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运用实践研究
北斗导航系统中的定位与测量技术研究
![北斗导航系统中的定位与测量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ab3901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c.png)
北斗导航系统中的定位与测量技术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定位技术。
而北斗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卫星导航系统,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本文将对北斗系统中的定位和测量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北斗系统定位技术北斗系统通过卫星间的通讯、测距等方式,为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服务。
其核心技术是基于卫星定位技术和时空信息技术,可用于航空航天、军事、民用等多个领域。
北斗定位技术主要分为单点定位、差分定位和精密定位三种方式。
1、单点定位技术单点定位技术是最基础、最常用的定位技术,其主要是利用北斗卫星发射的信号,判断出接收机和卫星之间的距离,通过三个或以上卫星的信号交叉测量,可计算出接收机的位置。
然后通过算法计算得到的参数,来确定用户的位置。
2、差分定位技术差分定位技术是在单点定位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差分修正的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定位的精度和可信度。
该技术是通过同时接收GPS和北斗等多个卫星信号来计算,将接收机和已知坐标位置的固定站信号比对,得出接收机位置的修正量,最终使定位的精度提高至亚米级。
3、精密定位技术精密定位技术是北斗系统的高端应用之一,也是卫星导航领域的前沿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卫星通信技术、精密导航通讯技术和大气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发展而来,可实现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服务。
它能够达到亚米级甚至亚毫米级的位置精度,适用于测量和控制领域。
二、北斗系统测量技术北斗系统中的测量技术主要包括测距、测时和测速三大类。
1、测距技术测距是北斗系统中最基础的测量技术,主要是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计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所经过的距离,最终得出接收机到卫星的距离值。
该技术是定位技术的核心之一,同时也是北斗系统实现差分定位的基础。
2、测时技术测时是北斗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测量技术,主要是利用接收机和卫星之间信号传输的时间差,计算出接收机的时钟误差和时间差值,可用于授时、同步、时间标定和调频等方面的应用。
高精度定位与导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高精度定位与导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5c07b2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4.png)
高精度定位与导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概述高精度定位与导航技术是现代导航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导航需求的不断增长,高精度定位与导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精度定位与导航技术的研究方向、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高精度定位与导航技术的研究方向1. 定位技术研究高精度定位技术是实现导航系统的基础。
目前常用的定位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导航系统、伽利略导航系统等。
然而,这些系统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存在不足,如在城市峡谷等深度掩蔽区域,定位精度受到限制。
因此,研究者致力于改进定位技术,提高定位精度。
例如,使用多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接收多个卫星信号,采用多普勒效应、波束形成等算法进行定位,可以提高定位精度。
2. 导航算法研究导航算法对于实现高精度定位与导航至关重要。
研究者致力于开发新的导航算法,以提高导航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基于粒子滤波、卡尔曼滤波等算法,可以实现对导航系统中的噪声、干扰等的消除和补偿,提高导航精度。
3.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研究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是实现高精度定位与导航的重要手段。
通过结合不同传感器(如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等)的信息,可以提高定位与导航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
例如,将惯性导航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可以克服全球定位系统在高纬度区域面临的信号弱、多路径等问题,提供更精确的定位与导航。
二、高精度定位与导航技术的应用领域1. 航空航天领域高精度定位与导航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广泛。
例如,在飞行器的自主导航中,高精度定位技术可以为飞行器提供准确的位置和姿态信息,保证飞行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高精度定位与导航技术还可以在航天探测器的轨道精确定位以及星际导航中发挥重要作用。
2. 智能交通领域高精度定位与导航技术对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例如,在车载导航系统中,高精度定位技术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位置和导航信息,提高导航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技术研究
![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e18a32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6.png)
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技术研究2018年6月23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它将与其他的北斗卫星一起构成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中国在航空、航海、交通、农业、林业等领域保障安全和促进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技术工具。
本文将围绕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技术展开探讨。
一、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优势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优势。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秀特性:1.高精度定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备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能力,能够满足各种场景的定位需求。
2.全球覆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能够在中国境内提供定位服务,还能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精度定位和导航服务。
3.历时长久。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规划和建设方面经历了十数年的时间,已经拥有一批丰富的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本,依靠这些资源,它能够长期稳定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基于以上优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民用领域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数以亿计的北斗用户,覆盖了诸如陆地、海陆图、农林牧渔等众多领域。
同时,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支持下,中国卫星导航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
二、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在航空、航海、交通等领域,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民用领域,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能够为普通用户提供更加精准和可靠的导航服务。
1.交通运输在交通运输领域,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主要用于车辆定位、调度以及区域监管,减少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
在全国各地,很多出租车、公共汽车、货车等交通工具都使用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保证了交通运输的安全和顺畅。
2.电子商务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配送服务成为了电商平台的重要环节。
在配送环节中,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可以为配送人员提供高精度的定位信息,减少配送费用和配送时间,提高了配送效率,优化了电商生态圈。
3.防灾减灾随着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成为了社会各界的重要任务。
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可以为灾民提供救援和物资配送的定位支持,为争分夺秒的抢险救援提供领航支持,是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北斗导航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北斗导航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13c320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b.png)
北斗导航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北斗导航系统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全球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其应用范围涵盖了交通运输、物流配送、公共安全、资源勘探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北斗导航系统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对其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二、北斗导航在农业中的应用状况1.定位技术的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可以通过定位技术精准地确定农田的地理位置,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数据。
在精准农业中,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定位技术,可以测量和记录农田的种植信息,并将其与其他数据进行整合,为土地的管理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
2.农机智能化北斗导航系统可应用在农机智能化领域,利用其提供的高精度定位服务与地形图像,可以实现农机自主导航,智能控制和优化操作。
通过加装北斗终端设备,便可使得农机具有智能化的运行能力,在农业生产中较大地减少劳力和成本。
3.精准施肥北斗导航系统可以配合其他技术手段,实现精准施肥系统。
精准施肥的核心方法是获取农田的基础信息,通过系统精确计算所需的施肥量,然后将该信息传输至机具上进行施肥,以节约用量,提高利用效率。
三、北斗导航如何助力农业现代化1.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北斗导航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种植、浇灌、施肥等关键环节的精准度,进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人均生产力。
此外,通过农业物联网系统协同作业,使得农业的生产过程更加扁平,提高协同创新的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2.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随着北斗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效率都进行了大幅提升,这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由于智能化机器和设备的使用,使得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牌越来越丰富,这也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能更好地解决资源和环境可持续问题,而且在大面积的精细化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也能更好地解决。
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研究
![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6a44fc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d.png)
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研究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位置和时间的精准掌握已成为普遍需求,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帮助满足这样的需求。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具备全球覆盖、高精度和独立自主的定位服务能力。
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农业、交通、航空、海洋、公共安全等方面,探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研究。
【农业】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帮助农民精准地施肥浇水、农机精准播种,在农业生产中提高作业效率和农业品质。
如在城乡结合部的小麦种植基地,通过安装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农机智能化系统等设备,可以实现将小麦种植地块精细管理、作物信息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等功能,实现了农业生产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力压力。
【交通】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可以实现交通信息实时监测、路径规划、车辆指挥调度和交通安全控制等功能。
如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通过合理设置北斗卫星终端设备,能够准确、快速地掌握飞机的位置和高度等信息,实现安全、高效地引导飞机起降。
在内陆物流的仓储物流过程中,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可实现运输车辆的精确定位、货物状态实时监控、运输路线优化等功能,提升内陆物流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航空】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涉及到民航、军航、通讯、导航、监控等多个方面,可以提高飞行安全、空中交通管理和航空效益。
在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被广泛应用,为飞机提供精准的定位服务和导航引导,实现飞机起降、空中导航和飞行管理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在航天领域,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可以辅助实现航天器的控制、导航、通讯、监测等多功能,为实现星际探索和空间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海洋】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主要通过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物联网技术、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实现渔业资源监测、海洋环境保护、航海安全等多种应用。
北斗卫星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案例
![北斗卫星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27efe5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9.png)
北斗卫星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北斗卫星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北斗卫星系统的研究进展1.技术发展随着北斗卫星系统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实现了对全球范围内的覆盖。
北斗卫星系统采用的是MEO(中地球轨道)卫星系统,优点是覆盖范围广,完全可以覆盖全球的任何一个区域,而且可以保证高精确度的定位和测量。
同时在北斗三号卫星的不断发射,北斗卫星系统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2.应用领域北斗卫星系统已经在交通、测绘、气象、海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主要包括:(1)交通领域北斗卫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主要以车辆、船舶、航空、轨道交通等为主。
其中,在车辆领域,北斗卫星可用于车辆定位导航和监控管理;在船舶领域,可以实现海上航行监控、天气预报、捕捞信息管理等;在航空领域,可实现飞行导航、空管监控等。
(2)测绘领域北斗卫星可以用于测绘领域的精细测量、大范围高精度测绘、机动化测绘等。
同时,还可以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维护和提高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的能力。
(3)气象领域北斗卫星的遥感技术可以用于气象卫星,主要包括气象预报、气象灾害监测、农业气象等。
(4)海事领域北斗卫星在海事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海上船舶定位导航、海事测绘、航海安全监控等。
同时,还可以实现港口智能化、海事电子化等。
二、北斗卫星系统的应用案例1.交通领域(1)北斗卫星车辆监管北斗卫星可以用于车辆定位导航和监控管理,主要包括车辆定位、车载监控等。
比如,在我国的黑龙江省,该省政府利用北斗卫星进行全省的货运车辆监管,实现了货车防盗、车辆管理等目的。
(2)北斗卫星水路监管北斗卫星可以用于海上航行监控、天气预报、捕捞信息管理等。
在我国的福建省,该省政府利用北斗卫星实现了捕捞船舶的监控管理,监管部门通过北斗卫星对渔具、货物、人员等进行实时管理。
北斗高精度定位和车道级高精度地图研究
![北斗高精度定位和车道级高精度地图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79b472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1.png)
北斗高精度定位和车道级高精度地图研究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前在定位系统之中也开始应用先进技术,并不断对其进行创新和完善,保证整体定位的精准性。
但是受到地图精度的影响,其定位也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针对此情况,可以结合北斗卫星,进而提升定位以及地图的精准性,并将其应用于车道之中。
本文基于此,对北斗高精度定位和车道级高精度地图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北斗;高精度定位;车道级高精度地图;研究引言: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不断飞速发展,这也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城市化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车辆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不仅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同时也为交通运输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在车辆运行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内容为高精度定位系统,同时也需要利用高精度地图,为司机提供精准的路线,同时其也可以帮助对车辆进行规范和管理。
一、北斗高精度定位(一)高精度定位分类1.全局定位全局定位主要是利用定位系统,针对被定位对象在全球坐标系下进行定位,并获取相对应的位置信息,比如说其对象所在位置、速度、时间以及三维坐标等具有全局性质的数据信息,因此其也被称之为绝对定位。
其中单点定位(或者是绝对定位)主要是利用单个接收机对位置数据信息进行接收,但是由于其只是依靠本接收机的观测量,因此这也导致其接收的位置信息的精准度比较差。
而差分定位在实际展开数据信息接收的过程中,其依靠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接收机,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位置信息的精准度,而这一过程主要是依靠差分校正量。
差分定位在实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又可以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其主要根据服务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局域差分以及广域差分两种,也可以将其分为地基增强系统和星基增强系统两种;除了根据区域进行划分,也可以根据差分修正参量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划分,主要将其分为三类,即位置差分、伪距差分以及载波相位差分。
2.局部定位局部定位主要是针对在局部区域内运行的汽车,并为其提供定位服务,因此其也被称之为相对定位。
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3a542d4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7.png)
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导语: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PS)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在提供导航定位服务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
为了满足用户对于高精度定位需求,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
一、设计原理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主要包括信号接收与处理、数据计算与校正、定位算法与精度优化等模块。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模块的设计原理。
1. 信号接收与处理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首先需要接收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
一般情况下,系统会选择多颗卫星进行信号接收,以提高定位精度。
接收到的信号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频率同步、码相对齐等操作,以便后续的数据计算与校正。
2. 数据计算与校正接收到的导航信号中包含了多种参数,如卫星位置、钟差等。
系统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计算和校正,以获得更精确的定位结果。
数据计算与校正主要涉及导航星历解算、钟差修正等算法,采用高精度的数学模型来提高定位精度。
3. 定位算法与精度优化根据接收到的导航信号和经过计算与校正的参数,系统可以通过定位算法来估计用户的位置。
定位算法有多种,常用的包括最小二乘法(LS)、卡尔曼滤波(KF)等。
为了提高定位精度,系统还可以采用精度优化的方法,如差分定位、多智能体定位等技术。
二、实现方法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实现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算法以及系统架构等。
下面将介绍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实现方法。
1. 硬件设备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天线、接收机、信号处理器等。
天线用于接收导航信号,接收机负责信号的放大和处理,信号处理器用于对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
为了提高定位精度,硬件设备要具备高灵敏度和低噪声的特点。
2. 软件算法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软件算法是实现高精度定位的关键。
根据设计原理中提到的信号接收与处理、数据计算与校正、定位算法与精度优化等模块,可以选择合适的算法来实现系统功能。
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升与信号强化技术
![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升与信号强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7f8de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2.png)
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升与信号强化技术近年来,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北斗导航系统在我国的定位服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不断提升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以及增强信号的技术手段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升与信号强化技术。
一、定位精度提升技术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是影响其实际应用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提升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以下几种技术手段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1.1 北斗差分定位技术差分定位技术是一种通过对接收机接收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将差分电离层延迟、差分多径效应等误差减小的技术方法。
差分定位技术结合了测量站点与参考站点的观测数据,通过差分处理消除大部分系统误差,从而提高定位的精度。
1.2 多频率测量技术传统的单频率测量技术在面临多径效应、电离层延迟等误差时容易出现定位精度下降的情况。
而多频率测量技术通过接收多个频率的信号,可以消除多径效应和电离层延迟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从而提高定位的精度。
这是因为多频率测量技术可以利用多个频率之间的差异来消除误差。
1.3 强化载波相位技术载波相位是北斗导航信号中包含的重要信息之一,通过对载波相位的精确测量,可以提高定位的精度。
强化载波相位技术通过对载波相位的精确度进行增强来提高定位的精度。
例如,采用较长的载波积累时间、提高载噪比以及使用高精度的GPS同步技术等手段可以有效提升载波相位的精确度。
1.4 多站组网技术多站组网技术是指通过在不同地理位置安装多个接收站点,利用这些接收站点之间的信号交叉检验,从而消除误差,提高定位精度的技术。
多站组网技术可以利用不同站点之间的差分处理结果来提高定位的精度,尤其在遭受多径效应等复杂环境影响时,其优势更为明显。
二、信号强化技术在北斗导航系统中,信号强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保证定位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增强北斗导航信号的强度,以下几种技术手段被研究和应用。
2.1 空中信号增强技术空中信号增强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卫星上增加天线阵列来提高信号传输强度的技术。
北斗卫星系统的精准定位技术研究
![北斗卫星系统的精准定位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3bead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5.png)
北斗卫星系统的精准定位技术研究北斗卫星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它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第三个实现全球组网的系统,也是目前最多国家参与、部署最广泛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北斗卫星系统以其具有领先技术、技术成熟度高、安全性好、服务能力强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农业、环境保护、资源勘探、海洋渔业等各个领域。
北斗卫星系统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空间定位。
由于卫星在轨道上的高度非常高、速度快,可以远距离地覆盖全球各地,因此它可以提供高精度的空间定位服务。
北斗卫星系统采用了多种定位技术,如单点定位、差分定位、动态定位、静态定位等多种方法,可以为用户提供具有不同精度需求的定位服务。
其中,精准定位技术是北斗卫星系统最基础、最核心的定位技术之一。
精准定位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对卫星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推算出用户接收机的具体位置坐标,从而实现精准定位服务。
精准定位技术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对于北斗卫星系统的精准定位技术来说,其主要的核心技术包括信号接收、信号处理、数据解算、误差校正等多个方面。
首先,信号接收是实现精准定位的第一步。
北斗卫星系统中的卫星向用户发射的信号经过用户接收机接收之后,经过射频前置放大、混频、中频放大、解调等多个处理环节后,被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进一步分析处理。
其次,信号处理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解调、分析以及判断的过程。
包括信号同步、码跟踪、载波跟踪和数据解调等多个环节。
接着,数据解算是精准定位技术的核心环节,它通过对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进行分析、计算、推算等多个步骤,确定用户接收机的精确位置坐标。
数据解算的过程包括时差计算、空间定位、定位解算等多个方面。
最后,误差校正是对精准定位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误差进行校正的重要环节。
因为在定位过程中,由于卫星信号传输、大气层影响、电子干扰、天线方向异常等原因,会产生各种误差,并影响到定位的精度和准确度。
总结起来,北斗卫星系统的精准定位技术是一项高度复杂、系统性强的技术,它需要多个方面的技术与应用的融合,才能够实现高精度、稳定性好、可靠性强的定位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27337f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3.png)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壮大,中国在卫星导航领域的技术与发展也日益成熟。
目前,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实现了全球组网,能够为全球的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导航服务。
本文将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研究1.卫星系统设计卫星系统设计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数量和分布是进行导航定位的基础。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实现了全球组网,其中包括30+颗卫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导航服务。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的频段也被分为两个不同的频段:L1频段和L5频段。
其中,L1频段主要用于民用应用,而L5频段则主要用于军事和高精度应用。
2.信号处理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是实现卫星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处理技术主要分为自适应波束形成、空时信号处理和信号捕获和跟踪技术等几个方面。
在信号处理技术方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用了多晶微波集成电路(MMIC)等高性能芯片,从而提升了信号处理的精度和灵敏度。
同时,还引入了噪声抑制、多普勒散布系数估计等技术,从而提升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定位精度。
3.导航算法导航算法是卫星导航定位的重要环节。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导航算法主要包括了卫星轨道计算、接收机的伪距测量计算、时钟校正等几个方面。
为了提高卫星导航的精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引入了模糊度固定等技术,从而提高了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1.民用应用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普及,其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地质、渔业、物流等领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其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
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户可以获取交通路况信息,帮助用户更加顺畅地出行;同时,还可以准确地定位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位置,方便市民乘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与定位精度改进研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与定位精度改进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e7ae4b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e.png)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与定位精度改进研究第一章:引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旨在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和时间服务。
随着北斗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其应用领域逐渐扩展,对定位精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本文将深入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与定位精度改进的方法和技术。
第二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2.1 定位导航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航空、航海、交通运输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北斗系统,用户可以实现精确的航位推演、车辆定位和路径规划等功能,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2.2 农业和资源调查应用北斗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农田测绘、灌溉控制和精确施肥等,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度和效益。
在资源调查方面,北斗系统可实现地质勘探、水文监测和环境保护等任务。
2.3 时钟同步应用北斗系统提供的时间服务可以广泛用于电力、通信和金融领域,确保系统的同步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第三章:北斗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3.1 卫星几何因素卫星几何因素包括卫星分布、卫星高度角和卫星升降观测等,对定位精度有直接影响。
合理选择接收机观测卫星的高度角可以提高定位精度。
3.2 接收机时钟误差接收机时钟误差会导致定位结果的偏差,因此需要进行时钟校正和时间同步操作。
3.3 大气延迟误差大气延迟影响卫星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速度和方向,进而对定位精度产生影响。
大气延迟误差的校正是提高定位精度的关键。
第四章:北斗定位精度的改进方法4.1 多频GNSS定位多频GNSS定位可以有效减小电离层延迟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多频GNSS接收机可以利用不同频段的信号进行协同处理,消除电离层延迟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4.2 差分定位差分定位是一种常用的提高定位精度的方法。
通过与参考站的信号进行同步处理,消除多路径效应和钟差误差,实现厘米级甚至亚厘米级的定位精度。
4.3 碎片化定位碎片化定位指的是利用附近可见卫星的信号来增大观测数目,提高定位精度。
该方法可以通过多个定位点的共同观测来准确计算用户的位置。
基于北斗卫星的精准定位技术研究
![基于北斗卫星的精准定位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279eb3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8.png)
基于北斗卫星的精准定位技术研究随着人们对导航和定位精度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北斗卫星的精准定位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基于北斗卫星的精准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优势及应用前景。
一、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北斗卫星定位技术是指利用北斗卫星系统实现地面终端设备的定位。
目前,北斗卫星系统的伪随机噪声信号精度已经达到了20米水平,这样的精度已足以满足大多数定位应用的需求。
同时,北斗卫星定位技术与GPS定位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北斗卫星系统具有更高的时空覆盖率和更多的卫星资源,不仅覆盖全球,而且在国内所有区域都有覆盖。
二、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的优势1.更高的精度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的精度相较于其他定位技术更高,可以提供20米至50厘米的精准定位服务。
如果在北斗卫星引入补偿措施及差分技术,甚至可以达到20厘米至5厘米的高精度定位水平。
2.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使用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些卫星配置在靠近地球的中轨道上,确保定位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此外,北斗卫星系统还配备了一批地面基准站,运用差分技术,可以达到更高的信号质量和统计分析能力。
3.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在移动通信、防灾救援、农业、物流运输、智能交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智能交通方面,北斗卫星技术可以在道路监管、车辆行驶状态监控、公共安全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三、基于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前景1.智能交通目前,智能交通领域是基于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在道路监管、车辆行驶状态监控、公共安全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智能交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防灾减灾北斗卫星技术可以在地震、泥石流、洪涝灾害等天灾发生时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抢险救援提供精准定位和时效性信息。
此外,北斗技术还可以在医疗救援、海上救援等领域发挥卓越的作用。
3.农业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在农业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生产质量和农产品的安全质量。
北斗卫星系统技术的应用研究
![北斗卫星系统技术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c02802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b.png)
北斗卫星系统技术的应用研究第一章:引言北斗卫星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全球覆盖、高精度、高可靠性等优点。
自启动以来,北斗卫星系统技术在交通运输、农业、渔业、航空航天、地质勘探、海洋调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北斗卫星系统技术在应用中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及其特点。
第二章:北斗卫星系统技术的应用2.1 交通运输领域北斗卫星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最为广泛,主要包括车辆定位、导航、车载通讯等方面。
在公路交通中,北斗技术可实现车辆定位、车辆监管、事故报警、道路建设等多种功能。
在航空领域,北斗技术可以实现航空器导航、着陆辅助、飞行监督等作用。
2.2 农业、林业与渔业领域北斗卫星系统技术在农业、林业与渔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精准农业、水域测绘、海洋渔业等,其中以精准农业应用最为广泛。
北斗技术可以实现农作物长势监测、地块分析、智能施肥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效率。
2.3 地质勘探领域北斗卫星系统技术在地质勘探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实现精准测量,可以大大提高地质勘探的效率和精度,降低勘探成本。
如在矿产勘探中,北斗技术可以实现矿体形态测量、高精度地形数据采集等功能。
在石油勘探中,北斗技术可以实现地震数据采集、水文勘探等多种功能。
第三章:北斗卫星系统技术的特点3.1 全球覆盖北斗卫星系统实现了全球覆盖,可以实现全球各地区及地表、海面和空中等多种环境下的高精度导航及定位服务。
3.2 高精度北斗卫星系统技术在高精度导航和定位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实现厘米级别精度的定位服务,尤其是在地质勘探、农业精准管理等领域应用广泛。
3.3 高可靠性北斗卫星系统技术在可靠性方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通过多星、多信号覆盖,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第四章:结论北斗卫星系统技术的应用范围涵盖了多个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重要意义。
未来,北斗卫星系统技术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为科技领域的进步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4bc983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5.png)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概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北斗系统主要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终端组成。
北斗空间部分由5颗地球静止卫星和27颗中圆轨道卫星组成,实现了全球覆盖。
地面控制部分包括5个主要控制中心和30个次要控制中心,主要负责卫星轨道和时间的精确控制。
北斗系统具有全天候、全球覆盖、多级别、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和时间传输等特点,在交通运输、测绘、军事、地震、灾害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特点1、高精度北斗系统采用双频模式,可以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并且具有高动态、高速率、高加速度下的稳定性。
另外北斗系统在卫星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方面也有创新的突破,使其导航定位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强,能够满足高精度导航应用的需求。
2、多系统兼容北斗系统支持GPS、GLONASS、Galileo等多个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多系统兼容和互操作。
多系统兼容使得北斗系统具有更广泛和更可靠的应用场景,也使得北斗系统更具有实用价值。
3、网络化和智能化北斗系统是一个电子信息系统,具有开放性、网络化和智能化特点。
用户通过北斗系统可以实现信息交换和智能控制,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也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1、交通运输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道路运输中可以使用北斗导航终端实现车辆位置监控、路线规划和货物追踪等功能,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在船舶运输中可以使用北斗导航实现航线规划、船舶位置监测、海洋数据采集和预警等功能,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2、气象预报北斗系统在气象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北斗系统可以为气象预报提供精确的时空数据支持,例如在卫星遥感和气象传输方面等,可以有效提高气象监测和预报的准确度和时效性。
3、应急救援北斗系统在应急救援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d4e353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8.png)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导航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核心是卫星和地面控制系统。
卫星是北斗系统的基础,可以实现全球遥感监测、精确定位、相对精度定位以及定时等功能。
地面控制系统是北斗系统的命脉,它可以对卫星信号进行监测、控制、校正和指导,保证北斗系统的正常运行。
北斗系统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卫星的轨道设计、控制系统、导航算法等多个方面。
其中,卫星的轨道设计是北斗系统技术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精确的轨道设计可以优化系统的初始性能和稳定性能。
同时,导航算法也是北斗系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导航算法可以提高北斗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除此之外,北斗系统技术的研究还涉及到宇宙环境、技术材料、微小卫星等多个方面,这些研究都是为了优化北斗系统的技术性能和实用性能,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交通运输、物流管理、公共安全、农林渔业、野外探险等多个领域。
具体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运输北斗系统可以实现车辆定位、车辆监控、远程遥控等功能,可以为交通运输领域提供更为精准和高效的服务。
2. 物流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北斗系统可以实现包括仓储、配送、运输等方面的全流程可视化控制,实现了正向物流和反向物流的精准协同。
3. 公共安全北斗系统可以实现多种安全保障机制,在公共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灾害预警、紧急救援、防范恐怖袭击等。
4. 农林渔业北斗系统可以为农民提供精准无误的种植和农作物保护服务,同样可以为渔民提供相应的捕鱼和海洋保护服务。
5. 野外探险北斗系统可以为野外探险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大大提高了野外探险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基于北斗高精定位技术的深圳机场无动力设备定位与应用研究
![基于北斗高精定位技术的深圳机场无动力设备定位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78da55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2.png)
基于北斗高精定位技术的深圳机场无动力设备定位与应用研究吕楠 余清清 张彬(深圳市综合交通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3)摘要:文章深入分析机场无动力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无动力设备高精定位终端建设思路,提出一种无动力设备使用流程再造、管理平台功能架构等精细化管理模式。
依托北斗高精定位技术的设备创新与管理模式创新,能够有效地提升机场无动力设备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我国各类机场无动力设备管理提供全新的方向与思路。
关键词:无动力设备;高精定位技术;定位装备;流程再造;管理平台中图分类号:V3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936(2024)01-0012-04DOI:10.19301/ki.zncs.2024.01.004Research on the positioning and application of non-powered equipment at Shenzhen airport based on Beidou high-precision positioning technologyLÜ Nan YU Qing-qing ZHANG BinAbstract:This paper thorough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non-powered equipment at airports. It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ideas for high-precision positioning terminals for non-powered equipment based on Beidou high-precision positioning technology and proposes a refined management model, including the reengineering of the non-powered equipment usage process and the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management platform. Relying on the innovation of equipment and management models based on Beidou high-precision positioning technology, this approach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level of refined management of non-powered equipment at airports, providing a new direction and perspective for the management of non-powered equipment at various airports in China.Key words:non-powered equipment; high-precision positioning technology; positioning equipment; process reengineering; management platform机场无动力设备承担航空器维修和保障、行李服务等重要功能,其使用及管理工作是机场地面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1]。
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试验研究
![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试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a0d4d8ce53a580216fcfe1b.png)
R e s e a r c h a n d E x P e i r m e n t o n H i g h A c c u r a c y P o s i t i o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w i t h C o m p a s s
d i f e r e n c e i s b e R e r t h a n 3 c m( 1 o ) .
Ke y wo r d s : C o m p a s s  ̄ p 目 d o D i f e r e n c e ; C a r r i e r P h a s e D i f e r e n c e
求 。本 文提 出了基于 北 斗伪距 差分 和 载波相 位 差分
的 高精度 定 位方法 ,对 定位 精度 进行 了分 析 ,并搭
局域差分技术提 高定位精度,实现北斗 高精度定位 系统并验证差分定位精度 。试验结果表明,北
斗伪距差分定位精度优于2 m( 1 o ) ,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精度优于 3 c m( 1 o ) 。
关键词 :北斗;伪距差分;载波相位差分
中图分 类号 : T N9 6 6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1 6 7 4 — 7 9 7 6 - ( 2 0 1 3 ) 0 6 — 3 9 1 — 0 5
知 ,因此 ,要 获得 载体 的三 维坐 标 ,必须对 4颗及
以上卫 星进 行测 量 。在 这 一定位 过程 中,存在 着三 部 分误 差 。一部分 是 与卫星 有关 的误 差 ,包 括 卫星 钟 误差 、星 历误 差等 ;第 二部 分为传 播 路径 误差 ,
效率低 , 己无法 满 足用 户快 速 、高效 、低 成本 的需
2 O 1 3 年 1 2月 第 6期
北斗导航系统的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
![北斗导航系统的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https://img.taocdn.com/s3/m/7f057c2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9.png)
北斗导航系统的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成果,它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全球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经济、安全、军事和社会治理等领域,北斗导航系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
为了进一步推广北斗导航技术的应用,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推广服务。
一、北斗导航系统的技术原理北斗导航系统是一种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Galileo)、俄罗斯格洛纳斯导航系统(GLONASS)等卫星导航系统类似。
北斗导航系统由多颗卫星、地面控制系统和用户接收设备组成。
北斗卫星采用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相结合的方式,与用户接收设备进行交互通信,通过测量时间差的方法,确定用户接收设备的位置。
北斗导航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卫星轨道及时钟精度控制、信号传输和接收、导航定位算法等。
其中,卫星轨道及时钟精度控制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信号传输精度和导航定位精度。
北斗导航系统采用多目标观测技术、空分编码技术等技术手段,提高信号抗干扰能力和定位精度。
导航定位算法则是通过分析接收到的信号,计算出用户接收设备的位置。
二、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领域北斗导航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涉及经济、安全、军事和社会治理等领域。
以下是北斗导航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1. 交通运输。
北斗导航系统可提供车辆定位、路况信息、导航服务等,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支持。
2. 海事。
北斗导航系统可提供船只定位、海况信息、航线规划等服务,为海事行业提供安全便捷的航行服务。
3. 林业。
北斗导航系统可提供森林监测、火灾预警、灾害监测等服务,为林业行业提供智慧化保护服务。
4. 公共安全。
北斗导航系统可实现快速定位和调度,提供精准的预警、分析和应急响应,为公共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三、北斗导航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进一步推广北斗导航技术的应用,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推广服务。
以下是推广北斗导航技术的主要措施:1. 加强技术研究。
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研究
![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2b11ee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e.png)
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研究一、引言北斗卫星导航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卫星定位、导航、授时系统。
北斗系统具有全球覆盖、高精度、高可靠性和技术独立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民生服务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分别从民生服务、交通运输、农业生产、海洋渔业、国防建设等方面探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研究。
二、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民生服务中的应用研究民生服务是指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和提高生活品质而提供的服务。
在民生服务中,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主要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卫生领域在医疗卫生领域,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可以用于救护车、飞机紧急医疗救援时的定位导航。
同时,还可以用于监控医疗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监测疾病传染病等流行病的传播情况。
2. 公共安全领域在公共安全领域,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可以用于火灾、瓦斯爆炸、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救援和应对,同时还可以用于交通安全、护路护线、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等方面。
3. 智慧城市领域在智慧城市领域,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可以用于交通导航、车辆追踪、停车定位、城市公共交通、环卫监管等方面。
三、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研究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相应的,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也显得尤为重要。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道路交通在道路交通中,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可以用于道路导航、车辆管理、交通调度、智能交通控制等方面。
2. 水上交通在水上交通中,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可以用于船舶运行管理、港口航道管理、海上救援等方面。
3. 航空交通在航空交通中,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可以用于空中导航、飞行管理、空中救援等方面。
四、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应用:1. 农业机械化作业在农业机械化作业中,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可以用于农机定位导航、作业轨迹、土地资源管理等方面。
2. 农产品精准施肥在农产品精准施肥方面,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可以用于精准施肥、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运用实践研究
作者:胡娅莉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第33期
摘要:现代列车运行系统需要通过实时位置信息定位来实现控制可能,而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系统就能实现针对列车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加强列车运行定位结果的可靠性,为列车高速稳定运行提高安全指数。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北斗与GPS双模卫星系统的列车高精度定位方法及其相关技术理论实践过程。
关键词:北斗定位;GPS;高精度;双模卫星系统;加权完好算法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214-0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并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目前已经基本无缝覆盖我国本土及周边地区,在水利防汛、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军事防卫领域都有应用,具有极高的全境范围导航定位可用性。
到2020年为止,我国计划建成服务范围覆盖全球的新一代北斗导航系统。
1 关于列车定位
1)列车定位概述
列车定位的精确性与安全可靠性决定了其运行控制系统的稳定,实现了列车的高速运行效率。
考虑到现如今铁路环境越来越复杂,针对它的接收卫星数量呈现几何式分布且要求较高,所以应该采用北斗卫星系统配合GPS实现双模双点定位来满足列车轨道占用识别高精度需求。
从技术角度讲,两大系统都属于码分多址,都能独立应用,二者相结合在定位精度与完备性方面表现更好,所以文中会给出基于两大系统的双模卫星高精度单点定位算法,增加系统接收可见卫星数量,并改善它们的几何分布。
同时也要采用加权自主完好性监测功能来剔除可能存在的故障卫星,进一步提升列车定位的精度与可靠性。
2)北斗与GPS双模卫星系统的定位方式分析
目前在我国,针对列车的北斗卫星设置分布还偏少,所以在观测条件较差的环境中定位列车还存在很大局限性,因此本文选择北斗卫星配合基于原始观测数据的GPS系统,实现双模卫星高精度单点定位目的。
从技术层面来看,北斗卫星与GPS观测数据系统在双模组合定位过程中会统一坐标及时间系统,同时考量两定位系统的卫星码偏差异同,所以首先要对其坐标系统实施统一校正。
具体来说,一般北斗卫星所采用的都是CGCS2000坐标系,而GPS则采用的是WGS84坐标系统,将两坐标系统在原点、尺度与定向方面统一定义,并设置二者的椭
球常数为[a、f、GM、ω]。
在这里,扁率[f]是存在微小差异的,这种所产生的坐标差异主要是同一点在两个坐标系在参考椭球扁率差异时所形成的,它的具体转换方式如下:
以上3计算式中[df]代表扁率差值,[M]代表子午圈曲率半径,[B]代表大地纬度、[L]代表大地精度。
以亚米级精度的高速列车定位应用为例,考虑到北斗卫星与GPS所定位的坐标差值较小,所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要对时间系统进行统一校正。
因为北斗时间BDT与GPS时间GPST两系统都采用了原子时,所以二者的秒长定义应该相同,但是二者的起算点应该不同。
由于北斗时间系统从2006年1月1日开始起算,所以它与GPS时间的转换关系式应该为:
上述关系式中,[BDW、GPSW]分别代表了北斗周与GPS周,所以[BDT与GPST]就分别称为北斗秒和GPS秒[1]。
2 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与GPS的双模卫星单点定位分析
2.1 双模单点定位分析
本文假设拥有[n]颗定位卫星,在不考虑多路径接收机影响背景下,同时观测多颗北斗卫星与GPS卫星,经过坐标与时间系统换算,统一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最终给出双模观测卫星与接收机的距离如下:
上述算式中,[ρi]表示接收机与第[i]颗卫星的实际距离,[xi,yi,zi]表示卫星的三维坐标,所以根据星历计算进一步得到接收机的三维近似坐标[x0,y0,z0]。
当北斗卫星系统与GPS双模卫星在定位过程中时通常需要至少5颗卫星才能计算解析获取定位结果,所以如果卫星多于5颗时,则必须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来计算获得最优结果,它的计算公式为:
按照双模卫星系统的定位精度与可靠性要求,针对卫星设定计算权值,满足北斗与GPS 双模单点定位之于列车轨道占用识别的高精度要求。
在消除误差基础上再通过载波相位平滑伪距方法来提高列车伪距观测精度[2]。
2.2 基于北斗与GPS双模卫星的加权完好性算法分析
1)列车的定位系统完好性基本要求分析
所谓列车定位系统完好性就是指在给定时间与条件范围内所实现的有关安全功能概率。
对列车组合定位的安全完好性而言,它就是为了确保列车系统不会出现任何危险,或将危险所导致误差范围控制在列车运行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所以要采用安全完好性监测算法来估计和定位误差,降低风险发生率。
就安全完好性监测算法内容看,它主要将定位误差与已知安全极限值进行对比,并在比较后给出定位结果安全完好性水平。
它所反映的完好性安全水平主要体现在
3个关键指标上:水平保护距离、危险率以及报警时间延迟。
水平保护距离主要是在定位过程中所允许的最大定位误差,它能够从定位空间角度来反映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实际安全状况;危险率主要考察围绕定位结果所造成的非常安全危险概率。
它能从概率角度来表述系统的可靠性;报警时间延迟主要针对定位误差,当误差超过报警门限时,报警信息输出所允许的最大延迟时间就能体现出来,从时间尺度上反映系统对于安全完好性的体现程度。
我国北斗卫星列车定位目前主要根据欧洲所规划的GALILEO列车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安全应用领域的指标测算及规范,但在实际的参数指标体现方面略有不同。
下表1给出我国的铁路线路安全性指标数据,如表1。
在上表1中,各个密度与站内对水平精度及水平报警的距离各不相同,所以基于不同的铁路线路定位指标要求,应该选取相应的定位精度系统可用性指标,比如本文所提到的北斗卫星列车定位完好性监测就可以基于这一性能数据指标来完成列车现场定位测试[3]。
2)双模卫星定位完好性监测算法解析
由于北斗卫星系统及GPS系统的卫星会受到卫星轨道、多路径、星历等诸多因素误差影响,所以必须对定位过程中卫星所涉及的数据质量进行RAIM自主完好性监测,尽可能排除与结算所存在的故障卫星,确保北斗多模组合定位结果真实有效和安全可靠。
基于上述内容,围绕北斗卫星系统与GPS所展开的双模卫星定位完好性监测算法主要要实现以下3点操作步骤。
首先要对卫星轨道径向误差保护值进行检查,以确保自主完好性监测RAIM的合理有效,同时提高定位误差检出率。
这一步操作需要大量卫星,同时要求它们的空间分布DOP值越小越好,要符合径向误差保护值的基本要求,以下给出定位卫星的倾斜率Slope值:
在基于北斗卫星与GPS双模卫星定位时,如果已经观测到6颗卫星,就能进行RAIM完好性监测的有效实施,将有故障的卫星去除掉,然后再对所观测卫星对象进行重新一轮的最小二乘定位解算[4]。
3 总结
本文围绕北斗卫星与GPS双模系统的高精度单点列车定位算法,利用北斗与GPS双模伪距计算方法提高了其观测精度,基本将列车单点定位提高到亚米级定位精度。
节省了对传统GNSS差分站的建设与维护成本,也增加了可观测卫星数,改善了其可观测卫星几何分布结构,RAIM自主完好性检测剔出了故障卫星,这些对提高列车高精度定位技术结果都起到了实际效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露,刘宝忠.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技术特征分析与应用[J].全球定位系统,2004,29(4):12-16.
[2] 戴连君.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列车定位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87-94.
[3] 雍雯.北斗高精度定位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4.23-30.
[4] 邱望智.基于GPS/北斗卫星的列车导航定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