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地区能见度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巢湖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及对水华发生的影响
Ab t t n od rt n esa d teitrcin ewe ne vrn na atr n h la o s n L k a h sr :I re ou d rtn h neato sb t e n i me tl cosa d teag l masi a eCh o u,toerl— ac o f bi h s ea
tv l mp ra te v r n n a a tr o ag i ma s we e e ta td Ba e n mo io e t r q a i aa o a e Ch o u i ie y i o t n n i me t lfc o s t a b o s r xr c e . o l s d o n t r d wae u l y d t f L k a h n t 2 08,cu tra ay i ,d s r n t nay i n h e o n t n o ol to e t r r a e u e e h e ai n h p e 0 l se n l ss ic mi ae a ls sa d t e r c g i o fp lu in f a u e we ec  ̄i d o tt r v a t e r lt s i sb - i i o l o t e n wae n io me tfc o sa g lb o s .Re u t u g s h tt e L k a h a l e d vd d i t e ee p l td a e w e t re v rn n a tr nd a a i ma s l s lss g e t a h a e Ch o u v i b ii e n o s v r o l e r a, t u
巢 湖 水 环 境 因子 的时 空 变 化 及 对 水 华 发 生 的影 响
巢湖北部地区概况报告(4500字左右)
巢湖北部地区概况报告(4500字左右)第一章引言1.1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与任务此次《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我们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在构造地质学中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我们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得以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在对选定的图幅(巢湖北部地区地质图)进行全面分析后,编出一幅构造纲要图、一幅地质剖面图(AB剖面)及一副综合柱状图,最后对地质构造和构造发展史进行文字概述。
通过综合分析地质图,锻炼自我运用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学习编绘、编写一些图件和读图报告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野外地质实习和今后实际地质工作打下较好基础。
根据《构造地质学》课程特点及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在全面分析、解读巢湖北部地区地质图的基础上,要求:1、绘制反映巢湖北部地区构造地质特征的1:50000构造纲要图1幅;2、绘制反映巢湖北部地区AB地质剖面的剖面图1幅;3、编写巢湖北部地区构造地质概况报告1份。
1.2 图幅简述课程设计所给的图幅是安徽巢湖北部地区地质图,比例尺为1:50000,地质图大小是19.5cm(长)*13.2cm(宽)。
地质图区内地势起伏不大,最高点在北东部的汤山,高程为374.6m,其它的山还有西部的青苔山、五顶山,中部的平顶山、马鞍山,西南部的阴都山、马家山,村落分布在各河流周围;巢湖市在地质图的南部,地势平坦,水系发达,交通较为便利;地质图所覆盖地区多河流,从东北方向流往巢湖,巢湖在地质图南西部;在地质图东部有两个小湖泊;地质图区内地层从寒武系到第四系,有地层缺失,广泛发育第四系地层;中部有褶皱形成,褶皱区内多发育断层,伴有花岗岩的侵入。
第二章地质特征2.1 地层从巢湖北部地区地质图中可以看出,巢湖北部地区以第四系地层分布为主,在巢湖上部有少部分中生界侏罗系、三叠系地层出露,中部及两边有古生界地层出露,也有少部分震旦系地层出露。
整个第四系地层与其它年代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气象因子对巢湖水源地蓝藻水华暴发的影响
气象因子对巢湖水源地蓝藻水华暴发的影响作者:蒋晨韵唐晓先王璨袁俣李小龙钱新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巢湖蓝藻水华频频暴发,位于巢湖东部的水源地亦出现严重的蓝藻水华,影响渔业以及周边人们生产生活用水安全等。
巢湖是典型的富营养化浅水湖泊,营养盐浓度水平适宜蓝藻生长繁殖。
在当前水质条件下,研究气象因子及其变化对蓝藻水华生消和迁移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以巢湖2016年9月的实测数据为基础,构建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设置不同的气温、辐射、风速、风向的组合情景,对蓝藻水华进行模拟,并重点关注巢湖水源地。
结果显示,入秋后,巢湖气温仍有利于蓝藻的生长。
这种温暖晴好天气下,如持续小风且风向不利(西南风),中部出现的蓝藻水华,能够在3 d左右到达巢湖水源地。
因此,在营养盐充足且温度较为适宜的季节,风速和风向是巢湖蓝藻水华预警的重要因子。
关键词:巢湖;水质模型;蓝藻水华;气象因子;情景模拟;预测预警中图分类号: X5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10-0281-0520世纪70年代以来,巢湖多次出现蓝藻水华,巢湖富营养化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近年来,有关巢湖蓝藻水华的研究不断深入,蓝藻控制有了更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1-2]。
尽管如此,巢湖蓝藻水华问题仍未得到改善。
2007年,巢湖经历了2000年以后较为严重的蓝藻水华[3]。
2008年以后富营养化仍维持较高水平。
从2000—2015年卫星观测研究结果看[4-5],巢湖蓝藻水华呈初次暴发时间提前、覆盖面积变大、暴发频率增加以及持续时间增长的趋势。
蓝藻水华的暴发对水体中生物、水质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危及巢湖水源地饮水安全和人体健康。
蓝藻水华的形成受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影响[6],一方面是内生性因素,包括藻类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藻类自身的生理结构,另一方面是适合蓝藻增殖、形成水华的外生性环境条件[7-9]。
巢湖市北部山区地质特征
巢湖市北部山区地质特征第一节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及交通巢湖市位于安徽省江淮之间,巢湖之滨,属于江淮丘陵区的南部,距安徽省会合肥约70km。
实习区位于巢湖市郊北部山区,其范围是东经117°47′―117°54′,北纬31°36′―31°42′。
区内东、北、西三面环山,一面(南面)紧邻巢湖。
山脉走向为北东35°―40°,平面图上呈一个向右倒伏的斜体英文字母“M”形,由西向东主要由龟山、马家山—平顶山、朝阳山—碾盘山、凤凰山—麒麟山—大尖山、岠嶂山等组成。
最高山峰大尖山海拔350m,一般山峰海拔高程100—300m,最低处狮子口海拔高程仅20m。
实习区西南为巢湖—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东南为裕溪河及其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系发育,系长江流域。
裕溪河是巢湖水注入长江的通道,也是沟通省会合肥市与长江沿岸芜湖等城市的水上通道。
实习区交通十分便捷,淮南(阜阳—芜湖)线贯穿境内,向东南可与皖(芜湖)赣(江西)线相连,向西北经合肥可与京沪线、京九线、合(肥)九(江)线以及即将建成通车的宁(南京)西(安)线相接;合(肥)芜(湖)高速公路途径巢湖市,与合(肥)宁(南京)高速、合(肥)徐(州)高速、合(肥)安(庆)高速、沪(上海)蓉(成都)高速相连;此外,尚有省道、县道、等支线与合肥、安庆、芜湖、马鞍山和江苏省南京市相连;以巢湖为中心,水上运输可通往合肥及长江沿岸各城市,可谓铁路、公路、水路交通纵横交错,直达全国各地,巢湖市位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分,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长,全年在232—247天。
年平均气温为15.7℃—16.1℃,最高可达40℃,最低在﹣7℃,年平均降水量1200mm。
雨量分布不均,春季(3—5月份)占年降水量28%—32%,夏季(6—8月份)占38%—44%,秋季(9—11月份)占18%—19%,冬季(12—2月份)占10%—11%。
巢湖夏秋季浮游植物叶绿素a及蓝藻水华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摘要巢湖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和具有重要功能的生态系统,但富营养化问题严重,水体中充足的营养盐会造成浮游藻类的大量繁殖,严重时能引起―水华‖的发生。
叶绿素a是浮游植物现存量的重要指标,是研究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手段和指标。
因此, 叶绿素a 常作为湖泊富营养化调查的一个主要参数。
本研究在巢湖确定了23 个采样点,分别在2007年的6、7、8、9、10月份进行采样调查。
主要测定了水温、pH、溶解氧等物理指标;总氮、总磷、活性磷等化学指标;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叶绿素浓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结合环境因子,探讨了巢湖蓝藻表面水华形成的环境条件。
结果表明:1、TN和TP变化范围分别在0.4~3.44mg/L、0.016~0.662mg/L之间,东西湖区水质状况明显不同,西部湖区比东部湖区水质更为严重。
巢湖的西部湖区水体中溶解性磷已经达到0.011-0.41mg/L,推测在西半湖氮、磷可能已经不再是藻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2、研究期间,总藻类叶绿素最大值(30.27μg/L)出现在6月,最小值(16.29 μg/L)出现在10月。
绿藻和硅藻的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7月,与之相反蓝藻的最小值出现在7月份。
蓝藻为最重要的藻类类群(平均值占总藻类生物量的63.36%),在夏季和秋季占优势;其次为隐藻(平均值占16%);绿藻(年平均值占15.2%)在仲夏7月较为丰富。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湖区的藻类生长均与磷元素和pH显著相关。
叶绿素a含量与TN浓度的关系存在空间差异。
西半湖叶绿素含量与总氮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DO呈正相关,与温度无关。
东半湖叶绿素含量与DO和pH显著正相关,与水温、总氮呈正相关;全湖叶绿素含量与温度、DO、电导率、总磷、总氮等显著相关。
各种生态因子对叶绿素a含量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不同湖区各影响因子所起的作用不同。
巢湖水体中的叶绿素a和众多环境因子表现出多元相关性,表明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是众多水质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巢湖地质研究报告总结
巢湖地质研究报告总结巢湖位于安徽省,是一个具有淡水湖泊特征的地区。
根据最近的地质研究报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巢湖是一个典型的断陷盆地。
巢湖周围被高山环绕,形成天然的屏障。
在过去的几十万年里,由于断层活动的影响,盆地不断下陷,形成了现在的巢湖地形。
这一断陷过程中,湖泊面积逐渐扩大,同时湖泊底部也不断淤积。
这种地质运动对于巢湖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巢湖的地质构造复杂多样。
在巢湖地区,存在着多条断裂带和褶皱带。
这些地质构造使得巢湖地区的地层非常复杂,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巢湖地区还存在着多个火山岩体,火山岩熔岩流入巢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对巢湖的生态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
再次,巢湖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悠久。
根据地质样品的分析,巢湖地区最早的地层可以追溯到约2.5亿年前的中侏罗世。
在过去几亿年的时间里,巢湖地区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构造变形和沉积作用等地质过程。
这些地质演化过程塑造了巢湖独特的地貌和地层特征。
最后,巢湖的地质状况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巢湖地区的地质环境为该地区的农业、渔业和旅游业等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巢湖水质恶化、湖泊退化和岸线侵蚀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因此,根据地质研究结果,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巢湖的生态环境,维护地区可持续发展。
总之,巢湖地质研究报告揭示了巢湖地区的地质特征和演化历史。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巢湖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更深入的研究,我们能够为巢湖的发展和保护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巢湖凤冠山区域调查报告
李林子编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04级水文班2006年9月29日第一章绪言 (1)第二章地层 (3)第三章构造 (22)第四章矿产 (45)第五章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史 (52)第六章结语 (76)第一章绪言一、位置、交通、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1.区域位置及面积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丘陵南部,地处东经117.00°至118.29°,北纬30.56°至32.02°之间。
查区位于巢湖市区南面,东经117.81355°至117.86806°,北纬31.61737°至31.65134°之间。
内有凤凰山、平顶山、马鞍山、长腰山、小王山,山脉走向30°——40°,最高峰凤凰山高309m。
测区总面积约20km2,其中基岩出露面积约10.8km2,第四系土壤覆盖面积约7.6km2,水域覆盖面积约1.6km2。
2.交通概况查区交通极为便利,海南铁路贯穿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合芜高速公路经过市区东侧。
以巢湖市为中心,东北距南京120km,西北距合肥65km,南部距无为40km。
此外大部分区、乡、村均有公路相通。
水运以巢湖为中心,有水系常年通往合肥及长江沿岸各城镇。
3.自然地理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的巢湖之滨,属江淮丘陵区的南部,区内三面环山,山区海拔高程一般为140-300m。
查区位于巢湖市区的西北面,内有凤凰山、平顶山、马鞍山、长腰山、小王山、其中最高峰凤凰山海拔309m,山脉走向30°-40°。
巢湖市中部为裕溪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系发育。
西部地区为中国第五大湖巢湖,水系属长江流域。
北部最大河流为裕溪河,是沟通巢湖与长江的通道。
4.经济地理查区气候温和湿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属季风副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1200mm,雨季为六月下旬,无霜期有230天。
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次之,经济作物有棉、麻、茶叶、油菜、芝麻、花生等;水果有花红、桃、杏、石榴等;水资源丰富,水产品有鱼、虾、蟹等,巢湖银鱼驰名省内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环巢湖旅游资源调查分析报告
环巢湖旅游资源调查分析报告一、巢湖景区资源概况巢湖风景名胜区作为全国五大淡水湖湖区之一,是皖中地区的区域生态基础和重要农渔之乡,是以巢湖辽阔水域风光为背景,以较为原生态的湖岸环境为基础,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底蕴,以“湖光、山色、岛景、林秀、洞奇、文萃”为特色,以环境保护、人文观光、休闲度假、运动体验为主要功能的环绕大湖类、作为城市近邻的综合性特大型国家公园,未来将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度假、休闲疗养胜地。
巢湖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绚丽多姿,人文景观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区位、交通十分优越。
风景名胜资源构成全,品位高、特色明、容量大。
揽湖光、山色、温泉、溶洞、奇花、朝霞、林海等自然景观于一体,融名人、故居、名作、古庙、古塔、古墓、古人类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于一身,是不可多得的人类自然和文化遗产。
二、环巢湖资源调查基本情况为进一步了解、开发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并为环巢湖地区发展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意见,促进环巢湖区域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升环巢湖区域形象,塑造环巢湖区域国家级品牌,从而更好的促进安徽省旅游产业的发展。
为此,在合肥学院旅游系郑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五人调查小组,专门对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并作出相应的分析与评价。
调查组成员由于是学生,所以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限。
同时,调查时间比较分散,基本上是隔几天才会统一去某地进行实地调查,因为环巢湖地区面积比较大,所以我们调查小组基本上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此次调查。
调查完成之后,我们开小组会议针对此次调查进行总结分析,并根据一、二手资料写成调查报告,这一系列过程中我们的指导教师郑老师参与点评、纠正与审核,尽心敬业!三、环巢湖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一)环巢湖旅游资源分类概况旅游资源分类是资源评价的前提,是环巢湖地区旅游业找准发展突破口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参考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国家标准(GB/T1896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旅游资源按8大类,31亚类,155个基本类型的标准,将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见表1-1)。
合肥市颗粒物和气象条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研究
合肥市颗粒物和气象条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研究赵旭辉;张付海;王含月;朱余【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监测》【年(卷),期】2024(40)1【摘要】利用2019—2021年合肥市气象参数、颗粒物浓度、颗粒物化学组分、颗粒物散射系数、颗粒物粒径谱等的逐小时观测数据,分析了合肥市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2019—2021年,合肥市能见度呈逐年上升的总体特征,并且在季节变化上呈现为夏高冬低,在日变化上呈现为午后最高、夜间最低。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合肥市能见度与颗粒物浓度、相对湿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的相关程度比与颗粒物浓度的相关程度高15.5%~219.2%。
相对湿度是直接影响合肥市能见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温度、风速对能见度的间接影响作用相对较小。
能见度与颗粒物特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能见度与水溶性离子的相关程度高于与碳质组分的相关程度;当能见度处于较低水平时,能见度与PM_(2.5)主要组分浓度的相关性明显减弱,相对湿度、超细颗粒物占比、水溶性离子含量和碳质组分含量等因素对能见度的影响逐渐凸显;在较高PM_(2.5)浓度环境条件下,颗粒物散射系数的显著变化是导致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小粒径颗粒物对合肥市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程度相对较高,应优先大幅度降低PM1.0浓度。
【总页数】10页(P97-106)【作者】赵旭辉;张付海;王含月;朱余【作者单位】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02【相关文献】1.大气颗粒物对能见度影响的研究进展2.成都市城区大气颗粒物对能见度影响研究3.丽水市气象条件对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影响研究4.气象条件对大气颗粒物污染影响的定量评估模型研究5.大气颗粒物对能见度影响的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巢湖的特点
巢湖的特点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是一个县级市,濒临长江,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该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巢湖市自然资源丰富,其中水资源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为36.51亿立方米,但不同年份和不同地貌径流有一定的差异。
此外,巢湖还有许多其他的特点。
首先,它是中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湖面辽阔,水天一色,美景如画。
其次,巢湖的物产非常丰富,尤其是银鱼、虾酱等特产美食,深受游客喜爱。
此外,巢湖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和景点,如姑山、姥山岛、紫薇洞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总的来说,巢湖是一个气候宜人、自然风光优美、物产丰富、历史底蕴深厚的地方,是一个值得一去的旅游胜地。
第一篇巢湖北部地区的地质特征
第一篇巢湖北部地区的地质特征第一章地理环境一、实习区位置、交通、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巢湖之滨,属于江淮丘陵区的南部,距合肥市约70公里。
实习区位于市区北部山区,其范围是东经117°47′—117°54′,北纬31°36′—31°42′。
区内三面环山,南面近邻巢湖。
山脉走向为35°-40°,平面图上呈“M”形延伸,主要由龟山、马家山、平顶山、朝阳山、碾盘山、凤凰山、大尖山、岠嶂山等组成。
最高峰大尖山海拔高程350m,一般山区海拔高程100-300m,最低处狮子口海拔高程仅20m。
实习区西南部的巢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东南为裕溪河冲击平原,地形平坦,水系发育,系属长江流域。
最大的河流为裕溪河,是沟通省会合肥、巢湖与长江的水上通道。
实习区交通极为便利,淮南铁路贯穿境内,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图1—1)。
以巢湖市为中心,有干线连结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江苏省南京市以及邻县庐江、无为、含山等地,乡村都有支线相通。
水运以巢湖为中心,水轮、木帆船沿水运可通往合肥及长江沿岸各城镇。
图1—1 巢湖市交通位置图巢湖市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分,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长,全年在232—247天。
年平均气温为15.7—16.1℃,最高可达40℃,最低在-7℃,年平均降水量1200mm,一般在1000—1158mm之间。
季节分布不均,春季(三—五月)占年降水量28—32%,夏季(六—八月)占38—44%,秋季(九—十一月)占18—19%,冬季(十二—二月)占10—11%,一年内七月降水最多,十二月最少。
区内属于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主。
年平均风速3.0—3.4米/秒,春季最大为3.4—3.7米/秒,秋季最小,为2.6—3.2米/秒。
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次之。
合肥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应用生态学报
合肥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施悯悯1㊀张庆国2∗㊀张㊀浩3㊀王凤文1(1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合肥230036;2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合肥230036;3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摘㊀要㊀利用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合肥市大气能见度的观测资料以及同期观测的气象要素和PM2.5㊁PM10浓度的资料,在全面分析大气能见度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相对湿度(RH)㊁PM2.5和PM10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合肥市大气能见度与RH的相关性最高.当RH<60%时,随着RH的增大,PM2.5和PM10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系数也逐渐增大;当RH>60%时,颗粒物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系数呈递减趋势;当50%ɤRH<60%时,PM2.5和PM10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系数最大.RH较高时,大气能见度主要受RH影响,反之,颗粒物浓度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较大.当RH>70%时,大气能见度等值线变化幅度较大,RH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加强.根据RH㊁PM2.5和PM10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拟合公式,非线性拟合模型优于多元线性拟合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规律.关键词㊀大气能见度;PROVSV曲线分析;相对湿度;PM2.5和PM10CharacteristicsofatmosphericvisibilitychangeanditsinfluencefactorsinHefeiCity,Anhui,China.SHIMin⁃min1,ZHANGQing⁃guo2∗,ZHANGHao3,WANGFeng⁃wen1(1School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AnhuiAgriculturalUniversity,Hefei230036,China;2SchoolofSci⁃ence,AnhuiAgriculturalUniversity,Hefei230036,China;3AnhuiResearchInstituteofMeteorologi⁃calScience/AnhuiProvinceKeyLaboratoryofAtmosphericScienceandSatelliteRemoteSensing,Hefei230031,China).Abstract:UsingtheobservationdataofHefeiatmosphericvisibilityandmeteorologicalelementsandPM2.5andPM10concentrationsatsameperiodfromOctober2013toJune2015,basedoncom⁃prehensiveanalysisoftheimpactfactorsonatmosphericvisibility,therelationshipsamongtherela⁃tivehumidity(RH),PM2.5andPM10concentrationsandvisibilitywereexplor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correlationbetweenRHandHefeiatmosphericvisibilitywasmostsignificantduringtheperiodofstudy.WhenRH<60%,thecoefficientsofcorrelationbetweenPM2.5,PM10concentra⁃tionsandatmosphericvisibilityincreasedgraduallywiththeincreasingRH.WhenRH>60%,thecoefficientsofcorrelationbetweentheparticlesconcentrationinatmosphereandatmosphericvisibili⁃tyshowedadecreasingtrend.When50%ɤRH<60%,thecoefficientsofcorrelationbetweenPM2.5,PM10concentrationsandatmospherevisibilitywerehigher.WhenRHwasrelativelyhigher,theatmosphericvisibilitywasmainlyaffectedbytherelativehumidity,onthecontrary,theconcen⁃trationofparticleshadagreaterinfluenceonthevisibility.WhenRH>70%,thechangeamplitudeofcontourlineofatmosphericvisibilitywaslarger,andtheimpactsofRHonatmosphericvisibilitywereintensified.AccordingtotheformulafittedbythedataofRH,PM2.5,PM10concentrationsandatmosphericvisibility,thenonlinearfittingmodelwasbetterthanmultivariatelinearfittingmodelinsimulatingthechangeofatmosphericvisibility.Keywords:atmosphericvisibility;PROVSVcurveanalysis;relativehumidity(RH);PM2.5andPM10.本文由安徽省省级环境保护科研项目(2015⁃002)资助ThisworkwassupportedbytheAnhuiProvincialEnvironmentalProtectionProjects(2015⁃002).2016⁃07⁃06Received,2016⁃11⁃28Accepted.∗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qgzhang@ahau.edu.cn应用生态学报㊀2017年2月㊀第28卷㊀第2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http://www.cjae.netChineseJournalofAppliedEcology,Feb.2017,28(2):485-49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DOI:10.13287/j.1001-9332.201702.029㊀㊀大气能见度是反映大气透明度的指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它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低能见度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常常是造成交通事故和突发事件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就已经开始着手大气能见度的研究[1-3].1979年,Craig等[4]引入Ridit统计分析法研究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特征.此外,美国学者发现,降水和水汽形成的雾霾天气是低能见度的成因,大气能见度与对流层气溶胶浓度密切相关,并且与大气颗粒物浓度㊁硫酸盐和硝酸盐浓度也有密切关系[5-6].国内很多学者对能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大气能见度与湿度㊁温度㊁风速等气象条件及雾霾㊁降水等天气现象有密切关系.但是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大气颗粒物浓度特别是细颗粒物浓度是造成大气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原因.宋宇等[7]讨论了北京市能见度下降与气溶胶质量浓度的关系,得出北京地区气溶胶粒子散射消光占总消光的70% 80%.潘洪等[8]研究广州地区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浓度的关系,发现不同相对湿度下,颗粒物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性不同,相对湿度ɤ80%时相关性最好.边海等[9]研究表明,颗粒物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变化总体呈负相关,小粒径颗粒对能见度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近年来,合肥市发生低能见度的日数逐年增加.本文在分析合肥市能见度变化趋势及气象要素和大气污染对能见度影响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不同相对湿度下,颗粒物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并利用PM2.5㊁PM10㊁相对湿度数据对能见度进行线性和非线性拟合,定量分析气象条件㊁大气气溶胶与能见度的相互关系.1㊀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1 1㊀研究区概况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31ʎ34ᶄ 31ʎ58ᶄN,117ʎ4ᶄ 117ʎ26ᶄE),地处江淮之间,平均海拔30m,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合肥市辖区总面积11408.48km2,现辖4个区㊁4个县㊁1个县级市(图1).㊀㊀作为皖江城市带及中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合肥市近年来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速度较快,随之带来一系列由工业生产㊁城区建设㊁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自2013年以来,合肥市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500的情况.尤其是冬季,低能见度现象频发.图1㊀研究区分布Fig.1㊀Distributionofthestudyarea.1 2㊀数据来源与预处理本研究数据为合肥市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的气象与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资料采用合肥国家基本气象站逐小时地面观测数据(包括能见度㊁相对湿度㊁风速㊁气温㊁气压等).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来源于合肥包河环境监测站(31.80ʎN,117.30ʎE),主要选取PM2.5㊁PM10两种颗粒物质量浓度数据,时间分辨率为小时.所有资料均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删除异常值,对于缺失数据使用点处线性趋势插值法进行处理.1 3㊀PROVSV曲线分析PROVSV(particulatematterconcentration⁃relativehumidityonvisibilitysensitivityvariation)曲线是基于长时间序列的大气能见度㊁细颗粒物浓度㊁相对湿度的同步观测数据绘制成的大气能见度随细颗粒物浓度㊁相对湿度变化的等值线[10].可以更加直观地凸显出大气气溶胶㊁相对湿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相互关系.1 4㊀数据处理利用GoldenSoftwareSurfer8.0软件绘制大气能见度随细颗粒物浓度㊁相对湿度变化的PROVSV曲线图,插值方法选用距离平方反比法(inversedis⁃tancetoapower).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合肥市大气能见度与各气象和环境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2㊀结果与分析2 1㊀合肥市大气能见度的变化特征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合肥市月平均能见度变化趋势明显,最高值出现在3 5月,最低值出现在12月和1月.春季能见度最好,立春过后,由于大气对流运动加强,垂直方向上空气的交换速度加快,大气扩散能力强,空气中污染物得到及时消散684应㊀用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8卷和清除,所以能见度较好.大气能见度的月平均最高值出现在5月,平均能见度达到9.37km.合肥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7 8月雨水多,相对湿度较大,能见度低于春季.10月,空气中水汽减少,秋高气爽,大气透明度较好,能见度小幅提高,平均能见度为7.48km.但是,秋季合肥市周边郊区农作物秸秆燃烧,污染空气,会影响能见度.1月,合肥市能见度出现最低值,平均能见度为5.86km.冬季对流运动变弱,空气交换速度减慢,而且雾㊁霾天气频繁,逆温层的出现等使得大气能见度随之变差,平均能见度只有6.73km.从季节来看,合肥市平均能见度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图2).2 2㊀合肥市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因子由表1可知,气压㊁气温和风速对合肥市大气能见度的影响较小(相关系数分别为0.004㊁0.058和0.083),相对湿度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最大,这与多图2㊀研究区大气能见度平均月变化和季节变化Fig.2㊀Monthlyandseasonalvariationofaverageatmosphericvisibilityinthestudyarea.表1㊀合肥市大气能见度(Y)与各影响要素(X)的拟合公式Table1㊀Fittingformulabetweenatmosphericvisibility(Y)andimpactfactors(X)inHefeiCity影响因子Impactfactor拟合公式㊀Fittingformula㊀r气压AtmosphericpressureY=412.989e-0.004X0.004温度TemperatureY=5.089X0.0160.058风速WindvelocityY=5.742+0.995X0.083相对湿度RelativehumidityY=552.463X-1.0050.339PM2.5Y=12.282e-0.01X0.333PM10Y=8.298e-0.002X0.147数研究结果一致[11-12].大气能见度与气压呈负相关,与温度呈弱正相关.不同季节的温度不同,各种污染物的粒径分布和气固分布都不同,这些均对大气能见度产生影响.大气能见度与风速呈正相关,一般来说,风速通过稀释空气中的污染物和扰动大气静力稳定度影响大气能见度.风速直接影响污染物的扩散,若近地面风速较大,可吹散污染物,提高大气能见度.当地面风速小又无云时,易形成逆温现象,污染物难以扩散,大气能见度变差.相对湿度与大气能见度呈负相关,通常情况,湿度从两个方面影响大气能见度,一方面水汽对光产生散射和吸收,另一方面水汽可以改变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形状㊁光学特性和尺度分布.除气象要素外,大气污染物对大气能见度也有显著影响.由表1可知,PM2.5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大于PM10.近年来合肥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增多,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和燃煤量增加.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㊁硝酸盐二次颗粒等固体污染物,这是导致PM2.5升高的主要原因.2 3㊀相对湿度㊁PM2.5和PM10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2 3 1相对湿度㊁PM2.5和PM10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性㊀由表2可知,相对湿度对合肥市大气能见度的影响较大,PM2.5次之.春夏季节,气溶胶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系数较低,秋冬季节,相关系数较高.尤其是冬季,PM10和PM2.5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较明显.冬季,PM10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高于PM2.5.2 3 2PROVSV曲线分析㊀由图3可知,研究区大气能见度等值线分布特征明显.低能见度集中出现在细颗粒物浓度较高或相对湿度较高的情况下.随着PM2.5浓度升高,大气能见度呈下降趋势.当PM2.5浓度一定时,大气能见度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对湿度较低时,大气能见度等值线变化表2㊀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㊁PM2.5和PM10的相关系数Table2㊀Correlationcoefficientsbetweenatmosphericvisi⁃bilityandrelativehumidity(RH),PM2.5concentration,PM10concentration相对湿度RHPM2.5PM10全年Annual-0.646-0.503-0.343春季Spring-0.630-0.508-0.370夏季Summer-0.643-0.504-0.274秋季Autumn-0.543-0.520-0.314冬季Winter-0.619-0.533-0.5587842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施悯悯等:合肥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㊀㊀㊀㊀㊀㊀图3㊀PM2.5浓度㊁相对湿度与大气能见度的PROVSV曲线图Fig.3㊀PROVSVgraphofatmosphericvisibility,PM2.5concen⁃trationandrelativehumidity(RH).幅度平缓.当相对湿度>70%时,变化幅度较剧烈,说明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加强.PM2.5浓度较小时,大气能见度等值线变化幅度缓慢.当PM2.5浓度高于150μg㊃m-3,等值线变化幅度较为剧烈,大气能见度值较低.当相对湿度>70%时,大气能见度等值线变化幅度明显受二者共同影响.2 3 3相对湿度与颗粒物浓度的相关关系㊀多数研究指出,不同相对湿度(RH)下大气能见度受到颗粒物浓度的影响不同[13-17].因为不同RH下,颗粒物的组成成分不同,其形成的气溶胶的吸湿增长因子也不同[18-20].本研究将相对湿度分为RH<40%㊁40%ɤRH<50%㊁50%ɤRH<60%㊁60%ɤRH<70%㊁70%ɤRH<80%㊁80%ɤRH<90%㊁RHȡ90%7个等级,分别计算各个等级RH㊁PM2.5和PM10呈显著的平均值(图4),从总体上分析RH与颗粒物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分等级后的RH与PM2.5和PM10呈显著正相关,R2分别为0.81和0.72(P<0.001).一般来说,当RH较大时,气溶胶颗粒的吸湿潮解会使颗粒物的质量浓度㊁复折射指数㊁粒径大小以及散射系数等发生改变,影响气溶胶的散射和吸收能力[21-23].当RH>90%时,颗粒物质量浓度有所下降,RH在这个等级时会出现降水,雨水的冲刷作用使得颗粒物浓度降低.未分等级的RH与PM2.5和PM10相关性较差,因为不同时间段的颗粒物浓度除受RH影响外,还受气压㊁温度㊁风速等其他因素影响,尤其是颗粒物浓度逐小时数据易受温度和大气混合层高度日变化的影响[24],RH对颗粒物浓度的实际影响力减弱.2 3 4不同相对湿度下颗粒物浓度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㊀不同相对湿度对颗粒物浓度影响不同,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也会产生差异.由表3可知,不同相对湿度范围内,PM2.5㊁PM10与大气能见度大致呈指数关系.当RH<60%时,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PM2.5和PM10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系数也逐渐增大,当RH>60%时,颗粒物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系数呈递减趋势,当50%ɤRH<60%时,PM2.5和PM10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系数最大,说明相对湿度较高时,大气能见度主要受相对湿度影响,反之,颗图4㊀分等级与未分等级的相对湿度与PM2.5和PM10浓度的关系Fig.4㊀Relationshipsbetweengradedandnogradedrelativehumidity(RH)andPM2.5,PM10concentration.∗∗P<0.01.下同Thesamebelow.884应㊀用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8卷表3㊀不同相对湿度下PM2.5㊁PM10浓度(X)与大气能见度(Y)的相关关系Table3㊀Correlationrelationshipsbetweenatmosphericvisibility(Y)andPM2.5concentration,PM10concentration(X)underdifferentrelativehumidity(RH)相对湿度RH(%)PM2.5拟合公式㊀Fittingformula㊀R2PM10拟合公式㊀Fittingformula㊀R2RH<40Y=16.352e-0.005x0.55Y=40.941X-0.2890.2740ɤRH<50Y=13.794e-0.004x0.61Y=11.984e-0.002x0.2450ɤRH<60Y=14.624e-0.005x0.61Y=13.862e-0.002x0.2860ɤRH<70Y=91.435X-0.5350.58Y=11.091e-0.002x0.2470ɤRH<80Y=70.667X-0.510.52Y=10.325e-0.002x0.2280ɤRH<90Y=58.754X-0.5080.45Y=8.113e-0.003x0.17RHȡ90Y=11.94-1.70lgx0.24Y=8.64-0.85lgx0.08粒物浓度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较大.当50%ɤRH<60%时,合肥市大气能见度受颗粒物浓度的影响最大,而北京和广州在70%ɤRH<80%时,颗粒物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性最好[25],这可能与研究地区的不同以及大气气溶胶化学成分的差异有关[26].大气能见度与PM2.5浓度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PM10浓度.由图5可以看出,颗粒物浓度一定时,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对应的大气能见度值降低.当PM2.5和PM10浓度为150μg㊃m-3时,RH<40%㊁40%ɤRH<50%㊁50%ɤRH<60%㊁60%ɤRH<70%㊁70%ɤRH<图5㊀不同相对湿度下大气能见度与PM2.5㊁PM10浓度的关系Fig.5㊀RelationshipsofatmosphericvisibilitywithPM2.5andPM10concentrationunderdifferentrelativehumidity(RH).气能见度分别为7.1㊁6.4㊁5.7㊁5.6㊁4.7㊁3.9㊁2.7和10.8㊁9.4㊁9.2㊁8.2㊁6.8㊁5.6㊁3.9km.当能见度值为5km时,RH<40%㊁40%ɤRH<50%㊁50%ɤRH<60%㊁60%ɤRH<70%㊁70%ɤRH<80%㊁80%ɤRH<90%㊁RHȡ90%的PM2.5浓度分别为205㊁188㊁168㊁167㊁139㊁113㊁52μg㊃m-3,最大值是最小值的近4倍;各等级的PM10浓度分别为417㊁359㊁362㊁344㊁288㊁199㊁33μg㊃m-3,最大值比最小值大10倍多.说明在颗粒物质量浓度较低时,如果RH过高,也会出现大气能见度较低的现象.2 3 5PM2.5㊁PM10浓度和相对湿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线性和非线性拟合㊀为更好地定量分析PM2.5㊁PM10浓度和相对湿度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及预测合肥市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采用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的数据,对大气能见度与PM2.5㊁PM10浓度和相对湿度进行线性和非线性拟合.线性拟合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季节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置信区间为95%,所有模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P<0.01).拟合结果如下:春季:Vis=20.069-0.036x1-0.004x2-0.111x3(R2=0.63)(1)夏季:Vis=18.447-0.036x1+0.004x2-0.109x3㊀(R2=0.56)(2)秋季:Vis=19.296-0.037x1+0.005x2-0.127x3㊀(R2=0.62)(3)冬季:Vis=17.966-0.041x1-0.002x2-0.118x3㊀(R2=0.68)(4)式中:x1为PM2.5浓度;x2为PM10浓度;x3为相对湿度;Vis为大气能见度.利用1stopt软件采用全局优化算法对大气能见度与PM10㊁PM2.5浓度㊁相对湿度进行非线性拟合.PM10㊁PM2.5浓度与大气能见度呈指数关系,故采取的颗粒物浓度与大气能见度拟合公式为:Vis=a1exp(PM/a2)+a3;相对湿度与能见度呈幂函数关系,符合公式Vis=b1+b2RH1.5.因此,大气能见度的多元非线性拟合公式为:Vis=p1+p2exp(PM2.5/p3)+p4exp(PM10/p5)+p6RH1.5(5)式中:p1㊁p2㊁p3㊁p4㊁p5㊁p6均为参数,分季节得到的拟合公式结果见表4.2 3 6模型验证及预测结果对比㊀利用2015年3月和6月数据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拟合模9842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施悯悯等:合肥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㊀㊀㊀㊀㊀㊀表4㊀不同季节的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㊁PM2.5和PM10浓度的非线性拟合方程参数Table4㊀Parametersofnonlinearfittingformulasbetweentheatmosphericvisibilityandrelativehumidity,PM2.5concentra⁃tion,PM10concentrationindifferentseasons季节Seasonp1p2p3p4p5p6非线性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r)Correlationcoefficientrofnonlinearpredictiveandactualvalue春季Spring11.66011.726-54.614-2.86E-552.857-0.0100.828夏季Summer9.986-12.634-68.823-8.078-4.191-0.0100.773秋季Autumn-8.213-12.302-147.779-2.646-236.042-0.0100.811冬季Winter6.31610.602-115.8460.865-87.115-0.0100.838型预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由图6可知,2015年3月预测值和实际值的趋势变化的一致性较好,6月的拟合效果较3月差;两种拟合中,6月拟合结果的离散程度都比3月大.由图7可知,非线性拟合模型中,3月和6月大气能见度预测值和实际值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6㊁0.69,多元线性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1和0.61(P<0.001),表明非线性拟合优于线性拟合.3月和6月非线性拟合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37和2.71,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49和0.56;多元线性拟合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62㊁2.93,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56㊁0.57.非线性拟合模型的平均绝对和相对误差均小于线性拟合,说明非线性拟合模型能更好地预测大气能见度.图6㊀3和6月的大气能见度预测值和实际值比较Fig.6㊀Comparisonofforecastdataandactualdataofatmos⁃phericvisibilityinMarchandJune.Ⅰ:实际能见度Actualvisibility;Ⅱ:非线性预测值Nonlinearpredic⁃tivevalue;Ⅲ:回归预测值Regressionpredictivevalue.3㊀结㊀㊀论合肥市大气能见度平均月变化和季节变化趋势明显,大气能见度最高值出现在5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大气能见度季节变化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各气象要素和颗粒物浓度中,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最大,与PM2.5次之,冬季PM10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高于PM2.5.低大气能见度集中出现在细颗粒物浓度较高或相对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当相对湿度>70%时,大气能见度等值线变化幅度较为强烈,相对湿度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加强.不同相对湿度下,颗粒物浓度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不同,将RH分为7个等级研究其与颗粒物浓度的相关性,RH与PM2.5和PM10呈正相关.RH与PM2.5的相关性高于PM10.当RH<60%时,随着RH的增大,PM2.5和PM10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系数也逐渐增大;RH>60%时,颗粒物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系数呈递减趋势;50%ɤRH<60%时,PM2.5和PM10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系数最高.大气能见度的非线性拟合模型优于多元线性拟合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规律.本文分析了合肥市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因素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RH㊁PM2.5和PM10对大气能见度影响较大.根据现有研究,风速对大气能见度也具有一定影响.但由于本研究数据的缺失和局限性,导致风速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性较低,故没有考虑其影响性.以往,大气能见度的预测研究多数只采用单一的线性或非线性拟合方法.本文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拟合可以更好地预测大气能见度,而线性拟合中,夏季和秋季的拟合公式中PM10的系数为正,与多数研究不一致.这可能由于PM2.5㊁PM10浓度和相对湿度存在一定共线性,在数据不全或存在奇异值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能出现失真情况,今后需对模型进一步探讨和完善.094应㊀用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8卷图7㊀3和6月大气能见度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关系Fig.7㊀RelationshipsbetweenpredictivevaluesandactualvaluesofatmosphericvisibilityinMarchandJune.此外,影响大气能见度的因素较多,除本文分析的要素外,还需考虑NO2㊁CO㊁O3等大气污染物,加强对大气能见度的深入研究.要提高合肥市空气质量,关键是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提倡低碳出行;加强合肥市绿化建设,杜绝高污染项目;同时,深入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减少合肥市郊区每年秋季的焚烧污染.近些年,合肥市地铁㊁道路㊁建筑施工较多,对大气能见度影响较大,环保㊁城管㊁施工企业等各部门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确保建筑垃圾及散装物料密闭运输,加强市管道路保洁和洒水,减少人为和工业污染,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参考文献[1]㊀YangW⁃R(阳文锐),WangR⁃S(王如松),HuangJ⁃L(黄锦楼),etal.Applicaitonofinversedistanceweightedinterpolationmethodincontaminatedsiteassessment.ChineseJournalofAppliedEcology(应用生态学报),2016,18(9):2013-2018(inChinese)[2]㊀ChenJ.ImpactofrelativehumidityandwatersolubleconstituentsofPM2.5onvisibilityimpairmentinBeijing.Aerosol&AirQualityResearch,2014,14:260-268[3]㊀ZhaoP,ZhangX,XuX,etal.Long⁃termvisibilitytrendsandcharacteristicsintheregionofBeijing,Tian⁃jin,andHebei.AtmosphericResearch,2011,101:711-718[4]㊀CraigCD,FaulkenberryGD.Theapplicationofriditanalysistodetecttrendsinvisibility.AtmosphericEnvi⁃ronment,1980,13:1617-1622[5]㊀SloaneCS.VisibilitytrendsⅠ:Methodsofanalysis.AtmosphericEnvironment,1982,16:41-51[6]㊀SloaneCS.Summertimevisibilitydeclines:Meteorologi⁃calinfluences.AtmosphericEnvironment,1983,17:763-774[7]㊀SongY(宋㊀宇),TangX⁃Y(唐孝炎),ZhangY⁃H(张远航),etal.Thestudyofthestatusanddegrada⁃tionofvisibilityinBeijing.ResearchofEnvironmentalSciences(环境科学研究),2003,23(4):468-471(inChinese)[8]㊀PanH(潘㊀洪),MiW⁃D(密吴兑),LiF(李菲),etal.Therelationshipbetweenatmosphericvisibi⁃lityandparticulatematterinGuangzhou.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Forewarning(环境监控与预警),2015,7(1):32-36(inChinese)[9]㊀BianH(边㊀海),HanS⁃Q(韩素芹),ZhangY⁃F(张裕芬),etal.RelationshipbetweenatmosphericvisibilityandparticulatematterpollutioninTianjin.Chi⁃naEnvironmentalScience(中国环境科学),2012,32(3):406-410(inChinese)[10]㊀XiaoZ⁃M(肖致美).StudyonInfluenceFactors,SourceApportionmentofVisibilityDegradationandAs⁃sessmentIndexSystemofHaze.PhDThesis.Tianjin:NankaiUniversity,2012(inChinese)[11]㊀HouL(侯㊀灵),AnJ⁃L(安俊琳),ZhuB(朱彬).CharacterizationofvisibilityvariationtrendanditsinfluencefactorsinNanjing.TransactionsofAtmosphericSciences(大气科学学报),2014,37(1):91-98(inChinese)[12]㊀ZhangH(张㊀浩),ShiC⁃E(石春娥),QiuM⁃Y(邱明燕).AnalysisoftheinfluenceofmeteorologicalconditionsontheatmosphericvisibilityinHefeiCity.AtmosphericScienceResearchandApplication(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2007(2):92-98(inChinese)[13]㊀GongS⁃Y(龚识懿),FengJ⁃L(冯加良).Relation⁃1942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施悯悯等:合肥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㊀㊀㊀㊀㊀㊀shipsamongrelativehumidity,PM10concentrationandatmosphericvisibilityinShanghai.ResearchofEnviron⁃mentalSciences(环境科学研究),2012,25(6):628-632(inChinese)[14]㊀WangX⁃M(王晓敏),HanJ⁃C(韩军彩),ChenJ(陈㊀静),etal.Variationcharacteristicsofatmosphe⁃ricvisibilityandtheirrelationshipwithrelativehumidityandparticleconcentrationinShijiazhuangofHebei.JournalofAridMeteorology(干旱气象),2016,34(4):648-655(inChinese)[15]㊀DuR⁃G(杜荣光),QiB(齐㊀冰),HuD⁃Y(胡德云),etal.TheanalysisofrelativehumidityandPM2.5impactonvisibilityinHangzhou.JournalofNanji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73-480(inChinese)[16]㊀SongM(宋㊀明),HanS⁃Q(韩素芹),ZhangM(张敏),etal.Relationshipbetweenvisibilityandrelativehumidity,PM10,PM2.5inTianjin.JournalofMeteorolo⁃gyandEnvironment(气象与环境学报),2013,29(2):34-41(inChinese)[17]㊀FengJ(冯㊀静),DongJ(董㊀君),XueL(薛莲),etal.TherelationshipbetweenPM2.5andatmos⁃phericvisibilityinQingdao sheatingseason.AridEnvi⁃ronmentalMonitoring(干旱环境监测),2014,28(1):14-17(inChinese)[18]㊀LiuX,ChengY,ZhangY,etal.Influencesofrelativehumidityandparticlechemicalcompositiononaerosolscatteringpropertiesduringthe2006PRDcampaign.AtmosphericEnvironment,2008,42:1525-1536[19]㊀WangQ⁃Y(王启元),CaoJ⁃J(曹军骥),GanX⁃F(甘小凤),etal.CharacteristicsofelementsinPM2.5duringnormalandhazeperiodinChengdu.Environmen⁃talChemistry(环境化学),2010,29(4):644-648(inChinese)[20]㊀SchlenkerJC,MalinowskiA,MartinST,etal.Crystalsformedat293Kbyaqueoussulfate⁃nitrate⁃ammonium⁃protonaerosolparticles.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A,2004,108:9375-9383[21]㊀McmurryPH,StolzenburgMR.Onthesensitivityofpar⁃ticlesizetorelativehumidityforLosAngelesaerosols.AtmosphericEnvironment,1989,23:497-507[22]㊀ZhangL⁃S(张立盛),ShiG⁃Y(石广玉).Theimpactofrelativehumidityontheradiativepropertyandradia⁃tiveforcingofsulfateaerosol.ActaMeteorologicaSinica(气象学报),2002,60(2):230-237(inChinese)[23]㊀LowenthalDH,NareshK.VariationofmassscatteringefficienciesinIMPROVE.JournaloftheAir&WasteManagementAssociation,2004,54:926-934[24]㊀DongJ⁃Y(董继元),LiuX⁃R(刘兴荣),ZhangB⁃Z(张本忠),etal.Relationshipsamongrelativehumidi⁃ty,PM10concentrationandatmosphericvisibilityinLanzhou.EcologyandEnvironmentSciences(生态环境学报),2015,24(12):1995-2001(inChinese)[25]㊀ChenY⁃Z(陈义珍),ZhaoD(赵㊀丹),ChaiF⁃H(柴发合),etal.CorrelationbetweentheatmosphericvisibilityandaerosolfineparticleconcentrationsinGuangzhouandBeijing.ChinaEnvironmentalScience(中国环境科学),2010,30(7):967-971(inChi⁃nese)[26]㊀DengJ,WangT,JiangZ,etal.Characterizationofvi⁃sibilityanditsaffectingfactorsoverNanjing.AtmosphericResearch,2011,101:681-691作者简介㊀施悯悯,女,1991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气象研究.E⁃mail:shiminmin9866@163.com责任编辑㊀杨㊀弘施悯悯,张庆国,张浩,等.合肥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应用生态学报,2017,28(2):485-492ShiM⁃M,ZhangQ⁃G,ZhangH,etal.CharacteristicsofatmosphericvisibilitychangeanditsinfluencefactorsinHefeiCity,Anhui,China.ChineseJournalofAppliedEcology,2017,28(2):485-492(inChinese)294应㊀用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8卷。
巢湖北部山区城市环境地质评价的开题报告
巢湖北部山区城市环境地质评价的开题报告一、开题背景巢湖市北部山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地形,该区域的城市发展相对较慢,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该区域地处重要的途径和水源保护区域,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污染物的排放和建设活动都将对该区域的环境造成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巢湖北部山区的城市环境地质进行评价,有助于了解该区域的环境现状与问题,并为城市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有:1. 通过对该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环境进行评价,掌握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为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2. 分析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为城市开发提供合理性建议。
3. 给出该区域城市环境地质评价的成果,为相关部门进行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
该研究将为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将为中国其他山区城市环境地质评价提供借鉴。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 对该区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调查。
3. 统计分析该区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4. 利用GIS技术,建立该区域的城市环境地质信息系统,评价该区域的城市环境质量。
5. 基于评价结果,提出相关的城市环境保护和管理建议。
四、预期成果本论文的预期成果如下:1. 确定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为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2. 分析该区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为城市开发提供合理性建议。
3. 建立该区域的城市环境信息系统,对城市环境进行评价和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4.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具体的城市环境保护和管理建议,为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五、论文进度安排时间节点任务内容2021年12月-2022年1月论文题目确定、开题报告完成2022年2月-2022年4月阶段性成果汇报、收集相关数据和文献2022年5月-2022年7月分析研究、建立地理信息系统2022年8月-2022年9月论文撰写、论文初稿完成2022年10月-2022年11月论文修改、论文终稿完成2022年12月论文答辩和提交六、参考文献1. 王宣海, 胡居福. 巢湖市北部山区水系地貌分析[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 2003(3):23-26.2. 赵云龙, 吴志星, 邵杰,等.巢湖市北部地下水地质环境评价[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8(1):80-84.3. 李文金, 翟盼, 谢春松.巢湖市北部山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水资源[J]. 水利水电技术, 2010(2):66-68.4. 周鹏飞, 田晓晶, 胡长青,等.基于GIS的巢湖市北部山区危险性评价与管理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5): 469-480.5. 吴伟斌, 李宁, 李连光.巢湖市北部山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J]. 现代城市研究, 2021, (6):68-73.。
巢湖调查报告
巢湖调查报告巢湖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巢湖,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
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水资源补给地,巢湖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和经济功能。
然而,近年来,巢湖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巢湖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水质状况调查我们首先对巢湖的水质进行了调查。
通过采集多个不同位置的水样,我们进行了水质分析。
结果显示,巢湖的水质整体上较差,主要表现为高浊度、高氨氮含量和高COD(化学需氧量)值。
这些指标的超标表明巢湖水体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可能会对湖区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危害。
三、污染源调查为了找出巢湖污染的根源,我们对周边的工业企业、农业活动和城市排污口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巢湖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活动和城市排污。
农业活动中的农药和化肥使用过量,导致了水体中农药残留物和营养物质的过度富集。
而城市排污口的存在和管理不善,使得大量的废水和污水直接排入巢湖,加剧了水质的恶化。
四、生态系统调查为了了解巢湖生态系统的状况,我们进行了水生生物和湖泊植被的调查。
结果显示,巢湖的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许多水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明显减少,一些特有物种甚至已经灭绝。
湖泊植被的退化也导致了湖岸的侵蚀和水质的恶化。
巢湖的生态问题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程度。
五、建议与措施基于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措施,以改善巢湖的状况:1.加强农业环保管理,推广科学施肥和合理农药使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减少城市排污对巢湖的影响。
3.加强巢湖生态系统保护,建立湿地保护区和水生生物保护区,保护和恢复湖泊植被。
4.加强巢湖水资源管理,制定科学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湖区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六、结论通过对巢湖的调查,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巢湖面临的严重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
为了保护巢湖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污染源治理和生态系统保护。
巢湖生态环境变化及发展过程
巢湖生态环境变对周边的影响及改善建议对策一、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对人类造成的影响环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环境问题的出现,有大自然演化的因素,也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进程相关。
近代以来,人类的活动深刻地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变迁,从而成为环境问题变得突出的决定性因素。
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的巨大进步,推动了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当人们还陶醉在工业化的巨大胜利时,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已经不期而至,并随著工业化的不断深入而加剧,甚而形成了大面积、全球性公害。
从20世纪30 年代开始,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环境公害事件层出不穷,致使成千上万的人身陷病魔,甚至死於非命。
环境问题带来的惨痛现实,令国际社会开始反思已有的发展模式,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开始组织专门性的环境问题调查与研究,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运动逐渐兴起,我国环境问题的形成以及相关对策的制定,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后,随著经济的加快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总体上日益加剧,长期积累的环境危机逐步呈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地摆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
当星空不再蔚蓝,当河流不再清澈,当土地变成荒漠,人类将何以生存,何以面对养育自己的地球母亲?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的巢湖也面临着生态被破坏的环境问题。
随着合肥经济圈的形成,环巢湖生态旅游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壮大,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环境问题,由于一味的追求游客的和兴趣,片面的追求旅游经济的增长,从而忽视了对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污染物的人为排放量大,包括巢湖流域农田的非咪源污染和周边未经处理的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直接影响了巢湖流域的水质状况,导致巢湖的治污计划很难得以很好的实施。
巢湖地处长江下游,安徽省江淮之间,是安徽中部工业农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
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分析与解决对策23页PPT
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分析与解决对策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巢湖水体富营养化情况、成因与解决对策
巢湖水体富营养化情况、成因与解决对策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组长:王羽华副组长:仇海波成员:沈益婷、闫晖敏、王文英、徐惠娟、许文雅、许芳芳、许倩、崇庆文、王儒、张楚、王建华、刘苏2011年 11 月 29 日目录1 巢湖的地理位置及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巢湖的地理结构 (1)1.2 巢湖的地质历史变迁 (1)1.3巢湖蓝藻的历史演变及空间格局 (2)2 巢湖周边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巢湖周边的工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巢湖周边的农业 (3)2.3 巢湖周边的经济生活情况 (3)3 巢湖污水排放富营养化问题 (4)3.1 巢湖富营养化污染现状 (4)3.2 巢湖富营养化污染原因 (5)3.3 巢湖的富营养化变化趋势 (6)3.4 巢湖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存在的问题 (7)4控制巢湖富营养化的措施 (8)4.1 巢湖富营养化污染防治现状 (8)4.2巢湖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具体措施 (9)5 总结 (10)6 小组成员及贡献率 (11)巢湖水体富营养化情况、成因与解决对策1.巢湖的地理位置及概况1.1巢湖的地理结构从地理上来看,巢湖流域位于安徽省中部,东南濒临长江,西接大别山山脉,北依江淮河分水岭,东北邻滁河流域,属于长江下游左岸水系.从地质背景上来看,巢湖处在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交汇地带,也位于二个重要的造山带—大别造山带和张八岭造山带的转折地带,而且与大别山造山带垂直的深断裂—郯庐断裂正好穿过巢湖,并且一系列断裂在巢湖湖盆周围发育,因此,巢湖湖盆还处在活跃的变化之中。
巢湖西半湖富营养化影响因子定量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
巢湖西半湖富营养化影响因子定量分析研究的开题
报告
题目:巢湖西半湖富营养化影响因子定量分析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巢湖是国家级淡水湖泊,位于安徽省中部,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水源
地和生态屏障。
近年来,巢湖西半湖的水质明显下降,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巢湖水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因此,开展巢
湖西半湖富营养化影响因子定量分析研究,对于探究巢湖富营养化发生
机理、制定综合治理策略、保护和恢复巢湖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
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
1.分析巢湖西半湖富营养化的现状和水质变化规律,采集样品进行
水质分析和监测。
2.探究巢湖西半湖富营养化的影响因子,包括入湖水体质量、沉积
物质量、湖泊生态系统特征、气象因素等方面,利用逐步回归分析、主
成分分析法等统计方法,构建影响因子的数量化模型。
3.研究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估算不同影响因子的贡献率,揭示影响因子对巢湖西半湖富营养化程度的综合影响。
4.提出巢湖西半湖富营养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水域管理、水声技
术改良、生态补充等方面,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三、预期成果和社会价值:
1.揭示了巢湖西半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数量化模型,为
研究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提出了巢湖西半湖富营养化综合治理措施,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3.强化了湖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理念,加强了社会对保护巢湖生态环境的重视和支持。
合肥市能见度与相对湿度、PM2.5质量浓度的定量关系
合肥市能见度与相对湿度、PM2.5质量浓度的定量关系张浩;石春娥;吴必文;杨元建【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17(026)006【摘要】为了研究合肥市能见度影响规律,为改善城市大气能见度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合肥市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气象观测数据和颗粒物质量浓度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合肥市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和PM2.5质量浓度的定量关系,以及不同等级能见度下相对湿度和PM2.5浓度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PM2.5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共同影响合肥市大气能见度变化,较低相对湿度下(RH<60%),能见度降低主要受PM2.5质量浓度升高的影响;较高湿度条件下(RH≥60%),能见度降低主要是由于相对湿度增加造成的大气粒子吸湿增长导致消光性能增大,且这种作用在污染程度较轻时更加突出.RH≥60%时,相对湿度每增加1%,平均能见度降低0.172 km;当RH≥90%时,平均能见度基本在5 km以下.PM2.5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呈幂函数关系,40%≤RH<60%时,PM2.5的影响作用最显著;PM2.5质量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阈值随相对湿度增加而减小,当PM2.5质量浓度低于46μg·m-3时,能见度随着PM2.5质量浓度降低而迅速增大.随着相对湿度增加,或者PM2.5质量浓度增加,低能见度出现频率呈上升趋势;高湿度、高细颗粒物浓度均可导致低能见度的出现.当前一日能见度低于7 km,当日相对湿度大于75%,且PM2.5质量浓度大于65μg·m-3,当日能见度超过75%的比例在5 km以下.当前一日PM2.5质量浓度达到中度及以上污染,当日能见度随着相对湿度增加逐渐减小,RH≥80%时,能见度低于5 km的比例达到70%.【总页数】8页(P1001-1008)【作者】张浩;石春娥;吴必文;杨元建【作者单位】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1;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安徽寿县 232200;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1;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安徽寿县 232200;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1;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安徽寿县 232200;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1;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安徽寿县 232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6【相关文献】1.武汉大气能见度与 PM2.5浓度及相对湿度关系的非线性分析及能见度预报 [J], 白永清;祁海霞;刘琳;陈城;林春泽;李武阶2.沈阳地区相对湿度与PM2.5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分析 [J], 罗新兰;刘源3.相对湿度和PM2.5浓度对乌鲁木齐市冬季能见度的影响 [J], 李军;王京丽;屈坤4.2018年10月2019年9月太原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及PM2.5浓度的关系研究 [J], 卢盛栋;赵桂香;金磊;李强5.怀柔区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和PM2.5浓度的关系 [J], 单瑞娟;吴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实践-人类活动对巢湖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二、巢湖现状
5.1 今年以来巢湖总体水质由Ⅴ类大 幅度好转为III类,总磷、总氮浓度 显著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 素有“国宝”之称的东方白鹳重新 出现在巢湖半岛湿地。 5.2 土生鱼种(白米虾、银鱼等)增 殖,外来水生生物入侵得到严控, 鸟类栖息地保护等水生态修复工程 顺利实施。
2、土壤
二、巢湖现状
3、植被
3.1 北亚热带混交林和少数耐寒
常绿阔叶林(低山丘陵植被群
落、平原岗地植被群落和水生 沉水植物共计4科5属6种,
植被群落)。
全湖生物量约为8077.8t,
3.2 沉水植物稀少,已濒临消失。
3.3 巢湖流域沉水植物的群落分 分布面积仅占巢湖总面积
布受磷的限制要大于氮, 而底
1、水环境
二、巢湖现状
2.1 土壤全磷
全区全磷背景值最高处为白石天 河,而马槽河全磷值则最低。
2.2土壤概况
成土母质以及成土时间以及人类 影响的不同,丘陵地区地带性以黄褐 土、黄棕壤为主,平原圩区多为水稻 土(为潴育、侧渗和潜育三类)。
2.3巢湖地貌
巢湖盆地起伏较大,坡度陡,是水土 流失的主要发源地。 岸地貌:北、东、西部剥蚀丘壑地区。 岸形态:包括石质、砂土质、粘土质。 湖地势:西北高东南底,向东南倾斜。
二、巢湖现状
1.2 污染近况
1.2.1 工厂随意排放
巢湖周边工业和城市快速发展,导致巢湖 接纳周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总量 增加,使得巢湖污染负荷加大。
1.2.2 巢湖建闸
巢湖建闸导致湖体换水周期变长,水体 流动性降低,污染物沉降,加速巢湖内源污 染,同时巢湖建闸导致水位升高,周边生态 湿地面积减少,加剧巢湖入湖污染负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巢湖;能见度;雾 中图分类号:P427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503X.2019.02.006
引言
巢湖 是 中 国 五 大 淡 水 湖 之 一,水 域 面 积 约 800km2左右,经 裕 溪 河 与 长 江 相 连,是 合 肥 地 区 入
同资助。 作者简介:吴杰,女,1986年生,工程师,主要从事灾害防御和气象服务方面研究,Email:pipiwujie@163com。
第 2期
吴杰等:巢湖地区能见度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41
器原因,部分站点能见度长期维持在 20km以上,无 明显变化且 远 远 高 于 周 边 站 点,不 能 反 映 能 见 度 时 间状况,此类数据主要影响能见度的统计;(2)因仪 器故障或虫 网 干 扰,能 见 度 长 期 维 持 非 大 雾 引 起 的 低值;(3)因强降水造成的低能见度,不同于雨雾天 气,当降水 较 强 时,能 见 度 易 因 雨 滴 较 大 而 出 现 低 值 [14]。因此分析 前 需 要 对 数 据 进 行 质 量 控 制 处 理。
能见度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对大雾形成的 据[12-13]。常见异常数据有:(1)持续偏高数据,因仪
收稿日期:2017-11-07;修订日期:2018-02-06。 资助项目:安徽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kY201704)、合肥市气象科研项目(HFZL2017005)和安徽省气象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共
2 结果分析
21 巢湖地区能见度特征 区域内年平均能见度约 89km,能见度对比如
表 2所示,北部沿岸地区站点能见度明显低于远岸 地区,西南部沿岸略低于远岸地区,而东南部沿岸站 点 平均值则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从能见度占比可以
采用能见度 时 间 空 间 相 关 及 其 与 降 水、湿 度 等 要 素
表 1 台站类别和观测要素 Table1 Categoryof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station
andobservationalelements
类别 个数
选择要素
较大的关 系。 许 多 学 者 就 海 雾 的 发 生 规 律、预 报 方
国家站 5 能见度、天气现象、气温、雨量、湿度等
大雾形成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受湖泊气温、风、水汽等要素的影响,巢湖沿岸能见度低于远岸地区;一般远岸地区雾较近岸
先形成,但是近岸地区雾持续时间长,且消散慢;在湖陆风或主导风作用下,巢湖北岸和西南岸雾的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明显多
于其他地区;巢湖东南岸由于受山脉的影响,夜间干冷山风提高了岸边能见度,减少了大雾的发生。
活动安全有较大危害[1]。
进行分 析。国 家 站 选 取 巢 湖 周 边 的 合 肥、巢 湖、肥
长期以来,能见度观测以定时的人工观测为主, 东、肥西、庐江 5个国家站,湖中的姥山岛和航标站
时间空间精度低且有一定的主观性,无法观测到能 目前还没有布设能见度观测仪器,主要用来对比其
见度空 间 分 布 的 局 地 差 异 和 精 细 的 时 间 变 化 趋 势[2]。2014年以来,合肥市在巢湖周边、国省干道布
他要素的空间分布。根据巢湖沿岸的走向将巢湖分 为北岸、西南岸和东南岸,离巢湖沿岸超过 3km 以
设了大量能见度观测仪器,国家气象站也逐步实现 上的站点称为远岸站点,用于和巢湖沿岸站点进行
了能见度自动观测,高精度的能见度观测站为本研 对比。
究提供了数据支持。水陆差异对雾形成的影响目前 研究集中于 海 洋 对 沿 海 地 区 大 雾 形 成 的 影 响,王 彬 华对海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3-5],表明海洋环境 对中国沿海 地 区 大 雾 形 成 有 较 大 影 响,且 与 风 向 有
第 35卷 第 2期 2019年 4月
气象与环境学报 JOURNALOF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
Vol.35No.2 April2019
吴杰,周建平,邓学良,等.巢湖地区能见度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9,35(2):40-45. WU Jie,ZHOUJianping,DENGXueliang,etal.AnalysisofvisibilitycharacteristicsanditsinfluencingfactorsoverChaohuLakear ea[J].JournalofMeteorologyandEnvironment,2019,35(2):40-45.
影响。为大 雾 预 报 提 供 依 据,给 巢 湖 航 运 及 周 边 高 速公路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江出海的重要航道。周边国省道、高速公路密集,大
数据来源 于 安 徽 省 气 象 信 息 中 心,站 点 要 素 如
雾等低能见度灾害天气对地区的航运、交通和旅游 表 1所示,考虑数据完整性,选取 2016年的观测数据
巢湖地区能见度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吴杰1 周建平2 邓学良3 王传辉2 周文鳞1
(1合肥市气象局,安徽 合肥 230061;2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1; 3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1)
摘 要:基于巢湖地区高密度的能见度监测数据,分析了其能见度时空分布特点,初步探讨了湖泊及周边地形对能见度及
法进行了研究[6-10]。由于湖区面积远远小于海洋且
能见度站 41 能见度、气温、湿度、风、雨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缺乏系统的 观 测,目 前 针 对 湖 泊 对 雾 的 形 成 影 响 研 究较少,汤天然 等 [11]用 湖 面 观 测 数 据 分 析 了 太 湖 与 湖岸城市间 大 气 颗 粒 物 分 布 特 征,研 究 湖 泊 气 象 条
姥山站 航标站
1 雨量、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 4 风、温、湿度、雨量
件对颗粒物分布的影响。
目前仪器选择的均为前向散射类的能见度仪,
本文分析巢湖周边能见度时空分布特点,探索 能较为准确的反应能见度状况,但是易受环境或者
了湖泊周边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分布的差异对 仪器故障等因素干扰,出现持续异常偏高或偏低数