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训诂学自考复习资料(非常齐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魏,张揖(杂字)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周南。关雎)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段玉裁 ✿《说文解句读》王筠
✿《尔雅》分为:十九篇,第一部汉语分黄侃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
释词的引申义。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
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黄侃认为训诂的方法,一曰互训,二曰义界,三曰推因。
工作。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料。 ✿段孟伦《训诂学的回顾与前瞻》 结出的文献词义理论。
训诂的原则:注意词义的社会性、注意词义的时代性、释义要联系语言环境、尊重古训而不墨守古训、古代书面语言的一般障碍
✿魏晋隋唐时期是: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 训诂学:以前代训诂材料和前人的训诂工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
训诂学的用途:指导古文教学、辞书编纂、指导古籍整理
训诂学的内容:(释词、解句、解释语法现象、说明修辞手法、
辨析古书异例、注音、句读、校勘及其他)
烦琐寡要、
望文生训、随意破字、增字强释、不
解语法
✿开清代朴学之先的人物是:顾炎武 ✿《墨子间诂》属于:集解
✿ “集解”两字命名含义不同的一书是:《春秋左传集解》
✿《释名》的作者是:.刘熙
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门工作。
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古代书面语音的障碍:专业性的和一般性的即语音方面的障碍。一般性的有文字障碍、词义障碍、语法、修辞障碍。 ✿训诂任务:解释古代文献语言,扫除古代书面语言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障碍。 ✿训诂的内容:(解释词义、解释文义、句、解释语法现象、说明修辞手法、辨析古书异例、注音、句读、校勘及其他 ✿训诂的基础工作是:解释词义。 解释词义包括:解释本义与引申义、解释古语,解释发言
解释文义:对某一句、某一段甚至某一章的意思加以串释讲解,使原文意思更加明了。包括串讲大意、分析句读、阐述语法、显示修辞、申述章旨、考证名物和典章制度、引证史实和故事、评论原文等。 注音的方法:譬况、读若、直音等。 读若:是以某字的读音为标准,指示人们照这个字的音去读即可知其音的方法。 直音法:用同音字注音。
为什么说解释词义是训诂的核心工作?词
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词的意义。因此准确的解释词义,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黄侃:“训诂之事,在解明字义。” 校勘
✿随文注释的名称:“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 ✿
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
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正义。
来,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曰务平实,忌好奇;二曰重证据,戒臆断;三曰宁阙疑,勿强解。
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
首统帅文字的《说文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正义》;
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慢堂日记》;
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
汉、沿袭时期在魏晋南北朝、变革时期与宋代、衰落时期元明两代、鼎盛时期清代) 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的形、音、
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论语集解》的作者是魏何晏。 ✿魏晋至隋唐时期,注释工作有所深入、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训诂纂集的种类有所增多,所以这是一个训诂学的发展时期。 ✿造成宋代的疑古与创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程颢、程颐、朱熹等代表的宋明理学的需要,二是训诂工具的改进,为
精品文档
疑古创新提供了客观依据,宋代开创了古音的研究。
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他兼具汉儒求实与宋儒创新的长处,代表宋元明最高成就。
汇》、张自烈《正字通》、朱谋玮《骈雅》、方以智《通雅》、陈士元《俚言解》、张存绅《雅俗稽言》、李实《蜀语》、黄生《字诂》和《义府》。
朱谋玮《骈雅》开创了以偶释偶的复合词书体例,方以智《通雅》则突破了《尔雅》的范围,以经史为主,兼含文字音韵训诂的大型词典。
✿章太炎的学术著作有《国故论衡》、《小学答问》、《新方言》、《文始》。
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广雅》、《玉篇》、《广韵》、《集韵》、《类篇》。
章太炎认为训诂的方法,一曰直训,二
安《中国训诂学史》、齐佩榕《训诂学概
《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声训论》、《研究文字学“形”和“义”
《积微居小学述林》、《积微居小学金石
类、章句类、义疏类、集解类、征引类、
解释句意、讲解语法现象、说明特殊的修辞表达方法、说明古代制度、习俗等文化
常识。
✿训诂纂集专书的性质是在随文释义训诂的基础上形成的,按一定原则编排起来的,《小尔雅》、《方言》、《释名》、《广
求材料证据、论证。
✿一般考证都由三部分组成,发疑、取证、
论;对已有的结论考察核实。
✿证实类考证多因语义不明、证据不足、论证不详而发疑。
据推翻之;同时提出新的证据而易以新的结论。
✿反驳类考证多因原来的解释没有看到较充分或较全面的证据、虽有证据而对证据不能正确理解、违背语言规律、违背注例、态。
✿贮存状态的词义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
稳定性等特点,体现在历代编纂的辞书中,每个词的意义大多是多项的。
使用状态的词义即个人言语中的具体意义,意义是固定的,多体现在随文释义的材料中,每个词的意义大多是单项的。不但有具体涵义和规定所指,还可能带有说、写者个人经验和感情色彩。 求义、比较互证。
✿只有本义才能直接与字形切合,只有本字才能直接反映本义。 ✿只有笔意才可以以形索义。
因声求义是一种利用语音线索来明假借、系同源、考证古书词义的方法。 合语言规律、看是否符合文情语境、看是文情语境、事理逻辑、客观史实等多方面进行验证。
✿当今社会,训诂学至少可以应用于文言教学、辞书编纂、古籍整理三大领域。
1.“训诂”合称始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2.“训”字《说文》解释为“说教”,段玉裁注说“说教才,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诂”字《说文》解释为“训故言”,段玉裁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人前言也。
3.《毛诗诂训传》和《尔雅》这两部书都是古人最初的训诂实践的成果。
4.古代注书式训诂实践成果是《毛诗诂训传》。
5.古代辞书式训诂实践成果是,《尔雅》。
6.黄侃对“训诂”的总称的解释是:“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也。”
7.训诂学的核心是解释字词。
8.解释语义的专著分为三类:①总释群书语义的。如《尔雅》②专释一书语义的。如《毛诗传义类》或《毛雅》③解释部分词语的。如《经传释词》《方言》。 9.音义兼注的专著有陆德明的《经典释文》。
10.《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就是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陆德明的《经典释文》。
11.《十三经注疏》包括《诗经》《尚书》《周礼》《仪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12.萧统的《文选》在唐代的注本有李善注和五臣注。
.关于注音,早期一般用直音法,反切注音。 14.汉魏六朝以来利用“四声别义”这一特点给古书注音。
15.朱熹的四书集注包括《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 16.凡遇原文有误字误读须更正的,使用的术语是当为(当作)
17.使用之言(之为言)这个术语时,表示的是声训。
18.揭示同义词内在联系与区别的术语是浑言、析言。
.用来指明文句中的虚词的术语是辞(词)。 20.《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毛传:“思,辞也”。辞,指虚词。 21.表明某字当读本音的术语是如字。 22.下列著作属于俞樾的是《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 23.《读书杂志(记)》作者王念孙。 24.句读这一名称,最早见于何休《公羊传注•序》。
25.分析字的形体结构必须以推求字的本义为目的。
26.经常使用的训诂方法是以形索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