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仪(20100523).ppt修版
合集下载
尿液有形成分及尿分析仪PPT课件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可见。
3.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约为白细胞的2~3倍,可分为小吞噬细胞和大吞噬细胞。 小吞噬细胞来自中性粒细胞,多吞噬细菌等微小物体;大吞噬细胞 来自单核细胞称为巨噬细胞,边缘不整齐,胞核呈肾性或类圆形, 胞质丰富,胞质内含有大量被吞噬的物体,有时胞质能见到空泡及 伸出的阿米巴样伪足。
直接涂片法
直接混匀新鲜尿1滴涂片检查。
管型:低倍镜至少观察20个视野求出每视野管型的平均值 细胞:高倍镜至少观察10个视野得出各种细胞最低到最高值 结晶:以每高倍视野1+~4+的半定量方式报告。
方法学评价:
简便易行,成本低廉,但阳性率低,重复性差,易漏诊。
标准定量计数板法
新鲜尿液混匀后直接充入定量计数板内,观察计数一 定范围内细胞、管型的数量,换算成1μl尿液中的量。
底层移行上皮细胞:形态较圆,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统称为校园 上皮细胞,但两者有差别,底层移行上皮细胞体积较大,而核 较小。肾小管上皮细胞则反之。
临床意义
移行上皮细胞增多提示相应部位的病变,如 膀胱炎时可见大量大圆上皮细胞;肾盂肾炎 时可见大量尾行上皮细胞。
③鳞状上皮细胞
来自输尿管下部、膀胱、尿道和阴道的表层。是尿液中最大的上皮细胞, 形状不规则,多边多角,边缘常卷曲,胞核很小,呈圆形或卵圆形,有时 可有2个以上小核,全角化者核更小,甚至不见。这种细胞形体扁平而薄, 又称扁平上皮细胞。
①肾小管上皮细胞 ②移行上皮细胞 ⑴表层移行上皮细胞(大圆上皮细胞) ⑵中层移行上皮细胞(尾行上皮细胞) ⑶底层移行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 ③鳞状上皮细胞
①肾小管上皮细胞
来自肾小管立方上皮。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不一,多为圆形或多边形, 又称多边细胞,略大于中性粒细胞(约为1.5倍);胞核圆形,核膜厚, 核突出易见;胞质中可有小空泡,分布不规则,有时件数量不等的含铁 血黄素颗粒或脂肪小粒,此时称复粒细胞。
3.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约为白细胞的2~3倍,可分为小吞噬细胞和大吞噬细胞。 小吞噬细胞来自中性粒细胞,多吞噬细菌等微小物体;大吞噬细胞 来自单核细胞称为巨噬细胞,边缘不整齐,胞核呈肾性或类圆形, 胞质丰富,胞质内含有大量被吞噬的物体,有时胞质能见到空泡及 伸出的阿米巴样伪足。
直接涂片法
直接混匀新鲜尿1滴涂片检查。
管型:低倍镜至少观察20个视野求出每视野管型的平均值 细胞:高倍镜至少观察10个视野得出各种细胞最低到最高值 结晶:以每高倍视野1+~4+的半定量方式报告。
方法学评价:
简便易行,成本低廉,但阳性率低,重复性差,易漏诊。
标准定量计数板法
新鲜尿液混匀后直接充入定量计数板内,观察计数一 定范围内细胞、管型的数量,换算成1μl尿液中的量。
底层移行上皮细胞:形态较圆,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统称为校园 上皮细胞,但两者有差别,底层移行上皮细胞体积较大,而核 较小。肾小管上皮细胞则反之。
临床意义
移行上皮细胞增多提示相应部位的病变,如 膀胱炎时可见大量大圆上皮细胞;肾盂肾炎 时可见大量尾行上皮细胞。
③鳞状上皮细胞
来自输尿管下部、膀胱、尿道和阴道的表层。是尿液中最大的上皮细胞, 形状不规则,多边多角,边缘常卷曲,胞核很小,呈圆形或卵圆形,有时 可有2个以上小核,全角化者核更小,甚至不见。这种细胞形体扁平而薄, 又称扁平上皮细胞。
①肾小管上皮细胞 ②移行上皮细胞 ⑴表层移行上皮细胞(大圆上皮细胞) ⑵中层移行上皮细胞(尾行上皮细胞) ⑶底层移行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 ③鳞状上皮细胞
①肾小管上皮细胞
来自肾小管立方上皮。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不一,多为圆形或多边形, 又称多边细胞,略大于中性粒细胞(约为1.5倍);胞核圆形,核膜厚, 核突出易见;胞质中可有小空泡,分布不规则,有时件数量不等的含铁 血黄素颗粒或脂肪小粒,此时称复粒细胞。
(医学课件)尿液分析仪
干化学法
1 2
检测原理
干化学法是一种基于化学反应的尿液分析方法 ,通过试纸上的试剂与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反应 ,从而测定尿液中的特定成分。
优点
干化学法具有快速、简便、易于自动化的优点 ,同时试剂用量少、试纸便于保存。
3
缺点
干化学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可能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试纸质量、尿液中某些成分的存在 形式等。
参考资料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国内标准及认证情况
中国尿液分析仪市场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国内尿液分析仪产品需要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规定,并获 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同时,国内一些医院和机构也在积极推动尿液分析仪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应用,如中国医学 装备协会临床检验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尿液分析仪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等。
07
参考资料
试带法与仪器法比较
01
试带法是一种传统的尿液分析方法,通过将尿液浸湿试纸来测定尿液中的特定 成分。
02
仪器法则是一种基于光电化学反应的尿液分析方法,通过将尿液滴入仪器内的 特定反应池中,利用光电化学反应来测定尿液中的特定成分。
03
比较:试带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准确性和重复性相对较差;仪器法则具 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但操作较为复杂、成本较高。目前,大部分尿液分 析仪采用试带法或干化学法进行尿液分析。
03
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分析
感染
尿液中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增多, 可能提示尿路感染。
肾脏疾病
尿液中蛋白质、红细胞和白细胞数 量异常,可能提示肾脏疾病。
代谢性疾病
尿液中糖、蛋白质和酮体数量异常 ,可能提示代谢性疾病。
其他异常
尿液中还可以检测出其他异常物质 ,如肌酐、胆红素等。
《尿液分析仪》PPT课件
5
尿液干化学分析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
• 尿液化学分析一定要用质控晶做质量控制, 质控要有记录,单项可暂以上下相差一挡 作为在控,相差一挡以上为失控。
6
尿液分析仪的测试原理
• 将试剂带浸没在尿液中。浸了尿液的试剂带,由 于化学反应而发生颜色变化。试剂块的颜色深浅 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程度不同,颜色越深,相应某 种成分浓度越高,吸收光量值越大,反射光量值 越小,反射率也越小;反之,反射率越大。也就 是说:颜色的深浅与光的反射率成比例关系,而 颜色的深浅又与尿液中的各种成分的
31
故障代码的意义
• TROUBLE—5 故障 • 暂停状态,不能连续测试, 试剂带架及带
架下透光孔太脏, 光敏检测系统故障,开 机自检时放入测试带或试剂带架位置错。 处理方法:清洁带架及光敏检测孔。取出 试剂带后再开机,检修光敏检测电路。
32
故障代码的意义
• TROUBLE—6 故障 • ROM&RAM 工作异常。处理方法:检修其外
• 浓度也成比例关系。所以只要测得光的反射率, 即可以求得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
7
尿液分析仪的测试原理
• 将试剂带浸没在尿液中。浸了尿液的试剂带,由 于化学反应而发生颜色变化。试剂块的颜色深浅 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程度不同,颜色越深,相应某 种成分浓度越高,吸收光量值越大,反射光量值 越小,反射率也越小;反之,反射率越大。也就 是说:颜色的深浅与光的反射率成比例关系,而 颜色的深浅又与尿液中的各种成分的
23
尿液分析仪的各部件的保养
• 试剂带架。每天清洗试剂带架。从仪器内 抽出试剂带架,使用无腐蚀的洗涤剂清洗, 用清理工具从槽沟中清除积累的杂物,清 洗完安装前要充分干燥。尿液排泄孔。过 量尿液从试剂带架下的排泄孔吸出,当孔 被塞住或有渗漏时,就不能排出,应定期 检查此孔, 及时疏通。要注意, 装入支架 前, 应检验排泄孔上的“O” 形环是否变形。
尿液干化学分析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
• 尿液化学分析一定要用质控晶做质量控制, 质控要有记录,单项可暂以上下相差一挡 作为在控,相差一挡以上为失控。
6
尿液分析仪的测试原理
• 将试剂带浸没在尿液中。浸了尿液的试剂带,由 于化学反应而发生颜色变化。试剂块的颜色深浅 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程度不同,颜色越深,相应某 种成分浓度越高,吸收光量值越大,反射光量值 越小,反射率也越小;反之,反射率越大。也就 是说:颜色的深浅与光的反射率成比例关系,而 颜色的深浅又与尿液中的各种成分的
31
故障代码的意义
• TROUBLE—5 故障 • 暂停状态,不能连续测试, 试剂带架及带
架下透光孔太脏, 光敏检测系统故障,开 机自检时放入测试带或试剂带架位置错。 处理方法:清洁带架及光敏检测孔。取出 试剂带后再开机,检修光敏检测电路。
32
故障代码的意义
• TROUBLE—6 故障 • ROM&RAM 工作异常。处理方法:检修其外
• 浓度也成比例关系。所以只要测得光的反射率, 即可以求得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
7
尿液分析仪的测试原理
• 将试剂带浸没在尿液中。浸了尿液的试剂带,由 于化学反应而发生颜色变化。试剂块的颜色深浅 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程度不同,颜色越深,相应某 种成分浓度越高,吸收光量值越大,反射光量值 越小,反射率也越小;反之,反射率越大。也就 是说:颜色的深浅与光的反射率成比例关系,而 颜色的深浅又与尿液中的各种成分的
23
尿液分析仪的各部件的保养
• 试剂带架。每天清洗试剂带架。从仪器内 抽出试剂带架,使用无腐蚀的洗涤剂清洗, 用清理工具从槽沟中清除积累的杂物,清 洗完安装前要充分干燥。尿液排泄孔。过 量尿液从试剂带架下的排泄孔吸出,当孔 被塞住或有渗漏时,就不能排出,应定期 检查此孔, 及时疏通。要注意, 装入支架 前, 应检验排泄孔上的“O” 形环是否变形。
(医学课件)尿液分析仪
尿液分析仪的维护保养
定期校准
清洁保养
按照说明书要求,定期对尿液分析仪进行校 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定期对尿液分析仪进行清洁保养,保持仪器 的清洁卫生和良好的运行状态。
更换耗材
异常处理
根据需要更换耗材,如试剂、样本杯等,确 保仪器的正常运转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如出现异常情况,如故障、检测结果异常等 ,应立即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处理,避 免对仪器造成进一步的损坏。
尿液生化检测项目及方法
肌酐
尿糖
尿酮
尿蛋白定量
通过仪器检测尿液中的肌酐含量 ,正常值为88.4-176.8μmol/L (男性),70.7-108.4μmol/L (女性),异常则可能升高或降 低。
通过试纸或仪器检测尿液中的尿 糖含量,正常值为阴性,异常则 可能为阳性。
通过试纸或仪器检测尿液中的尿 酮含量,正常值为阴性,异常则 可能为阳性。
03
尿液分析仪的检测项目及 方法
尿液常规检测项目及方法
• 颜色:观察尿液的颜色,正常为淡黄色至黄色,异常则可能为深黄色、红色、绿色等。 • 透明度:观察尿液的透明度,正常为清亮、微浑浊,异常则可能为浑浊、云雾状等。 • 酸碱度:通过试纸或仪器检测尿液的酸碱度,正常为4.5-8.0,异常则可能为酸性或碱性。 • 比重:检测尿液的比重,正常为1.005-1.030,异常则可能为低比重或高比重。 • 蛋白质:通过试纸或仪器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正常为阴性,异常则可能为阳性。 • 潜血:检测尿液中的潜血,正常为阴性,异常则可能为阳性。 • 白细胞: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数量,正常为阴性或少量,异常则可能为阳性或大量。 • 红细胞: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正常为阴性,异常则可能为阳性。 • 上皮细胞:检测尿液中的上皮细胞数量,正常为阴性或少量,异常则可能为阳性或大量。
(医学课件)尿液分析仪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尿液分析仪正朝着更小、更便捷、更智 能的方向发展。一些新型尿液分析仪已经可以实现自动化取样、检测和数据 处理,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难度和错误率。
重要研究成果
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
一项研究发现,一种新型尿液分析仪可以通过检测尿路感染的特异性标志物,实 现对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这种技术对于及时治疗尿路感染、防止病情恶化具有 重要意义。
工作原理
工作流程
尿液分析仪通常采用自动化工作流程,将尿液样本放入仪器后,仪器会根据 预先设定的程序,对尿液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检测。
光化学反应
尿液分析仪通常采用光化学反应原理,通过测量特定波长的光线吸收或散射 情况,确定尿液中特定成分的浓度。
类型和分类
类型
尿液分析仪按照检测原理和自动化程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干化学法尿液分析 仪、湿化学法尿液分析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等。
生物医学研究
尿液标志物研究
尿液中的某些物质可以反映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尿液分析仪可为研究这些标 志物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临床试验
在药物临床试验中,尿液分析仪可用于监测受试者的尿液成分变化,评估药物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健康体检
尿液常规检查
尿液分析仪可对健康体检者的尿液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 的健康问题。
肾病筛查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健康体检者,尿液分析 仪可筛查肾病等疾病,提早采取干预措施。
05
研究进展
最新技术趋势
高精度尿液分析仪的研究和应用
研究者们正在探索如何利用新型传感器和生物技术,提高尿液分析的精度和 灵敏度,以便更早、更准确地检测出尿路感染、肾脏疾病等潜在的健康问题 。
尿液分析仪的便携化和自动化
重要研究成果
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
一项研究发现,一种新型尿液分析仪可以通过检测尿路感染的特异性标志物,实 现对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这种技术对于及时治疗尿路感染、防止病情恶化具有 重要意义。
工作原理
工作流程
尿液分析仪通常采用自动化工作流程,将尿液样本放入仪器后,仪器会根据 预先设定的程序,对尿液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检测。
光化学反应
尿液分析仪通常采用光化学反应原理,通过测量特定波长的光线吸收或散射 情况,确定尿液中特定成分的浓度。
类型和分类
类型
尿液分析仪按照检测原理和自动化程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干化学法尿液分析 仪、湿化学法尿液分析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等。
生物医学研究
尿液标志物研究
尿液中的某些物质可以反映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尿液分析仪可为研究这些标 志物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临床试验
在药物临床试验中,尿液分析仪可用于监测受试者的尿液成分变化,评估药物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健康体检
尿液常规检查
尿液分析仪可对健康体检者的尿液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 的健康问题。
肾病筛查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健康体检者,尿液分析 仪可筛查肾病等疾病,提早采取干预措施。
05
研究进展
最新技术趋势
高精度尿液分析仪的研究和应用
研究者们正在探索如何利用新型传感器和生物技术,提高尿液分析的精度和 灵敏度,以便更早、更准确地检测出尿路感染、肾脏疾病等潜在的健康问题 。
尿液分析仪的便携化和自动化
《尿液分析仪》课件
电化学检测
部分尿液分析仪采用电化学原理,通 过测量电极与尿液中物质的电化学反 应来检测成分。
尿液分析仪的检测项目
糖
检测尿液中糖的含量,有助于 诊断糖尿病等疾病。
胆红素
检测尿液中胆红素的含量,有 助于诊断黄疸等疾病。
蛋白质
检测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有 助于判断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酮体
检测尿液中酮体的含量,有助 于判断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等 病症。
尿液分析仪能够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 、糖、酮体、胆红素等成分,有助于 诊断肾脏疾病、糖尿病、肝胆疾病等 多种疾病。
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尿液分析仪在健康体检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尿液 的检测,能够初步判断受检者 的健康状况。
尿液分析仪能够检测尿液中的 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成分 ,有助于发现泌尿系统感染、 肾炎等疾病。
尿胆原
检测尿液中尿胆原的含量,有 助于判断肝脏功能是否正常。
03
尿液分析仪的种类与特点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
种类
试纸型尿液分析仪
特点
操作简便、检测项目多、适用于现场检测和快速 筛选。
应用
医院、诊所、体检中心等医疗机构。
自动尿液分析仪
种类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特点
自动化程度高、检测项目全面、准确性高。
应用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等。
互联网+健康管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尿液分析仪将与互联网+健康管理相结合,实现远程监测和在线管理。用户 可以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随时查看自己的尿液检测数据,并接受专业医生的在线指导,提高健康管理的 效果和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尿液分析仪的发展趋势
个性化检测
部分尿液分析仪采用电化学原理,通 过测量电极与尿液中物质的电化学反 应来检测成分。
尿液分析仪的检测项目
糖
检测尿液中糖的含量,有助于 诊断糖尿病等疾病。
胆红素
检测尿液中胆红素的含量,有 助于诊断黄疸等疾病。
蛋白质
检测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有 助于判断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酮体
检测尿液中酮体的含量,有助 于判断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等 病症。
尿液分析仪能够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 、糖、酮体、胆红素等成分,有助于 诊断肾脏疾病、糖尿病、肝胆疾病等 多种疾病。
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尿液分析仪在健康体检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尿液 的检测,能够初步判断受检者 的健康状况。
尿液分析仪能够检测尿液中的 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成分 ,有助于发现泌尿系统感染、 肾炎等疾病。
尿胆原
检测尿液中尿胆原的含量,有 助于判断肝脏功能是否正常。
03
尿液分析仪的种类与特点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
种类
试纸型尿液分析仪
特点
操作简便、检测项目多、适用于现场检测和快速 筛选。
应用
医院、诊所、体检中心等医疗机构。
自动尿液分析仪
种类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特点
自动化程度高、检测项目全面、准确性高。
应用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等。
互联网+健康管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尿液分析仪将与互联网+健康管理相结合,实现远程监测和在线管理。用户 可以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随时查看自己的尿液检测数据,并接受专业医生的在线指导,提高健康管理的 效果和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尿液分析仪的发展趋势
个性化检测
尿液分析仪的使用与调校ppt正式完整版
吸取多余的尿液。 6.将试纸条放到测量位,自动测定并打印结果。
五、安装、调校、维护
▪ 安装条件:远离电磁干扰源、电源、防 止阳光照射、防潮、通风好、温度 10~30℃,湿度<80%;
▪ 调校:新仪器安装后,或每次大维修之 后,必须对仪器技术性能进行测试, 评价,这对保证检验质量起到重要的 作用。
返回本节目录
尿液分析仪的使用与调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尿液分析仪的原理与基本结构 2. 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 光源:采用高亮度四波长冷光源(四个发光二极管),提 高了仪器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减少外界杂光干扰
❖ 单色波长:550nm、620nm、720nm ❖ 试纸类型:八项、十项、十一项兼容 ❖ 测试速度:
尿液分析仪结构
光电系统结构图
光源
滤光片
球面积分仪
光电管
四、实验步骤
1.开机,仪器自检通过,预热20分钟。 2.用标准灰度条对仪器进行质量检测。看试纸条是否
与仪器设置相符。 3.设置测试状态,单步样本测量35秒,连续测量30秒。 4.取样1/3杯,按开始键进入测定状态。 5.按开始键,从35秒倒计时,到32秒时加样,用纸巾
第二层:绒制层它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碘酸盐层可破 坏维生素C等干扰物质,试剂层含有试剂成分, 主要与尿液中所测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 色变化。
第三层:吸水层可使尿液均匀快速地浸入,并能抑制尿液 流到相临反应区。
第四层: 塑料底层尿液不浸润的塑料片作为支持体。
u 另外,试剂带中还有另一个垫-“补 偿区”,作为尿液本底颜色,以对有 色尿及仪器变化等产生的误差进行补 偿。
6.潜血 7.酮体 8.胆红素 9.尿胆素原
五、安装、调校、维护
▪ 安装条件:远离电磁干扰源、电源、防 止阳光照射、防潮、通风好、温度 10~30℃,湿度<80%;
▪ 调校:新仪器安装后,或每次大维修之 后,必须对仪器技术性能进行测试, 评价,这对保证检验质量起到重要的 作用。
返回本节目录
尿液分析仪的使用与调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尿液分析仪的原理与基本结构 2. 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 光源:采用高亮度四波长冷光源(四个发光二极管),提 高了仪器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减少外界杂光干扰
❖ 单色波长:550nm、620nm、720nm ❖ 试纸类型:八项、十项、十一项兼容 ❖ 测试速度:
尿液分析仪结构
光电系统结构图
光源
滤光片
球面积分仪
光电管
四、实验步骤
1.开机,仪器自检通过,预热20分钟。 2.用标准灰度条对仪器进行质量检测。看试纸条是否
与仪器设置相符。 3.设置测试状态,单步样本测量35秒,连续测量30秒。 4.取样1/3杯,按开始键进入测定状态。 5.按开始键,从35秒倒计时,到32秒时加样,用纸巾
第二层:绒制层它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碘酸盐层可破 坏维生素C等干扰物质,试剂层含有试剂成分, 主要与尿液中所测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 色变化。
第三层:吸水层可使尿液均匀快速地浸入,并能抑制尿液 流到相临反应区。
第四层: 塑料底层尿液不浸润的塑料片作为支持体。
u 另外,试剂带中还有另一个垫-“补 偿区”,作为尿液本底颜色,以对有 色尿及仪器变化等产生的误差进行补 偿。
6.潜血 7.酮体 8.胆红素 9.尿胆素原
(医学课件)尿液分析仪
技术创新与升级
基于传统物理化学方法的创新
尿液分析仪正经历着基于传统物理化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如干化学法、光电比色 法、透射比浊法等,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智能化技术应用
尿液分析仪正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引入了人工智能、微流控技术、纳 升级别的样品处理等技术,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
提高检测指标的特异性
尿液中标志物的发现与应用
新标志物的发现
尿液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如蛋白质、小分子代谢物等。发现新 的尿液标志物有助于开发新的检测指标,完善尿液分析仪的检测体系。
尿液标志物的应用
尿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对于疾病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尿液分 析仪需要通过对这些标志物的精确检测,为临床提供更准确、更有价值的信 息。
02
尿液分析仪工作原理
试纸法
工作原理
试纸法是利用尿液与试纸上的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从而得到 尿液中的化学成分。
应用范围
试纸法主要用于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蛋白质、酮体、胆红素等化学成分。
沉渣分析法
工作原理
沉渣分析法是通过将尿液离心、沉淀,得到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再通过显微镜检 查,得到尿液中的细胞、结晶等有形成分。
灵敏度和特异性
灵敏度
指尿液分析仪对低浓度尿液成分的检测能力,通常以检测下限(LOD)来表示 。灵敏度越高,说明仪器对低浓度尿液成分的检测能力越强。
特异性
指尿液分析仪对尿液中特定成分的识别能力,通常以交叉反应(crossreactivity)来表示。特异性越高,说明仪器对特定成分的识别能力越强。
抗干扰能力
尿液分析的历史与发展
1 2
古代尿液检查
古代医生已开始利用尿液的颜色、气味和pH值 等基本指标来判断疾病。
(医学课件)尿液分析仪检查
尿液分析仪检查
2023-11-05
contents
目录
• 尿液分析仪检查概述 •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准备工作 •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操作流程 • 尿液分析仪检查结果的分析和解读 •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注意事项和局限性 •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尿液分析仪检查概述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定义和目的
的诊断。
收集尿液样本时,需要使用干净的容器,避 免污染。
在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查前,应遵循医生的建 议,可能需要停止使用某些药物或改变饮食 习惯。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局限性
尿液分析仪检查只能检测尿液 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不能检测 所有可能的疾病。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结果可能受 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 药物使用、运动等。
PH值
反映尿液的酸碱度,正常范围为4.5-8.0,低于或高于正常范 围提示有泌尿系统炎症、结石等。
05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注意事 项和局限性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注意事项
收集的尿液样本应尽快进行分析,以避免细 菌繁殖和化学变化。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结果应与患者的临床表现 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结合,以做出准确
测试操作
按照操作手册将尿液样本 加入尿液分析仪,进行测 试。
结果记录
记录测试结果,包括各项 指标的数值和异常情况。
异常结果的复检和处理
异常结果筛选
根据测试结果筛选出异常 数据。
复检
对异常数据进行复检,确 保结果的准确性。
处理
根据异常结果进行处理, 如有需要,进行进一步的 实验室检查或专科诊治。
04
诊断价值。
疗效监测
在治疗过程中,尿液分析仪检 查可以用来监测治疗效果,对 于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2023-11-05
contents
目录
• 尿液分析仪检查概述 •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准备工作 •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操作流程 • 尿液分析仪检查结果的分析和解读 •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注意事项和局限性 •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尿液分析仪检查概述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定义和目的
的诊断。
收集尿液样本时,需要使用干净的容器,避 免污染。
在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查前,应遵循医生的建 议,可能需要停止使用某些药物或改变饮食 习惯。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局限性
尿液分析仪检查只能检测尿液 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不能检测 所有可能的疾病。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结果可能受 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 药物使用、运动等。
PH值
反映尿液的酸碱度,正常范围为4.5-8.0,低于或高于正常范 围提示有泌尿系统炎症、结石等。
05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注意事 项和局限性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注意事项
收集的尿液样本应尽快进行分析,以避免细 菌繁殖和化学变化。
尿液分析仪检查的结果应与患者的临床表现 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结合,以做出准确
测试操作
按照操作手册将尿液样本 加入尿液分析仪,进行测 试。
结果记录
记录测试结果,包括各项 指标的数值和异常情况。
异常结果的复检和处理
异常结果筛选
根据测试结果筛选出异常 数据。
复检
对异常数据进行复检,确 保结果的准确性。
处理
根据异常结果进行处理, 如有需要,进行进一步的 实验室检查或专科诊治。
04
诊断价值。
疗效监测
在治疗过程中,尿液分析仪检 查可以用来监测治疗效果,对 于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尿液分析仪(20100523).ppt修版(医学PPT课件)
试剂带的特点
“浸入即读”、操作方便 测定迅速、结果准确 既可目测也可自动化分析
11
试剂带反应原理
pH值:采用pH指示剂原理,常用甲基红和溴麝香草
酚蓝组成的复合指示剂,检测pH值范围:4.5-9.0
尿蛋白:利用pH值指示剂蛋白质误差的原理,蛋白
质离子与带相反电荷的指示剂离子结合,指示剂进 一步电离,从而产生颜色变化
19
尿液分析仪的结构
机械系统 光学系统 电路系统
20
尿液分析仪结构图
球面积分仪
光学系统
光源
滤色片 光电管
样品 传送带
传送机构
I/V转换
CPU
电源
键板
显示
打印
21
机械系统
将待检的试剂带传送到位 将试剂带排送到废物盒
22
光学系统
光源 单色处理 光电转换
23
电路系统
干式尿液分析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按检测项目分类
8项:尿胆原、胆红素、酮体、尿潜血、蛋白、糖、pH值、亚硝 酸盐
9项:8项+白细胞
10项:9项+尿比密
11项:10项+维生素C
按自动化程度分类
半自动尿液分析仪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8
试剂带的结构
单项试剂带
纤维素膜-反射层
尿酮体: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测量酮体,碱性
条件下,酮体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而显色
12
试剂带反应原理
尿葡萄糖: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
葡萄糖氧化酶法:特异性检测尿中的葡萄糖 铜还原法:检测葡萄糖和其他还原性物质(clinitest
试带)
实验三尿液分析仪的使用与及调校检验仪器学实验课件
异常值处理
数据整理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以便 于分析和比较。
对于异常或离群数据,应进行核实或 重新测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结果解读
01
02
03
正常范围判断
根据尿液分析仪的参考值 范围,判断各项指标是否 在正常范围内。
异常指标分析
对于超出正常范围的指标, 应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以确定可能的原因和疾病。
部分同学对尿液分析仪的原理理解不 够深入,需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了 解尿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部分同学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能 力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实验报告的撰 写和表达能力。
思考题与延伸阅读
如何提高尿液分析仪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尿液分析在哪些疾病诊断中具 有重要意义?
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尿液分 析仪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
行检测的仪器。
通过测量尿液中特定化学成分的 浓度,可以推断出肾脏、肝脏等 器官的功能状况,以及体内代谢
状况。
本实验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尿液 分析仪,并对其结果进行解读。
实验步骤
步骤二
打开尿液分析仪,按照说明书 进行仪器校准。
步骤四
读取并记录仪器显示的检测结 果。
步骤一
准备尿液样本。
步骤三
将尿液样本加入仪器中,按照 仪器提示进行操作。
05
实验总结与思考
实验收获
01
02
03
04
掌握了尿液分析仪的基 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了解了尿液分析在临床 诊断中的应用和意义。
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 数据分析能力。
增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 能力。
实验不足与改进
实验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数据记 录不准确等问题,需要加强实验操作 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尿液分析仪PPT课件
10
(二).酸碱度(pH)
[原理]
在测试膜块中含有甲基红(pH4.6~6.2) 和溴麝香草酚草蓝(pH6.0~7.6)两种指示 剂,适量配伍后可反映pH4.5~9.0的变异范 围。
11
[检测范围] pH4.5~9.0 (每0.5为一色阶)
[参考范围] 随机尿:pH 4.5~8.0 24 h尿:(均值) pH( X ) 6.0
44
(十).白细胞
[原理]
吲哚酯酚 酯酶 吲哚酚+重氮盐氧化缩合 紫色化合 物 [检测范围] 5-500个leu/ul [灵敏度] 5-15 个leu/ul [参考范围] 阴性
45
[注意事项]
1.本法主要检测粒细胞酯酶。 2.尿中含福尔马林,呋喃坦啶,大量胆红素, 氧化型清洁剂可致假阳性。 3. 高比重尿,尿中含头孢霉素, 庆大霉素, 四环素,硼酸,草酸可致假阴性。
型。
3
二、尿干化学试剂带测试原理及应用
(一)尿比重(SG)
[ 原理 ] 是基于某种予处理过的多式电 解质的电离常数的负对数与尿中离子成分 浓度按一定比例发生变化的原理进行的。
4
[原理]
在测试膜块中,含电解质共聚体、指示剂和 缓冲剂。当尿比重高时,电解质共聚体释放出 H+增多,使Pka下降,pH值降低,BTB为分子型, 呈黄色;反之,当尿比重低时,共聚体释放出 H+减少,使Pka增多,pH升高,BTB为离子型, 呈蓝绿色。
bur 10 Test® M 试剂带:
HNO2+氨苯磺胺
羟基-1.2.34四氢并喹啉
重氮化合物
偶氮化物
(浅紫色)
37
[ 检测范围 ] >0.3mg/L [ 灵敏度 ] 0.3-0.6 mg/L [ 参考范围 ] 阴性(<0.3mg/L)
尿液分析仪的使用与校准ppt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三 尿液分析仪的使用与校准
医学检验系 王亚荣
前言
尿液分析仪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仪器 之一,干式尿液分析仪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 临床得到普遍应用,这些检验结果对肾脏和尿路疾 病的诊断、鉴别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尿液分析仪的原理。 2.了解尿液分析仪的基本结构。 2.掌握尿液分析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1.优利特-MA4210(8A) 2.曼特诺US-200(11A) 3.11A和8A试纸带 4.新鲜尿样 5.尿杯、滴管等
三、实验原理
(一)尿液分析仪的试剂条(带)。 (二)尿液分析仪的测试原理 。 (三)干式尿液分析仪的基本结构。
两种尿液分析仪的性能比较
思考题
1.简述尿液分析仪的测量原理与基本结构。 2.尿液分析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三 尿液分析仪的使用与校准
医学检验系 王亚荣
前言
尿液分析仪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仪器 之一,干式尿液分析仪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 临床得到普遍应用,这些检验结果对肾脏和尿路疾 病的诊断、鉴别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尿液分析仪的原理。 2.了解尿液分析仪的基本结构。 2.掌握尿液分析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1.优利特-MA4210(8A) 2.曼特诺US-200(11A) 3.11A和8A试纸带 4.新鲜尿样 5.尿杯、滴管等
三、实验原理
(一)尿液分析仪的试剂条(带)。 (二)尿液分析仪的测试原理 。 (三)干式尿液分析仪的基本结构。
两种尿液分析仪的性能比较
思考题
1.简述尿液分析仪的测量原理与基本结构。 2.尿液分析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试剂带反应原理
尿白细胞:利用中性粒细胞的酯酶能水解吲哚酚生成吲
哚酚和有机酸,吲哚酚进一步氧化成靛蓝或与重氮盐反应生
成重氮色素而显色
尿比密: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基于某种预处理
的多聚电解质在一定离子浓度溶液中pKa变化来测量比密
尿维生素C:采用磷钼酸缓冲液或甲基绿与尿中维生素C
进行反应,形成钼蓝
一步电离,从而产生颜色变化
尿酮体: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测量酮体,碱性
条件下,酮体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而显色
12
试剂带反应原理
尿葡萄糖: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
葡萄糖氧化酶法:特异性检测尿中的葡萄糖 铜还原法:检测葡萄糖和其他还原性物质(clinitest
试带)
尿隐血:利用游离血红蛋白、溶解红细胞或肌红
32
尿沉渣分析仪的发展
1998年,美国生产了一种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的自动 进样装置
2000年将自动吸样器升级并增加了计算机图像处理 功能,形成了尿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
2000年前后,我国在原有真彩色显微图像分析系统 基础上,生产出自动染色尿沉渣分析仪UD ,可自
动吸样、准确定量、自动染色等
其他:颜色和透明度,采用校正块反射率测定原理判断颜
色,散射比浊法测定透明度
15
试剂带的应用
不同型号仪器一般使用配套的试剂带 有些仪器多一块空白块,有些甚至多一个位
置参考块即空白块
空白块可消除尿液本身颜色及试剂块分布的
状态不均等产生的测试误差
固定块可消除在测试过程中因每次测定试剂
块的位置不同产生的测试误差
Flow cell
Photodiode
荧光强度 Fl反映细胞染色质的强度
(Fl)
EC
(Flw) y
RBC WBC
x y x
前向荧光脉冲宽度 Flw反映细胞染质的长度
Cast
x
y
Bacterium
x
y
不同细胞的前向荧光波形图
尿沉渣细胞的识别分析
前向散 射波形 前向荧 光波形 电阻抗值
综合分析
细胞的形态
4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全自动尿沉渣检测步骤
吸样
800 m L 稀释液含EDTA-3K 染液
旋转阀
400 m L 反应室(温度35oC)
注射器单元 1160 m L
注射器单元 40 m L
氩离子激光照射流动室
前向散射光检测单元 荧光检测单元
鞘液室
分析单元
Fsc,Fscw Fl, Flw
44
尿沉渣细胞的识别分析
Detection signal
19
尿液分析仪的结构
机械系统 光学系统 电路系统
20
尿液分析仪结构图
光学系统 球面积分仪 光源 滤色片 光电管 样品
传送带
传送机构 CPU 键板 打印 I/V转换 电源 显示
21
机械系统
将待检的试剂带传送到位
将试剂带排送到废物盒
22
光学系统
光源 单色处理 光电转换
23
电路系统
25
尿液分析仪的调校
应用标准的校正带对仪器进行测定,对仪器的光路、状态
进行校正
对尿液分析仪及试剂带的准确度进行评价:对每份尿液标
准物重复测定3次,看测定结果与标准物浓度相符合的程
度
对尿液分析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用传统方法与 尿液分析仪做比对分析
了解仪器对每项测试指标的测试范围,建立正常人的参考
蛋白中的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样作用,催化过氧
化氢释放新生态氧,使色原氧化而显色。
13
试剂带反应原理
尿胆红素:采用重氮反应法原理,在酸性条件下,
胆红素与重氮盐反应产生重氮色素
尿胆原:采用Ehrlich醛反应原理或重氮反应原理 尿亚硝酸盐:利用某些细菌能将尿中硝酸盐还原
成亚硝酸盐的特性,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反应 试剂结合产生重氮色素,但颜色变化与细菌数量不 成比例
范围
26
尿液分析仪使用注意事项
保持仪器的清洁,干净的取样杯
新鲜的尿液标本,应在标本留取后2h内进行检测
防止试剂带受潮变质
试剂带侵入尿液时间为2s
试剂带过多的尿液应用滤纸吸走 空白块也要浸入尿液 仪器使用最佳室温20-25℃
27
尿液分析仪日常维护
应建立每台尿仪器的操作规程,按操作规程 进行操作 建立专用仪器登记本,对仪器每天的使用、 维护情况进行登记 开机前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 开瓶但未使用的试剂带,要妥善保存,以免 影响结果
RBC WBC Cast
x
y y
x
y x
前向散射光脉冲宽度 Fscw反映细胞长度
Bacterium
x
y
不同细胞的前向散射光波形图
45
尿沉渣细胞的识别分析
Detection signal
+
Argonlaser Elektrode Collecting lense
Photomultiplier
Fluorescence
对肾和尿路疾患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严重程度和预
后判断都有重要意义
各种尿液分析仪器的问世为尿液化学成分和尿沉渣
的自动化检查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4
尿液分析仪
5
尿液分析仪的发展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学者Hippocrates就 注意到发热时,尿液颜色和气味的变化
20世纪40年代,出现尿液干化学试剂带法,
管型
CAST
Fscw
透明管型:体积大而内含物极少,荧光染色很弱,
分布在散点图高前向散射光宽度和低荧光脉冲宽度
的区域
病理管型:有内含物,分布在散点图高前向散射光
宽度和高荧光脉冲宽度的区域
借助荧光脉冲宽度既可区分出透明管型和病理管型,
但进一步的确认仍需离心镜检
51
Flw
上皮细胞
EC
Fscw
33
尿沉渣分析仪的分类
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 影像式尿沉渣分析仪:通过尿沉渣直接镜检 再进行影像分析
34
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
35
流式尿沉渣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的原理 尿液标本经稀释、染色后,靠液压作用从样品喷嘴进入鞘液 流动室,细胞以单个纵列的形式通过流动池的中心(竖直) 轴线,周围则是一种无粒子颗粒的鞘液,在这里单个尿液细 胞被氩激光光束照射时每个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荧光强度( FI,主要反映细胞的定量特性,如细胞膜、核膜、线粒体和 核酸)、前向散射光强度(Fsc,它成比例反映细胞的大小) 和电阻抗的大小。 前向散射光信号主要反映细胞的大小,前向荧光信号主要反 映细胞核的大小。 仪器将这些荧光、散射光等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并对各种 信号进行分析,最后得到每个尿液标本产生出的直方图和散 射图。通过分析这些图形,即可区分每个细胞并得出有关细 胞的形态。 36
49
Fsc
RBC
Fl2
Fsc
白细胞
WBC
Fl2
白细胞含有细胞核,因此它具有高强度的前向荧光, 能将其红细胞区别开来
活的白细胞,染色较淡,体积和密度比较恒定,分 布在散点图的高前向散射光和低荧光强度的区域
受损的或死亡的白细胞,染色较深,分布在散点图
低前向散射光和高荧光的区域
50
Flw
Path.CAST
成为筛查健康人或患者尿液的首选方法
20世纪70年代,第一台尿液化学分析仪问世,
现代尿液分析的开端
6
尿液分析仪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随着色谱和免疫技术的发 展,生产出了具有极高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 的单克隆抗体试剂带
20世纪90年代,尿液分析仪自动化程度、
性能得到迅猛发展
7
尿液分析仪的分类
工作
注:具体的仪器故障维修方法可参见相应的仪 器操作指南
30
尿沉渣分析仪
31
尿沉渣分析仪的发展
1988年,美国研制生产第一台高速摄影机式的尿沉 渣自动分析仪
1990年,日本与美国合作生产影像流式细胞术的尿 沉渣自动分析仪 1995年,日本将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技术结合,研 制生产出新一代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1995年,德国生产出新一代的以影像系统配合计算 机技术的尿沉渣自动分析仪
28
尿液分析仪的保养
每日保养:使用无腐蚀性洗涤剂清洗试剂带 托盘;不要使用有机溶剂清洗传送带
每周、每月保养:根据仪器具体情况进行相 应的保养
29
尿液分析仪的常见故障
必然故障:各种元器件、零部件长期使用老 化导致仪器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偶然故障:各种元器件、结构等因受外界条
件影响,而突发性质变,而使仪器无法正常
上皮细胞种类较多,大小不等 上皮细胞均有细胞核,故荧光强度较高,分 布在前向散射光脉冲宽度—荧光强度脉冲宽 度散点图的左上角
测定波长:被测试剂块的敏感特征波长,各试剂块有其相 应的测定波长 参比波长:被测试剂块不敏感的波长,以消除背景光和其 他杂散光的影响,一般为720nm
总反射率R:
注:Tm为试纸块对测量波长的反射强度,Ts为试纸块对参考波长的反射 强度,Cm为空白块对测量波长的强度,Cs为空白块对参考波长的强度
试剂带反应原理
尿白细胞:利用中性粒细胞的酯酶能水解吲哚酚生成吲
哚酚和有机酸,吲哚酚进一步氧化成靛蓝或与重氮盐反应生
成重氮色素而显色
尿比密: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基于某种预处理
的多聚电解质在一定离子浓度溶液中pKa变化来测量比密
尿维生素C:采用磷钼酸缓冲液或甲基绿与尿中维生素C
进行反应,形成钼蓝
一步电离,从而产生颜色变化
尿酮体: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测量酮体,碱性
条件下,酮体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而显色
12
试剂带反应原理
尿葡萄糖: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
葡萄糖氧化酶法:特异性检测尿中的葡萄糖 铜还原法:检测葡萄糖和其他还原性物质(clinitest
试带)
尿隐血:利用游离血红蛋白、溶解红细胞或肌红
32
尿沉渣分析仪的发展
1998年,美国生产了一种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的自动 进样装置
2000年将自动吸样器升级并增加了计算机图像处理 功能,形成了尿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
2000年前后,我国在原有真彩色显微图像分析系统 基础上,生产出自动染色尿沉渣分析仪UD ,可自
动吸样、准确定量、自动染色等
其他:颜色和透明度,采用校正块反射率测定原理判断颜
色,散射比浊法测定透明度
15
试剂带的应用
不同型号仪器一般使用配套的试剂带 有些仪器多一块空白块,有些甚至多一个位
置参考块即空白块
空白块可消除尿液本身颜色及试剂块分布的
状态不均等产生的测试误差
固定块可消除在测试过程中因每次测定试剂
块的位置不同产生的测试误差
Flow cell
Photodiode
荧光强度 Fl反映细胞染色质的强度
(Fl)
EC
(Flw) y
RBC WBC
x y x
前向荧光脉冲宽度 Flw反映细胞染质的长度
Cast
x
y
Bacterium
x
y
不同细胞的前向荧光波形图
尿沉渣细胞的识别分析
前向散 射波形 前向荧 光波形 电阻抗值
综合分析
细胞的形态
4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全自动尿沉渣检测步骤
吸样
800 m L 稀释液含EDTA-3K 染液
旋转阀
400 m L 反应室(温度35oC)
注射器单元 1160 m L
注射器单元 40 m L
氩离子激光照射流动室
前向散射光检测单元 荧光检测单元
鞘液室
分析单元
Fsc,Fscw Fl, Flw
44
尿沉渣细胞的识别分析
Detection signal
19
尿液分析仪的结构
机械系统 光学系统 电路系统
20
尿液分析仪结构图
光学系统 球面积分仪 光源 滤色片 光电管 样品
传送带
传送机构 CPU 键板 打印 I/V转换 电源 显示
21
机械系统
将待检的试剂带传送到位
将试剂带排送到废物盒
22
光学系统
光源 单色处理 光电转换
23
电路系统
25
尿液分析仪的调校
应用标准的校正带对仪器进行测定,对仪器的光路、状态
进行校正
对尿液分析仪及试剂带的准确度进行评价:对每份尿液标
准物重复测定3次,看测定结果与标准物浓度相符合的程
度
对尿液分析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用传统方法与 尿液分析仪做比对分析
了解仪器对每项测试指标的测试范围,建立正常人的参考
蛋白中的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样作用,催化过氧
化氢释放新生态氧,使色原氧化而显色。
13
试剂带反应原理
尿胆红素:采用重氮反应法原理,在酸性条件下,
胆红素与重氮盐反应产生重氮色素
尿胆原:采用Ehrlich醛反应原理或重氮反应原理 尿亚硝酸盐:利用某些细菌能将尿中硝酸盐还原
成亚硝酸盐的特性,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反应 试剂结合产生重氮色素,但颜色变化与细菌数量不 成比例
范围
26
尿液分析仪使用注意事项
保持仪器的清洁,干净的取样杯
新鲜的尿液标本,应在标本留取后2h内进行检测
防止试剂带受潮变质
试剂带侵入尿液时间为2s
试剂带过多的尿液应用滤纸吸走 空白块也要浸入尿液 仪器使用最佳室温20-25℃
27
尿液分析仪日常维护
应建立每台尿仪器的操作规程,按操作规程 进行操作 建立专用仪器登记本,对仪器每天的使用、 维护情况进行登记 开机前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 开瓶但未使用的试剂带,要妥善保存,以免 影响结果
RBC WBC Cast
x
y y
x
y x
前向散射光脉冲宽度 Fscw反映细胞长度
Bacterium
x
y
不同细胞的前向散射光波形图
45
尿沉渣细胞的识别分析
Detection signal
+
Argonlaser Elektrode Collecting lense
Photomultiplier
Fluorescence
对肾和尿路疾患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严重程度和预
后判断都有重要意义
各种尿液分析仪器的问世为尿液化学成分和尿沉渣
的自动化检查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4
尿液分析仪
5
尿液分析仪的发展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学者Hippocrates就 注意到发热时,尿液颜色和气味的变化
20世纪40年代,出现尿液干化学试剂带法,
管型
CAST
Fscw
透明管型:体积大而内含物极少,荧光染色很弱,
分布在散点图高前向散射光宽度和低荧光脉冲宽度
的区域
病理管型:有内含物,分布在散点图高前向散射光
宽度和高荧光脉冲宽度的区域
借助荧光脉冲宽度既可区分出透明管型和病理管型,
但进一步的确认仍需离心镜检
51
Flw
上皮细胞
EC
Fscw
33
尿沉渣分析仪的分类
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 影像式尿沉渣分析仪:通过尿沉渣直接镜检 再进行影像分析
34
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
35
流式尿沉渣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的原理 尿液标本经稀释、染色后,靠液压作用从样品喷嘴进入鞘液 流动室,细胞以单个纵列的形式通过流动池的中心(竖直) 轴线,周围则是一种无粒子颗粒的鞘液,在这里单个尿液细 胞被氩激光光束照射时每个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荧光强度( FI,主要反映细胞的定量特性,如细胞膜、核膜、线粒体和 核酸)、前向散射光强度(Fsc,它成比例反映细胞的大小) 和电阻抗的大小。 前向散射光信号主要反映细胞的大小,前向荧光信号主要反 映细胞核的大小。 仪器将这些荧光、散射光等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并对各种 信号进行分析,最后得到每个尿液标本产生出的直方图和散 射图。通过分析这些图形,即可区分每个细胞并得出有关细 胞的形态。 36
49
Fsc
RBC
Fl2
Fsc
白细胞
WBC
Fl2
白细胞含有细胞核,因此它具有高强度的前向荧光, 能将其红细胞区别开来
活的白细胞,染色较淡,体积和密度比较恒定,分 布在散点图的高前向散射光和低荧光强度的区域
受损的或死亡的白细胞,染色较深,分布在散点图
低前向散射光和高荧光的区域
50
Flw
Path.CAST
成为筛查健康人或患者尿液的首选方法
20世纪70年代,第一台尿液化学分析仪问世,
现代尿液分析的开端
6
尿液分析仪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随着色谱和免疫技术的发 展,生产出了具有极高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 的单克隆抗体试剂带
20世纪90年代,尿液分析仪自动化程度、
性能得到迅猛发展
7
尿液分析仪的分类
工作
注:具体的仪器故障维修方法可参见相应的仪 器操作指南
30
尿沉渣分析仪
31
尿沉渣分析仪的发展
1988年,美国研制生产第一台高速摄影机式的尿沉 渣自动分析仪
1990年,日本与美国合作生产影像流式细胞术的尿 沉渣自动分析仪 1995年,日本将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技术结合,研 制生产出新一代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1995年,德国生产出新一代的以影像系统配合计算 机技术的尿沉渣自动分析仪
28
尿液分析仪的保养
每日保养:使用无腐蚀性洗涤剂清洗试剂带 托盘;不要使用有机溶剂清洗传送带
每周、每月保养:根据仪器具体情况进行相 应的保养
29
尿液分析仪的常见故障
必然故障:各种元器件、零部件长期使用老 化导致仪器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偶然故障:各种元器件、结构等因受外界条
件影响,而突发性质变,而使仪器无法正常
上皮细胞种类较多,大小不等 上皮细胞均有细胞核,故荧光强度较高,分 布在前向散射光脉冲宽度—荧光强度脉冲宽 度散点图的左上角
测定波长:被测试剂块的敏感特征波长,各试剂块有其相 应的测定波长 参比波长:被测试剂块不敏感的波长,以消除背景光和其 他杂散光的影响,一般为720nm
总反射率R:
注:Tm为试纸块对测量波长的反射强度,Ts为试纸块对参考波长的反射 强度,Cm为空白块对测量波长的强度,Cs为空白块对参考波长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