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真题地理学科分类汇编24-自然灾害与防治

合集下载

2013全国各省市高考地理真题及解析

2013全国各省市高考地理真题及解析

目录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含答案) (2)(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江西使用) (2)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新课标卷II) (8)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安徽卷) (17)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3)北京卷地理部分 (23)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9)福建卷地理部分 (29)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广东卷) (34)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40)广西卷地理部分 (40)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省地理卷 (44)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含答案)(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江西使用)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1,完成1~3题。

1.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图2为45º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共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澳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题。

4.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5.该区域位于()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6.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6.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

2013全国各省市高考地理真题及解析

2013全国各省市高考地理真题及解析

2013全国各省市高考地理真题及解析目录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含答案 (2(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江西使用 (2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新课标卷II (8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安徽卷 (17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3北京卷地理部分 (23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9福建卷地理部分 (29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广东卷 (34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40广西卷地理部分 (40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省地理卷 (44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含答案(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江西使用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1,完成1~3题。

1.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图2为45º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共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澳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题。

4.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5.该区域位于(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6.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6.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

高考真题地理学科分类汇编24-自然灾害与防治1.doc

高考真题地理学科分类汇编24-自然灾害与防治1.doc

2013年高考真题地理学科分类汇编24-自然灾害与防治1rove d that a pe opl e and a nation, if it doe s not have its own spiritual pillar, there is no unity of spirit ual support, it means that no soul, will l ose cohesi on a nd vitality. Figuratively speaki ng, a sa ck of potatoes, quantity ca nnot be too a team, form a joi nt force ; only lik e granite, so cl osely Unite d to form invinci ble, no difficult means of strength. National rejuvenati on of Chi nese dream, not only em bodies t he common int erests a nd pursuits, a nd covers a vari ety of groups and cla sse s, ha s a wide a ppli cabi lity and i ncl usive, with a strong integrati ng force a nd le ad the force. S he embodie s the aspirations of several g enerati ons of Chi nese , reflecting t oday ... Int o sex and purity, and the inevitable re quir ement of constantly impr oving the party's gover ning capa city. Strengt heni 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dv anced nature a nd purity, the core problem is alway s maintaini ng the party's flesh-a nd-blood tie s with t he masse s, so that our party will alway s be t he most w hole hearte d support of the masses.Must take the fundamental int erests of the overw 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ople as the party all the starting point a nd e ndi ng poi nt, the party has al ways been a common fate with the masses, t his is t he magic wea pon for our party to alway s maintai n the adv anced nature a nd purity. Strengt heni ng the constructi on of party's adva nce d nat ure and purity and enhancing the party's ruli ngability wil l event ually be implemente d to reali ze, safeguard and dev elop the fundame ntal intere 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 ople. All the w ork merits this is a mea sure of the party's fundame ntal standards, is a measure of the party's adva nced nat ure and pur ity standards. Believe w ho, depe ndi ng on who, who, sta ndi ng on the positi on of the overw 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 opl e are always, always reali ze, safeg uard a nd develop the fundame ntal inter ests of the overw 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t is a t ouchst one of the Marxist party of judg ement, is al so sig n of Marxist party is different fromother politica l parties. Marxist political party ha s a clear politi cal position and hi storica l mission: for the intere sts of the vast majority of pe ople , committed t o the fundame ntal intere 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 ople. From the day of the esta blishment of the Chi nese Communist Par ty, always adhere to basi c principl es of hi stori cal materialism, for the i nterest s of the most people as t heir goal , always serving as its fundame ntal purpose a nd val ues. F ully trust the ma sses, closely rely on the masses mai ntain flesh-a nd-bl ood ties wit h the masses is alw ays the sour ce of our party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i s always t he most determine d in the devel opme nt of our party and our country. Conscie ntiously acce pt supervisi on by t he masse s, pay atte ntion to liste n to the ma sses ' a ssessment, w hich itself was t he party's a dvanced nature a nd purity int o pra ctical a ction to re alize the fundame ntal intere sts of the over 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 ople. At prese nt, the party committees and专题24 自然灾害与防治一、单选题(2013高考题四川卷)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2013年高考真题——地理(山东卷)

2013年高考真题——地理(山东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②为()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时B.9时C.12时D.14时6.该日()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8.该城市()A.老城区地租最高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2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但蒸发量达1 600 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图2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6分)(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近五年《自然灾害与防治》各地高考题

近五年《自然灾害与防治》各地高考题

近五年《自然灾害与防治》各地高考题选择题(2013高考题四川卷)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读图1回答1~2题。

1. 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A.陕、桂、湘B.滇、黔、蜀C.滇、黔、湘D.陕、蜀、桂2. 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A.滑坡B.沙尘暴C.森林火险D.土壤盐碱化(2012天津卷文综2、3)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3-4题。

3.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2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A.水产品养殖B.棉花种植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4.在图2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5.(2012重庆卷文综)图2是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A.①B.②C.③D.④(2012四川卷文综)表1:某地气候相关数据。

读表回答6~7题。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植被7.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雪灾B.台风C.泥石流D.暴雨洪涝(大纲全国卷10—11)图4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气压系统。

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据此完成8-9题。

8.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9.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D.沙尘暴天气(2012北京卷文综8~9)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A.鼠害B.洪涝 C.旱灾 D.寒潮11.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人口外迁④房屋加固⑤组建志愿者队伍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2011 江苏卷)图4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

2013-2022全国高考真题地理汇编:自然灾害

2013-2022全国高考真题地理汇编:自然灾害

2013-2022全国高考真题地理汇编自然灾害一、单选题1.(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遥感平台及传感器信息采集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①甲和乙都属航空遥感②甲为被动式遥感,可全天候监测地表③甲和乙都可重复监测④乙为主动式遥感,可全天候监测地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1·浙江·高考真题)GIS可通过图层信息来分析和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

下图示意某区域相关要素评估值信息图层(数值越大表示该评估要素指示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越高)和地块编号。

完成此次降水易引发地质灾害的地块是()A.④⑦B.⑤⑧C.②③D.⑥⑨3.(2019·浙江·高考真题)遥感图像是地物反射特征在图像上的反映,地物在某波段反射率高,则其在遥感图像上的亮度高(图中显示为浅色),反之亮度低(图中显示为深色)。

图1是不同波段红树林的遥感图像。

图2是红树林反射率曲线。

图2反射率波段与图1遥感图像对应正确的是()A.①—丙②—乙③—甲B.①—乙②—丙③—甲C.①—丙②—甲③—乙D.①—乙②—甲③—丙(2016·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⑤C.③④⑥D.②③⑥5.要评价该地农业发展条件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6.(2015·广东·高考真题)下图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

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A.甲B.乙C.丙D.丁二、综合题7.(2021·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下图),面积53.4km2。

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12.8km。

2013年四川省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及解析讲解

2013年四川省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及解析讲解

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四川卷)2013 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读图l,回答 1 一 2 题。

1、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A.陕、桂、湘B.滇、黔、蜀C.滇、黔、湘D.陕、蜀、桂2、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A.滑坡B.沙尘暴C.森林火险D.土壤盐碱化读图 2回答 3 一 4 题。

3、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4、R 河段A.流量季节变化大B.春汛明显C.河流堆积作用强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图3 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回答 5 一 6 题。

5、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A.棉花纺织B.甘蔗制糖C.葡萄酿酒D.大豆加工图4 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 30 米。

读图回答 7 - 8 题。

7、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A.鞍部B.山谷C.山脊D.山顶8、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A.156 米B.178 米C.220 米D.255 米图5 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

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

据此回答 9 一 10 题。

9、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A.昼夜温差大B.气候湿热C.秋雨绵绵D.台风频繁10、6 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表 1 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据表回答 11 一12题.11、1985 一 2 0ll 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12、据表 1 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 年以来我国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13 、( 26 分图6 和图 7 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 年12 月 1 日一2013 年 4 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地理] 2013年高考真题 地理(山东卷)(含解析版)

[高考地理] 2013年高考真题 地理(山东卷)(含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一、选择题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 降水量增加B 蒸发量增加C 下渗减少D 地表径流减少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 Ⅰ、Ⅱ、ⅢB Ⅱ、Ⅰ、ⅢC Ⅲ、Ⅱ、ⅠD Ⅰ、Ⅲ、Ⅱ【答案】1.C 2.C【命题立意】主要考查流域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从图中获取信息、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某流域的开发为背景,利用开发三个阶段示意图和流量变化曲线图,考查流域开发对水循环和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较易作答。

【解题思路】第1题,从a图三个阶段可看出居民点增加,植被减少,从而导致流域内涵养水源能力降低,使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蒸发量减少,进而导致降水减少。

第2题,从b图看,从③→②→①,流量越来越大,形成洪峰的时间越来越早,洪峰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河流径流变化越来越大,说明植被破坏导致的涵养水源的功能越来越弱。

结合a图中的三个阶段Ⅰ、Ⅱ、Ⅲ分别对应③、②、①。

图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3~4题3.图中②为A 草原B 荒漠C 针叶林D 针阔混交林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 纬度B 洋流C 地形D 季风【答案】3.A 4.D【命题立意】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以及从图中获取信息、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简图为背景,考查植被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中等难度。

【解题思路】第3题,从图2中看,③→②→①体现了以水分为基础的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②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为内蒙古高原,植被为草原。

第4题,从图中看我国东部为森林,西部为草原、荒漠,导致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为降水量的多少。

而东部地区影响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风,越往北受夏季风的影响越小降水量越少,森林植被分布越窄。

2013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汇编(高清重绘_共15套)

2013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汇编(高清重绘_共15套)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选择题部分(共44分)读图1,回答第1~3题。

1.图中()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2.东北平原()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图2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

读图,回答第4题。

种植收获中国华北地区甲乙丙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图24.甲、乙、丙分别位于( )A.巴西、印度、南非 B.南非、巴西、印度C.印度、巴西、南非 D.巴西、南非、印度图3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5题。

5.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图4(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4(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

读图回答第6、7题。

6.图4(a)中( )A.①比②风速大 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气压低 D.②比④气温高7.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间读图5回答第8~9题。

8.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②湘③滇④新⑤桂⑥内蒙古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9.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

读图6,回答第10~11题。

高考地理选修自然灾害及防治

高考地理选修自然灾害及防治

高考地理选修(自然灾害)[第1题] (2013江苏单科, 4,2分) 2013年4月20日, 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在震后救灾中,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发挥了重要作用。

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 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 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据此回答下题。

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臵同处龙门山断裂带, 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 主要原因有( )①震级较低②提前预报③防震意识强④救援及时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地震灾害。

解题时需要结合时事: 芦山地震7.0级, 发生在2013年4月20日。

四川地震灾区人民有了汶川抗震的经历, 积累了相关经验, 故①③④正确。

地震目前还做不到精确的提前预报。

故B选项正确。

[第2题] (2013山东文综, 33,10分)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 对比甲、乙两地, 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 并说明理由。

(6分)(2) 若丙地发生泥石流, 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4分)[答案] (1) 甲地。

地形坡度较大; 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降水多。

(2) 冲毁铁路; 阻塞河道。

[解析] (1) 泥石流的产生主要与地形坡度、土质疏松状况、植被覆盖率以及降水集中程度等因素有关。

由图读出甲地等高线密集, 坡度大; 且甲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降水多。

(2) 图中丙处主要有三种图例: 铁路、河流和等高线。

丙地发生泥石流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是冲毁铁路和阻塞河道。

[第3题] (2013浙江自选, 12,10分)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

根据相关知识, 完成(1) —(3) 题。

(1) 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分)(2) 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 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当你遭遇泥石流时, 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

2013年全国卷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

2013年全国卷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

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新课标I)(2013-06-08 15:01:33)转载▼标签:河南分类:教改鸡精(地理教育教学研究)文科综合试题水土流失启迪慧想文综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11小题。

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1,完成1~3题。

1.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答案】1.C【解析】2月14日,美国仍然是冬季,气温低,不利玫瑰(花卉)生长,哥伦比亚地处赤道附近,气温较高,对玫瑰生长有利。

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答案】2.C【解析】哥伦比亚距美国本土多在2000km以上,距离遥远,且玫瑰易腐烂变质,航空运输速度快,用它较好。

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答案】3.A【解析】墨西哥比哥伦比亚距美国近,鲜切花的运输距离短,运费低。

图2为45o 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共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澳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题。

2013年高考地理真题(Word版)——海南卷(试题 答案解析)汇编

2013年高考地理真题(Word版)——海南卷(试题 答案解析)汇编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某半岛地形图。

读图1,完成1~3题。

图1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A.地热能B.风能C.水能D.太阳能3.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A.冰川与岩浆相映B.极昼C.成群的企鹅D.台风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

武都(位置见图2)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

据此完成4~5题。

图24.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较优的主要原因有()①纬度较高②海拔较高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④年温差较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不便B.人力成本上升C.土质退化D.种植面积扩大6.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A.接近原料地B.接近消费市场C.利用廉价劳动力D.方便产品运输7.燃料乙醇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巴西()①碳排放量增加②能源消费结构改变③热带草原面积减少④蔗糖消费量下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

图3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

据此完成8~10题。

图38.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9.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10.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那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A.9月中旬B.10月上旬C.10月下旬D.11月中旬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

2013高考中国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2013高考中国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2013年高考中国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014.3)一、单选题(2013高考题北京卷 )读图1,回答第1~3题。

1.图中A .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 .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 .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 .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 东北平原A .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 .冬冷夏热,伏旱严重C .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D .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2013高考题江苏卷)图4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

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4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

读图回答4~5题。

4.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A .大湖萎缩而成 B .古河道残遗而成 C .人工挖掘而成 D .风力侵蚀而成5.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蒸发增强B .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C .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D .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2013高考题江苏卷)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

图8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6~7题。

6.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 .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 .粮食产量持续上升C .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D .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7.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 .耕地面积减少趋缓B .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C .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 .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2013高考题新课标II 卷)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7~9题7.影响该地区年均温线东部密,西部稀疏的主要因素是A . 台风B .海陆分布C .地形D .大气环流8.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 .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9.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真题地理学科分类汇编
专题24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单选题
(2013高考题四川卷)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读图1回答1~2题。

图1
错误!未指定书签。

. 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
A . 陕、桂、湘
B . 滇、黔、蜀
C . 滇、黔、湘
D . 陕、蜀、桂
错误!未指定书签。

. 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
A . 滑坡
B . 沙尘暴
C . 森林火险
D . 土壤盐碱化
【答案】1.B 2.C
【命题立意】第1题考查学生基本的读图能力,看清图例即可解答;第2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分布。

难度较低。

【解题思路】第1题认清图例,根据重旱和特旱分布在西南地区即可知答案为B 。

第2题中,滑坡的形成要有降水,故A 错;沙尘暴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故排除B ;土壤盐碱化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故D 错误。

二、综合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

.(013高考题新课标1)(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2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南海诸岛
2013年3月3日全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图
正常
轻旱
中旱
重旱
特旱 图 例
图12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10分)
【答案】
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

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

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

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形成与危害,考查学生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原因:结合材料和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中居民点位于河流下游谷地河边,江南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可推出该居民点易遭受洪灾的原因为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

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

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由于该居民点地处河流下游谷地河边,所以要避免洪灾影响只能迁往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要不迁走只能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3高考题福建卷)[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4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000 500
700
7
50 0
2000m 1000 河流 500 等高线/m 居民点
图14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9分)(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
【答案】
(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

(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试题立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引导考生关注热点,热爱家乡,学以致用。

【解题思路】
⑴可从影响农业产量和农田设施方面分析。

原因可结合图中相关信息,P地三面环山向北侧敞开,强大的冷空气南下受南部山地的阻挡在P大量堆积,造成严重冷冻灾害。

⑵措施可从预报、加强管理、培育良种方面答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3高考题新课标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013午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答案】东北(农作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

(2分)春播推迟7—10天,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7—10天;(3分)错过适宜的播种期,扰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律。

(3分)所以,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降低。

(2分)
【命题立意】以文字为信息载体,考查自然条件(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命题意图以能力立意为主,命题者通过此题的立意旨在体现学习对生产生活有用的地理,关注农业生产,关注粮食问题。

试题难度:中等。

解题关键:文字信息的提取和农业生产的特性。

【解题思路】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不违农时是各地农业生产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东北地区纬度高,无霜期短,只有一年一熟。

春季气温持续偏低,导致春播推迟,意味着农作物的生长期缩短7-10天,扰乱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周期。

在当年霜冻之前可能不能成熟或成熟程度不够,从而导致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降。

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3高考题浙江卷自选)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⑴-⑶题。

⑴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分)
⑵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当你在山谷中遭遇泥石流灾害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

(4分)
⑶为减轻滑坡带来的危害,你认为甲城市应采取的主要防灾措施是什么?(4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灾害的关联性,以及应对地质灾害主要措施。

【解题技巧】第⑴题,地质灾害的形成往往与当地的地质、地形地势、植被覆盖率及气候等因素有关,从图12可以看出图示地区断层发育广泛、地形复杂、起伏大,尤其是高风险区断层发育强、地质不稳定,地形地势陡而复杂成为该风险区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第⑵题,断层发育、复杂地形、坡度大为地质灾害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暴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除了引发泥石流、滑坡之外,还容易引起山体崩塌和山洪的发生;因泥石流是沿着山谷由高处冲向低处,所以当遭遇泥石流时,最佳的逃生方法是沿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迅速向高处转移;第⑶题,图中甲城市位于地质灾害的高风险区,防灾减灾中既要搞好减灾又要做好预防工作,因此在应对灾害中要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

如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建立预报、预警系统,强化立法监督与管理;做好防范,减轻灾害的发生频率、降低灾害损失;建设护坡、排水等工程;严禁对当地地质地貌、生态造成破坏的工程建设等。

【答案】⑴断层、坡度⑵崩塌、洪灾。

沿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迅速向高处转移。

⑶在易发地段加强监测,尽量避免工程项目在该地段选址和施工;建设护坡、排水工程等。

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3高考题山东卷)(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 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6分)
(2) 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4分)
【答案】(l)甲地。

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命题立意】主要考查泥石流的发生机制及其危害,以及获取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利用我国某区域图考查了泥石流发生条件的对比,以及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泥石流的危害。

较易。

【解题思路】第(l)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位于太行山脉,对比图中甲乙两地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山坡(谷)上,坡度较陡,同时又位于夏季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第(2)题,丙地位于山谷中,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通过该山谷的除河流外,还有铁路线。

丙处发生泥石流会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图例 山峰 铁路 河流 等高线
图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