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不良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SMT不良分析及改善措施
![SMT不良分析及改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deeb13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6.png)
SMT不良分析及改善措施SMT(表面贴装技术)是电子制造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表面组装技术,可以将小型电子组件安装在印刷电路板(PCB)上。
然而,在SMT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例如焊点不良、元器件偏位、组件缺失等。
这些不良现象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因此需要进行不良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首先,针对焊点不良问题,可能出现的原因包括焊接温度不稳定、焊锡量不足、焊接时间过短等。
在进行不良分析时,可以通过观察焊点的形态和外观来判断问题的具体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善措施:1.调整焊接温度和时间:通过增加焊接温度、延长焊接时间等方式,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控制焊锡量:确认焊锡量是否足够,可以使用自动供锡机或者人工供锡的方式进行补充,确保焊点的充盈度和质量。
3.检测焊点质量:使用焊点质量检测设备,例如X射线检测设备或者直观检查仪器,检测焊点的质量和形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其次,针对元器件偏位的问题,可能的原因包括元器件粘贴不准确、贴附剂粘度过大或过小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善措施:1.进行粘贴机的校准:调整粘贴机的定位精度,确保元器件的粘贴位置准确。
2.选择适合的贴附剂:根据元器件类型和尺寸,选择适合的贴附剂,并调整贴附剂的粘度,确保元器件的粘贴质量。
3.进行视觉系统的检测:使用视觉系统检测元器件的粘贴质量,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正。
最后,针对组件缺失的问题,主要原因可能是元器件的供应链问题,例如供应商发货错误或者内部库存管理不善。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善措施:1.加强供应商管理: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供应链的沟通和管理,确保元器件的质量和数量。
2.设立内部库存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系统,确保元器件的采购、入库、出库等流程的可控性和准确性。
3.进行组件跟踪和检测:使用条码或者RFID等技术,对每个组件进行跟踪和检测,确保组件的精确性和完整性。
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措施精选文档
![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措施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1aeb90184254b35effd3474.png)
产;
? 26、清洗钢网并用风枪吹钢网。
3
短路
? 产生原因
? 1、钢网与 PCB板间距过大导致锡膏印刷过 厚短路;
? 2、元件贴装高度设置过低将锡膏挤压导 致短路;
? 3、回焊炉升温过快导致; ? 4、元件贴装偏移导致; ? 5、钢网开孔不佳(厚度过厚,引脚开孔
过长,开孔过大); ? 6、锡膏无法承受元件重量; ? 7、钢网或刮刀变形造成锡膏印刷过厚; ? 8、锡膏活性较强; ? 9、空贴点位封贴胶纸卷起造成周边元件
锡膏印刷过厚; ? 10、回流焊震动过大或不水平; ? 11、钢网底部粘锡; ? 12、QFP吸咀晃动贴装偏移造成短路。
? 不良改善对策
? 1、调整钢网与 PCB 间距0.2mm-1mm ; ? 2、调整机器贴装高度,泛用机一般调
整到元悠扬与吸咀接触到为宜(吸 咀下将时); ? 3、调整回流焊升温速度 90-120sec ; ? 4、调整机器贴装座标; ? 5、重开精密钢网,厚度一般为 0.12mm-
0.15mm ; ? 6、选用粘性好的锡膏; ? 7、更换钢网或刮刀; ? 8、更换较弱的锡膏; ? 9、重新用粘性较好的胶纸或锡铂纸贴; ? 10、调整水平,修量回焊炉; ? 11、清洗钢网,加大钢网清洗频率; ? 12、更换 QFP吸咀。
4
直立
? 产生原因
? 1、铜铂两边大小不一产生拉力不均; ? 2、预热升温速率太快; ? 3、机器贴装偏移; ? 4、锡膏印刷厚度不均; ? 5、回焊炉内温度分布不均; ? 6、锡膏印刷偏移; ? 7、机器轨道夹板不紧导致贴装偏移; ? 8、机器头部晃动; ? 9、锡膏活性过强; ? 10、炉温设置不当; ? 11、铜铂间距过大; ? 12、MARK点误照造成元悠扬打偏; ? 13、料架不良,元悠扬吸着不稳打偏; ? 14、原材料不良; ? 15、钢网开孔不良; ? 16、吸咀磨损严重; ? 17、机器厚度检测器误测。
SMT不良产生原因及对策
![SMT不良产生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27d646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4.png)
SMT不良产生原因及对策SMT(Super Multi-vision Test)不良产生原因及对策是电子制造行业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电子制造过程中,SMT是一种常用的组装技术,它涉及到大量的元件的高速表面安装。
然而,在实践中,SMT不良很常见,它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生产效率降低以及成本增加。
因此,了解不良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SMT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1.材料问题:SMT使用的元件和焊料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元件可能存在焊盘偏移、引脚损坏、尺寸不一致等问题。
焊料可能存在含波点、气孔等质量问题。
2.设备问题:SMT设备的故障或不当使用也可能引起不良。
设备的加热、输送、贴装等环节可能存在问题,导致元件无法准确地安装在PCB上。
3.操作问题: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技术不到位也是不良产生的原因之一、操作人员可能存在操作失误、程序设置错误、参数调整不当等问题。
为了解决SMT不良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元件和焊料的质量。
从可靠的供应商购买元件和焊料,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对于质量问题严重的供应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更换供应商。
2.维护和保养设备:定期对SMT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培训操作人员,让他们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并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能力。
3.检查和修正操作问题:建立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操作。
同时,建立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问题。
定期举行会议,分享操作问题和经验,以便全员学习和提高。
4.强化数据分析和改进活动:建立良好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定期评估数据,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
5.推行持续改进:将持续改进的理念贯穿于整个SMT生产过程中。
不断寻找不良产生的原因,通过改进工艺流程、优化设备和培训操作人员等方式,降低不良的发生率。
总结起来,SMT不良产生的原因有材料问题、设备问题和操作问题等。
SMT不良原因及对策
![SMT不良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f38ea8e52ea551810a687a2.png)
3、上料员上料方向上反;
3、上料前对材料方向进行确认;
4、FEEDER 压盖变开导致,元件供给时方向; 4、维修或更换 FEEDER 压盖;
5、机器归正件时反向;
5、修理机器归正器;
6、来料方向变更,盘装方向变更后程序未变 6、发现问题时及时修改程序;
更方向;
7、Q、V 轴马达皮带或轴有问题。
7、检查马达皮带和马达轴。
11、检查 783 或驱动箱风扇;
12、MPA3 吸咀定位锁磨损导致吸咀晃动造成 12、更换 MAP3 吸咀定位锁。
贴装偏移。
1、PCB 焊盘上有惯穿孔; 2、钢网开孔过小或钢网厚度太薄; 3、锡膏印刷时少锡(脱膜不良); 4、钢网堵孔导致锡膏漏刷。
1、原材料不良; 2、规正器不顺导致元件夹坏; 3、吸着高度或贴装高度过低导致; 4、回焊炉温度设置过高; 5、料架顶针过长导致; 6、炉后撞件。
3、回焊炉升温过快导致;
3、调整回流焊升温速度 90-120sec;
4、元件贴装偏移导致;
4、调整机器贴装座标;
5、钢网开孔不佳(厚度过厚,引脚开孔过长, 5、重开精密钢网,厚度一般为 0.12mm-0.15mm;
开孔过大);
6、锡膏无法承受元件重量;
6、选用粘性好的锡膏;
7、钢网或刮刀变形造成锡膏印刷过厚;
4、锡膏中有异物;
4、印刷过程避免异物掉过去;
5、炉温设置过高或反面元件过重;
5、调整炉温或用纸皮垫着过炉;
6、机器贴装高度过高。
6、调整贴装高度。
错件
1、机器贴装时无吹气抛料无吹气,抛料盒毛 1、检查机器贴片吹气气压抛料吹气气压抛料盒毛刷;
刷不良;
2、贴装高度设置过高元件未贴装到位;
SMT贴片不良的原因及改善对策
![SMT贴片不良的原因及改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f8b9e0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d.png)
SMT贴片不良的原因及改善对策空焊1、锡膏活性较弱;1、更换活性较强的锡膏;2、钢网开孔不佳;2、开设精确的钢网;3、铜铂间距过大或大铜贴小元件;3、将来板不良反馈于供应商或钢网将焊盘间距开为0.5mm;4、刮刀压力太大;4、调整刮刀压力;5、元件脚平整度不佳(翘脚、变形)5、将元件使用前作检视并修整;6、回焊炉预热区升温太快;6、调整升温速度90-120秒;7、PCB铜铂太脏或者氧化;7、用助焊剂清洗PCB;8、PCB板含有水份;8、对PCB进行烘烤;9、机器贴装偏移;9、调整元件贴装座标;10、锡膏印刷偏移;10、调整印刷机;11、机器夹板轨道松动造成贴装偏移;11、松掉X、Y Table轨道螺丝进行调整;12、MARK点误照造成元件打偏,导致空焊;12、重新校正MARK点或更换MARK点;13、PCB铜铂上有穿孔;13、将网孔向相反方向锉大;14、机器贴装高度设置不当;14、重新设置机器贴装高度;15、锡膏较薄导致少锡空焊;15、在网网下垫胶纸或调整钢网与PCB间距;16、锡膏印刷脱膜不良。
16、开精密的激光钢钢,调整印刷机;17、锡膏使用时间过长,活性剂挥发掉;17、用新锡膏与旧锡膏混合使用;18、机器反光板孔过大误识别造成;18、更换合适的反光板;19、原材料设计不良;19、反馈IQC联络客户;20、料架中心偏移;20、校正料架中心;21、机器吹气过大将锡膏吹跑;21、将贴片吹气调整为0.2mm/cm2;22、元件氧化;22、吏换OK之材料;23、PCB贴装元件过长时间没过炉,导致活性剂挥发;23、及时将PCB'A过炉,生产过程中避免堆积;24、机器Q1.Q2轴皮带磨损造成贴装角度偏信移过炉后空焊;24、更换Q1或Q2皮带并调整松紧度;25、流拉过程中板边元件锡膏被擦掉造成空焊;25、将轨道磨掉,或将PCB转方向生产;26、钢网孔堵塞漏刷锡膏造成空焊。
26、清洗钢网并用风枪吹钢网。
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对策
![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4563a64ddccda38376baf7c.png)
短路
产生原因
1、钢网与PCB板间距过大导致锡膏印刷过 厚短路; 2、元件贴装高度设置过低将锡膏挤压导 致短路; 3、回焊炉升温过快导致; 4、元件贴装偏移导致; 5、钢网开孔不佳(厚度过厚,引脚开孔 过长,开孔过大); 6、锡膏无法承受元件重量; 7、钢网或刮刀变形造成锡膏印刷过厚; 8、锡膏活性较强; 9、空贴点位封贴胶纸卷起造成周边元件 锡膏印刷过厚; 10、回流焊震动过大或不水平; 11、钢网底部粘锡; 12、QFP吸咀晃动贴装偏移造成短路。
1、PCB 板上有异物; 2、胶量过多; 3、红胶使用时间过久; 4、锡膏中有异物; 5、炉温设置过高或反面元件过重; 6、机器贴装高度过高。
改善对策
1、印刷前清洗干净; 2、调整印刷机或点胶机; 3、更换新红胶; 4、印刷过程避免异物掉过去; 5、调整炉温或用纸皮垫着过炉; 6、调整贴装高度。
错件
改善对策
1、调整回焊炉温度或链条速度; 2、调整回焊度回焊区温度; 3、更换新锡膏。
偏移
产生原因
1、印刷偏移; 2、机器夹板不紧造成贴偏; 3、机器贴装座标偏移; 4、过炉时链条抖动导致偏移; 5、MARK点误识别导致打偏; 6、NOZZLE中心偏移,补偿值偏移; 7、吸咀反白元件误识别; 8、机器X轴或Y轴丝杆磨损导致贴装 偏移; 9、机器头部滑块磨损导致贴偏; 10、驱动箱不良或信号线松动; 11、783或驱动箱温度过高; 12、MPA3吸咀定位锁磨损导致吸咀 晃动造成贴装偏移。
直立
产生原因
1、铜铂两边大小不一产生拉力不均; 2、预热升温速率太快; 3、机器贴装偏移; 4、锡膏印刷厚度不均; 5、回焊炉内温度分布不均; 6、锡膏印刷偏移; 7、机器轨道夹板不紧导致贴装偏移; 8、机器头部晃动; 9、锡膏活性过强; 10、炉温设置不当; 11、铜铂间距过大; 12、MARK点误照造成元悠扬打偏; 13、料架不良,元悠扬吸着不稳打偏; 14、原材料不良; 15、钢网开孔不良; 16、吸咀磨损严重; 17、机器厚度检测器误测。
SMT不良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SMT不良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b71c3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5.png)
零件反向产生的原因:1:人工手贴贴反2:来料有个别反向3;机器FEEDER 坏或FEEDER 振动过大(导致物料反向)振动飞达4:PCB 板上标示不清楚(导致作业员难以判断)5:机器程式角度错6:作业员上料反向(IC 之类)7:核对首件人员粗心,不能及时发现问题8:炉后QC 也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对策:1:对作业员进行培训,使其可以正确的辨别元器件方向2:对来料加强检测3:维修FEEDER 及调整振动FEEDER 的振动力度(并要求作业员对此物料进行方向检查)4:在生产当中要是遇到难以判断元器件方向的。
一定要等工程部确定之后才可以批量生产,也可以SKIP5:工程人员要认真核对生产程式,并要求对首件进行全检(特别要注意有极性的元件)6:作业员每次换料之后要求IPQC 核对物料(包括元件的方向)并要求作业员每2 小时必须核对一次物料7:核对首件人员一定要细心,最好是2 个或以上的人员进行核对。
(如果有专门的IPQC 的话也可以要求每2 小时再做一次首件)8:QC 检查时一定要用放大镜认真检查(对元件数量多的板尽量使用套版)少件(缺件)产生的原因:1:印刷机印刷偏位2:钢网孔被杂物或其它东西给堵塞(焊盘没锡而导致飞件)3:锡膏放置时间太久(元器件不上锡而导致元件飞件)4:机器Z 轴高度异常5:机器NOZZLE 上有残留的锡膏或胶水(此时机器每次都可以识别但物料放不下来导致少件)6:机器气压过低(机器在识别元件之后气压低导致物料掉下)7:置件后零件被NOZZLE 吹气吹开8:机器NOZZLE 型号用错9:PCB 板的弯曲度已超标(贴片后元件弹掉)10:元件厚度差异过大11:机器零件参数设置错误12:FEEDER 中心位置偏移13:机器贴装时未顶顶针14:炉前总检碰撞掉落对策:1:调整印刷机(要求印刷员对每一PCS 印刷好的进行检查)2:要及时的清洗钢网(一般5-10PCS 清洗一次)3:按照(锡膏储存作业指导书)作业,锡膏在常温下放置一定不能超过24 小时4:校正机器Z 轴(不能使机器NOZZLE 放置零件时Z 轴离PCB 板过高。
最新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措施分析ppt课件
![最新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措施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a4c6e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c.png)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SMT制程概述 • SMT制程不良原因分析 • SMT制程改善措施分析 • 案例分析与实施效果评估
01
SMT制程概述
SMT制程简介
表面组装技术
SMT是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缩写,是一种将电 子元件直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PCB)表面的技术。
降低成本
SMT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 电子产品更加普及和个性 化。
SMT制程常见问题
锡膏印刷问题:锡膏印刷是SMT制程中的关键步 骤之一,常见问题包括锡膏量不足、偏移、桥接 等,影响焊接质量。
焊接问题: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虚焊、冷焊、焊 接不良等问题,主要原因包括温度设置不当、焊 接时间不足、PCB污染等。
元件贴装问题:元件贴装过程中可能出现元件偏 移、翻转、损坏等问题,主要原因包括设备参数 设置不当、元件供料器故障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详细介绍不良原因分析及 改善措施,以提高SMT制程的良率和生产效率。
01
SMT制程不良原因分析
设备故障导致的不良
设备老化
长时间运行的设备可能出 现磨损和老化,导致定位 不准、传输错误等不良现 象。
维护不足
设备缺乏定期维护和保养 ,可能导致精度下降、故 障率增加。
操作不当
操作人员对设备不熟悉或 操作不规范,可能引发误 操作,造成产品不良。
材料问题导致的不良
原材料缺陷
原材料本身存在缺陷,如PCB 板翘曲、元器件引脚氧化等,
影响制程质量。
储存条件不当
材料储存环境湿度过高、温度过高 或过低可能导致材料性能发生变化 。
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对策
![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6863b8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1.png)
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对策SMT制程(Surface Mount Technology)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组装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不良现象在SMT制程中时有发生。
本文将讨论SMT制程不良原因以及改善对策。
1.焊接不良:焊接不良可以导致焊点虚焊、焊接断裂等问题。
常见的原因包括焊接温度不够、焊接时间不足、焊接设备不稳定等。
改善对策包括提高焊接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增加焊接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精度等。
2.贴装不良:贴装不良可以导致元件偏移、元件漏贴等问题。
常见的原因包括贴装位置错误、贴装头磨损、胶垫损坏等。
改善对策包括提高贴装机的精度和稳定性、定期更换贴装头和胶垫等。
3.元件损坏:元件在SMT制程中容易受到机械损伤、电静电等因素的影响而受损。
改善对策包括提供合适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防静电设备、增加元件存储和运输的保护等。
4.焊盘不良:焊盘不良可以导致焊点接触不良、导致电路连通性问题。
常见的原因包括锡膏质量不佳、焊盘形状不准确等。
改善对策包括使用高质量的锡膏、提高焊盘生产过程的精度等。
5.引脚弯曲:引脚弯曲会导致元件无法正确插入或连接。
常见的原因包括元件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引脚受到碰撞、搬运过程中的不当操作等。
改善对策包括提供合适的存储和运输保护措施、培训操作人员正确操作等。
改善SMT制程不良有很多对策,下面列举了其中一些常见的:1.提高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精度稳定。
采用高质量的设备和工具,可大大降低不良率。
2.优化工艺参数:根据产品要求和设备特性,合理的调整焊接温度、焊接时间等工艺参数,以确保焊接效果和质量。
3.加强员工培训: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使操作人员熟悉SMT制程的原理和操作技巧,减少人为失误和操作不当导致的不良。
4.严格品质管理:建立完善的品质管理体系,包括设备校验、材料检测、过程控制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5.提供合适的存储和运输保护:对元件进行正确的存储和运输保护,避免机械损伤、静电损伤等因素导致的元件损坏。
smt有什么好的改善方案
![smt有什么好的改善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9bb3e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d.png)
smt有什么好的改善方案SMT是指表面贴装技术,是目前电子制造行业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电子组装方式。
随着电子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SMT在电子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
然而,在SMT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SMT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一些改善方案。
一、SMT存在的常见问题1. 焊接出现缺陷SMT焊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焊缝不均匀、焊点过大或过小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产品质量降低。
焊接问题的出现通常是由于温度控制不准确、焊接时间不足、焊锡量不足、或是PCB表面处理不当等原因所致。
2. PCB布局有误SMT生产过程中,PCB布局不当也会导致焊接问题。
例如,元器件布局不合理、PCB板面积太小或插件孔太大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3. 板面污染PCB板面本身非常敏感,因此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十分小心谨慎地对待。
在SMT生产中,板面污染是导致产品成品率非常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常见的板面污染情况包括:油污、灰尘、毛发等。
4. 缺乏自动化SMT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方式。
然而,在许多生产线中,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手工操作的环节。
例如,元器件贴附、检测和排查故障等环节,这些手工操作都会导致产能降低和出现缺陷。
二、改善方案1. 提高制造过程的精度和准确性提高工艺流程的精度和准确性是降低SMT生产中缺陷率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更高精度的焊锡装置、更准确的温度控制设备等,可以大大提高制造过程的精度和准确性。
2. 优化PCB布局在SMT生产中,PCB布局的优化可以大大提高焊接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合理的元器件布局和考虑板面大致的位置和大小等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还需要注意合理的PCB表面处理,以避免板面污染。
3. 引入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可以大量减少SMT生产线上的手工操作,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使用自动贴附设备、自动检测设备,以及自动排查故障等设备,都可以提高SMT的生产效率。
4. 增加生产线可维护性提高生产线的可维护性是降低SMT生产中缺陷率的另一个有效方法。
SMT常见不良及原因分析
![SMT常见不良及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daec832af90242a995e586.png)
SMT常见不良及原因分析1、立碑产生原因:通常由于回流焊时元件两端的湿润力不平衡,引发元件两端的力矩也不平衡,导致“立碑”。
成因分析因素A:焊盘设计与布局不合理①元件的两边焊盘之一与地线相连接或有一侧焊盘面积过大,焊盘两端热容量不均匀;②PCB表面各处的温差过大以致元件焊盘两边吸热不均匀;③大型器件QFP、BGA、散热器周围的小型片式元件焊盘两端会出现温度不均匀。
解决方法:工程师调整焊盘设计和布局因素B:焊锡膏与焊锡膏印刷存在问题①焊锡膏的活性不高或元件的可焊性差,焊锡膏熔化后,表面张力不一样,将引起焊盘湿润力不平衡。
②两焊盘的焊锡膏印刷量不均匀,一侧锡厚,拉力大,另一侧锡薄拉力小,致使元件一端被拉向一侧形成空焊,一端被拉起就形成立碑。
解决办法:需工厂选用活性较高的焊锡膏,改善焊锡膏印刷参数,特别是钢网的窗口尺寸因素C:贴片移位Z轴方向受力不均匀该情况会导致元件浸入到焊锡膏中的深度不均匀,熔化时会因时间差而导致两边的湿润力不平衡,如果元件贴片移位会直接导致立碑。
解决办法:调节贴片机工艺参数因素D:炉温曲线不正确如果回流焊炉炉体过短和温区太少就会造成对PCB加热的工作曲线不正确,以致板面上湿差过大,从而造成湿润力不平衡。
解决办法:需要工厂根据每种不同产品调节好适当的温度曲线2、“锡珠”现象产生原因:它不仅影响外观而且会引起桥接(下文会讲)。
锡珠可分两类:一类出现在片式元器件一侧,常为一个独立的大球状(如下图1);另一类出现在IC 引脚四周,呈分散的小珠状。
因素A:温度曲线不正确回流焊曲线可以分为预热、保温、回流和冷却4个区段。
预热、保温的目的是为了使PCB表面温度在60~90s内升到150℃,并保温约90s,这不仅可以降低PCB 及元件的热冲击,更主要是确保焊锡膏的溶剂能部分挥发,避免回流焊时因溶剂太多引起飞溅,造成焊锡膏冲出焊盘而形成锡珠。
解决办法:工厂需注意升温速率,并采取适中的预热,使溶剂充分挥发因素B:焊锡膏的质量①焊锡膏中金属含量通常在(90±0.5)℅,金属含量过低会导致助焊剂成分过多,因此过多的助焊剂会因预热阶段不易挥发而引起飞珠;②焊锡膏中水蒸气和氧含量增加也会引起飞珠。
SMT不良因应分析
![SMT不良因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f38b4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0.png)
SMT不良因应分析随着SMT工艺在电子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SMT不良因应分析也愈发成为制造企业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技术难题。
本文将就SMT不良因应分析进行详细阐述,包括SMT工艺不良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以便于制造企业在实际生产中更好地应对SMT不良问题。
SMT工艺不良的原因1.元器件问题:元器件质量不良、尺寸与焊盘不一致、损坏等。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选择优质的元器件供应商并进行稳定性评估和抽样检验,尤其是关键元器件,使用符合规范的元器件规格和型号,避免使用未经认证的元器件。
2.过程问题:包括设备调试不当、操作不当、工艺参数设置不当等。
针对这类问题,关键是要规范化SMT工艺流程,确定正确的设备参数、操作规程,并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环境问题: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气流、静电等因素都会对SMT工艺产生影响。
为了避免因为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不良,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安装温湿度计,要求生产车间防尘、防静电、保持通风等措施。
4.材料问题:包括PCB板、贴片胶水、钢网等材料的性能变化,以及不正确的存储方式等。
要保证材料的存放环境符合规范要求,仓储管理制度要规范化、严格化,在存储、作业中仔细核对使用的材料。
SMT工艺不良的预防措施1.做好PCB板设计:在进行PCB板设计时,应该将焊盘的布线、排列和间距进行规划,防止焊盘错位、短路、开路等情况的发生。
同时,应该留出足够的焊盘空间,保证电路元件的安装与维护。
此外,在PCB板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PCB板材质的选择,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稳定性。
2.贴片胶水的使用:使用合适的贴片胶水是保证SMT工艺稳定性和质量的关键。
当胶水挤压太浓、太稀或浸润性降低时,会直接影响胶水覆盖面积的精确度,影响将背面元器件张贴在对应焊盘的位置。
因此,应该认真选择可靠的胶水品牌,确定正确的纵横比和胶量、胶水的挤出量和粘度。
3.钢网设计:SMT工艺的核心就是贴片技术,而钢网就是画出SMT贴片设计的标准之一。
SMT不良分析及改善措施
![SMT不良分析及改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9e51e0b524de518974b7d2d.png)
板 模 2、开口不当
3、开口偏移
重新制作模板
4、模板太厚
5、
.
7
锡珠的产生原因与解决办法(二)
接焊
产生原因 1、预热区升温太急 2、保温区时间太短
3、焊接区温度太高
装 贴 1、贴片压力太大
2、 1、压力太小,使锡膏偏厚
刷 印 2、未对好位就开始印刷
3、未及时清洁模板
产生原因 1、板面氧化 2、有水份或污物
3、 1、焊端氧化 2、焊端有水份或污物 1、开口偏小
解决办法 PCB来料控制 清除PCB上的水份或污物
元件来料控制
板 模 2、毛刺过多
3、厚度太薄
重新制作模板 使用电抛光工艺
4、未及时清洗
及时清洗模板
5、
.
10
空焊的产生原因与解决办法(二)
刷印
产生原因 1、印刷压力太大 2、印刷速度太快
2、焊端有水份
3、焊端有污物
膏 锡 1、品质不好或变质
2、粘度太高 1、焊盘氧化
板 基 2、焊盘有水份或污物
3、焊盘上有过孔
4、焊盘大小不一
解决办法 元件来料控制 更换锡膏
清除PCB上的水份或污物 修改PCB Layout
5、小元件设计太靠近大颗黑色元件
.
12
墓碑的产生原因与解决办法(二)
产生原因 1、开口过大
焊
接 装贴
产生原因 1、焊接区升温太剧烈 2、回流炉内温度不均
3、履带运行时振动 1、贴件偏位
2、 1、印刷偏移
刷 印 2、印刷压力偏小
3、刮刀有磨损(缺口)
4、印刷机工作台不水平
解决办法 调整Reflow炉温 降低Reflow履带速度 检修Reflow
smt不良分析及改善措施
![smt不良分析及改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5fd2fd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4.png)
清洁保养
02
定期对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保养,保持设备整洁,防止灰尘、异
物等对设备造成损害。
润滑保养
03
按照设备制造商的推荐,定期对设备的运动部件进行润滑保养
,以减少磨损工艺文件,确保每个生产步骤都符合规范和标 准。
人员培训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熟悉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 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总结词
PCB板的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元件脱落、短路等问题。
详细描述
如果PCB板的线路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元件无法准确吸附在指定位置;如果 PCB板的焊盘设计不合理,则可能会导致短路或虚焊。因此,需要对PCB板的设 计进行严格审核和测试。
案例四: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
总结词
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元件引脚氧化、焊接不良等问题。
工艺不良
温度异常
SMT生产线温度异常波动 ,导致零件贴装偏差、焊 接不良等
湿度异常
SMT生产线湿度异常波动 ,导致零件受潮、焊接不 良等
大气污染
SMT生产线大气污染严重 ,导致零件表面污染、焊 接不良等
管理不良
计划管理不良
生产计划不合理、生产安排不科 学等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
量不稳定等不良现象
零件材质不良
零件材质不达标,如PCB 板材质不均、零件镀层不 均匀等
零件质量不良
零件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如气泡、划痕等
设备不良
贴片机不良
贴片机精度下降、机械故障等导 致贴装位置偏差、零件损坏等不
良现象
印刷机不良
印刷机精度下降、机械故障等导致 印刷不均匀、印刷错误等不良现象
检测设备不良
检测设备精度下降、机械故障等导 致检测不准确、误判等不良现象
smt不良分析及改善措施
![smt不良分析及改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3272a3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0.png)
如零件本身的质量问 题或由于放置不当造 成的损坏。
04
焊接不良
如焊接点不足、过多 或虚焊等。
不良品产生原因
如部件质量问题、焊料质量问题 等。
如车间温度、湿度、清洁度等环 境条件不良。
设备故障 材料问题 操作失误 环境因素
如贴片机、印刷机等设备故障或 参数设置不正确。
如操作人员技能不足、工作疏忽 等。
原因和分布情况。
效果评估方法
过程能力指数评估
利用过程能力指数评估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一致性和可预测性。
不良率统计
统计不良品的数量与总生产量的比例,计算 出不良率。
质量成本评估
评估因质量问题导致的损失,包括返工、报 废、保修等成本。
持续改进计划
01
针对主要不良原因 进行改善
针对主要的不良原因,制定相应 的改善措施,如优化工艺流程、 更换原材料供应商等。
smt不良分析及改善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SMT不良分析 • SMT不良改善措施 • SMT不良品追踪及效果评估 • SMT不良预防措施
01
SMT不良分析
Chapter
常见不良现象
01
部件丢失
如电阻、电容等部件 在组装过程中丢失或 未正确放置。
02
部件错位
如IC芯片位置偏离或 翻转。
03
注意事项
培训应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 合,同时要定期评估培训效果。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控制
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词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控制是减少SMT不良的有效方法 。
详细描述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来料检验、过程控制、成品检验 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smt常见品质问题及解决方案
![smt常见品质问题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20b3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d.png)
smt常见品质问题及解决方案
《SMT常见品质问题及解决方案》
SMT(表面贴装技术)在电子制造和组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品质问题。
了解这些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些常见的SMT品质问题及解决方案。
1. 焊接不良
焊接不良是SMT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这可能是由于焊锡量
不足、焊接温度不合适或焊接时间过短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调整焊接参数、使用适当的焊接设备和材料,以及加强工艺控制。
2. 组件偏移
在SMT过程中,组件偏移可能会导致焊接不良或装配错误,
从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优化贴装设备的校准和调整,以及加强工艺控制来避免组件偏移。
3. 焊漆缺陷
在SMT过程中,焊漆缺陷可能会导致短路、断路或其它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使用高质量的焊漆材料、优化焊接工艺和检验工艺以及加强工艺控制来避免焊漆缺陷。
4. 焊盘氧化
焊盘氧化可能会导致焊接不良和器件失效。
要避免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优化存储和处理焊盘的方法,保持焊盘的表面清洁和
干燥,以及加强工艺控制来减少焊盘氧化的发生。
总的来说,要解决SMT中的品质问题,关键在于优化工艺、加强质量控制和培训员工等方面。
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SMT生产过程,才能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
smt不良分析及改善措施
![smt不良分析及改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f9ed9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c.png)
材料问题
原材料缺陷:如PCB板、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存 在缺陷,将直接影响SMT产品的品质。
使用过期材料:使用过期的原材料进行生产,可 能导致产品性能不稳定,产生不良品。
储存不当:原材料在储存过程中未按照要求进行 保管,可能导致性能受损,进而影响SMT产品质 量。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如加 强员工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定期维护设备、严 格把控原材料质量等,以降低SMT不良品率,提 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03
SMT不良改善措施
人员培训和管理
提高技能水平
定期举办技术培训课程,提升员工在SMT操作、维护、质检等方面 的技能水平,确保员工熟悉并掌握设备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严格考核与奖惩制度
建立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对操作规范、良品率等方面进行考核,奖 励优秀员工,对操作不规范、产品质量差的员工进行惩罚和再培训 。
强化质量意识
通过定期的质量教育活动,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产 品质量对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性。
设备维护和管理
制定维护计划
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维护要求,制定合理的设备维护计划,确保 设备按时进行保养、检修,减少设备故障。
监控设备运行状况
通过设备自带的监测系统或额外安装传感器等方式,实时监测设备 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异常,避免故障扩大。
• 焊接不良:包括冷焊、虚焊、 焊盘脱落等问题,主要由于焊 接温度、时间等参数设置不当 或焊接材料质量差引起。
• 基板不良:包括基板变形、裂 纹、污染等,可能由基板材料 、设计或生产工艺导致。
SMT不良现象对生产的影响
01
02
03
生产效率下降
SMT不良现象会增加检修 、返工等工作量,降低生 产效率。
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对策
![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c65613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7.png)
调整印刷机平台的水平度平行度;
6
基板表面异物造成周边元件锡膏印刷 过厚;
基板使用前进行除尘作业;
7
一次面基板背面残留锡膏过炉形成锡 珠,二次面锡膏印刷时垫起钢网形成 多锡;
避免一次面基板粘附锡膏,避免洗 板作业;
8 修理员回锡过多;
指导修理员按标准作业。
11
立起
产生原因
1 铜铂两边大小不一产生拉力不均; 2 预热升温速率太快; 3 机器贴装偏移; 4 锡膏印刷厚度不均; 5 回流焊内温度分布不均; 6 锡膏印刷偏移; 7 机器轨道夹板不紧导致贴装偏移; 8 机器头部晃动贴装偏移; 9 焊盘两端的散热程度不一致融化速度差异; 10 炉温设置不当; 11 铜铂间距过大; 12 MARK点误照造成元件打偏; 13 料架不良,元件吸着不稳打偏; 14 原材料不良; 15 钢网开孔不良;
发形成干锡膏,混入印刷产生钢网堵孔。
改善对策
10
多锡
产生原因
改善对策
1 钢网开孔过大或厚度过厚;
按标准制作钢网;
2 锡膏印刷厚度过厚;
调整印刷参数(压力、脱模等) ;
3 钢网底部粘锡;
清洗钢网;
4 IC元件底部接地焊盘锡膏溢出形成多 接地焊盘开孔适当减小,贴装高度适
锡;
当调高;
5
印刷平台不平行或高于基板导致印刷 多锡;
19 原材料设计不良;
反馈IQC联络供应商;
20 料架中心偏移;
校正料架中心;
21 机器吹气过大将锡膏吹跑;
将贴片吹气调整为0.2mm/cm² ;
22 元件氧化;
更换OK之材料;
23 PCB贴装后长时间没过炉,导致活性剂挥发; 及时将PCB-A过炉,生产过程中避免堆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不良产生原因及对策零件反向产生的原因:1:人工手贴贴反2:来料有个别反向3;机器FEEDER坏或FEEDER振动过大(导致物料反向)振动飞达4:PCB板上标示不清楚(导致作业员难以判断)5:机器程式角度错6:作业员上料反向(IC之类)7:核对首件人员粗心,不能及时发现问题8:炉后QC也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对策:1:对作业员进行培训,使其可以正确的辨别元器件方向2:对来料加强检测3:维修FEEDER及调整振动FEEDER的振动力度(并要求作业员对此物料进行方向检查)4:在生产当中要是遇到难以判断元器件方向的。
一定要等工程部确定之后才可以批量生产,也可以SKIP5:工程人员要认真核对生产程式,并要求对首件进行全检(特别要注意有极性的元件)6:作业员每次换料之后要求IPQC核对物料(包括元件的方向)并要求作业员每2小时必须核对一次物料7:核对首件人员一定要细心,最好是2个或以上的人员进行核对。
(如果有专门的IPQC的话也可以要求每2小时再做一次首件)8:QC检查时一定要用放大镜认真检查(对元件数量多的板尽量使用套版)少件(缺件)产生的原因:1:印刷机印刷偏位2:钢网孔被杂物或其它东西给堵塞(焊盘没锡而导致飞件)3:锡膏放置时间太久(元器件不上锡而导致元件飞件)4:机器Z轴高度异常5:机器NOZZLE上有残留的锡膏或胶水(此时机器每次都可以识别但物料放不下来导致少件)6:机器气压过低(机器在识别元件之后气压低导致物料掉下)7:置件后零件被NOZZLE吹气吹开8:机器NOZZLE型号用错9:PCB板的弯曲度已超标(贴片后元件弹掉)10:元件厚度差异过大11:机器零件参数设置错误12:FEEDER中心位置偏移13:机器贴装时未顶顶针14:炉前总检碰撞掉落对策:1:调整印刷机(要求印刷员对每一PCS印刷好的进行检查)2:要及时的清洗钢网(一般5-10PCS清洗一次)3:按照(锡膏储存作业指导书)作业,锡膏在常温下放置一定不能超过24小时4:校正机器Z轴(不能使机器NOZZLE放置零件时Z轴离PCB板过高。
也不可以过低以免损坏NOZZLE)5:按照(贴片机保养记录表)对机器进行保养,及时清洗NOZZLE6:每天对机器气压进行检查,在月保养的时候要对机器的过滤棉进行清洗并测试机器真空值7-8:正确使用NOZZLE(NOZZLE过大导致机器吸取时漏气)10-11:正确设定零件的厚度12:生产前校正FEEDER OFFSET13:正确使用顶针,使顶针与PCB板水平14:正确的坐姿。
错件产生的原因:1:作业员上错物料2:手贴物料时贴错3;未及时更新ECN4:包装料号与实物不同5:物料混装6:BOM与图纸错7:SMT程序做错8:IPQC核对首件出错对策:1-2:对作业员进行培训(包括物料换算及英文字母代表的误差值。
培训之后要对作业员进行考核)每次上料的时候要求IPQC对料并填写上料记录表,每2小时要对机器上所有的物料进行检查3:对ECN统一管理并及时更改4-5:对于散料(尤其是电容)一定要经过万用表测量,电阻/电感/二极管/三极管/IC等有丝印的物料一定要核对7:认真核对机器程式及首件(使机器里STEP与BOM/图纸对应)8:核对首件人员一定要细心,最好是2个或以上的人员进行核对。
(如果有专门的IPQC的话也可以要求每2小时再做一次首件)短路产生的原因:1:锡膏过干或粘度不够造成塌陷2:钢网开孔过大3:钢网厚度过大4:机器刮刀压力不够5:钢网张力不够钢网变形6:印刷不良(印刷偏位)7:印刷机脱膜参数设错(包括脱膜长度及时间)8:PCB与钢网之间的缝隙过大(造成拉锡尖)9:机器贴装压力过大(Z轴)10:PCB上的MARK点识别误差太大11:程式坐标不正确12:零件资料设错13:迴焊炉Over 183℃时間設錯14:零件脚歪(会造成元件假焊及短路)对策:1:更换锡膏2:减少钢网开孔,(IC及排插最好是焊盘内切0.1 mm左右)3:重新开钢网,最好是采用激光(钢网厚度一般在0.12mm-0.15mm之间)4:加大刮刀压力(刮刀压力一般在3-5Kg左右,以是否能把钢网刮干净为标准,钢网上不可以有任何残留物)5:更换钢网(钢网张力一般是40N)6:重新校正印刷机PCB-MARK和钢网MARK7:印刷机的脱膜速度一般是0.2mm/S 脱膜长度为0.8mm-1.2mm/S(以日东G2印刷机为标准)8:调整PCB与钢网的间距(最好是PCB板紧贴钢网,必须是一条平行线,否则钢网很容易变形)9:Z轴下压过大会导致锡膏塌陷而连锡,下压过小就会造成飞件10:误差太大会使机器识别不稳定而导致机器坐标有偏差,(如果有密脚IC的话就会造成短路)SAMSUNG-SM321的识别参数是60012:更改元件的参数(包括元件的长/宽/厚度/脚的数量/脚长/脚间距/脚与本体之间的距离)13:时间过长/温度过高会造成PCB板面发黄/起泡/元件损坏/短路等/14:修正元件脚直立(立碑)产生的原因:1:钢网孔被塞住2:零件两端下锡量不平衡3:NOZZLE阻塞(Nozzle吸孔部份阻塞造成吸力不平均)4:FEEDER偏移(造成Nozzle無法吸正,導致側吸)5:机器精度低6:焊盘之间的间距过大/焊盘上有孔/焊盘两端大小不一7:温度设定不良(立碑是电阻电容常见的焊接缺陷,引起的原因是由于元器件焊盘上的锡膏溶化是润湿力不平衡。
恒温区温度梯度过大,这意味着PCB板面温度差过大。
特别是靠近大元件四周的电阻/电容两端的温度受热不平衡,锡膏溶化时间有一个延迟从而引起立碑的缺陷)详情请查收(如何正确设定回流焊的温度曲线)8:元件或焊盘被氧化对策1:清洗钢网(要求作业员按时对钢网进行清洗,清洗时如果有必要的话一定要用气枪吹,严禁用纸擦拭钢网,擦拭钢网一定要用无尘布)2:调整PCB与钢网之间的距离(PCB必须和钢网保持平行)3:清洗NOZZLE(按照贴片机保养记录表上的规定按时对NOZLLE进行清洁。
注意:NOZLLE可以用酒精清洗,洗完之后要用气枪吹干)4:调整飞达中心点5:校正机器坐标。
(同时要清洁飞行相机的镜子/内外LED发光板)注意:清洁LED发光板是最好不要用酒精,否则有可能造成机器短路)6:重新设计焊盘(或将贴片坐标往焊盘少一点的地方靠近)7:重新设置回流焊的温度并测试温度曲线(详情请查收-如何正确设定回流焊的温度曲线)8:更换元件偏位产生的原因:1:PCB板太大,过炉时变形2:贴装压力太小.回流焊链条振动太大3:生产完之后撞板4:NOZZLE问题(吸嘴用错/堵塞/无法吸取Part的中心点)造成置件压力不均衡。
导致元件在锡膏上滑动.5:元件吃锡不良(元件单边吃锡不良.导致拉扯)6:机器坐标偏移对策:1:PCB板过大时,可以采取用网带过炉2:调整贴装压力(以SAMSUNG-SM321为例:Z轴压力应该-0.2到-0.5之间。
但数值不能过大,如果过大会造成机器NOZZLE断/NOZZLE阻塞/NOZZLE变形/机器Z轴弯曲)3:调整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感应器(感应器应靠近机器的最外边)5:更换物料6:调整机器坐标假焊产生的原因:1:印刷不良/PCB未清洗干净(造成氧化的锡粉残留于PCB-PAD-导致再次印刷时混入新锡膏中.因而导致假焊现象出现)2:锡膏开封使用后未将锡膏密封(锡膏是由锡粉和助焊剂组成,而助焊剂的重要成份是松香水,锡膏如果长时间暴露于常温下会是松香挥发.从而导致假焊)3:钢网两端锡膏硬化(全自动印刷机印刷时机器刮刀上会带有锡膏,等机器往回印刷时就会出现锡膏外溢的现象.操作员应该每10分钟对机器两端的锡膏进行清理。
如果时间短的话可以在加入锡膏中印刷。
如果时间过长则需要再次搅拌或直接报废处理)4:印刷好之后的PCB放置时间过长(导致锡膏干燥。
原理和第二项相同)5:无预警跳电(UPS电源烧坏及市电供电不稳定导致PCBA停留在炉内时间过长)6:零件抛料受到污染(元件和焊盘沾附不洁物质所造成假焊)7 :溶剂过量(清洗钢网时倒入酒精过量或酒精未干就开始投人生产使锡膏与酒精混装)8:锡膏过期(锡膏过期之后锡膏中的助焊剂的份量会下降。
锡膏一般储存时间应不超过6个月,最好是3个月之内用完)9:回流焊温度设定错误对策:1:印刷不合格的PCB板一定要用酒精清洗干净(最好还用气枪吹干净,因为本公司大多数PCB上都有插件.有时候锡膏清洗时会跑到插件孔里面去)2:锡膏开封使用后一定要密封,如果用量不是很大时锡膏一定要及时放回冰箱储存(严格按照锡膏储存作业指导书作业)3:操作员应该每10分钟对机器两端的锡膏进行清理。
如果时间短的话可以在加入锡膏中印刷。
如果时间过长则需要再次搅拌或直接报废处理4:印刷好的PCB摆放时间不可以超过2小时6:锡膏的储存及使用规定对策:1:锡膏的金属含量其质量比约88%--92% 。
体积比是50%。
当金属含量增加时焊膏的粘度增加。
就能有效地抵抗预热过程中汽化产生的力。
另外:金属含量的增加。
使金属粉末排列紧密,使其在融化过程中更容易结合而不被吹散。
此外:金属含量的增加也可能减小锡膏印刷后的‘塌落’因此不容易产生锡珠2:在锡膏中,金属氧化度越高在焊接时金属粉末结合阻力越大,锡膏与焊盘及元件之间就越不渗润。
从而导致可焊性降低。
锡膏中的焊料氧化度应控制在0.05%以下。
最大极限0.15%3:锡膏中的粉末粒度越小,锡膏的总体面积就越大。
从而导致较细粉末5:定时检查UPS(将UPS检查项目放入回流焊周保养项目)6:人员按照SOP作业7:清洗钢网时要等酒精挥发之后才可以印刷8:加锡膏之前要认真核对锡膏是否过期9:重新蛇定回流焊温度参数(详情请看(如何正确设置回流焊温度)锡珠锡珠是表面贴装过程中的主要缺陷之一。
它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完全的消除它是非常困难的锡珠的直径大致在0.2mm-0.4mm之间,也有超过此范围的。
主要集中在电阻电容元件的周围。
锡珠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电子产品的外观,也对产品的质量埋下了隐患。
原因是现代化印制板元件密度高,间距小,焊锡珠在使用时可能脱落,从而造成元件短路,影响电子产品的质量,因此,很多必要弄清楚它产生的原因。
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一般来说:焊锡珠的产生是多方面的产生的原因:1:锡膏的金属含量2:锡膏的金属氧化度3:锡膏中金属粉末的粒度4:锡膏在PCB板上的厚度5:锡膏中助焊剂的量及助焊剂的活性1:锡膏的金属含量其质量比约88%--92% 。
体积比是50%。
当金属含量增加时焊膏的粘度增加。
就能有效地抵抗预热过程中汽化产生的力。
另外:金属含量的增加。
使金属粉末排列紧密,使其在融化过程中更容易结合而不被吹散。
此外:金属含量的增加也可能减小锡膏印刷后的‘塌落’因此不容易产生锡珠2:在锡膏中,金属氧化度越高在焊接时金属粉末结合阻力越大,锡膏与焊盘及元件之间就越不渗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