造成于1266年初,是蒙元重要的宫廷贮酒器;呈色青黑,杂以白斑;外壁碾琢波涛中的海龙、海马等;形象丰满,造型雄武硕大,重约3500千克;斗彩明以来的一种彩绘瓷器;装饰以釉下的青花和釉上的彩色组成;创始不晚于宣德年间;成化斗彩最负盛名,产品多为秀雅的小型器;“宋代五大名窑”的艺术特点:①、汝窑特点:以“天青”为佳;大多“素面”无纹饰,蟹爪纹,香灰色胎,满釉支烧,有“芝麻挣钉”;②、官窑特点:以天青为上;紫口铁足;有蟹爪纹,以粉青为代表;造型多仿商周秦汉青铜器和玉器;③、哥窑特点:“紫口铁足”、“金丝铁线”、“冰裂状开片”;④、钧窑特点:釉厚粘稠、“窑变”、“蚯蚓走泥纹”、“底款刻数字”;⑤、定窑特点:“芒口”、“金银铜扣”刻“官”款最多,创造了“支圈覆烧法”,器体薄、早期多为素地,后多刻花或画花;“明式家具”的定义及特点①、明式家具准确定位应该是我国明代至清代早期生产的一批优质硬木家具;因主要制作年代为明代,因此习惯上被称为明式家具;②、明式家具的用料很讲究,多用紫檀、红木、花梨木、楠木、樟木、胡桃木等硬木;③、明式家具的另一种特殊工艺就是不用钉钉,也不用胶粘,只是采用严密的榫卯工艺;④、明式家具很重视人体工程学;比如,总结出桌椅之比例:“尺七,二尺七,坐着正好吃;”以此种比例制作家具;⑤、明式家具上极少附加装饰,偶尔有一二雕饰,也都是附着在一些辅助构件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结唐代雕塑艺术的特点;①、在唐代造型艺术雕塑中,以皇帝陵墓前那些气势雄浑华丽的大型纪念性群雕最能显示时代的风格;②、其艺术造型也由雄浑转向庄重,到唐太宗时代在前代造型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时代雄浑风格的特征;代表作是昭陵六骏;③、唐代雕塑装饰艺术成就反映在陵墓石刻,宗教雕塑,佣像雕塑,小型陶瓷雕塑;④、在陵墓石刻装饰艺术方面主要表现加强了细部刻画;⑤、在宗教雕塑方面典型反映在佛教造型艺术上;⑥、在佣像雕塑方面唐代的装饰艺术最突出的表现早色彩的使用方面;⑦、在小型陶瓷雕塑品方面,唐代主要流行小型瓷器,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均很突出;江西景德镇元瓷的发展特点:元瓷在胎、釉、纹饰、造型等方面都较多地体现了汉民族的传统艺术风格在某些方面也具有蒙族的特点;元瓷造型古朴敦厚胎骨厚重大件器物比较多另外元瓷的装饰方法改变了以往以划刻、印为主的技法而以绘画纹为主;元代的青花、釉里红等器物全部是绘画而成的花纹图案它的题材除了以往的花草、缠枝花卉、花鸟以外还出现了八宝纹、云头纹等少数民族的花纹及图案;明代漆工艺专注髹饰录主要谈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漆工艺的创作方法是什么主要谈了四个方面:其一材料性能其二历代工艺与易产生的弊病及修补方法其三装饰工艺;其四,胎骨种类及其工艺技法; 创作方法主要是“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明代家具的制作特点和艺术风格明代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黄金时代;1;明代家具源于民间家具,它的做工精巧采用硬木,以黄花梨、紫檀木最为常见2 、结构方面采用小构建拼接,使用榫卯 3 、造型上注重功能的合理性与多样性,既符合人体生理特点,又富有典雅之美,使艺术和实用相结合4 、名家具极少髹漆,也没有过多的装饰,突出木色纹理,体现材质美,形成清新雅致、明快简洁的风格;具有这种特色的家具称为“明式家具”5 、明式家具的种类很多可分为椅凳,几案,箱柜,床塌,台架,屏座等6大类 6 、明式家具在于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可用简造型简练、厚敦厚有分量庄重大方精做工精巧、雅典雅四字概括7 、在制作上,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意匠美②材料美③结构美④工巧美; 总之,明式家具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典范,是环境艺术中园林和室内陈设的精华;元青花和蒙古族的关系中国的青花瓷起源虽早,但长期低靡;元代,骤然繁荣,这与蒙古族文化关系密切:蒙古族尚蓝尚白,青花瓷恰为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效果;蒙古族饮食豪放,元青花中大型器物数量众多;蒙古族恶七重九,元青花的装饰带没有七层的,而九层的为数不少;蒙古族习惯于迁徙,元青花中便于携带的造型颇多;角端、云肩等一些题材也同蒙古族有关;多数元青花又烧造于浮梁磁局所在的景德镇;唐代在我国封建历史阶段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体现在:1.人的意识的解脱,人的价值的发现;原始社会,人们处于因自然的超人力量而产生的原始宗教观念中;商周时期,是崇奉并依赖于天神而维护其思想统治;汉代儒学的神化;六朝时期的宗教统治等等,人的意识是在长期的被制约中;而唐代,人开始认识了自己,并使周围的事物服从于自己的活动;2. 在装饰方面,一反过去那种神秘、拘谨、威严的艺术气氛,而多种装饰技法的应用表现出自由、舒展、情趣的特色,美丽的花朵,卷曲丰满的卷草,自由飞翔的禽鸟,翩翩起舞的蜂蝶,是常用的装饰题材,它广泛采用了人们现实生活中所关注的一切美好事物,面向生活,面向自然;卷草是唐代装饰纹样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卷草在汉代装饰中就有,唐代卷草则更加繁复华美,多以牡丹为主花,到明代中期以后,渐变为以莲花为主体的串枝花;3在工艺美术创作上,使传统工艺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并广泛汲取外来工艺文化的滋养,创造出唐代工艺美术的新的时代风貌;在这些方面,就显得十分可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总之,唐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具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可以用满字形容:由于它富于情趣化,所以也可用情字来形容;唐代创造了灿烂的盛唐工艺文化,不仅对国内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较远的影响,也在世界工艺文化史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宋代的工艺美术,具有典雅平易的艺术风格,不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等,都以朴质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使人感到一种清淡的美;和唐代相比,正好形成两种不同的特色;1如果把唐代的工艺美术风格概括为情,宋代则可概括为理;唐代华丽,宋代优雅;唐代开廓宏伟,宋代严禁含蓄;2从美学的角度看,宋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格调是高雅的;3唐代的工艺美术,以材料的珍贵和做工的精巧为其特色,反映出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而宋代绘画则直接进入了工艺美术领域,不少工艺品种以表现绘画为其目的;一定的政治经济,以及由此形成的哲学、文学思想,影响着工艺美术的审美要求和创作思潮;宋代是十分软弱的朝代,反映在工艺美术风格上,它缺乏宏博的雄伟气魄;2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因而也是一个文治的时代;文学艺术的发达,强烈影响着工艺美术制作,装饰题材走向文学化和绘画化;一部分工艺美术产品脱离实用而向纯欣赏方向发展;3、在哲学领域里宋代崇尚理学,所以这是一个理性的时代;反映在工艺美术风格上,它具有内蕴、恬淡的特点,端庄大方;色调多用冷色,有宁静感;装饰常采用富于理性的规则的几何纹,更多的是素朴无华;3、在文学思想上,要求的是平淡自如,条达舒畅的目标;文化的渐趋平民化,工艺美术生产也走向商品化;大量生产,力求降低成本,以扩大工艺美术的社会效能,在这一点上,宋代的工艺美术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宋代的工艺美术,还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了它的一些特点;至此,工艺美术明显的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结合实用的生活用品,一是专供欣赏的工艺品;它虽未能成为主流,却对明清的工艺美术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元代时我国强盛而统一的时期,在历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改变了自宋代以来积弱不振的政治局面,这种社会背景,必然影响着元代的工艺美术发展;1、和宋代相比,如果说宋代是“崇文”的,那么元代则是“尚武”的;在工艺美术上形成了元代工艺美术的粗犷、豪放、刚劲的艺术风格;像陶瓷器皿的厚重、粗大,丝织品流行加金技术而显得富丽辉煌;2、元代贵族统治者十分重视加强思想方面的统治,利用宗教麻痹各族人民的反抗意识;元代最盛行的是佛教,尤其是西藏传来的喇嘛教;道教也盛行一时;这些反映在工艺美术的制作上,一些宗教内容的装饰题材和为宗教所用的器皿,都常有所见;3、元代版图的扩大,交通的发达这些条件密切了国内各民族的联系,也加强了对国外的交往;这些;对于促进中外文化和经济的交流,对于发展工艺美术,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明代的工艺美术,织锦、棉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雕刻以及建筑装饰等,都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其艺术风格,达到了十分精练的程度,具有端庄、敦厚的特点;可以用健、约等字来形容;所谓健,是充实而不浮艳,所谓约,是概括而不赘疣;无论造型还是纹样,装饰性都很强,使人感到美的样式化、程式化、图案化;缠枝花是明代最流行的一种装饰纹样;它以近于固定的格式,卷曲相环,通常用宝相花和牡丹花;在明代,绘画已经较普遍的应用在装饰上;明代在工艺上采用的绘画,往往注意结合器物的形体,因而使绘画适应了装饰的要求;明代的工艺美术明显的形成了宫廷工艺和民间工艺两大体系;宫廷工艺是为少数封建贵族统治者服务的,它的作法细巧严谨;民间工艺则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质朴、豪放自然、健康等特色;前者侧重在技术上,后者侧重在艺术上;明代的工艺美术,是我国工艺美术民族风格发展的成熟时期,基本上具备了近代特色的主要特征;1、从整体看,清代的工艺美术,在艺术上缺乏较高的美学境界,把艺术和技术等同起来,虽然技艺精绝,使人赞赏,但不能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在科学上其制作水平远远超过前代,使技术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从而使人在工艺美术的创作中,逐步由被动转入两人主动;2、清代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是繁缛、精巧;绘画式的装饰,占主导地位;3、清代工艺美术,不仅品种得到极大发展,在工艺技术的综合应用方面,也具有时代特色,这样不但可以使某一工艺多用化,还可取长补短,提高效益;4、在清代工艺美术领域中,已经逐渐形成了民间工艺和宫廷工艺两个体系,产生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为不同对象服务;前者淳朴自然,富于生活气息,后者矫饰造作,具有匠气和雕琢气;5、清代中期以后,由于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一些工艺美术品在装饰上明显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生搬硬套,全盘接受;这在当时文化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现今,当人民掌握了一切文化的所有权以后,就应当取人之长,为我所用;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三彩陶器,在继承了汉代釉陶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釉色同时施饰的处理方法, 在器物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唐三彩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彩绘分多色釉、釉面装饰的运用;二是多种形象的创造与陶塑工艺结合;经过精练的白粘土制胎,两次烧成烧胎1200度,烧彩釉900度左右以黄、绿、褐等彩釉为主色,色彩之间相互晕染,模仿丝织印染的效果,形成唐三彩班驳淋漓的独特艺术风格;制作地点:分布在长安和洛阳;简述唐三彩及其制作方法: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三彩陶器,在继承了汉代釉陶传统的基上,创造了多种釉色同时施饰的处理方法, 在器物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唐三彩所制物品甚为丰富,除有几乎包括当时生活用品各个方面的器皿外,还有大量优秀的三彩陶塑作品,陶俑采用模制;唐三彩的装饰手法很多,主要有贴花和釉面装饰等方法;唐代青瓷最着名而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地区的越窑;从商、周、战国、秦、汉、六朝以来,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被称为“诸窑之冠”;白瓷:具有代表性的白瓷瓷窑是与越窑齐名的邢窑;唐代着名的印染法:夹缬、腊缬、绞缬、碱印、拓印;金银平脱:以金或银捶成薄片,按装饰花纹要求,剪成图案粘贴在漆器上;然后加漆两三层,最后经过研磨,使显出金银花纹,花纹和漆在一个平面上;宋代工艺美术北宋五大名窑指的是定窑、汝窑、官窑、均窑和哥窑;宋代南方的建窑、吉州窑是着名的黑瓷产地;磁州窑的刻划花装饰技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剔刻画、剔刻填花黑釉剔白花梅瓶是磁州窑烧制的;龙泉窑瓷器与哥窑瓷器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无开片、用浮雕效果装饰;宋代诸瓷窑有什么不同特色定窑,景德镇之清秀;汝窑、耀州窑、龙泉窑之浑厚;官窑、哥窑之典雅;钧窑之绚丽;建窑之纯朴;磁州窑、吉州窑之民间风采;窑变:属原始青瓷系统,由于有料中含有铜元素,经还原焰烧制而呈现绿或紫红斑,使在青瓷上打破一色釉的单调,形成了对比妍丽的艺术风格,这是陶瓷工人的一大贡献;犀皮:是一种斑纹漆;先用稠厚的色漆在漆胎上涂出凹凸不平的漆层,待干后,再用各种对比鲜亮的色漆分层涂漆,形成多层多色的其层,最后用磨炭打磨;缂丝是宋代新兴的丝织品;试述宋代各窑场的特点:汝窑青瓷,其烧制的青瓷,含铁量适当,烧制过程中火焰控制适度,釉色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天青色,它不以装饰为重,仅以釉色作为美化器体的手段;哥窑青瓷,哥窑瓷器釉色有粉青、米色、灰青色等,以粉青色为正色,其特征是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称“开片”;官窑青瓷,官窑釉色以粉青为主,色调淡雅含蓄,一般很少施加纹饰,除了有蟹爪纹开片,还有“紫口铁足”的特点;钧窑青瓷,突出的釉色变化就是复色釉的烧制,即通常所说的“窑变”;龙泉窑青瓷,以粉青釉和梅子青形成独特的瓷器风格;耀州窑青瓷,耀州窑青瓷胎厚,花纹深刻,纹饰有坡度,具有浑厚、粗放的民间艺术特色;定窑白瓷,瓷釉层薄,滑腻滋润,釉色白中透着微黄,定窑的刻印装饰纹样在白釉中掩映生辉,别具一格,定窑瓷器的装饰题材以花卉为主;磁州窑,所烧白釉黑花瓶最有特色,磁州窑瓷器装饰手法多样,有刻画、剔花、剔刻填花、珍珠地、“铁釉画花”等;建州黑瓷,以兔毫釉为代表;吉州窑黑瓷,釉色上往往有黑、褐、黄等深浅变化,即所谓“玳瑁斑”、“油滴斑”等;元代工艺美术釉里红:釉里红瓷器是元代景德镇工匠们继青花瓷之后,运用铜金属在釉下进行彩绘的又一新的工艺成就;它是在宋代钧窑窑变红釉氧化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元代釉里红瓷色泽纯正鲜明,釉色凝重华丽,表现手法丰富多样;雕漆:雕漆是在漆器胎骨上涂漆数十层或上百层,待漆稍干后,在漆器上雕刻出各种装饰花纹,达到浮雕效果;雕漆以宋元最有代表性;青花:是釉下彩瓷,在白色瓷器上用钴盐类金属元素在釉下绘制青色花纹,然后上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瓷器,显出一种清雅、幽静,蓝色图案永不褪色;它是陶瓷工艺中,自元代以后形成的一个主要品种;代表窑,景德镇创新明代工艺美术妆花:“妆花”是一种多彩的丝织品,分段换色提花,配色考究,色彩异常丰富,花头大而醒目,有“走马看妆花”之说;斗彩:在胎上先用“苏泥勃青”青花釉料画出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的加以彩绘,使青花和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上下斗合,构成全体,称为“斗彩”;。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https://img.taocdn.com/s3/m/ab49611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2.png)
宋代装饰多系缠枝、折枝的各类花卉。色彩则注重和谐单 纯。
质地、造型、装饰、色彩的种种特征造就了两宋工艺美术 典雅优美的风貌,典型的作品虽然精工细作,但绝不炫耀卖 弄,而是追求含蓄天然,期望能够达到淡中见浓、浅中显深、 平中寓奇的理想境界。这也应合了“道尚取乎返本,理何求 于外饰”(《文忠集》欧阳修)中所诠释的道理。
宋代丝织物
刻丝山茶图
牡丹纹罗背心
刺绣瑶台跨鹤图
二、辽夏金
(一)辽
辽代丝织的发达,是建立在侵扰、掠夺中原的基础之上的。 华北工匠始终是辽地丝织生产的基本技术力量。辽代丝织以实 用品居多,这同其游牧民族的特性有关,此外联珠纹在辽织物 中多有出现。
罗地刺绣联 珠人物纹袱
(二)西夏
西夏的丝织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西夏织 物图案中受藏传佛教的影响较多。此外西夏的制毡业尤为发 达。
(三)金
金立国后,黄河下游的广大地区已被纳入其版图,其得到 不仅是广阔的土地,还有发达的中原织造业。在金的丝织业 中,刺绣发展较为突出,喜好用各种吉祥图案。
第三节 金银器
一、辽
契丹人在建国后拥有着发达的贵金属加工业,制作者多以 汉工匠为主,工艺技术受五代和宋的影响很深,但许多器具 的造型和装饰透露出浓郁的契丹风格。
钧窑月白釉出戟(ji)尊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
(七)磁州窑
磁州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一带,是典型的民间窑场。磁 州窑产瓷以白瓷和黑瓷为主,也烧制三彩瓷器。磁州窑瓷 器的瓷面装饰丰富多彩,其中以白地黑花最为典型,所用 图案往往是民间精彩的绘画资料。
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纹罐 磁州窑珍珠地花人物纹瓶
(八)吉州窑
通常人们把官窑:定、汝、官、哥、钧称为宋代的五大 名窑,这是不确切的。宋窑中的官窑的确工艺精美,但民 间的北方磁州窑,南方的吉州窑和江西景德镇瓷窑等都有 着很高的烧瓷技术,并创造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宋代文化工艺美术
![宋代文化工艺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8202fc0616fc700abb68fc38.png)
宋朝文化宋代文化空前进步,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二程、朱熹、欧阳修、苏轼、司马光及沈括等优秀人物,享誉千古;而活字印刷、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更对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宋朝是个群星汇粹的年代,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沈括、岳飞、朱熹、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等等一大批在中国乃至世界史中光彩夺目的人物。
宋朝因为极其重视文教,学术文化的成就极高,中国文化至此更趋精深成熟,所以更方面的人才也就不断的涌现了。
明人宋濂谓:“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
”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六位,除“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外、还有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宋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理学家北宋二程:程颐、程颢。
南宋东南三贤:朱熹、张拭、吕祖谦。
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宋朝民间涌现了许多的文学社体,总之宋朝是文化人的天堂。
宋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宋朝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宋朝诗歌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里面有各个方面的知识财富。
宋朝的诗歌是唐朝诗歌的延续、再发展与突破。
宋朝的诗人更广泛、诗篇更丰富。
诗歌的种类、形式在宋朝达到丰富。
宋诗创作数量空前丰盛。
北京大学正在编纂《全宋诗》,据初步统计所收作者不下九千人,为《全唐诗》的四倍。
《全宋词》辑录,共收词人一千三百余家,词章近两万首。
孔凡礼《全宋词补辑》,又增收词人百家,词作四百多篇。
宋是中国文明的第二次浪潮。
不仅使神韵文明向绝对化发展,还使平民文化发展起来。
戏艺,有滑稽剧、杂技、傀儡戏、皮影戏、说话、杂剧等等。
其中杂技就有上百种。
宋人小资情节严重,宋词中抒发的感情大多都是抒发那种浅斟低唱的闲情逸趣。
宋词体现了宋朝稳定的政治局势、繁荣丰富优越的社会生活。
娼妓业的兴盛起源于宋代城市经济的高度繁荣。
茶文化是在宋代时才达到艺术的境界。
宋朝的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茶,而是茶饮料。
有的要加糖,有的要加盐,要加各种作料的茶。
工艺美术史
![工艺美术史](https://img.taocdn.com/s3/m/1eb25548be1e650e52ea99bd.png)
1长信宫灯:河北满城出土,此灯出现在汉代时期,以铜灯中的虹管灯形式出现。
长信宫灯塑造出以优美的仕女形象,左手托灯,右手提灯罩,以手袖为虹管,处理的十分自然。
灯体呈圆形,有两块瓦夫的罩板,可以任意调节光照的方向。
在汉代时期,筒灯造型丰富多彩,灯体优美,即适应实用的要求,也符合科学原理,做到了工艺品的多样化,达到了实用和美观的统一。
2缂丝:在宋代宣和时期制作最盛,河北定州所制最佳,南宋时制作更加精巧。
缂丝原为室内和佛殿的装饰,或作为书画的装裱,上等书画用缂丝,次等用锦。
宋代的缂丝除了作实外,已向装饰方面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欣赏品。
3景泰蓝:明代著名的一种金属艺术,它的正式学名应为铜胎掐丝珐琅。
制作方法较为复杂,大体分为七个过程,(1)制胎(2)掐丝(3)烧焊(4)点蓝(5)烧蓝(6)磨光(7)镀金,它的特点可以用形,纹,色,光四个字来概括。
所以,它具备了我国传统工艺中造型,色彩,装饰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品。
4汉代三大绣:a信期绣,这是一种精巧刺绣,用线细,单元小,花纹精密。
b长寿绣,主要为云纹,花蕾和叶子花瓣,实即茱萸纹,纹样的变化优美,流畅的线条,极富有装饰性。
c乘云绣,在卷曲缭绕的云气纹中,表现出一只眼的神兽,作承云状。
5黑陶:新石器时代晚期,彩陶工艺衰败后在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的一种文化。
黑陶工艺制作已经采用轮制,具有黑,薄,光,纽四个特点。
由于在制作中的局限性,黑陶工艺则是以造型取胜。
黑陶往往在器皿上形成凹凸的单线或复线轮纹使人感到一种节奏的美。
6人面鱼纹盆:人面鱼纹彩陶盆通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细泥红陶质地。
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
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
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
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
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
宋代工艺美术史
![宋代工艺美术史](https://img.taocdn.com/s3/m/efdfb62d3968011ca200910b.png)
xiake !!
一、陶瓷工艺
• 概况 1、宋代被称作“瓷的时代”,是陶瓷发展的鼎盛时 期。 2、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南北方都有许多名窑。
3、釉色增多,装饰方法丰富多彩。
4、陶瓷制作的许多生活用品,代替了金属、漆器。 5、定、汝、官、哥、钧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一、陶瓷工艺
陶瓷工艺
汝窑 定窑
哥窑
五大名窑
官窑 钧窑
汝窑
莲 花 温 碗
汝窑
汝 窑 出 戟 尊
汝窑
汝 窑 青 瓷 尊
官窑
指由宫廷官方经营垄断,并由宫廷专用的瓷。 宋代的官窑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 北宋官窑在汴京,南宋官窑在临安。 官窑土质细润,釉色晶莹,造型端庄,做工整。 器皿紫口铁足,有蟹爪纹,以粉青为代表。
官窑
官 窑 贯 耳 瓶
官窑
三、染坊工艺
• 背子,是宋代最具时代特色的服饰,男女都可穿。女用背 子多以直领为主,其具体形态也不尽相同。从大量史料来 看,背子是宋代妇女通常的服饰。宋代的背子是对襟,窄 袖,长袖,长衣身,领、袖口、衣襟下摆都镶有缘饰。腋 不缝合,即衣服的前后片在腋下不缝合的服装样式,在腋
下缀有带子作装饰。
南宋刻丝山茶蝴蝶图
调织锦的组织、形式;前者强调宋代锦院生产的织锦,当然
主要是宋式锦,由于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故名,也故衍生 了第二种产品和第二层含义。
三、染坊工艺
• 宋锦具有独特的风格,在纹样组织上,精密、细致、繁复
,图案花纹对称严谨而有变化,丰富而又流畅生动,常见
的有龟背纹、绣球纹、剑环纹、古钱套、席地纹、八达晕 等四方连续的图案作为骨骼,再加填翠池狮子、宜男百花 、花鸟、林禽、聚八仙等纹样,百吉等字形图案也很常见 。配色典雅和谐,艳而不火,繁而不乱,富有明丽古雅的
中国工艺美术史 宋
![中国工艺美术史 宋](https://img.taocdn.com/s3/m/af756b1bfc4ffe473368ab26.png)
北宋 钧窑鼓钉纹洗 苏博
“钧瓷无对,窑变无 双 ”。
窑变尊 北宋钧窑 高18.4,口径20.1厘米 北京 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钧窑玫瑰紫花盆。
钧瓷的釉面在高温烧制中形成千姿百态的图形,似真似幻,变化莫测,往 往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白胎烧就彩虹来,无色成窑画作开”,
北宋钧窑天青色鸡心罐
钧瓷的颜色青若蓝天,白如美玉,紫胜葡萄,红比牡丹,体现着典雅大方、飘逸空灵 的帝王之气。同时,钧瓷的形态古朴厚重、典雅端庄、简洁大方、线条流畅,体现着 清新练达的含蓄之美。
青瓷刻花凤凰缠枝花纹注 北宋耀州窑 高21厘米 美国纽约大都 会博物馆藏
“击其声,铿锵如 也;视其色,温温 如也。”
青瓷刻花牡丹纹 瓶 北宋耀州 窑 高19.9,口 径6.9厘米 北京 故宫博物院藏
南方民窑系
龙泉窑 景德镇窑 建州窑 吉州窑
龙泉窑系,南宋对因供应宫廷用瓷而发展 较快。龙泉窑在今浙江省浙江县境内,已发现 遗址二十余处。龙泉窑创烧于北宋早期,至南 宋晚期达极盛。以烧青瓷为主,其中的粉青釉、 梅子釉瓷代表了当时瓷器工艺的最高水平。至 今仍令人叹为观止。龙泉窑瓷白中泛绿或微带 青灰,温润沉稳,南宋多用以对外贸易
剔犀工艺是用两种或数种 色漆逐层相间积累到所需 的厚度,然后用刀剔刻出 图案,再加打磨,使刀口 圆润稳顿,不露刻痕。于 是在刻口断面处呈现厚薄 相间、富有规律的色层 “灿然成文”。取得比单 色雕漆更富于变化的装饰 效果
桂花纹剔红盒 宋 通高3,口径8.7厘米 北 京故宫博物院藏
剔犀执镜盒 宋 直径15.4,长27厘米 1977年江苏省武进县南宋墓出土 江苏省常州市博物馆藏
北京翰海拍卖公司
青瓷鱼耳炉 宋 哥窑 高8.3,口径12.5,足径9.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朝的工艺美术与金银器始末
![宋朝的工艺美术与金银器始末](https://img.taocdn.com/s3/m/c6f5ceb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2.png)
宋朝的工艺美术与金银器始末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也是中国文化与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宋朝的工艺美术领域中,金银器是一项重要的艺术形式,因其制作精美、材质高贵,成为时代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本文将讲述宋朝的工艺美术与金银器始末。
宋朝的工艺美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明的时代,当时的武功、文化、经济和社会制度都有了极大的发展。
对于工艺美术的发展而言,宋朝注重实用性,追求精湛的工艺技术与艺术性,从而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的黄金时代。
在宋朝时期,工艺美术对当时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个时期融合了多种文化形态,民间艺术和官府艺术的发展相得益彰,吸收和借鉴了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成果,使工艺美术这个领域屡创佳绩。
宋代的瓷器、画册等工艺品口碑极佳,其中金银器以其高贵感与制作精美著称。
宋朝的金银器宋朝的金银器又被称为“银质金饰”,此类器物的成品多用于宫廷或者市井,手工品质仅次于为皇家制作的器皿。
宋代金银器制作技艺日趋成熟,在已经成为老传统的银器基础上又不断创新,形成了一个更为丰满、复杂和生动的艺术裁判甚至被作为收藏品进行珍藏。
供品灯是当时金银器的主要品种之一,它以造型散发出的光芒来延续其的灵魂和工艺美。
宋代金银器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下面简要谈一谈。
第一阶段:初期阶段在中国历史的金银制品中,北宋初期是一个发展最为缓慢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金银器主要采用高温纯银和镶嵌等技术,多是以黄金作为基础,加以四天子、龙、凤等传统纹饰,成品典雅大方,身型富有变幻。
汉文化、唐文化、五代时期的民族文化等多个文化都在工艺品上得到了表现。
第二阶段:中期阶段在宋代中期,金银器的发展济济有名。
这个时期的金银器中发掘了当时民间工艺技术并融为一体,技艺日趋成熟。
不仅贵族和王侯可以享用金银器,民间玩物也成为制作者的比较重要的目标。
这个时期的设计表现出明显的官方和地方气息,技术提高,各式器物纷纷涌现。
金银器的传统手法也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很长的时间。
宋朝的工艺美术史有哪些
![宋朝的工艺美术史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50c3f8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9.png)
宋朝的工艺美术史有哪些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在宋朝期间,中国的工艺美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多种风格和流派。
以下是宋朝的一些重要工艺美术史。
1. 刺绣艺术:宋朝是中国刺绣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绣品的种类和品质在这个时期都得到了大幅增加。
宋代的刺绣上文字和图案也变得更加精致繁复,尤其是金丝刺绣和真针绣。
刺绣品在宫廷装饰、服装上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2. 陶瓷艺术:宋代是中国陶瓷制作的黄金时期。
宋代瓷器主要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初期,青瓷(黄绿釉)和哥窑瓷(斑彩)非常受欢迎。
南宋时期,汝窑、定窑、官窑等瓷炉逐渐兴起,其精美的瓷器被广泛流传。
宋代的瓷器制作技术精湛,釉色细腻,造型优美,极为讲究细节,被后世誉为"天下三杯"。
3. 木雕艺术:宋代的木雕大师技艺高超,技术精湛。
木雕艺术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在建筑装饰、家具制作和雕像制作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宋代的寺庙、官府及官方建筑中经常能看到一些精美的木雕,如细密镂空的屏风、雕花窗棂、扇面等。
4. 金属工艺:宋代的金属工艺发展非常迅猛,金银器、铜器、铁器、锡器等多种金属工艺品相继问世。
金属工艺品包括玉如意、佛光、器皿、香炉等。
其中,宋代的铜器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座钟制作,具有巨大的创新。
5. 印制工艺:宋朝时期的印刷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乾元大藏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百部大藏经的版本,它于北宋时期印制完成。
宋朝时期的雕版印刷技术在世界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来的印刷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6. 立体雕塑:宋代的立体雕塑制作在古代中国历史上也有重大突破。
木雕、石雕等立体雕塑在建筑的门楼、柱子、门框等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些寺庙、官府和官方建筑还有壁画和石刻,充分展示了宋朝的艺术成就。
总而言之,宋朝的工艺美术史包括刺绣艺术、陶瓷艺术、木雕艺术、金属工艺、印制工艺和立体雕塑等多个方面。
这些工艺美术形式在宋朝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后世的工艺美术发展树立了标杆,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天下名窑
《格古要论》说:“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 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好者与汝 窑相类。”北宋官窑的产品釉色以月白为上,粉青次之,天 青,翠青又次之。釉内有冰裂、蟹爪等细小裂纹,还有带鳝 血状的油斑。南宋官窑瓷器釉面上分布着长短、深浅不一的 裂纹。出土的器物主要有青瓷盘、碗、碟、洗、炉及仿商周 秦汉古铜及玉器的造型。官窑瓷器胎土呈黑灰或黑褐色,胎 体较薄,施釉较厚。釉色是官窑瓷器技术和艺术上的最高追 求,它创造出青釉的粉青、月白、米黄等釉色,这些釉色色 泽幽雅,透明感降低,釉层厚而匀净。由于胎体中含铁量较 高,大部分器物的口、足沿等釉层较薄的部位泛出铁红色, 古代文献称为“紫口铁足”。
汝窑天青釉碗
第二节 天下名窑
青如天 面如玉 蝉翼纹 晨星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芝麻支钉釉满足
第二节 天下名窑
• 从传世品看,胎体较薄,胎质细腻。器物成型和修坯工艺 一丝不苟,烧制也十分考究,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器物 底部的支烧痕迹小得如同芝麻粒,底部施满釉。 • “玛瑙为釉古相传”,汝窑以名贵的玛瑙为釉,产生特殊 色泽,其色有天青、天蓝、茶色、葱绿等。尤以天青为贵, 釉色温润柔和,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
第一节 概述
• 宋朝流行理学,认为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这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时的审美和意识形态,许多艺术形式
追求空灵、含蓄、自然、平淡。 • 工艺美术受到了文人情怀的极大影响,文人以前所未有的 热情参与了工艺美术的设计与生产,有宋一朝的工艺美术 因此具有文人审美趣味的主流倾向。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科学技术也有长足的进步。两宋的科技成就,不仅成 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高峰,而且在当时的世界
范围内也居于领先地位。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而
深远影响的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其中的三项——活字印刷、 火药、指南针——就是在两宋时期完成或开始应用的。而 沈括的《梦溪笔谈》被认为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 其他比如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等方面两宋时期都取得 了重要的成就。
第二节 天下名窑
第二节 天下名窑
•7、吉州窑 吉州窑也称永和窑,在江西吉安永和镇,隋至宋称吉安 为吉州,故名。吉州窑宋代南方最大的民窑,与北方的磁州 窑风格接近同,为南北两大民窑体系。吉州窑瓷器种类繁多, 纹样装饰丰富多彩。按胎釉可分为青釉、黑釉、乳白釉、白 釉彩绘和绿釉等类。
第二节 天下名窑
宋代景德镇的影青瓷以湖田窑烧制的为最著名,胎质洁 白细腻,器壁极薄,呈半透明状态,釉色青白,光泽度强, 透明度高。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由半透明的釉,发展到半透
明的胎,这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是一个飞跃。
北宋前期的青白瓷并无花纹,以器型的规整和玉一般的 釉质取胜。中期以后,它的装饰以刻花为主,兼有印花、浅 浮雕、镂空、堆塑,色调雅致大方的青白瓷釉里藏花,若明 若暗,韵味无穷。
第二节 天下名窑
吉州窑黑釉彩绘瓷多为月光底下的梅树、竹枝、飞蝶或 风雪中的芦花,有含蓄的风味和浓厚的国画意境,开创了釉
上彩绘的先河。也有文字装饰,多为吉祥语,比如 “福”、
“太平”,或剪纸“金玉满堂”、“长命富贵”和“福寿康 宁”等,表达了民间习俗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第二节 天下名窑
•8、磁州窑
候,收缩幅度大的胎体就会把玻璃质的釉层拉碎,釉面出现
开片。
第二节 天下名窑
哥窑葵花洗
哥窑八方碗
第二节 天下名窑
开片原本是一种釉面缺陷。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巧妙地利用 这种缺陷,制出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且效 果精美绝伦,浑然天成,让自然延伸、交错的开片裂纹与温润的釉面和 谐搭配,给单色的器物平添了天然的美感,开片是极典型的化腐朽为神 奇的残缺之美。哥窑就是以其自然的开裂现象而博得人们的喜爱。
在宋代,并集中地表现在陶瓷上。发达的手工业和尚文重
理的文化氛围,为保持造物与主体审美理想的和谐统一提 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一代沉静典雅、平淡含蓄、
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宋代工艺美术充分地物化了中华民
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它体现和揭示的创造原则至今 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节 天下名窑
第二节 天下名窑
第二节 天下名窑
•2、汝窑。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河南汝州,即今天的宝丰 县,制品为青瓷,传世器物有盘、碟、洗、瓶、樽、碗、盏 托、水仙盆等。汝窑曾烧造供宫廷使用之器大约20年,御用 瓷作品很少,汝州一带民间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 一件”的说法。
第二节 天下名窑
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 宋瓷一扫唐之鲜艳雍容,追求细腻浸润、色调单纯的趣味。
• 宋代山水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无间的亲密交融和牧歌化的 心情和思绪。 • 宋代的服饰风格趋以修长、纤细,朴素无华;在形态上不 像唐代的华贵、夸张和开放;色彩质朴而洁净。
第一节 概述
经济的发展,文人的参与,程朱理学的流行等因素的 影响,使得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比较完美的范式和境界出现
对而言,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
代之一。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 大发展。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 各种新的农具在宋朝出现,农业发展迅速。航海业、造船 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儒学复兴,政治较稳定,兵
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相对较少较小。
第二节 天下名窑
• 釉面开细碎的冰裂纹,形状如同蝉翼纹。汝窑器釉厚,釉 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 现,似晨星闪烁。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 • 因而汝瓷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
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色。
• 北宋末年,汝窑被毁,技艺失传。
第二节 天下名窑
3、官窑 官窑之谓,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就广义 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 在宋代瓷器中,官窑专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 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又有 “旧官”和“新官”之分。
第二节 天下名窑
5、钧窑 钧窑建于北宋初年,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钧窑瓷器独 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乳浊釉,釉内还含有少量的铜,釉色带 红,有如蓝天中的晚霞。青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虽然色 泽深浅不一,但多近于蓝色,是青瓷工艺的创造和突破。钧
窑器皿的釉色比较丰富,有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葱翠
青,天蓝,米色,月白,窑变等等。
定 窑 白 釉 刻 花 直 颈 瓶
第二节 天下名窑
定窑也烧制酱、红、黑、紫、绿等其他名贵品种,都 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是传世稀少的珍品。宋
代诗人苏东坡在定州时,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
来赞美定窑瓷器的绚丽多彩。
定窑产品常常装饰着划花、刻花或者印花,纹饰题材有
莲瓣、龙凤、牡丹、莲池游鸭、婴戏、鸳鸯等。
第二节 天下名窑
磁州窑
第二节 天下名窑
•9、建窑
建窑在福建建阳水吉镇,主要产品是黑釉茶具,这与宋 代的“斗茶”之风有关。黑釉中含有较多的铁化合物,它们 在烧制的高温中熔解并产生气泡,气泡在高温中又形成不同 的形状,有的如斑点银星,称为“油滴”,有的如丝丝细毛,
称为“兔毫”,有的如鸟雀羽毛,称为“鹧鸪斑”。兔毫是
第二节 天下名窑
6、景德镇窑 CHINA,china, “昌南”,景德镇的历史名称。 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北宋时期,创烧“影 青瓷”。影青瓷又名青白瓷、隐青、罩青,釉色釉色近白, 在积釉处显出湖绿色的青色,青色在若有若无之间,青中带 白,白中闪青,明澈淡雅,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
第二节 天下名窑
当时最有名的白瓷,生产规模宏大,品种繁多,多为碗、盘、瓶、碟、
盒和枕。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北宋中后期,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 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元朝刘祁的《归潜志》说,“定
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可见,定窑器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
且产量较大。
第二节 天下名窑
定窑白釉盏托 定窑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
第二节 天下名窑
第二节 天下名窑
宋代钧窑创用了以铜为呈色剂的釉料,在还原气氛下烧 制成功铜红釉,由于它掌握了窑变的规律,所烧成的瓷器釉 色变化万千,其色调之美,语言难以表达,历代都被看作珍
品,为我国陶瓷工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其中
的海棠红、玫瑰紫,灿如晚霞,被认为是钧窑最为的名贵红、 紫色,被称为“钧红”、“钧紫”。
宋代是我国瓷器工艺的高峰时期,名窑遍布,品类繁多, 各领风骚,南北各地都涌现出许多生产优质瓷器的名窑,有 “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称,事实上远不止这五 大名窑。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 称。
第二节 天下名窑
•1、定窑 定窑在河北定州,即今天的曲阳县。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以烧白 瓷为主。宋代定窑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是
吉州窑瓷器
第二节 天下名窑
吉州窑瓷器
第二节 天下名窑
在装饰技法上采用洒釉、剪纸贴花、剔花、印花、彩绘、 木叶贴花、划花和堆塑等。其中剪纸贴花和木叶贴花装饰仅 见于吉州窑,是风格独具的装饰。剪纸贴花多运用在碗盏内 壁,采用同一样式的剪纸,三点或四点均齐排列,口沿衬以 二方连续的带状花边。木叶纹多装饰在黑釉碗(盏)内,有 单片的木叶,有半叶挂于盏边的,也有双叶或三叶散点的。
主 讲 教 师 康 小 花
中 国 工 艺 美 术 史
:
第六章 宋代工艺美术
主讲教师:康小花
第六章 宋代工艺美术
要点:
天下名窑; 染织工艺; 服装工艺;
第一节 概述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 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第一节 概述
宋朝(960年—1279年)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 一方面虽在军事上积贫积弱不敌北方邻国,另一方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