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媒体新闻采写教程》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z01165
建议课时数:72课时
适用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先修课程:新闻学、中国新闻事业史
后继课程:新闻评论学、报纸编辑、电子排版
一、前言
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是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作为新闻学的一门必修的延伸课程。它以新闻理论为基础,主要讲授新闻采访要求、过程、方法、心理,新闻写作的规律、方法等,使学生了解新闻采访的基本规律,新闻写作实践上达到一定水平,并在理论上得到一定的升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主干课程,是研究新闻采访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是新闻学领域中更偏重于应用方面的科学。新闻采访学既是记者采访活动的规律和方法的总结与概括,又是指导记者更好地从事新闻采访实践的武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全媒体时代的新闻采访技能,能够独立完成采访工作。本课程要以新闻基本理论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的技能需要而设置的。新闻工作者报道新闻首先要采集信息,即进行采访工作,采访活动不是随意进行的,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为此设立这门课程。本课程是根据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要求,从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分流出来的一
门课,原来的课程内容比较多,既要学习采访技巧,又要学习写作技巧,课时又比较少,学生掌握程度有限,实践时间不足。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将一门全媒体采写课分解成全媒体新闻采访和全媒体新闻写作两门课,本课程的侧重点是全媒体新闻采访技能,主要是发现线索和获取新闻的技巧。
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新闻工作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积累为依据确定的。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本门课程建议周学时为4学时,以每学期18周计算,共72学时;
二、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能掌握全媒体新闻基础理论知识和采访的基础知识,提高新闻敏感和实际的采访能力,应对采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独立出色完成采访工作;使学生能够养成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勤于思考,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应变能力,培养对有价值新闻信息的挖掘精神。
(一)职业能力目标
应达到的知识目标
能区分记者的职业素质;
能领会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能描述采访活动流程;
应达到的技能目标
能熟练运用多媒体信息工具;
能发现和分析新闻线索;
能有效进行采访准备工作;
能自然大方与人交际,熟练进行采访工作;
能对采访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应达到的素质目标
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
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培养责任感和不畏艰险,深入实际的精神;
具备各个学科基础的知识修养;
熟练使用多媒体信息工具、现代交通、通讯工具;(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三、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模式
该课程的内容包含全媒体新闻“采访”和全媒体新闻“写作”两大板块;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操作性强;课程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敏锐的新闻观察意识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新闻能力,掌握采访沟通的技巧和具体方法。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这样几点:
1、教学内容紧密贴近当下新闻事件。凡是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热点事件,都会同时出现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放宽视野,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基本意识。同时注重介绍各种经典的新闻传媒作品和声频、视频节目。
2、教学方法上,使用现代化和传统相结合的多种手段。除了结合专业知识点的PPT课件之外,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丰富灵活迅速的
特点,把最新的资讯传递给学生。同时,把拓展课堂信息量具体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每堂课都挑选一些学生介绍最新的社会新闻,并鼓励他们多种方法并用。
3、在教学环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每一位学生都要参与由自己选题、自己编制采访提问单、自己进行采访并最终形成新闻采访稿的实践过程,并有义务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
4、在教学拓展环节中,已经尝试邀请优秀的学界和业界的人士为学生做讲座。
(二)教学任务安排
教学任务主要包括新闻记者论、新闻采访论、新闻价值与新闻敏感、采访技艺论、从采访到报道的几个主要环节等内容。
四、课程内容、要求和设计
五、实施计划
(一)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采访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模拟教学,应选用典型案例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学会采访的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当前新闻形式并结合学生记者的可操作性设计采访任务。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二)教学评价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将课堂提问、学生作业、课堂模拟训练、采访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70%,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作为期末成绩,其中理论考试占30%,实际操作考试占70%,占总成绩的30%。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要注意先进性、实用性、准确性、系统性和统一性。
准确性:要求取材翔实,概念定义确切,逻辑推理严密,数据可靠准确。
系统性:要求体系清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全书规范统一。
统一性:全书同一名词术语前后统一,数字、字符、图、表、公式书写统一,文字与图、表、公式配合统一。
教材选用方面,按照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要求,结合我系学生实际,尽量选用高职高专优秀教材和省高教处推荐的教材,教材突出专业性、前瞻性、实用性和灵活性。
2、相关资源建设
进行系统规划建设:加大投入,使校图书馆藏中图书和资料丰富起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顺应科技的发展,应大力进行网站建设。
教研室加强建设:在专业带头人的领导下,加强学习与研讨,更新观念,不管改革与创新;聘请校外专业技术人员到系讲学,提高认识。并且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观摩学习,时刻关注本专业的最新建设与发展情况。
3、实训条件和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