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医学课件】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与雌二醇的结合力增加20%
子宫肌瘤分类
按肌瘤生长的部位分 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 主要为宫体肌瘤。
根据肌瘤与肌壁之间 的关系分为肌壁间肌瘤、 浆膜下肌瘤及粘膜下 肌瘤。
子宫肌瘤可为多发,几 种肌瘤同时发生在同一子宫, 称多发性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分类
肌壁间子宫肌瘤 浆膜下子宫肌瘤 粘膜下子宫肌瘤
囊性变: cystic degeneration 子宫肌瘤玻璃样变 继续发展,肌细胞液 化即可发生囊性变, 囊壁内层无上皮覆盖
肌瘤变性 Degeneration of myoma
红色变性 red degeneration
特点: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坏死, 肌瘤 体积迅速增大,发生血管破裂, 出血弥散于组织内。剖面呈暗 红色,如半熟的烤牛肉,腥臭, 质软,漩涡状结构消失。
治 疗 Treatment
根据细胞学、阴道镜以及宫颈活组织 检查结果决定治疗方法
治 疗 Treatment
CINI级按炎症处理 CINII级应采用电熨、冷冻、激光或
锥切 CINIII级多主张子宫全切术,若年轻
需要生育者可宫颈锥切,应严密定期 复查
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
病理
鳞状细胞癌,占80-85% 宫颈腺癌,15-20%
粘液腺癌 微偏腺癌 腺鳞癌 3-5%
镜下早浸:镜下发现癌 细胞小团似泪滴状、 锯齿状穿破基底膜, 浸润间质(详见分期)
宫颈浸润癌:癌灶浸润 间质范围超出早期浸 润癌,根据细胞分化 程度分3级:
Ⅰ级 :高分化
Ⅱ级 :中分化
Ⅲ级 :低分化
临床表现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无特殊症状 偶有阴道排液增多,伴或不伴臭味 也可有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或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肿瘤是一种异常生长的组织,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是指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出现 的肿瘤。让我们一起探索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分类、症状和治疗方法。
前言
肿瘤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让我们来了解肿瘤以及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原因。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
子宫内膜癌
了解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
子宫肌瘤
探索子宫肌瘤的症状及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案。
卵巢肿瘤
了解卵巢肿瘤的分类、症状以及如何进行诊 断和治疗。
宫颈癌
探讨宫颈癌的症状、分期、预防策略以及治 疗方法。
阴道癌
了解阴道癌的概述、常见症状,以及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案。
外阴癌
探索外阴癌的概述、症状、分期,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结语
• 预防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措施 • 正确认识和理解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 感谢您的收看,欢迎提出问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讨论。

中医治疗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原则

中医治疗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原则

中医治疗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原则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

中医在治疗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其治疗原则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旨在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中医认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生与正气不足、邪气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伤久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生的内在基础,邪气侵袭是肿瘤发生的外在条件。

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伤久病等因素可导致正气虚损,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从而产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积聚日久,就可能形成肿瘤。

在治疗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时,中医强调扶正祛邪的原则。

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机体自身的抗癌能力。

扶正的方法包括益气养血、滋阴补阳、健脾补肾等。

例如,对于气血亏虚的患者,可以使用八珍汤加减以益气养血;对于肾阳不足的患者,可以使用金匮肾气丸加减以温补肾阳。

祛邪则是祛除邪气,消除肿瘤生长的病理因素。

祛邪的方法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祛湿等。

比如,对于热毒炽盛的患者,可以使用五味消毒饮加减以清热解毒;对于瘀血内阻的患者,可以使用桃红四物汤加减以活血化瘀。

中医还注重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其所属的证型,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子宫肌瘤患者如果出现月经量大、色深红、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等症状,辨证为瘀血内阻证,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可选用桂枝茯苓丸加减。

在治疗过程中,调理脏腑功能也是重要的原则之一。

女性生殖系统与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主生殖,藏精。

如果肝气郁结,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形成瘀血;脾气虚弱,运化失常,可产生痰湿;肾阴肾阳亏虚,可影响生殖功能。

因此,调理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对于治疗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完整教育教学PPT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完整教育教学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二)病 理
(3)CINⅢ:
•即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病变几乎累及上皮全层,细胞核异常 增大、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核分 裂象多,细胞拥挤,排列紊乱,无极 性。原位癌又称上皮内癌,基底膜完 整,无间质浸润
精选PPT课件
(二)病 理
2.宫颈浸润癌
• CIN形成后继续发展,突破上皮下基膜浸润间 质,形成宫颈浸润癌(图16-3)。
• 宫颈有明显病灶,可直接在病灶取材。 • 宫颈无明显癌变可疑区时,可在移行区3、
6、9、12点4处取材或在碘试验、阴道镜下 取材做病理检查。
精选PPT课件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4.宫颈锥形切除术
• 适用于宫颈刮片检查多次阳性——宫颈活检阴性 者,或活检为原位癌需确诊者,应行诊断性宫颈 锥形切除术。
精选PPT课件
一、病 因
(二)相关危险因素
• 包括过早性生活(<16岁)、早婚、多个性 伴侣、性生活活跃、性生活不洁、早生育、 多产、密产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 男性不洁性行为及与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 其性伴侣曾患宫颈癌的高危男子性接触的妇 女也易患宫颈癌。
• 此外与性伴侣包皮过长、吸烟、经济状况、 肿瘤家族史、使用避孕药及饮食等因素亦有 关。
• 年轻患者可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
精选PPT课件
2.放射治疗
• 适用于: ①ⅡB~Ⅳ期患者; ②全身情况不适宜手术的早期患者; ③宫颈大块病灶的术前放疗; ④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发现有高危因素的辅助治疗。
放射治疗包括腔内照射及体外照射。
精选PPT课件
3.化疗
• 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近年来也用于 放疗前或手术前静脉或动脉灌注化疗及与放疗并 行的同步化疗。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课件

3. 转移途径 直接蔓延及种植性转移:主要途径 淋巴转移:重要途径 血行转移
4. 诊断与鉴别诊断 4.1 病史(临床表现):下腹肿块 腹胀 压迫症状 疼痛 功能性症状 转移产生的症状 4.2 查体(一般检查+妇科检查)
4.3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首选超声(不易测出d < 1cm的实性 肿 瘤) CT、MRI、PET-CT、腹部X-rays 肿瘤标记物:CA125、AFP、HCC 腹腔镜检查 细胞学检查 4.4 鉴别诊断
2. 病理 2.1 大体分型 外生型 内生型 溃疡型 颈管型
2.2 组织学分类
鳞状细胞癌:占80-85% 腺癌:占15-20% 腺鳞癌:占3-5% 其他
3. 转移途径(主要为直接蔓延及淋巴转移,血行转移 很少见) 3.1 直接蔓延 向下 向上 向两旁 向前、向后
3.2 淋巴转移(最重要的转移途径)
6.2.3 手术前后的放射治疗 术前放疗:缩小肿物,控制感染,提高手术切 除率 6-10MV-X,DT20-30Gy/2-3周,23周后手术
术后放疗:手术切缘距瘤边<1cm 肿瘤基底不净 血管、淋巴管受累 肿瘤浸润深度>5cm 腹股沟淋巴结病理阳性 术后2周,DT40-50Gy/5-6周
第五节 阴道癌 (vaginal carcinoma)
4.3 活检病理
5. 分期(FIGO,2009)
6. 治疗 6.1 综合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6.2 放射治疗 6.2.1 外阴原发灶的放射治疗 放疗反应大,不作为首选 多采用6-15MV-X外阴局部垂直照射,病灶大 采用切线照射
6.2.2 区域淋巴结的放射治疗 DT60Gy/6周:6-10MV-X: DT40Gy/4周+电 子线 淋巴结转移:放疗前切除,同时针对该部位缩 野10Gy/周,DT70Gy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课件

药物治疗
化疗
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常用的化 疗药物包括顺铂、卡铂、紫杉醇等。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可以更精确地杀死肿瘤 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等。
放射治疗
内照射
将放射源放置在肿瘤内部或周围,以直接对肿瘤进行照射。内照射常用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
02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类型
子宫肿瘤
01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子宫肌瘤
是最常见的子宫良性肿瘤 ,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 成,多见于30-50岁妇女 。
子宫内膜癌
是子宫内膜发生的恶性肿 瘤,多见于老年妇女,与 长期无排卵或雌激素水平 过高有关。
子宫颈癌
是子宫颈发生的恶性肿瘤 ,与人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有关。
卵巢肿瘤
3
女性生殖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如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肿瘤的基本概念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 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 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 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
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分类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恶 性肿瘤包括癌和肉瘤。
肿瘤的病因
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 素均可导致肿瘤的发生。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类型 •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治疗 • 预防与保健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女性生殖系统概述
1 2
女性生殖系统结构
包括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如阴道、子宫、卵巢 等。

肿瘤学课件: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文版)

肿瘤学课件: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文版)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 Harald zur Hausen 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PV) 导致子宫颈癌而获奖
人乳头瘤病毒( HPV)是一种 嗜上 皮 病毒,有高度的 特异性。
HPV可引起人类的良性 肿瘤和疣,如:尖锐湿 疣、乳头状瘤。
二、宫颈上皮生理
子宫颈分颈管和宫颈阴道部。 颈管部被覆柱状上皮, 宫颈阴道部被覆上皮为鳞状上皮, 两者的交接部位在宫颈外口, 称此交界部为“原始鳞—柱交接部或鳞柱交界 (Primitive squimv-columnar junction 、 Physiologic squimv-columnar junction)”。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解剖学基础
女性生殖系统是一个非常容易发生肿瘤的
地方,从暴露在体外的外阴部,至深藏在 盆腔内的子宫、卵巢均可发生肿瘤。女性 生殖系统包括有外阴、阴道、子宫(子宫 颈及子宫体)、输卵管及卵巢等,以上部 位均可生长肿瘤。据统计,女性生殖系统 肿瘤占全身肿瘤的1/5,其中以子宫和卵 巢的肿瘤多见。
三大肿瘤: 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
▪ 与雌激素的关系 (1)内源性雌激素
1)来自卵巢分泌的雌激素 2)来自性腺外的雌激素 (2)外源性雌激素 ▪ 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关系
囊腺增生过长关系不大,而与腺瘤型及不典型增生过长有关
▪ 体质因素: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未婚、少产的妇女
▪ 绝经延迟 ▪ 遗传因素
病理
1.巨检 (1)弥漫型 (2)局限型 2.显微镜 介绍4种类型 (1)腺癌
▪ 3.阴道镜检查:Colposcopy 在细胞学涂片检查三级以上,在碘试验阳性 区,应用阴道镜观察,观察宫颈表面有无异 型上皮或早期癌变,选择病变区取材。
▪ 4.宫颈和宫颈管活检:Cervical Biopsy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分子标志物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分子标志物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分子标志物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是指发生在女性生殖器官(如卵巢、子宫、宫颈和阴道等)的恶性肿瘤。

这些肿瘤的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人们发现了一些可作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分子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提高早期诊断率,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一、卵巢癌的分子标志物卵巢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最具侵袭性和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CA125已被广泛应用于卵巢癌筛查中。

CA125受体精细化剪接变异(FBOX7和CERK)的检测也对卵巢癌诊断有辅助作用。

此外,某些微小RNA(miRNA)如miRNA-21和miRNA-200家族在卵巢癌中也被认为是潜在的分子标志物。

二、乳腺癌的分子标志物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分子标志物HER2/neu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筛查和治疗。

HER2/neu阳性乳腺癌患者可以接受靶向治疗,如使用经口给药的单抗药物Trastuzumab。

此外,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也是乳腺癌重要的分子标志物。

ER和PR在乳房细胞核内发挥调控作用,并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有关。

检测ER和PR水平有助于指导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

三、宫颈癌的分子标志物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第四高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人们对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HPV(人类乳头瘤病毒) DNA检测已成为主要手段之一。

此外,p16和Ki-67也作为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前期病变和宫颈癌的标志物被广泛应用。

p16是抑癌蛋白,其在细胞增殖过程中起着负调控作用。

Ki-67则是一个细胞周期特异性蛋白,主要在细胞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表达。

四、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标志物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目前,尚无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用于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和诊断。

然而,人们已发现某些基因突变(如PTEN、PIK3CA和CTNNB1)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膜芯片
优势:高通量(几个至数千点阵/片) 应用领域:高密度阵列主要用于科研领域
中、低密度芯片主要用于市场领域 市场应用可行性:制备成本相对廉价,工艺相对简便
信号检测无需昂贵的仪器设备,简便、费用较低
经验:在市场应用中,往往不需要科研中使用到的大规模探针阵 列。中、低密度膜芯片(几个至几十个探针)在高通量的 同时保证了成本低廉。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一)
➢卵巢肿瘤 ➢输卵管及子宫韧带肿瘤 ➢子宫体肿瘤 ➢子宫颈肿瘤 ➢阴道肿瘤 ➢外阴肿瘤
WHO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
WHO输卵管肿瘤组织学分类
WHO子宫体肿瘤分类(续)
WHO子宫颈肿瘤组织学分类
WHO子宫颈肿瘤组织学分类(续)
WHO外阴肿瘤组织学分类(续)
Ewing肿瘤 9260/3
人乳头瘤病毒分型基因快速诊断试剂盒
特点
快速诊断HPV的感染,并鉴定HPV亚型 可用于临床诊断和女性常规体检
技术先进性
应用PCR技术和膜杂交技术可同时检测18种高危型和 5种低危型HPV
HPV33、35
HPV16、43
基因芯片检测阅读系统直接输出的检测报告单
理想的宫颈癌的筛查方案
HPV的感染特点
疾病
HPV亚型
扁平疣
3、10、27、28、41
寻常疣
1、2、4、7、27、29、40、54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5、8、12、14、15、17、19、25、 38、46、47、49、50
尖锐湿疣
6、11、16、18、31、33、34、35、39、51、 64~68、70、73
鲍温样丘疹病
离形式); ❖ 高危HPV基因组能整合进宿主细胞染色体(整合
形式)。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共55页文档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共55页文档

[转移途径]
1. 直接浸润:见于乳腺实质、乳头、皮肤、筋 膜、胸肌及胸壁组织.
2. 淋巴结转移:可转移到同侧腋窝淋巴结,内 乳淋巴结链、锁骨上淋巴结等.
3. 血道转移:常见转移至肺、骨骼肌、肝、肾 上腺、骨及脑
[乳腺癌与雌孕激素受体]
病理学上通过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R, ER,指导临床可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内分 泌治疗。
二、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 mole) [病理变化] 大体:在子宫体肌壁间、子宫表面和子宫腔内可见 大小不等的水疱状组织侵入的病灶。
镜下:与葡萄胎相似,但滋养层细胞增生更显著。
[临床意义] 部分可有阴道、外阴、肺及脑转移,多数病人
可经化疗治愈。
三、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
镜下: 成片增生及分化不良的滋养层细胞浸入肌层 和血管,两种细胞排列紊乱,比例不一,不形成绒 毛,无间质,广泛出血坏死.
细胞滋养层细胞:胞浆丰富,淡染,单核,胞 界清,核空泡状。
合体滋养层细胞:体积大,胞浆红染,多核。
[扩散]
1. 直接蔓延:宫颈 、宫体、盆腔 2.血道转移:是绒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以肺和阴、 道壁最常见。少数病例切除原发灶后,转移灶自然 消失。
小叶,癌细胞局限于管泡内,围穿破其基底膜, 小叶结构存在。
二、浸润性癌 是指癌细胞穿破乳腺导管或腺泡的基底膜而
侵入间质者。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浸润性导管癌
根据癌主质与间质比例的不同及腺管形成状 况又可分为4型:
① 乳腺单纯癌 ② 乳腺硬癌 ③ 乳腺髓样癌 ④ 乳腺腺癌
2. 浸润性小叶癌
3. 特殊类型癌:有典型髓样癌、黏液癌等.
是由胎盘绒毛发生的一种疾病,以绒毛间质 高度水肿,滋养层细胞不同增生为特征.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可靠和不可缺少的方法。选择宫颈 鳞-柱上皮交界处的3、6、9、12点 处取4点活检,或在碘实验,阴道镜 观察到的可疑部位取活组织做病理 检查。
(二)心理社会状况 一方面表现为癌症病人共有
的悲观和绝望;另一方面由于手 术范围大,恢复慢,切除了子宫 和卵巢,使病人出现角色功能缺 陷和自我形象紊乱。
【治疗原则】 以手术治疗为主,配合放疗和化疗。
早期可表现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或轻微的接触
性出血。随病变发展,外生型可见子宫颈上向外 生长的息肉状或乳头状的突起,向阴道突出形成 菜花状赘生物,表面不规则,并发感染时表面有 灰白色的渗出物,触之易出血。内生型则见宫颈 肥大、质硬、宫颈管膨大如桶状。
3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①宫颈组织细胞学检查,是早期诊 断宫颈癌的常用方法。宫颈癌一般 为巴士染色Ⅳ级和Ⅴ级。
在未婚及未产妇中,宫颈癌发病率明 显 ,50%患者有早婚史。多次结婚也是 发病因素之一。高危男子是宫颈癌发病因 素的论点已被重视,凡配偶有阴茎癌、前 列腺癌或其前妻曾患宫颈癌均为高危男 子,与高危男子有性接触的妇女,易患宫 颈癌。 近年发现通过性交感染某些病毒如单纯疱 疹病毒Ⅱ型,人乳头瘤病毒,人巨细胞病 毒等可能与宫颈癌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病理】 大体观肌瘤为球形实质性的结节,大小不
一,可单个或多个生长在子宫的任何部位,与周 围肌组织有明显界限。大瘤体上可见附着、散在 性的多个小仔瘤,外表有被压缩的肌纤维束和结 缔组织构成的假包膜。肌瘤表面色淡,光泽,质 地较硬,切面呈灰白色旋涡状结构。
镜下可见肌瘤组织由皱纹状排列的平滑肌纤
维相互交叉组成,呈旋涡状,中间有不等量的纤 维结缔组织。细胞大小均匀,呈卵圆形或杆状, 核染色较深。
癌肿侵犯盆腔神经或压迫神经 所致。开始仅有胀痛,继之钝 痛。盆腔闭孔神经、骶神经丛 被侵犯时,则出现持续性疼 痛,并逐渐加重。

肿瘤学课件: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文版)

肿瘤学课件: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文版)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 Harald zur Hausen 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PV) 导致子宫颈癌而获奖
人乳头瘤病毒( HPV)是一种 嗜上 皮 病毒,有高度的 特异性。
HPV可引起人类的良性 肿瘤和疣,如:尖锐湿 疣、乳头状瘤。
二、宫颈上皮生理
子宫颈分颈管和宫颈阴道部。 颈管部被覆柱状上皮, 宫颈阴道部被覆上皮为鳞状上皮, 两者的交接部位在宫颈外口, 称此交界部为“原始鳞—柱交接部或鳞柱交界 (Primitive squimv-columnar junction 、 Physiologic squimv-columnar junction)”。
▪ 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根据国内外资料认为其发病 与下列因素有关:
▪ 性行为: 早婚、性生活过早、性生活紊乱、在16岁以前有性生 活或20岁结婚,因此时其下生殖道发育尚未成熟,青 春期宫颈处于鳞状上皮化生期,对致癌因素的刺激比 较敏感,一旦感染某些细菌或病毒,又在多个男子性 关系刺激下而发展致癌。有人调查,初婚年龄在18岁 以下者,比25岁以上患病率高13.3倍。
▪ 分娩因素: 多产、密产:分娩对宫颈的创伤及妊娠时内分泌及营 养的作用。有人认为多产密产与宫颈癌密切相关,表 明很可能是妊娠期免疫功能的低下促使病毒的活性增 高所致。
▪ 高危男子: 凡配偶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曾患有宫颈癌者 均为高危男子。与高危男子有性接触的妇女易患宫颈 癌.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 二 ) 镜检
▪ 1 .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表现为底层细胞增生,底层细胞不但 增生,而且有细胞排列紊乱及细胞核增大、浓染、染色质分布不均 等核异质改变。不典型增生可分为轻、中及重度。①轻度不典型增 生 ( 间变 I 级 ) :上皮细胞排列稍紊乱,细胞轻度异型性,异型上 皮占据上皮层的下三分之一。②中度不典型增生 ( 间变Ⅱ级 ) :上 皮细胞排列紊乱,异型性明显,异型上皮占据上皮层的下三分之二 。③重度非典型增生( 间变Ⅲ级 ) :几乎全部上皮极性紊乱或极性 消失,细胞显著异型性和原位癌已不易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九)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九) (总分100, 考试时间90分钟)一、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外阴癌的主要症状有A 下腹痛B 外阴浮肿C 侵犯尿道时,出现尿频,尿痛,排尿灼热感或排尿困难D 外阴结节或肿块,溃疡形成,外阴痛,出血E 外阴瘙痒2. 以下哪些疾病可通过子宫内膜活检确诊:A 子宫平滑肌肉瘤B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C 子宫平滑肌瘤D 输卵管癌E 子宫内膜癌3. 宫颈癌需与下列疾病鉴别的有A 宫颈糜烂B 子宫内膜癌C 宫颈结核D 子宫内膜异位症E 宫颈乳头状瘤4. 卵巢恶性肿瘤内照射的条件为:A 早期病例术中肿瘤破裂B 腹水或腹腔冲洗液阳性C 术中发现腹腔内粘连严重D 术后残余灶直径大于2cmE 晚期病例不能手术者5. 卵巢肿瘤的蒂由哪些部分组成:A 骨盆漏斗韧带B 圆韧带C 阔韧带D 卵巢固有韧带E 输卵管6. 宫颈癌显微镜检可见到的类型有A 粘液腺癌B 腺鳞癌C 鳞癌镜下早期浸润癌D 宫颈恶性腺瘤E 鳞癌浸润癌7. 原发性输卵管癌预后有关因素,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病理分级B 临床分期C 输卵管浸润深度D CA125术前水平E 初次术后残留灶大小8. 关于腹腔化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主要用于早期病例B 控制腹水效果好C 副反应较全身用药重D 腹化时要同时进行静脉水化E 可用四氢叶酸解毒9. 以下哪些宫颈疾病在做碘试验时可显示为阳性:A 宫颈息肉B 那氏囊肿C 重度宫颈糜烂D 宫颈癌E 尖锐湿疣10. 下列有关子宫内膜癌说法正确的是A 晚期患者可用大剂量孕激素治疗B 绝大多数是鳞癌C 病变多见于宫底部内膜D 高发年龄是58~61岁E 转移途径主要为血行转移11. 以下哪些是未成熟畸胎瘤的特点:A 好发于绝经后妇女B 肿瘤成分主要为原始神经组织C 其未成熟组织所占比例越多,恶性程度越高D 肿瘤多为实性E 此肿瘤具有恶性程度的逆转现象12. 宫颈刮片的结果是哪些,必须做官颈活检(巴氏5级分类法)的为A I级B Ⅱ级C Ⅲ级D Ⅳ级E Ⅴ级13. 以下哪些因素与卵巢癌的预后有关:A 卵巢肿瘤的大小B 组织学分类及分级C 临床分期D 术后残余灶大小E 对放疗的敏感性14. 卵巢肿瘤发生蒂扭转的条件为:A 瘤蒂长B 肿瘤体积小C 肿瘤重心偏于一侧D 活动度好E 突然改变体位15. 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的是:A 卵巢癌B 宫颈癌C 子宫内膜癌D 乳腺癌E 输卵管癌16. 卵巢肿瘤蒂扭转的临床表现是A 急性腹痛B 恶心、呕吐C 下腹包块D 高热E 白细胞升高17. 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关的卵巢肿瘤为:A 子宫内膜样癌B 颗粒细胞瘤C 绒毛膜痛D 卵泡膜细胞瘤E 透明细胞瘤18. 关于阴道鳞状上皮癌治疗,正确的是A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Ⅱ期以早的病例B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晚期的病例C 放疗不敏感,一般不采用放疗D 放疗较敏感,适用于绝大多数各期患者E 化疗有一定疗效,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手段19. 子宫内膜癌I期患者,手术时应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和(或)清扫术的有A 侵犯肌层>2/3B 侵犯肌层>1/2C 病理类型是鳞状细胞癌或G3的内膜样癌D 病理类型是透明细胞癌、粘液性癌E 肿瘤直径>3cm20. 外阴良性肿瘤A 纤维瘤B 乳头状瘤C 外阴帕杰病D 脂肪瘤E 外阴尖锐湿疣21. 外阴癌主要发病因素有A 外阴慢性炎性长期刺激B STDC 早婚、早育、多产D 免疫功能低下或损害E HPV感染22. 宫颈鳞癌的生长类型有A 外生型B 溃疡型C 内生型D 菜花型E 颈管型23. 与宫颈癌关系密切的因素有A HPV感染B 口服避孕药C 肥胖D 抽烟E 性生活紊乱24. 宫颈不典型增生轻度和中度的转归是A 消退B 不变C 转化为柱状上皮D 重度不典型增生E 癌变25. 宫颈癌的远期放疗反应包括:A 肠粘连B 血尿C 直肠溃疡D 直肠狭窄E 膀胱阴道瘘26. 治疗晚期宫颈鳞癌常用的化疗方案是:A PACB PVBC VAPD BIPE PM27. 子宫肌瘤患者出现急性下腹痛,最可能的诊断A 子宫肌瘤肉瘤变B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C 子宫肌瘤囊性变D 子宫肌瘤玻璃样变E 浆膜下肌瘤蒂扭转28. 容易伴有腹水形成的卵巢肿瘤是:A 成熟囊性畸胎瘤B 无性细胞瘤C 内胚窦瘤D 浆液性囊腺癌E 胃肠道转移癌29. 诊断外阴癌的主要辅助检查有A 活检病理检查B 涂片细胞学检查C 静脉肾盂造影D 阴道镜检查E B超、CT、淋巴造影等影像学检查30.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叙述正确的为A 早期可引起流产B 晚期导致早产C 分娩时可引起难产D 妊娠3个月内发现可行瘤体摘除E 妊娠晚期发现可期待致足月31. 能分泌较高雌激素的卵巢肿瘤为A 未成熟畸胎瘤B 内胚窦瘤C 颗粒细胞瘤D 卵泡膜细胞瘤E 两性母细胞瘤32. 以下哪些疾病可较早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A 霉菌性阴道炎B 阴道癌C 绒癌D 宫颈癌E 子宫平滑肌肉瘤33. 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为:A 不规则阴道出血B 腹胀C 腹部肿块D 剧烈疼痛E 腹水34. 以下哪种疾病早期即可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A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B 卵巢颗粒细胞瘤C 子宫内膜腺癌D 子宫平滑肌肉瘤E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35.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特点为:A 多为单侧发病B 分为单纯型和乳头型两型C 镜下见上皮复层不超过3层D 囊壁薄、囊内液清亮E 可形成腹膜种植瘤36. 好发于儿童和青春期妇女的卵巢肿瘤为:A 粘液性囊腺瘤B 未成熟畸胎瘤C 内胚窦瘤D 无性细胞瘤E 纤维瘤37. 具有临界恶性的卵巢肿瘤为:A 畸胎瘤B 纤维瘤C 粘液性肿瘤D 多胚瘤E 未分化癌38. 卵巢瘤样病变的特点是:A 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最常见B 可由慢性炎症引起C 多为单例,直径小于5cmD 多在2个月内自行消失E 肿物壁薄,囊内液清亮39. 子宫肌瘤常见的变性有A 肉瘤变B 囊性变C 玻璃样变D 红色变性E 钙化40. 下列有关子宫肌瘤说法正确的是A 肌瘤小,无症状的,不需治疗B 肌瘤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和组织中雌三醇含量增高C 以40~50岁妇女最多见D 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E 子宫大于妊娠子宫2个半月大小宜手术治疗41. 若可疑宫颈癌,可行下列哪些辅助检查:A 氮激光肿瘤固有荧光诊断法B 阴道镜检查C 宫颈及宫颈管活组织检查D 宫颈锥切术E 碘试验42. 子宫肌瘤切面的大体观A 有不规则漩涡状纹理B 有假包膜C 质硬D 粉红色或灰白色E 切面上有陈旧性血迹43. 绝经后阴道出血,应考虑下列哪几种疾病A 子宫肌瘤B 老年性阴道炎C 子宫内膜癌D 卵巢癌E 宫颈癌44. 治疗晚期宫颈腺癌最常用的化疗方案是:A PMB PACC PVBD VBPE FIP45. 以下哪项属于体腔上皮来源的卵巢肿瘤:A 胚胎癌B 透明细胞瘤C 勃勒纳瘤D 纤维瘤E 未分化癌46. 妊娠合并常见的卵巢良性肿瘤有A 成熟畸胎瘤B 浆液性囊腺瘤C 黏液性囊腺瘤D 纤维瘤E 无性细胞瘤47. 属于卵巢良性肿瘤的是:A 皮样囊肿B 无性细胞瘤C 纤维瘤D 颗粒细胞瘤E 卵泡膜细胞瘤48. 诊断外阴癌应遵循以下原则A 除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所致B 癌瘤局限于尿道者,应诊断为尿道癌C 癌瘤累及宫颈阴道部,宫颈外口区域有癌瘤者,应诊断为阴道癌Ⅱ期D 病变在阴道E 癌瘤累及宫颈阴道部,宫颈外口区域有癌瘤者,应归于宫颈癌49.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特点是:A 体积大B 多房C 囊内液清亮D 种植在腹膜上形成腹膜粘液瘤E 可发生恶变50. 关于卵巢临界恶性浆液性囊腺瘤说法正确的是:A 多为单侧发病B 乳头向囊外生长多见C 镜下见上皮复层不超过5层D 核分裂相<3/HPE 多无间质浸润51. 巨大卵巢囊肿的特征是:A 平卧时腹部中间隆起B 叩诊中间鼓音,两侧浊音C 移动性浊音(-)D 下腹可触及边界清楚的肿块E B超下见液平面随体位移动52. 卵巢肿瘤的并发症为A 缩小B 增大C 蒂扭转D 瘤体破裂E 感染53. 行宫颈锥切术的指征为:A 宫颈刮片多次阳性,宫颈活检阴性B 宫颈糜烂C 活检为原位癌,但不排除浸润癌D CIN ⅢE宫颈妊娠54. 下列有关子宫肉瘤说法正确的是A 分段诊刮是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B 5年存活率为20%~30%C 早期症状为不规则阴道出血D 子宫平滑肌肉瘤为最多见E 好发于围绝经期妇女55. 宫颈癌的早期临床表现有A 肾积水B 盆腔疼痛C 无症状D 阴道排液,并有臭味E 接触性出血56. 宫颈癌随诊内容应包括:A 宫颈刮片B PV及三合诊检查C B超检查D 盆腔CTE 定期胸透和血常规57. 外阴鳞癌的预后与下列哪项有关:A 与发生部位无关B 与病灶体积大小无关C 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D 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E 放疗反映的轻重直接决定其预后58. 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死因为:A 大出血B 呼吸衰竭C 感染D 尿毒症E 脑疝59. 具有高度恶性的卵巢肿瘤为:A 浆液性囊腺癌B 未成熟畸胎瘤C 无性细胞瘤D 性索间质肿瘤E 内胚窦瘤60. 子宫内膜癌需与下列哪几种疾病鉴别A 子宫内膜异位症B 宫颈癌C 绝经过渡性功血D 老年性阴道炎E 原发性输卵管癌61. 宫颈癌患者阴道镜检查可观察到的是A 异型血管B 血管网围绕的镶嵌黄色上皮C 血管网围绕的镶嵌白色上皮D 毛细血管形成的红点E 无血管的醋酸白色上皮62. 关于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正确的是A 疑为阴道恶性黑色素瘤,应立即行局部活检,明确诊断B 对放疗不敏感,以手术治疗为主C 恶性程度高,预后差D 早期即可通过血行转移至远处E 对放疗敏感,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63. 下列哪些肿瘤出现AFP阳性A 内胚窦瘤B 未成熟畸胎瘤C 皮样囊肿D 输卵管癌E 子宫肉瘤64. 未成熟畸胎瘤的恶性程度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 肿瘤质地B 未成熟组织所占比例C 肿瘤大小D 分化程度E 神经上皮含量65. 阴道癌治疗原则A 阴道上段癌瘤,治疗基本同宫颈癌B 阴道中段癌瘤,治疗应兼顾宫颈癌和外阴癌C 阴道下段癌瘤,治疗基本同宫颈癌D 阴道下段癌瘤,治疗基本同外阴癌E 阴道上段癌瘤,治疗基本同子宫内膜癌66. 卵巢恶性肿瘤症状的轻重决定于:A 肿瘤的大小B 肿瘤的位置C 肿瘤的组织学类型D 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的程度E 有无并发症67. 卵巢良性肿瘤的治疗应遵循:A 对年轻,患双侧卵巢肿瘤者应争取进行剥除术B 围绝经期妇女应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C 术中对肿瘤进行剖视辨别良恶性D 必须完整取出肿瘤E 可疑有恶性倾向时应做冰冻切片组织学检查以决定手术范围68. 对宫颈癌患者行三合诊检查的目的是为了A 了解子宫、附件情况B 了解阴道后壁、阴道上部宫颈管的粗细和硬度C 了解骶骨韧带情况D 了解临床分期情况E 了解有无直肠转移69. 卵巢肿瘤的并发症不包括:A 蒂扭转B 出血C 感染D 恶液质E 破裂70. 宫颈鳞癌的巨检有哪种类型:A 内生型B 菜花型C 溃疡型D 浸润型E 颈管型71. 子宫肌瘤引起不规则阴道出血的原因A 肌瘤表面溃疡、坏死、感染B 可伴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C 内膜血液循环障碍D 宫腔及内膜面积增大E 宫缩不良72. 子宫肌瘤的良性变性有A 玻璃样变性B 囊性变C 瘤样变性D 红色变性E 肉瘤变性73.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共同点包括A 常导致不孕B 孕激素治疗无效C 闭经后增殖停止D 可以引起红色变性E 均可以使子宫增大74. 雌激素长期刺激导致的疾病有A 宫颈癌B 子宫内膜癌C 子宫肌瘤D 外阴癌E 老年性阴道炎75. 临床对宫颈癌分期必须做双合诊的目的是A 确定是原位癌还是浸润癌B 确定是Ⅲ期还是Ⅳ期C 确定是否放疗D 确定是Ⅰ期还是Ⅱ期E 确定是Ⅱ期还是Ⅲ期76. 子宫肌瘤需要手术的情况有A 肌瘤如孕3个月大小B 阴道出血多伴有严重的贫血C 黏膜下带蒂肌瘤D 肌瘤生长迅速E 近绝经期,肌瘤大小1.5cm×2cm77. 卵巢恶性肿瘤的特点为A 多见于生育期B 常有血性腹水C 瘤体多为实性D 边界清楚E 消瘦、贫血等78. 诊断子宫内膜癌,常用的检查方法有A B超B 腹腔镜C 官腔镜D 分段诊刮E 细胞学检查79. 对可疑卵巢肿瘤进行腹腔镜检查的意义为:A 可直接看到肿块大体情况B 可窥视横隔部位C 可观察淋巴结转移情况D 可抽吸腹腔液进行细胞学检查E 对可疑部位进行多点活检80. 下列有关子宫肌瘤合并妊娠,说法正确的是A 红色变性保守治疗效不佳,需手术治疗B 多不能自然分娩,剖宫产同时切除肌瘤C 发病率占肌瘤患者的0.5%~1%D 妊娠期子宫肌瘤细胞明显增大,分娩后缩小E 对妊娠和分娩均有影响81. 易与子宫内膜癌混淆的有A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B 黏膜下子宫肌瘤C 子宫内膜息肉D 老年性阴道炎E 宫颈妊娠82. 以下哪项是卵巢内胚窦瘤的特点:A HCG为其重要的肿瘤标志物B 多见于儿童和年轻妇女C 肿物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D 多好发于双侧E 易伴有血性腹水83. 预防及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的措施有A 普及防癌知识,定期防癌检查B 绝经过渡期妇女月经紊乱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应先除外内膜癌C 注意高危因素,重视高危患者D 绝经后妇女出现阴道流血应警惕内膜癌可能E 正确掌握使用雌激素的指征84. 现已公认的与外阴癌发病有关的病毒主要有:A 单纯疱疹病毒I型B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C 柯萨奇病毒D 巨细胞病毒E 人乳头瘤病毒85. 关于外阴癌,正确说法有A 常见于绝经前B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常和外阴癌合并存在C 多由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转变而来D 与外阴的长期慢性刺激有关E 可能与人类的疱疹病毒感染有关86. 关于外阴癌转移途径,正确的是A 主要为直接蔓延B 主要为血行转移C 主要为淋巴转移D 阴道上1/3癌灶,向腹股沟淋巴结方向引流E 淋巴转移途径与病灶部位有关87. 以下哪种情况镜下可见间质浸润:A 粘液性囊腺癌B 临界恶性浆液性囊腺瘤C 临界恶性粘液性囊瘤D 无性细胞瘤E 未成熟畸胎瘤88. 下列有关宫颈癌说法正确的是A 早期宫颈癌常无症状,也无明显体征B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C 宫颈癌发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D 宫颈癌全部起源于宫颈移行带E 鳞癌占全部的70%~75%89. 卵巢转移性肿瘤的特征为:A 胃肠道转移癌最常见B 肿瘤多为双侧、肾形C 很少有腹水D 镜下见典型的印戒细胞E 预后极差90. 原发性输卵管癌临床表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患者多有阴道排液,腹痛和盆腔包块B 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异常,多可除外输卵管肿瘤C CA125测定无特异性D 腹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E 原发性输卵管癌发病多为绝经后91. 符合哪些条件可考虑保留对侧卵巢:A 患者年轻B 临床Ia期,肿瘤分化好C 肿瘤为临界恶性或低度恶性D 术中剖视对侧卵巢未发现异常E 术后有条件严密随访92. 关于外阴鳞状细胞癌的转移途径说法正确的是:A 以直接浸润和淋巴转移为主B 癌灶多向同侧淋巴结转移,一般浅淋巴结被侵犯后,才转移至深淋巴结C 阴蒂癌灶可绕过腹股沟浅淋巴结直接至股深淋巴结D 外阴后部及阴道下段癌可直接转移至盆腔内淋巴结E 晚期病人可出现血行转移93. 宫颈癌术后哪种情况下需补充放疗:A 淋巴结转移B 病理显示组织低分化C 所有病例均需D 宫旁组织有转移E 直肠粘膜有转移94.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一级组淋巴结为A 且髂外淋巴结B 髂总淋巴结C 髂内淋巴结D 闭孔淋巴结E 宫旁淋巴结95. 子宫肌瘤,下列哪些情况应手术治疗A 怀疑肉瘤变的B 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C 有压迫症状D 经量增多,合并贫血,保守治疗效果不佳E 粘膜下肌瘤96. 宫颈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A 阴道排液B 阴道出血C 盆腔包块D 腹水E 腰痛、坐骨神经痛97.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不包括:A 内胚窦瘤B 皮样囊肿C 库肯勃瘤D 睾丸母细胞瘤E 两性母细胞瘤98. 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为A 多囊卵巢综合征B 高血压C 糖尿病D 绝经后E 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99. 关于卵巢肿瘤的辅助检查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 腹水或腹腔冲洗液对I期患者确定临床分期及选择治疗方法有意义B B 超只能检测到直径大于1cm的实性肿瘤C 借助B超可鉴别腹水、腹腔包裹性积液和卵巢肿瘤D 对巨大肿块和粘连性肿块可小心行腹腔镜检查E CA 125对卵巢上皮性肿瘤均具有很好的特异性100. 宫颈癌晚期病例主要死亡原因有A 感染B 出血C 肺栓塞D 恶病质E 尿毒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