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控制系统

水温控制系统
水温控制系统

设计报告

1.设计原理

水温控制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采用开关控制和PID控制算法相结合,通过控制单位时间内加热时间所占的比例(即控制波形占空比)来控制水的加热速度,实现对1L水的全量程(10C 70C )内的升温、降温功能的自动控制。根据设计要求系统可划分为控制模块、温度测量模块、水温调节模块、键盘输入模块、显示电路模块等。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

STC89C52首先写命令给DS18B20开始转换数据,将转换后的温度数据送入8 9C52进行处理,处理后在液晶屏上实时显示。并将实际测量温度值与键盘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温度调节,当温差比较大时采用开关量调节,既全速加热和制冷,当温差小时采用PID算法进行调节,最终达到温度的稳定控制。其中,加热采用内置(水中)电加热器实现,热量直接与水传递,加热效果好,控温方便;降温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实现。其体积小,安装简单,易于控制,价格便宜,可短时间内反复启动,但其制冷速

率不高,所以设计中配套散热风扇以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2 .温度控制算法

实际温度控制系统,常采用开关控制或数字PID控制方式。开关控制的特点是可以使系统以最快的素的向平衡点靠近,但在实际应用却很容易造成系统在平衡点附近震荡,精度不高;而数字PID控制具有稳态误差小特点,实用性广泛的特点,但误差较大时,系统容易出现积分饱和,从而份致系统出现很大的超调量,甚至出现失控现象。因此,本设计将开关控制,放积分饱和、防参数突变积分饱和等方法溶入PID控制算法组成复式数字P ID控制方法,集各种控制策略的优点,既改善了常规控制的动态过程又保持了常规控制的稳态特性。

控制算法的确定

温度控制过程为: 当水温温差大时,采用开关控制方式迅速减小温差,以缩短调节时间;当温差小于某一值后采用PID 控制方式,以使系统快速稳定并保持系统无静态误差。在这种控制方法中,PID 控制在较小温差时开始进入,这样可有效避免数字积分器的饱和。PID参数和被控制对象关系密切,要精确得到被控对象模型比较困难,为此,采用离线模糊整定的方法来确定PID参数,即给出一组PID 参数的初值,测得相应的数据,按使这个量减小的方向调节PID 参数,用整定后的参数控制该系统,并根据输出的调节时间、超调量及稳态误差,调节PID参数,如此反复,求得一组使系统性能最优的PID参数。复合PID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

控制算法

根据设计要求,系统对1L净水进行加热或降温处理,根据水的对象特性,会出现惯性温度误差问题,原因如下:

温度控制器采用发热丝对水进行加热。发热丝通电加热时,内部温度很高。当容器内水温升高至设定温度时,温度控制器发出信号停止加热。但这时发热丝的温度会高于设定温度,发热丝还将继续对对水进行加热,导致水的温度还会继续上升几度,然后才开始下降。当水温下降到设定温度的下限时,温度控制器又发出加热信号,开始加热,但发热丝要把温度传递到被加热器件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水温会继续下降几度。所以,为了对水温实现精确控制,使温度测量误差在士C内,必须采用PID模糊控

制算法,通过Pvar、Ivar、Dvar (比例、积分、微分)三方面的结合形成一个模糊控制来解决惯性温度误差问题。

利用数值逼近方法,在采样时刻t=iT(T为采样周期,i为正整数)时,PID调节规律可通过下式近似计算。

则增量式PID算法的输出量为:

T T.

皿=「叫=+产号(丁 2 J十3 I

式中,ei、ei-1、ei-2分别为第n次、n-1次和n-2次的偏差值,Kp Ti、Td分别为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微分系数,T为采样周期。

单片机每隔固定时间T将现场温度与用户设定目标温度的差值带入增量式PID算法公式,由公式输出量决定PWM方波的占空比,后续加热电路根据此PWM方波的占空比决定加热功率。现场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偏差大则占空比大,加热电路加热功率增大,使温度的实测值与设定值的偏差迅速减少;反之,二者的偏差小则占空比减小,加热电路加热功率减少,直至目标值与实测值相等,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

参数的确定

PID参数的选择是设计成败的关键,它决定了温度控制的准确度。由于温度系统是一个具有较大滞后性的系统,所以本系统的采样周期定为10秒,加热周期定为1秒钟,根据一些文献提供的经验值,初步确定Kp=2,

Ti=2,Td二,根据公式Ki= Kp*T/ TI ;Kd =Kp * TD /T ;计算得出

Ki=1,Kd=1;然后,由按键对系统设定一个温度值,在线应用工程整定法中的经验法对P,I,D各参数进行

调整,经验法是一种凑试法,它通过模拟或闭环运行,观察调节过程的响应曲线,如果曲线不够理想,则按某种程序将参数反复凑试,直到调节质量满意为止。凑试程序通常是先比例后积分,

最后加入微分。凑试法整定PID 参数的步骤是:

1)首先进行P 整定。将参数Kp 由小而大慢慢变化,直至得到反应快,超调小的响应曲线。若无静差或静差在允许范围内且响应曲线满意,整定结束,否则继续下步。

2)进行PI 整定。略小于Kp 值,将Ti 由大而小缓慢变化,在保持系统动态性能良好的前提下,消除静差或是静差允许范围内。反复改变

Kp,Ti 值以求得较好效果,若效果满意,则整定结束,否则继续下去。

3)进行PID 整定。略改变Kp,Ti 的值,使Td 由小而大缓慢变化,以求得较好的响应曲线和较小的静差。逐步反复的试凑,直至获得满意效果为止。

对于一定的系统,合理的参数组并不唯一,根据一些文献的实践经验,在具体实施PID 参数整定时,以下几个结论比较实用:1)比例系数Kp是PID调节中最关键的一个参数,Kp增大,系统稳定性增加,但调节灵敏度减弱,一般曲线振荡频繁时,要增大Kp,而曲线飘浮绕大弯时,要减小Kp.

2)积分时间常数Ti 主要起消除静差的作用,减小Ti ,消除静差快, 但稳定性减小,一般曲线偏离恢复慢时,减小Ti, 而曲线波动周期长时,再增大Ki 。

3)微分时间常数Td 是加速过程的有力调节,在加速过渡过程,应增

加Td,Td不宜过小,也不宜太大,Td一般选Ti的四分之

一为最佳

根据以上调节的步骤及调节的方法及经验,经过反复的试验做后得到最终的P,I,D 的参数为Kp=30,Ki=5,Kd=0.

3. 硬件电路设计

水温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主控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温控电路和显示电路等,下面依次对各部分进行设计。主控电路主控电路采用STC89C5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器,结合数字PID 算法完成对温度测量信号的接收、处理,控制加热器和制冷片,使水温控制达到设计

热水供应自动控制系统的实现

热水供应自动控制系统的实现 【摘要】本文阐述了如何解决企业集中热水供应中的问题,热水供应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组成结构、重点说明了系统使用单片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设置及软件编写流程,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 【关键词】热水供应系统;温度;控制 企业集中热水供应是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的有效方法,长期以来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但在整体热水供应系统中仍然是人工控制各环节,不仅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对控制各环节的准确度也不高。利用单片机实现热水供应的自动控制,可以实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人身安全系数、提高控制准确度、提高劳动效率,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等目的。 一、系统组成与功能概述 热水供应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有由三部分组成:控制部分、加热部分和用水计量部分。控制部分由相关控制开关、液晶显示器、数码管显示器和相关指示灯等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有:控制炉内水加热的开始、暂停或继续,预设热水温度、指示热水温度和炉内水量等信息。加热部分由燃炉、加热炉、水量检测、温度检测、燃料以及运送等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有:在控制部分指挥下把燃料运到燃炉内,同时将水温、水量等信息传递给控制部分。用水计量部分的主要器件是各出水管的水表,计量每个出水口的用水量,并通过转换查询到每个用户对应的水费。 二、自动控制系统说明 系统使用单片机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具体要求如下: 1.数码管显示 使用8位数码管显示器,各位的显示内容与现实位置对应关系见表1。 2.液晶显示 使用128*64液晶显示模块,显示各水表的计量信息。 3.按键功能 设置7个按键从左到右分别设置为“开始”键、“停止”键、“暂停/继续”键、“确认”键、“水量/水费”键、温度设置“+”键和温度设置“-”键。 4.功能指示灯

水温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汇总

水温控制系统(B题) 摘要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电热水器,饮水机和电饭煲之类的家用电器在保温时,由于其简单的温控系统,利用温敏电阻来实现温控,因而会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但是利用AT89C51 单片机为核心,配合温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显示电路,输出控制电路,故障报警电路等组成的控制系统却能解决这个问题。单片机可将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温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并显示于1602显示器上。该系统具有灵活性强,易于操作,可靠性高等优点,将会有更广阔的开发前景。 水温控制系统概述 能源问题已经是当前最为热门的话题,离开能源的日子,世界将失去一切颜色,人们将寸步难行,我们知道虽然电能是可再生能源,但是在今天还是有很多的电能是依靠火力,核电等一系列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所产生,一旦这些自然资源耗尽,我们将面临电能资源的巨大的缺口,因而本设计从开源节流的角度出发,节省电能,保护环境。 一、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水温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对象为 1 升净水,容器为搪瓷器皿。水温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由人工设定,并能在环境温度降低时实现自动控制,以保持设定的温度基本不变。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温度设定范围为:40~90℃,最小区分度为1℃,标定温度≤1℃。 (2)环境温度降低时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1℃。 (3)能显示水的实际温度。 第2页,共11页

2、发挥部分 (1)采用适当的控制方法,当设定温度突变(由40℃提高到60℃)时,减小系统的调节时间和超调量。 (2)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0.2℃。 (3)在设定温度发生突变时,自动打印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4)其他。 一系统方案选择 1.1 温度传感器的选取 目前市场上温度传感器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选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此类温度传感器线性度、稳定性等方面性能都很好,但其成本较高。 方案二:采用热敏电阻。选用此类元器件有价格便宜的优点,但由于热敏电阻的非线性特性会影响系统的精度。 方案三: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DS18B20是DALLAS公司生产的一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具有3引脚TO-92小体积封装形式;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可编程为9位~12位A/D转换精度,测温分辨率可达0.0625℃,被测温度用符号扩展的16位数字量方式串行输出远端引入。此器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线形度好、性能稳定等优点其各方面特性都满足此系统的设计要求。 比较以上三种方案,方案三具有明显的优点,因此选用方案三。 1.2温度显示模块 方案一:采用8个LED八段数码管分别显示温度的十位、个位和小数位。数码管具有低能耗,低损耗、寿命长、耐老化、对外界环境要求低。但LED八度数码管引脚排列不规则,动态显示时要加驱动电路,硬件电路复杂。 方案二:采用带有字库的12864液晶显示屏。12864液晶显示屏具有低功耗,轻薄短小无辐射危险,平面显示及影像稳定、不闪烁、可视面积大、画面

组态王课程设计锅炉温度控制系统

锅炉温度控制系统上位机设计 1.设计背景 锅炉是化工、炼油、发电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动力设备。它所产生的高压蒸汽,既可以作为风机、压缩机、大型泵类的驱动透平的动力源,又可作为蒸馏、化学反应、干燥和蒸发等过程的热源。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设备的不断创新,作为全厂动力和热源的锅炉,办向着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发展。为了确保安全,稳定生产,锅炉设备的控制系统就显得愈加重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自动化控制水平越来越高,用户对锅炉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锅炉的工作效率,较少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所以利用计算机与组态软件技术对锅炉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2.任务要求 (1) 按照题目设计监控画面及动态模拟; (2) 在数据字典中定义需要的内存变量和I/O变量; (3) 实现监控系统的实时、历史曲线及报警界面显示; (4) 实现保存数据和参数报表打印功能; (5) 实现登陆界面和帮助界面。 3. 界面功能 3.1 系统说明 本系统的目的是实现锅炉的温度控制,所以在监控界面设置了加热部分和降温部分,同时通过观察相应仪表,操作者手动的实现对锅炉温度的控制,而且在加热过程和降温过程中有信号灯可以清楚地显示系统工作在什么阶段。此外,在监控界面加入了液位控制部分,通过对进水量和出水量的控制实现液位平衡。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可以让操作者清楚地观察到锅炉内液体的液位高度和温度,从而更加准确的操作系统,达到控制要求。实时报警界面可以随时进行提醒,防止发生意外情况。帮助界面可以让初次登陆该系统的用户快速学会如何操作系统。登陆界面中加入用户登陆部分,只有有相应权限的操作者也可以控制系统。该系统还加入历史曲线打印功能和对系统相关变量的保存功能,用户可以随时查看历史记录。 3.2主监控界面 主控界面实现的是操作者观察仪表,得到锅炉内液体温度和液位的实时信息,通过调节电磁阀1、2,使得锅炉内液体液位保持在要求范围内,通过加热按钮和降温按钮对

基于三菱PLC的太阳能热水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说明

基于PLC的太阳能热水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 本课题研究了可编程控制器(PLC)在太阳能热水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重点研究了系统的硬件构成及系统软件的设计过程。指出了 PLC 设计的关键主要是能满足基本控制功能, 并考虑维护的方便性、系统可扩展性等。在本文中经研究确定出了系统的各个工序,绘制了系统的工艺流程图;进行了系统的I/O分配和PLC的选型;根据系统设计要求设计绘制了系统的控制梯形图;绘制出了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等。 通过用PLC对太阳能热水器自动控制系统的改造,大大减少了系统对其它元器件的使用,使系统接线简单、检修维护方便快捷、可靠性提高,增进了系统的先进性。 关键词: PLC;太阳能;自动控制系统;热水器

Design of Solar Water Heater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LC Abstract Application of PLC in solar water heater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is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of this paper on the process of system hardware constitution and the system software design is emphasized . And the key of PLC design that is to satisfy the basic control function is pointed out , meanwhile maintenance convenience and system extension are also considerated. The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the procedure of the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treatment flow chart is drawed out; In the second part, The address of I/O is resigned .and the suitable PLC type is choosed. The third part, the control ladder diagram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In the end, the electrical principle diagram and the interconnection diagram are drawn.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solar water heater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the components that is used in the solar water heater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re decreas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lifted, and it has the feature such as simply interconnection, rapid and easy fault detecting and maintenance, and high reliability. In a word, the system becomes more advanced because of my design. Keywords: PLC; solar;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water heater

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2 1.设计目的3 2.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3 3. 总体方案设计 3 4.硬件选择以及相关电路设计3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3 模数转换器4 内部结构4 信号引脚5 工作时序与使用说明6 控制器89C51 7 数码管显示电路8 LED数码管的组成8 数码管显示方式9 控制算法10 6. 各子程序流程图11 PID控制程序流程图11 A/D转换程序流程图11 显示程序流程图11 温度控制总程序流程图12 心得体会12

参考文献13 附录1:温度控制系统总电路图14 附录2:温度控制系统程序清单16 摘要 温度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过程控制,有些工艺过程对其温度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因而设计一种较为理想的温度控制系统是非常有价值的。本设计介绍了以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为采集器、AT89C51为控制器、ADC0809为A/D转换器对温度进行智能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其主要过程如下:利用传感器对将非电量信号转化成电信号,转换后的电信号再入A/D转换成数字量,传递给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并向外围设备发出控制信号。 论文首先介绍了单片机控制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及原理,然后具体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温度传感器部分、A/D转换部分、控制器89C51部分以及数码管显示和键盘控制部分,接着相信介绍了温度控制系统各个单元电路的设计,最后阐述了温度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的主程序和各个子程序。 关键字:单片机89C51 温度传感器A/D转换器温度控制

计算机温度测控系统 1.设计目的 设计制作和调试一个由工业控制机控制的温度测控系统。通过这个过程学习温度的采样方法,A/D变换方法以及数字滤波的方法。通过实践过程掌握温度的几种控制方法,了解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结构。 2.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1、每组4~5同学,每个小组根据设计室提供的设备及设计要求,设计出实际电路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温度测控系统。 2、根据设备情况以及被控对象,选择1~2种合适的控制算法, 框图和源程序,并进行实际操作和调试通过。 编制程序温度指标:60~80℃之间任选;偏差:1℃。 总体方案设计 本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信号放大、模数转换等模块构成。设计思想是通过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转变为电流(电压)信号,但我们要知道经温度变化引起电流(电压)信号的改变是非常小的,此时如果被模数转换器采集的话效果是非常不明显的,因此我们将其通过一个信号放大模块进行放大。再通过模数转换器后送入单片机AT89C51,而单片机通过PID算法控制烘箱的电炉加热,并且使数码管显示实时温度,从而实现温度的高精度控制。 4.硬件选择以及相关电路设计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传感器的选取目前市场上温度传感器繁多就此我们提出了以下三种选取方案:方案一:选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此类温度传感器在各方面特性都比较优秀,但其成本较高。 方案二:采用热敏电阻,选用此类元器件有价格便宜的优点,但由于热敏电阻的非线性特性会影响系统的精度。 方案三:选用美国Analog Devices 公司生产的二端集成电流传感器AD590,此器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线形度好、性能稳定等优点。其测量范围在-50℃--+150℃,满刻度范围误差为±℃,当电源电压在5—10V之间,稳定度为1﹪时,误差只有±℃,其各方面特性都满足此系统的设计要求。 比较以上三种方案,方案三具有明显的优点,因此此次设计选用方案三。

水温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水温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水温自动控制系统在工业及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水温控制的方法很多,如单片机控制、PLC控制等等。而其中用单片机控制实现的水温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价格低、简单易实现等多种优点。单片机用于工业控制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领域,现在许多自动化的生产车间里,都是靠单片机来实现的。 温度是工业控制对象主要被控参数之一,在温度控制中,由于受到温度被控对象特性(如惯性大、滞后大、非线性等)的影响,使得控制性能很难提高,有些工艺过程其温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因此设计一种较为理想的温度控制系统是非常有价值的。 为了实现高精度的水温测量和控制,本文介绍了一种以Atmel公司的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为核心,以PID算法控制以及PID参数整定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的水温控制系统,其硬件电路包括温度采集、温度控制、温度显示、键盘输入以及RS232接口等电路。该系统可实现对温度的测量,并能根据设定值对温度进行调节,实现控温的目的。 关键词:AT89S52;温度控制;PT1000;PID

Design of Temperatur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BSTRACT The temperature is one of the mainly charged parameters which are industrial control targets. It is difficult to enhance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mperature charged object. Such as inertia, hysteresis and non-linear, etc…Its temperature control process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in some technological process. Therefore it is absolute valuable to design a ideal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 accuracy survey and control of water temperature. Systematic core is AT89S52, which is a low-power loss, high-performance 8-bit MCU of Atmel Company. The system unifies PID control algorithm and PID parameter tuning to control the water temperature. Its hardware circuit also includes temperature gathering,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temperature display, keyboard input and RS232 interfaces. The system can realize to survey the water temperature, and it can adjust the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setting value. Keywords:AT89S52; temperature control; PT1000; PID

自动控制系统概要设计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技术简介 (4) https://www.360docs.net/doc/809391770.html,简介 (4) 1.3.2SQL Server2008简介 (5) 1.3.3Visual Studio2010简介 (5) 1.4参考资料 (6) 2总体设计 (8) 2.1需求规定 (8) 2.2运行环境 (8) 2.3数据库设计 (8) 2.3.1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9) 2.3.2数据流图的设计 (9) 2.3.3数据库连接机制 (10) 2.4结构 (11) 2.5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11) 3接口设计 (12) 3.1用户接口 (12) 3.2外部接口............................................................................................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内部接口............................................................................................错误!未定义书签。4运行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运行模块组合....................................................................................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运行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运行时间............................................................................................错误!未定义书签。5测试 (13)

热交换器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

热交换器温度控制系统 一.控制系统组成 由换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1可以看出系统包括换热器、热水炉、控制冷流体的多级离心泵,变频器、涡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 图1换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 控制过程特点: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是由温度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出口温度)组成闭合回路。被调参数(换热器出口温度)经检验元件测量并由温度变送器转换处理获得测量信号c,测量值c与给定值r的差值e送入调节器,调节器对偏差信号e进行运算处理后输出控制作用u。 二、设计控制系统选取方案 根据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其分为简单控制系统和复杂控制系统。其中在换热器上常用的复杂控制系统又包括串级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对于控制系统的选取,应当根据具体的控制对象、控制要求,经济指标等诸多因素,选用合适的控制系统。以下是通过对换热器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确定合适的控制系统。

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冷流体和热流体分别通过换热器的壳程和管程,通过热传导,从而使热流体的出口温度降低。热流体加热炉加热到某温度,通过循环泵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出口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冷流体通过多级离心泵流经换热器的壳程,与热流体交换热后流回蓄电池,循环使用。在换热器的冷热流体进口处均设置一个调节阀,可以调节冷热流体的大小。在冷流体出口设置一个电功调节阀,可以根据输入信号自动调节冷流体流量的大小。多级离心泵的转速由便频器来控制。 换热器过程控制系统执行器的选择考虑到电动调节阀控制具有传递滞后大,反应迟缓等缺点,根具离心泵模型得到通过控制离心泵转速调节流量具有反应灵敏,滞后小等特点,而离心泵转速是通过变频器调节的,因此,本系统中采用变频器作为执行器。 图2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引起换热器出口温度变化的扰动因素有很多,简要概括起来主要有: (1)热流体的流量和温度的扰动,热流体的流量主要受到换热器入口阀门的开度和循环泵压头的影响。热流体的温度主要受到加热炉加热温度和管路散热的影响。 (2 )冷流体的流量和温度的扰动。冷流体的流量主要受到离心泵的压头、转速

水温自动控制系统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 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水温自动控制系统 组长姓名:学号: 专业与班级:工业自动化14-16班 姓名:学号: 专业与班级:工业自动化14-16班 姓名:学号: 专业与班级:工业自动化14-16班 时间: 2016 ~ 2017 学年第(1)学期指导教师:陈烨成绩:评阅日期:

一、课题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水温自动控制系统,对1.5L净水进行加。水温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且由人工设定。 细节要求如下: 1.温度设定范围为40℃~90℃,最小分辨率为0.1℃,误差≤1℃。 2.可通过LCD显示屏显示温度目标值与实时温度。 3.可以通过键盘调整目标温度的数值。 二、方案比较 1.系统模块设计 为完成任务目标,可以将系统分为如下几个部分:5V直流电供电模块、测温模块、80C52单片机控制系统、键盘控制电路、温度显示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强电加热电路。通过各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完成水温检测、液晶显示、目标值设置、水温控制等功能。 系统方框图如下:

2.5V直流电供电模块 方案一:直接用GP品牌的9v电池,然后接通过三端稳压芯片7805稳压成5伏直流电源提供给单片机系统使用,接两个5伏电源的滤波电容后输出。 方案二:通过变压器,将220v的市电转换成9v左右的交流电,变压器输出端的9V电压经桥式整流并电容滤波。要得到一个比较稳定的5v电压,在这里接一个三端稳压器的元件7805。 由于需要给继电器提供稳定的5V电压,而方案一中导致电池的过度损耗,无法稳定带动继电器持续工作,所以我们选用能够提供更加稳定5v电源的方案二。 3.测温模块 经查阅资料,IC式感温器在市场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有以下几种: AD590:电流输出型的测温组件,温度每升高1 摄氏度,电流增加1μA,温度测量范围在-55℃~150℃之间。其所采集到的数据需经A/D 转换,才能得到实际的温度值。 DS18B20:内含AD转换器,所以除了测量温度外,它还可以把温度值以数字的方式(9 B i t ) 送出,因此线路连接十分简单,它无需其他外加电路,直接输出数字量,可直接与单片机通信,读取测温数据。它能够达到0.5℃的固有分辨率,使用读取温度暂存寄存器的方法还能达到0.0625℃以上精度,温度测量范围在-55℃~125℃之间,应用方便。 SMARTEC感温组件:这是一只3个管脚感温IC,温度测量范围在 -45℃~13℃,误差可以保持在0.7℃以内。 max6225/6626:最大测温范围也是-55~+125℃,带有串行总线接口,测量温度在可测范围内的的误差在4℃以内,较大,故舍弃该方案。 本设计选用DS18B20感温IC,这是因其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接口简单,内部集成了A/D 转换,测温更简便,精度较高,反应速度快,且经过市场考察,该芯片易购买,使用方便。 下面是DS18B20感温IC的实物和接口图片

组态王课程设计--锅炉温度控制系统

锅炉温度控制系统上位机设计 1. 设计背景 锅炉是化工、炼油、发电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动力设备。它所产生的高压蒸汽,既可以作为风机、压缩机、大型泵类的驱动透平的动力源,又可作为蒸馏、化学反应、干燥和蒸发等过程的热源。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设备的不断创新,作为全厂动力和热源的锅炉,办向着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发展。为了确保安全,稳定生产,锅炉设备的控制系统就显得愈加重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自动化控制水平越来越高,用户对锅炉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锅炉的工作效率,较少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所以利用计算机与组态软件技术对锅炉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2.任务要求 (1) 按照题目设计监控画面及动态模拟; (2) 在数据字典中定义需要的内存变量和I/O变量; (3) 实现监控系统的实时、历史曲线及报警界面显示; (4) 实现保存数据和参数报表打印功能; (5) 实现登陆界面和帮助界面。 3. 界面功能 3.1 系统说明 本系统的目的是实现锅炉的温度控制,所以在监控界面设置了加热部分和降温部分,同时通过观察相应仪表,操作者手动的实现对锅炉温度的控制,而且在加热过程和降温过程中有信号灯可以清楚地显示系统工作在什么阶段。此外,在监控界面加入了液位控制部分,通过对进水量和出水量的控制实现液位平衡。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可以让操作者清楚地观察到锅炉内液体的液位高度和温度,从而更加准确的操作系统,达到控制要求。实时报警界面可以随时进行提醒,防止发生意外情况。帮助界面可以让初次登陆该系统的用户快速学会如何操作系统。登陆界面中加入用户登陆部分,只有有相应权限的操作者也可以控制系统。该系统还加入历史曲线打印功能和对系统相关变量的保存功能,用户可以随时查看历史记录。 3.2主监控界面 主控界面实现的是操作者观察仪表,得到锅炉内液体温度和液位的实时信息,通过调节电磁阀1、2,使得锅炉内液体液位保持在要求范围内,通过加热按钮和降温按钮对温度进行控制,使得温度在要求范围内。这样,就实现了锅炉温度的控制。在该界面加入菜单项,可以查看历史系统报警。加入实时曲线、历史曲线和帮助界面按钮,可以使操作者更加快捷、准确的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如图1所示:

热水给水系统自动控制的设计

成绩 _______ 楼宇自动化系统与应用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热水给水系统自动控制的设计 系别 专业名称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热水给水系统自动控制的设计 1、热水给水系统运行参数与状态监控点版/位及常用传感器,电 气控制一、二次接线图和原理图设计。 2、热水给水系统连锁控制; 3、热水给水系统运行与调节控制; 4、热水给水系统连锁控制流程图; 5、热水给水系统PID调节原理框图; 6、使用西门子PLC STEP7完成热水给水系统连锁控制和PID调节编程及仿真。

摘要 本文针对居民住宅小区的供水要求,设计了一套由PLC、传感器、远传压力表、多台水泵机组等主要设备构成的全自动恒压供水系统,具有全自动变频恒压运行、自动工频运行等功能。通过内置PID模块的变频器,利用远传压力表的水压反馈量,构成闭环系统,根据用水量的变化,采取PID调节方式,在全流量范围内利用变频泵的连续调节和工频泵的分级调节相结合,实现恒压供水且有效节能。 给排水系统是任何建筑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和消防水系统。这里主要介绍生活热水给水自动控制的设计。 随着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 现代楼宇小区大都属于高层建筑, 其供水系统都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高层建筑高度大,一般的城市管网中的水压不能满足其用水要求,除了最下面几层可由城市管网供水外, 其余上部各层均需提升水压供水. 由于过高的水压对使用, 材料设备, 维修管理均不利,因此必须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区供水. 为了节省能量,应充分利用室外管网中的水压,在最地区可直接采用城市网管供水,并将大用水户如洗衣房,餐厅,理发室,浴室等布置在低区,以便城市管网直接供水,充分利用室外管道的压力,可以节省电能. 根据建筑给水高度,要求,分区压力等情况,进行合理分区,然后布置供水系统.供水系统形式有多种,各有其优缺点,但基本上可划分为两大类,即重力供水系统和压力供水系统.重力供水系统的特点是以水泵将水提升到最高水箱中,以重力给水管网配水,对楼顶水池水位的监测当高/低水位超限时报警,根据水箱的高/低水位控制水泵的启动/停止,监测给水泵的工作状态喝故障,如果当使用水泵出现故障时,备用水泵投入工作.重力供水系统供水压力稳定,且有水箱储水,供水较为安全,但水箱重量大,增加建筑符合,占用楼层建筑面积,且有产生噪声振动之弊,应根据具体情况使用.考虑到重力供水系统的缺点,为此可考虑压力供水系统. 不在楼层中或屋顶上设置水箱, 仅在地下室或者空余之处设置水泵机组, 气压水箱等设备, 采用压力供水满足供水要求. 压力供水系统可用并联的气压水箱给水系统, 也可采用无水箱的几台水泵并联供水系统.并联气压水箱需要金属制造,投资比较大,且运行效率低,还需设置空气压缩机为水箱补气,因此耗费动力较多,近年来有的采用密封式弹性隔膜气压水箱,可以不用空气压缩机充气,既节省了电能又防止了空气污染水质,有利于环境卫生. 水泵直接供水系统, 一般不采用水箱, 而是采用多台可自动控制的水泵并联运行, 根据用水量的变化,开停不同的水泵来满足用水要求,也可节省电能,如用计算机控制更为理想.一般采用调速水泵供水,即根据水泵出水量与转速成正比的关系的特性,调整水泵的转速满足用水量的变化, 同时可节省动力. 水泵的调速一般是采用水泵电动机可调速的联轴器或者采用调速电动机, 不过近年来国外研究一种自动控制水泵叶片角度的水泵, 即随着用水量的变化控制叶片角度来改变调节水泵的出水量, 以满足用水量的需要, 这种供水系统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是一种恨有前途的新型水泵供水系统.不过无水箱的水泵供水系统,最好是用于水量变化不太大的建筑, 因为水泵要长时间不停的工作, 即便在夜间用水量不大的情况下,也要消耗动力,且水泵机组投资较高. 以上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供水系统,如何选用,应在使用要求,用水量大小,建筑物结构以及材料设备供应等具体问题上全面考虑.在用水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考虑技术先进,经济上最合理的供水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前言 温度是一种最基本的环境参数,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检测温度。传统的方式是采用热电偶或热电阻,但是由于模拟温度传感器输出为模拟信号,必须经过AD 转换环节获得数字信号后才能与单片机等微处理器接口,使得硬件电路结构复杂,制作成本较高。近年来,美国DALLAS公司生产的DSI18B20为代表的新型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以其突出优点广泛使用于仓储管理、工农业生产制造、气象观测、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温度传感器的种类日益繁多,数字温度传感器更因适用于各种微处理器接口组成的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具有可以克服模拟传感器与微处理器接口时需要信号调理电路和A/D转换器的弊端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电子测温计、医疗仪器等各种温度控制系统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数字温度传感器有DS1820、MAX6575、DS1722、MAX6635等. 智能温度传感器(亦称数字温度传感器)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的。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ATE_)的结晶.目前,国际上已开发出多种智能温度传感器系列产品。智能温度传感器内部包含温度传感器、A/D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存储器(或寄存器)和接口电路.有的产品还带多路选择器、中央控制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智能温度传感器能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温度控制量,适配各种微控制器(MCU),并且可通过软件来实现测试功能,即智能化取决于软件的开发水平。 为了准确获取现场的温度和方便现场控制,本系统采用了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利用LED数码管显示温度,利用DS18B20检测当前的温度值,通过和设定的参数进行比较,若实测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则通过555定时器产生频率可变的报警信号,若实测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则加热电路自动启动,到达设定温度后停止。在软件部分,主要是设计系统的控制流程和实现过程,以及各个芯片的底层驱动设计已达到所要求的功能。在近端与远端通信过程中,采用串行MAX232标准,实现PC机与单片机间的数据传输。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简介-精选文档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简介 、前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已成为解决现代城市交通拥挤的有效手段,其最大特点是运营密度大、列车行车间隔时间短、安全正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现代化,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系统设备。 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由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TO和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三个子系统组成。 一列车自动防护( 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系统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ATP的子系统通过列车检测、列车间 隔控制和联锁(联锁设备可以是独立的,有的生产厂商的系统也可以包含在ATP系统中)控制等实现对列车相撞、超速和其他危险行为的防护。 二列车自动驾驶系统 ( AT0?C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ATO与ATP系统相互配合,负责车 站之间的列车自动运行和自动停车,实现列车的自动牵引、制动 等功能。ATP轨旁设备负责列车间隔控制和报文生成;通过轨道

电路或者无线通信向列车传输速度控制信息。ATP与ATO车载系 统负责列车的安全运营、列车自动驾驶,且给信号系统和司机提供接口。 三)自动监控(ATS-Automatic Train Super -vision )系统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负责监督列车、自动调整列车运行以保证时刻表的准确,提供调整服务的数据以尽可能减小列车未正点运行造成的不便。自动或由人工控制进路,进行行车调度指挥, 并向行车调度员和外部系统提供信息。ATS功能主要由位于OCC 控制中心)内的设备实现。 三、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原理 一)列车自动防护(ATP) ATP是整个ATC系统的基础。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亦 称列车超速防护系统,其功能为列车超过规定的运行速度时即自动制动,当车载设备接收地面限速信息,经信息处理后与实际速度比较,当列车实际速度超过限速后,由制动装置控制列车制动系统制动。 ATP通过轨道电路或者无线GPS系统检测列车实际运行位 置,自动确定列车最大安全运行速度,连续不间断地实行速度监督,实现超速防护,自动监测列车运行间隔,以保证实现规定地行车间隔。防止列车超速和越过禁止信号机等功能。 按工作原理不同,ATP子系统可分为“车上实时计算允许速

锅炉夹套水温定值控制系统

锅炉温度定值S7-300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论文)报告 专业班级:10级自动化3班 姓名:庞小双(080310170) 谢宗利(080310191) 阮涛(080310148) 指导教师:陈世军 设计时间: 2013.6.15 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3年6月15日

摘要 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诸多领域中, 温度控制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机械、石油等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不同生产情况和工艺要求下的温度控制,所采用的加热方式,燃料,控制方案也有所不同。例如冶金、机械、食品、化工等各类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等;燃料有煤气、天然气、油、电等。温度控制系统的工艺过程复杂多变,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系统要求更为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控制理论。 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是继承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新型自动装置。它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便宜,可靠性强,编程简单,易学易用等特点,在工业领域中深受工程操作人员的喜欢,因此PLC已在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地使用。 关键字:温度控制 PLC 组态

目录 1. 绪论 (1) 2. 检测仪表及控制原理框图 (1) 2.1 被控对象 (1) 2.2 检测仪表 (1) 2.3 执行机构 (1) 2.4 控制屏组件 (2) 2.4.1 西门子S7-300系列PLC简介 (2) 2.4.2 三菱D700变频器简介 (2) 2.4.3 磁力驱动泵CQ型 (3) 2.4.4 数据采集模块 (3) 2.4.5 智能调节阀 (3) 2.5 控制原理框图 (4) 2.6 实验内容与步骤 (4) 3.组态软件界面、逻辑、代码 (4) 3.1 MCGS组态软件 (5) 3.2 组态软件设计 (6) 3.3 代码 (7) 4.数据采集硬件系统构件、连线 (8) 4.1 数据采集硬件系统构件 (8) 4.2 硬件系统连线 (9) 5.控制算法代码 (10) 5.1 PID控制器简介 (11) 5.2 PID控制系统 (12) 5.3 PID控制参数的整定及方法 (12) 5.3.1 PID控制参数的整定简介 (13) 5.3.2 PID控制参数整定方法 (12) 6.实验结果曲线及分析 (15) 7. 心得体会 (15) 8.参考文献 (17)

单片机课程设计(温度控制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题目: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姓名: 学院: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5月31日 摘要: (3) 一、系统设计 (3) 1.1 项目概要 (3) 1.2设计任务和要求: (4) 二、硬件设计 (4) 2.1 硬件设计概要 (4) 2.2 信息处理模块 (4) 2.3 温度采集模块 (5) 2.3.1传感器DS18b20简介 (5) 2.3.2实验模拟电路图 (7) 2.3.3程序流程图 (6) 2.4控制调节模块 (9) 2.4.1升温调节系统 (9) 2.4.2温度上下限调节系统 (8) 2.43报警电路系统 (9) 2.5显示模块 (12) 三、两周实习总结 (13) 四、参考文献 (13) 五、附录 (15)

5.1原理图 (15) 摘要: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温度是常用的测量被控因素。本设计是基于51单片机控制,将DS18B20温度传感器实时温度转化,并通过1602液晶对温度实行实时显示,并通过加热片(PWM波,改变其占空比)加热与步进电机降温逐次逼近的方式,将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通过按键调节温度报警区域,实现对温度在0℃-99℃控制的自动化。实验结果表明此结构完全可行,温度偏差可达0.1℃以内。 关键字:AT89C51单片机;温控;DS18b20 一、系统设计 1.1 项目概要 温度控制系统无论是工业生产过程,还是日常生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过低或过高的温度环境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对机器和工作人员的寿命产生严重影响,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给生活生产带来许多利的因素,基于AT89C51的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与传统的温度控制相比具有操作方便、价价格便宜、精确度高和开展容易等优点,因此市场前景好。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温度控制系统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热水器系统、空调系统、冰箱、电饭煲、电风扇等家电产品以至手持式高速高效的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均需要提供温度控制功能。本系统的设计可以用于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和饮水机等各种电器电路中。它以单片机AT80C51为核心,通过3个数码管显示温度和4个按键实现人机对话,使用单总线温度转换芯片DS18B20实时采集温度并通过数码管显示,并提供各种运行指示灯用来指示系统现在所处状态,如:温度设置、加热、停止加热等,整个系统通过四个按键来设置加热温度和控制运行模式。 关键词:单片机、数码管显示、单总线、DS18B20. Base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bstrac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can be said to be ubiquitous, water heaters,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refrigerators, rice cookers, electric fans and other home appliances as well as high-speed and efficient hand-held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are required to provide temperature control. The system design can be used for drinking water heate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s and other electrical circuits. AT80C51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of it, through the three temperature digital display and 4 keys to achieve man-machine dialogue, the use of single-chip bus temperature conversion temperature DS18B20 real-time acquisition and through the digital display and offers a variety of operating light to indicate system now live in the state, such as: temperature setting, heating, and stop heating, the entire system through the four buttons to set the heating temperature and control the operating mode. KEY WORDS:Microcontroller, digital display, single bus, DS18B20 绪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