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的操作实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的操作实例

大纲

一、马克思所面对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二、马克思如何进入意识形态批判中

三、从意识形态批判走向社会现实分析

1.马克思对“平等原则”显现的可能性的思考

2.马克思对扩大的价值形式显现的可能性的思考

3.马克思对一般价值形式显现的可能性的思考

4.马克思对资本存在的前提的思考

知识点汇总

原理与观点

K01: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概括

K02:《资本论》的基本叙述特点

K03:扩大的价值形式其显现的可能性

K04:货币被普遍运用的前提是资本

K05:资本存在的前提条件

K06:马克思揭示的“平等交换”背后的不平等

正文

本讲通过介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平等话语的解构,来帮助学员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有一个直观的理解。

一、马克思所面对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在《资本论》中,我们看到,马克思首先必须面对的,是启蒙话语直接阐述的内容,这便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私人利益”。这些人性之“理”是以“天赋人权”的“自然”形式表现出来的。被马克思称为隐藏了“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的公式“X量商品A=Y量商品B”,蕴含了上述全部“人性之理”与“天赋人权”:商品A与商品B的交换充分体现了商品持有者的意志自由,此间不存在任何违背商品持有人意志的强迫;商品A与商品B在使用价值上的相异性,使得二者间的交换能够成立的前提是商品的平等,当然更有商品持有人的平等;而“所有权”与“私人利益”,更是内在于交换过程的“应有之义”。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马克思是如何从意识形态批判入手,解构了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平等”观念的。

二、马克思如何进入意识形态批判中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平等观念的态度,初看上去是直接接受与认同。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交换价值”概念是“平等”观念的直接体现;第二,“商品价值”概念蕴含着使交换者平等化的内在机制。

如果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端设定了一个可称之为“平等”的前提,并将之作为后文叙述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可以说,马克思是又一个18世纪意义上的启蒙主义者。对于启蒙主义者而言,“平等”是一个不需要前提、因而是不证自明的东西,与“自然”和“理性”处于同等位置,如果我们非要探究其“来源”,那么只能命之曰“天赋人权”。

然而《资本论》的逻辑恰恰反其道而行。《资本论》的行文顺序或叙述顺序,并不是一个由基础到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建构过程。任何以实证主义的方式理解《资本论》的企图都将走向歧途。《资本论》尤其是其第一卷,并不存在一个类似近代科学推演模式(以一个“不可怀疑”的、通常也是最“简单”的概念为叙述起点,以遵循形式逻辑的推理语言构筑其理论大厦)的体系建构,实际上,《资本论》的基本叙述特点是,不断为在先行叙述中出现者寻找显现的前提。这里的“在先行叙述中出现者”,不是别的,正是在“思维具体”形成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经济范畴。诸如商品、价值、货币等概念,都不是作为对“外部世界”的“客观描述”,而是作为思维进程的环节出现的。《资本论》的叙述所遵循的内在逻辑,便是为“显现者”寻找“显现之可能性”。

三、从意识形态批判走向社会现实分析

就这里讨论的问题而言,对于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端处所确认的商品交换的“平等”原则,不仅不能像启蒙主义者那样视之为由以出发的前提,反倒要追问:这一“原则”显现的可能性在于何处?

1.马克思对“平等原则”显现的可能性的思考

既然商品交换的“平等原则”内在地包含于“交换价值”和“价值”这两个概念中,那么使交换价值和价值能够成立的条件便是使平等原则成立的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呢?

显然,在我们读到“交换价值”和“价值”这两个概念的时候,总能唤起一

种独特的想象:物物交换。这种想象可由“X量商品A=Y量商品B”这一公式表达。正是在这种交换形式中,作为“量的比例关系”的交换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公度基础的价值才获得了存在的可能性。但问题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并未将这种“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当作历史主义情景中的某种实在性现实加以描述,而是作为在思维中显现的范畴,因此,这种价值形式具有某种“不稳定性”。

因此,“X量商品A=Y量商品B”要想成立并具稳定性,必须跳出商品A、商品B和二者之间的交换本身,或者说,必须借助一个更大的支撑空间,方可成就自身之显现。这个更大的支撑空间,马克思称之为“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的基本形式是:“z量商品A=u量商品B,或=v量商品C,或=w 量商品D,或=x量商品E,或=其他”。在这里,以商品A为核心,构建起一个商品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简单价值形式无法解决的问题即可公度性和稳定性都获得了前提性保证。商品之间质的差异便被抹平,使用价值成为一个与交换过程的可能性无关的东西,这个商品世界中所有的成员相对于麻布而言都不过是衡量自己的“量”。商品间交换的公度标准就这样被建立起来了。与此同时,由于每一种商品都和麻布发生关系(反映麻布的价值),因而“商品世界”就实际上是由这些关系本身所维系和构建起来的,正是这些关系使这个以麻布为核心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稳定性。

2.马克思对扩大的价值形式显现的可能性的思考

但扩大的价值形式也并非没有前提。马克思指出了此种形式内在的问题: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永无止境,且各表现形式之间互不关联;不同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之间没有统一性。表面上看,这是谈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但实际上马克思指出了这一形式本身的非现实性:这种没有内在统一性的“商品世界”其实根本就无法真正成为一个“世界”。

扩大的价值形式之所以能够成立,需要有另一个更坚实的“背景”作支撑。实际上,当我们谈论扩大的价值形式时,这个背景已暗含于其中了:某一种商品(如麻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世界”的“核心”,正在于已有一个真正的商品世界作为其背景——只不过隐而未现而已。在这个真正的商品世界中,从任何一种商品的角度看,这个世界的其余部分都与它密切相关,所有商品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在这个整体中,我们方有可能对扩大的价值形式进行讨论。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